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2011 届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 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0203070106 系 别 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0701 班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1 年 6 月 i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 升级的效应分析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 展。目前,浙江省正在进入一个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文章首先对浙江省产业 结构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作了说明,然后结合浙江省产业结构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了更好得促使外 商直接投资优化浙江省产业结构,文章最后结合前文分析对浙江省引资及今后的发展提 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i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effect is analyzed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zhejiang actively u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acertain ext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t present, zhejiang industrial adjustment is entering a new phase of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this article first on zhejia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plained the situation, then combines zhejia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ffect on the in- depth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pt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ptimization zhejiang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on zhejiang invest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carried a ration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effect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 前言 1 1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概述 2 1.1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 .2 1.2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3 1.2.1 通过外商投资促进发展能力薄弱的产业建立 .3 1.2.2 通过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 1.2.3 通过影响资源配置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4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 .4 1.3.1 资本效应 .4 1.3.2 产业关联效应 .5 1.3.3 技术溢出效应 .5 2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 5 2.1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5 2.1.1 外资投资领域 .6 2.1.2 外资来源地结构 .6 2.1.3 外资引进规模 .6 2.2 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 .7 3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8 3.1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效应 .8 3.2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 11 3.3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溢出效应 12 4 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浙江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14 4.1 加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和合理引导 15 4.2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引导 15 4.3 有选择性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15 4.4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效率 15 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浙江省各地区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升级 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当前,影响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结构问题而非总 量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直接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质量。浙江省正处于产业 结构不断调整的时期,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和浙江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产业结 构调整和升级的经验,加深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解,有助于优化浙江的产业结构。 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抵制外资的封闭式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是不 可行的。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与国际 投资息息相关,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有重要的的意义。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不断增强,实际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加入 wto,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较为复杂的因素之一,对我国各地 区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过程中,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 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关系问题,对浙江省进一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合理投向 相应的产业、行业,进而促进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概述 1.1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 外商直接投资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又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 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基本标志可以用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imf)的定义来说明:“从事获取投资者所在国之外企业的长期利益的投资活动,投 资者的目的是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 。 外商直接投资是投资者以拥有或控制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 的而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不单纯是资金的投资,而且是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 生产要素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特定产业部门的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指的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产业结构从较低形式向较高形式演变的 动态过程。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包含以下三个层次: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 度化、产业结构高效化。 2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具体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之间素质的协调,二是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三是 产业内部关系的协调,四是产业部门增长速度的协调,五是产业演进阶段的协调。 