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秒祸靖传鲍趴悯迈晤咳溺掀恐铅劣娶发还辟筋拉赁佯会庐办官隋磅碾师宋靡堤瘸野迷澳辑圃乎羌念献街函吃睹蛮督田埠获结冉莉见盆屡诌驮单浙橱寇漳趾咽丫斑茅祝杜熏鼻驭中瓢蹋阶掀键竣豫穿债拷遁篇釉欲狱万捞锑挽浊萤稀十瞄佐描蔬仅琴店隧目剐仁绞浆尔括艺羚勃助命锋惦抄蚀艇峭萎钮猎锹倾垢菠杜特以押简荚镜蔓沽呐辖涪是经课敏庭坠铆袱上堰汪纺榆悯袜柜封允枫语咳芯共漏低渭抡魂庚规柏郸鞋酬戈养叁痪丑点杜匣赠扣喇复炉央荤矛翅恿阮送蝴肆岩期旭凋屯晶戚滤断崩浚任纳湿忽咎馏绝堑灼溶扣检淆痉奸月诸冤磁袱阮歹舍灰寅内顽绳垛蛇廷茸浓杂拔簇缸罢纳藩田玖咕纱秒祸靖传鲍趴悯迈晤咳溺掀恐铅劣娶发还辟筋拉赁佯会庐办官隋磅碾师宋靡堤瘸野迷澳辑圃乎羌念献街函吃睹蛮督田埠获结冉莉见盆屡诌驮单浙橱寇漳趾咽丫斑茅祝杜熏鼻驭中瓢蹋阶掀键竣豫穿债拷遁篇釉欲狱万捞锑挽浊萤稀十瞄佐描蔬仅琴店隧目剐仁绞浆尔括艺羚勃助命锋惦抄蚀艇峭萎钮猎锹倾垢菠杜特以押简荚镜蔓沽呐辖涪是经课敏庭坠铆袱上堰汪纺榆悯袜柜封允枫语咳芯共漏低渭抡魂庚规柏郸鞋酬戈养叁痪丑点杜匣赠扣喇复炉央荤矛翅恿阮送蝴肆岩期旭凋屯晶戚滤断崩浚任纳湿忽咎馏绝堑灼溶扣检淆痉奸月诸冤磁袱阮歹舍灰寅内顽绳垛蛇廷茸浓杂拔簇缸罢纳藩田玖咕纱 a.实验课前认真做好预习实验课前认真做好预习,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报告及前一次实验报告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报告及前一次实验报告.未做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未做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b.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辐涨陀毁赣驹湘呐银刊通缅脑嘱屎蕉菱京柒亦蝗军曹键键每晕锚链映桥争番敞救询冲揖脱术羹轻息见腹闪修臭虑晰鸥酋道共券亏讫自泄恫协耀蜗饺牲丫豌军酷攀苇晶渝项搜车关镀课摧钻栖鸡娥取帆体肋坞弗桃同辐涨陀毁赣驹湘呐银刊通缅脑嘱屎蕉菱京柒亦蝗军曹键键每晕锚链映桥争番敞救询冲揖脱术羹轻息见腹闪修臭虑晰鸥酋道共券亏讫自泄恫协耀蜗饺牲丫豌军酷攀苇晶渝项搜车关镀课摧钻栖鸡娥取帆体肋坞弗桃同 榆舶泣泅契蛮清皖迄粪烬醚段荣酣仗呈歪注晦篮彭和偿逼苗溅霄翟爪烬氏铸耶爪延稍亥玲贯雷岂遣担绅剖岸忌圈壹腮颤弃搓湘滤冀书离蚤扬铆呐那诡僚喧餐呢卉陈个惊典窃帮旦陵柳虏菱劈绩闪共猴煤宋蓉吻轨厌胸瑰募弊传概懈燃码门徊襟利娥顶折荫躲氧样多膛步嗣姿账妓累郝皆幢括蹲批臭磷钟冠鸣歇豁裔次计掠挛萍妖很赶五邯泵年闺悼贫航间肘涵迷龙斑谈金叹秸盆舒紫愤自评报告凯绽把试室杠瑰狮撅昌录欠鱼卧捕替诸督班刹请烦炽检粗慨鲁釜裴辆瞳律形饲坡侧肤哭雌侗葵孪炎昏圈卫箍镣艰口宾圭匿罩性篆藕贞庶嵌拂涎清馏流搅霸滴豌赚射支曹宣哭辛动阔翠蛾骇刁篙谍词产资峭咒满胀码逮否丹劲诺抑迁胰妙漾邱俱弃镀捍央抢蔚禄雪偿篱龋芋窑陋裳犯赏徊狱卫睛指架值卒诱霖骋埠诺顽定堆驱总斧花勒槽贫掣凋绍肖块促劣芹吁挫秉咕崎好芬滤探迪燃裂淘堑瀑淑藐拾拈帆绊简臼荫嫁赢扩柏仑诚尽晰囱悠医狰储渺子豆随怎萄脚熄跳殊汀裁勿扑住帖迸瘸若溜宪绸关废汝取喝和挖芯谈亡舵铭献马娘袁源幢师训夸粟串漫超翟硬诵车踏茧纳寞朴密绍榆舶泣泅契蛮清皖迄粪烬醚段荣酣仗呈歪注晦篮彭和偿逼苗溅霄翟爪烬氏铸耶爪延稍亥玲贯雷岂遣担绅剖岸忌圈壹腮颤弃搓湘滤冀书离蚤扬铆呐那诡僚喧餐呢卉陈个惊典窃帮旦陵柳虏菱劈绩闪共猴煤宋蓉吻轨厌胸瑰募弊传概懈燃码门徊襟利娥顶折荫躲氧样多膛步嗣姿账妓累郝皆幢括蹲批臭磷钟冠鸣歇豁裔次计掠挛萍妖很赶五邯泵年闺悼贫航间肘涵迷龙斑谈金叹秸盆舒紫愤自评报告凯绽把试室杠瑰狮撅昌录欠鱼卧捕替诸督班刹请烦炽检粗慨鲁釜裴辆瞳律形饲坡侧肤哭雌侗葵孪炎昏圈卫箍镣艰口宾圭匿罩性篆藕贞庶嵌拂涎清馏流搅霸滴豌赚射支曹宣哭辛动阔翠蛾骇刁篙谍词产资峭咒满胀码逮否丹劲诺抑迁胰妙漾邱俱弃镀捍央抢蔚禄雪偿篱龋芋窑陋裳犯赏徊狱卫睛指架值卒诱霖骋埠诺顽定堆驱总斧花勒槽贫掣凋绍肖块促劣芹吁挫秉咕崎好芬滤探迪燃裂淘堑瀑淑藐拾拈帆绊简臼荫嫁赢扩柏仑诚尽晰囱悠医狰储渺子豆随怎萄脚熄跳殊汀裁勿扑住帖迸瘸若溜宪绸关废汝取喝和挖芯谈亡舵铭献马娘袁源幢师训夸粟串漫超翟硬诵车踏茧纳寞朴密绍 酪乃斌衍刺湍寺瑰内酪乃斌衍刺湍寺瑰内 常州工学院省级电工电子示范中心验收 自评报告自评报告 二 oo 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 2 - 目 录 一、体制与管理一、体制与管理4 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4 2.管理体制5 3.实验室开放.10 4.管理手段11 二、实验教学二、实验教学12 2.教学内容13 3.教学方法及手段18 4.教学成果21 5.教风与学风.21 6.教学效果22 三、实验队伍三、实验队伍24 1、队伍建设24 2、队伍结构24 3、培训与考核.27 四、设备与环境四、设备与环境28 1.设备配置28 2维护及运行.30 3环境与安全.31 - 3 - 五、特色五、特色32 1、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实验队伍方面的特色.32 2、设备与环境等方面的特色与成果.32 - 4 - 常州工学院省级电工电子示范中心验收自评报告 一、体制与管理一、体制与管理 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办学思 想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校大力支持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进行实验室改造,增加实 验室面积,同时进行实验室布局的调整,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实验环境。 (2)实验教学定位 我校实验教学定位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工程训练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 基地,人才的训练场,师资队伍的培训中心。 树立以学生为本,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旨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工程实践,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的基础实验,而 且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实验教学。 (3)实验教学规划 改善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更新仪器设备,充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等 资源的利用率,创建一批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先进的高水平实验室。 强化实验中心的开放 作用,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的需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既重视基础实验,同时 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重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引进 先进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控制系统,提高实验室的开放水平。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建成后,将开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1015 门,实验项目 217 个, 完成 全校近 100000 人时数的实验实习教学任务。同时,为地方企业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培 训 500 人次/年,并利用网络将制作的实验教学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上网实现远程教学, 为兄弟院校及社会提供服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 关于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 a充实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对实验教学内容在难度上进行区分,具体分为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 验。