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检验结果判读_第1页
常见检验结果判读_第2页
常见检验结果判读_第3页
常见检验结果判读_第4页
常见检验结果判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检验结果判读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WBC): 参考范围: 成人: 4-10109/L 儿童: 5-12109/L 新生儿: 15-20109/L 临床评价 白细胞减少: 感染:流感、麻疹、伤寒、疟疾等 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病 药物:药物过敏、磺胺药、解热镇痛 剂、抗肿瘤药 临床评价 白细胞增多: 反应性:各种感染、中毒、出血、溶 血后 肿瘤性: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 中性粒细胞: 46-63% 嗜酸性粒细胞: 0-5% 嗜碱性粒细胞: 0-1% 淋巴细胞: 24-47% 单核细胞: 1-7% 临床评价 中性粒细胞 增多 : 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中毒; 急性出血、溶血和手术后; 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 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 临床评价 n 某些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疟疾等; n 某些病毒感染:乙肝、流感 、麻疹等; n 化学药物中毒与放射线损伤; n 过敏性休克,高度恶病质; n 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 减少 : 临床评价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n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 过敏; n 皮肤病:牛皮癣、湿疹等; n 寄生虫病:钩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 ; n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评价 嗜酸性粒细胞 减少: 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或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等 临床评价 淋巴细胞 增多 某些传染病:百日咳、水痘、麻疹、 流腮、传单等; 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 减少 放射病、免疫缺陷,各种中性粒细胞增 多时,淋巴细胞常相对减少 临床评价 单核细胞增多: 某些细菌感染:结核、伤寒等; 某些寄生虫病:疟疾、黑热病等; 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 许多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白细胞分类计数影响因素 初生期外周血中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 到 6-9日下降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 后淋巴细胞有逐渐增加,整个婴儿期淋 巴细胞较高,可达 70%。 2-3岁后淋 巴细胞逐渐下降,至 4-5岁二者相等, 形成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 中性粒细胞与成人相同。 红细胞计数( RBC) 参考范围: 男: 4-5.51012/L 女: 3.5-51012/L 新生儿: 6-71012/L 临床评价 红细胞 增多: n 相对增多:连续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 多、大面积烧伤等导致 血液浓缩 ,是一种 暂时现象; n 代偿和继发性增多:慢性肺心病、肺气肿 、高山病、法四等; n 真性红细胞增多:慢性骨髓功能亢进 临床评价 红细胞 减少: n 造血物质缺乏:铁、叶酸、维生素 B12等 n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恶性肿瘤一支造血 功能 n 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性贫血 n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后贫血 n 继发性贫血:感染、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 血红蛋白测定( HB) 参考范围: 男: 120-160g/L 女: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临床评价 n HB增减的意义与红细胞基本一致,但更 能反映贫血程度。 n 诊断贫血的最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 类型。 临床评价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fl) 82-92 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 /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pg) 27-31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 /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g/L) 320- 360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 /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 各种贫血红细胞平均值 类别 MCV MCH MCHC 病因 大细胞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缺乏 V-B12、叶酸 巨幼贫 正细胞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溶血、再 障 单纯小细 150mg/24h 肾小球性: 以白蛋白为主,见于 急慢性 肾炎、 NS、 HUS、 HSPN、狼疮肾 肾小管性: 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如活 动性肾盂肾炎 尿葡萄糖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评价 n 糖尿病 n 内分泌疾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甲亢, 胰腺炎 n 肾性糖尿: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 、妊娠性糖尿 特点:血糖、糖耐量正常 尿酮体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评价 增加: n 婴儿、儿童发热,寒冷、剧烈运动、饥饿 n 糖尿病性酮尿 持续存在提示酮症酸中毒 尿胆红素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评价 尿中出现胆红素通常提示肝胆阻塞。 溶血性黄疸 阴性 肝细胞性黄疸 阳性 阻塞性黄疸 强阳性 尿胆原 /素 参考范围:阴性 尿胆原:结合胆红素(直接)从肝脏排泄进 入直肠后,在小肠下部和结肠细菌的还原 作用形成。 尿胆素:尿胆原氧化后生成。 阳性: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阴性:阻塞性黄疸 黄疸实验室鉴别 血清胆红素 尿液 粪便 总胆 间胆 直胆 颜色 胆红素 尿胆原 /素 颜色 粪胆原 正常人 12岁 40-150U/L 男: 1-12岁 20岁 40-150U/L 临床评价 增高见于: 肝胆疾病:胆道梗阻 骨骼疾病:佝偻病、甲旁腺机能亢进 生长期儿童高于成人 1.5-2.5倍 心肌酶谱 AST LDH HBDH CK CKMB 主要用于心肌炎、心肌损伤的诊断 y-谷氨酰转移酶 参考范围: 男: 50U/L 女: 30U/L 增高: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后胆道梗阻 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 胆碱酯酶( CHE) 参考范围: 4000-12000U/L 降低:肝炎、肝硬化 有机磷中毒 总蛋白 参考范围: 新生儿: 46-70g/L 1周: 44-76g/L 7月 -1岁: 51-73g/L 1-2岁 : 56-75g/L 3岁以后: 60-76g/L 成人: 60-78g/L g/L mol/L 降低见于: n 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 n 营养不良 n 消耗增加:结核、甲亢、肿瘤 n 合成障碍:肝脏疾病 n 丢失过多:急性大出血、肾病 白蛋白 参考范围: 新生儿: 28-44g/L 14岁前: 38-54 g/L 成人: 35-50g/L 60岁后: 34-48g/L 临场意义基本同总蛋白 球蛋白 参考范围 20-30g/L 增加:炎症或感染反应:结核、疟疾 自身免疫性疾病: SIE、风湿热 降低:生理性减少:初生 -3岁 免疫功能抑制,如应用免疫抑制剂 白 /球比值 参考范围: 1.5-2.5: 1 降低:慢性肝炎、肝硬化 血尿素( BUN) 参考范围: 男: 2.3-7.1mol/L 女: 1.8-6.1mol/L 临床评价 升高: n 各种肾脏疾病: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或 血管病变 n 脱水、高蛋白饮食、饥饿、胃肠道出血 n 泌尿系梗阻、引起肾后性氮质血症 血肌酐( Cr) 参考范围: 男: 62-115umol/L 女: 53-97umol/L 反映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