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_第1页
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_第2页
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_第3页
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_第4页
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 【关键词】定窑;瓷器;萱草纹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7051.htm 【摘 要】萱草纹是定窑瓷器代 表性纹饰之一。定窑瓷器上的萱草纹模 仿植物萱草的特征,有些与莲荷纹形成 组合。本文以考古发现为基础,对定窑 瓷器上的萱草纹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 进一步探讨了此类纹饰的流行年代、对 其他窑场的影响及与莲荷纹组合的原因。 宋代陶瓷、丝织、金银器、建筑 彩绘中的花草纹样多运用写实手法表现, 与自然物象相近,即所谓“生色花” 。具 体到定窑瓷器, 陶说卷 2 引明谷应 泰博物要览云:“ 定器有划花、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花、印花三种,多因牡丹、萱草、飞凤 三种,时造式多工巧。 ”1景德镇陶录 卷 6 也载:“ (定窑)土脉细腻,质薄, 有光素、凸花、划花、印花、绣花诸种, 多牡丹、萱草、飞凤花式。 ”2这些文献 指出,萱草纹是定窑瓷器代表性纹饰之 一。萱草是萱草科萱草属植物,又名 “忘忧草”“宜男草” ,其茎部较长,基部 丛生,叶片细长、弯卷,花瓣细长、反 卷,这些特征与定器萱草纹基本吻合, 是界定萱草纹样的主要标准。本文以考 古发现的萱草纹定器为基础,运用类型 学方法,梳理、概括了定窑瓷器萱草纹 的基本面貌,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类纹样 的影响、流行年代及与莲荷纹组合的原 因。 一、萱草纹定器的考古发现 萱草纹定器主要在河北曲阳涧磁 村定窑址3以及宋、辽、金时期的墓葬、 窖藏、城址、水井中出土(见表一、二) ,流布广泛,在内蒙古4、黑龙江5 、 辽宁6、吉林 7、河北8、北京9、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河南10、山西 11、山东 12、浙江 13、江苏14等地均有发现。大多质 量上乘,胎体轻薄,有的瓷胎可薄至 0.1 厘米15,釉面匀净、光润,工艺精 湛,部分瓷器包镶铜口,有些原已破碎, 又用铜皮贴补16 ,足见其倍受珍视。 一般与其它定窑白瓷成批出土,体现了 定窑商品性生产的可观规模。在窖藏、 水井、墓葬中,常有其它名窑精品瓷器 或漆器、玉器、金银器等伴出。在北方 辽金统治区域内,随葬萱草纹定器的墓 主多为官员或贵族。综合其分布范围、 器物特征、伴出情况及使用者身份来看, 此类瓷器多属当时的高档畅销品。河南 巩义北宋皇陵、北京金代皇陵陵区内出 土的萱草纹定器的性质更为特殊,应为 皇家用器。 考古发现的萱草纹定器均为白瓷, 器型包括碗、盘、碟、杯、洗、钵等, 以碗、盘、碟为主,多芒口器。萱草纹 均施于器物内壁或内底,外壁多素面。 定窑萱草纹具有典雅、柔和的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体风格,多运用偏刀、浅刻的划花技法, 这种技法在格古要论 陶说 景德 镇陶录等文献中被誉为“最佳” 。为增 加立体感,常在纹饰轮廓线旁衬以细线, 形成双线划花的装饰效果。萱草的花、 叶纤细、柔曲,部分内填较短的篦纹, 吉林农安窖藏出土的刻莲瓣纹钵内还见 以篦纹为地、衬托主纹的做法。 二、型式分析 定器萱草纹的构图较为固定,为 适应器物内壁或内底的装饰要求,均采 用折枝构图,依据布局方式的不同,可 分为 A、B 二型。 A 型 满花式布局。据是否与莲 荷纹组合,分为二式。 式 单纯萱草纹,未与莲荷纹 组合。基本构图为在器物内壁或内底满 饰二或三朵花及卷曲的枝叶,主花多为 7 瓣。以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址出土的 弧腹碗,北京通县金墓 1 号墓出土的平 底碟(图一,1) ,河北三河县 74SJM1 墓出土的斗笠碗、弧腹碗(图一,2)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六出花口弧腹碗,浙江绍兴缪家桥水井 出土的折腹盘,北京金代皇陵出土的六 出花口折腹盘等所饰萱草纹为代表。 