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二级学院药科学院专 业药学班 级2006级(1)班学生姓名学 号0603501129指导教师 2010 年 4月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基于excel软件的三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个体给药方案设计【摘要】:目的:在临床用药中, 为了提高疗效, 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 对于那些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或个体差异大的患者,必须依据药动学原理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法:本文应用电子表格程序excel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图表, 研究出一种比以前此类方法更简化的方法。通过excel的函数计算功能能方便的求出各种药动学参数,以辅助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并结合实例发现其方便快捷。结果:使用此方法准确性高, 应用于临床得到满意的效果。【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三室模型;个体给药方案;excel软件 the individual dosage regimen of intravenous three compartment model drugs designed based on microsoft excel softwareabstract: objective: in clinical medicine, for those with low therapeutic index drugs or in patients with larg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improve efficacy and prevent or reduce the toxicity of drugs., the drugs delivery volume must be based on pharmacokinetic principles to individual administration. methods: in this paper, will developed a more efficient method than the previous method of such methods with a spreadsheet program excel for data processing, charting. computing function by excel can easily calculate the various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to support the design of individual dosage regimen. conclusion: with examples found convenient, high accuracy, satisfactory result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pharmacokinetics three-model individual dosage regimen microsoft excel 目录1.前言12.原理和方法12.1原理12.2 方法32.2.1表格程序32.2.2 excel表格的操作42.2.3 工作表保护53.结论5参考文献7综述8致 谢151.前言随着临床给药方案的日益多样化,等剂量等间隔时间的给药方案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基于病人个体差异和药物性质设计个体给药方案1,是实现以最小剂量达到最大治疗效果,减小药物毒副作用的方法。因此,对于非等剂量非等间隔时间的静脉注射多剂量给药,如何实现最优目标给药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关给药方案设计的软件很多,但大多需专用的编程软件,使用者难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编程,如以c语言编写的给药方案设计软件。而电子表格程序microsoft excel2经历多次升级,功能繁多,菜单技术和控制技术丰富,提供自动填充、各种函数、工具库、宏、控件、对象、数据透视表、单变量求解、规划求解3、方案、vba编程等众多功能,能作大量的数据处理及管理,计算可动态显示和报告,数据分析工作直观,使繁杂的计算过程变得简单、快捷,并且容易掌握。为此,本文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肌苷浓度,计算血清肌苷清除率、药物清除率和消除速率常数,以药动学模型理论和药效学原理为依据,采用为大家所熟悉的excel软件进行简单的单元格编辑编写excel表格程序,希望为临床用三室模型药物4静脉滴注给药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2.原理和方法2.1原理药动学模型是为了定量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速度规律而建立的模拟数学模型。常用的有房室模型和消除动力学模型。房室(compartment)是由具有相近的药物转运速率的器官、组织组合而成。同一房室内各部分的药物处于动态平衡。房室仅是按药物转运动力学特征划分的抽象模型,并不代表解剖或生理上的固定结构或成分。同一房室可由不同的器官、组织组成,而同一器官的不同结构或组织,可能分属不同的房室。此外,不同的药物,其房室模型及组成均可不同。运用房室模型,可将机体视做由一或多个房室组成的系统,从而将复杂的分布过程模型化5。若某药在体内各部位间均有较高及相近的转运速率,可在体内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则该药属单房室模型。属于单房室模型的药物,在体内达分布平衡后,其血药浓度将只受吸收和消除的影响。而某药在体内不同部位间转运速率存在较大差异的话,则将血液及其他血液供应丰富、并具有较高转运速率的部分,称做中央室,而把其余部分划归周边室,并可依次再分做第一周边室、第二周边室等,此即多室模型。根据划分的房室数,相应称为二室模型、三室模型等。