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jinggangshan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学 院 教育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班 级 08级应用心理本(1)班 学 号 81012045 姓 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时间 2011.9-2012.2 目录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1 引言62 研究综述62.1 时间管理倾向、自尊以及焦虑的概念62.1.1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72.1.2 自尊的概念72.1.3 焦虑的概念82.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关系的研究现状82.2.1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现状82.2.2 自尊的研究现状92.2.3 焦虑的研究现状102.2.4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研究现状112.3 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以及研究思路122.3.1 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122.3.2 研究思路133 研究方法133.1 研究对象133.2 研究工具133.2.1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133.2.2 自尊量表143.2.3 焦虑量表143.3 施测过程143.4 统计方法144 结果与分析144.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144.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154.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154.2.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独生子女差异154.2.3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生源地差异154.2.4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专业差异164.2.5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164.3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相关研究174.3.1 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与自尊及焦虑的相关分析174.3.2 自尊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方差分析174.3.3 焦虑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方差分析184.4 自尊及焦虑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回归分析184.4.1 自尊及焦虑对时间管理倾向总分的回归分析184.4.2 自尊及焦虑对时间价值感的回归分析184.4.3 自尊及焦虑对时间监控观的回归分析194.4.4 自尊及焦虑对时间效能感的回归分析195讨论195.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195.1.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195.1.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195.1.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205.1.4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205.1.5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205.2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关系215.3 自尊及焦虑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回归分析215.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225.5 教育建议226 结论23参考文献24附录25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关系研究陈鑫(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指导老师:张德乾教授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及其与自尊和焦虑的关系,从而提出提高学生时间管理技能的教育建议。方法 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自尊量表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生源地、专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大学上在时间监控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对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维度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时间管理倾向总分解释量为18.6%;对时间价值感解释量为3.6%;对时间监控观解释量为18.4%;对时间效能感解释量为20.3%。关键词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尊;焦虑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anxietychen xin(school of education,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an jiangxi, 343009, china)pro. deqian zhang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he tendency of tim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esteem and anxiety relations, so as to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skills of education suggestions. method the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 scale atmd, self-esteem scale ses and anxiety rating scale sas since 408 undergraduates whose, income data by using spss 17.0 software package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 different gender, origin, professional and whether they are the only child in the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 and the dimensions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different grade university in time monitoring view on dimension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 and dimensions and self-esteem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anxiety is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to total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 self-esteem and each dimension has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forecast, the total time management tend to explain content is 18.6%; to explain the time value feeling content is 3.6%; to time monitoring view explain content is 18.4%; time to explain self-efficacy content is 20.3%.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 self-esteem; anxiety1 引言伏尔泰曾经说过:“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瞬间即逝;在等待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玩乐的热门看来,时间是最快的;它可以无穷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都表示惋惜;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它无处不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马克思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占有时间。