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加工比较_第1页
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加工比较_第2页
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加工比较_第3页
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加工比较_第4页
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加工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加工比较 摘要 采用藏汉两种语言,通过 214 名藏族中小学生在语音认读、语词 记忆、语义联想、句子理解等认知任务 中进行个别测试的结果显示:(1)藏 语音认读的速度及准确度优于汉语音认 读;汉字语音提取任务中,独体字认知 效果最佳,形声字声旁位置在右的优于 声旁位置在左的;(2)工作记忆无论 藏汉双语,意义词优势效应显著;容量 虽有限,但凸显出系列位置效应; (3)词的语义特征明显,表现出丰富 的文化内涵,而且两种语言共享同一种 认知资源;(4)无论藏汉双语,句子 的理解主要受句子形式的影响,虽顺序 各异,但两个肯定句优于两个否定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4/view-12986822.htm 关键词 藏族学生;藏汉双语; 认知特点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557(X) (2014)04 - 0120 - 07 一、引言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越 来越关注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能 动建构和认知能力。人对外界事物的认 知是有一定心理机制和认知顺序的,语 言学习亦如此。人脑处理各种心理表征 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认知的,这一过程 的基本模型同样可用来解释人类语言的 感知、理解、贮存、检索和产出。这也 就是说,人的大脑是一个有一定容量的 信息处理系统,语言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与其他知识一样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 而且,两种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也同任何 知识的习得、使用一样,是一个以大脑 “信息处理器 ”为中心,一头连接输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另一头连接输出的信息处理过程。由此, 用认知科学观而论,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在语言学习中,认知论强调,语 言学习是技能学习,其是在一定“过程” 和“策略”的指引下进行的:而一定的 “过程”和“策略”又是通过思维加工进行 主动的心智活动而完成的。这个结论表 明,语言学习是受认知和环境影响的心 智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藏 族学生藏汉双语学习是一个以一定“过 程”特别是“策略”为基础的心智过程。 尽管藏族学生在双语认知活动中的感知 能力、推理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存在差 异,但他们总是力图使用各种认知策略 及资源去理解、分析输入的双语信息, 以保证对双语信息理解的正确性和可应 用性,这是否就是“ 藏汉双语学习及应 用也是以认知为基础” 的有力证据呢? 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将学生 对藏汉双语信息的加工、处理,包括双 语信息的输入、储存、内部加工和输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过程加以研究,是探索双语习得内在因 素、特别是双语认知研究的范式,不仅 能够探索藏汉双浯学习是否以认知为基 础,而且对有效提高藏汉双语教学质量 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认 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信息加工的 方式,通过藏族学生在藏汉双语的语音 认读、文字加工词的语义加工、工作记 忆及句子理解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初步 揭示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特点及规律, 探索认知发展对藏汉双语学习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 高藏汉双语学习特别是教学质量,更为 藏汉双浯认知研究取得创新成果提供心 理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自青海省境内牧区 3 所民族学 校(小学、初中、高中各 1 所)共 214 名藏族中小学生。其中男生 123 名,女 生 91 名;涉及小学三(39 名) 、五(35 名) 、初二(71 名) 、高二(69 名)4 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年级;他们的第一语言均为藏语(母语) ,汉语为第二语言;学生在校所接受的 教学模式,小学为一类模式,初高中两 类模式兼具。