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50-1996 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是中国关于儿童在接受X射线诊断时的辐射防护规范,旨在确保医疗过程中儿童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放射诊疗,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潜在风险。该标准具体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使用X射线设备对儿童进行诊断性照射的所有医疗机构和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及各类体检中心。

  2. 辐射剂量限制:规定了儿童接受X线检查时的最大允许辐射剂量,这些限制比成人更为严格,因为儿童的组织对辐射更为敏感,且长期效应可能更为显著。标准中详细列出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关键器官和全身的剂量参考水平。

  3. 设备与技术要求:强调了X线设备应具备高清晰度、低剂量的特点,鼓励使用最新的影像技术和防护措施,如数字成像技术代替传统胶片,以及采用屏蔽和过滤技术减少散射辐射。

  4. 操作规程:规范了技术人员在为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的操作流程,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检查部位调整曝光参数,实施最优化原则,确保每次照射都是必要的,并且剂量尽可能低。

  5. 防护措施:详细说明了针对儿童的具体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铅衣、铅围裙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控制照射野大小,避免非检查区域受到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6. 质量控制与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定期对X线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同时建立完善的辐射剂量监测体系,记录并评估每位儿童接受的辐射剂量。

  7. 人员培训:强调了所有参与儿童X线诊断的医护人员必须接受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理解儿童辐射防护的重要性,掌握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技术的技能。

  8. 健康教育与知情同意:提倡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充分的信息,说明检查的必要性、潜在风险及防护措施,确保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给予同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6348-2010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50-1996 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_第1页
GB 16350-1996 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_第2页
GB 16350-1996 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50-1996 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儿童6350一1996792,线诊断中的防护原则和要求。线诊断实践。6348制定。2引用标准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279医用诊断6348 须遵循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受检儿童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须注意到儿童对射线敏感、其身躯较小又不易控制体位等特点,采取相应有效防护措施。儿童高少儿童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作场所防护设施及安全操作均须符合279的要求。时装置及影像亮度自动控制系统4. 2摄影用 同儿童年龄使用的固定体位的辅助设备。于儿童 应按儿童喜欢的形式装修,以减少儿童恐惧心理,最大限度地争取儿童合作。5. 3使用单位必须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具有不小于。. 5 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05一23批准1996一12一01实施患儿是否进行有正当理由方可申请优先考虑采用非电离辐射检查法。6. 3在得连续曝光,并注意尽量缩短时间。细复查每项儿童权拒绝没有正当理由的对儿童采用. 3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透视中应采用小照射野透视技术。严格控制照射野,将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般不应使用滤线栅。须注意非检查部位的防护,特别应加强对性腺及眼晶体的屏蔽防护。须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对周围儿童的照射,不允许将有用线束朝向其他儿童。使用固定儿童体位的设备。除非特殊病例,不应由工作人员或陪伴者扶持患儿。必须扶持时,应对扶持者采取防护措施。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兴、刘文白、范瑶华、温国志、陈少平、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