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943-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棕榈酸视黄酯(也称为棕榈酸维生素A)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这一标准旨在确保添加于食品中的棕榈酸视黄酯质量与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1.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以维生素A醇与棕榈酸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棕榈酸视黄酯。

  2. 术语和定义:对棕榈酸视黄酯进行了定义,说明了其化学结构及来源。

  3. 技术要求

    • 感官要求:规定产品应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粉末或颗粒,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 理化指标:包括纯度、铅、砷、汞等重金属含量以及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均需符合规定限值。
    • 稳定性:要求在特定储存条件下,产品性能应保持稳定。
  4.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检测棕榈酸视黄酯纯度、杂质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判定标准。

  5.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频次及合格判定准则。

  6.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签:要求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及使用说明等。
    • 包装:需保证密封性,防止污染和损坏,同时适应运输和贮存条件。
    • 运输:避免日晒、雨淋,防止剧烈震动和撞击。
    • 贮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及直接光照,确保在指定条件下保存。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11-29 颁布
  • 201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9943-2013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_第1页
GB 29943-2013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29943-2013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9943 2013 2013布  2014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 ( 棕榈酸 维生素 A)  9943 2013 1  C H 3C H 3 3 C H 3  5 H 3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 ( 棕榈酸维生素 A)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以 醋酸 维 生素 A(或 兰酮 ) 和棕榈酸为主要原料, 经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 A 或维 生素 A 棕 榈酸酯 ) 。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学名称  3,79-(2,6,611,6,81子式  构式  对分子质量   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官要求  感官 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淡黄色至黄棕色  取 适量 试样 置于 白瓷点滴板 上 ,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状态  油状液体(低温时可固化)  化指标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的规定。  9943 2013 2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棕榈酸视黄酯 ( 棕榈酸维生素 A) 含量 a/( IU/g)    5 105 附录 A 中 值(以 ) /( mg/g)    录 A 中 氧化值 /(    B/T 5538 铅 ( ( mg/  2  : 商品化的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素 A) 产品 应以符合本标准的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素 A) 为原料, 可添加符合 相关 食品质量规格要求的 食用植物油、淀粉 、糊精、 蔗糖、 抗氧化剂、抗结剂 、增稠剂 等辅料 而制成 。  a 维生素 A 以 维生素 A 醇 当量或 国际单位( 示, 1g 维生素 A 醇当量 =U。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素 A)实际含量为标示量的   9943 2013 3 附录 A 检验方法  作提示  试样 应在 密闭、避光和不超过 25 条件下贮存。配 制的 试样 溶液应尽快 使用 , 建议在 2  试样中如出现结晶, 可 在 65 条件下混匀,但加热时间 不宜 过长。 含量测定过程中,应最小程度地接触光和空气中的氧及其他氧化剂,使用低光化玻璃仪 器 。  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  601、  602、  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  6682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别试验  剂和材料  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对照品 。  己烷 溶液: 每升 环己烷中含 1 基羟基甲苯。  开剂: 环己烷 +乙 醚( 4+1)。  谱用硅胶板。  