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0921.doc_第1页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0921.doc_第2页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0921.doc_第3页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0921.doc_第4页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092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四川省开江县明月峡矿区河井沟北矿段 煤 炭 普 查 设 计 1 摘 要 由于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持续高强度的开采,辖 区内煤矿资源已面临枯竭,急需寻找接替后备资源。开江县明月峡矿区 河井沟北矿段是开江县目前规模较大,资源前景较好的尚未开发的煤炭 资源地,其勘查开发对促进川煤集团和开江县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增加当地劳动就业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意义重大。 本论文通过我到单位实习及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所得。论文通过对 明月峡矿区区域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条件的勘查,对普查区煤层、煤质 及其他有益矿产的的调查,对煤层做出了分类与评价,查明水文地质条 件与其他开采技术条件,明确地质工作任务、勘探方法及勘探类型,做 出 10条勘查线地质剖面图,具体说明勘查工作布置方式及要求,对矿 区煤炭资源储量进行预算,对储量做出了分类,做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 资源量估算图。这些工作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准确有效的资料, 也为煤炭详查工作做好充分的装备工作。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勘查,分类与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储量 2 abstract as the sichuan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for many years sustained high intensity mining area has been faced with depletion of coal resources, urgent need to find replacement reserve. the hejing gou north ditch of mingyue xia mining is larger scope in the kaijiang xian at present, untapped resources and better prospects for coal resources, the promotion of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river of sichuan coal grou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s coal industry and increase local employment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ocal revenue. this paper to the unit through my internship, and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obtained. articles by mingyue xia region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mining exploration, coal seam on the survey area, coal and other useful minerals, the survey made on the coal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dentific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conditions of mining technology clear mandate of geological work, exploration methods and exploration type, make 10 prospecting and geological profile line, specify the layout and requirements of exploration work on the mining of coal reserves for the budget, made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reserves and make coal floor estimation of contour lines and map resources. these 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to provid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3 detailed survey work for the coal to make full equipment work.