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人格障碍_第1页
变态心理人格障碍_第2页
变态心理人格障碍_第3页
变态心理人格障碍_第4页
变态心理人格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人 格 障 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 1 2 v个案研究: 吉米的生活一直是麻烦不断。上学的时候经常逃学, 在学校的时候,也总是和同学打架或者和老师争吵。有几 次还因为偷窃被学校勒令休学。最终,在 14岁的时候,因 为威胁老师,他被彻底逐出学校。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 到过校园。 吉米现在 29岁,在过去 15年里,他频繁进出于监狱, 罪名包括入室行窃和入店偷窃、拥有毒品以及酒后驾车。 在他做过所有的工作中,从来没有一项工作能够超过 6个 月。他总是跟老板和同事打架,因为他认为这些人很蠢, 所以他总是辞掉工作或者被炒鱿鱼。当家人问他为什么总 是会惹上麻烦的时候,他只是耸耸肩,不是把自己的困境 归咎于别人,就是说没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吉米平时和家人的交流非常少,除了母亲之外,他和 任何家庭成员都不能融洽相处,甚至还对一些家人拳脚相 加。 吉米是无药可救吗 ? 吉米有心理疾病 吗 ? 吉米可能患有什么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一、概述 二、人格障碍类型 3 一、概述 1、概念及特点 2、分类 4 5 人格、人格特质的定义 v 人格是人们各自特有的行为、思想、信念和 感觉方式的总和。 v 个人特质是一种行为、思维和感觉的复杂模 式,一般不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概念及特点 CCMD 3: v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 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v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 (尤其在待 人接物方面 ),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 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 DSM IV: v 强调病人在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和冲动控制方面的偏离, 指出这种偏离类型在长时间内相当稳定,至少可以追溯到青 少年或早期成年时。 6 v患病率 6-9% ( Kathleen , 1986) 0.13 (我国, 1986) 7 v DSM-IV将 10种人格障碍划分为 3大类群 : A类群:行为古怪、奇异 B类群: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 C类群:紧张、焦虑行为 分类 8 9 人格障碍类型 cluster A cluster B cluster C 偏执型 表演型 回避型 分裂型 自恋型 依赖性 分裂样 反社会型 强迫型 边缘型 10 偏执型人格障碍 ( paranoid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案例 11 临床特征 v 主要特征:猜疑、偏执 表现为对他人持久的不信任,社会隔离,过分 警惕 v 患病率不详 v 临床发现男性居多 12 诊断标准( DSM-IV) v A.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 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以下 4项以上: ( 1)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 2)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 ( 3)勉强地信任他人,因为担心一些资料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他 自己; ( 4)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悟解出隐含的贬低或威胁性意义; ( 5)持久地认为他人对之有恶意;即,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 于怀,不予宽容; ( 6)感到他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作出愤怒反应或作出反 击; ( 7)对配偶或性对象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 B.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或其他精神病 性障碍的病程之中,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注:如在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前已符合此标准,可加上 “病前 ”,例如 “偏执 型人格障碍(病前) ”。 13 形成原因 v 生物学原因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较多 v 心理分析 偏执来自无意识中强烈的仇恨和敌意的外向投射 v 认知的观点 与歪曲的认知或想法有关 v 文化因素 特殊人群,如犯人、难民、有听力障碍的人等易形成这 种人格障碍 14 治疗 v 建立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v 心理动力学治疗 v 认知治疗 15 分裂样人格障碍 ( Schizoid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案例 16 17 v 个案研究: 患者是一位 50岁的退休警察,在他的狗给车压死几个星 期后,他来寻求医生的帮助。自从狗死后,他感觉非常伤心 、疲惫,并且在睡眠和集中精神方面有问题。 