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l、内容:藏汉双语认知测验:包 括藏汉双语语音认读、记忆测验、词义 联想和句子理解等。 2、方法:以个别测试的方式, 采用藏汉两种语言并通过计算机呈现刺 激,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任务。由于两种 试卷的题数、类型、难易度均为对应, 为克服测试过程中的顺序效应,每个被 试接受的测试语言顺序随机安排。 3、信度分析,藏汉双语测验 a 系数为 0. 79,其中,汉语测验 a 系数为 0. 75,藏语测验 a 系数为 0.62,测验具 有较好的信度。全部数据均采用 SPSS16.O 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特 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l、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认知结果比 较(见表 1) 总成绩比较,学生藏语认知结果 高于汉语认知,差异达显著水平(PO. 05,显示了汉语认读由简到繁的认知规 律;对声旁位置在右或在左的语音提取 结果各异,左形右声形声字的语音加工 优于左声右形的形声字;表明,声旁与 整字读音关系的主效应显著, PO.001。多重比较表明,对声旁与整 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整字命名正确率显著 高于声旁与整字读音部分相同或完全不 同的字;而声旁与整字读音部分相同的 命名正确率显著高于完全不同的字;年 级主效应显著,F 右声( 3,210):21. 78,P0.001;F 左声(3 ,210)=65. 11,PO.OOI;同时,年级越高,三种 语音认读成绩亦高。藏族学生对汉语形 声字认知的上述规律,与国内学者对汉 族小学生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的特点。 藏文虽然是拼音文字,但同汉语 一样也是单字单音的声韵母结构,音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之间和音节内部都存在着蛆烈的协同发 音现象;而且,藏语音发音方式“动力 定型”者,相对较难准确把握汉语发音, 尤其是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准确把握。 (三)藏族学生藏汉语词加工的 工作记忆特点 认知心理学把工作记忆解释为某 种形式信息的暂时存储并进行加工处理 的过程。与短时记忆相比,工作记忆的 特点是同时具有对信息的储存和加工功 能,这种形式的信息加工和储存方式在 许多复杂高级的认知活动中,如推理、 言语理解、问题解决、学习和心算等, 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工作 记忆在个体的认知行为中起到了不可替 代的作用,已经被看作是个体在复杂认 知行为中表现差异的重要的甚至是核心 的因素。 ” 在语言理解中,工作记忆的作用 尤为重要。比如,当学生在构建或整合 一些思路或解决问题时,工作记忆在存 储他们的“决策 ”和形成最终产物时发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藏汉两种语 言形式,采用计算机将 12 对有意义语 词与 12 对无意义语词随机、成对呈现 给学生,让其记忆。结果见表 2: 表 2 显示,学生在工作记忆中的 认知表现出如下两方面特点: 1.共性特点 (1)藏汉双语均表现出语词意 义的优势效应,即在有意义和无意义成 对词中,前者被优先加工,成绩也显著 高于无意义成对词。 (2)藏汉 双语均表现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即 使是无意义词,这种效应依然明显,所 记住的语词不是开头几对,就是最后几 对。表明,藏汉双语语词认知的系列位 置效应在藏族学生两种语词工作记忆中 均存在。 (3)藏汉双语词的工作记忆容 量均有限,虽藏语词记忆成绩优于汉语 词记忆,但最高成绩也仅为 4. 04 分。 2.个性特点 (1)语言形式的主效应显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即藏语词记忆结果优于汉语词记忆结果。 (2)语词记忆的反应时,藏语 词记忆速度的年级主效应显著, F(3,210): 13. 08,P0.001,表现 出随年级的增高,反应时越来越短的特 点;汉语词记忆速度表现出 3 个水平, 即三年级反应时相对较慢,为 234. 76ms,之后依次为初二 145. 48ms,五 年级 160. 73ms,最快为高中 118. 33ms;重测检验显示,藏语词记忆加工 速度三、五、初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 为一级水平,高中为更高一级水平;汉 语词记忆加工速度三年级为一级水平, 五、初二、高二年级为更高一级水平; 而且,藏语词反应时快于汉语词反应时。 在语词记忆任务中,我们观察到, 学生对所呈现的语词信息,首先进行加 工编码,对语词信息出声读念,将视觉 信息转换成听觉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转 送到“心理工作台 ”上,以加强记忆。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于信息容量较大(每种语言 12 对意义 词,12 对无意义词) ,且具有一定难度, 加之工作记忆的空间有限(同时只能加 工有限的信息) ,学生在非速示条件下, 能对语词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转换,挖掘 出了语词信息中更多有意义的成分,而 速示条件下,不能进一步转换,由此, 其记忆的效果非速示条件下的优于速示 条件下的,藏语非速示有意义 M=4. 