属于多室模型的药物,其首先在中央室范围内达分布平衡,然后再和周边室间达到分布平衡,因此其血药浓度除受吸收和消除的影响外,在室间未达分布平衡前,还受分布的影响。某些药物如利多卡因、氨茶碱、胺碘酮的特征可用三室模型推导出的三指数项目函数来描述,三个房室包括一个相当于的中央室和两个具有不同摄入和释放速率的周边室。与中央室交换药物速率较快的周边室称为浅室,与中央室交换药物速率较慢的周边室称为深室。中央室的药物浓度的时间过程反映三个同时存在的过程的速率,即药物从中央室的消除及中央室向周边室之间的分布。设剂量为d0的药物,在0这段时间内,以恒速k0=d0/0 滴入中心室其过程如图1所示。图1 静脉滴注三室模型中心室内药量包括四个方面的变化6:在体外不断滴入药物,以补充中心室内的药量;不断向两个周边室转运一定数量的药物;两个周边室不断返回一定数量的药物;中心室不断把一部分药物消除出体外。周边室的药量包括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方面不断从中心室和另外一个周边室获得药物;另一方面不断向中心室和另外一个周边室转运去一部分药物。在经过滴注时间t(0t)时,中心室的药量为d1(t),周边室的药量分别为d2(t)和d3 (t)。除滴注是恒速k0外,如果其余各转运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过程,则三个室间的药物转运过程方程为:式中,c1(t)、c2(t)、c3(t)分别是t时刻各室的药物浓度。统一变量得这里,k12=k12/v1,k13=k13/v1,k21=k21/v2,k23=k23/v2,k31=k31/v3,k32=k31/v3,为三室模型的转运速率常数。ke=k2/v1为中心室清除速率常数。v1、v2、v3分别为各室的表观分布容积。负号表示药物随时间增加而减少。当t=0时,d1(0)=d2(0)=d3(0)=0这就是上述方程组的初始条件。给定参数、v、k21、k31,则静脉滴注单次给药后的预期血药浓度c(t)为8:c(t)=k0/vb1(1-e-t ) e-t+b2(1-e-t) e-t +b3(1-e-t) e-t (1)其中、=0时,b1=1/k, =k; =0时,b1=(k21-)/ (-),b2=(k21-)/ /(-); 、0,b1=(k21-)(k31-) /(-)/( -),b2=(k21-)(k31-)/(-)/( -),b3=(k21-)(k31-)/ /(-)/( -),第s次给药t=0时的血药浓度c(s;0)=c(s-1; )。2.2 方法2.2.1表格程序新建一个excel表格,在单元格b3 b8输入、v、k21、k31,b9=if(and(b5=0,b40),(b7-b3)/(b4-b3)/b3,if(b4=0,1/b3,($b$26-$b$22)*($b$27-$b$22)/($b$23-$b$22)/($b$24-$b$22)/b3)b10=if(and(b5=0,b40),(b7-b4)/b4/(b3-b4),if(b4=0,(b7-b4)*(b8-b4)/b4/(b3-b4)/(b5-b4)b11=if(b5=0,0(b7-b5)*(b8-b5)/b5/(b3-b5)/(b4-b5)c4 f4开始输入每次给药的给药间隔(),给药剂量(d),输注时间(t),瞬时(t),g4=g3*exp(-b$3*c4)+d4/e4*$b$9*(1-exp(-b$3*e4)*exp(-b$3*(c4-e4)/b$6h4=h3*exp(-b$4*c4)+d4/e4*$b$10*(1-exp(-b$4*e4)*exp(-b$4*(c4-e4)/b$6i4=i3*exp(-b$5*c4)+d4/e4*$b$11*(1-exp(-b$5*e4)*exp(-b$5*(c4-e4)/b$6j4=g3*exp(-$b$3*f4)+h3*exp(-$b$4*f4)+i3*exp(-$b$5*f4)+d4/e4*($b$9*(exp(-b$3*if(f4e4,0,(f4-e4)-exp(-b$3*f4)+$b$10*(exp(-b$4*if(f4e4,0,(f4-e4)-exp(-bs4*f4)+$b$11*(exp(-b$5*if(f4e4,0,(f4-e4)-exp(-b$5*f4)/$b$6k4=d4/e4*$b$9*(e4-(1-exp(-b$3*e4)/b$3+(exp(b$3*e4)-1)/b$3*(exp(-b$3*e4)-exp(-b$3*c4)+g3*b$6/b$3*(1-exp(-b$3*c4)+if(and($b$5=0,$b$4=0),0,d4/e4*$b$10*(e4-(1-exp(-b$4*e4)/b$4+(exp(b$4*e4)-1)/b$4*(exp(-b$4*e4)-exp(-b$4*c4)+h3*b$6/b$4*(1-exp(-b$4*c4)+if($b$5=0,0,d4/e4*$b$11*(e4-(1-exp(-b$5*e4)/b$5+(exp(b$5*e4)-1)/b$5*(exp(-b$5*e4)-exp(-b$5*c4)+i3*b$6/b$5*(1-exp(-b$5*c4),选定单元格g4 j4,往下复制,excel表格显示每次给药后t时刻的预期血药浓度和auc值。2.2.2 excel表格的操作对于非周期性给药,上述编辑的excel工作表显示每次给药后的预期血药浓度,其给药间隔、给药剂量可以按临床需要及时变换;对非等间隔(=6、6、12h)周期性给药,可通过excel表格程序的操作,计算第n周期任意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和auc值:(1)选择“工具”“选项”“重新计算”“迭代计算”,并在“最多迭代计算次数”框中的默认值(100)改为n-1值,确定;(2)选定单元格g3i3(事先为空格或为0),输入=g6i6,同时按住ctrl+shift键,按enter,即从单元格j4、k4开始,现实第n周期每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和auc(s)值。根据auc(n,s)和auc(s),计算达坪分数f(n,s)=auc(n,s)/auc(s);根据最低有效浓度(mec)和最低中毒浓度(mtc),采用规划求解法计算:(1)最小很最大给药量(d min和d max);(2)在d min d max 内取维持量,计算输液停滴前后c(n,s)(t)或c(s)(t)=mec的时刻点t,其差值即t ec ,当t=0的血药浓度大于mec时,则峰前有效血药浓度时间从t=0开始,当 s 的血药浓度大于mec时,则峰后有效浓度时间至 s 止。根据t ec 值及具体药物的毒性和作用特点,考虑是否采用负荷剂量,方法是:在稳态情况下,在单元格l4中输入负荷量后的间隔时间,并在单元格m4编辑=(g4+h4+i4)*b$6*l4/($b$9*(1-exp(-b$3*l4)*exp(-b$3*(c4-l4)+$b$10*(1-exp(-b$4*l4)*exp(-b$4*c4-l4)+$b$11*(1-exp(-b$5*l4)*exp(-b$5*(c4-l4)2.2.3 工作表保护用excel求解药动学参数的最大优点在于数据的模板化,如在建立了以上工作表后,日后碰到类似的静脉滴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只要将表中参数、v、k21、k31、时间和注射剂量等数据替换。