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mining conditions, reserves 4 目 录 前言 1 1.1 项目来源 .1 1.2 目的任务 .1 1.3 工作概况 .2 1 普查区概况 1 1.1 位置交通 .1 1.1.1 位置 .1 1.1.2 交通 .2 1.2 自然地理 .3 1.2.1 地形地貌 .3 1.2.2 水文、气象 .4 1.2.3 地震 .5 1.3 有关其它矿权设置及生产矿井 .5 1.4 以往地质工作 .7 1.4.1 本区以往地质工作 .7 1.4.2 相邻矿区(煤矿)以往地质工作 .7 1.5 本次编制设计所进行的地质工作 .7 1.6 项目预算编制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分析 .8 1.6.1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8 1.6.2 地形等级的确定 .8 1.6.3 岩石级别的确定 .8 2 地 质 9 2.1 区域地质 .9 2.1.1 区域地层 .9 2.1.2 区域构造 .12 2.2 矿区地质 .12 2.2.1 矿区地层 .12 2.2.2 含煤地层 .14 2.2.3 矿区构造 .16 2.3 煤层、煤质 16 2.3.1煤层 16 2.3.2 可采煤层对比 .18 2.3.3 煤质 .19 2.4 其它有益矿产 .20 2.4.1 石灰岩 .20 2.4.2 菱铁矿 .21 2.4.3 砂岩 .21 3 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22 3.1 水文地质 .22 5 3.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 3.1.2 普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22 3.2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24 3.2.1 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24 3.2.2 煤层瓦斯 .24 3.2.3 煤尘爆炸性 .24 3.2.4 煤的自燃 .25 3.2.5 地温 .25 4 地质任务、勘探方法及勘探类型 26 4.1 地质任务 .26 4.2 勘探方法与勘探手段的选择 .26 4.3 勘查类型及工程基本线距的确定 .27 4.3.1 勘查类型 .27 4.3.2 工程基本线距的确定 .27 5 勘查工作布置及要求 28 5.1 勘查剖面线布设 28 5.2 地质测量 .28 5.2.1地质填图 28 5.2.2 水文地质填图 .30 5.2.3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测绘 30 5.3 钻探 .31 5.3.1钻孔布置原则 31 5.3.2钻孔布设及设计钻探工作量 31 5.4 槽探施工 .32 5.5 水文地质工作 33 5.5.1资料收集 33 5.5.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 33 5.5.3单层水位观测 34 5.6 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34 5.7 煤层气勘查 .34 5.7.1煤层气煤样采取 35 5.7.2瓦斯压力测试 35 5.8 钻孔启封检查 .35 5.9 采样与分析测试 .35 5.9.1煤芯煤样 35 5.9.2 小容重(块密度)样 .36 5.9.3煤岩煤样 36 5.9.4 顶、底板及夹矸样 .36 5.9.5 煤层气煤样 .36 5.9.6 煤层自燃样及煤尘爆炸样 .36 5.9.7 水样 .37 5.9.8 物理力学试验样 .37 5.9.9 有益矿产样 .37 6 6 煤炭资源量预算 38 6.1 采用的工业指标及资源量预算范围 .38 6.1.1 采用的工业指标 .38 6.1.2资源量预算范围 38 6.2 资源量预算方法 .39 6.3 水平及块段划分 .39 6.3.1水平划分 39 6.3.2块段划分 39 6.4 资源量类别的确定 .39 6.5 资源量预算结果 40 7 结 论 43 致 谢 44 参考文献 45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前 言 1 前言 1.1 项目来源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 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它 既担负着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又担负为煤炭开发、利 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服务的责任。煤炭地质发展必须依靠煤炭 地质科技,煤炭地质科技必须围绕着煤炭工业发展而开展工作。建立新 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 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四川省开江县明月峡矿区河井沟北矿段是开江县目前规模较大, 资源前景较好的尚未开发的煤炭资源地,其勘查开发对促进川煤集团和 开江县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劳动就业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意义重大。2009 年 8月下旬,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委 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编制四川省开江县明月峡矿区河井沟北矿 段煤炭普查设计。 1.2 目的任务 1.确定勘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研究其沉积环境特 征和聚煤特征。 2.初步查明勘查区构造形态,初步评价勘查区复杂程度。 3.初步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大致 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勘查区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前 言 2 4.