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计算 第1章 结构计算参考值1.1 结构计算中所用到的材料自重 钢筋混凝土 :25 水泥砂浆 :20 加气混凝土砌块 :11.8 混合砂浆 :17 地砖楼面 :1.151.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宿舍 : 2.0 卫生间 : 2.5 上人屋面 : 2.0 走廊、门厅 : 2.5 楼梯 : 3.51.3 结构计算中系数取值 结构重要性系数 : =1.0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1.2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1.41第2章 自选构件计算2.1 现浇板lb6计算2.1.1 板厚为双向板则:且故取2.1.2 荷载计算(取1m板宽为计算单元) 地砖楼面重 : 钢筋混凝土板重 : 20mm厚粉刷磨平 : 恒荷载标准值 : 活荷载标准值 :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较大,内力计算取2.1.3 内力计算 图2-1 双向板(mm)如图所示所选双向板为四边固定板跨中弯矩 因查表得跨中弯矩系数:跨中弯矩按四边简支计算: 支座弯矩按四边固定计算: 跨中弯矩:支座弯矩: 2.1.4 截面配筋计算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级(ft=1.43n/mm2,fc=14.3n/mm2)钢筋采用hrb335级(fy=300n/mm2)截面有效高度 : 短边方向跨中截面 长边方向跨中截面 支座截面 板截面配筋如下表:截面mxmymx,my,m(nmm)7.5091064.934106-7.755106-6.302106as =m/a1fcbh020.0820.0700.0850.069=1-(1-2as)1/20.0870.0730.0890.072as=a1fcbh0/fy331.76243.58339.39274.56配筋8140as=3598170as=2968140 as=3598170as=296表2-1 板截面配筋 注:最小配筋率验算: pmin =0.002与0.45ft/fy中取较大值故取满足要求根据构造要求: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10001000.15=150则:分布钢筋选用102第3章 楼梯计算3.1 材料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平行双跑,混凝土采用级();平台梁中受力钢筋采用级(),其余采用级()基本数据:3.2 楼梯板的计算3.2.1 确定板厚 取板厚3.2.2 荷载计算(取1m板宽为计算单元)楼梯斜板的倾角:1. 恒荷载计算踏步55mm地砖面层重 :踏步自重 :斜板自重 :20mm混合砂浆板底抹灰 :恒荷载标准值 :2. 活荷载计算活荷载标准值 :3.总荷载计算总荷载设计值 :3.2.3 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跨中弯矩:3.2.4 截面配筋计算最小配筋率验算: 即取则 满足要求故选配纵向受力钢筋为根据构造要求:且故分布钢筋选用;支座负筋选用;3.3 平台板的计算3.3.1 荷载计算55mm地砖面层重 :100mm平台板自重 :20mm混合砂浆板底抹灰: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总荷载设计值 :3.3.2 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跨中弯矩:3.3.3 截面配筋计算最小配筋率验算: 即取则即取=故选配纵向受力钢筋为根据构造要求:且故分布钢筋选用3.4 平台梁的计算3.4.1 尺寸确定 h=(1/81/12)l=(1/81/12) 3900=325487.5mm取h=400mm b=(1/21/3)h=133200mm 选b=200mm 尺寸为200400mm3.4.2 荷载计算梯段板传来的荷载 :平台板传来的荷载 :平台梁自重 :20mm混合砂浆抹灰重:总荷载设计值 :3.4.3 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取两者较小跨中弯矩支座剪力3.4.4 截面配筋计算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小配筋率验算: 即取则 满足要求故选配纵向受力钢筋为2. 箍筋计算0.7ftbh0=0.71.43200365=73.073knvmax=70.31kn故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沿全梁均匀布置8200。 第4章 框架计算4.1 设计基本资料 1.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2. 基本风压: 3. 筑结构安全等级: 级 4.资料: 梁柱混凝土均选用c30级() 梁柱受力钢筋均选用级() 箍筋均选用级() 5.