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聚类和面板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对比分析.doc_第1页
保险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聚类和面板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对比分析.doc_第2页
保险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聚类和面板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对比分析.doc_第3页
保险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聚类和面板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对比分析.doc_第4页
保险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聚类和面板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对比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聚类和面板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对比分析 摘要 从 1980 年我国保险业复业之今,我国保险业只有区区 30 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经 济的发展,我国的保费总收入从 1980 年的仅仅 4.6 亿元到 2009 年的 1600 亿美元排在 世界前列,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通过与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保险深度、密度等面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根据搜集到 的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保费收入、人口、gdp、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数据应用 spss 软 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我国在世界保险业地位的大体分类。而后应用面板数据模型作 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保险业确实与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存在差距,有必要 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 保险深度,保险密度,面板数据模型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insurance comparative analyze based on clustering and panel date abstract: : from 1980 to today, our insurance industry a history of 30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our premium income in 1980 only 4.6 million yuan to 160 billion in 2009.it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 insurance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we can find that contrast in insurance depth, density and so on surface or exist considerable disparity. according to collect to 20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premium income, population, gdp, insurance depth, insurance density spss software such data clustering analysis, draw of our country in the general classification world insurance status. then the panel data mode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na insurance industry did with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re is a gap,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keywords: insurance depth, insurance density, panel data 目录目录 引言.1 1、选题背景和意义.1 2、国内研究成果回顾.1 3、思路与框架.2 一、保费总收入与相关指标的国际对比.3 1、保费增长情况.3 2、保费收入国际对比.5 3、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国际对比。.6 二、我国财产险发展情况.8 1、我国财产险基本情况与国际对比.8 2、我国财产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10 三、我国寿险发展情况.11 1、我国人身保险的基本情况与国际对比.11 2、我国寿险发展势头良好.13 四、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保险相关指标.13 1、二十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相关指标的聚类分析.13 2、保险密度与人均 gdp 的个体固定模型分析.14 3.分析结果.17 五、结论.17 1、我国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性.17 2、对我国保险业缩短同发达国家差距的展望.17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 引言 1 1、选题背景和意义、选题背景和意义 2009 年,我国 gdp 总量达到了 47 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毫无疑问,经 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尚未解决温饱的国家, 一跃成为综合国力强,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型过渡的世界经济强国。2009 年,我国保 险业同样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保险业作为三大金融产业之一,实现了保费收入 11137 亿元,折合 1630.47 亿美元,比去年增长 8.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2875.85 亿美 元,同比增长 23%;寿险保费收入 7457.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健康险保费收入 573.98 亿美元。保险密度为 121.2 美元,比去年增长 15.8 美元;保险深度 3.4%,比 去年增长 0.1%。