调查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大致了解勘 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地质现状。 5. 确定勘探方法和勘查手段,拟定各项勘查工作的工作量。 6.大致了解勘查区开发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煤的开采技术条件。 7.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赋存状况。 8.估算各可采煤层推断的和预测的资源储量。 1.3 工作概况 该研究项目从 2009年 08月开始,我于 2010年 3月到单位实习, 实习了 40天时间,做了野外地质填图工作,在野外现场收集资料,在 室内分析、整理资料,做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回到学校,参考单位提供 的文字报告,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在宋老师的指 导下,突出重点性的分析、整理,编制了本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1 1 普查区概况 1.1 位置交通 1.1.1 位置 普查区中心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城 145方向,直距 11km,属开江县 靖安镇、甘棠镇及达县葫芦乡所辖范围内。北东起于开江县甘棠镇,南 西止于靖安镇,走向长约 12km,平均宽约 2.4km,面积 29.2663km2,普查 区范围由 16个拐点坐标所圈定,地理坐标:北纬 30565531 135,东经 10744441075155。详见表 1-1。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2 表 1-1 开江县明月峡矿区河井沟北矿段普查区拐点坐标表 大地坐标 高斯平面坐标 拐点编号 纬度() 经度() x( m ) y( m ) 1 30 58 36 107 44 44 3428470 36475685 2 30 59 42 107 46 15 3430505 36478104 3 31 00 29 107 47 50 3431959 36480632 4 31 01 02 107 49 46 3432951 36483707 5 31 01 35 107 51 14 3433957 36486041 6 31 00 51 107 51 55 3432607 36487141 7 30 59 06 107 49 10 3429375 36482749 8 30 58 07 107 47 33 3427573 36480176 9 30 56 55 107 45 57 3425350 36477613 10 30 57 15 107 45 32 3425968 36476956 11 30 58 24 107 46 58 3428090 36479244 12 30 58 51 107 47 33 3428940 36480190 13 30 59 28 107 47 43 3430054 36480459 14 30 59 23 107 46 55 3429907 36479179 15 30 59 15 107 46 37 3429673 36478696 16 30 58 05 107 45 20 3427527 36476642 备注 普查区范围平面拐点坐标采用 1954北京坐标系 1.1.2 交通 普查区交通较方便,南距达万铁路开江站 10km,北至开江县城 11km与 202国道相连,区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公路与外地 接通。详见下图: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3 1.2 自然地理 1.2.1 地形地貌 普查区位于明月山北段,山脉走向与明月峡背斜轴走向基本一致, 呈北东 东 向 展 布 。 东 端 的 冠 子 附 近 为 区 内 最 高 点 , 标 高 937.8m, 山 脊 一 般 标 高 800m左 右 。 最 低 侵 蚀 基 准 面 位 于 普 查 区 中 部 的 明 月 江 , 标 高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4 380m, 相 对 高 差 558m左 右 。 因 区 内 地 形 受 地 质 构 造 控 制 , 南 、 北 两 侧 以 迭 瓦 状 的 单 斜 顺 向 坡 地 形 为 主 。 区 内 北 坡地形坡度一般为 2030, 南坡地形坡度一般为 4055,属构造剥蚀型中低山地貌。区内地 形地貌见照片 1-1。 照片 1-1 地形地貌(拍摄地点大坪,镜头向北东摄) 1.2.2 水文、气象 矿区为背斜构造,山脊为地表水的天然分水岭,区内发育溪沟数十 条,多为幼年期“v”字型纵向冲沟,以季节性溪沟为主,少量为常年 性溪沟,溪沟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溪沟水直接汇入明月江,在达县南 外镇小河嘴注入州河,属渠江水系。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季 炎热,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为 17.2,最高气温达 42.3,最低气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5 温4.7。年降水量为 829.71565.1mm,平均 1208.3mm。降雨期多 集中在 610 月,占年降水量的 70%以上。最大日降水量 194.1mm,最 长连续降水量约 380mm,最长连续降水日 16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为 39天,最大积雪深度 7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1085.0mm,潮湿系数平 均 1.1,年平均无霜日 299天。年平均风速 1.3m/s,最大风速 4.0m/s,风向北东。 1.2.3 地震 本区晚近期地壳运动以间歇性大范围抬升为主,属四川盆地弱活动 构造区,地震活动也很弱。据四川省地震局 19651974 年观测资料, 震中位于渠县、达县、万源境内的震级为 2.5级地震共有 42次,最大 震级 3.1级。