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及其战略措施——金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及其战略措施——金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及其战略措施——金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及其战略措施——金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及其战略措施——金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1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2 引言 .3 一、银行卡的相关概念 .3 (一)银行卡的定义和分类 3 (二)银行卡产业的界定 3 二、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4 (一)引入阶段 4 (二)起步阶段 5 (三)金卡工程实施阶段 5 (四)中国银联阶段 5 三、欧盟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6 (一)关于银行卡产业的市场准入 6 (二)关于银行卡网络的运营规则 6 (三)关于银行卡的资金清算系统建设 7 (四)关于银行卡网络的风险监管 7 (五)关于信用卡消费信贷的监管 7 四、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一)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现状 8 1、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银行卡的便利使用 .8 2、借记卡稳定增长,信用卡潜力较大 .8 3、银行卡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9 4、银行卡自主品牌快速成长 9 5、银行卡支付创新业务规模扩大 9 (二)我国银行卡发展存在的问题 10 1、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尚不完善 10 2、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建设滞后 10 3、银行卡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还不健全 10 4、个人信用体系缺失制约银行卡产业发展 11 1 5、银行卡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11 五、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战略措施 .11 (一)建立监管有效的银行卡产业引导调控机制 12 1、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效率 .12 2、实施监管推动,促进市场融合 .12 3、增强调控能力,促进市场平衡 .12 (二)建立有利于银行卡业务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12 (三)积极开发农村银行卡市场 13 1、加强在县域进行银行卡业务的宣传、培 训和营销活动 .13 2、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采取激励措施,加快 县域地区受理市 场的建设 13 3、对商户受理银行卡在手续费、通 讯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13 4、推进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创新,以 满足县域消费者的需求 .13 (四)建立健全银行卡联合防控机制 14 (五)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14 (六)提升银行卡市场竞争能力 15 (七)大力推进芯片银行卡应用 15 (八)充分借鉴国外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经验 15 1、银行卡产业政策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5 2、警惕银行卡产业主导权的竞争 16 3、坚持银行卡产业自主发展 16 4、创新中欧银行卡产业的合作模式 16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获得了快速 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国 银行卡产业发展,提高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竞争力, 这既是 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 践问题。本人研究 认为,要加快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必 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要打造我 国民族银行卡品牌;三是各发卡机构必须提高自己银行卡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必须加 快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五是必须提高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六是必须改善我 国银行卡生态环境;七是必须建立合理的银行卡市场的定价机制;八是必须建立和完 善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银行卡;产业;竞争力;发展;体系 2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title: th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chinese bankcard abstract: the bankcard industry of our nation is still on the initial stage. however, it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practical problem how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ankcard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oint of our view, there are things that must be don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card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we must underst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bankcard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correctly and clearly; we