我国保险业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 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而且,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保险意识 的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保险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保持高速度的增长。 但是,保险业业内、外人士却对保险业的发展形势产生了争论:一、我国保险业 已经发展得不错了,没必要加快发展;二、我国保险业市场已经饱和了,加快发展没 有可能性;三、我国保险发展得已经很快了,加快发展没有风险。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确实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我国保险业在世界保险市场的地位 如何?我国保险业财产险、寿险发展均衡吗?只有把我国保险业放到国际环境中去对 比,才能真正知道我国保险业的水准,正视我国保险的不足,明确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方向,才能真正把握我国保险业的命运。 2 2、国内研究成果回顾、国内研究成果回顾 吴开兵,邢炜,俞自由(2000)保险深度的变化规律与我国保险市场的预测 在分析保险深度与人均gdp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保险 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且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在同等收入的水平上,保险 深度有不断加深的趋势。粟芳(2000)在保险规模的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一文中 通过研究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在1982年到1998年之间的人均gdp与保险密度的研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2 究证实,保险密度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短期内与人均gdp之间具有很明显 的线性相关性。张奎(2004)在我国保险业发展规律一文中提出,我国保险业在 世界范围对比来看,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处于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但同时我 国保险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张洪铭(2005)在保险业发展“快慢论” 一文中通过对 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业功能、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等的国际对比,认 为我国和世界保险发达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并指出我国应该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 展。刘静(2010)在浅析我国保险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我国保费收入快 速增长但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同时认为我国保险市场是 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是世界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未来的 国际保险业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之一是分析我国的保费总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发展速 度以及在世界所占地位如何;之二是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保险密度和人均 gdp 的 关系,分析我国保险业与日本、美国、台湾地区的固定系数差异,目的在于比较中国 和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3 3、思路与框架、思路与框架 本文章节安排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动因、文献综述与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一部分首先根据相关指标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保险市场发展;第二部分介绍 我国财产险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寿险的发展状况;第四部分采用计量经济 模型探讨保险相关指标的的因素发展瓶颈等问题;第五部分为结论。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3 对我国保险增长状况分析,主要是考察保险业发展主要指标来分析我国保险业的 发展态势。反映保险业发展的指标有总量指标与强度指标,总量指标主要是保费收入、 保险业总资产、保险金额和保险赔付,强度指标主要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以及在国 际上所占的份额。其中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保险深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衡量保险规模的发展水平,是一个相对指标,可用于国与 国的比较,定义为保费收入占该年 gdp 的比例(式) ,保险深度能够提示保险业未来 发展潜力;保险密度是衡量一国公民保险意识水平、保险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是一个 绝对指标,等于该年的人均保费(式) ,保险密度能够较好地衡量一个地区保险业的 发展状况。 总额当年 保费收入 保险深度 gdp 总人口 保费收入 保险密度 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当年的总人口,得式: 保险深度= gdpgdp人均 保险密度 总人口 总额当年 总人口 保费收入 从式可以看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与人均gdp有关。因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是反映保险规模的指标,保险规模又主要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人均gdp是反 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保费总收入与相关指标的国际对比 1 1、保费增长情况、保费增长情况 1980 年中国保险业开始复业到 2009 年我国的保费收入以超常规的增幅一路高歌猛 进。80 年保费收入仅为 4.6 亿元,1988 年突破 100 亿大关,2000 年达到 1609 亿元,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4 09 年更是突破万亿大关达到 11137 亿元。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从下表 中可以看出,我国从 1986 到 2009 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均达到了 10%以上,即使是刚经 历了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 2009 年保费收入增速也达到了 13.8%。相比之下,同期我国 的经济总量(gdp)增速却远远低于保费收入增速,仅在最快的 1994 年才超过保费增 速。 