另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本区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0.35s,地震基本 烈度值为度,区域稳定性好,属无震害区。 1.3 有关其它矿权设置及生产矿井 河井沟北矿段普查区范围内现无生产矿井。原来浅部的 4 个小煤矿, 即三乡煤厂、邓家老窑、玉兴隆煤厂和四炭厂,均已被关闭。 三乡煤厂位于明月峡背斜西翼(普查区西部) ,开口层位为侏罗系 下统珍珠冲组(j 1zh) 。据访问,开采的 k5-1 煤层厚约 0.45,开采的 k5-5 煤层厚 0.40m;该矿在关闭之前,已沿煤层向北开采约 1000m,向 南开采约 450m,深部开采至 500m 标高左右。 邓家老窑位于明月峡背斜东翼(普查区南部),该矿始建于 1989 年, 1991 年正式投产,平硐开拓,开口层位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二段 (t 3xj 2) 。据访问,开采的 k5-1 煤层一般厚 0.420.48,局部厚度 最高可达 0.9m,最低厚度为 0.20m,平均煤厚 0.45m;k5-5 煤层厚约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6 0.390.41,平均煤厚 0.40m;该矿在关闭之前,已沿煤层向南开采 约 2100m,向北开采约 750m,深部开采至 600m 标高左右。 玉兴隆煤厂位于明月峡背斜东翼(普查区中部),开口层位为侏罗系 下统珍珠冲组(j 1zh)底部。据访问,开采的 k5-1 煤层厚约 0.44m;k5-5 煤层厚约 0.40;该矿在关闭之前,已沿煤层向南开采约 200m,向北开采约 680m,深部开采至 500m 标高左右。 四炭厂位于明月峡背斜东翼(普查区中部),开口层位为侏罗系中下 统自流井组东 岳 庙 段 (j1-2z1)。据访问,开采的 k5-1 煤层厚约 0.46m;k5-5 煤层厚约 0.40;该矿在关闭之前,已沿煤层向南开采约 900m,向北开采约 710m,深部开采至 500m 标高左右。 根据达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资料,在河井沟北矿段普查范围及其 周边,另设置有采矿权 1处。距普查区北西约 250m的达县兴旺煤矿, 该矿采矿许可证号 5100000520553,有效期为 2005年 10月至 2013年 10月,批准开采明月峡矿区内须家河组第五段的 k5-1和 k5-5煤层, 批准开采深度为 500m300m 标高,面积为 1.142km2,矿井生产规模为 3万 /。经达州市矿产资源整合,该矿开采标高延深至 100m标高。 普查区煤层与达县兴旺煤矿开采的 k5-1和 k5-5煤层层位一致, k5-1煤层:为普查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一亚段 (t 3xj5-1) ,煤层厚约 0.45m,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 底板为灰色泥岩;k5-5 煤层:为矿区局部可采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 五段第三亚段(t 3xj5-3) ,可采厚度 0.300.50m,平均厚度 0.40m。该 煤层顶板为厚层状砂岩,有 0.20.5m 的粉砂质泥岩伪顶,底板为泥岩。 k5-5煤层属中灰、低硫、低热值煤,k5-1 煤层属中灰、中硫、中热值 煤。k5-1 和 k5-5属 1/3焦煤(1/3jm),数码 35。本次区内的煤层厚度 及煤质均引用达县兴旺煤矿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7 1.4 以往地质工作 1.4.1 本区以往地质工作 该矿位于明月峡背斜北段。该区以往未进行过系统勘查,地质资料 较少。仅 1980年四川省地质局对普查区进行了区域地质调查并提交区 域地质调查报告“达县幅” 。 1.4.2 相邻矿区(煤矿)以往地质工作 1. 在 1996年我队受达县地质矿产局的委托,开展了对大滩乡境内 煤炭资源的调查工作。工作主要是对包括兴旺煤矿在内的大滩乡范围的 生产矿井搜集地质资料,同时进行必要的地面地质调查,于当年 9月提 交了达县大滩乡煤矿地质情况说明书 ,估算了兴旺煤矿一带走向长 2400m、200m 标高以上的 k5-1煤层能利用储量 c+d级储量 55万吨。由 于经费原因,地质工作量投入很少,此次地质工作程度仅达调查阶段, 利用价值不大。 2. 达县兴旺煤矿 2002年为办理采矿证,该矿提交了达县兴旺煤 矿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3. 2004年 11月我队受兴旺煤矿委托,对该矿区范围内的保有煤 炭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并于 2005年 1月提交了达县兴旺煤矿保有煤 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核实了煤炭储量 345.6千吨,其中 k5-1煤层保 有储量 276.1千吨,k5-5 煤层保有储量 69.5千吨。 1.5 本次编制设计所进行的地质工作 在本次河井沟北矿段煤炭地质普查设计编制之前,我队已进行了一 定的前期地质工作。首先是收集有关的以往地质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整理;为保证本次设计的编制质量,设计编制组技术人员还到现场进行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普查区概 况 8 了踏勘,对区内的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解;另外还收集了 本区 1:10000航测地形图以满足本次设计编制之用。这些工作的开展, 为本次勘查设计编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6 项目预算编制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分析 1.6.1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普 查 区 位 于 川 东 新 华 夏 系 构 造 明 月 峡 背 斜 , 区 内 该 背 斜 呈 ne sw 向 展 布 , 轴 向 n50e 左 右 , 轴 部 狭 窄 较 尖 棱 , 两 翼 不 对 称 , 南 东 翼 陡 , 倾 角 57 80, 局 部 出 现 倒 转 现 象 ; 北 西 翼 缓 , 倾 角 25 44。 