need to create our own national bankcard brands; each organization issuing bank cards need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ts bankcards; we mus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card business; we must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bankcard industry; we must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our bankcard industry; we must set up appropriate pricing mechanisms in our bankcard market; we must build and complete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for our bankcard industry keywords: bank car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system 3 引言 银行卡作为一种记名无面值支付工具,因其具有功能齐全、轻盈易带、方便 安全、低成本运行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迅速成 为广大群众普 遍使用的消费支付工具,在商 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 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对于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我国的银行卡 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培育,目前已初具一定的产业雏形。 但是我国银行卡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由于历 史的原因与经验的不足,银 行卡的风险防范问题严重、受理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业务发展不均衡、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日益显现。 本文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加快我 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提出战略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一、银行卡的相关概念 (一)银行卡的定义和分类 银行卡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金融支付工具,是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 术结合的产物。广义的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非 银 行金融机构(含保险、 邮政金 融机构)或专业发卡公司(通称为发卡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信用透支、消费结 算、转账 支付、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凭 证和支付工具。狭 义的银行 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 银行卡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性质不同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信 用卡又包括准贷记卡和贷记卡;按发行对象划分为公司卡和个人卡;按流通范围 划分为国际卡和地区卡;按从属关系划分为主卡和附属卡;按资信状况分为金卡 和普通卡。 (二)银行卡产业的界定 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提出“一个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 4 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产业活动单位则是划分产业界限的主要依据,具有以 下 3 个特征: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组织生产、 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的标准,我国的 银行卡产业正 在成为独立的产业。 银行卡产业链主要由发卡机构、收单机构、 银行卡组织以及各种专业化服务 机构、相关产品和技术供应 商构成,它 们通过业务关 联组成银行卡产业的“ 生态 集群”。 这个集群主要包括四类参与主体:一是产业 的需求方持卡人和特约商 户;二是产业的供给方,包括 发卡机构、收 单机构和 银行卡组织,其中 发卡机构可 以是银行,也可以是一些非 银行机构;三是中间供应商,也称为第三方服务机构, 包括卡片设备机具的生产商、系统供应和维护商、以及增值服务在内的第三方服 务商;四是产业的宏观管理者,即建立市场准入法规、制定价格和收费标准,有效 协调各方利益和确保产业安全的政府和行业协会。 二、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银行卡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而中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扩张 的过程,至今大致分 为四个 阶段: (一)引入阶段 银行卡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起初也不是由国内银行发行银行卡开始的。而 是在1979年,由中国银行广 东省分行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东美信 用卡业务作为信用卡进入中国市场的标志的。1980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也开始 开展外卡收单业务;随后在1981年中国银行和香港汇丰、美国运通等七家发卡机 构签约,在中国银行全国系 统内开展外卡收单业务。此后,中国交通 银行和中信 实业银行等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也逐步开展了受理万事达、维萨、运通等外 国信用卡业务。 5 (二)起步阶段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这是我国 国内发行的首张银行卡,揭开了我国国内银行卡发展的序幕。随后在1986年6月,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信用卡” ,同年 10月,经中国银行总行命名,将“ 长 城信用卡”作 为中国银行系 统统一的信用卡名称,并在全国各地的中国 银行分支 机构全面推广。“ 长城卡”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银行卡品牌。