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办公楼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某公司办公楼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某公司办公楼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某公司办公楼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某公司办公楼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 某公司办公楼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 摘 要 本课题为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4 层,建筑面积约 3000m2, 长 42m,宽 16.8m,高 14.95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先,根据设 计出的建筑方案及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做法,确定结构计算简图,进行荷 载和内力计算,绘制了相应的内力图;其次,进行结构内力组合,确定结 构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和轴力设计值。最后,根据已经计算出的结构控 制截面的内力值,对梁、板、柱、基础等进行配筋计算,并绘制了相应的 结构施工图。同时,本文采用 pkpm 软件进行电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 靠性,并达到同手算结果对比、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框架结构;内力;配筋;控制截面 目 录 前 言 1 第 1 章 设计资料 2 1.1 工程概况 2 1.2 设计标高 2 1.3 气象资料 2 1.4 工程地质资料 2 1.5 抗震烈度 2 1.6 墙身做法 2 1.7 门窗做法 2 1.8 所用材料 2 第 2 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3 第 3 章 荷载计算 5 3.1 恒载计算 5 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 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 3.2 活荷载计算 8 3.2.1 屋面活荷载 8 3.2.2 楼面活荷载 8 3.3 风荷载计算 9 3.4 地震作用计算 10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3.4.2 框架刚度计算 12 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14 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14 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15 第 4 章 内力计算 16 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6 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1 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4 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7 第 5 章 内力组合 30 第 6 章 截面设计 31 6.1 梁的配筋计算 31 6.1.1 边跨梁配筋计算 31 6.1.2 中跨梁配筋计算 33 6.2 框架柱配筋计算 33 6.2.1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计算 33 6.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5 第 7 章 楼板设计与计算 41 7.1 屋面板计算 41 7.1.1 荷载计算 41 7.1.2 按弹性理论计算 41 7.2 楼面板计算 42 7.2.1 荷载计算 42 7.2.2 按弹性理论计算 42 7.2.3 截面设计 44 第 8 章 楼梯设计 45 8.1 梯段板计算 45 8.1.1 荷载计算 45 8.1.2 截面设计 45 8.2 平台板计算 46 8.2.1 荷载计算 46 8.2.2 截面设计 46 8.3 平台梁计算 47 8.3.1 荷载计算 47 8.3.2 内力计算 47 8.3.3 截面计算 47 第 9 章 基础设计 49 9.1 设计资料 49 9.2 基础梁配筋计算 49 9.3 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55 9.3.1 边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55 9.3.2 中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55 结 论 57 致 谢 58 参考文献 59 附 录 60 前言 1 前 言 毕业设计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性演练,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 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毕业设计过程 中,能系统化的运用头脑里的知识框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以及操作 制图能力等。 本次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遵循由建筑到结构,再到基础的设计过程。 建筑设计根据地形及周边环境,合理布置建筑总平面,综合考虑各个 部分的具体使用要求,统筹相互间的关系和位置,使建筑各部分人流组织 通畅,建筑流线简捷、明确,以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景观效果和经济效 果。然后进行立面造型、剖面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确定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根据经验对构件初估、确定 计算单元计算模型及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基础设计等内容。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 算软件如 pkpm 的校正。