普 查 区 内 仅 见 两 条 规 模 较 小 的 断 层 , 均 未 切 割 煤 层 。 断 层 稀 少 。 本 普 查 区 地 质 构 造 复 杂 程 度 总 体 属 中 等 。 1.6.2 地形等级的确定 因区内植被较发育,通视较困难,灌木林、高杆作物、森林覆盖面 积在 60%以上,故地形测绘困难类别为类。 1.6.3 岩石级别的确定 勘查区内地层岩性以砂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之,岩相变化较大, 地质复杂程度为类,岩石综合级别为类。 9 2 地 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据 1:20万达县幅的区域地质图的资料,本区地层从新至老出露地 层为中生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至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区域地层见表 2-1。 表 2-1 区域地层简表 地 层 代 号 界 系 统 组 符号 厚度 (m) 岩 性 描 述 全 新 统 qh 不详 近代河漫滩冲积: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砾 石层。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更 新 统 qp 不详 残积粘土、坡积角砾,河床阶地冲积层。 二 段 j3p2 314 白灰色块状岩屑亚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石英 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数层 灰岩砾岩透镜体、泥岩。 蓬 莱 镇 组 一 段 j3p1 363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水云母粉砂质泥岩、含 钙质结核与浅灰至黄灰色块状含钙质长石砂 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上 统 遂宁组 j3s 289 鲜红色含钙质粉砂质泥岩,夹浅灰色薄至中 厚层状含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具波痕、泥裂 及虫迹、斜层理发育,底为 6m砖红色厚层状 含钙质粉砂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上沙溪 庙组 j2s 1575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含粉砂质泥岩,泥质粉 砂岩、水云母粉砂质泥岩与黄灰色块状长石 岩屑石英砂岩、岩屑亚长石砂岩、岩屑长石 砂岩不等厚互层。下部、中下部红层中夹少 许浊沸石、绿泥石胶结的亚长石砂岩。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中 统 下沙溪 庙组 j2xs 269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岩屑长石砂岩,底为 15m 块状长石岩屑砂岩、含砾石,松散,斜交层 理发育,顶为 5m灰绿色含叶肢介页岩。 10 新 田 沟 组 j2x 256 47 2 上部为杂色粉砂质泥岩,含钙粉砂质团块、 结核,呈藕节状构造,夹薄至厚层状岩屑亚 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中部深灰水云母 页岩、水云母粉砂质页岩,与灰至浅灰色中 厚层状岩屑亚长石砂岩互层。底为块状含砾 岩屑砂岩、灰岩砾岩或岩屑石英砂岩、粉砂 岩。 三 段 j1-2z3 78 100 深灰、灰黑色水云母页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及 灰白色厚层状结晶生物碎屑灰岩。 中 下 统 自 流 井 组 二 段 j1-2z2 57 92 灰色粉砂质水云母页岩夹杂色泥岩及中厚层 含钙粉砂岩。 一 段 j1-2z 1 34 41 灰黑色页岩、灰色粉砂质水云母页岩,夹介 壳页岩、介壳灰岩、介壳粉砂岩。底为 1m介 壳泥质粉砂岩,顶为 1.5m中厚层灰岩。 二 段 j1z 2 102 20 8 灰黄色粉砂质页岩、含粉砂质水云母页岩、 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薄至中厚层状岩屑 石英砂岩。 侏 罗 系 下 统 珍 珠 冲 组 一 段 j1z1 29 93 灰色中至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坚硬,底部 含砾石) 、及岩屑砂岩夹粉砂质页岩、煤线。 七 段 t3xj 7 70 90 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黑色泥岩,夹粉 砂岩、泥质粉砂岩、薄层细粒砂岩和石英砂 岩,产瓣鳃类动物化石。中部为灰色细粒砂 岩粉砂岩,夹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为灰 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和细 粒砂岩。 中 生 三 上 须 家 六 段 t3xj 6 25 45 灰灰白色细中粒岩屑砂岩,底部含燧石 砾石、泥质包体。 11 五 段 t3xj 5 90 150 上部为深灰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质 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白色粘土岩,含煤层, 下部为灰色细粒砂岩,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 泥岩,含煤层。 四 段 t3xj 4 50 75 灰色厚中厚层状细中粒砂岩,中下部含 砾石,砾石成份为菱铁矿、石英、燧石。 三 段 t3xj 3 40 65 上部和下部以灰色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为 主,夹粉砂岩,含煤线;中部为灰色钙质细 粒砂岩,滴酸起泡,风化后类似灰岩。 