于是时间在各个活动领域的分配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各种活动在时间上所占的比例,决定着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水平。因此,时间节约的规律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各种活动领域之间分配活动时间的规律,就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重要规律。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莎士比亚曾写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能否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心理学工作者们指出,应该加强青少年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时间管理能力在个体成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时间管理不仅是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有效管理时间,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还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使得工作、学习、娱乐有效有序进行,提高生活质量。人生就是时间行进的过程,我们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2 研究综述2.1 时间管理倾向、自尊以及焦虑的概念2.1.1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在国外学者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基础上,我国黄希庭等人(2001)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及相应的三维理论模型。他们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是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构成2。这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程度、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性3。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观念、态度,时间运用的行为特征,能够有效预测个体对于时间的利用能力。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稳定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从而驱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而行动,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例如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2.1.2 自尊的概念 自尊的定义有很多,而每一个定义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自尊的心理认识和理解来界定的,其中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里摘要介绍国内外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1.西方心理学家对自尊的定义 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是wjames。他在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即:自尊=成功/抱负,换句话说,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coopersmith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hmarsh认为:自尊是一个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的特征和自我评价标准之间的比较结果;mrosenberg认为自尊反映了知觉到的个体的现实自我状态和理想或期望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nbranden(国际自尊协会执行理事长):自尊(感)指的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由自我效能和自爱两部分组成4;steffenhafen认为自尊指个体对自我的知觉的总和,其中包括他的自我概念(心理的)、自我意象(身体的)和社会概念(文化的)。2.我国心理学者对自尊的界定 朱智贤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5;荆其诚:“自尊是个人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一种胜任愉快值得受人敬重的自我概念”6;顾明远:“自尊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对个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所作的评价”7;林崇德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8。2.1.3 焦虑的概念 最早的焦虑理论的提出始于 sorenaaby kierkeggard。他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在恐惧的概念(the concept of fear)一书中明确指出,焦虑乃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存存的心理体验。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以后,对焦虑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当推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freud。1894 年,freud 发表了一篇论文,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焦虑神经症。这标志着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端。freud 的焦虑概念实际上是除了抑郁以外几乎一切不良心境和情绪反应的总称。具体地说,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骆伯巍,1997)。 freud 也是最早对焦虑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的学者。他认为,个体的焦虑最早来自于婴儿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婴儿由于突然离开母体,面临着许多内外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种面对危险的无力感,freud 认为这种体验就是焦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只要遇到无法应付的情境,都将触发这种焦虑体验。由出生而产生的焦虑是以后一切焦虑的基础,焦虑代表了早期创伤经验的重复。他还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他认为,作为人格的焦虑通常是两种或三种焦虑的混合状态。 不同的学者对焦虑有不同的分类。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三种焦虑性质都相同,即不愉快。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其根源的不同。spielberger 把焦虑分成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有人把焦虑分成促进行为型和减低行为型的焦虑,当焦虑有助于行为的效果时,被称为促进型焦虑;当焦虑妨碍行为的效果时,被称为妨碍型焦虑。从表达焦虑水平的概念,分别为焦虑症状(symptom),焦虑综合征(syndrome)和焦虑障碍(disorder)也有将焦虑按程度分为:低度、中度、高度三种水平的焦虑。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消极的,适度的焦虑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2.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关系的研究现状2.2.1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现状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它与许多因素相联系。jex 等人(1999)的研究9表明时间管理作为一种调节变量,通过时间管理行为所形成的时间控制感,也就是个体通过自己诸如计划、安排、设定优先级等一系列时间管理行为的完成所形成的对时间控制的自信心,能够缓和压力源和工作紧张之间的关系。calibresi(1989)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时间态度反映了一种基本的人格特征,并且个体支配时间的方式与性格结构有着密切联系。knapp等的研究发现,在个体时间意向(time imagery)的类型和成就动机之间以及时间态度和审美倾向(esthetic preference)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国内自从2001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简称atmd)编制,并在上发表之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就不断。