表 1 1986-2009 年我国 gdp、gdp 增长速度、保费收入、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一览表 年份 保费收入 (亿元) 增幅(%)gdp(亿元) 增幅 (%) 198650.510202.2 198774.3447.2%11962.517.3% 1988100.7435.5%14928.324.8% 1989123.0622.2%16909.213.3% 1990148.5920.7%18547.99.7% 1991186.4825.5%21617.816.6% 1992248.4833.2%26638.123.2% 1993335.134.9%34634.430.0% 1994428.0627.7%46759.435.0% 1995594.939.0%58478.125.1% 1996856.4644.0%67884.616.1% 19971087.3627.0%74462.69.7% 19981247.614.7%78345.25.2% 19991393.2211.7%82067.54.8% 2000160915.5%89468.19.0% 2001211631.5%109655.222.6% 2002304844.0%120332.79.7% 2003384926.3%135822.812.9% 2004432312.3%159878.317.7% 2005493014.0%184937.415.7% 2006564014.4%216314.417.0% 2007703324.7%265810.322.9% 2008978439.1%314045.418.1% 20091113713.8%340506.98.4% 资料来源:1986-1999 年数据来自于我国保险业发展规律的分析.张奎, (2004) 2000-2009 年数据来自与中国保险年鉴 2010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5 1 19 98 86 6 2 20 00 09 9中中国国保保费费收收入入 0 0 2 20 00 00 0 4 40 00 00 0 6 60 00 00 0 8 80 00 00 0 1 10 00 00 00 0 1 12 20 00 00 0 1 14 40 00 00 0 1 16 60 00 00 0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保费收入: 亿元 图 1 1986-2009 年中国保费收入 2 2、保费收入国际对比、保费收入国际对比 我国的保险业已今非昔比,这足以使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更应该清 楚地认识到我国的保险业起步晚,保费规模基数低。只有把我国的保费收入放到国际 环境中,和世界保险发达国家做对比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保费收入在国际保险业 中的地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008 年世界保费收入 10 强排名如下表: 表 2 2008 年世界保费收入 10 强排名 总计财产保险业人身保险业 国家 排 名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世界占比 排 名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世界占比 排 名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世界占比 美国 1124064329.06%166243237.23%157821123.22% 日本 247319711.08%41060855.96%236711214.74% 英国 345015210.54%31073936.04%334275913.76% 法国 42730076.39%5918615.16%41811467.27% 德国 52430855.69%21318077.41%51112784.47% 中国 61408183.30%10449872.53%6958313.85% 意大利 71406893.30%7580663.26%7826233.32% 荷兰 81126112.64%6737124.14%14388991.56% 加拿大 91051742.46%7573193.22%11478551.92% 南韩 10970232.27%12306061.72%8664172.67% 注:本表只财产保险包括健康险及伤害险 资料来源:摘自“swiss re,sigma.no.3/2009”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6 2009 年,我国保费收入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 1630.47 亿美元,占世界保费收 入的 4.01%,排名世界第 7 位(08 年为第 6 位) ,虽然世界排名较 08 年低了一位,不 过我国保费收入的世界占比却有了提高。 2009 年世界保险第一大国美国,保费总收入 11397.46 亿美元,世界占比 28.03%,我国保费仅为美国的 14.31%;世界保险第二大国日本,保费收入 5059.56 亿美元,世界占比 12.44%,我国保费为日本的 32.23%。尽管 09 年我国数据比 起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对比 03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国在 7 年的 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表 3 2009 年与 2003 年保费收入对比 2009 年2003 年 国家 排名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世界占比排名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世界占比 美国 1113974628.03%1105549835.89% 日本 250595612.44%247886516.28% 英国 33092416.96%32467338.39% 法国 42830706.96%51636795.57% 德国 52383665.86%41708115.81% 意大利 61693604.17%61117613.80% 中国 71630474.01%11469111.60% 荷兰 81081442.66%9502661.71% 加拿大 9988402.43%8591442.01% 南韩 10919632.26%7597582.03% 数据来源:“swiss re,sigma.no.3/2010”与“swiss re,sigma.no.3/2004” 3 3、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国际对比。、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国际对比。 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费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2008 年,我国保险深 度为 3.3%,世界排名 43 名;2009 年,我国保险深度为 3.4%,世界排名 44 名。我国为 工业化国家保险深度水平的 40%左右;中国属于保险的新兴市场,2009 年新兴市场保 险深度为 2.9%, (寿险为 1.5%,非寿险为 1.4%) 。但是工业化国家保险深度已达到 8.6%, 中国仅为工业化国家保险深度的 40%。在具体看看某些保险发达国家,他们的保险深度 一般为 %左右,例如英国 12.9%,荷兰 13.6%,韩国 10.4%,日本 9%,美国 8.0%;我国 台湾的保险深度世界排名第一位,达到了 16.8%,香港地区也达到了 11.0%。2009 年, 虽然我国的保费总收入已达到了世界第七位,但是通过保险深度对比,我们不难发现 参照世界水平,保险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其他行业的对比有一定差距。