因此为避免误操作,需要对工作表进行保护,鼠标选定录入数据区,点击“格式”菜单下的“单元格”选项,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点击“保护”,去掉“锁定”项前的“”,点击“确定”。继续点击“工具”菜单下的“保护”选项下的“保护工作表”,输入两次密码,点击“确定”,这样,整张工作表除了原始数据区可以录入数据外,其他区域均处于保护状态,将电子表以模板形式保存,以备用9。3.结论(1)以前研究制成的表格程序,有以下局限性:对于非周期性给药,如急救情况下的无规律给药,无法进行血药浓度的预期;对改变给药方案,如给药间隔或给药剂量改变,因有一个基础浓度,原来的表格程序在制定后续给药方案时有困难;计算稳态血药浓度时,单元格编辑显得冗长。(2)本文完成的表格程序,其单元格编辑节省一半工作量,其第n周期s次给药后t的血药浓度c(n,s;t)、稳态第s次给药后t时刻的血药浓度c(s;t)、d min 、d max、达坪分数和负荷剂量等,均可通过excel表格的简单操作,获得同样的计算结果。表格程序的计算结果与gpap软件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读者可以根据上一次给药后时刻的血药浓度等于该次给药t=0时的血药浓度来测试公式(1)输入的准确性,auc0的单元格编辑要注意单元格的引用正确,负荷剂量的测试采用汇代法,即给予负荷剂量后经时间的血药浓度应与稳态常规剂量时间的血药浓度一致。其他给药周期或稳态的血药浓度可利用excel的重复计算功能得到,不必测试。(3)从理论上讲,本文介绍的表格程序适用于所有线性代谢药物静脉滴注给药的血药浓度预期和方案设计,但因药动学参数、v、k21、k31的有一定困难,实际应用中仅对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如利多卡因、氨茶碱、胺碘酮、万古霉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可采用文献报道的参数群体值,或进一步根据bayasian反馈法获得的个体化参数进行给药方案设计。(4)excel软件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办公软件,较之gpap软件10,本文建立的excel表格形式的给药方案设计程序,不仅有利于广大临床药师更好地开展给药方案设计,而且也有利于医生能根据药动学参数开展个体化给药。参考文献1 齐腊梅.应用电子表格excel辅助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承德医学院学报j,2002,19(1):24-25.2 张春玲,苏银法.基于excel软件的静脉注射多次给药方案设计.中国药物与临床j,2004,4(8):587-5893 苏银法. excel规划求解法计算血管外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国药物与临床j,2005,5(6):424-4263 梁文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 苏成业,韩国柱.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2003, 7.5 刘昌孝,刘定运.药物动力学概论m.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3:240-251.6 苏银法,杜乐燕.运用excel表格程序设计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案.2006,31(8):481-483.7 苏银法,林中,杜乐燕,杨秀婓.中国临床药学杂志j.2004,13(5):303-305.8 袁进,石磊,赵树进.基于excel求解静脉注射给药隔室模型参数及药动学参数.中国药师j.2007,10(2):161-163.9 李霞,郭政,何颖,等. 药物受体酶与免疫反应动力学数据分析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综述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与excel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概述: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是与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本文介绍了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医药行业中的作用并结合当前研究前沿excel软件在药学领域中的各种应用。简单介绍了excel在药学实际工作应用中的优势。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excel软件;药学1.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1.1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1(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简称临床药代动力学或临床药动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代谢动力学在(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的分支,它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基本规律与原理,研究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在临床上能够为每一个病人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并能促进医药结合,推动医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发展。