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4页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储存程序”的概念。答:由于计算机可以储存程序,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地完成各种操作,而无需人工干涉。3、 计算机有那些特点?答: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4、 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第一代( 1946 1957 ),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 1958 1965 ),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盘。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代( 1966 1971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产生了分时、实时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 1971 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5、 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答:a)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本学科的主要知识体系。b) 在确定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具备对工具及技巧进行选择与应用的能力。c) 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该项目应该涉及到问题的标识、描述与定义、分析、设计和开发等,为完成的项目撰写适当的文档。该项目的工作应该能够表明自己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并能表现出对质量问题的适当的理解和认识。d) 具备在适当的指导下进行单独工作的能力,以及作为团队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e) 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f) 能够保证所进行的开发活动是合法的和合乎道德的。因此信息化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人才,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信息人才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良好的适应性。第二章1、什么是数制,采用权位表示法的数制具有哪3个特点?答: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位权表示法数制的特点:(1)数字的总个数等于基数。(2)最大的数字比基数小1。(3)每个数字都要乘以基数的幂次,该幂次由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决定。2、 十进制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数的规则是什么?答: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整数的规则:除基取余法:“除基取余,先余为低(位),后余为高(位)”。 例: (55)10(67)8 余数 8 55 7 8 6 6 0十进制小数转换为非十进制小数的规则:乘基取整法:“乘基取整,先整为高(位),后整为低(位)”。例:(0.32)10(0.0101)2 0.32 整数 2 0.64 0 2 1.28 1 0.28 2 0.56 0 2 1.12 13、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10011011.0011011,1010101010.0011001答: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以小数点为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和小数部分自左向 右分别按每三位为一组(不足三位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三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一位八进制数。(10011011.0011011)2= (001 001 011.001 101 100)2=(113.154)8 (1010101010.0011001)2 =(001 010 101 010.001 100 100)2=(1252.144)8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以小数点为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和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按每四位为一组,不足四位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四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一位十六进制数。(10011011.0011011)2 =(1001 1011.0011 0110)2 =(9b.36)16(1010101010.0011001)2 =(0010 1010 1010.0011 0010)2=(2aa.32)164、将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75.612)8,(64a.c3f)16答: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把每一位八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三位二进制数。(75.612)8=(111 101.110 001 010)2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把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四位二进制数。(64a.c3f)16=(0110 0100 1010.1100 0011 1111)25、什么是原码、补码和反码?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11001,11111,10101答:原码表示法:用符号位和数值表示带符号数,正数的符号位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位用“1”表示,数值部分用二进制形式表示。反码表示法: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为对该数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补码表示法: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对该数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然后在最后一位加1。原码 反码 补码11001 1 0001001 1 1110110 1 111011111111 1 0001111 1 1110000 1 111000110101 1 0000101 1 1111010 1 11110116、 什么是命题?在命题代数中主要的连接词有哪几种?