设计时尽量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涉猎了大量的知识,查阅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 手工绘图,上机制图的能力也逐渐巩固,由于时间相对紧张,让自己能够 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使自己能更加有信心面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 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 设计资料 2 第 1 章 设计资料 1.1 工程概况 山东东营华凌科技公司办公楼,建筑总面积约为 3000m2。采用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四层。 1.2 设计标高 室内设计标高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 6.00m,室内外高差 450mm。 1.3 气象资料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4.5,绝对最高温度:40,冬季室外计算温 度:-9,绝对最高温度:-22,最大降雨量:300mm,基本风压: 0.45kn/m2,主导风向:冬季:西北,夏季:东南。基本雪压: 0.2kn/m2 ,最大冻深:500mm。 1.4 工程地质资料 地基允许承载力 r=90kn/m2,土类型为粉质粘土, 类场地,最高地 下水位:自然地面以下 1.2m;地下水性质:有弱硫酸盐侵蚀。 1.5 抗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类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1.6 墙身做法 外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厚 240mm;内墙采用蒸压粉煤 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厚 200mm。 1.7 门窗做法 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他均为木门、铝合金窗。 1.8 所用材料 混凝土 c25: , ;hpb235 级钢筋:2m/n9.1cf 2m/n7.1tf ;hrb335 级钢筋: , =0.55。2y/10nf y30b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3 第 2 章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 2-1 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如下: 图 2-1 结构平面布置 边跨梁: ,取 , 。m60127lh60h250mb 中跨梁: ,取 , 。4l 4 纵向框架梁: ,取 , 。35012lh0h250b 柱: = ,cnfa 21843.m2.9.4)6.(4 取 。0mhb 板厚: ,取 。1542l 10h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 2-2 所示。底层层高为 4.15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 度经计算后列于图 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 取 (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02i 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4 ab、cd 跨梁: )m(1082.0.7/625.01 343eei bc 跨梁: )(.1./4.2 343i 上部各层柱: )(09.56/.01344eei 底层柱: )m(1/2344i 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 34m10e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 5 第 3 章 荷载计算 3.1 恒载计算 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4 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 0.00410=0.04 2m/kn 20 厚 1:3 水泥砂浆保护层 200.02=0.4 水泥珍珠岩(最薄 40mm)2%找坡 0.1244=0.4962m/kn 100 厚憎水膨胀珍珠岩 0.14=0.4 2/k 100 厚现浇楼板 250.1=2.5 mn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 2/ 15mm 厚纸筋石灰抹灰 0.01516=0.24 k 屋面恒载 4.476 2/ 边跨框架梁自重 0.250.625=3.75 梁侧粉刷 2(0.6-0.1)0.0217=0.34 m/kn 边跨框架梁总重 4.09 边跨框架梁自重 0.250.425=2.5 / 梁侧粉刷 2(0.4-0.1)0.0217=0.204 k 中跨框架梁总重 2.704 /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m/kn09.4114cdabg m/704kn.214bcg/9.82.7622/34b 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0.65 2/k 100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 mn 荷载计算 6 15mm 厚纸筋石灰抹底 0.01517=0.255 2m/kn 楼面恒载 3.405 边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4.09 2/ 边跨填充墙自重 0.25.5(3.6-0.6)=3.3 k 填充墙粉刷自重 (3.6-0.6)0.02217=2.04 / 中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2.704 mn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m/43kn.90.239.41cdabg /704k.21cbg 152/8.60.3b 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0.250.44.225=10.5 kn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4-0.1)20.024.217=0.8568kn 1000 高女儿墙自重 10.244.25.5=5.544 k 1000 高女儿墙粉刷 