接着,在 1987 年,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 发行了“红棉卡”,作为“ 牡丹卡” 的前身,经过了两年 的试点后,率先在一些大城市 发行了以“牡丹卡”命名的全国通用的银行卡。同时 在87年,中国银行还加入了万事达和维萨卡国际组织,成为两大国际组织的会员 银行,这为 中国银行信用卡 业务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随后在90年和91年, 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银行卡品牌“龙卡” 和“金穗卡” 。其他金融机构也相继发行了自己的银行卡。 (三)金卡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6月,在江泽民总书记的亲自倡导下,我国开始实施以电子货币应用 为重点启动的各类卡基应用的系统工程即“金卡工程 ”。“金卡工程” 在国务院有关 部委组织下启动,由中国人民 银行牵头组织,先在 12个试点城市建立城市银行卡 网络服务中心和全国总中心, 实现联网通用。并 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 3亿城 市人口中推广、普及银行卡,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金卡工程的开展为我国银 行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大中城市独立 发展银行卡业务,股份制银 行也纷纷加入了发卡行列。1998年12月底,全国 银行 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建成,银 行卡业务实现了跨行异地交换。1999年,人民 银行又 颁布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使银行卡业务更加规范的开展。总之,在 这一时 期,我国银行卡业务在金卡工程的推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的发展。 (四)中国银联阶段 6 2002年3月,由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的成 立标志着中国银行卡产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务院和人民银行的 支持下,中国银联开始在全国 实施“314”工程,即在300个城市行内通用、100个城 市跨行通用和在40个城市发展银联卡,迅速扩大了联网通用的范围,初步树立了 银联卡的品牌形象。2005年 4月,由人民 银行和国家 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 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 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指示。 至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 银行卡产业也已经 初见雏型。 三、欧盟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欧盟自 2008 年正式开始单一欧元支付区(single euro payment area,简称 sepa)建设,核心目 标之一是打通国 别分割的银行卡市 场, 实现欧盟各国境内交 易与跨境交易的一体化,提升欧盟银行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关于银行卡产业的市场准入 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于 2007 年 12 月 5 日审议通过了支付服务指引 (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消除了各国支付市场准入方面的政策壁垒,在 sepa 范围内实行单一的支付机构经营许可,允 许 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汇款、 发 卡和收单等支付服务,同时为 了保证支付系统安全,对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提出 了资本金等要求,并要求欧盟各成员于 2009 年 11 月 1 日前将其转为国内法。这 些规定为包括银行卡在内的零售支付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基础。 (二)关于银行卡网络的运营规则 欧盟采取“适 应” 战略,鼓励现存的银行卡网络运营商、第三方处理商和银行 通过调整,适应单一欧元支付区建设的要求。 2005 年 3 月 8 日,欧洲支付理事会 审议通过了sepa 卡支付框架(sepa cards framework),自 2008 年 1 月 1 日开 7 始实施。其中规定了银行和银行卡网络运营商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则。例如,消 除银行卡技术类壁垒,实现各国银行卡技术标准的统一,保证商户可以自主选择 收单机构、商户或收单机构可以自主选择交易处理商和机具服务商,提出银行卡 需采用 emv 芯片和 pin 技术等。 (三)关于银行卡的资金清算系统建设 欧洲支付理事会于 2006 年 3 月 8 日审议通过了sepa 支付清算机制框架 (peachcsm framework)。其主要目标是制定 sepa 支付清算规则,通过 要求网络参与方遵守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以及必要的程序实现各支付网络的互 操作,促进欧洲 24 个清算行的有效整合,为 sepa 银行卡的清算奠定基础,并支 持交易量的后续增长。据此 sepa 将建立多国共用的 资金清算平台,在 sepa 范 围内提供境内交易与跨境交易一致的服务方式,制定相同的定价水平。 (四)关于银行卡网络的风险监管 欧洲央行于 2008 年 1 月 4 日审议通过了银行卡网络监管标准(oversight framework for card payment schemesstandards),全球首次建立了直接针对银 行卡产业的风险监管框架,提出了银行卡产业监管的五项标准:一是产业各方应 具有完善的法律基础,符合相关法律规范;二是银行卡网络应确保财务风险等信 息全面传递给各参与方;三是银行卡网络应确保足够安全、操作可靠、业务连续; 四是银行卡网络应具有可靠、透明和有效的治理安排;五是银行卡网络应管理好 与清算过程相关的财务风险。欧洲央行系统下一步的工作是通过合作监管,对欧 元区银行卡网络进行评价。 (五)关于信用卡消费信贷的监管 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于 2008 年 1 月 16 日通过了消费信贷指引 (consumer credit directive),旨在深化欧洲经济一体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 消费者保护。