式 莲荷萱草纹,萱草纹与莲 荷纹组合。基本构图与 A 型式萱草纹 几乎完全一致,仅于萱草枝叶间增添一 片侧覆状荷叶。就现有资料来看,仅见 于定窑碗、盘类器物上。饰此式萱草纹 的典型器物包括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址 出土的六出花口弧腹碗(图二,1) ,内 蒙古敖汉旗羊山 2 号墓出土的六出花口 弧腹碗(图二,2) 、六出花口折腹盘, 浙江杭州北大桥宋墓出土的六出花口弧 腹碗,江苏江阴夏港宋墓出土的折腹盘, 河北三河县 74SJM1 墓出土的斗笠碗, 吉林农安窖藏出土的六出花口弧腹盘, 北京金代皇陵出土的弧腹碗标本 2001FJL90 (图二,3) ,河南安阳西 郊宋墓出土的斗笠碗,等等。 B 型 单独纹样的均衡式布局。 又据是否与莲荷纹组合,分为二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式 单纯萱草纹。基本构图为 茎叶横置于花朵之下,常见单朵花,花 朵多为七瓣。饰此式萱草纹的典型器物 包括黑龙江绥滨金代墓群出土的平底碟, 内蒙古昭盟巴林左旗林东镇金墓 1 号墓 出土的平底碟、杯,辽宁朝阳重型机器 厂辽金墓 M1 出土的平底碟、朝阳金代 壁画墓出土的平底碟(图三,1) ,山西 大同南郊金墓出土的平底碟、单柄洗 (图三,2) 、花口碟(图三,3) ,北京 先农坛金墓出土的平底盘、海淀区南辛 庄金墓 M1 出土的平底碟、通县金墓 2 号墓出土的折腹盘、丰台区辽代石棺墓 出土的六出花口盘、北京西郊百万庄辽 墓 1 号墓出土的平底碟,浙江绍兴缪家 桥水井出土的平底碟,等等。 式 莲荷萱草纹。基本构图为 一片侧覆状荷叶居中,上托一朵侧视、 盛开状的荷花,下承萱草茎叶,花两侧 常附对称的两片小叶,萱草茎叶与 B 型 式相同。此式以内蒙古霍林河矿区金 代界壕边堡遗址出土的弧腹盘、吉林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虎城遗址出土的弧腹盘、山东临淄窖藏 出土的六出花口弧腹盘(图四,1) 、吉 林农安窖藏出土的钵(图四,2)和刻 莲瓣纹钵、北京通县金墓 1 号墓出土的 花口钵(图四,3) 、北京大玉胡同辽墓 出土的六出花口弧腹碗、河北曲阳涧磁 村定窑址出土的弧腹盘等所饰莲荷萱草 纹为代表。 三、年代讨论 从附表来看,定窑瓷器萱草纹主 要流行于 12 世纪初及 12 世纪下半叶。 内蒙古敖汉旗羊山 2 号墓是有明确纪年 的出土萱草纹瓷器年代最早的墓葬,时 间为辽道宗寿昌五年(1099) ,出土的 六出花口弧腹碗、六出花口折腹盘与定 窑址出土物基本一致,应是定窑产品。 这表明萱草纹定器不仅在北宋晚期已经 生产,还行销于辽地。另外,北宋皇陵 永定禅院出土的萱草纹白釉盘年代很可 能早于羊山 2 号墓。永定禅院是专为宋 真宗永定陵修建的皇家寺院,始建于乾 兴元年(1022)17 。此盘虽残缺严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难以窥见纹饰构图的全貌,但其萱草纹 花、叶稍宽,风格不同于其它定器,这 种差异或反映了定窑萱草纹的早期特征。 北京百万庄辽墓 1 号墓墓志显 示其年代为辽天庆三年(1113) ,该墓 与敖汉旗羊山 2 号墓分别为 B 型式、 A 型式萱草纹的出现提供了明确的年 代下限。A 型式、B 型式萱草纹虽 然尚未发现年代较早的纪年资料,但河 北三河县 74SJM1 辽墓、北京大玉胡同 辽墓分别为二者的产生时代提供了参考。 定窑在金灭北宋以后,陷入了大 约 30 年的停滞期,影响了北宋晚期划 花、印花等高档产品的继续生产。从考 古发现来看,各型、式萱草纹均盛行于 金代,年代集中于海陵王至金世宗统治 时期。在河北三河县 74SJM1 墓中,饰 A 型式萱草纹的斗笠碗、弧腹碗、六 出花口弧腹碗与饰 A 型式萱草纹的斗 笠碗并出;北京通县金墓中,饰 A 型 式萱草纹的平底碟与饰 B 型式萱草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的折腹盘、饰 B 型式萱草纹的花口钵 并出;吉林农安窖藏中,饰 A 型式萱 草纹的六出花口弧腹盘与饰 B 型式萱 草纹钵并出;浙江绍兴缪家桥水井中, 饰 A 型式萱草纹的折腹盘与饰 B 型 式萱草纹的平底碟并出。这些情况表 明,定窑各型、式萱草纹并不存在替代 关系,流行时代基本重叠。 四、对其他窑场的影响 定窑在北宋晚期至金代达于鼎盛, 以划花、印花为代表的独特风格定型化, 支圈覆烧法被广泛应用,产量大增,流 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宋金对峙期间, 其产品还行销至浙江、江苏、江西、四 川等南宋统治区域。早在晚唐、五代时 期,定窑所产高档精细白瓷已为社会上 层使用,北宋至金代,其贡瓷的情况屡 见于文献记载。