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_第1页
2018-2019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_第2页
2018-2019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_第3页
2018-2019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_第4页
2018-2019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说明: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属于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二次能源的是 A煤炭 B核能 C风能 D氢能2已知4NH3+5O24NO+6H2O,反应速率分别用(NH3)、(O2) 、(NO) 、(H2O)表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15molL-1min-1 B.v(B)=0.01molL-1s-1 C. v(C)=0.40molL-1min-1 D.v(D)=0.0075molL-1s-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 2O2(g) CO2(g) + 2H2O(g) H = -890.3kJmol-1 B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则 H2SO4(aq)+ Ba(OH)2(aq) BaSO4(s)+H2O(l) H = -57.3kJmol-1 C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2NH3(g) H = -38.6kJmol-1 D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 + 3O2(g) 2A12O3(s) H = -2834.9kJmol-1,4Al(s) + 2O3(g) 2A12O3(s) H = -3119.1kJmol-1,则O2比O3稳定5100mL 4mol/L 稀硫酸与2g锌粒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 A硫酸钠固体 B硫酸铜固体 C硝酸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反应速率快,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s)=C(金刚石,s) H +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157.3 kJ mol1,若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的反应热为H2,则H1H2D在101 kPa时,10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 H 517.6 kJ mol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普通分子有时也能发生有效碰撞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化学反应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 B C D8对于反应4AB2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无论是用A、B、C何种物质来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不一定相同,但意义相同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降低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若增大或减少A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9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等体积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体积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的石灰石反应10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 0.3 molL-1的A、B溶液各50mL四者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A B C D11一定条件下,C(s)CO2(g) 2CO (g) 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 B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增大C恒温恒压,再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 D增加炭的用量,v(正)增大12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 =2MBt2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t3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达到平衡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13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aQ(g)。2 min时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8 molL-1C 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2 molL-1min-114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现有以下几种说法: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其中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15右图是一定条件下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 H=92kJmol1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将发生改变D在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在体积相同I、II两个容器中分别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容器I体积恒定,容器II体积可变保持恒压,则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v(I)v(II)1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 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 H3c kJmol1则x为 A3a+bc Bc +3ab C a+bc D cab17已知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为2I-+2Fe3+ I2+2Fe2+。某温度下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I-、Fe3+浓度的关系为v=kcm(I-)cn(Fe3+)(k为常数)。 c(I-)/molL-1 c(Fe3+)/molL-1 v/molL-1s-1 0.20 0.80 0.032k 0.60 0.40 0.144k 0.80 0.20 0.128k由此推知,有关Fe3+、I-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大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B 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小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C 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等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D 无法比较18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总过程H0 B 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C 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Fe+N2O FeO+N2、FeO+CO Fe+CO2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19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B391C516D6582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用于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B装置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装置依据U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判断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装置依据出现浑浊的快慢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21(12分)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A沿玻璃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4)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近似地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_ (取小数点后一位)。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_。A用滴定管(精量仪器,读数保留到0.01)取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22(6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Cu(S)+2H+(aq)= Cu2+(aq)+H2(g) H64kJmol12H2O2(I)=2H2O(I)+O2(g) H196kJmol12H2(g)+ O2(g)=2H2O(I) H570kJmol1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 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铜平均溶解速率(103molL1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当温度高于 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3)在提纯后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23(14分)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步骤是 ;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仪器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 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 。(3)试简述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 (写一种)。.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4)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实验和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粗颗粒 2.00 298 24计算题(需要用三段式写计算过程,共8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1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 molL1min1,求(1)x值是多少? (2)5 min 时A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4)B的转化率为多少?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段高二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ADDD6-10 BBCCA1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