4.20.02172=2.856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4.22.14.4760.5=19.739 n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39.50k4dag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0.250.44.225=10.5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8568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0.54.24.2/24.476=19.739 k 0.5(4.2+4.2-2.6)1.34.476=16.875 n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47.94cbg 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10.5 k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8568 荷载计算 7 铝合金窗自重 2.42.30.5=2.76 kn 窗下墙体自重 0.93.80.245.5=4.5144 窗下墙体粉刷 0.90.022173.8=2.3256 窗边墙体自重 1.42.30.245.5=4.2504 k 窗边墙体粉刷 1.40.0222.317=2.1896 框架柱自重 0.40.43.625=14.4 n 框架柱粉刷 0.920.023.617=1.1261 k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0.54.24.2/23.405=15.016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57.94dag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10.5 k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8568 n 内纵墙自重 (3.6-0.4)0.24.25.5= 14.784 墙粉刷 (3.6-0.4)0.022174.2=9.1392 k 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 -2.11(1.78-0.2)=-3.318 框架柱自重 14.4 框架柱粉刷 0.021173.6=1.224 kn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0.54.24.2/23.405=15.016 0.5(4.2+4.2-2.6)1.33.405=12.837 中间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47.9kcbg 恒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 3-1 所示。 荷载计算 8 图 3-1 恒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2 活荷载计算 3.2.1 屋面活荷载 2.1kn/m40.54cdabp1.3kn/m260.54bcp.0509.45.)-.(./.4 b 3.2.2 楼面活荷载 8.4k/2.0cdabp6.k/2.5bcp.n05 245kn.18.3.)-4(./. b 荷载计算 9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 3-2 所示。 图 3-2 活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3 风荷载计算 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3-1)0zs 因结构高度 h=14.85m =58.48kn/mm 所以其属于第一类 t 型截面,则: 710.53709.148526201 hbfmcs 396.).()(5. ss 260 4m5139.348hfasys 选配钢筋 3 18( )27sa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9kn.543k.187509.125.025.0 vbhfc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69.n.37.7.0ft 故只需按构造配箍。选用双支箍 。20 基础设计 53 第 9 章 基础设计 9.1 设计资料 基础两端伸出边柱以外,伸出长度为 1.2m,基础总长 l=42+2.4=44.4m。基础截面为倒 t 形。调整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104kpa,标 准值取近似设计值的 0.74 倍,基础埋深为 1.2m。 基础宽度计算: 边基础:宽度 ,取 。1.9)2014(758b 0.2b 中间基础:宽度 ,取 。.3).(. 4. 基础简图如图 9-1、9-2 所示。 9.2 基础梁配筋计算 基础梁高 =(1/81/4)l=5251050mm,取 =650mmhh 基础梁宽度 =400+100=500mmb 边基础基底平均净反力 1kn/m.204.5807np 中基础基底平均净反力 9/1n 基础梁受力及内力计算见图 9-3、9-4、9-5、9-6、9-7、9-8。 基础设计 54 图 9-1 边基础 图 9-2 中基础 基础设计 55 图 9-3 边基础梁计算简图 图 9-4 边基础梁弯矩图 图 9-5 边基础梁剪力图 图 9-6 中间基础梁计算简图 基础设计 56 图 9-7 中间基础梁弯矩图 图 9-8 中间基础梁剪力图 基础梁配筋见表 9-1、9-2。 基础设计 57 表 9-1 边基础梁正截面承载力 截面 支座 1,11 第一,十 跨跨中 支座 2,10 第二,九 跨跨中 支座 3,9 第三,八 跨跨中 m(knm) 144.07 203.38 334.36 132.36 283.37 151.010shfay (mm2) 675 965 1633 619 1368 708 选配钢筋 5 20 4 18 5 22 4 16 5 20 4 16 实配钢筋 1570 1017 1900 804 1570 804 截面 支座 4,8 第四,七 跨跨中 支座 5,7 第五,六 跨跨中 支座 6 m(knm) 297.05 146.04 293.32 147.28 294.560shfmay (mm2) 1438 684 1419 690 1425 选配钢筋 5 20 4 16 5 20 4 16 5 20 实配钢筋 1570 804 1570 804 1570 基础设计 58 表 9-2 中基础梁正截面承载力 截面 支座 1,11 第一,十 跨跨中 支座 2,10 第二,九跨 跨中 支座 3,9 第三,八 跨跨中 m(knm) 182.09 257.05 422.59 167.28 358.14 190.860shfmay (mm2) 860 1233 2108 787 1758 903 选配钢筋 5 25 4 20 5 25 4 20 5 25 4 20 实配钢筋 2454 1256 2454 1256 2454 1256 截面 支座 4,8 第四,七 跨跨中 支座 5,7 第五,六跨 跨中 支座 6 m(knm) 375.43 184.57 370.72 186.14 372.290shfmay (mm2) 1851 872 1826 880 1834 选配钢筋 5 25 4 20 5 25 4 20 5 25 实配钢筋 2454 1256 2454 1256 2454 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设箍筋 8110 四肢箍,则 6103.54021.65043.1725.17.00 hsnafbhfvyvt 598.kn ,满足要求。