又据武林旧事载, 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 ,南宋皇 帝的赏赐物中就有“ 官窑、定器之类 ”, 宫中赏花也要准备“ 官窑、定器 ”18, 表明定器还受到南宋宫廷的青睐,甚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与官窑瓷器地位等同,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南宋社会的审美风尚。在这样的社 会背景下,萱草纹作为定窑鼎盛期的典 型纹样,对于其他窑场,特别是南方窑 场的瓷器装饰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出土资料可知,定窑 A 型式 萱草纹的构图形式还见于磁州窑、越窑、 景德镇窑及南丰白舍窑等窑场产品上。 河北磁州窑如磁县观台窑址出土的白釉 仿定盘型 Y610(图五,1)19, 磁县观兵台窑址出土的型碗(图五, 2)和型碗20 ;浙江越窑如寺龙口越 窑址出土的 A 型式碗标本 Y13(图 五,3)21;江西景德镇窑有湖田窑址 出土的 Ab 型芒口圈足盘标本 3(图五, 4)22,江西南丰白舍窑瓦子山堆积出 土的式碟(图五,5)23等。江西吉 水宋墓出土的六出花口弧腹碗(图五, 6)24,芒口,米白色釉,内底心饰小 朵卷草,使萱草纹枝条从中断开、不连 贯,显示出与定窑构图上的细微差别。 该墓墓主死于嘉熙元年(1237) ,改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于宝二年(1254) ,当时定窑所在地区 已陷入蒙古军统治之中,不太可能继续 烧造瓷器,销往南方。这种图式在景德 镇窑产品中也可见(图五,7)25。景 德镇窑南宋后期的青白瓷流行覆烧工艺, 碗、盘多芒口,釉色有青、白两种,透 明度降低26 ,偏白的一种接近白瓷。 景德镇陶录载:“ (定窑)宋时所 烧,出直隶定州。有南定器、北定 器其出南渡后者为南定,北贵于南。 ”27从纹饰构图及划花线条细浅、风格 细腻的特征来看,湖田窑址出土的这件 器物很可能为景德镇仿定的“南定” 产品。 定窑 B 型式萱草纹的构图形式 极为流行,在景德镇窑、越窑、德化窑、 光泽茅店窑、耀州窑等窑场产品中均可 见到。如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址出土的 Aa 型芒口圈足盘标本 1(图五,8)28 , 浙江越窑寺龙口窑址出土的式碟标本 T12a92(图五, 9) 、标本 T5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2b629,福建光泽茅店窑出土的青白 瓷碟(图五,10)30 、德化窑盖德碗 坪仑窑址出土的二类型盒(图五, 11)31,陕西耀州窑址出土的卧足坦 底器残片(图五,12)32等。 关于耀州窑仿定的问题, 饮流 斋说瓷 古今中外陶瓷汇编等均曾 谈到。 古今中外陶瓷汇编载:“此窑 在宋始著名,宋初曾仿汝器而略逊。后 烧白磁仿定,其胎釉之精细者,颇似定 器。但胎虽薄,然较定则尚厚;釉虽白, 然较定则稍黄。其白色略带灰色,不甚 坚致,容易茅损。釉浓厚而有开片,亦 有暗花,而为盘螭、飞凤、萱草、牡丹 之形(其暗花开片,亦与定器微异) , 往往有即称为定器者。 ”33薛东星先生 指出,文献中被多次提及的耀州窑白瓷 应指月白釉瓷器而言,乃受景德镇青白 瓷的影响而烧制34 。从出土情况来看, 与青瓷相比,耀州窑月白釉瓷器数量不 多,还未发现萱草纹装饰。上引卧足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底器残片为灰胎,施青釉,釉色青绿微 泛灰,纹饰特征与定窑萱草纹存在一定 差别。 定窑 B 型式萱草纹的构图形式 还见于越窑产品中,如上林湖古银锭湖 窑区出土的 C 型盘标本彭 Y2646、彭 Y2647(图五,13)35等。 以景德镇窑、越窑为代表的南方 窑场仿定萱草纹主要流行于南宋时期。 湖田窑是景德镇窑的代表性窑场,出土 的 Aa、Ab 型芒口圈足盘均饰萱草纹。 据窑址发掘报告,Aa、Ab 型芒口圈足 盘流行于第五期,年代在 12251279 年之间36。而景德镇地区现已发掘的 铜锣山、柳家湾、道塘里等多处北宋时 期窑址37中均未发现萱草纹瓷器。越 窑上林湖古银锭湖窑区出土的 C 型盘饰 萱草纹,属于越窑类型青瓷。在彭 Y26 窑址中, “官窑型 ”制品与传统越窑型制 品同窑合烧38 。越窑在北宋晚期衰落, 南宋初年因承担宫廷用瓷的烧造任务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度复兴,一般认为,与汝官窑风格相近 的“官窑型”制品即为宫廷用瓷,因此, 饰萱草纹的越窑类型青瓷的年代当与 “官窑型”制品同时,产生于南宋初期。 