01,速示有意义 M- 3.96;汉语非速示 有意义 M=3.84,速示有意义 M=3.17; 而在非速示条件下.有意义成对词的效果 优于无意义成对词的记忆。这种有意义 词的优势效应在藏汉两种语言形式下均 很显著;且再次证明,认知是语言分析 或理解的基础。 (四)藏族学生藏汉双语语义联 想认知特点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的视 觉经验。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白色、 黑色和各种灰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 指彩色。颜色有 3 个基本特性:色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明度和饱和度。人对颜色的认知反映在 语言上,就是颜色词。颜色词在语言 中往往不单纯指颜色,而是被赋予了不 同的社会文化意义。由于各民族在历史、 政治、经济、文学、宗教等方面存在着 差异,颜色词的文化意义也各有特色。 研究通过藏汉两种语言,采用计 算机将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 灰色和黑色 7 个词作为启动词分别呈现, 并在每种颜色词之后呈现 3 个具联想义 的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的认知,选 一个恰当、匹配的联想词。结果表明: 学生对藏语黑、白、蓝、绿、黄 色词上的联想认知较为集中,对红和灰 色的认知较为分散(多元) ;对汉语红、 黄、白、灰、黑色词认知较为分散(多 元) ,而蓝、绿色的认知较为集中。表 明,颜色词在藏汉两种语言中所表达 的意义或所反映的经验各有特色,而且, 词的语义特征具有明显的语言形式及该 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特征。进一步从藏汉 双语对应的视角分析,学生对颜色词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认知除红色和黑色外,其余颜色词在双 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非常密切。 (见表 3) 表 3 显示,学生对颜色词的认知, 一方面,遵循了不同语言形式的文化习 俗及表达方式,使颜色词语义特征带有 文化的烙印(如红黑色词的双语差异) ; 另一方面,颜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 延伸意义。反应颜色词的学生其最根本 的文化“心理词典 ”只有一个,而且共享 着同一种认知资源,对藏汉颜色词的意 义或语义特征的认知表现出共性的、语 义关系密切的联想义。 总之,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 物,它的本质对各个民族是一样的。人 类由于需要,创造了颜色词,经过长期 的积淀,颜色词在藏汉双语中,除具有 颜色本身的意义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 文化内涵,学生的藏汉双语颜色认知既 和颜色有关,也和颜色词有关,而且都 是“一类丰富多彩且自身具有多种语义 特征的词群,它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 多义性、修辞性和文化性上,这 3 种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义特征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的。 (五)藏族学生藏汉双语句子理 解认知特点 句子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 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或 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句子理解,就 是从句子中建构意义,而建构意义则是 从书面材料的序列中建构出具有层次安 排的命题。在命题形成之前,必须将表 层建构的逐字逐句的内容、词形的和语 音的保留在记忆中,指导句子命题形成 并保留在记忆中时,这种逐字逐句的信 息才很快消失。人在语言理解过程中, 首先是对词汇的分类,然后将词汇并入 短语中,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到句子的形 式。根据句子的形式,McMahon 曾用 匹配图形的方法来研究句子类型与理解 速度的关系,结果发现,正确肯定的句 子与图形匹配最快,正确否定的句子匹 配最慢,而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居中, 由此,McMahon 认为,句子的形式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影响对它所表达内容的理解。那么,藏 族学生在藏汉双语句子理解中是否也具 有相同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句 子匹配图形的方法,在计算机上随机呈 现 48 个句子(藏汉双语各 24 句) ,让 学生判断句子是否与图形匹配;根据正 确肯定、正确否定、错误肯定和错误否 定 4 个维度,考察学生对双语句子的理 解水平,探索藏族学生藏汉双语句子理 解的认知特点。结果见表 4: 研究显示,学生对藏语句子的理 解可排序为正确肯定、错误肯定、错误 否定、正确否定;而对汉语句子的理解 可排序为错误肯定、正确肯定、正确否 定、错误否定。两种语言句子理解中, 首先,藏语结果与 McMahon 的研究具 有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