1.2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主要任务临床药代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临床药代动力研究,对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制定与调整给药方案,安全地使用药物;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的定量研究,保障用药安全;通过临床药代动力学有关知识的咨询与医疗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发展证明,它不仅丰富了基础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的基本理论,成为现代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改进药物剂型、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药研究水平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由于临床药代动力学是药代动力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药理学方面的药代动力学,二是临床方面的临床药代动力学。以下是临床药代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3.1临床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在正常人机病人体内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制定适合于每个病人的给药方案(如给药剂量、用法、给药间隔时间、给药途径、用药剂型等)。可直接应用血药浓度多点动态测定法进行研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灵敏度高、专一性强、重现性好的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某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某一药物不同剂型的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做出正确判断的常用指标。1.3.2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是指特殊的生理或病理人群,常包括新生儿、儿童、老年人、妊娠妇女以及病态者。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与正常成人常有差异,是造成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原因。研究与阐明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有助于做到个体化给药,从而达到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1.3.3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又称血药浓度监测,它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血药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获得最佳给药剂量、优化个体给药方案的目的;同时,它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定量检测以及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治疗药物监测也可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nitoring,cpm)。1.3.4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药物作用的增强或减弱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或缩短,从而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或有害的不良反应。通常所称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药或两药以上在人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定量分析合并用药所致的药物相互作用,能使个体化给药更为精确有效。1.3.5新药开发与临床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已成为新药开发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新药是指我国首创及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制成新的复方制剂、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者也按新药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颁布的新药审评办法,将新药评价分为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新药临床前研究应包括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复方制剂中多钟组分对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研究。在临床研究的i期试验中应包括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规范化地、科学地完成上述内容的研究,对某些新药给药方案的设计与修订是至关重要的。2.excel软件在药学工作中的应用excel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也是一种操作简便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在药学实际工作中能简便、准确地处理相关数据,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2.1 excel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excel具有很强的数据库功能,可直接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软件中数据库的数据导出应用。