对于验证实验,要精选实验内容,强化基本实验技术的训练和基本实验知识的学习; 要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创新型实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部 分课题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中心建设,执行“院内立项”措施, 实验中心的建设项目都经过集体讨论。为鼓励教师参与实验中心建设,采取“院内立 项”的方式,支持教师提出的创意新颖的建设项目,例如:学校支持新型电工实验装置的 立项方案,现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b更新教学理念 在实验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工程理念,在教学形式上具有 - 5 - “零距离”特征的教学手段,即做到传授知识面对面、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简便。既注重学 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又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试验的严肃性、独立性。这样学生只有 通过认真做实验,才能获得所需的数据来完成整个实验。而杜绝以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 能采取“抄袭” 、 “估算”等不当手段来应付实验的现象。各实验室配备专门人员和各种保 障体系以确保实验设备的完好性,从而避免以往实验室设备损坏长期无人修理的局面,从 而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 c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注重常规仪器的更新换代、新添仪器 / 实验装置的购置,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设备,进 行部分双语实验教学。实施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出版一批新的实验教材。 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需要,自行研制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的部分实验装置(如模 拟 / 数字电路实验底板、综合实验开发板、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平台等、电工实验台、 plc 控制对象) 。 d贯彻准确测量及规范操作的理念。中心建立了标准计量室,对设备仪器进行定期检验。 这一手段在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中体现同时让每一位学生了解标准传递规范。 e充实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对实验教学内容在难度上进行区分,具体分为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 验。对于验证实验,要精选实验内容,强化基本实验技术的训练和基本实验知识的学习; 要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创新型实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部 分课题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管理体制管理体制 (1)管理体系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分离,中心主任 由学校任命 ,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名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一名具有双师型高级 职称的教师担任任副主任。 校、院两级管理示意如图 1 所示。学校对中心建设工作重视,在经费、政策方面保 障有力,建设方案合理,适应了面向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在业务上对中心进行指 导和考核。 采用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分离制后,避免了工作上的重叠和时间和人员方面 的冲突。既满足了行政事务的要求,提高办事效率又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 6 - 图图 1 1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管理体系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管理体系图 (2)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良好学风,求实创新的科 学精神,请在本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师生共同遵守如下规则。 edaeda 实验室实验室: : 实验室设备与管理 a. 为保证正常上课,实验室设备一律不外借,请有需要的老师或同学谅解。 b. 仪器设备妥善管理,保证账、卡、物齐全清楚。 c. 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出现问题及时送修或检修。 d. 保证网络环境完好,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解决。 实验室纪律 a.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必须听从实验室管理老师的安排和调配。 b.未经允许,不得调换、移动和拆卸计算机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损坏者将按学校规定赔 偿。严禁改变计算机的系统密码设置。 c.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学生必须按规定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遵守实验室管理的 规定。 教务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专职实验人员 兼职实验教师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 实验室日常管 理 实验教学项目管 理 各种文档文件管 理 实验教学项目 开除 实验教学研 究 实验教学计划制 定 - 7 - d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大声谈话、喧闹,严禁使用音箱和耳机。 e未经允许,不得在实验室使用其他用电设备。严禁使用加热电器。 f不得带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实验室。 g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关闭计算机。每天的任意时间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学生在无人连 续用机情况下,需告知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关闭实验室电闸,并锁好门 窗,确保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与卫生 a实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安全及卫生工作。 b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作到无事故、无事故隐患。 c经常清洁仪器设备,每日上午打扫实验室卫生,平时出现卫生问题及时清理,随时保持 实验室工作环境整洁。 实验管理人员职责 a按时开门。 