张志杰等人的研究10表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时间监控观对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显著: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对大学生总体自我价值具有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一般自我价值感具有预测作用,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都对特殊自我价值感具有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价值感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感具有较高的预测性,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分别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具有预测性。秦启文等的研究11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主要表现为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相关集中体现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等维度及总症状指数上。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躯体化、焦虑和抑郁因子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钟慧的研究12表明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对追求成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避免失败具有显著作用,而时间价值感对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都不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其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秦启文13等的另一项研究还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总体评价上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时间管理效能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张永红的研究14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越内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好,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得分也越高,越外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差,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得分也低。而且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和低分者在心理控制源得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阮昆良等的研究15表明学业成就高、低分中学生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上的差异显著,高分组学生得分高于低分组学生得分。时间管理倾向表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得分上年级效应亦显著。2.2.2 自尊的研究现状 alsaker 和 olweus(1993)的纵向研究表明,年龄/年级与自尊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但在同一年级内,年龄较小的儿童具有较低的自尊。wigfield 和 eccles (1994)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其自尊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由小学转入初中后,自尊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harter (1982)的研究发现,进入青春期和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儿童的自尊水平明显下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环境的改变使得青春期儿童出现了较高的自我意识、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较低的自尊水平;二是这个年龄的儿童在适应新要求和对中学环境的期望上出现了困难,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作出真实的评价。 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结构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与自尊有关。salahu 和 bollman (1994)对社会服务机构抚养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其家庭有较高认同感的儿童比有较低认同感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水平。coopersmith (1967)的研究表明,高自尊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其自身的独特特点:第一,接受、关心和参与。第二,严格。第三,使用非强制性的纪律,讲道理,较少用体罚。第四,民主。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自尊存在着密切联系,甚至有研究者(shavelson & bolus,1982)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尊存在着因果决定的关系。wylie (1979)曾对该领域的大量研究进行总结后指出,儿童的学习成绩与自尊之间存在正相关,他同时也指出,社会经济水平、智力、能力等无法控制的因素也可能是引起儿童学业成就与自尊水平之间较高相关的重要因素。国内研究者魏运华(1998)研究发现,学习成绩越好,儿童总体自尊和能力、成就感、纪律等因素的发展水平也越高。张大均等人(2001)对高中生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优秀者的自尊明显优于学业成绩不良者。 2.2.3 焦虑的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家编制的焦虑量表,国内外研究者对焦虑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有: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高考生、技校生、大学生、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还有研究考察特殊的职业群体,如教师、军人、下岗人员、护理人员、运动员等;也有研究考察焦虑症患者、神经症患者、癌症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患有心身疾病的病人群体。 焦虑研究的内容主要有:高空作业者的高空焦虑、体育竞赛中的竞技焦虑、演员的演出焦虑、演讲者的演讲焦虑、测验者的测验焦虑、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焦虑、做手术引起的焦虑等特殊情境中的状态焦虑;也有研究考察生活中持续存在的焦虑,如对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学科焦虑、竞争压力下的学习焦虑、口常生活中的社交焦虑、儿童的死亡焦虑、民众的生存焦虑等;还有的研究探讨焦虑的诱发因素、焦虑与恐惧或抑郁的关系、焦虑的认知因素、心理障碍的焦虑根源、焦虑的基因遗传性、生存焦虑等。 王桦(2001)采用 zung 氏焦虑状态自测量表对 165 名新入学生和 135 名原在校生进行了情绪状态的调查。结果发现新入学生焦虑状态分值明显高于原在校生,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齐玉龙、翟长平(2002)对医学院新生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生焦虑状态高于高年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农村来源学生高于城镇来源学生。丁锦红(1995)对大学生焦虑情况初步研究发现,学习压力上高焦虑关系不大;而人际关系、职业期望和校园文化可能是影响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阳德华(200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与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抑郁和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因素分别是预测抑郁和焦虑的重要因素。武成莉(2004)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男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女生,但男、女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得到了其他一些研究的证实。