max 基础设计 59 9.3 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9.3.1 边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2221minax m/86.0kn1570.4)137.8(62.40587)(6lbvhmp 计算翼板根部的内力: 翼缘根部的剪力 76.5kn0.298510.672max sppv 翼缘根部的弯矩 knm28.71.298.15.6722maxspm 翼板底部受力钢筋 设翼板根部高度 300mm,则 =300-40=260mm0h260584m219.78. hfays 选用 10120, 。sa 翼板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0.7 10002601.43=260.26knv,满足要求。7.0tbhf 9.3.2 中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2221minax m/95.76kn10.4)901.5(62.470)(6lbvhmp 计算翼板根部的内力: 翼缘根部的剪力 9.36kn0.521406.72max sppv 翼缘根部的弯矩 基础设计 60 knm47.20.952106.722max sppm 计算翼缘底部受力钢筋,翼缘根部高度为 300mm,则m06430sh2091219.7. fays 选用 , 。218sa 翼缘板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v,满足要求。26kn.01043.7.0bhft 结论 61 结 论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系统的检验,了解到了自 己的很多不足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多。 1)在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作用下,满足侧移要求。并且配筋后 的梁、柱、板、楼梯、基础等构件能抵抗荷载的破坏作用,都符合要求; 本工程满足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 2)在进行梁柱配筋计算时,要满足“强柱弱梁” 、 “强节点弱构件”和 “强剪弱弯”的要求。 3)建筑高度越大、跨度越大,则质量越大。因此,地震对建筑结构的 影响就越大。 4)多层框架结构中,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较小,可以不考虑,而在高 层建筑中,风荷载的影响不可忽略。 5)一般情况下,多层框架梁、柱的计算剪力都较小,在考虑地震作用 时,一般按抗震构造要求即可。 6)用软件 pkpm 计算出的结果,其配筋要比手算的小,原因是 pkpm 考虑了空间整体作用。 62 致 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 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本组同学的帮助, 才得以顺利完成此计算书。几位老师经常到教室指导,使我在计算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请教,遇到错误能及时为我指出,并督促着我的 进度,使我能够顺利并及时地完成任务。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我也学到 了许多新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设计即将结束时,我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教 给我的一切知识。 63 参考文献 1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3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 丰定国.抗震结构设计.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00- 200. 7 张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80-90. 8 莫海鸿,杨小平.基础工程.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1-99. 9 林晨.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6. 10 王铁成.混凝土结构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200-260. 11 国振喜,施岚青,孙培生.实用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二版.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3. 12 张文钟.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1985. 13 王文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 emilio rosenbueth.desig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structu- res.pentech press ltd,1980. 