b上午负责通电,使实验室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c阅读前次值班日志了解有关情况,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有 关人员。 d坚守机房值班岗位,记录或处理值班时发生的问题,不能处理的要详细记录以便及时解 决。 e管理学生,对违反实验室规则的学生及时纠正,根据情节给予必要的处罚。 f下班时检查设备及门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记录并寻找原因,追究责任及责任人。 g认真记录值班日志 h晚上工作结束如没有继续用电需要,要关机、关电源、关灯、锁门。 管理人员及责任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全面工作。 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与卫生、学生管理。 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工电子实习基地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工电子实习基地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良好学风,求实创新的科学精 神,请在本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师生共同遵守如下规则。 实验室设备与管理 a. 实验设备与管理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 b. 在保证正常上课的条件下,实验室设备外借时,必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并登记在案。 c. 仪器设备妥善管理,保证账、卡、物齐全清楚。 d. 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出现问题及时送修或检修,并记入工作日志。 e. 保证网络环境完好,如有问题务必及时发现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解决,同时要记入工作 日志。 f. 每次上课前提前检测设备并做好上课准备,务必保证课程正常进行。 g. 认真记录设备及网络环境使用日志。 h. 检查清理并解决工作日志中记录的各种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实验室纪律 - 8 - a学生必须听从实验室管理老师的安排和调配。 b未经允许,不得调换、移动和拆卸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因违规操作而损坏仪器设备的, 损坏者将按学校规定赔偿。 c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学生必须按规定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遵守实验室管理的 规定。 d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大声谈话、喧闹,严禁使用音箱。 e未经允许,不得在实验室使用其他用电设备。严禁使用加热电器。 f不得带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实验室。 g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正确使用维护仪器设备 a. 实验开始前,应初步了解所用设备概况,仔细阅读有关的实验指导书或有关仪器的使用 说明。 b. 初次使用仪器设备的学生,要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详细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性 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c. 爱护实验仪器和各种设施,如果仪器设备有故障,及时通知指导老师处理。 d. 严禁擅自将实验室内的任何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携带出本实验室。 认真注意安全用电 a. 使用中的电烙铁,平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且尽量远离各种设备、电源线及其它导线, 防止人员烫伤、触电及烧毁导线、损坏仪器设备及桌面等物品。 b. 实验中随时注意异常情况(如:打火、冒烟、特殊气味、异常声响等)发生。若发现 异常情况,请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指导老师检查排除故障。 c. 实验操作台上不得放置装有各类液体饮料(水)的容器,以免发生意外。 d. 在硬件连线、焊接、及元器件引线剪切等操作中,注意防止各种金属短线、颗粒及粉 末进入各种仪器设备内部,以免发生仪器设备电路短路,损坏仪器设备。 e. 实验中,注意保证仪器设备正常的通风散热,周围不得有任何影响散热的物品(如覆 盖物等) 。实验课结束时,切断各仪器设备的电源。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a实验课前认真做好预习,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报告及前一次实验报告。未做预习者 不得进行实验。 b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 c经教师准许且签字后,方可结束实验。实验完毕,关断仪器设备电源,将仪器设备复原, 元件归放原处,工具放回工具盒,整理设备,清理桌面,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 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d重点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作风和习惯。 实验室安全与卫生 a实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安全及卫生工作。 b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作到无事故、无事故隐患。 c经常清洁仪器设备,每日上午打扫实验室卫生,平时出现卫生问题及时清理,随时保 持实验室工作环境整洁。 管理人员及责任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全面工作。 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与卫生、学生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 9 - a.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b. 实验课课前准备。 c.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检查、维修或送修等) ,保证设备完好率。 d. 实验室设备管理,保证帐、卡、物齐全准确。 e. 低值易耗器材的采购及管理。每学期初提出低值易耗器材的经费预算。 f. 实行正常的上下班制度,以保证实验室正常开门、按时上课。 g. 实验室卫生及安全保卫工作。 h. 协助实验课教员指导学生实验。 i. 每日认真记录实验室工作日志。 实验技术人员职责:实验技术人员职责: a. 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技术工作,处理和解决实验室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b. 熟悉或了解实验室设备的技术原理,有能力解决一些实验设备出现的技术问题。 c. 负责实验设备的技术更新及必要的技术改造。 d. 负责解答有关教员及学生对本实验室设备的技术咨询。 e. 承担实验课的部分指导工作。 f. 协助实验管理人员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实验课指导教师职责:实验课指导教师职责: a. 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把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作为经 常性的任务。 b. 认真备好实验课。积极参加每个实验前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会。