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这一标准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流行性腮腺炎的确诊依据和治疗指导。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资料:考虑患者发病前两周内有无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如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存在腮腺炎病例。

  2.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耳垂下方的唾液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痛、咽痛或腹痛等。
  3. 实验室检查

    •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腮腺炎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结果支持近期感染。
    • 病毒分离与核酸检测:从患者唾液、尿液或脑脊液中分离腮腺炎病毒或通过RT-PCR检测病毒核酸,可直接证实病毒感染。

处理原则

  1. 隔离措施:确诊或疑似病例需采取隔离措施,直至腮腺肿胀消退后至少5天,以防病毒传播。

  2. 对症治疗

    • 控制发热和疼痛: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腺。
  3. 并发症管理

    • 监测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胰腺炎等。
    • 对于严重并发症,需住院密切观察,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4. 预防接种:强调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重要性,作为控制和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注意事项

  • 由于该标准发布于1997年,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进行诊断与治疗。
  • 在处理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医护人员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防止自身感染和医院内传播。

该标准为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和详细的处理流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识别并有效管理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保护公众健康。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7-10-06 颁布
  • 1998-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GB 1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GB 1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前 言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为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特制定本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传染病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曹武奎、邹焕文。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机构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大等特征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须通过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 23 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 32 症状体征 32 1 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32 2 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32 3 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 32 4 睾丸肿痛(常为单侧)。 33 实验室检测 33 1 1 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特异性 体阳性。 33 2 双份血清(间隔 24 周)体效价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增高。 33 3 唾液、尿、脑脊液、血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34 病例分类 34 1 疑似病例: a)具备 32 1 或伴 32 2 或 32 3 或 32 4 ; b)具备 32 2 或 32 3 或 32 4 项加 31 。 34 2 临床诊断病例:3 4 11 加 31 。 34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 33 1 或 33 2 或 33 3 。 4 处理原则 41 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 41 1 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保证入量。 41 2 对高热、头痛、呕吐者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42 中药治疗 42 1 清热解毒,软坚消痛中药制剂口服。 42 2 局部用药消肿止痛。 43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主要用于重症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者。 44 预防 44 1 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肿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可疑患者应暂时隔离。 44 2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可对易感人群实行接种。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病毒分离 本的收集与处理 从发病早期患者口腔采取唾液(亦可从血及尿中,有脑膜炎者可由脑脊液中分离病毒),为增加唾液量,采取时用压舌板轻轻按腮腺管口或轻抚耳前下部肿胀处。直接吐入小平碟内加唾液量 12 的 离心,取上清液加青、链霉素 5001000u 放冰箱 2h。 胚培养分离法 采用鸡胚羊膜腔接种法,取孵育 79 天鸡胚,每份标本接种 46 个,每个鸡胚接种015 0 2即放入 36 37孵箱培养 5 7 天。死亡者废弃。将活鸡胚 4过夜,使血液凝固数日,收获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