产业结构高度化,在总体上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 占优势比重演进,在工业内部则表现为由制造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 逐步向制造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产业结构高效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效率不断提高,一般表现为由低生产率、低技 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三个基点,三者密切相 关,共同构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过程。 1.2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1.2.1 通过外商投资促进发展能力薄弱的产业建立 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和资本增加, 同样产业结构的 升级也需要依靠资本的有效供给。投资水平不够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产业得不到 快速发展, 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某些 产业的发展能力往往需要庞大的资本支撑,而一旦资本无法跟上,这些产业就不能顺势 发展,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资金缺口问题, 因此对这些地区而言,这些产业的发展能力比较薄弱。而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其资本 的输入,带动这些发展能力薄弱产业的建立。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 资本供给增加, 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总之, 外商直接投资使投资资本供给增加,提高了资本产出比率, 促进了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 并提高了东道国经济增长速度。 1.2.2 通过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技术代表着对生产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不 同能力。技术变化速度越快,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就越高。欠发达地区实现其产业结构升 级,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就是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跨 国公司的方式,可以将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在投资地区传播。跨国公司展示的 先进的产品、工艺、管理方式使当地企业在对外开放中了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 增强危机感和竞争的意识,并通过模仿当地跨国公司使用的某些技术来提高本企业的技 3 术水平发展。 这样,就逐渐表现为由低生产率、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生产率、高技 术含量、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符合前面所述产业结构高效化的进程,从 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2.3 通过影响资源配置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新的先进生产函数的导入,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资源的使用方式 和效率。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战略、业绩以及它们的盈利,通过产业联系和竞争影响 其他厂商行为,引起特定区域内的要素重组和要素生产率提高,并通过要素转移和要素 渗透影响东道国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变东道国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资基础,实现对 其他部门增长有广泛影响的主导部门的更迭,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 因此总体上也符合产业结构高效化的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总体概括如图 1-1: fdi 缓解资金短缺, 提供庞大资本 带来先进的技术 设备和开发能力 带来先进的管理 经验和 hr 开发能 力 影响资源配置, 影响产业结构调 整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竞争优胜劣 汰 政府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效化 图 1-1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组织结构图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 1.3.1 资本效应 根据经济学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受到资本和劳动等资源的限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4 也必然受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短缺资源的制约。在广大发展中国家, 往往人口众多, 最为缺乏的莫过于资本。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资本效应可以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方面。直接效 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能够增加东道国用于投资的储蓄,有利于弥补现实存在的储 蓄缺口,流入的资本可以直接形成生产能力,对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和 gdp 增长有贡 献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形成的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产业关联效应。 1.3.2 产业关联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是指国际投资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 引起东道国相关产业发展及优化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 产业关联一般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其中前向关联性投资主要来自于东道国的 外资企业产品的经销商和其他服务商后向关联性投资则来自于东道国的外资企业中间产 品的供应商。若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具有强烈的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那些生产链较长、辐 射效应较大、追求规模效益的产业,可以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以及产业集聚 效应,极大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1.3.3 技术溢出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 技术溢出效应(简称溢出效应) , 是指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东道 国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 它是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经济贡献的一种表现, 也是影响东道国 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 带来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等通过一定途 径渗透到东道国的厂商,对其知识、经验以及工具、装备等产生影响,形成技术外溢效应, 从而提高该区域的资源利用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该区域经济发展, 改善该区域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2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现状 2.1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浙江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开放初期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港合 资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外资进入的标志。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浙 5 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升温,它在浙江经济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资经 济对浙江省的贡献不仅体现在 gdp 的增长、而且还体现在其促进浙江省的技术进步和产 业结构升级、增强浙江省研发能力等许多重要的方面。 总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变化也将直接影 响到浙江的经济发展。 2.1.1 外资投资领域 浙江省 fdi 主要集中在其优势产业。在行业分布上,第一产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偏少,主 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而且远远大于其它产业。第三产业中偏重于房地产业, 而直接服务于生产的交通、通信、金融和科学研究部门的直接投资引进缓慢。近几年,浙 江省在 fdi 产业结构上有所改善,第二产业的投资领域有所拓宽,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 投资增长迅速,同时第三产业的投入也不断增加。 浙江省外商投资领域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的产业特征。2009 年第二 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总数的 64.5%,其中制造业占总数的 63.2%,制造业中的纺织业实际 利用外资占总数的 4.7%,机械业占 9.