15 b.s.smith and a.coull. civil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3rd ed. john 64 wiley & sons,inc.1980 65 附 录 附表 1 框架梁内力组合表 风荷载 地震荷载 1.2 恒+1.4 活1.40.6 风 1.2 恒+1.40.7 活1.4 风 1.2(恒+0.5 活)1.3地震层 次 截面 位置 内 力 恒载 活载 左(-右) 左(-右) 左风 右风 左风 右风 左震 右震 1.35 恒 +1.40.7 活 1.2 恒+1.4 活 min max m -35.11 -4.59 2.20 21.89 -46.71 -50.41 -43.55 -49.71 -16.43 -73.34 -51.90 -48.56 -73.34 -16.431-1 截面 v 67.44 6.15 -0.57 -5.70 89.06 90.02 86.16 87.75 77.21 92.03 97.07 89.54 77.21 97.07 2-2 截面 m 79.22 6.88 0.19 1.96 104.85 104.53 102.07 101.54 101.74 96.64 113.69 104.69 96.64 113.69 m -52.20 -5.19 -1.82 -18.07 -71.43 -68.38 -70.27 -65.18 -89.25 -42.26 -75.56 -69.91 -89.25 -42.263-3 截面 v -73.17 -6.35 -0.57 -5.70 -97.17 -96.22 -94.83 -93.23 -99.02 -84.20 -105.00 -96.69 -105.00 -84.20 m -23.51 -1.37 1.15 11.33 -29.16 -31.10 -27.94 -31.16 -14.31 -43.76 -33.08 -30.13 -43.76 -14.314-4 截面 v 12.97 1.05 -0.89 -8.72 16.29 17.78 15.35 17.84 4.86 27.53 18.54 17.03 4.86 27.53 四 层 5-5 截面 m -16.34 -0.94 0.00 0.00 -20.92 -20.92 -20.53 -20.53 -20.17 -20.17 -22.98 -20.92 -22.98 -20.17 m -54.99 -16.52 6.27 55.15 -83.85 -94.38 -73.40 -90.96 -4.20 -147.60 -90.43 -89.12 -147.60 -4.201-1 截面 v 74.41 24.36 -1.66 -14.54 122.00 124.79 110.84 115.49 85.01 122.81 124.33 123.40 85.01 124.79 2-2 截面 m 70.06 29.32 0.46 4.12 125.50 124.73 113.45 112.16 107.02 96.31 123.31 125.11 96.31 125.50 m -62.53 -20.27 -5.35 -46.91 -107.91 -98.92 -102.39 -87.41 -148.18 -26.22 -104.28 -103.41 -148.18 -26.223-3 截面 v -76.94 -25.62 -1.66 -14.54 -129.59 -126.80 -119.76 -115.11 -126.60 -88.80 -128.98 -128.20 -129.59 -88.80 m -16.14 -6.60 3.54 30.93 -25.63 -31.58 -20.88 -30.79 16.88 -63.54 -28.26 -28.61 -63.54 16.884-4 截面 v 10.71 5.28 -2.72 -23.79 17.96 22.53 14.22 21.83 -14.91 46.95 19.63 20.24 -14.91 46.95 三 层 5-5 截面 m -10.23 -4.43 0.00 0.00 -18.48 -18.48 -16.62 -16.62 -14.93 -14.93 -18.15 -18.48 -18.48 -14.93 m -53.61 -17.88 11.10 83.12 -80.04 -98.69 -66.31 -97.39 33.00 -183.12 -89.90 -89.36 -183.12 33.001-1 截面 v 74.25 24.50 -2.94 -21.94 120.93 125.87 108.99 117.23 75.28 132.32 124.25 123.40 75.28 132.32 2-2 截面 m 71.19 27.85 0.80 6.10 125.09 123.75 113.84 111.60 110.07 94.21 123.40 124.42 94.21 125.09 m -62.14 -20.82 -9.51 -70.93 -111.70 -95.73 -108.29 -81.66 -179.27 5.15 -104.29 -103.72 -179.27 5.153-3 截面 v -77.11 -25.48 -2.94 -21.94 -130.67 -125.73 -121.62 -113.39 -136.34 -79.30 -129.07 -128.20 -136.34 -79.30 m -16.71 -5.96 6.33 46.99 -23.08 -33.71 -17.03 -34.75 37.46 -84.72 -28.40 -28.40 -84.72 37.464-4 截面 v 10.71 5.28 -4.87 -36.14 16.15 24.33 11.21 24.84 -30.96 63.00 19.63 20.24 -30.96 63.00 二 层 5-5 截面 m -10.80 -3.65 0.00 0.00 -18.07 -18.07 -16.54 -16.54 -15.15 -15.15 -18.16 -18.07 -18.16 -15.15 m -48.43 -15.89 16.89 105.82 -66.17 -94.55 -50.04 -97.33 69.92 -205.22 -80.95 -80.36 -205.22 69.921-1 截面 v 73.76 24.30 -4.39 -27.55 118.84 126.22 106.18 118.47 67.28 138.91 123.39 122.53 67.28 138.91 2-2 截面 m 76.02 30.04 1.48 9.13 134.52 132.03 122.73 118.59 121.11 97.38 132.06 133.27 97.38 134.52 m -59.86 -19.99 -13.93 -87.56 -111.52 -88.12 -110.92 -71.92 -197.65 30.00 -100.40 -99.82 -197.65 30.003-3 截面 v -77.59 -25.68 -4.39 -27.55 -132.75 -125.37 -124.42 -112.13 -144.33 -72.70 -129.91 -129.06 -144.33 -72.70 m -19.31 -6.93 8.79 55.43 -25.49 -40.26 -17.66 -42.27 44.73 -99.39 -32.86 -32.87 -99.39 44.734-4 截面 v 10.71 5.28 -6.76 -42.64 14.57 25.92 8.56 27.49 -39.41 71.45 19.63 20.24 -39.41 71.45 一 层 5-5 截面 m -13.40 -4.81 0.00 0.00 -22.82 -22.82 -20.80 -20.80 -18.97 -18.97 -22.81 -22.82 -22.82 -18.97 66 附表 2 框架 a 柱内力组合表 风荷载 地震荷载 1.2 恒+1.4 活1.40.6 风 1.2 恒+1.4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