答:命题是有具体意义且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命题代数中主要有:“与”()、“或”()、“非”()、“异或”()、“条件”( )和“双条件”( )7、 计算机硬件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简述个部分的功能。答: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组成,也称计算机的五大部件。1. 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实现逻辑判断。运算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其功能,运算结果由控制器指挥送到内存储器中。2. 控制器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cpu,习惯上称为微处理器3. 存储器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用来保存信息,如数据、指令和运算结果等。存储器可分为两种: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内存按功能可分为两种:只读存储器( 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 )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外存储器主要由磁盘、磁带和光盘存储器等设备组成。4.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传送信息的装置,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外部媒介,转化为某种人们所需要的形式。(1)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2)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3) 控制器用来控制、协调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4) 输入设备用来将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主要有键盘、鼠标等。(5)输出设备将计算机运算结果输出,常用输出设备主要有打印机、显示器等。)8、 指令中操作码的功能是什么?简述指令的执行过程。答:指令: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操作码规定了该指令进行的操作种类,如加、减、存数、取数等。指令的执行过程:取指令:即按照指令计数器中的地址,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送往指令寄存器中。分析指令:即对指令寄存器中存放的指令进行分析,由操作码确定执行什么操作,由地址码确定操作数的地址。执行指令:即根据分析的结果,由控制器发出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一系列控制信息,去完成该指令所要求的操作。上述步骤完成后,指令计数器加1,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如果遇到转移指令,则将转移地址送入指令计数器。9、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他是由谁首先提出的?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完成某一计算,或解决某一特定任务,必须事先编制程序。编好的程序需要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存储器按一定顺序存放程序(指令与数据),计算处理所获得的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也作为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由于计算机需要分步骤地执行指令,相应地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是逐条地被取出,给予分析、执行,所需的数据也是逐个地取出,给予运算处理。启动运行后,计算机将自动地连续执行程序。控制器向存储器提供某个地址码,从指定的存储单元中读取一条指令,送入控制器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操作、操作数存放在何处。根据该指令的含义,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操作命令,控制运算器进行指定的运算,并将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中指定单元。运算过程中的某些状态信息:如运算结果是否为0、结果正负等,可送回控制器作为下一步操作的依据。计算机执行完一段程序后,将获得的处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例如,既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程序运行状态与结果,也可以用打印机将结果打印出来。结 果程 序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他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11、在计算机系统中位、字节、字和字长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答: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数据的最小单位, 就是二进制的1位数,简称位(bit)。字节:把个bit称为个字节(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的最小存储单元字:若干个字节组成一个(word)字。 字长:字的位数称为字长。字长是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的数据位数,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及应用领域。常见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12、什么是算法?它有那些特点?常用的算法描述工具有哪几种?答:算法: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过程,这些规则确定了 一个操作的顺序,以便能在有限步骤内得到特定问题的解。算法的性质:(1)确定性(2)通用性(3)有限性算法的描述工具:(1)自然语言(2)流程图(3)决策表(4)算法描述语言13、怎样衡量一个算法的优劣?答:1、算法的时间特性2、算法的空间特性3、算法的易理解性14、什么是数据结构?答:数据结构: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反映了数据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结构定义相应的运算,设计出实现这些运算的算法。15、什么是线性表?线性表有那些运算?线性表怎样储存?答:线性表:是n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线性表的运算:设l为一个线性表(1)置空表setnull(l)(2)求表的长度length(l)(3)取表元素get(l,i)(4)在表中查找特定元素locate(l,x)(5)插入新元素insert(l,i,b)(6)删除表元素delete(l,i)线性表的存储结构:(1)顺序存储结构(2)链式存储结构16、什么是堆栈?堆栈有那些运算?堆栈怎样储存?答:堆栈(stack):是一种受限的线性表,即只能在表的一端(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进栈和退栈操作按“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的原则进行。