取一榀完整结构、荷载分布均匀的具有代表性的框架作为计算单元图4-1 一榀框架计算单元4.2 框架计算简图4.2.1 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 (1) 框架中梁柱均为整体现浇,节点可以简化为刚结点,底层柱与基础的连接点也可以简化为刚结点 (2) 计算简图中尺寸的确定 框架跨度取柱的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近似取轴线间距; 框架柱的高度:底层取底层层高加1.0m,其余各层取各层层高,即 梁面到梁面之间的距离(3)根据以上原则作出的框架计算简图如下: 图4-2 框架计算简图4.2.2 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1 框架梁边跨: 取 取中跨1:取 取中跨2: 取 取2 框架柱为了方便计算,柱的尺寸均以底层中柱的截面尺寸为准 初选截面尺寸 取 取 验算初选截面尺寸多层框架民用建筑竖向荷载标准值荷载综合分项系数取1.2,则查混凝土结构表13.18得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查混凝土结构表13.21得柱轴压比限值为0.85,即即 满足要求4.2.3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对于现浇整体式框架,框架梁1 框架梁2.1m跨: 5.1m跨: 2.7m跨: 2 框架柱底层 : 二六层: 各杆件的线刚度及相对线刚度见计算简图4-24.3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4.3.1 屋面恒荷载(1)上人屋面做法3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40.03=0.72 kn/m2三毡四油防水层:0.40 kn/m2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0 kn/m2 150mm水泥蛭石保温层:50.15=0.75 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0=2.50 kn/m215mm混合砂浆抹灰:0.01517=0.255 kn/m2 总恒载标准值:0.72+0.40+0.40+0.75+2.50+0.255=5.025 kn/m2 (2)屋面均布荷载1) 阳台板传来荷载: 5.0252.1/25/82=6.595 kn/m 框架梁自重: 0.2(0.4-0.1)25=1.5 kn/m 15mm厚框架梁侧抹灰: 0.015(0.4-0.1)172=0.153 kn/m 总荷载标准值:6.5951.50.153=8.248 kn/m2) 宿舍板传来荷载: 框架梁自重: 0.3(0.6-0.1)25=3.75 kn/m15mm厚梁侧抹灰: 0.015(0.6-0.1)172=0.255 kn/m总荷载标准值: 14.96+3.75+0.255=18.965 kn/m3) 走道板传来荷载: 5.0252.7/25/82=8.480 kn/m 框架梁自重: 0.2(0.4-0.1)25=1.5 kn/m 15mm厚框架梁侧抹灰: 0.015(0.4-0.1)172=0.153 kn/m总荷载标准值: 8.4801.50.153=10.133 kn/m4.3.2 楼面恒荷载(1)2.1m框架梁自重:0.25(0.4-0.1)25=1.5 kn/m 15mm厚梁侧抹灰: 0.015(0.4-0.1) 172=0.153 kn/m 板传来荷载: 阳台上卫生间轻质隔墙自重为3.92kn/m3 则阳台板上荷载为3.99+3.93*0.1*3.8=5.481kn/m 填充墙自重: 11.80.2(3.9-0.4)=8.26 kn/m 15mm厚墙侧抹灰: (3.9-0.4)0.015172=1.785kn/m 总荷载标准值: 1.5+0.153+7.19+8.26+1.785=18.89kn/m(2)5.1m框架梁自重:0.3(0.6-0.1)25=3.75kn/m 15mm厚梁侧抹灰: 0.015(0.6-0.1)172=0.255 kn/m 填充墙自重: 11.80.2(3.9-06)=7.788 kn/m 15mm厚墙侧抹灰: (3.9-0.6)0.015172=1.683kn/m 板传来荷载: 总荷载标准值: 3.75+0.255+7.788+1.683+11.88=25.356kn/m(3)2.7m框架梁自重:0.25(0.4-0.1)25=1.5 kn/m 15mm厚梁侧抹灰: 0.015(0.4-0.1) 172=0.153 kn/m 板传来荷载: 总荷载标准值: 1.5+0.153+6.733+8.26+1.785=8.286kn/m4.3.3 梁端集中力计算1顶层(1)2.1m跨梁集中力女儿墙自重:(0.21.211.8+0.0152171.2)3.9=13.432 kn纵向框架梁自重:0.2(0.4-0.1)253.9=5.85 kn15mm梁侧抹灰重:2(0.4-0.1)0.015173.9=0.597 kn 阳台板板传来的荷载: 总集中力:13.432+5.85+0.597+18=37.879 kn(2)5.1m跨梁集中力纵向框梁自重:0.2(0.4-0.1)253.9=5.85 kn15mm梁侧抹灰重:2(0.4-0.1)0.015173.9=0.597 kn阳台板板传来的荷载: 宿舍板传来的荷载: 总集中力:5.85+0.597+18+23.884=48.331 kn(3)2.7m跨梁集中力纵向框架梁自重:0.2(0.4-0.1)253.9=5.85 kn15mm梁侧抹灰重:2(0.4-0.1)0.015173.9=0.597 kn 宿舍板板传来的荷载: 走道板传来的荷载: 总集中力:5.85+0.597+23.884+21.214=51.545 kn2.标准层框架梁端集中力计算(1)2.1m跨框架梁端:填充墙重及抹灰重: 纵向框架梁自重:5.85kn 15mm梁侧抹灰:0.597 kn板传来的荷载: 窗户自重: 总集中力:19.66+5.85+0.597+19.626+2.16=47.893 kn(2)5.1m跨框架梁端集中力填充墙重及抹灰重: 纵梁自重:5.85 kn纵梁抹灰:0.597 kn 阳台板传来的荷载: 宿舍板传来的荷载: 门自重:2.12.10.4=1.764 kn总集中力:22.5+5.85+0.597+19.626+18.968+1.764=69.305 kn (3)2.7m跨框架梁端:填充墙重及抹灰重: 纵向框架梁自重:5.85kn 15mm梁侧抹灰:0.597 kn宿舍板传来的荷载: 走道板传来的荷载: 窗户自重: 总集中力:29.733+5.85+0.597+18.968+16.845+0.756=12.749 kn恒荷载布置图如下:图4-3恒荷载布置图4.3.4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计算1 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本框架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由于结构对称、荷载对称、材料性质相同,所以利用对称性原理计算框架一半,中跨梁线刚度修正 为1/2。 