如刘贤臣等人(1997)通过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焦虑水平在不同性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唐宏、刘善玖、李小波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在性别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状态焦虑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研究焦虑的形成,认为当前对大学生焦虑形成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持综合的观点,充分考虑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生活环境,从而确定他们焦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通过总结他们的研究,可以发现用来调查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工具,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比较多,也有一部分人使用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2.2.4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研究现状 黄希庭等人(2001)认为,时间管理倾向这种人格特征可能与自我评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善于驾驭时间的人具有相对较正面的自我观念,因为善于驾驭时间的人,往往在各方面比较出色,自立意识比较强,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自我实现的动机。相反,不善于驾驭时间的人则自我评价会较低。古玉和谭小宏(2004)的研究16证明了这一观点。 macan 等人(1994)17在其时间管理研究中引入了知觉的时间控制这一概念,并在其时间管理的过程模型中发现知觉的时间控制在时间管理行为、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之间具有调节作用。随后有许多研究者也得出了知觉的时间控制的调节作用。黄希庭和张增杰在对 5-8 岁儿童时间知觉的研究中发现,有的儿童不论对哪一种时距(3 秒、5 秒、15 秒、30 秒)的再现绝大多数均作提前反应。张志杰(2005)18根据这一概念的特点及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时间监控观与时间管理行为,时间效能感和知觉的时间控制具有相似的机制。他在 macan 的时间管理的过程模型基础上,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时间效能感对时间监控观和学业满意度、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证实了他的假设,时间效能感对时间监控观和自尊具有调节作用,即时间监控观既可以通过时间效能感来影响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也可以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目前,国内关于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较少。秦启文等人(2001)的研究19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主要表现为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相关集中体现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等维度及总症状指数上。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躯体化、焦虑和抑郁因子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秦启文(2002)等的另一项研究还表明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总体评价上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时间管理效能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邓凌,陈本友(2005)探求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时间压力、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得出了时间管理倾向在主观时间压力和抑郁关系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的结论;陈本友、张烽(2005)运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探求了二者的关系,结果也显示,时间管理倾向高的大学生焦虑分数显著低于时间管理倾向低的大学生,说明了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其他有关时间结构、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等有关时间利用和支配的研究中,都表明时间管理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自信等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与抑郁、焦虑、躯体紧张感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3 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以及研究思路2.3.1 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通过对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文献分析,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通过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能了解到时间管理倾向在人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时间价值和意义认识的基础上,在活动和时间关系的监控和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程度、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性。通过时间管理倾向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人格特征具有的意义。 第二,对时间管理倾向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寻找出影响它及与它相关的因子,从而寻找到改变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提高人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促使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往研究发现:它不但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成就动机、生活质量、心理控制源等动机、人格等因素相关外,时间管理倾向的得分对学业成绩也有预测作用。这意味着时间管理倾向是一个难得的因子,它不仅与人格有关,而且还和与认知相联系的学业成绩相关。对它的深入研究可能为人们研究教育心理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提供新的视角。 通过仔细的分析,我们发现,以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从研究对象上看,缺少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且研究结果不一致。目前时间管理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企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大部分相关的书籍或培训课程都是针对企业的工作情境设计的,这大大限制了时间管理倾向的应用范围。除了很少的研究涉及到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目前还缺少针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专门研究,而且已有研究在结论上存在差异。事实上,时间管理能力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可自由利用的时间比较充裕,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能,对此深入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从研究视角上看,缺乏心理学的视角和研究思路。虽然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都共同关注着时间和时间管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心理学家的视角以及研究思路不可忽视。现有的研究成果集中于方法和技巧的优化,但却忽略了人的作用。人对时间的感知觉、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等都会影响着人的时间管理行为。个人在时间管理上出现习惯性拖延、缺乏自我效能感、混乱倾向等不良行为,可能与个人的人格有关。时间管理,不只是管理和利用时间,更是通过对时间进行合理地规划、安排和有效地利用,最终达到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但是就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时间管理倾向的心理学研究相对是较少的。2.3.2 研究思路研究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总体状况,考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上在性别、专业、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研究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焦虑的关系,从而提出提高学生时间管理技能的教育建议。本课题研究假设有4个:(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焦虑相关。