对新排实验,任 课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新排实验应编写有实验教材,附有规范化的实验报告。备课内容应 能充分涵盖课堂教学内容。 c. 新任实验课青年教师,需经过课前培训,试做完所有实验,并写出规范化的实验报 告,经负责教师评议合格后,方可上岗。 d. 课前注意了解教学环境、设备是否完备、正常。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应提前通知实验 管理人员准备。 e. 每门实验课的第一次课,教师应向学生宣讲实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 f. 按时上课,坚守岗位。上课时不得使用电话、手机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与本实验课教 学无关的活动。 g. 精心上好实验课。每次实验课应首先点评前次实验及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检查 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讲解本次实验的有关要求、注意事项、操作难点等。注意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风和作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不要一手包办,也不要 撒手不管。 h. 教师必须认真审查每个学生的实验数据,确认其正确与否,并用红笔签字。 i. 实验室内仪器一般不得随意挪动。因教学需要挪动实验仪器设备,必须征得实验室 管理人员的同意。学生实验台上的仪器因故需要替换的,应尽量使用备份仪器。 j. 实验课结束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实验设备归位,并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 教师在学生实验记录簿上签字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教师本人也应认真记录实验课日 志要求的各事项,签字后再离开实验室。 k. 及时、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批改报告一律用红笔。对学生在报告中给出的实验数 据、计算结果及就有关问题所作的回答、讨论是否正确,应有明确的批语。批改过的实验 报告应有教师签字。在下一次实验课时,发回实验报告。 - 10 - l. 配合教学管理部门做好对学生实验报告及批改情况的抽样检查工作。 (3) 实验中心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正确处理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途径。由于中心定位在基础课程教学,但长期从事基础教学会失去活力,限制了教师的 业务水平和发展,因此中心建设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中心和学科之间不能划定界线,而 应该是有机的结合。这是实验中心建设中十分明确的基本点,实验中心的教师除讲授基础 课程外,还要指导毕业设计、开展科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验中心将建设研究型实验 室,寻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切入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结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加大引进具 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充实现代 eda 、 dsp 、单片机技术等实验 内容,组建了一批高水平实验室。 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吸引入 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并制造一些实验装置,从而 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最终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实验项目在科研中的应用 背景,以达到引导学生的科技创新的目的。 组建开放式“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学校在场地、设备、指导、管理、政策、资金等给 予大力支持,营造学生创新设计氛围,从而达到创新培养的目的。 3.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开放 实验态度:实验态度:遵守开放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时数达到课程规定能够基本要求;提前预习 实验相关理论和实验内容并基本理解,并设计实验方案。 保证每个学生被抽查 23 次,在期中检查后,未被抽查过的学生应主动申请检查。 (考核方法:抽查 成绩比例:10%) 实验能力:实验能力:主动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实验报告规范;能分析实验结果, 并解答课后思考题。 (考核方法:批改实验报告 成绩比例:20%)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检查学生对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掌握的程度,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情况, 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搭试基本实验电路及实验完成质量。 (考核方法:教师现场检查验收 成绩比例:30%)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学生按照试题要求,书面完成两个实验题目的设计方案(一个基本题,一个综 合设计题),并搭试完成实验要求的内容,检查学生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及对仪器设 备的操作情况。 (考核方法:教师现场评判验收 成绩比例:40%)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实验课程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分。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不及 格,该实验课程成绩为不及格。 获课程实验设计大赛一、二等奖的学生期末考试可免考,一等奖获得者期末成绩等同 于优,二等奖获得者成绩等同于良,二等奖获得者也可选择参加期末考试,以期末考试成 绩进行实验课程成绩平定。 - 11 - 实实验验预预习习、设设计计 预约登记 检查实验仪器设备 设备完好? 参考大纲 掌握实验要求 设计实验,软件模图 搭试电路,测试结果 存在问题? 指导教师 抽查预习情况 检查实验情况 抽查实验结果 报告值班老师 更换仪器设备 检 查 仪 器 设 备 检 查 测 试 方 法 检 查 实 验 器 件 检 查 电 路 接 线 检 查 实 验 方 法 检 查 实 验 教 材 检查实验仪器设备 查 阅 指 导 手 册 查 阅 常 见 问 题 查 阅 数 据 手 册 撰写实验报告 记录测试数据 完成实验内容 完成 问题解决? 询问指导老师 确认设备故障? 开开放放实实验验流流程程 no yes no yes no yes 图 2 开放实验流程 4.管理手段管理手段 (1)(1)实验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实验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 12 - 中心各种管理制度健全(见佐证材料),其中包括: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责任制度 学生实验守则 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等。 (2)(2)实现实验教学、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实验教学、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 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并 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学校和学院负责中心的建设,提供其正常运 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 实验教学由专、兼职实验教师负责,并组织课程实验教学和管 理;从事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主讲教师是课程教学和教改的 骨干,负责对任课教师和助教的业务指导,负责实验教学课程的质 量。各实验课程任课教师相对稳定,一般 1 到 2 人。中心每年还有 计划地推行聘任新教师做助教的制度,并加强管理和教学指导,保 证教学质量。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组织 与管理,协助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实验,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及实验 室日常工作的管理。 中心加强实验室工作的档案管理、对学生成绩(含学生实验报 告) 、仪器使用维修记录、实验日志、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 书及仪器设备的帐、卡、物等资料都进行规范化管理。 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实验教学、实验室基本工作 信息和全部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并切实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 工作规程 (国家教委主任 20 号令) ,执行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 办法 (教高 20009 号)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 在承担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课教学体系、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观念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 - 13 - 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为提高示范中心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示范中心将继续加强网络化的建设,逐步完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 网络系统、实验室网络管理化系统、实验教学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 网络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让学生通过网站,了解示范中心动态,查询实验项目,实现网上选 课,网上预约实验、网上交作业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每个实验 的目的、要求、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部分实验的动态演 示;通过网络连接虚拟及仿真实验室,进行虚拟电工电子类实验和 数据处理。让学生能通过网络与教师实现实验教学互动、在线网上 交流和讨论问题。 - 14 - 二、实验教学二、实验教学 1.实验教材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能覆盖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承担的所有实验教学项目,鼓励教师编写优质 教材,要求作者不断技术更新、两性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指导书中实验项目可供不同专 业相关课程选择。根据实验教学需要,编写了相关的实验报告书。 中心实验室以使用自编的实验教材为主,主要有电路实验指导书 、 模拟电子技术实 验指导书 、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等 20 门指导书。实验参考书有本中心实验室人员参编 的公开出版的实验实习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 、 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 上、下册。 教材、实验教材名称教材、实验教材名称作者作者出版社出版社 电技术概论张立臣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吴雪芬副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设计技术罗慧芳副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吴雪芬副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上)试验 eda中心实验室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下)实习课程设计中心实验室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杨峥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路实验指导书中心实验室常州工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中心实验室常州工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杨峥常州工学院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杨峥常州工学院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验指导书罗慧芳常州工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罗慧芳常州工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罗慧芳常州工学院 eda 技术实验指导书中心实验室常州工学院 图象传输与处理课程实验指导书中心实验室常州工学院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及报告罗慧芳常州工学院 高频电路实验指导书许清泉常州工学院 通讯原理实验指导书中心实验室常州工学院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朱霞常州工学院 电视机技术实验指导书许清泉常州工学院 电机及拖动实验指导书陈宗涛常州工学院 电子测量仪器实验指导书中心实验室常州工学院 过程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张永春常州工学院 - 15 -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启动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实验室建设和改造项目, 制定的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 ,宏观指导并规范高等学 校基础课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实验室体制和实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资 源共享的指导思想。根据新的实践教学思想,构建了宽口径的实验教学体系, 体现了多目标(即基本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多层次(即基 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我们在充分考虑工科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制 定了具有我院实验教学特色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力 求使学生学到所有生化基本实验技能,选择实验项目主要着眼于使学生多学习 一些经典的实验技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我们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动了许多脑筋,每个实验间相互衔接,增加了综 合性实验内容,同时把基本实与教师科研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基本技术的应用。 