患者多年来一直独自生活,除了简单地打招呼之外,不 会和任何人交谈。他宁愿一个人,认为与别人交谈纯属浪费 时间,当其他人想和他交流的时候,他感觉很不舒服。他偶 尔也会去酒吧消磨时间,但总是一个人,从来不和别人闲聊 。他热衷于读报,并且对很多领域颇为了解。但他对身边的 人从来都不感兴趣。他曾经是一个警卫,但同事称呼他为 “ 冻鱼 ”和 “孤独者 ”。同事们不再注意他或者取笑他,因为他们 发现他看起来从来不注意或者在意这些取笑。 患者的生活在没有认个人际关系的情况下漂浮着。只有 那条狗是他的伙伴,他的挚爱。圣诞节的时候,他为狗买了 一些礼物,也为自己买了一瓶苏格兰产的酒作为狗送给自己 的礼物。在他眼里,狗比人更加敏感,更加可爱。他可以向 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爱意,但对人他却做不到。失去爱犬是 唯一能让他感到伤心的事情。即使在父母去世的时候,他都 表现的无动于衷,他从来不会为失去与其他家庭成员的联系 而感到遗憾。他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而其他人在情感上 是非常迷惑的。 临床特征 v 特征:社会隔绝、情感疏远 v 表现为孤单、冷淡的沉默,不介入日常事务,不交际, 不关心他人。将精力投注于非人类的事物(如数学) v 患病率 美、德等国采用 PDQ、 SCID(人格障碍诊断 问卷) 等得到的患病率为 0.7 1.6 v 男性多见 18 诊断标准( DSM-IV) v A.与社交关系普遍脱离,在人际交流仍会表情有限,起自早期成年时 ,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 4项以上: ( 1)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 ( 2)几乎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 3)简直很少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 4)对很少活动感到乐趣; ( 5)除了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 ( 6)对于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 7)显示情绪冷淡、或感情平淡。 B.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某种普遍性发育障 碍,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注:如在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前已符合此标准,可加上 “病前 ”,例如 “分 裂样人格障碍(病前) ”。 19 v 生物学 可能有与孤独症类似的生理机能缺陷 v 心理动力学 基本的接触需要没有获得满足 v认知治疗 不能有效的关注周围的情况来获得准确的感 知 v 社会心理 在早期学习、人际交往中形成问题 形成原因 20 治疗 v 心理治疗 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认识社会关系的 价值 社交技能训练 21 分裂型人格障碍( schizotype)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案例 22 23 v 个案研究: 这位 32岁的未婚女性没有工作,一直靠领取社会福利救 济金生活,她抱怨自己感觉 “空间过大 ”。分离的感觉越来 越强烈和令人难受。一天中有很多时间,她好像是另一个 人一样在看自己每天是如何度过,周围的世界看起来很不 真实。尤其是对着镜子看自己的时候,她的感觉尤其奇怪 。多年来,她一直觉得自己可以通过一种 “我自己也不明白 的千里眼 ”读取其他人的内心。据她自己讲,她的一些家庭 成员也有这种能力。她被一种想法所控制,认为自己生来 就承担着某种特殊的使命,但又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使 命;她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在公共场合,她的自我意识很 强,经常觉得其他人特别注意自己,有时感觉陌生人有意 横穿过接到来避开他。她感觉自己 很孤独,被社会孤立, 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幻想或看肥皂剧。她说话方式模糊,内 容抽象,不着边际,但通常只是抓不住重点,从来没有出 现过语无伦次的情况。她并没有在总体上和现实失去联系 ,不像妄想和幻觉那样,并且从未因情绪问题接受治疗。 她偶尔也会去找一份工作,但因为不感兴趣很快就会辞掉 。 临床特征 v 特征 社会隔绝、情感疏远、古怪行为、多疑 表现为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 v 患病率 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 24 诊断标准( DSM-IV) v A.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与亲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感情,而且还 有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 样,符合以下 5项以上: . ( 1)关系观念(未达关系妄想程度); ( 2)与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而却影响其行为的古怪想法或魔术思维(例如 ,迷信、特异功能、心灵感传、或 “第六感觉 ”;在儿童或青少年,为怪异的幻想 或沉湎整日的想法); ( 3)不寻常的幻觉体验,包括躯体幻觉。 ( 4)古怪思维与语言(例如,含糊的、琐碎的、隐喻的、过分推敲的、或 刻板的); ( 5)猜疑或偏执反应; ( 6)感情不适切或受限制; ( 7)古怪、或特别的行为或外貌; ( 8)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 ( 9)过分的社交焦虑,仅熟悉亲密程度并不减少,然而往往伴有偏执性的害怕 感而不是错误地判断自己。 