2009 年世界 保险深度 10 强排名如下表所示: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7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8 表 4 2009 年世界保险深度 10 强排名 国家排名保险深度寿险深度非寿险深度 台湾 116.8%13.8%3.0% 荷兰 213.6%4.2%9.3% 英国 312.9%10.0%3.0% 南非 412.9%10.0%2.9% 香港 511.0%9.6%1.4% 韩国 610.4%6.5%3.9% 法国 710.3%7.2%3.1% 巴哈马 812.8%2.6%7.6% 日本 99.9%7.8%2.1% 丹麦 109.9%6.8%3.1% 中国 443.4%2.3%1.1% 数据来源:“swiss re,sigma.no.3/2010” 保险密度换个说法也就是人均保费收入。2009 年,我国保险密度为 121.2 美元, 世界排名在第 64 位。2009 年工业化国家人均用于保险的花费在 3405 美元,其中 1980 美元用于寿险,1425 美元用于非寿险。新兴市场的人均保险支出为 92 美元,其中 49 美元用于寿险,43 美元用于非寿险。2009 年世界保险密度排名第一位的是荷兰,达到 了 6554.6 美元,其中 2046.1 美元用于寿险,4508.5 美元用于非寿险,我国保险密度 仅为荷兰的 1.85%;保险密度世界排名第二的瑞士的保险密度为 6257.6 美元,我国仅 为瑞士的 1.94%。即使和我国情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也有一定的差距,南美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的保险密度为 251.7 美元,是我国的两倍。值得一提的是,我 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保险密度分别为 2752.1 美元和 3304.0 美元,世界排名非别为 18 位和 14 位。尽管我国的保费收入总额已经超过了荷兰、瑞士、巴西、台湾和香港等国 家和地区,这体现了我国保险业得到了长远点的进步,但是保险密度作为国民风险防 范意识,风险保障程度的评判标准而言,与发达国家或比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相比, 还是有很大的差距。2009 年世界保险密度 10 强排名如下表所示: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9 表 5 2009 年世界保险密度 10 强排名 国家排名 保险密度 (美元) 寿险密度 (美元) 非寿险密度 (美元) 荷兰 16554.62046.14508.5 瑞士 26257.63405.62852.1 丹麦 35528.93816.01712.9 卢森堡 45226.93229.41997.6 英国 54578.83527.61051.2 爱尔兰 64515.73437.11078.6 法国 74269.12979.81289.4 芬兰 84253.03379.4873.6 日本 93979.03138.7840.4 美国 103710.01602.62107.3 中国 64121.281.140.0 数据来源:“swiss re,sigma.no.3/2010” 我国保险已经得到长足发展,我国保费收入的绝对数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正逐 渐缩小。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 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 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一些观点 认为,我国 2009 年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大约落后世界平均水平 20 年,有巨 大发展潜力。我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 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财产险发展情况 1 1、我国财产险基本情况与国际对比、我国财产险基本情况与国际对比 1980 年,我国财产险的业务全面得到恢复,到 2009 年,我国的财产险市场发展迅 速。1986 年之前,一直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中国的财产险市场。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三国鼎立”的 局面。在这一时期,财产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比重一直在 70%以上,以 1991 年为 例说明:1991 年财产险保费收入 136.83 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 76.77%。至 2009 年, 我国的非寿险保费收入为 538.72 亿美元,同期世界非寿险总收入为 17345.29 亿美元, 我国仅占世界非寿险保费收入的 3.11%,世界排名第 9 位。2009 年,我国非寿险保险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0 密度 40.0 美元,而世界非寿险保险密度为 253.9 美元,我国非寿险保险密度为世界水 平的 15.75%。2009 年,我国非寿险保险深度为 1.1%,而世界非寿险深度为 3.0%。由 此得知,我国的非寿险的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和世界保险发达 国家的差距更大。我国保费总收入世界排名第七位,而非寿险保费收入世界排名为第 九位,非寿险的发展落后与寿险发展;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非寿险的发 展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是有较大差距。2009 年世界非寿险保费收入、保险深 度、保险密度 10 强排名如下: 表 6 2009 年世界非寿险保费收入 10 强排名表 排名国家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 世界占比 1 美国 64740137.32% 2 德国 1265917.30% 3 日本 1068566.16% 4 英国 915605.28% 5 法国 889935.13% 6 荷兰 743854.29% 7 加拿大 551833.18% 8 意大利 540703.12% 9 中国 538723.11% 10 西班牙 435892.51% 数据来源:“swiss re,sigma.no.3/2010” 表 7 2009 年世界非寿险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10 强排名表 排名国家保险深度排名国家 保险密度 (美元) 1 荷兰 9.3%1 荷兰 4508.5 2 巴哈马 7.6%2 瑞士 2852.1 3 新西兰 4.8%3 美国 2107.3 4 委内瑞拉 4.7%4 卢森堡 1997.6 5 美国 4.5%5 丹麦 1712.9 6 瑞士 4.5%6 加拿大 1643.7 7 斯洛文尼亚 4.2%7 巴哈马 1621.5 8 加拿大 4.1%8 德国 1518.7 9 韩国 3.9%9 奥地利 1507.2 10 德国 3.7%10 新西兰 1317.8 中国 1.1% 中国 40.0 数据来源:“swiss re,sigma.no.3/2010”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1 2 2、我国财产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国财产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据统计资料,我国财产险保费比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持续下降,近几年略见 回升。在 1991 年尚是 76.77%,而 97 年就已经是 50%以下了,2001 年为 32.63%,到 2009 年为 25.82%。