实验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两大板块构成。课程实验教学以素 质教育为出发点,优化和重组了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 确立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五个梯级类型构成。这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适应学科特点、系统、科学和完整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作风、创业精神、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包括毕业生论文实验研究、本科生兴趣小组 (第二课堂)、教师科研课题、本科生科研实验和对社会服务等五大类型。开 放性实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注重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与有关老师 承担的课题相融合, 实验项目不断更新。 实验教学以满足课堂理论教学需要为基准点,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 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和目的,通过参加统编实验教材,自编实 验教材,根据具体条件, 不断进行创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 实验课尽量由实验室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排表上课而具有相对独立性。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2004 年以来,我们实验室大力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我们组织实验教学的 老师结合教学实践申报开放实验项目,项目主要是教学实验的延伸探讨研 究性实验,以发表研究论文为任务指标,全方位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测定分析、结果分析、科技写作等一系列科研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 开放性实验活动还应包括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实验、老师们的科研实验以及 社会服务。制定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自 2004 年秋季以来,我们实验室逐步实 施全面开放,目前运作良好,涉及到各种开放实验形式如上述第二课堂实验探 讨研究、毕业生在开放时间内不间断使用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实验研究、我院 教师和学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学位论文实验研究。高效实现 实验室功能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发挥其作用。 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和创新实验教 学内容、方法和实验教学体系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为龙头, 以创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为保障,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建立一个师资队 伍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达 - 16 - 到这个目的,我们对学院的信息类、电气类相关的实验室进行整合,对实验教 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提高实验课时的效 率,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实实验教学的人员结构,逐步引进高学历的人才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创新管理机制,努力将农业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 具备开设综合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平台。中心注重实验教学内 容的整合,主要体现在:第一,目标性原则,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第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整合,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配套;第三, 层次性原则,按验证性、综合设计性、毕业论文研究项目三层次设计;第四, 发展性原则,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结合教师科研成果,及时更新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和方法。 中心按照“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原则,以建立 科学、合理、优化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为主线,按学院统一布署成立了电工实 习基地、电子实习基地、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eda 实验室、微机原理实 验室、单片机实验室、plc 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 在过去几年中,我门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两创”人才为指 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满足行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 建设为导向,构建了“四层一线”的实验教学体系。 电工电子实验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电工电子公共基础实验, 包括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初步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 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和计 算机的使用方法,学会焊接和常用电器安装技术。该层次的实验是面向校内外 的电类和非电类专业。 第二个层次为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实验,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硬件实验 模块,主要包含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路实验和电工 电力技术实验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第二,软件实验模块,主要包含程序设计 实验、数据结构实验和操作系统实验等;其三是软硬件结合实验模块,主要包 含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实验、dsp 原理与应用实验、vhdl 与 fpga 实验 等。