在相应的工作表中,导入有关数据和设置计算关系式,其计算和填表工作,即可自动完成,可实现效期药品管理、滞销药品管理、急救药品管理、盘点金额统计、药品盘点分析、麻醉药品管理等动作。2.2 excel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苏银法3用excel规划求解法(ps-e)计算血管外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实例展示了ps-e在求解二室血管外给药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过程,现实该法拟合效果良好,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最优解。ps-e研究的是各种措施对总体目标的影响,可以对多个变量得线性和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袁进等4基于excel函数设计单室模型间歇静脉给药方案,输入t1/2,vd、有效治疗范围等,设计求解参数,可计算出给药时间间隔(t)、滴注速度(k0)、利用折线图绘制药-时曲线,操作简单,结果可靠。2.3 excel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2.3.1 药物制剂溶出度参数数据处理用函数库中的average、stedv、correl、intercept、slope、exp(返回e的n次幂)、ln(返回自然对数)等函数命令,设计出计算溶出度的各参数(t0.1、t0.5、t4、t0.75、t0.6等值)5。2.3.2 药品检验数据处理药品检验工作中原始数据处理6非常繁琐,用excel可实现原始数据的自动处理。按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建立相应的模板,录入原始数据即可自动计算出结果,如使用逻辑函数还可自动判断结论是否符合规定。3.excel程序在药学计算可视化中的应用前景科学计算可视化7是把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计算的综合学科,探索如何把科学数据转换成可视化的、有助于理解信息的计算方法。科学计算可视化在医学、地质勘探、气象预报、分子生物学、核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药物的研究、试验、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种测量、统计的引入,大量数据产生出来,药学计算始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随着数据量与日剧增,怎样清晰地描述相关概念、算法和大量数据信息,使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药学计算可视化的目标,就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将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混合处理,使冗繁、枯燥的数据变成生动、直观的图形或图像,以便读者理解和进一步研究。电子表格程序excel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图表绘制、数据库管理及打印等功能的常用办公软件。通过研究excel数据和图表处理的原理和技术,分析药学计算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实现excel在药学计算可视化中的应用。在药学计算过程中,利用excel的数据和图表处理技术,直观地表达计算中所涉及的概念、计算方法、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以及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和人机交互等的可视化。3.1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这里的“抽象”,并不限于文字的“抽象”,把一些需要想象的具体东西也视为“抽象”概念。如在计算药学中,多元线性回归8、p-矩阵、矩阵等级分析、灰色模型预测等的概念十分抽象,借助于excel的计算功能,不仅使计算变得轻而易举,而且实现了概念的可视化。再如在药物分析试验中,为了优选色谱溶剂系统,需要在一个四面体中选择,用excel模拟生成一个曲面图,再加适当的旋转,不易理解的概念就变得非常直观了。3.2计算方法的可视化在药学中许多复杂的计算,虽然专用软件很容易解决,但计算方法不直观,不易观察到计算所应用的方法,因此,有必要使计算方法可视化。比如正交试验设计、精馏塔理论塔板数求解、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的预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参数的估值、制剂溶出释放及体内外相关性的计算等,这些计算都比较复杂。但是,利用excel建立相应的模型,将它们可视化就比较好理解了,不仅求得模型参数,而且计算方法一目了然,还有助于读者开发利用。3.3计算过程的可视化在药学计算的时候,如把中间计算做成动态,则可即时见到计算的进程及数据的生动变化。由于excel可提供动态数据链接,在计算过程中,只需变动有关初始数据,excel具有数据组织管理和链接功能,存在计算关系的数据,可在“审核”命令去追踪现实,实现计算过程的可视化;使用“窗体”工具,创建有关数据控制按钮,则可使计算直观而且生动。如在药物动力学中,根据血药浓度方程,用excel绘制血药浓度经时曲线图,用“窗体”工具设计参数、剂量、给药间隔等的微调项按钮或滚动条,不仅可以观察血药浓度的稳态、峰时、峰浓度及谷浓度,而且可以观察血药浓度经时曲线的动态变化,对评价与设计给药方案极为直观方便,并可开发药动学专用函数和药动学专用系统9。3.4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在药学实验中,产生的数据越多,计算过程越复杂,计算出的结果就越多。人们不仅关注最终的一个数值,还希望从中得出更多的结论。可视化地显示结果,就可能把数据中蕴藏的信息展示出来。excel绘制的图标中的各个对象均可编辑加工,数据源变化时图表亦自动更新。增加“趋势线”拟合曲线,可预测曲线变化趋势。编辑坐标轴,实现对数曲5线、半对数曲线的转换,观察曲线的动态变化。excel绘制的曲线平滑,并能将图形、文字与表格混排,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数据分析报告。如使用exc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