二 段 t3xj 2 120 17 0 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夹 12 层泥岩和粉砂岩。 统 河 组 一 段 t3xj 1 10 50 灰、深灰色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及浅灰色 薄层状粉砂岩、细粒砂岩组成,夹黑色薄层 状炭质泥岩。 中 统 雷口坡 组 t2l 115 18 6 上部为灰绿色、灰黄色钙质页岩,粉砂质水 云母页岩夹薄层含泥质灰岩;下部为黄灰色 薄层状含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钙质页岩; 底部 1450m 灰色厚层状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四 段 t1j4 91 112 上部为盐溶角砾岩夹水云母页岩;下部为浅 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三 段 t1j 3 107 13 3 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含泥质 灰岩。二 段 t1j 2 82 109 灰色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 岩及盐溶角砾岩,夹含石膏微晶白云岩。 嘉 陵 江 组 一 段 t1j 1 145 23 7 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鲕 状灰岩。 四 段 t1f 4 21 28 紫红色钙质页岩,夹灰黄色水云母页岩及含 泥质白云质灰岩。 界 叠 系 下 统 飞 仙 关 组 三 段 t1f 3 209 灰色厚层状灰岩,夹数层鲕状灰岩及薄层含 泥质灰岩,顶为 420m 假鲕状灰岩。 12 2.1.2 区域构造 明月峡背斜位于华蓥山隆褶带南东边缘,位于峨层山背斜和龙洞坝 背斜之间。背斜长寿县西山一带沿北东向延伸,最后倾伏于开江县中新 场,全长 160km。轴线平直呈 n30e延伸,无大的弯曲,仅在开江县 境内开始倾伏的部位逐渐偏转至 n30e。轴 部 出 露 最 老 地 层 为 三 叠 系 下 统 飞 仙 关 组 ( t1f) , 仅 在 南 西 段 的 长 寿 县 至 大 坝 子 一 带 见 到 。 其 余 各 隆 起 高 点 部 位 均 只 见 嘉 陵 江 组 ( t1j) 灰 岩 , 各 鞍 部 由 雷 口 坡 组 ( t2l) 构 成 。 两 翼 地 层 为 须 家 河 组 ( t3xj) 至 下 沙 溪 庙 组 ( j2xs) 。 轴 部狭窄较尖棱,两翼不对称。南东翼陡,倾角 5780,北西翼缓, 倾角 3044,为线性斜歪背斜。 2.2 矿区地质 2.2.1 矿区地层 本区地表及周边揭露的地层由新至老依次为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 (j 2xs) 、新田沟组(j 2x) 、中下统自流井组(j 12 z) 、下统珍珠冲组 (j 1zh)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 3xj) 、中统雷口坡组(t 2l) 。矿区地 层根据实测地层剖面、邻近兴旺煤矿资料,从新到老见表 2-2。 表 2-2 矿区地层简表 地 层 单 位 代号 地层厚度(m) 一般厚(m) 13 系 统 组 段 下 沙 溪 庙 组 j2xs 不详中 统 新田沟组 j2x 380450 420 大安寨段 j1-2 z3 75110 90 马鞍山段 j1-2 z2 4565 55 中 下 统 自流井组 东岳庙段 j1-2 z1 4060 50 侏 罗 系 下统 珍 珠 冲 组 j1zh 180245 220 第七段 t3xj 7 7090 80 第六段 t3xj 6 2545 35 第五段 t3xj 5 90150 110 第四段 t3xj 4 5075 65 第三段 t3xj 3 4065 50 第二段 t3xj 2 120170 145 上 统 须家河组 第一段 t3xj 1 1050 40 三 叠 系 中统 雷口坡组 t2l 不详 1. 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 j2xs) 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围一带,以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色 细粒砂岩、粉砂岩。本组厚度不详,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整 合 2. 侏 罗 系 中 统 新 田 沟 组 ( j2x) 该组厚约 420m。上部以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色细粒 砂岩、粉砂岩。深灰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粉砂岩、细粒砂岩,含瓣鳃类动 物化石;下部以灰、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砂岩为主,泥岩、 砂质泥岩次之,底部以 紫 红 色 泥 岩 、 砂 质 泥 岩 为 主 , 夹 薄 层 灰色粉砂 岩、泥质粉砂岩,底部常为细粒砂岩。 整 合 3. 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 1-2z) 该组厚约 195m。根据岩性组合,本组分为三段,各段岩性从上到 下分述如下: 大安寨段(j 1-2z3):上部为灰色介壳石灰岩,夹泥岩、粉砂质泥岩 14 和细粒砂岩,中部以灰、深灰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灰岩,含大量瓣鳃类 动物化石,下部以灰色含介壳石灰岩及结晶灰岩为主,夹薄层灰色泥岩。 一般厚 90m。 马 鞍 山 段 (j1-2z2): 岩性为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和细粒 砂岩,含叶肢介动物化石。一般厚 55m。 东 岳 庙 段 (j1-2z1): 以 灰 色 、 深 灰 色 泥 岩 、 石 灰 岩 为 主 , 夹 泥 质 粉 砂 岩 和 粉 砂 岩 。 一 般 厚 50m。 整 合 4. 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 1zh) 上 部 以 灰 绿 、 紫 红 色 泥 岩 、 粉 砂 质 泥 岩 为 主 , 夹 细 粒 砂 岩 ; 中 部 为 灰 、 灰 绿 、 深 灰 色 泥 岩 、 粉 砂 岩 、 细 粒 砂 岩 , 下 部 常 含 煤 线 数 层 ; 底 部 为 厚 层 状 细 中 粒 砂 岩 。 