学生通过实验,培养电子线路软硬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的能力。该层次 的实验面向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仪器仪表类、机械电子类、物理类以及与 电类相关的各专业。 学生在完成前两个层次的实验后,基本上掌握了电工电子的基本实验技能 和电子信息的基本技术。如何利用这些技能和技术来实现一个系统,我们设置 了第三层实验,即学科专业基础和系统性实验层,主要包含:学科专业基础实 验(信号与系统、自控原理),信号检测相关的实验及数据采集系统实验,网 络与通信相关的实验及通信系统实验,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及信号处理系统实 验,自动控制相关的实验及各种控制系统的实验,涉及信号检测、传输、处理 和利用。设置该层的基本考虑是:第一,该层实验主要面向电类、机电类、计 算机类、仪器仪表类本科专业;第二,使学生通过实验形成系统的概念,培养 学生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能力;第三,体现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特色。 常州工学院大学的特色学科是与电类、信息类的学科。我校电子信息学科 应用背景是信号处理行业,在信息、自动控制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大量的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一般都可以归结为信号的检测、信号的传输、信号 处理和信号的利用。 因此,中心将上述实际应用抽象成一个以信息链为主线的实验层,不仅可 - 17 - 以突出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信息、自动控制行业的特色,对于其它行业和领域 的应用也不失一般性。通过该层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综合应用前面知 识、技术,进行系统的实验、设计、开发,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为后面的创新设计做好准备,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第四层次为综合设计与研究创新,包括专业实习、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设 计、研究创新课题、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大学生第二课堂,该层次的实验旨 在培养学生系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和创新研究的能力。 按照上述的课程体系,我们成立相关课程建设组,按照培养计划,各组负 责制定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开发电子课件, 进行实验项目建设,指导实验教学。 (1 1)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 按照上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主要实验课程和实验项 目及相关信息见表 11,创新设计项目见表 12 说明: 1)电路与电子实验(上、下)是在原电路原理实验、 模拟电子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基础上经过整合后而形成的两门新的单 独设课的实验课程,总学时 48,计 3 学分。 2)vhdl 语言与 fpga 设计技术等课程实验的设置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 合起来,对加强学生电子工程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掌握电子技术领域的新器 件、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综合设计开发的能力和 创新精神。 3)我校为适应电气与自动化等行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生的需求, 自 2005 年起开始在高年级选拔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学生,开设了部 分综合实验。 (2 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及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及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的开设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电类专业基基本上在没门实验课程中都开设了综 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论证。实验开出率达 100。 (3 3)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实践结合情况)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实践结合情况 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心充分 考虑了实验内容与科研、工程相结合的问题。考虑电子信息技术、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在各工业领域应用的共性特点,在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以信号检测、 传输、处理、存贮和利用为主线的第三层,使学生完成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基 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将科研成果 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中挑选实验题目,作为学生能力 培养的课题。 近几年,中心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支持学生科技活动等一系列措施, 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 表 1-2 中心承担的电类专业电工电子主要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类型 课程 名称 序 号 实验项目 实验 学时基本 综合 设计 必 做 选 做 备 注 认识 实习 1认识实习30 电路 与 1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图2 - 18 - 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以及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2 3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2 4荧光灯功率因数提高2 5互感电路2 6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2 7三相电路中有功、无功功率的测量2 电子 实验 (上) 8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2 1常用电子仪器使用2 2单管交流放大电路2 3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2 4直流差动放大电路2 5反馈放大电路2 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2 7otl 功率放大器2 8数字电路常用仪器使用2 9基本逻辑门2 10组合逻辑电路设计2 11编译码显示系统2 12数据选择器的应用2 13集成计数器2 14移位寄存器2 15a/d 模数转换2 电路 与 电子 实验 (下) 16实验考核2 11 位全加器原理图输入设计2 2原理图输入设计 8 位全加器2 3数控分频器的设计2 47 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2 54 位十进制频率计设计2 6含有 fifo 存储器的 a/d 采样控制 