定窑萱草纹通过瓷器贸易、其他 窑场仿烧等途径得以传播,促进了南北 方窑场间在瓷器装饰层面的文化交流。 五、萱草纹与莲荷纹组合的原因 萱草有“ 忘忧” 与“宜男”双重寓意。 诗经卫风伯兮云:“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39“萱”“谖”相通, “谖,忘 也。 ”40萱草被赋予了“忘忧”的寓意。 博物志也载:“ 中药养性,谓合欢 蠲忿,萱草忘忧。 ”41同时,古人相信 孕妇佩带萱草可生男孩, 南方草木状 载:“妇人怀妊佩其花,生男者即此。 ” 42本草纲目 引周处风土记云: “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 。 ”43 莲荷、萱草的组合在宋金 之前并未产生,然而与其含义相近的莲 孩题材早在唐代就已被用于瓷器装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如长沙窑窑址出土的一件青釉褐彩执壶 上即绘有童子执莲的形象44。宋金时 期,莲荷童子纹以图案化的婴孩攀枝形 式为主,在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 德镇窑等窑场中广泛流行。此类纹饰采 用绘、印、刻、划等不同装饰技法,均 以荷花、童子为基本要素,源于佛典中 之“化生”,蕴含“宜子之祥”的寓意。宋 金时期的瓷枕更常以卧童为枕身,荷叶 作枕面,形成荷叶与童子的组合。 东 京梦华录载,七夕时节, “小儿需买新 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45。 梦粱 录 武林旧事中也有相近的记载, 只将“磨喝乐 ”换作“摩罗”,其形象大致 为婴孩持荷叶状,与上述瓷枕特征相近。 有学者指出“ 磨喝乐” “摩罗” 的名称来源 于佛教中大黑神“ 莫诃哥罗 ”,据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的记述,在印度鬼 子母与大黑神均被供养于食厨附近,后 二者发生混淆,鬼子母(呵利底母)具 有祈子之特殊神能,与之相混的“磨喝 乐”“摩罗”也自然拥有了祈子、宜男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功能46。由此可见,虽然表现形式及 来源不同,莲荷、童子的组合与萱草的 深层内涵却是一致的,皆为“宜男” 之意。 萱草常被种植于庭院之中,至宋 代,因赏花、插花之风盛行,已成为常 见的瓶花之一, “南湖观萱草 ”也被列入 “赏心乐事”47。洪咨夔夏初临云: “铁瓮栽荷,铜彝种菊,胆瓶萱草榴花。 ”48用于室内陈设的萱草还配有专属花 器,宋人对其喜爱之情可见一斑。作为 常见的观赏、陈设花卉,在与莲荷童子 寓意相通的基础上,萱草以隐喻的方式 替代童子,构成莲荷、萱草的组合纹样, 表达了宜子之祥、连生贵子之意。据 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 “关扑” 器用 中有“宜男扇儿 ”“宜男竹作”49, 武林 旧事卷 3 提到的“ 湖中土宜 ”也包含” 宜男”在内50,反映了宋人祈子延嗣的 美好愿望。定器萱草纹、莲荷萱草纹的 寓意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为其盛行奠定 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1清 朱琰:陶说 ,载说 陶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年, 第 10 页。 227傅振伦:景德镇陶录 详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第 76 页。 3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定窑遗址调查与试 掘 , 考古1965 年 8 期。 4 a.李逸友:昭盟巴林左旗林 东镇金墓 , 文物1959 年 7 期; b.敖汉旗羊山 13 号辽墓清理简报 , 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 年 1 期;c.哲 里木盟博物馆:内蒙古霍林河矿区金 代界壕边堡发掘报告 , 考古1984 年 2 期。 5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 , 文物1977 年 4 期。 6a.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阳金代壁画墓 , 考古1962 年 4 期; b.