堆栈的运算:设s为一个堆栈(1)置空栈setnull(s)(2)进栈push(s,x)(3)退栈pop(s)(4)取栈顶元素top(s)(5)判断堆栈是否为空empty(s)堆栈的存储结构: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并设置一个指针top用来指示栈顶的位置。17、什么是队列?队列有那些运算?队列怎样储存?答:队列(queue):也是一种受限的线性表,只能在表的一端(队尾)进行插入,在表的另一端(队首)进行删除操作。进、出队列操作按“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原则进行。队列的运算:设q为一个队列(1)置空队列setnull(q)(2)进入队列addqueue(q,x)(3)退出队列delqueue(q)(4)取队首元素frontque(q)(5)判断队列是否为空empty(q)队列的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一个链队列需要设置队首指针和队尾指针。第三章1、描述cpu的两个基本部件。答: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实现逻辑判断。运算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其功能,运算结果由控制器指挥送到内存储器中。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第四章1、程序设计语言翻译器包括哪几种类型?请分别叙述各种翻译器的简单工作过程。答: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是一类系统软件,它能够将使用某一种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为与其等价的使用另一种目标语言编写的程序。使用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使用目标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汇编语言翻译系统、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系统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解释系统。汇编程序的具体翻译工作有如下几步:(1) 用机器操作码代替符号化的操作符;(2) 用数值地址代替符号名字; 目标程序优化后的中间代码 源程序 词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 语法分析 优 化 出 错 处 理表 格 管 理单词语法单位中间代码(3) 将常数翻译为机器的内部表示;(4) 分配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单元。编译程序的具体翻译工作有如下几步:解释程序的具体翻译工作有如下几步:(1)由总控程序完成初始化工作。(2)依次从源程序中取出一条语句进行语法检查,如有错,则输出错误信息;如通过了语 法检查就根据语句翻译成相应的指令并执行它。 (3)检查源程序是否已全部解释执行完毕,如果未完成则继续解释并执行下一个语句,直到全部语句都处理完毕。 解释程序的优点是实现算法比较简单,缺点是运行效率比较低。2、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它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管理的控制中心。主要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裸机)的直接外层,它对硬件的功能进行首次扩充。操作系统通过各种命令提供给用户的操作界面,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操作系统又是其他软件运行的基础。1资源管理功能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处理机管理(2)存储器管理(3)输入输出设备管理(4)文件管理2人机交互功能人机交互功能主要靠可以进行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3、请简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4个基本特点。答:丰富的应用程序,统一的窗口和操作方式,多任务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事件驱动程序的运行方式,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数据共享,主存储器管理技术,与dos的兼容性,不断增强的功能 第五章1、 如何打开某文件夹中的word文档?如何保存文档?答:(1)方法一:通过“我的电脑”鼠标左键双击桌面的“我的电脑”-盘符-自己的文件夹- 一层层地找到文件保存的位置后,用鼠标双击word文件的图标即可打开。方法二:通过word打开启动word-鼠标左键单击菜单项中的文件-鼠标左键单击打开-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鼠标左键单击查找范围右侧的-找到盘符-自己的文件夹中的*.doc文件后,用鼠标左键点选-点按打开按钮,即可打开文件。(2)保存新文档,在word页面窗口中点击“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所要保存的磁盘和文件夹并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即可。 保存更改了内容的文档,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即可.更改已有文档的保存路径或文件名,在word页面窗口中点击“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所要保存的磁盘和文件夹并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即可。2、 对所选定的文本,执行“编辑”菜单的“剪切”命令和“复制”命令区别在那里?答: “剪切”命令相当于移动,“复制”命令将会生成一个附件。3、 请简述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的几种方法。答:(1)在所选的单元格中直接填写(2)在编辑栏中填写(3)对于一些有规律的数据、公式使用填充柄填写(4)一些常用的文本内容使用自动填充4、 建立演示文稿有几种方法?建立好的幻灯片能否改变其幻灯片的版式?答:创建一个演示文稿,就是建立一个新的以.ppt为扩展名的powerpoint文件.新文稿的创建方式常用的有内容提示向导,设计模板等,还可以从其它应用程序(比如microsoft的word)导入的大纲来创建演示文稿,或者从不含内容和设计的完全空白的幻灯片来开始制作,创建心目中的演示文稿。建立好的幻灯片能改变其幻灯片的版式。5、 简单述说幻灯片母版的作用,母版和模板有何区别?答:幻灯片母版包含标题文本、段落文本、日期和时间、页脚信息以及幻灯片数字的母版占位符。母版标题和文本占位符控制演示文稿中每一张幻灯片的文本格式。如要改变母版的设置,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命令。区别:(1)模板能够使用户集中精力创建文稿的内容,而不用考虑文稿的整体风格.用户可以利用powerpoint2000现有的模板来自动快速创建理想的文档.(2)母版是为所有幻灯片设置默认版式和格式,修改母版就是在创建新的模板.6、 怎样建立超级连接?代表超级连接的对象是否只能是文本?跳转的对象应该是什么类型的文件?答:建立超级连接(1)选取需进行链接的文字或图片-按右键或插入 超链接-在url对话框中输入链接的目的地址或按对话框旁按钮分别选择与网页、文件或邮件地址进行超级链接。(2)插入“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作按钮”-选择鼠标单击-分别选择与网页、文件或邮件地址进行超级链接。