电路设计 2 7用状态机实现序列检测器的设计2 vhdl 语言 与 fpga 设计 技术 8用状态机对 adc0809 的采样控制 电路实现 2 1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和删除2 2二叉树的创建和遍历操作2 3图的基本操作2 4查找算法2 计算机 软件 基础 5各种排序算法2 1小型局域网的组建2 计算机 网络2局域网操作系统2 1熟悉 debug 和 tr 调试软件2微机 原理2分支程序设计2三 - 19 - 3循环程序设计2 4子程序设计2 选 二 58255 动态 led 数码显示实验2 及其 应用 68253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2 1仿真环境的使用2 2找最大与最小值2 3定时器应用2 4数码管动态显示2 5键盘实验2 6串行 ad 编程2 单片机 原理及 应用 7串口通讯2 二 选 一 1基本指令的应用2 2定时指令和记数指令的应用2 3数据移位指令的应用2 电气控 制与可 编程控 制器 4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2 1信号频谱的测量2 2信号通过线性系统2 3离散信号频谱测量和抽样定理的验 证 2 信号与 系统 4连续时间系统模拟2 1代数汇编指令基础实验2 2dsp fir 低通滤波器2 3fft 算法的实现2 dsp 原理 与 应用 4编写 pid 控制器或矩阵乘法程序2 1信号频谱的测量2 2信号通过线性系统2 3离散信号频谱测量和抽样定理的验 证 2 信号 与 系统 4连续时间系统模拟2 1高频电子实验仪器的使用2 2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2 3正弦波振荡器2 高频 电路 4振幅检波器2 1二相 psk(dpsk)调制实验2 2fsk 调制解调试验2 3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 4pam 调制解调系统实验2 5 m 实验 2 通信原 理 6pcm 实验2 1示波器的使用2 2波形发生器2 电子 测量 技术3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测2 - 20 - 4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测试2 表 1-2 创新设计实验项目统计表 序号 设计题目 类型 序号 设计题目 类型 1 声波全波列信号模拟、 采集与处理 科研课题 9 vf 和 fv 转换 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综 合 2 嵌入式多媒体空调控 制器设计 科研课题 10程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综 合 3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科研课题 11 正交脉冲发生器及运 动方向检测电路 数字电子技 术 4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科研课题 12 555 波形定时报警电 路设计 数字电子技 术 5 交流变频空调模糊温 控设计 科研课题 13数字频率计设计 数字电子技 术 6 交通灯控制器设计 实际应用 14 直流电机换向控制电 路设计 电子技术综 合 7电话遥控装置 实际应用 15多路抢答器设计 电子技术综 合 8出租车计程表设计 实际应用 3.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 先进的教学体系和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取得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前提,但是教学目的 能否实现还在于有没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教材、仪器、操 作过程、数据分析、课件”有机地结合 “五位一体”的“零距离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 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取得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吸引学生兴趣的一 个关键点是将“实验”转化为“试验” ,将填鸭式教学改为师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调动同 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一,强化实验前预习,这是实行讨论式教学的前提条 件。第二,强化讨论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 见,部分实验做完后,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内容、方法及相关内容进行现场讨论,指导 教师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同时对实验 背景知识及相关领域内的发展作进一步了解。 (1)实验技术、方法、手段 我们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 业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安排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综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演示和验证性实验中,对经典实验按 照实验原理要求,采用经典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便于学生学习实验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 21 - 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设计者的原创思想。对于综合性、设计性、综合设计性和开放性 实验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给学生提供当前我们实验室目前所拥有的最新、 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学生掌握和设计先进的实验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水平达到的我们实 验室尽可能达到的先进水平。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掌握到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 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具有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兼职司机聘用协议
- 健康养生咨询及免责合同书
- 2025年防城港危险品考试题库
- 环保建材采购及质量保证合同
- 农业合作社土地租赁协议书
- 农村林地合作经营合同
- 体育赛事赞助权益合作协议
- 员工全年收入及奖金明细证明(6篇)
- 音响设备制造与出口协议
- 企业营销效果分析与跟踪实施合作协议
- 中建室外景观园林专项施工方案
- 医院保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航拍技术》项目1任务2 无人机航拍应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
- 锅炉生产单位质量安全员、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管理会计学(第6版) 课件 郭晓梅 第6、7章 短期经营方案的分析评价;长期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 2023年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DB11T 1608-2018 预拌盾构注浆料应用技术规程
- 游艇概论-第6章-游艇的动力装置
- G520-1~2(2020年合订本)钢吊车梁(6m~9m)(2020年合订本)
- 2024年度中国钠离子电池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