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物学中德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doc_第1页
关于中学生物学中德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doc_第2页
关于中学生物学中德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doc_第3页
关于中学生物学中德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doc_第4页
关于中学生物学中德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学生物学中德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摘要:近年来,如何在中学生物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已有不少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将其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为注重生命科学史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认真分析教材,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渗透唯物辩证法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关注社会生活,用实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从人文精神角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五个方面,并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关键词:中学 生物教学 德育渗透中国传统的道德理论是关于生命的学问,中国的道德心理学、道德教育学和道德哲学的核心论题是道德智慧问题1 。道德教育的智慧,指向人的道德生命的生长,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让学生学会感激,追求崇高,让学生充溢幸福感和责任感2。近年来,针对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问题,前人从教材和生活出发,在德育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等具体问题上已经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3。现就其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如下:1 .注重生命科学史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索真理的历史。新课改后的教科书中比较多的写进了诸如“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访谈”“科学史话”等内容,资料分析中也有科学史内容。 在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各种灵活多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合作,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4。除此之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当代科学家的智慧以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5。2 .认真分析教材,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以教育学生尊重人类的生命(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为核心,以教育学生尊重动物的生命为外延,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为长远目标的一种德育教育6。一些教师近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渗透生命教育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上海市一位教师在对本市高中教材内容仔细分析基础上,将其分为珍惜生命篇:教材中的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减数分裂与配子的形成、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等;关爱生命篇:教材中的遗传与优生、人口发展与生态平衡,以及专题sars、艾滋病与毒品等;尊重生命篇:教材中的选用生物材料所做的实验;欣赏生命篇:教材中的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野生生命的保护等7。同时,也有教师提出“死亡教育”8,丰富了生命教育的意义。一位教育家指出,我们的影视传媒和学校要多树立遇到挫折能健康积极解决问题的榜样,不要过多展示死亡。另外他还说,中国青少年亟须普及死亡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到死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也让青少年体会到死亡给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3 .渗透唯物辩证法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很重要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是未来发展自觉选择的时期。生物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一切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9。比如:细胞的化学组成、遗传的物质基础揭示了生命的物质性,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细胞分裂则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新陈代谢体现对立统一规律,生命活动调节揭示质变量变规律,遗传和变异揭示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等10。还有教师从进化论主要知识板块来阐述进化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在进化论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授课,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提高识别真伪科学的本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1。4 .关注社会生活,用实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德育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素质的人。目前生态德育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12。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关注生活中的事件,巧妙地将之引入课堂,利用它们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今年初南方的冰雪之灾,引发的生态危机,今年春天天津又经历了几次沙尘暴天气,用我们身边亲历的现象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作进一步的阐发,由此引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德育内容;又如,近几年云南滇池、江苏太湖等湖泊都爆发了大范围的蓝藻肆虐繁殖的现象,甚至2007年太湖流域的居民日常生活的自来水供应曾一度告急,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这一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来进行教学,如可以用藻类植物的生殖特点和生活环境来解释蓝藻的疯长,更可以用滇池、太湖等水域周边的水污染来解释造成蓝藻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并由此自然而然地渗透出保护环境的德育因素来3。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些生活问题,比如计算一下自己每天要用多少塑料袋,有多少成为一次性垃圾,从而引出我们的新政策有偿使用塑料袋。在生态德育中渗透循环经济意识13、海洋资源教育14,通过实例让高中学生具备环保意识、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意识。5 .从人文精神角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杨叔子院士有段论述:“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15”在探索中学生物学中德育问题的道路上,有很多教师、学者从人文精神角度作了不少的工作。生物课程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人与自然方面,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与社会方面,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16,即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主要讲关于生命的道德哲学。内容主要包括: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试管婴儿的诞生带来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反响以及相关的法律;在克隆技术方面,克隆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潜在的利益,同时多利羊的诞生,使人们意识到这些技术对人类社会也有潜在的威胁;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方面,人类基因组计划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的伦理困惑;在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方面,基因治疗为人类绝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治疗绝症也不再只是梦想,这样也带来了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在转基因食品方面,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自其问世以来一直是各国政府、科学家、生产商和消费者头疼的问题17。人与美方面,可以利用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进行审美教育18,对于培养中学生具有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促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6 .小结与思考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层次多角度的德育渗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也有益于激发教师们更深入的思考。但是也不难发现在中学生物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对德育的内容以及在教学中实施方法有较多探索,对教学的原则方面探索较少3,还处在初步探讨阶段,有关实验中的德育渗透很少有待探索,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进一步探索完善。同时生物教育中还存在只注重科学知识,认为成绩最重要,忽略德育的教学。我的一名学生曾对我说:“因为我热爱生命,所以我很热爱生物学习 !” 通过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学生物学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生物教材生物学知识蕴藏着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以德促教,以教育德,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参考文献:1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成尚荣.寻找道德教育智慧的源头j.课程.教材.教法,2006 , 25(2) : 443常桂华.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j.中学生物学,2007, 23(10):2728 4周湘.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生物学通报,2006 , 41(12) :50525王伟平.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人教网,2007,07-17 6周兴莲.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j. 生物学教学,2005 , 30(6):33347邢延文. 在遗传和优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 生物学教学,2005 , 30(11):30318沈霞. 死亡教育-生物学教育的新课题j. 生物学教学,2006 , 31(4):10119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1710倪志龙. 生物教材中德育教育内容举隅j. 科教文汇,2007,24:90 11陈晓芸,李绿庄.浅析进化论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j. 生物学教学,2006 , 31(6):7912沈霞 , 余胜光.生态德育生物学教育的新课题j. 生物学教学,2007 , 32(9):4613孙秀玲. 在教学中渗透循环经济意识j. 生物学教学,2006, 31(8):121314徐敏. 在教学中渗透海洋资源教育j. 生物学教学,2005, 30(1):232415胡继飞.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