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6.3%。近几年 来浙江省引资结构有优化的倾向,2008 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全省行业布局中,第一产业实 际利用外资占总数的 0.5%,其中农业占总数的 0.1%。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总数的 19.0%,同比增长 62.5%,是三个产业中增幅最大的。而 2009 年在引资总量减少的情况下, 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却保持良好势头,实际外资 30.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4%,占外资总 额的 30.3%。第一产业属浙江省鼓励外商进入的行业,但长期以来由于第一产业投资利润 的相对较低使外商对第一产业的投资热情不高,投资比重不足百分之一。 2.1.2 外资来源地结构 浙江省的外资来源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香港 的资金所占比重较大,2009 年浙江省实际利用的外资中,来自香港地区外资占总额的 58.3,居第 1 位,维尔京群岛、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中国台湾、英 国、意大利分别为第 2-10 位(见表 2-1) 。 6 表 2-1 2008-2009 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009 年末实有企业 项目(个)合同外资金 额 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国别(地区) 个数 外方注册 资本 (万美元) 2008 2009 2008 2009 2008 2009 总 计 21604 7222033 1858 1738 1781995 1601785 1007294 993974 中国香港 8493 3506571 793 835 1135279 1044367 479564 579717 中国台湾 2041 202661 133 139 84800 42865 17757 13570 日本 1549 398446 85 72 46704 30690 28523 38395 新加坡 413 189734 43 36 42709 41059 31302 32126 韩国 713 145216 87 54 40454 40279 14063 15986 英国 364 124420 48 40 23674 13790 8865 8371 法国 275 76935 16 18 11014 1875 8066 7292 德国 347 69380 38 23 11128 14345 9078 6716 意大利 460 87803 51 23 12880 15751 9624 8149 美国 2113 423202 159 127 91581 86201 41189 38643 加拿大 364 46899 24 39 11525 20401 7138 3921 澳大利亚 400 65969 44 35 20828 26835 7267 7942 维尔京群岛 1096 827069 61 60 68357 70707 172322 102013 注:年末实有企业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与其他发达地区(如江苏省、上海市等)相比,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 资比较少。据统计,截至 2009 年底,世界 500 强企业到上海投资的逾 300 家, 到江苏 投资的逾 170 家,而到浙江投资的仅约 72 家。500 强企业在浙江的投资企业数额仅为上 海的 24%,是江苏省的 42.3%。 2.1.3 外资引进规模 近几年, 浙江省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 利用外资上了一个新台阶。2000 年, 浙江合同利用 fdi 为 25.09 亿美元,占全国 fdi 总量的 4.02%,实际利用 fdi 为 16.13 亿 美元,只占全国总量的 3.96%。2003 年实际利用 fdi 金额已经上升到了 10.18%。2004 年, 全省新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 3824 家, 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 145.61 亿美元, 实际到位 66.81 亿美元。到了 2007 年,实际利用 fdi 金额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已上升至 13.87%。此 外,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八年里,浙江实际利用外 资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 37.07%,远远高于全国的 10.78%。 进入 2008 年,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浙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有 所减缓,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1858 个,比上年减少 1061 个,合同外资和实际到 位外资分别为 178.2 亿美元和 100.7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12.6%和 2.8%。但引资的 结构却得到了优化,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截至 2009 年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 44 万多家,投资总额超过 2500 亿美元, 7 合同外资金额 1363.26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 660.50 亿美元。投资总额 1000 万美元以 上的项目达 6153 家,投资总额 1728.11 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 866.20 亿美元,分别占 总数的 14.6%、75.6%和 73.1%。其中投资总额超亿美元的项目已达 102 家,投资总额 248.15 亿美元,合同外资 81.12 亿美元。大量涌入的国际资金为浙江经济增长发挥了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翘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在发展 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开创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 度最快、最具活力的经济大省之一,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不少代价,粗放型的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面临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8 年,浙江人均 gdp 为 42214 元,而三次产业结构为 5.153.941,这与国际 上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相比(农业低于 5%,服务业高于 60%) ,产业结构明显不 够合理(见图 2-1) 。从图 2-1 可以看出,目前浙江产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阶段,要 转变到“三二一”的结构还需要一段路要从产业结构内部来看,多数工业产品处于产业 链、价值链的低端,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等行业仍然是制造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相对滞后,面临技术、资金等瓶劲制约,2007 年的增加值仅占浙江生产总值的 3.3%;服务业规模总量较小,比重不够高,结构不合理,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尤 其滞后;农业标准化水平偏低,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产品加工率仅为 30%左右,农业效益 水平仍然较低,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 第 二 产 业 第 一 产 业 第 三 产 业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第 一 产 业 第 二 产 业 第 三 产 业 图 2-1 浙江省 2003-2009 年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2)产业主体规模较小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占全部企业数的 98% 以上,是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从总体上看,在浙江经济发展 中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地区生产总值中占 比最高的经济类型。然而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占浙江工业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工业企业 规模更小,其中部分是家庭工场,与同是经济大省的广东、江苏相比,浙江的大企业明 显少与小,营业收入都在 1000 亿元以下。由于缺少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中小企业难以进 入大企业的产业链,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产量的提高基本依靠增加要素投 入,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经营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3)产业创新能力较弱 8 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依靠借鉴和模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动力比较薄弱, 一些地方产业结构出现某种程度的被锁定的路径依赖的状况, 厂家主要工艺技术与关键 设备都依赖国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与江苏、广东等发达省市相比 存在明显差距,远远不能满足浙江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自主研 发机构,r&d 1 经费投入甚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相当缺乏。 