该 组 一 般 厚 220m。 整 合 5.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 3xj) 为 普 查 区 含 煤 地 层 , 总 厚 约 525m。根 据 岩 性 和 含 煤 性 , 本 组 分 为 七 段 ( t3xj1 t3xj7) , 矿区出露最老为第一段。其中一、三、五、七 为含煤段。与 下 伏 地 层 呈 假 整 合 接 触 。 假 整 合 6. 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 2l) 为 灰 、 浅 灰 色 中 -厚 层 状 灰 岩 、 泥 质 灰 岩 , 夹 深 灰 色 薄 层 状 泥 岩 , 局 部 夹 紫 红 色 泥 岩 。 该 组 在 矿 区 内 仅 出 露 于 背 斜 轴 部 , 厚 度 不 详 。 2.2.2 含煤地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 3xj) ,一般厚 525m,可分 为七段。其中第一、三、五、七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局部夹有砂岩,含煤 8层,平均总厚 2.1m,含煤系数 0.40;第二、 15 四、六段岩性主要为砂岩,普查区含煤地层一般厚度及岩性情况见插图 2。现将须家河组各段岩性从上至下分述于后: 第 七 段 (t3xj7) : 习 称 “上 煤 组 ”。 上 部 为 灰 、 深 灰 泥 岩 、 粉 砂 质 泥 岩 , 夹 粉 砂 岩 、 泥 质 粉 砂 岩 、 薄 层 细 粒 砂 岩 和 石 英 砂 岩 ; 中 部 为 薄 中 厚 层 状 灰 白 色 石 英 砂 岩 , 石 英 砂 岩 中 常 夹 浅 灰 色 薄 层 泥 质 粉 砂 岩 ; 下 部 为 灰 色 、 深 灰 色 泥 岩 、 砂 质 泥 岩 , 夹 粉 砂 岩 和 细 粒 砂 岩 。 底 部 含 k7 煤 层 , 据调查,该煤层厚 00.30m。 本 段 一 般 厚 80m。 第 六 段 (t3xj6) : 浅 灰 色 细 中 粒 砂 岩 , 含 少 量 燧 石 砾 石 。 与 下 伏 岩 层 呈 冲 刷 接 触 。 本 段 一 般 厚 35m。 第 五 段 (t3xj5) : 本 段 厚 90 150m, 一 般 厚 110m。 按 岩 性 可 分 为 三 个 亚 段 : 第三亚段(t 3xj5-3):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及灰白色粘土岩,含 k5-5煤层(习称麻股煤层) ,该煤层平均厚 0.40m。本亚段一般厚 20m。 第二亚段(t 3xj5-2):灰色细粒砂岩为主,夹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 本亚段一般厚 50m。 第一亚段(t 3xj5-1):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厚层状石英 砂岩,顶部含 k5-4煤层(习称三脉煤层) ,厚 00.20m;中部含 k5-3 煤层(习称正二脉煤层) ,厚 00.30m;下部含 k5-2煤层(习称二脉 煤层) ,厚 0.100.50m;底部含 k5-1煤层(习称正脉煤层) ,平均厚 0.45m。本亚段一般厚 40m。 第 四 段 (t3xj4) : 以 灰 色 厚 层 状 细 中 粒 砂 岩 为 主 , 局 部 含 硅 质 砾 石 , 底 部 含 薄 层 砾 岩 。 本 段 一 般 厚 65m。 第 三 段 (t3xj3) : 上 部 及 下 部 为 深 灰 色 泥 岩 、 粉 砂 质 泥 岩 ; 中 部 为 细 粒 砂 岩 , 其 顶 部 夹 灰 色 钙 质 粉 砂 岩 。 底 部 含 k3 煤 层 , 厚 16 0.100.50m。 本 段 一 般 厚 50m。 第 二 段 (t3xj2) : 浅 灰 色 中 厚 厚 层 状 细 中 粒 砂 岩 , 夹 薄 层 粉 砂 岩 及 粉 砂 质 泥 岩 , 具 楔 形 层 理 及 槽 状 交 错 层 理 。 本 段 一 般 厚 145m。 第 一 段 (t3xj1) : 深 灰 色 薄 层 状 泥 岩 、 粉 砂 质 泥 , 岩 石 中 具 少 量 零 星 黄 铁 矿 结 核 及 植 物 碎 片 化 石 。 下 部 含 k1 煤 层 , 厚 00.50m。 本 段 一 般 厚 40m。 2.2.3 矿区构造 1. 褶皱 普 查 区 位 于 明 月 峡 背 斜 北 段 , 该 背 斜 呈 ne sw 向 展 布 , 轴 向 n50e 左 右 , 背 斜 在 区 内 向 北 东 倾 伏 。 区 内 煤 层 在 5 号 线 以 南 出 露 , 在 6 号 线 以 北 隐 伏 。 背 斜 轴 部 地 层 为 雷 口 坡 地 层 , 两 翼 地 层 依 次 为 :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 3xj) 、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 1zh) 、侏罗系中 下统自流井组(j 12 z) 、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 2x) 、下沙溪庙组 (j 2xs) 。轴 部 狭 窄 较 尖 棱 , 两 翼 不 对 称 , 南 东 翼 陡 , 倾 角 57 80, 局 部 出 现 倒 转 现 象 ; 北 西 翼 缓 , 倾 角 25 44。 2. 断层 经 初 步 踏 勘 , 普 查 区 内 仅 见 两 条 规 模 较 小 的 断 层 , 但 未 切 割 煤 层 。 综 上 所 述 , 本 普 查 区 地 质 构 造 复 杂 程 度 总 体 属 中 等 。 2.3 煤层、煤质 2.3.1煤层 1. 含煤性 17 普查区须家河组含煤共 8层,从上至下煤层编号为 k7、k5-5、k5- 4、k5-3、k5-2、k5-1、k3、k1。其中 k7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七段中部; 据调查,该煤层厚 00.30m;结构较简单,全区分布不均,厚度变化 大,属不可采煤层。k5-5 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三亚段(t 3xj5-3) ; 该煤层平均厚 0.40m;属局部可采煤层。