节点a7: 节点b7: 节点c7: 节点a6: 节点b6: 节点c6:节点a5:节点b5:节点c5:节点a2、a3、a4同a5节点b2、b3、b4同b5节点c2、c3、c4同c52 计算固端弯矩 弯矩分配及传递过程如下图: 图4-4 弯矩二次分配法-恒荷载弯矩传递()3 弯矩图 图4-5 恒荷载弯矩图() 4.3.5 计算梁端剪力、柱端剪力 梁端剪力 第六层: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第二层同第四层第一层: (2) 柱端剪力 (3) 绘剪力图 图4-6 恒荷载剪力图(kn) 4.3.6 计算柱的轴力1 二六层柱自重: 底层柱自重 : (2)绘轴力图 图4-7 恒荷载轴力图(kn)4.4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4.4.1 活荷载计算(1)均布荷载:顶层边跨2.1m框架梁: 顶层5.1m框架梁: 顶层2.7m框架梁:标准层2.1m框架梁: 标准层5.1m框架梁: 标准层2.7m框架梁: (2)梁端集中力:顶层2.1m框架梁端: 顶层5.1m框架梁端: 顶层2.7m框架梁端: 标准层2.1m框架梁端: 标准层5.1m框架梁端:标准层2.7m框架梁端:4.4.2 活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 图4-8恒荷载布置图(1)弯矩分配系数同恒荷载弯矩分配系数 计算固端弯矩顶层:标准层:顶层:标准层:顶层:标准层:弯矩分配及传递过程如下图:图4-9 弯矩二次分配法-恒荷载弯矩传递()(4) 绘弯矩图: 图4-10活荷载弯矩图()4.4.3计算梁端剪力、柱端剪力 梁端剪力 第六层: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第二层同第四层第一层:(2)柱端剪力 (3)剪力图 图4-11 活荷载剪力图()4.4.4 计算柱的轴力 (1) (2) 绘轴力图 图4-12 活荷载轴力图(kn)4.5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4.5.1 基本数据计算(1) 基本风压:(2) 屋总高度: (3) 风荷载体型系数:(4)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类地面计算)表4-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表h4.358.2512.1516.0519.9523.850.740.740.740.760.840.90(5) 受风面的宽:4.5.2 计算框架各节点上风荷载标准值4.5.3 计算各个楼层以上所有风荷载的标准值第六层:第五层:第四层: 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4.5.4 计算各柱的剪力值 计算各柱的剪力值(见下表)表4-2 柱剪力值楼层边柱中柱1中柱2第六层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4.5.5 计算各柱的反弯点高度表4-3 柱的反弯点高度楼 层边柱中柱1中柱2第六层第五层第四层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4.5.6 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1)柱端弯矩底层柱 二层柱:三层柱: 四层柱:五层柱:六层柱:(2)求梁端弯矩 m左=(m上+ m下)i左/(i左+ i右) m右=(m上+ m下)i右/ (i左+ i右)顶层:五层:四层:三层:二层:一层: 4.5.7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计算 (1)计算梁端剪力顶层:五层:四层:三层:二层:一层:(2)计算柱剪力:顶层 五层 四层 三层 二层 一层 4.5.8 风荷载作用下轴力计算顶层:五层:四层:三层:二层:一层:4.5.9 绘内力图 图4-13 左风载弯矩图() 图4-14 左风载剪力图(kn) 图4-15 左风载轴力图(kn)4.6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4.6.1主要参数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1)当地的基本风压w0=0.40kn/m2;(2)基本雪压s0=0.25kn/m2;(3)抗震设防烈度7度;3主要荷载(作用)取值(1)楼面活荷载取2.0 kn/m2;上人屋面活荷载取2.0 kn/m2;(2)基本雪压s0=0.30kn/m2;4抗震设计参数(1)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6.2 荷载计算1.