3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更多地表现为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链内 不同生产环节的调整,即跨国公司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把那些缺乏比较优势的制 造环节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从事劳动密集型 环节的生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入世界产业链提供了机会。而浙江正是抓住国际产 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大量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外资出口加工工业,从而迅速推动 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3.1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效应 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单纯的资金流 入,已成为现代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浙江省紧紧抓住国际产 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增长趋势明显 (见表 3-1) 。 表 3-1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98-2009 年) 1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 ,以及 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9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 3-1 中可以看出,在 2008 年以前,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 以及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一直呈增长趋势,并且趋势明显。进入 2008 年,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浙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有所减缓, 但相比较于 2007 年以前,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增长幅度依然巨大。相应的,其所占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与其增长呈正相关。 对浙江而言,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极其巨大的,往往与其 他省市的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 ,从而造成经济增长的瓶颈。外商直 接投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本,这些资本使浙江省原本由 于资金短缺而无法发展的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得到了发展,扩大了规模。引进外资不 仅可以弥补上述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种瓶颈资源的约束,而且还可以调动国内原 有的生产要素存量,使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某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是衡量该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如表 3-2 所示: 表 3-2 浙江省 2003-2009 年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及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两缺口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chenery)和斯特劳特(a.strout)于 1966 年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当发 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的数量与国内最大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缺口时,引进外部资源是弥补这些缺 口的必要条件该理论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和“储蓄缺口” ,从而可以提高国内投资水 平,并引进发展中国家自己无法生产的资本品,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 年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外商直接投资(亿元) 比重(%) 1998 1847.93 90.02 4.87 1999 1886.04 104.68 5.55 2000 2267.22 110.14 4.86 2001 2776.69 151.05 5.44 2002 3596.31 215.85 6.00 2003 4993.57 372.20 7.45 2004 6059.78 456.33 7.53 2005 6696.25 527.46 7.88 2006 7593.66 607.14 8.00 2007 8420.43 707.98 8.41 2008 9323.00 687.99 7.38 2009 10742.32 678.88 6.32 注:统计年鉴中,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单位为万美元,此处为便于计算比重,将该表中单位 统一为亿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 2009 年底央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6.83 计算。 10 年份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2003 141131 18133828 23528832 544936 2004 169404 24312263 29362117 668128 2005 201096 28537381 32645414 772271 2006 218538 32308134 37116140 888935 2007 330179 36185904 40532934 1036576 2008 360715 39389553 45756794 1007294 2009 572078 42868623 55623917 993974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结合表 3-1 和表 3-2 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产业固定 资产投资水平为正相相关关系,即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促进浙江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水平,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效应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 入能够增加东道国用于投资的储蓄,有利于弥补现实存在的储蓄缺口,流入的资本可以 直接形成生产能力,符合上述表 3-1 和表 3-2 的分析结果,因此不难发现,外商直接投 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存在资本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是:第一产 业 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这个研究结果正好符合产业结构 升级中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而浙江省今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如表 3-3 所示: 表 3-3 浙江省 1998-2009 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单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8 12.0 54.8 33.2 1999 11.1 54.6 34.3 2000 10.3 53.3 36.4 2001 9.6 51.8 38.6 2002 8.6 51.1 40.3 2003 7.4 52.5 40.1 2004 7.0 53.6 39.4 2005 6.7 53.4 39.9 2006 5.9 54.1 40.0 2007 5.3 54.1 40.6 2008 5.1 53.9 41.0 2009 5.1 51.8 43.1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从表 3-3 中可以看出,在 1998-2009 年这段时期内,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逐渐下 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有起伏,但总体维持均衡,而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则不断上 升,目前浙江省正处于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过渡阶段,这符合产 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正在稳步升级当中。 