k5-4 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 第一亚段(t 3xj5-1)顶部;据调查,该煤层厚 00.20m;属不可采煤层。 k5-3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一亚段(t 3xj5-1)中部;据调查,该煤 层厚 00.30m;属不可采煤层。k5-2 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一亚 段(t 3xj5-1)下部;据调查,该煤层厚 0.100.50m;属零星可采煤层。 k5-1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一亚段(t 3xj5-1)底部;据调查,该煤 层平均厚 0.45m;属全区可采煤层。k3 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三段底部; 据调查,该煤层厚 0.100.50m;属零星可采煤层。k1 煤层位于须家河 组第一段下部;据调查,该煤层厚 00.50m;属零星可采煤层。该组 煤层平均厚 2.1m,含煤系数 0.40;可采煤层 2层,平均厚 0.85m, 含煤系数 0.16。据邻近兴旺煤矿井下观测,除可对比的须家河第五 段(t 3xj5)的 k5-1、k5-5 煤层可采或局部可采外,其余煤层的厚度均 较薄(仅个别点厚度达 0.40m以上,一般多在 0.30m以下) 、稳定性较 差,开采价值不大。故本次勘查主要对象为 k5-1、k5-5 煤层。 2. 可采煤层及煤层稳定性评价 (1)可采煤层 k5-1煤层:为普查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一 亚段(t 3xj5-1) ,上距 k5-5煤层约 99m左右,下距须家河组第四段 (t 3xj4)顶界约 8m。该煤层结构简单,为不含夹矸的单一煤层,煤层 厚约 0.45m,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灰色泥岩。 18 k5-5煤层:为普查区局部可采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第三 亚段(t 3xj5-3) ,上距须家河第六段(t 3xj6)底界约 2m,下距 k5-1煤 层约 99m。该煤层结构简单,多为单一煤层,局部含矸一层,厚 0.010.03m,岩性为泥岩。可采厚度 0.350.45m,平均厚度 0.40m, 属局部可采煤层。该煤层顶板为厚层状砂岩,有 0.20.5m 的粉砂质泥 岩伪顶,底板为泥岩,伪底有厚度约 0.10m的炭质泥岩。 (2)煤层稳定性评价 普查区可采煤层为 k5-1煤层与 k5-5煤层,鉴于两煤层厚度较薄, 可对比的资料较少,普查区范围走向较长等原因,k5-1、k5-5 煤层暂 定为不稳定煤层。 2.3.2 可采煤层对比 区 内 含 煤 地 层 为 陆 相 沉 积 , 岩 性 变 化 大 , 煤 层 稳 定 性 较 差 。 普 查 区 范 围 内 及 其 周 边 均 分 布 该 含 煤 地 层 , 但 从 未 进 行 过 煤 田 地 质 勘 查 工 作 , 无 详 实 资 料 参 考 。 因 此 , 本 次 对 主 采 煤 层 ( k5-1煤 层 ) 及 局 部 可 采 煤 层 ( k5-5煤 层 ) 采 用 标 志 层 、 层 间 距 、 岩 性 组 合 和 煤 层 自 身 特 征 等 进 行 简 易 对 比 , 主 要 特 征 如 下 : 1号 标 志 层 : 须 家 河 组 第 六 段 ( t3xj6) 含 少 量 燧 石 砾 石 的 浅 灰 色 细 中 粒 砂 岩 , 厚 约 35m, 砂 岩 底 部 距 k5-5 煤 层 约 2m。 是 对 比 k5-5 煤 层 的 主 要 标 志 。 2号 标 志 层 : k5-5煤 层 所 含 夹 矸 , 厚 0.01 0.03m, 深 灰 色 粘 土 岩 , 质 软 , 遇 水 易 软 化 ( 习 称 油 泥 巴 ) 。 暂 作 主 采 煤 层 ( k5-1煤 层 ) 的 对 比 标 志 。 3号 标 志 层 : 须家河组第四段(t 3xj4)灰 色 厚 层 状 细 中 粒 砂 岩 , 局 部 含 硅 质 砾 石 , 底 部 含 薄 层 砾 岩 ,本 段 一 般 厚 65m。 上 距 k5-1 煤 层 一 般 8m, 是 对 比 k5-1 煤 层 的 主 要 标 志 。 19 2.3.3 煤质 1. 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k5-1煤层:颜色为黑色,条痕色为褐黑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 构,层状构造,硬度较大,阶梯状断口。煤层中上部以亮煤为主,下部 以暗煤为主,含少量镜煤条带,宏观煤岩类型属半亮型煤。 k5-5煤层:颜色为黑色,条痕色为黑褐色,弱玻璃光泽,阶梯状 断口,硬度大,脆度小,内生裂隙不发育,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煤 岩组分以暗煤为主,次为亮煤,属半暗型煤。 2. 煤的化学性质 根据邻近的兴旺煤层对 k5-5、k5-1 煤层采样化验的资料,各煤层 的主要煤质指标详见表 2-3。 表 2-3 煤质主要指标成果表 煤层 ad(%) (%) vdvdaf s t,d(%) qgr.d(mj/kg) y(mm) g 原煤 27.74 18.56 0.55 17.28k5-5 浮煤 9.66 29.11 8 69 原煤 22.12 21.14 0.90 23.42k5-1 浮煤 9.14 31.58 7 73 3. 煤炭质量分级和煤炭分类 从上述分析成果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发布的煤炭质量分级标准(gb/t15224.13-2004),k5-5 煤层属 中灰、低硫、低热值煤,k5-1 煤层属中灰、中硫、中热值煤。 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k5-1 和 k5-5属 1/3焦煤 (1/3jm),数码 35。 4. 煤的工业用途 根据以上化学分析成果和确定的煤类,区内的煤层虽可作炼焦配煤, 20 但原煤灰分高,其可选性差,依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区内煤层宜作动力 用煤。 目前邻近的兴旺煤矿所生产的煤炭未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