永久荷载(1)13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40.03=0.72 kn/m2三毡四油防水层:0.40 kn/m2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0 kn/m2 150mm水泥蛭石保温层:50.15=0.75 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0=2.50 kn/m215mm混合砂浆抹灰:0.01517=0.255 kn/m2 总恒载标准值:0.72+0.40+0.40+0.75+2.50+0.255=5.025 kn/m2(2)地砖楼面重 : 钢筋混凝土板重 : 20mm厚粉刷磨平 : 恒荷载标准值 : (3)横向2.1m框架梁kl1自重:0.2(0.4-0.1)25=1.5 kn/m 抹灰15mm混合砂浆: 0.015(0.4-0.1)172=0.153kn/m 合计1.653n/m(4)横向5.1m框架梁kl2自重:0.3(0.6-0.1)25=3.75kn/m抹灰15mm混合砂浆:0.015(0.6-0.1)172=0.255 kn/m合计4.004 kn/m(5)横向2.17m框架梁kl1自重:0.2(0.4-0.1)25=1.5 kn/m 抹灰15mm混合砂浆: 0.015(0.4-0.1)172=0.153kn/m 合计1.653n/m (6)纵向框架梁kl3自重:0.2(0.4-0.1)25=1.5 kn/m抹灰15mm混合砂浆:0.015(0.4-0.1)172=0.153 kn合计1.653kn/m(7)柱自重:0.40.425=4 kn/m 抹灰15mm混合砂浆:0.015(0.4+0.4)172=0.408 kn/m合计4.408kn/m(8)内外纵墙墙体自重标准层:0.2(3.9-0.4)11.8=8.26 kn/m抹灰:(3.9-0.4)0.015172=1.785 kn/m合计10.045kn/m 考虑窗折减:10.0450.9=9.041 kn/m(9)外横墙自重:标准层:(层高3.9m)2.1m跨横墙:0.2(3.9-0.4)11.8=8.26 kn/m 抹灰:(3.9-0.4)0.015172=1.785 kn/m合计10.045kn/m 标准层:(层高3.9m)5.1m跨横墙:0.2(3.9-0.6)11.8=7.788 kn/m抹灰:(3.9-0.6)0.015172=1.683 kn/m合计9.471kn/m 2.7m跨横墙:0.2(3.9-0.4)11.8=8.26 kn/m 抹灰:(3.9-0.4)0.015172=1.785 kn/m合计10.045kn/m 考虑窗折减:10.0450.9=9.041 kn/m女儿墙自重(墙高1000mm,200mm混凝土压顶) 0.21.011.8+0.30.2253.86kn/m15mm厚混合砂浆两面抹灰:1.20.0152170.612kn/m合计4.472kn/m 2.活载标准值计算查荷载规范: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n/m2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走廊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m2雪荷载为0.25kn/m2 雪荷载与积灰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取大4.6.3梁、柱刚度计算根据规范可知,对于现浇楼板其梁的线刚度应进行修正:边框架 =2.0 中框架 =2.0取结构图中5号轴线的一榀框架进行计算横梁线刚度i b的计算采用混凝土c30, =3.0104n/mm2表4-4 横梁线刚度ib类别ec (n/mm2)b (mm)h (mm)l (mm)2eci0/l (knm)ab跨3.010420040021003.057104bc跨3.010430060051006.3531104cd跨3.010420040027002.378104表4-5 柱线刚度ic层次ec (n/mm2)b (mm)h (mm) lc (mm)ecio/l (knm)13.010440040049001.29104263.010440040039001.62104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底层:边柱 中柱1中柱2二、三、四、五、六层柱:边柱 中柱1 中柱2 ,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4.6.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 表4-6 梁重力统计表4-7 柱重力统计 表4-8 墙重力统计表4-9 突出层墙重力统计 底层楼板恒载、活载计算(楼梯间按楼板的1.2倍计算):楼板面积: 楼梯面积: 走廊面积: 恒载=楼梯恒载+楼板恒载: 活载: 由以上计算可知,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第二层楼板恒载、活载计算第三层楼板恒载、活载计算第四层楼板恒载、活载计算楼板面积: 楼梯面积: 走廊面积: 恒载=楼梯恒载+楼板恒载: 活载: 由以上计算可知,四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第五层楼板恒载、活载计算第六层楼板恒载、活载计算楼板面积: 突出层楼板面积:楼梯面积: 恒载=楼梯恒载+楼板恒载: 活载: 雪载: 突出层梁重:突出层柱重:由以上计算可知,三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4.7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4.7.1横向框架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横向框架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见表。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由式gk; i=; k。表4-10 横向侧移刚度统计表 4-11 横向框架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层次gi (kn)vgi(kn) /(n/mm)ui(mm)ui610662.93310662.93328129637.906695.81510880.03821542.97136898458.385657.904410880.03832423.00936898487.871599.519312165.57444588.583368984120.842511.648212369.64656958.229331332171.390390.806115741.70372699.432331332219.416219-4164.7.2 横向框架自震周期计算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法是求结构基本频率的一种近似方法。