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资本效应的作用下,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率会得到提高,而 经济增长又能促使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消费结构将向高 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必然会导致产 11 业之间数量比例的变化以及相关联方式的变化,当两边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就 会发生质变,从而出现新的主导产业取代旧的主导产业的现象,产业结构由此进入一个 新的更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资本效应,并且该效应为正面 效应,有利于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3.2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是指国际投资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 引起东道国相关产业发展及优化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首先,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通 过供给影响和需求拉动, 可以促进浙江省内生产的专业化, 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并推动 该地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外商投资企业对浙江省当地企业无论是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 联,都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 一些跨国公司将向当地厂商采购原材料、中间 产品以及各种服务, 或是将辅助性生产转包给当地的企业;另一方面, 一些跨国公司会 向当地厂商提供高质量的中间产品和各种服务,或是承接当地厂商的生产外包;其次, 那 些奉行“追随者” 策略的跨国公司往往会追随“先行者”, 尾随而至, 使东道国地区跨 国公司快速集聚, 形成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聚集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主要表现为投资乘数效应 2,以 外商对浙江省纺织产业投资为例,其中表示改变量,y 表示收入,c 表示消费,i 表示 投资,k i表示投资乘数,mpc 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发生效应的过程如下: 第一期,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初始新增投资 100 万元向浙江省内某纺织原材料生产企 业购进一批材料,投资代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那么参与生产纺织原材料的要素所有者 的收入增加 100 万,i 直接导致浙江省国民收入增加y 1=100 万。 第二期,生产纺织原产料的要素所有者增加的收入中将有 80 万用于购进一批生产设 备,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为: mpc=c/y=80/100=0.8 由此带动生产设备的人们收入增加y 2=80 万。 第三期,生产设备的人们增加的收入中将有 800.8=64 万用于其他各类需求和消费, 所以相关生产者收入增加y 3=64 万。 这笔新增投资 i=100 万本身引起的收入增量合计之和: y=y 1+y 2+y 3+y 4+y n =100+1000.8+100(0.8)2+100(0.8)3+100(0.8)n-1 =1001+0.8+(0.8)2+(0.8)3+(0.8)n-1 2 投 资 乘 数 指 投 资 增 加 一 倍 所 导 致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增 加 的 倍 数 。 ki = y/ i 12 =1001-(0.8)n/(1-0.8) 由于自然数 n 趋向于无穷大,因此: y=100/(1-0.8)=500 因此,乘数 ki=y/c=500/100=5。说明投资增加 1 倍将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5 倍。 即:当外商在浙江省内直接投资增加 100 万元时,浙江省国民收入增加 500 万元。 上述分析是以外商直接投资前向关联的上游产业为例,举一反三,其后向关联的下 游产业同理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分析结果。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动了浙江省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浙江省国民收入, 近年来浙江国民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如图 3-1 所示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 百 万 美 元 ) 国 民 收 入 ( 亿 元 )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图3-1 浙江省2003-2009年国民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8 年以前,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民收入情况一直保持较好 地增长态势,进入 2008 年,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略有降 低,国民收入虽然依旧继续增长,但很明显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和外商直接投资地暂时 性萎靡,其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两条曲线发展趋势呈正相关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所得,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产业关联效应,并且 该效应为正面效应,有利于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3.3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溢出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东 13 道国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 它是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经济贡献的一种表现, 也是影响东道 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单纯地决定于储蓄和可投资资源的供给,更主要决定于如何使用这 些资源。而从宏观层面看,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浙江产业结构的升 级。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管理人才和 巨大资本等通过一定途径渗透到当地的厂商,对其知识、经验以及工具、装备等产生影 响,形成技术外溢效应,从而提高该浙江省的资源利用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 该浙江经济发展,改善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近年来,浙江省由于外商投资的进入, 相关企业的科技活动情况及科技人力资本情况如表 3-4 所示: 表 3-4 浙江省 2003-2009 年企业科技活动及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年份 外商直接投资 (万美元) 企业科技机构数 (个) 科技活动经费支 出(亿元)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 数(人) 2003 544936 1686 116.22 78200 2004 668128 2492 166.50 79488 2005 772271 3171 240.41 113488 2006 888935 4094 308.48 137267 2007 1036576 4881 396.95 154748 2008 1007294 5748 467.69 178640 2009 993974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为了便于观察各项目发展趋势,将表 3-4 制作成折线图,如图 3-2 所示(为了更好 地看清折线走势,将各项目单位进行调整):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 百 万 美 元 ) 企 业 科 技 机 构 数 ( 个 )科 技 活 动 经 费 ( 千 万 元 ) 企 业 科 技 活 动 人 数 ( 百 人 )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图 3-2 浙江省 2003-2009 年企业科技活动及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从表 3-4 和图 3-2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2003 年到 2009 年这段时期内,浙江省外商 直接投资金额、企业科技机构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以及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总体上均 是逐年递增,由于受到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在该时期略有 14 降低,但是也正是由于来自金融危机的压力,各企业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只有不断改 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在这段时期内企业科技机构数目和科技活动经费支 出增长幅度较之以往几年更大。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的进入,进而促进浙江省企业生产技术的 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带动浙江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优化浙江省产 业结构,这一结果虽然不能说完全取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但至少与之有密切相关 的联系。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技术溢出效应。 具体地说,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浙江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 (1)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多发生于产业内各厂商之间,因而又称为产业间技术外溢或横向技术外溢。 