析步骤  样 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 试样 , 用环己烷 溶液 配制 成 每毫升 中约含 棕榈酸维生 素 A) 的 试样 溶液。  照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对照品 , 用环己烷 溶液 配制 成 每毫升 中约含 棕榈酸维生 素 A) 的 对照 溶液。  层色谱分析  分别量取 试样 溶液和对照溶液 各 3 L, 于 色谱用 硅胶板上 分别 点样 后置于盛有展开剂的层析缸中 ,展开 至 溶 剂前沿距原点 超过 15 取出 硅胶板 , 晾干 ,在 紫外灯下 ( 波长 254  观察 。 试样 溶液显示的 主斑点 应 与 对照溶液所显示 主斑点的位置一致。  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 A) 含量 的测定  剂和材料  烷。  丙醇 :色谱纯 。  9943 2013 4 醇:色谱纯 。   :  6682 丙醇 溶 液:每升 异丙醇中含 1 基羟基甲苯 。  丁基氢氧化铵溶液 : 0.1 ,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配制。  反式 醋酸维生素  按 分光光度法 测定 标准品中 醋酸维生素 在测定过程中, 用 全反式 醋酸维 生素 为 试样 , 试样 溶液的最大吸收峰 应 在 326 且 吸光度比值    器和设备  外分光光度计 。  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 326   析步骤  外分光光度法  法提要  维生素 个共轭双键, 在 波长 326 有最大吸收峰, 其最大吸收峰的位置随溶剂不同而异,因而可用于含量测定。  样 溶液的制备  称取 试样 25 00 精确至 g, 加入 5 并 用异丙醇稀释 配制 成每 毫升 含 10 15 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或 醋酸维生素 样 溶液。  定  取适量 试样 溶液, 采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 验证 试样 溶液的 最大吸收峰是否 在 326 如果 试样 溶液的 最大吸收峰在 326 则测定 试样 溶液在 波 长 300 326 350 70 并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326 326之比   如果不同波长的吸光度比值符合表 求 ,则按 式( 计算 试样 中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或 醋酸维生素 量。  如果 试样 溶液的 最大吸收峰不在 326 或者吸光度比值有一项 或多项 不符合表 应按  表 同波长的吸光度比值  吸光度之比  指标  326 350/ 370/ 相色谱法  法提要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在 四丁基氢氧化铵 的作用下,水解为维生素 入反相色谱柱上,用流动相洗脱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计算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含量。  考色谱条件  9943 2013 5 色谱柱: 18液相色谱柱 , 125  粒径 5 m,或 同等性能的 色谱柱 。  流动相: 甲 醇 水 95 5(体积比)。  流速 : 1 mL/ 检测波长: 325  进样量: 10 L。  保留时间: 维生 素 保留时间约为 3  样 溶液的制备  称取 约 0.1  精确至 g, 置于 100 5 入 40 铵溶液 。 轻轻振 摇 ,让混合液在 60 65下水解反应 10 可采用 水浴 超声 处理 )。 冷却至室温,用 异丙醇 溶液 稀释至 100 轻摇混匀 防止 产生 气泡 ,得到 试样 储备液 。 移取适量 试样 储备液,用异丙醇稀释 配 制成 每毫升 约 含 100 棕榈酸维生 素 A) 的 试样 溶液 。  准 溶液的制备  称取 适量 全反式 醋酸维生素  称样量 约含 1 105 ) , 精确至  g,置于 100  5 入 40  轻摇混匀 ,让混合液在 6065下水解反应 10 采用水浴超声处理)。冷却至室温,用 异丙醇 溶液 稀释至 100 轻摇混匀防止 产生 气泡,得到标准储备液。  移取 5.0 于 50 用异丙醇稀释定容至刻度,得到标准溶液。  定  在  ,分别对 试样 溶液和标准溶液进行 测定 , 重复 进样两次 , 分别 记录 相应 色谱图 中 维生素  按 算 试样 中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A) 的含量。  果计算  外分光光度法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或 醋酸维 生素 际单位每克( IU/g) 计, 按公式( 算:  10019003261 m (  式中:   试样 溶液在 326  1900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或 醋酸维生素 数 ;  V 试样 溶液的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   m 试样 的 质量 , 单位为克( g);   100换算 系数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算术平均值 的 2 %。  相 色谱法  9943 2013 6 棕榈酸视黄酯( 棕榈酸维生 素 A) 含量 际单位每克( IU/g) 计, 按公式( 算:  12212 mA (  式中:   试样 溶液色谱图中 维生 素   c 用 分光光度法 测 得的 全反式 醋酸维生素  含量, 单位为国际单位每克( IU/g);   全反式 醋酸维生素 称样量, 单位为 毫克 ( ;   标准溶液色谱图中 维生 素 峰面积值 ;   试样 的 质量 , 单位为 毫克 ( 。  实验结果以平 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算术平均值 的 10 %。  值 的测定  剂和材料  水乙醇 。  油醚 。  氧化钾 c( =0.1 。  酞指示液: 10 g/L。  析步骤  准确 称取 约 2  精确到 g,溶于 50 体积 无水乙醇和石油醚 组成 的混合溶剂中(该混合溶剂预先用 氢氧化钾 定至中性 ), 若 试样 不能完全溶解,则加热到约 90 以确保 试样 完全溶解 。 加入 0.5 示液 , 立即 用 氢氧化钾 准滴定溶液 滴定, 滴定至溶液呈淡粉色并维持 30 为滴定终点。  果计算  酸值 (以   mg/g) 计 , 按公式 ( 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