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信贷广告中应包括的信息、合同签订前应告 8 知的信息、信贷机构对消费者资信评价的要求、个人信息数据库准入要求、信 贷 协议的信息要求、信贷机构提供贷款费用相关信息、统一的费用计算方法、 协议 撤销与转让、提前还款要求等,将对规范信用卡市场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银行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主要应用于储蓄领域,之后,各大商 业银行利用网络技术,实现 了借记卡的异地联网,大大促进了借记卡的交易量, 使得借记卡在居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支付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自1998年到 2009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 总量达20.66亿张, 银联 卡已可在境外近50个国家和地 区的atm取款、30个国家和地区的 pos机刷卡消费 。总体而言我国银行卡产业 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银行卡的便利使用 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156.65万户、联网pos机 具240.83万台和atm机21.49万台,比 2008年分别净 增38.48万户、56.32万台和 4.74万台。 2009年底,我国每台atm机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0.96万张,同比减少 10.3;每台pos机对应的 银行卡数量为858张。同比减少12.1。其中,二级地市、 发达县( 市) 、农村地区受理商户47.3万户、pos机具71.8万台。比2008年底分别增 长了40.8、40.7。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新增2.3 万个经营网点,累 计7.3万个, 实现交易额118亿元,同比增 长48。 银行卡受理市 场建设成效较为显著, 银行卡 使用更为便利、快捷。 2、借记卡稳定增长,信用卡潜力较大 目前,商业银行逐渐加强了银行卡的集约经营管理,由粗放式的跑马圈地竞 争逐步向提高银行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方向转变。截至2009年底,全国借 记卡 发卡量为188038.81万张,同比增长13.4,占 银行卡 发乍量的91;信用卡发卡 9 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增速回落 27.3个百分点,占 银行卡发卡量的 9,占比进一步提高。我国信用卡发卡增速明显回落,信用卡发卡从高速增长逐 渐转向平稳增长。2009年底,我国借记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发卡量之间的比例约为 10.13:1。这显示借记卡仍占有绝对主体地位。信用卡尽管占比较低,但 发展迅速。 近几年,信用卡发卡量年均增速达40左右,高于借记卡15左右的增速,且未 来增长潜力巨大。 3、银行卡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社会公众使用银行卡的意识不断增强。促 进了银行卡消费快速增长, 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明显。 2009年,全国 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和笔均消费金额 分别为3321元和1965元,与 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38.8和31.7。银行卡跨行消 费业务297537.97万笔,金 额60389.95亿元,同比增 长 34.9和85.2,分 别占银行 卡消费业务量的85.2和88.0。2009年银行卡渗透率突破30,达到32,比 2008年提高7.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美国的60。 4、银行卡自主品牌快速成长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社会公众对银行卡自主品牌由不熟悉到熟悉,由不认可 到认可,由不接受到接受。2009年新增银联标准卡3.5 亿张,累 计达12.5亿张,占 国内银行卡发卡总量60以上,实现跨行交易4.2万亿元、45.5亿笔,分 别占银行 卡跨行交易总额和笔数的57.6、61。特 别是银联标 准信用卡2009年新增3500 万张,占国内信用卡新增发 卡量的58,累 计达7900 万张,占国内信用卡 发卡总 量的40以上,2009年实现 跨行交易4200亿元、 5.6亿笔,分 别占国内信用卡跨行 交易总额和笔数的23.9、 26.3。 5、银行卡支付创新业务规模扩大 经过几年发展,支付创新规模迅速扩大。 2009年,互联网支付实现交易5700 亿元,同比增长200。第一代手机支付实现交易376 亿元,同比增 长55,第三 10 代手机支付(智能卡手机支付)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展开试点。金融ic卡大规模发卡 启动,大规模受理环境改造同步推进。根据中国 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09年末,全围银联标准芯片卡发行逾600万张。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着力银行 卡支付创新,各种新兴支付模式不断涌现,有些已形成相当市场影响。 (二)我国银行卡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尚不完善 我国银行卡市场总体上尚还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阶段,品牌意识、服务意 识、自主 创新意识较为缺乏。若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标 准、 规范及产品创新都由国 外跨国公司控制,所施行的制度受限于外国银行卡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 响外汇管理等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削弱我国政府对个人支付体系的监管效 率。甚至威胁着我国个人支付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也会影响日后国民对本土银行 卡的接受情况。 2、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建设滞后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很不平衡。近年来,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业务得到很大 发展,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是主要 发卡主体。农民工银行卡特 色服务开通后,农村信用社 银行卡业务得到很大发展,农业银行“ 惠农卡”也受到 农民的普遍欢迎。然而,与城市比较,农村地区银行卡 应用发展明显滞后,在金 融网点分布、产品创新、受理终端布放、 银行卡服务专业 水平等方面都尚还存在 明显的不足,导致大多数农 民使用银行卡困难。 