我国财产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财产险保费收入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偏低。 2009 年,世界非寿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为 42.66%,而我国仅为 25.82%。非 寿险保费收入占比低说明了我国保险收入结构存在问题,而保费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 造成保险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不足。而占比持续下降,说明了我国保险业 在保证公共与私人财产安全方面的欠缺,长期可能会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于持续发展,所幸近几年非寿险保费收入占比有所回升。 (2)财产险的增长速度较慢。 我国财险保费收入增速一直慢于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速,甚至在有些年份还低于 gdp 的增长速度。如 97、98、99 年财产险的增速分别在 7.40%、2.80%和 4.31%,而与之对 应的年份 gdp 增速则分别为 8.8%、7.7%和 7.1%。财产险与国名经济应该呈现明显的正 相关,经济发展得越快,财产险保费增加的速度也应该越来越快。而我国在国民经济 持续攀升的情况下,财险保费收入占比却持续下降,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持续较低,这 不得不说是我国财产险有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不对称造成的。 (3)我国财产险的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产险最主要由企财险和机动车辆保险两大部分组成,两个 险种基本持平;进入 21 世纪,财产险组成结构更多元化,机动车辆保险占据了 61%的 份额,而企财险则降到了 18%,家财险仅仅是 3%;根据中国保险年鉴 2009的数据, 2009 年机动车辆保险的份额已经高达 75%,企财险份额则降到了 8%,其他险种所占份 额则更是少得可怜。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所占份额过大,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家财险占比则过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财产保险结构存在着不合 理的地方,当然,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也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保险意识 有关。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2 机机动动车车辆辆保保险险, , 2 21 15 55 5. .6 61 1, , 7 75 5% % 货运保险, 61.27, 2% 信用保险, 70.25, 2% 农业保险, 133.93, 5% 其他, 131.13, 5% 企业财产保险, 221.43, 8% 责任保险, 92.21, 3% 图 2 2009 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结构图 三、我国寿险发展情况 1 1、我国人身保险的基本情况与国际对比、我国人身保险的基本情况与国际对比 1982 年,我国保险公司正式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发展十分迅速。 1982-1987 年间保费收入增长超过 300%。1992-1999 年间,我国寿险业更是发展迅速, 保费收入由 21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872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70.29%,而同期 gdp 平均增长速度为 19.24%。寿险业的保险密度从 1.79 元增加到 69.27 元,保险深度 从 0.09%增长到 1.06%。 进入 2000 年以来,分红险、投资连结险、万能险等创新型的寿险产品逐渐推广, 带动了人身保险保费的高速增长。自从 1997 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 50% 后,寿险占比不断提高,2009 年寿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 74.18%。 2009年,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261.47亿元(其中包括财产险公司经营的 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7.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13.94亿元,同 比增长10.93%。其中,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457.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799.04亿元,同比增长12%,占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的90.27%;健康险业务实现 原保险保费收入573.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59亿元,同比下降1.98%,占人身险 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的6.95%;人身意外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0.05亿元,较上 年同期增加26.49亿元,同比增长13.01%,占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的2.78%。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3 表 8 2009 年世界非寿险保费收入 10 强排名表 排名国家 保费收入 (百万美元) 全球占比 1 美国 49234521.12% 2 日本 39910017.12% 3 英国 2176819.34% 4 法国 1940778.34% 5 意大利 1152904.94% 6 德国 1117754.79% 7 中国 1091754.68% 8 韩国 574362.46% 9 印度 571142.45% 10 台湾 522042.24% 数据来源:整理自“swiss re,sigma.no.3/2010 表 9 2009 年世界非寿险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 10 强排名表 排名国家保险深度排名国家 保险密度 (美元) 1 台湾 13.8%1 丹麦 3816.0 2 英国 10.0%2 英国 3527.6 3 南非 10.0%3 爱尔兰 3437.1 4 香港 9.6%4 瑞士 3405.6 5 日本 7.8%5 芬兰 3379.4 6 芬兰 7.5%6 卢森堡 3229.4 7 法国 7.2%7 日本 3138.7 8 丹麦 6.8%8 法国 2979.8 9 爱尔兰 6.8%9 香港 2886.6 10 韩国 6.5%10 瑞典 2690.5 中国 2.3% 中国 81.1 数据来源:整理自“swiss re,sigma.no.3/2010 2009 年,我国寿险总收入折合 1091.75 亿美元,同期世界寿险总收入为 23315.66 亿美元,我国寿险总收入仅占世界寿险总收入的 4.68%,世界排名第七位。2009 年, 我国寿险保险密读为 81.1 美元,世界寿险保险密度为 341.2 美元,我国寿险保险密度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3.77%。