B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或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 注:如在精神分裂症起病之前已符合此标准,可加上 “病前 ”,例如 “分裂型人格 障碍(病前) ”。 25 形成原因 v 生物学的解释 精神分裂症亲属中有较高的此型患病率 26 治疗 v 心理治疗: 社交技能训练 v帮助其与人交往,减少对他人的不信任感 v 药物治疗: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可使其症状有中等 程度的改善 27 表演型人格障碍 ( Histrionic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案例 28 29 v 个案研究: 34岁的 Z女士因情绪抑郁、浑身不适而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南方某大 医院住院治疗。刚刚走进病房见到接待她的主管医生,她就喋喋不休地 讲述自己是多么地不幸和痛苦,声称自己已经几天几夜没睡着觉、吃不 进东西;说自己身体内的水分几乎消耗至尽,皮肤也没有了光泽和弹性 ;还说上二层楼的楼梯时感到十分吃力,说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一边 听她叙述,一边冷静观察的医生发现,她露在短袖衫外的手臂滚圆,腰 身颇为粗壮,口唇也不干燥,说话时虽然有气无力,但表情丰富而夸张 ,似乎在极力渲染悲伤的气氛。 Z女士留给医生的第一印象是:情感表 达夸张,行为做作。 当值班护士把 Z女士领到分配给她的床位前时,她拒绝接受,要求调 换床位,声称不能睡在邻窗的床位上,因为怕风吹着后身体更加虚弱, 又说靠门的床位也不能给她,因为夜晚病友进出开关门的声音会吵着她 。护士没有答应她这么过分的要求,她就委屈地来找医生哭诉,说这里 所有的人都欺负她,看不起她是外地人等。后来医生从 Z女士的丈夫嘴 里了解到,她在家中也是凡事以自我的需要为第一,平时事无巨细,都 要丈夫顺着她,否则就是争吵和哭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Z女士留给 医生的第二个印象是: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30 (续) Z女士住进病房不久,护士们就反映这位患者有点不同寻常, 除了无休止地提出各种要求外,还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在男性面前更是 活跃,穿衣打扮也追逐时髦,常常在午后与其他病友去服装城买些色彩 鲜艳但廉价的衣服回来。在一次医生与她的个别谈话中,她悄悄告诉医 生说,病房中的某某男性患者对她有意思,还说自己在婚后不久曾因为 婚姻生活平淡无奇,丈夫老实厚道没有生活的情趣而和其他人幽会并发 生了性关系。事后发现那个男人并不爱她,使她倍感伤心。 Z女士让医 生得到的第三个印象是: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行为显得轻浮和具有挑 逗性。 在接下来的个别访谈中,医生逐渐了解到了她更多的问题。她诉说自 己总是心情不好,因为丈夫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不但没有能力为她 创造一个经济上富裕的家庭,还常常不能理解她的痛苦,在精神上也不 能宽慰她。在和丈夫的一次激烈争吵后,她拿起水果刀放在手腕上威胁 丈夫说要自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丈夫总是在百般无奈之后屈从她的 要求。几年来,她已经辗转几家医院治疗,并狂热地练习过几种气功。 到头来毛病依旧,仍然整天浑身不适,心绪忧愁。这是 Z女士的第四个 特点:情绪变化喜怒无常,暗示性强,易沉湎于某些流行或新潮的事物 之中(如气功)。 临床特征 v 又称癔症型、寻求注意型、或心理幼稚型 v 特征 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 表现:需要情爱和注意、依赖性、作弄他人的倾向 v 患病率 美、德等国采用 PDQ、 SCID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 得到的为 1.3 3.0 女性 2倍于男性 31 诊断标准( DSM-IV) v 过分的情绪表达和招引他人注意;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 表现为下列 5项以上: ( 1)如自己木在人们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 ( 2)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是带有不合适的性诱惑或挑拨性行为; ( 3)表现出迅速变换而肤浅的表情; ( 4)一直用躯体模样来吸引他人注意; ( 5)说话拿腔拿调,使人有过分的印象而却没有什么内容; ( 6)显示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和过分夸大的表情; ( 7)是易暗示的,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 8)与他人的关系看来比实际上更为亲切。 32 形成原因 v 对其原因或治疗的研究少 v 心理分析理论 作为对内心低自尊感的一种反抗,病人总是试图 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 33 治疗 v 对人际关系治疗 v 奖励与惩罚结合 34 自恋型人格障碍 (Narcissistic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35 临床特征 v 特征 妄自尊大观念 表现:自我中心,夸大(幻想或行为), 需要他人赞扬 患病率 美、德等国: 0 0.4 36 诊断标准( DSM-IV) v 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 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 5项以上: (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 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 3)认为自己是 “特殊 ”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 