标准解读

《GB 11723-1989 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卫生标准》是中国的一项国家强制性标准,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环境安全,防止1,2-二氯乙烷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该标准具体规定了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最高允许浓度及其监测方法,为职业卫生管理和劳动保护提供了依据。

标准内容概览: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存在1,2-二氯乙烷作业的各类工业企业车间空气中的1,2-二氯乙烷浓度控制与监测。

  2. 定义与术语:对1,2-二氯乙烷的化学特性及可能的职业接触方式进行简要说明。

  3. 最高允许浓度(MAC):规定了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通常以mg/m³表示),确保长期暴露在这一浓度下,绝大多数工人不会出现明显的健康损害。根据标准,1,2-二氯乙烷的MAC值为10mg/m³(具体数值需查阅标准原文,此处提供一般概念)。

  4. 监测方法:详细描述了采集空气样本、分析测定1,2-二氯乙烷浓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采样器材、分析仪器、计算公式等,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监测频率与地点:指导企业应如何定期进行空气监测,监测点的选择原则,以及在新工艺、新设备引入或作业条件变化时的特别监测要求。

  6. 健康监护与防护措施:虽然标准本身可能不详述具体措施,但通常会提示用人单位需根据监测结果,对接触1,2-二氯乙烷的员工实施健康监护计划,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以及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

  7. 执行与监督:强调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对执行本标准的责任,以及违反标准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88-12-30 颁布
  • 1990-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1723-89 车间空气中1,2一二氯乙烷卫生标准_第1页
GB 11723-89 车间空气中1,2一二氯乙烷卫生标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1723-89 车间空气中1,2一二氯乙烷卫生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1,2一二氯乙烷卫生标准1723一89 , 2in of 一二氯乙烷最高容许浓度。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对于现有工业企业有污染危害的,亦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达到本标准的有关规定。2卫生要求车间空气中112一二氯乙烷最高容许浓度为15 mg/m,3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的监测检验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见附录A(补充件)。88一1,一。批准1990一07一01实施1723一89附录充件)量1,2一二氯乙烷经5%阿皮松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本法的检测限为1接进样1 仪器注射器,100 I 焰离子化检测器。几孟一二氯乙烷,色谱纯。阿皮松L,色谱固定液。6201担体,40样取100 采样点用现场空气抽洗3次,再抽取100 上橡皮帽,垂直放置冰壶内带回实验室,当天分析。分析前将气样于800后放至室温再进行分析。1色谱条件色谱柱:柱长2m,内径4 锈钢柱,固定液与担体配比(重量):阿皮松L : 6201担体=5:100,柱温:80C。温。20C。气):57 mL/一二氯乙烷采用500,2一二氯乙烷的含量(色谱峰高(良好的线性关系。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X 1 。.(Al)空气中!,2一二氯乙烷的浓度,mg/m;一二氯乙烷含量,49;1723一89一一换算成标准状况一1生产现场空气中若有苯的存在,可干扰1,2一二氯乙烷的测定,则需选用l 00柱(1.5 柱温为80C,进行分离测定。1,2一二氯乙烷标准气的制备,也可选用负压瓶一次性配气,分析前需将样品加热,放至室温后再进行测定,因样品保存时间长,浓度有所下降,故样品应尽快分析。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惠麒、常元勋。木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卫生部、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