3、银行卡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还不健全 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定程度地促进和规范了银行卡产 业的发展,但仍然明显滞后于市场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现行银行卡法律规章沿用 的是1999年公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存在效力层级偏低、调整范围偏窄的 局限,并且规定较为原则,在很多方面已经无法满足 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需要,而 11 新的银行卡条例迄今尚还未颁布出台,这也导致不同的监管机构在银行卡业 务监管方面的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发卡机构、收 单机构、 专业化服务机构、商户 及持卡人等银行卡业务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界定不明确。此外,由于银行卡 的产业运作涉及信息技术、金融安全、金融创新等多个交叉领域,而目前 这些交 叉领域均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以致不能依法对银行卡交易的各参与方行为进 行规范和约束,更无法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依法严厉惩处犯罪行为。 4、个人信用体系缺失制约银行卡产业发展 个人征信系统是现代化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与基础,银行卡产业发展离不 开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于社会文化的关系,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 约和经济行为习惯等因素,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才刚刚起步,而且很大程度上还 仅仅是银行业单枪匹马,依靠自身的征信系统来鉴别、筛选客户。 这种方法不仅 程序烦琐,而且可操作性较 差, 动态跟踪能力较弱。造成的后果是,一些有用卡 需求且信用状况良好的人,因一些条件限制被拒之门外,如个体户和私营业主, 而另一些表明符合规程但信用状况较差的人却得到了银行授信。另外,我国社会 公众的信用意识较为淡薄,个人信用的透明度低。有些持卡人透支后即使有支付 能力也不愿偿还,甚至想逃避 银行债务。 5、银行卡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自从我国内地发行第一张银行卡以来,在最初的十几年里,银行卡产业都是 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专属业务,发卡、收单、数据 处理、商户拓展等 一系列工作全部由银行包下。而从国际银行卡市场来看,银行卡早已不是银行的 专利业务,它代表的是一整条新兴产业链,整个 产业链 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具有 高度的专业化协作性。各家 银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受理市场拓展上。集中精力和 资源开发功能更齐全、更具 竞争力的银行卡产品。 五、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战略措施 12 (一)建立监管有效的银行卡产业引导调控机制 1、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效率 针对银行卡双边市场、风险转移的特性, 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 银 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在银行卡产业发展和风险防范引导方面、在政策指引和监 管调控方面、在业务规则制定和监管检查等多层面的协调监管,充分发挥监管机 构的影响力,修补信用链缺失、完善城乡交易链缺口,大力推动银行卡市场的有 序、健康发展。 2、实施监管推动,促进市场融合 建立全国性的征信机构。促进银行体系的客户信息共享;拓展支付结算系统 的信用监测能力,实现在线风险识别控制;推行灵活的银联网络自动进入机制和 合理成本补偿机制,扶持农 村信用社进入银联网络,实现银行业全机构的发卡和 通存通兑,促进城乡市场融合。 3、增强调控能力,促进市场平衡 除产业政策、市场培育等宏观管理外, 监管部门应在银行卡产品的核心环节, 在产品结构、产品定价、服务定价、价格 调整等环节设 置监管调控点,根据银行 卡发卡、收 单和消费市场和受理市场的发展状况,适时灵活调节分润各方利益平 衡点,促进发卡和收单市场 平衡发展。 (二)建立有利于银行卡业务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参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银行卡专门法规, 为严厉打击伪造、冒用 银行卡、 恶意透支以及拒受银行卡等行为提供法律依据。要完善银行卡业务的监管法规 框架,尽快制定、出台银行卡条例,以法规的形式 规范受理市场和专业化服务, 确立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基本法规框架,为银行卡产业发展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 该条例的制定应体现以下内容: 规范银行卡各环节的行为,明确各有关主体的“责、权、利”;保护持卡人权益; 13 允许信用卡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防范银行卡风险;明确银行卡业务的监督管理 权限等。 (三)积极开发农村银行卡市场 现有银行卡持有群体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1、加强在县域进行银行卡业务的宣传、培 训和营销活动 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本土宣传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利用地方 的各种主流宣传媒体宣传使用银行卡的意义,传播银行卡知识,辅导教育消费者 使用银行卡;应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设在县域分支行的作用,制订切实 可行的培训宣传计划,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人员进行逐级、逐层培训,以提高他 们对开展银行卡业务的认识;在宣传方面,中国银联各省分公司应联合当地金融 机构,协调 新闻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介,向广大消费 者宣传普及银行卡知识,传 播银行卡支付理念, 为加快 县域银行卡市场发展,改 善县域支付环境提供舆论支持。 2、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采取激励措施,加快 县域地区受理市 场的建设 构建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机制。建议把县域银行卡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纳入 地方公共管理的范畴,建立农村银行卡支付服务财政补贴机制,协调相关部门给 予政策倾斜,通过税收减免 优惠、 财政拨补等方式,对收单机构在集镇及以下地 区投放atm自助终端和安装pos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财税部门制定“ 商户手续 费税前列支” 等促进县域银 行受理的税收优惠政策。 