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品牌优势和资金优势进入浙江 给本土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避免被淘汰,本土企业只有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自身 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当地企业会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用人机制、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 资源和技术,或是寻找并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2)示范与模仿 示范与模仿指的是由于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带来 的先进技术,可以通过示范作用,迫使当地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模仿跨国公司子 公司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3)人力资本流动 人力资本流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国 外资本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无法脱离其人力资源而完全物化在设备和技术上的。例如, 浙江某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与跨国公司总部派遣的专家一起工作,或者参与对技术、 产品和工艺的改进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运作过程,最重要的是 跨国公司对浙江分支机构的雇员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后,当这些掌握了技术的雇员由跨 国公司的子公司流向当地其他企业或自行创业时,其再跨国公司工作时所学专业技术和 经营管理技术也随之外流,从而产生溢出效应。 综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并且该效应为 正面效应,有利于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4 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浙江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必须切实转变招商引资观念,以优化产 15 业结构为核心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合理引导、提高效率,使浙江在外资引进的数 量和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利用外资的策略上重视关联环节,完善产业集群,积极 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从而促进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4.1 加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和合理引导 要突出浙江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强省的区位优势、整体产业发展优势和水平,向外商 直接投资展示更大的潜力和机会。制定明确、有效的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对外商直接 投资进行有效的产业指导,引导外商增加对产品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投资,加大浙江相关 产业掌握核心技术的机会,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 当地企业要充分利用外资所带来的巨大资本,抓住其所具备的资本效应,加快发展 自己,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进而促使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 4.2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引导 引导、鼓励外商稳定第一产业的投资;适当降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并逐渐转 向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更好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积极配合支柱产业发展,促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并将投 资引向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科研、教育文化等层次较高的服务部门,促进 第三产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是浙江省产业结构格局尽快向“三二一”方向转 变。 4.3 有选择性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伴随着整体产业的迁移。同时,浙 江一些产业不断遭遇要素制约,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亟需转移出去,为资金与技术密 集型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因此,浙江省应发挥其沿海地理优势, 结合省内 产业发展重点,有选择地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与地区转移出的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特 别要结合浙江省的支柱产业,吸引大企业和大项目前来落户,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 注重引入符合浙江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整体产业 的层次。 16 4.4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效率 要突出抓好产业链项目的开发,重点加强对龙头项目、配套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 的招商引资力度,降低引资成本,实现引资收益最大化。适当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准入 门槛,着力吸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外资项目,使其技术溢出 效应更加显著。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对生态系统破坏大的项目。积极鼓励外商直 接投资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以合作、合资等形式支持省内民营企业发 展。 5 总结 在今后一个时期, 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还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目前 掌握的数据看,2009 年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已经突破 100 亿美元。fdi 像是一把“双 刃剑”, 浙江省各个区域如果充分发挥它的有利一面, 便能使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更 上一个台阶。那么届时,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将不断优化,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将 不断扩大, 更多的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 500 强企业将进驻浙江省, 将形成内外企业融合 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可以预见, 只要浙江省的各个区域合理利用 fdi, 那么各个 区域的经济必定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前景。 鉴于能力有限,文章当中各类分析依然存在不足之处,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才 是最理想的论证方法,今后对类似文章的写作应当向实证分析的方向靠拢。 17 参考文献 1孔杰.浅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财经界,2010,(2):90 2李青原,赵奇伟,李江冰,江春.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与地区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 行业数据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0,(3):8087 3钟业喜,陆玉麒.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热带地理,2010,30(3): 267270 4张琴.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2): 6067 5蒋兰陵.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企业价值构成升级j.商业研究,201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中市2025年四川巴中市第五批就业见习岗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定西市2025年甘肃定西市赴外引进人才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台县2025年浙江天台县事业单位招聘81人【编制】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护合同
- 竞业限制合同范本:高科技企业人才招聘
- 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竞业限制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房产分割补充协议委托书
- 基金管理公司债权债务三方转让与基金运作协议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离婚时放弃共同投资及财产协议
- 2025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离职公司追究劳动关系成立
- 2025-2030中国低因咖啡豆行业营销策略及销售规模预测报告
- 情感计算伦理边界-洞察及研究
- 《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导论》全套教学课件
- 器械UDI码管理制度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网络工程师的网络取证与证据收集试题及答案
- T/CACM 1552-2023中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技术通则
- 《家具设计》课件
- 国有融资担保公司笔试真题解析
- 提高VTE护理措施落实率
- 动物药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