朝阳市博物馆:辽宁朝阳重型机器 厂辽金墓 , 北方文物2003 年 4 期。 7 a.吉林省博物馆等:吉林农 安金代窖藏文物 , 文物1988 年 7 期; b.何明:记塔虎城出土的辽金文物 , 文物1982 年 7 期。 8 1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 河北三河县辽金元时代墓葬出土遗物 , 考古1993 年 12 期。 9 a.马希桂:北京先农坛金墓 , 文物1977 年 11 期;b.北京市海淀 区文化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南辛庄 金墓清理简报 , 文物1988 年 7 期; c.北京市文物管理处: 北京市通县金 代墓葬发掘简报 , 文物1977 年 11 期;d.北京市文物管理处:近年来北 京发现的几座辽墓 , 考古1972 年 3 期;e.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金代 皇陵 ,文物出版社,2006 年,第 104 页;f.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 百万庄辽墓发掘简报 , 考古1963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年 3 期;g.马希桂:北京辽墓和塔基 出土的白瓷窑属问题的商榷 , 北京文 物与考古1983 年 1 期。 10 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宋皇陵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 425 页;b.考古所安阳工作队: 河南安阳西郊唐、宋墓的发掘 , 考 古1959 年 5 期。 11 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 郊金代壁画墓 , 考古学报1992 年 4 期。 12 淄博市博物馆等:山东临 淄出土宋代窖藏瓷器 , 考古1985 年 3 期。 13 a.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北大桥宋墓 , 文物1988 年 11 期;b.绍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 江绍兴缪家桥宋井发掘简报 , 考古 1964 年 11 期。 14 高振卫,邬红梅:江苏江 阴夏港宋墓清理简报 , 文物2001 年 6 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16 同 13b。 17 同 10a。 18宋 周密:武林旧事 ,中 国商业出版社,1982 年,第 40、41 页。 19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观台 磁州窑址 ,文物出版社,1997 年,第 256 页。 20 秦大树:河北省磁县观兵 台古瓷窑遗址调查 , 文物1990 年 4 期。 2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寺龙口越窑址 ,文物出版社,2002 年,第 57 页。 22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 年考古 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2007 年,第 125 页。 23 陈定荣:江西南丰白舍窑 调查纪实 , 考古1985 年 3 期。 24 陈定荣:江西吉水纪年宋 墓出土文物 , 文物1987 年 2 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25 同 22,第 95 页。 26 刘新园,白:景德镇湖田 窑考察纪要 , 文物1980 年 11 期。 28 同22,第 119 页。 29 同 21,第 120、122 页。 30 林忠干:福建光泽茅店窑 的瓷业成就 , 东南文化1990 年 3 期。 31 福建省博物馆:德化窑 , 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 48 页。 3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宋 代耀州窑址 ,文物出版社,1998 年, 第 418 页。 33 叶麟趾:古今中外陶瓷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