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 4)要求过分的赞扬; (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 利益; (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37 形成原因 v 心理分析 家长对其子女不爱和不接受的行为方式 v 行为和认知模型 过分积极的赞赏或宠爱 v 社会影响因素 及时行乐、个人主义、竞争和成功等观念影响 38 治疗 v 对治疗的研究非常有限 v 心理治疗主要集中于其被扭曲的自我( 自我夸大感),对评价的病态的敏感等 方面 39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Antisocial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40 临床特征 v 特征 经常发生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表现: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 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 冲动性、攻击性及法律问题等 v 患病率 Vaillant & Perry (1985) 在 0.05-15% 之间 男性多于女性 41 诊断标准( DSM-IV) A.一直不顾或冒犯他人的权利,起自 15岁以前,至少下例 3项以上: ( 1)不遵守有关法律行为的社会准则,表现为多次作出可遭拘捕 的行动; ( 2)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应用假名、 或诈骗他人; ( 3)冲动性,或在事先不作计划; ( 4)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多次殴斗袭击; ( 5)卤莽地不顾他人或自己的安全; ( 6)一向不负责任,表现为多次不履行工作或经济义务; ( 7)缺乏懊悔,表现为在伤人、虐待他人、或偷窃之后显得无所 谓或作合理化的所谓辩解。 B.至少 I8岁。 C.在 I5岁前起病者有品行障碍的证据 . D.反社会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的病程中。 42 形成原因 v 生物学因素 v 遗传、神经生物学的假说 v 社会心理学 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情感和父母粗暴拒绝 v 心理分析 超我发展不完善 v 认知心理学 在道德原则和推理能力上的发展滞后 43 治疗 v 传统的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均无显著的 效果 v 行为治疗 学习对问题情境作新的反应 v 认知治疗 提高其认知能力,改善社会和道德行为 44 边缘型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45 临床特征 v 特征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 表现:人际关系不良,不能耐受孤独,常感孤单和空 虚,易抑郁,情绪不稳定,行为具冲动性,易发生自 伤、自杀行为,存在自我认同障碍 v 患病率 美、德等国: 0.2-4.6 女性多于男性 46 诊断标准( DSM-IV) v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早期成年 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 5项以上: ( l)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注:不包括第 5项所指 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 2)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场想化到极端的贬低 之间变来变去; ( 3)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 ( 4)至少在二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 浪费、性、药物滥用、卤莽的驾驶、狂吞滥饮。注:不包括第 5项的自杀或 自伤行为; ( 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者自伤行对; (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移定(例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激惹 ,既焦滤持续数小时,很少会超过几天); ( 7)长期的空虚感; ( 8)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例如:常发脾气、发怒、殴 斗); (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 47 形成原因 v 生物学的解释 神经系统或脑内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 v 心理动力学的解释 父母对子女的不接纳 v 社会心理学 对被遗弃的恐惧 早期创伤,包括身体、性虐待 48 治疗 v 治疗非常困难 v 认知行为治疗 v 心理动力学治疗 v 集体治疗 与若干个人形成较亲密的依恋关系 v 药物治疗 可减缓其冲动性,减轻抑郁等 49 回避型人格障碍 ( Avoidant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50 51 v 案例: 一位 27岁的单身男性公司文员被介绍给一位心 理咨询师,原因是最近他们公司新招了一些员工,并且 被分到和他一个办公室工作,这令他突然感觉非常焦虑 。他害怕自己被解雇,尽管他工作一直都很努力。最近 ,一个派系已经在他的办公室形成。尽管他也非常想加 入,成为其中的一员,但他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如果有 人明确向他提出请他加入成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他想 自己可能会加入。