2009 年我国寿险保险深度为 2.3%,而世界寿险保险深度为 4.0%。我国寿险保费收入的世界排名为第七位,而非寿险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九位, 由此得知,我国寿险的发展领先于非寿险。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4 虽然,我国的寿险总量已排在世界第 7 位,但是通过寿险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 国际对比,我国的寿险的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和世界保险业发 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2 2、我国寿险发展势头良好、我国寿险发展势头良好 (1)寿险发展速度一直超过 gdp 的增速,又是甚至是 gdp 发展速度的好几倍。如 2001 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51%,而同期我国 gdp 增速为 7.30%;近 10 年来 除 2004 年寿险保费增速为 7%外,其余 9 年均达到 10%以上。 (2)寿险收入占总保费比在 70%左右,并且增长势头良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占比还会上升。2009 年,我国寿险收入占保费收入比为 66.97%;而世界范围内 寿险保费收入的占比一般在 60%一下,如 2009 年世界寿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 57.3%, 北美洲寿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 43%,欧洲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 59.2%。 (3)寿险产品创新较多,寿险销售渠道拓宽。如 1999 年寿险公司推出分红、投 资连接、万能等新型寿险,这些新品种的销售带动了寿险的保费收入。 1999年,银行代理销售保险在全国展开,改变了以往的主要以个人营销寿险的模 式;2009年,寿险公司个人代理、专业代理、银邮代理三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3569.32 亿元、59.16亿元、3885.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77%、30.76%、8.24%,其中,银 邮业务占寿险公司业务总量的47.71%,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公司直销、保险经纪、 其他兼业代理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539.02亿元、16.09亿元、74.72亿元,同比增长分 为为-7.8%、12.91%、261.97%。新品种和新销售渠道的开拓,满足了不同曾次的客户 的保险需求,优化了保险产品结构,对推动保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保险业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保险相关指标 1 1、二十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相关指标的聚类分析、二十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相关指标的聚类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在世界保险业的地位,搜集到20个国家的保费收入、人口、 gdp、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该20国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果,做 图如下: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5 图3 20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聚类分析图 由上图所得结果可以看出,可以简单的把世界各国及地区分为四类。美国的保险 业发展雄居世界首位;德国、意大利、韩国、南非、英国、法国、日本为一类;瑞士、 香港、新加坡、爱尔兰、荷兰、台湾、加拿大、智力为一类;中国、印度、俄罗斯、 巴西可归为一类,都是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比较落后的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保费收 入世界排名较为靠前而俄罗斯、巴西较为靠后大约在 20 位左右。 2 2、保险密度与人均、保险密度与人均 gdpgdp 的个体固定模型分析的个体固定模型分析 粟芳(2000)在保险规模的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一文中通过研究中国、日本、 美国三个国家在 1982 年到 1998 年之间的人均 gdp 与保险密度的研究证实,保险密度 随着人均 gdp 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短期内与人均 gdp 之间具有很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选取中国、日本、美国、台湾四个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6 地区 2002 年到 2009 年的保险密度与人均 gdp 进行分析,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人均 gdp 对保险密度影响的多少。这四个地区分别来自上述聚类分析的四大类而 且与我国有这密切的关系,日本是我国近邻,台湾地区是我国的一部分但是保险业发 展历史却比我国要早而且发展得更好。 表10 中国、日本、美国、台湾四地区2002年2009年的保险密度与人均gdp(美元) 中国日本美国台湾 年份 密度人均 gdp密度人均 gdp密度人均 gdp密度人均 gdp 200228.7963.09563498.6 32197.803461.6 36145.331279.2 12589.29 200336.31092.3463770.9 34874.023637.7 37837.471433.3 12699.12 200440.21232.6553874.8 36923.703755.1 40133.381909.0 13539.82 200546.31715.213746.7 35542.453875.2 42343.172145.5 15219.3 200653.51974.1613589.6 34204.373923.7 44423.212250.2 15502.18 200769.62419.6343319.9 34437.504086.5 46008.642628.0 16739.13 2008105.43236.5273698.6 37881.164078.0 46893.492787.6 17142.86 2009121.23519.0963710.0 40086.483979.0 46412.762753.1 16406.93 数据来源:摘自“swiss re,sigma 选取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公式可以写为: itiitit yxu1,2,i , n1,2,t , t 在该模型中,我们假设在个体成员上存在个体影响而无结构变化,并且个体影响 可以用截距项 (i=1,2,n)的差别来说明,即在该模型中各个成员方程的截距 i 项不同,而 k1 系数向量 均相同;或者存在结构变化而无个体影响,并且结构 i 变化可以用 k1 系数向量 的差别来说明,即在该模型中各个成员方程的截距项 相同,而 k1 系数向量 不同。 