3、对商户受理银行卡在手续费、通 讯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为提高县域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建议对县域商户受理银行卡实行扣 率和通讯费优惠政策。 4、推进银行卡产品和服务创新,以 满足县域消费者的需求 在县域银行卡市场,各市场参与主体,包括 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中国银联、 14 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把广大的县域消费者变成持卡 人,并让他们使用银行卡,为此,必须推进银行卡产 品和服务创新。 (四)建立健全银行卡联合防控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 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的要求,完善安全措施,堵塞安全漏洞,加大打击银行卡犯 罪的针对性和力度,建立促 进银行卡市场健康、 稳定 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 认真 落实账户实名制,规范发卡行 为,从源 头上防范虚假申 请、 恶意透支等风险。二 是从技防、人防和物防入手,从组织上、机制上防范银行卡风险。跟踪新兴技术 发展动向,尽快推动芯片卡升 级问题,提升卡片安全能力,加 强对 atm、pos 供 应商资质管理,加强风险管理 队伍建设,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风险管理素质。 强 化从业人员的诚信品质和职业操守,防止由于内部人员的不道德行为造成银行 卡风险,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认真梳理银行卡 业务流程,从 发卡、交易、 使用和受理等各环节入手,系 统而有序地解决银行卡安全问题,从根本上防范银 行卡案件的发生。三是充分依靠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办公室在加强警银协 作、疏通情报信息中的桥梁枢 纽作用,重拳出 击银行卡犯罪,保持打击犯罪的高 压态势。四是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克服“重市场、轻风险”的倾向,改 变以业务量、 市场份额为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建立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并重的科学的考核 机制。 (五)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我国银行卡产业是在全社会信用意识尚不高、社会征信体系不够完善的情 况下发展起来的。亟需进一步加强信用建设,将更多的消费者纳入征信体系,并 与公共事业、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合作扩充信息类型和信息来源,优化征信体系 的管理,同时适当增强征信 记录的灵活性,以避免征信记录缺乏更新可能造成的 负面影响。 15 (六)提升银行卡市场竞争能力 支持各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在组织架构、 经营方式、 产品设计等方 面进行银行卡创新;顺应社会分工趋势,促进银行卡发卡、收单、 转接、外包服务 等各环节的专业化发展,完善 银行卡支付产业链;健全银行卡服务收费市场化形 成机制,形成对银行卡市场 参与方的有效激励。 努力创建自主银行卡品牌,推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中国银联应与各地方 金融机构携手合作,继续推 进银联标准卡的发行。中国银联应提高对各成员机构 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与各成员机构的战略合作。中国银联应加快银联网络境 外拓展的进程,同时要加快 银联网络向县乡延伸的步伐,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银 联卡,使用银联卡,认同银联品牌。 (七)大力推进芯片银行卡应用 加快银行卡跨行业渗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芯片 卡必将成为银行卡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力推广芯片卡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不仅是 提高信用卡安全性、降低信用卡伪卡风险的需要,也是丰富信用卡支付方式、适 应手机等新兴支付渠道的需要,更是加强信用卡一卡多能、一卡多用的跨行业渗 透的需要。为此,应研究出台芯片卡替代磁条卡的成本分摊和鼓励政策,推 进以 金融标准规范实现各行业芯片卡的“多卡合一” 。 如中国银行推出的“存贷合一” 信用卡,这种卡不但具有透支消费功能, 还具有存款理 财功能。 这种“存贷合一” 信用卡内有两个账户,一个是 储蓄账户,一个是信用账户,两个 账户资金可以互 转,持卡人可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和信用记录设不同的信用额度,同时,持卡人 还 可挂钩投资账户,进行国债 、外 汇、个人黄金 买卖等。 (八)充分借鉴国外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经验 1、银行卡产业政策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迅速发展, 创新层出不穷,监管部门可以借鉴欧盟 16 银行卡产业以市场准入、规则监管和风险监控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结 合我国实际,出台有效的监管政策, 积极支持并全面监管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提 升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警惕银行卡产业主导权的竞争 银行卡产业对维护一国金融安全和支付安全,促进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 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意义。欧盟大力推进单一欧元支付区建设,强烈呼吁创建泛欧 自主银行卡品牌,就是为争 夺本区域银行卡产业主导权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3、坚持银行卡产业自主发展 欧盟各国推动创立泛欧银行卡品牌,正是欧盟和欧洲央行为克服单个国家 局限,整合欧洲各方力量,提高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整体合力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我国具有银行卡产业自主发展的条件,应把握时机,加速发展,把握 银行卡产业 主导权。 4、创新中欧银行卡产业的合作模式 欧盟银行卡产业变革可能为中欧银行卡市场的支付标准,双向受理及银行 卡品牌合作提供重要的机遇,我国可以尝试创新中欧银行卡产业合作模式。这样 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我国银行卡在欧盟获得广泛受理的成本,也有助于实现欧洲 自主品牌银行卡在中国的广泛受理,惠及双方的消费者和支付服务机构。 结束语 我国银行卡发展到今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