将结构按质量分布情况简化为无限质点的悬臂直杆,导出以直杆顶点位移表示的基频公式。这样,只要求出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就可以按下式求得结构的基本周期:式中: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考虑填充墙对框架自振周期影响的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取0.60.7,该框架取0.7。:框架结构的顶点假想位移。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前,无法求出框架的地震力及位移, 是将框架的重力荷载视为水平作用力,求得的假想框架顶点位移。然后由求出t1,再用t1求出框架结构的底部剪力。进而求出框架各层剪力和结构真正的位移。则基本周期:=1.70.7=0.965(s)4.7.3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根据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第5.1.2 条规定,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在类场地,7 度设防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情况下,由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500112010)表5.1.41 和表5.1.42 可查得:结构的特征周期 t g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7 度,多遇地震作用)为:t g =0.40s =0.08由于t1=0.9651.4 t g =1.40.40=0.56(s),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基底剪力,若按计算分配给各层,则水平地震作用呈倒三角形分布。对一般层,这种分布基本符合实际。但对结构上部,水平作用小于按时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法求得的结果,特别对于周期比较长的结构相差更大。地震的宏观震害也表明,结构上部往往震害很严重。因此,即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考虑顶部地震力的加大。考虑了结构周期和场地的影响。且修正后的剪力分布与实际更加吻合。 =0.08 t1+0.01=0.087结构横向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0.85(10662.933+10880.038*2+12165.574+12369.646+15741.703)=61794.942 kn=()0.9=()0.90.08=0.035=0.03561794.942=2162.823 kn顶点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式,具体过程见表5-2,各层地震剪力按式=计算:各层横向地震剪力计算见表。表4-12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各楼层地震剪力及楼层间位移计算表层次gi(kn)hi(m)gihi(knm)gjhj(knm)gihi/gjhjfek(kn)fi(kn)vi(kn)610662.93323.85254310.95 964330.030.2641974.657521.309521.3095880.03819.95217056.760.225444.298965.6074880.03816.05174624.610.181357.4131323.02312165.57412.15147811.720.153302.1231625.14212369.6468.25102049.580.106209.3141834.46115741.7034.3568476.410.071140.2011974.664.7.4 转化为一品框架结构内力分析; ; ; ; ; ; 4.7.5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弯矩计算(1).柱端弯矩:底层柱 二层柱:三层柱:四层柱: 五层柱:六层柱:(2)求梁端弯矩 m左=(m上+ m下)i左/(i左+ i右) m右=(m上+ m下)i右/ (i左+ i右) 顶层:五层:四层:三层:二层:一层:4.7.6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剪力计算(1)求梁端剪力顶层:五层:四层:三层:二层:一层:(2)计算柱剪力:顶层 五层 四层 三层 二层 一层 4.7.7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轴力计算顶层:五层:四层:三层:二层:一层:4.7.8绘内力图 图4-16 地震载弯矩图() 图4-17 地震载剪力图() 图4-18 地震载轴力图()第5章 框架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5.1 荷载组合及配筋计算考虑情况(2)(3)(4)5.2 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组合 1框架梁:控制截面是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支座截面: 跨中截面: 2框架柱:控制截面是柱的上下端(1) 及相应的、 (2) 及相应的、 (3) 及相应的、5.3材料混凝土:采用c30级()钢筋 :受力钢筋采用级() 箍筋采用级()5.4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1.