他知道自己 ”不能为他们做什么 “,并 且认为自己最后总是会被拒绝的。 v 来访者说自己是一个害羞、惊恐、安静的男孩。尽管他 有 ”两个好朋友 “,并且时不时会去看望他们,但在同事 眼里,他仍然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不错的年轻人,他 工作努力有效率,但是都只是靠自己一个人。同事们反 映他总是一个人去公司的食堂吃饭,从来不参加其他人 的聊天。 临床特征 v 特征 长期和全面地脱离社会关系 表现:对人回避、退缩,过分敏感,焦虑,对自我价值 缺乏信心 v 患病率 美、德等国: 0.4-1.6 女性多于男性 52 53 诊断标准 避免社交、无能感和过分的否定评价;起自成年早期 时,前后过程国中多样,表现为下列 4项以上: v 因为害怕批评、遭到反对或拒绝,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及交 往接触的职业活动; v 除非能确定他人会喜欢自己,否则不愿意与人们打交道; v 因为害羞或害怕被取笑,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 v 沉湎于在社交场合遭到批评或觉得的想法; v 不参加新的人际交往场合,因为有无能感; v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或比其他 人差得多; v 极度不愿意参与新活动,因为认为会因之难堪。 形成原因 v 生物学的解释 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易患病的基因 v 认知行为模型的解释 习得性恐惧、不安的思维方式 v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羞耻感,与童年时期经历有关 54 治疗 v 支持和共情非常重要 v 心理动力学 揭示其症状的根源,使自我强壮起来 v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重建、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 v 集体治疗 结合使用暴露疗法、角色扮演法等 v 药物治疗 降低焦虑 55 依赖性人格障碍 (Dependent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56 57 v 案例: 小兰感到恐慌,因为她的丈夫好像越来越讨厌她。昨天晚 上,因为非常害怕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她让丈夫取消公司这次 派遣的出差任务,丈夫勃然大怒,他大声嚷道, ”你不能自己一 个人在家?你自己不能做任何事?你甚至不能自己决定我们晚饭 吃什么!我受够了。你应该像一个成年人! “ v 的确,让小兰自己做决定非常困难。大学的时候,她不能决定自 己应该选什么课,于是她花了好长的时间去问父母和朋友自己应 该怎么办。最终,她按照父母和好朋友的建议去选课。大学毕业 时,她被推荐到一所不错的学校去读研究生,她认为自己能力在 学术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她去了一家公司上班,因为她的一个好 朋友在那里上班。尽管如此,她的这位朋友最终离她而去,因为 她是在是受不了小兰毫无休止地要求安慰。小兰经常为朋友买礼 物,并且帮朋友洗衣服或者煮饭,显然她是想赢得朋友的好感。 晚上她会把朋友留在自己房间里,连续几个小时询问朋友她在一 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比如过年回家应该给 妈妈买什么礼物,以及自己应该在工作中如何表现。 v 不久后,她的朋友都相继离她而去,这个时候小兰遇到了她现在 的丈夫。当时他对她表现一些好感时,她立即想和他建立更加紧 密的关系。她觉得她的丈夫看起来很自信、身体很强壮,让自己 有安全感。但是,自从她丈夫开始对她发脾气以后,小兰就开始 不断地担心丈夫会离开她。 临床特征 v 特征 缺乏自信、依附他人 表现:轻微应激即退却,寻求帮助,需要保 护,性关系不成熟,往往存在婚姻问题,缺 乏亲密朋友 v 患病率 美、德等国: 0.3-6.7 58 形成原因 v 社会心理学 父母出于爱或独裁的目的过分保护孩子 v 认知理论 适应不良信念 59 60 诊断标准 因为其顺从和依附行为,过分需要被人照顾,而且又害怕离别;起 自早期成年时,前年一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下列 5项以上: ( 1)如果没有他人的大量劝告或保证,便难以作出日常决定; ( 2)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主要方面担当责任; ( 3)难以表示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 ( 4)难以开始一项事业或从事依靠他自己的事情(因为缺乏判断 或能力的自信心,而不是因为缺乏动机或精力); ( 5)化了不少功夫才获得教养和支持以达到能自愿从事令人愉快 事情的地步; ( 6)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失助,因为十分害怕不会照料自己。 ( 7)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地寻求另一个作为支持和照料的 依靠; ( 8)不现实地沉湎于害怕被人家遗弃以致只得自己照料自己。 治疗 v 行为和认知疗法 认知重建、自信训练 v 人本主义治疗 v 集体治疗 61 强迫型人格障碍 ( Obsessive-Compulsive PD) 1、临床特征 2、形成原因 3、治疗 62 63 v 案例: 刘毅是一位 32岁的会计师。他是一个非常整洁和有条理的人, 他认为其他人的进入会打乱他完美的生活进程。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 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日程安排。工作日的时候,他早上 6: 47起床,用 1分 钟吃完两个熟鸡蛋作为早餐, 8: 15的时候,他会准时坐在自己的办公 桌前。午饭时间是 12: 00,晚饭是 6: 00,晚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