(3)自尊会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4)焦虑会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取样法,抽取井冈山大学在校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在读生,共450名。对其当即发放问卷当即收回,剔除废卷,得到有效问卷408份,。(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被试的构成状况表被试类别人数比例 性别男18545.3%女22354.7%独生子女是9322.8%否31577.2%来自农村27467.2%城镇13432.8%年级大一11127.2%大二10726.2% 大三10124.8%大四8921.8%专业文科21051.5%理工19848.5%3.2 研究工具3.2.1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简称atmd)由黄希庭、张志杰等(2001)编制,共44个项目,分为三个分量表,即时间价值感分量表(10个题项)、时间监控观分量表(24个题项)、时间效能感分量表(10个题项)。各分量表均按5点等级分别计分。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62一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一 0.85之间。在本次研究中,测得cronbachs alpha为0.873。3.2.2 自尊量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该量表是由 rosenberg(1965)编制,用以评定青少年个体的整体自尊。由 10 个条目组成。其中,第 3、5、8、9、10 题为反向计分题。一般认为该量表不存在复杂的测量结构,并且己经在多个文化背景下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该量表采用 4 级评分方式(1=非常符合,4=很不符合),得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此量表在国外被广泛运用。大量研究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良好。dobson(1979)和 fleming(1984)曾报告该量表的 a 系数为 0.77 和 0.88。siber,tippett(1965)和fleming(1984)报告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 0.85 和 0.82。在本次研究中,测得cronbachs alpha为0.767。3.2.3 焦虑量表该量表由 zung 于 1971 年编制,包含 20 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自评项目,其中 10 题为反向计分。该量表用于评价被试近期的焦虑状况。采用 4 级评分方式(1=没有或很少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在本次研究中,测得cronbachs alpha为0.743。3.3 施测过程为了保证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由主试在被抽取的班级进行团体测试,所有被试全部匿名,采用相同的条件集体施测,由专业人员同时发放并回收量表,宣读同样的指导语和测试讲解目的。3.4 统计方法采用问卷法搜集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取0.05。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及焦虑的关系。4 结果与分析4.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 为考察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得分状况,本次研究对408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分量表测试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见表2:表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各分量表与全量表分数分布状况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atmd总分项目数10241044平均分35.9979.9835.52151.49标准差5.1810.454.5017.34最大值4811774197最小值18401574平均分/项目数3.5993.33333.5523.443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为五级记分,中等水平的记分为 3 分。该量表共有 44 个项目,因此总分的中度水平为 132 分。其中时间价值感共 10 个项目,中度水平为 30 分;时间效能感共 10 个项目,中度水平为 30 分;时间监控观共 24 个项目,中度水平为 72 分。从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平均分来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三个维度得分高于中度水平,说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平均水平较高。4.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4.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以大学生的性别为自变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均没有差异(见表3)。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的比较男生(n=185)女生(n=223)tmsd msd 时间价值感35.725.5636.224.85-0.967时间监控观80.0510.9879.9210.010.123时间效能感35.134.8435.844.19-1.590atmd总分150.9018.45152.0016.39-0.630注:*表示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表示差异显著性水平p0.01,*表示差异显著性水平p中间组低分组时间监控观74.7210.9580.089.6285.068.6530.959*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时间效能感33.234.6635.394.0138.043.8437.022*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atmd总分142.9519.11151.2815.24160.3914.3332.092*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4.3.3 焦虑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方差分析 把焦虑得分按从高至低排序,取高分端的 27%为高分组、低分端的 27%为低分组,其余为中间组,对这三组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方差分析。以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其三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统计数据表明,三组不同焦虑水平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时间效能感上差异显著。通过 lsd 检验发现,焦虑高分组在时间管理倾向及时间效能感上得分最高,焦虑低分组在时间管理倾向上及时间效能感上得分最低,且三组之间差异显著。结果见表11:表11 不同焦虑水平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其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低分组中间组高分组f事后检验(n=110)(n=188)(n=110)msdmsdmsd时间价值感36.634.8336.014.8835.325.921.755时间监控观80.9110.7980.4910.1878.1710.412.320时间效能感35.964.6735.824.3434.564.513.507*低分组中间组高分组atmd总分153.5018.06152.3316.08148.0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六班级班主任工作方案
- 2025年麻木专科症状分析与神经系统检测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内科危重病例处置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安全专题会议纪要讲解
- 2025年麻醉学手术镇痛安全操作规范考核题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进步课件
- 2025年疼痛科疼痛治疗技术理论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检验医学常规检测操作流程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商创新发展
- 2025年儿科急救处理规范考试答案及解析
- 骨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深静脉血栓中高危风险患者预防措施的落实率品管圈QCC持续质量改进成果汇报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讲中英版
- 愿你慢慢长大
- HND商务文化和策略
- 小班-社会语言-懂礼貌的好宝宝-课件(互动版)
- 朝天区东溪河大桥建设工程(主引道)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 中国历史简介
- 期权考试题库答题版
- 给排水巡视检查记录表
- YY/T 1754.1-2020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研究第1部分: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