利用 eviews 统计软件进行估计,得出结果,具体见下图: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7 dependent variable: md? method: pooled least squares date: 06/02/11 time: 10:51 sample: 2002 2009 included observations: 8 cross-sections included: 4 total pool (balanced) observations: 32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2085.143293.80947.0969240.0000 rjg?0.0148630.0125021.1887740.2449 fixed effects (cross) _chn-c-2052.502 _us-c1132.434 _jp-c1079.611 _tw-c-159.5431 effects specification cross-section fixed (dummy variables) r-squared0.963959 mean dependent var2427.906 adjusted r-squared0.958620 s.d. dependent var1570.080 s.e. of regression319.3866 akaike info criterion14.51328 sum squared resid2754211. schwarz criterion14.74230 log likelihood-227.2125 hannan-quinn criter.14.58920 f-statistic180.5387 durbin-watson stat0.471845 prob(f-statistic)0.000000 模型设立检验,采用f统计量来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 2( )/( ) 1/()( knntknf knntsse knssesse f u ur 其中表示混合估计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表示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r sse u sse 于是f(3,23)=3.0379.29 ) 1474/(2754211 )214/()275421113454880( f f 越大,p 越小越接近于 0,拒绝了,即可以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0 h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8 3.3.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综合上述所做分析的出结果,保险密度与人均 gdp 确实存在着很强的线性相关的 关系,同时我国保险业发展确实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差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较短,而日本、美国、台湾都已经经历了较 长期的发展;其次,虽然我国 gdp 总量已达到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 gdp 远远落后世界先进水平;最后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尚显不足。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人均 gdp 和国民保险意识的提高,我国终究会达到世界保险业发达水平。 五、结论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增长快,但保险业总体基础仍然薄弱,和发达 市场和世界平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至此,通过与国际状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我国的保险业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在以往的成绩上原地踏步,而是应该更深刻的认识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我国保险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我国保险业问题的答案 不是原地踏步,不是放慢步伐,而是加快发展。 1 1、我国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性我国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保险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与世界保险业的差距还是很大,同时也 包括保险业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虽然较 2008年都有所上升但是差别不是很大。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对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的防范能力都有不足之 处。我国报下赔付率不到总损失的,这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个人与家庭的 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些都是急需保险业加快发展来解决的。而且我国 现行的养老体系保障水平低,覆盖面较窄。大量国民没有基本的养老保险,这就需要 商业保险的加速发展来解决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保险也要更多的参与我 国的经济建设,稳定金融体系,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2 2、对我国保险业缩短同发达国家差距的展望对我国保险业缩短同发达国家差距的展望 有差距其实意味着有潜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也为寿险业发展提供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19 了良好的宏观环境。2009 年, 保险法的修订工作得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保险法律与保险实务的偏差问题,这必将使得保险业沿着更加规范的渠道发展。同时, 我国 gdp 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至 2009 年已达到人均 3600 美元的水平,我国居民的 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我国保险业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应从其存在的问题着手,对症下药,并将保险 业的发展融入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以实现保险业与经济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 20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3版 2吴开兵,邢炜,俞自由.保险深度的变化规律与我国保险市场的预测j.预测.2000年第3期 3粟芳.保险规模的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4张奎.我国保险业发展规律d.武汉:武汉大学.2004年5月 5国研网金融研究部.我国保险保费收入特征分析和国际比较r.2010 6张洪铭.保险业发展”快慢”论g.中国保险业重大现实问题.2006年6月第1版 7刘静.浅析我国保险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 8崔晓华.我国保险业竞争力问题探讨d.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