由于内力分析的结果是轴线位置处的内力,而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位置应是 柱边缘处,;因此在确定该处的最不利内力时应根据柱轴线处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出柱边缘截面的弯矩和剪力上式中、柱边缘处梁截面的弯矩和剪力;m、v 柱轴线处梁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柱截面高度; 在长度范围内的剪力改变量);2 考虑到活荷载满跨布置所求的跨中弯矩与按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所求的跨中弯矩偏小,故将所得的跨中弯矩乘以提高系数1.2;由于框架梁柱节点非绝对刚接,框架中允许梁端出现塑性铰,因此在梁中可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即使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0.95.4.1梁端内力组合见附表15.4.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内力组合控制值将框架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按以下两部分计算并配筋框架梁配筋表见附表2 5.4.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表5-1 框架梁斜截面承载力取各截面最大剪力计算5.5框架柱的配筋计算5.5.1柱端内力组合表见附表35.5.2.柱配筋计算下面以第一层b轴柱为例说明计算方法:(1)材料强度:混凝土选用c30(fc =14.3n/mm2,ft =1.43n/mm2);纵筋选用hrb400(fy=360 n/mm2);箍筋选用hpb300(fy=270 n/mm2)(2)配筋计算 求钢筋面积和 所以应按构造配置纵向受力钢筋,选318(实配)(3)b柱最大剪力为65.108kn验算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要求验算是否可按构造配筋 按构造配置箍筋双肢箍,加密区 双肢箍第6章 基础计算6.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宽度修正。初选基础埋深为1.8m,即d=1.8m.。依据任务书中地质勘察资料,有b=0.3,d=1.6。基础埋深范围内地基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为:m=(17.80.5+191.3)/1.8=18.7kn/m先假设基础宽度b3m,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为:a=ak+(d-0.5)=220+1.617.8(1.8-0.5)=257.024kpa6.2基础j-1的设计:6.2.1基础j-1的截面尺寸初选基础高度为600mm,在基底做一层100厚c10混凝土垫层,则ho=h-40=600-40=560mm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1782.427kn, =105.69kn, =956.448knm先按中心荷载作用,估算 考虑偏心荷载不利影响,加大基础底面积10% a=1.48.064=11.209取bl=33=5.296.257,基础宽度不大于3m基础及上覆土自重:gk=20181.8=648kn基底抵抗矩:基底边缘最大与最小应力: 验算基础底面应力:a、b、故选取基础截面尺寸: h=0.6m6.2.2柱与基础j-1交接处的冲切承载力验算(at:柱宽。ab=柱宽+2基础有效高度): 所以冲切椎体在基础之内6.2.3基础板底(j-1)配筋计算 基础j-1底板每1m配筋面积:as1= mm2实配12125(as=906mm2)as1=mm212125(as=906mm2)经验证满足配筋率6.3基础j-2的设计:6.3.1基础j-2的截面尺寸初选基础高度为600mm,在基底做一层100厚c10混凝土垫层,则ho=h-40=600-40=560mm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1434.689kn, =171.45kn, =65.108knm先按中心荷载作用,估算 考虑偏心荷载不利影响,加大基础底面积10% a=1.46.491=9.087取bl=33=5.296.257,基础宽度不大于3m基础及上覆土自重:gk=20181.8=648kn基底抵抗矩:基底边缘最大与最小应力: 验算基础底面应力:a、b、故选取基础截面尺寸: h=0.6m6.3.2柱与基础j-2交接处的冲切承载力验算(at:柱宽。ab=柱宽+2基础有效高度): 所以冲切椎体在基础之内6.3.3基础板底(j-2)配筋计算 基础j-2底板每1m配筋面积:as1= mm2实配12240(as=471mm2)as1=mm2实配12240(as=471mm2)经验证满足配筋率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全,此后在钱老师谆谆教诲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后期的结构计算、结构方案更是坎坷不断,作出了漂亮的方案。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探索者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风荷载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