代表超级连接的对象不只是文本,可以是任何文件。跳转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网页,也可以是同一演示文稿或不同演示文稿上中不同的幻灯片,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第六章1、 数据库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答: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应用程序以及用户五部分组成。数据库(data 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是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协调、维护和管理的it技术人员。数据库应用程序:是使用数据库语言开发的、能够满足数据处理需求的应用程序。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操纵数据库,或者通过数据库应用程序来操纵数据库。2、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那些功能?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基于某种结构数据模型,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并提供访问数据库接口的通用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是用户程序和数据库中数据间的接口,它由一系列软件组成。具有的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库操纵功能、数据库事务管理功能、数据库维护功能、格式转换以及网络通信等其他功能。3、 什么是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和标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并给出其唯一的命名功能:(1)描述各类模式及它们之间的映象(2)描述每一个基本数据项的基本特征(3)描述安全控制方式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定义数据结构和子结构之间的映象。数据操纵语言(dml):用来描述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各种操作。功能:包括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打印等。4、 什么是视图?视图与基本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怎样定义和撤消一个视图?答:视图:从多个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造出来的表。区别:定义视图时系统只是将其定义保存起来,并不存储视图所对应的数据,当用户需要使用该视图时才取出实际数据。定义视图语句的一般形式:create view ( , . )as 视图撤销语句:drop view 5、 设有关系r(no,name,sex,age,class),其中no为学号,name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class为班级。试写出实现以下功能的sql语句:a)插入一个记录(31,张云,女,20,2002032)。i nsert into rvalues(31,张云,女,20, 2002032)b)将学号为20的学生姓名改为孙大光。update r set name= 孙大光where no=20c)将所有2002032班级号改为2002082。update r set class=2002082 where class=2002032d)删除学号为30的记录。delete from r where no=30e)删除班级号为1998032的所有记录。delete from r where class=19980326、 设有图书登记表bt(bno,bc,bna,au,pub),其中bno为图书编号,bc为图书类别,bna为书名,au为著者,pub为出版社。试写出实现以下功能的sql语句:a) 创建基本表bt。create table bt(bno char(6),bc char(12),bna char(20),au char(10),pub char(20)b) 按图书编号bno建立基本表bt的索引ibt。create index ibt on bt(bno asc)c) 查询著者为王建国所有出版的书名和出版社。select bna,pub from btwhere au=王建国d) 按出版社统计其出版图书的总数。select count(*) from btwhere au=王建国and pub=清华e) 删除索引ibt。drop index ibt7、什么是信息系统?答: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员、活动、数据、网络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集成系统,其目的是对组织的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交换,以支持和改善组织的日常业务运作,满足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对信息的各种需求。第七章1、什么是多媒体?它有那些主要用途。答:多媒体(multimedia)是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乐、音效等数字资源通过编程方法整合在一个交互式的整体中,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可以应用在以下领域: 1)商业企业类多媒体服务 2)行业客户多媒体服务 3)教育类多媒体服务 :1学校多媒体教材 2多媒体百科全书3多媒体资料集 4多媒体教学盘 4)视频类: 1flsh 风格影视片头、 mtv 制作 2企业宣传片策划制作2、为什么说数据压缩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答:多媒体应用面临数值、音频、文字、视频、图形、动画、图像等多种媒体,其中音频和视频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因此,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信道的带宽以及计算机的允许速度增加了极大的压力,通过数据压缩技术,可以节约存储空间,提高通信信道的传输效率,同时也使计算机实时的处理音频、视频信息,保证播放出高质量的音频、视频节目。第八章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各自具有自主功能而又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连接起来以便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组成的复合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如巨型计算机、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部件、高分辨率的激光打印机、大型绘图仪以及大容量的外部存储器等,从而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2)软件资源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资源的重复存储,也便于集中管理。(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2、什么是数据通信?影响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