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 中 国 矿 业 大 学(北京)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中文题目: 宿北矿2.40mt/a 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 英文题目:design of mine-2.4million tons /year coking coal preparation plant 姓 名: 学 号: 0910310207 学 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矿物加工工程 班 级: 2009 级 2 班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 班级 2009 级 2 班 学号 0910310207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2 月 13 日 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 题目:宿北矿 2.40mt/a 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 主要内容和要求: 设计一座年处理能力为240万吨的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具体包括: 1设计原始资料:原煤筛分浮沉试验资料 2最终精煤灰分:10.50%11.00%; 3最终精煤水分:12.00%; 3浮选尾煤灰分:大于40.00%; 4内容和要求: (1)根据提供的原煤煤质资料进行煤质筛分、浮沉资料的综合,绘 制可选性曲线,根据可选性曲线确定理论分选密度和对应的0.1含量; (2)要求比较两种以上的方案的数质量指标,确定适合的工艺流程; (3)比较确定煤泥回收方案,确定煤泥水处理系统; (4)按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总图纸不得少于8张,具体包括工 艺流程图、设备机械联系图、主厂房横剖面图(两处)、主厂房纵剖面图、 主厂房平面布置图(至少两处)、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 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 书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 班级 2009 级 2 班 学生姓名 李华超 题目:宿北矿 2.40mt/a 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 专题题目: 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在阅读有关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所给任务,对所给的煤质资 料进行了可选性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正确地进行了设备选型和 工艺布置,设计的理论依据充分、技术方法得当、计算过程正确,设计图 纸齐全,较好地完成了设计任务。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设计提出新的想法。在整个设计 工作中,表现出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极为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很 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总体上看,设计思路清晰,工艺流程合理,数质量流 程计算准确,设备选择和布置正确,整个设计符合设计规范。 可提交答辩。建议评为优秀。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 书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 班级 2009 级 2 班 学生姓名 李华超 题目:宿北矿 2.40mt/a 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 专题题目: 评阅教师评语: 设计选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设计者在分析所给设计资料并进行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 工艺流程,进行了恰当的设备选型和合理的工艺布置,设计的理论依据充 分、技术方法得当、计算过程正确,设计图纸完备,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 设计说明书及其图纸表明作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熟 练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的工作量较大。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文字流畅,能够提出自己 的见解。设计达到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水平。同意提交答辩。 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届本科生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李华超 学号:0910310207 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 班级: 2009级2 班 题目:宿北矿2.40mt/a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 专题题目: 设计说明书(论文): 97 页, 图纸:9 张, 其它材料:无 答 辩 情 况 回 答 问 题 提 出 问 题正 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 性错误 有原 则性 错误 回答 不清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长: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价成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价成绩: 评阅教师: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价成绩: 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目目 录录 1 前言前言.1 2 厂区概况厂区概况.2 2.1 厂区位置.2 2.2 厂区地理情况.2 2.2.1 地形地貌2 2.2.2 水文地质2 2.2.3 气象资料3 2.3 选煤厂厂址、类型及厂型.3 2.4 工作制度.3 2.5 生产能力.3 2.6 服务年限.3 3 选煤工艺选煤工艺.4 3.1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分析.4 3.1.1 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4 3.1.2 a、c 两层原煤煤质资料4 3.1.3 各层原煤的筛分试验结果分析6 3.1.4 各层原煤的浮沉试验结果分析7 3.1.5 各层原煤煤质资料综合10 3.1.6 混合原煤资料分析15 3.1.7 插值18 3.2 选煤方法及工艺流程.20 3.2.1 选煤方法比较21 3.2.2 工艺流程详述24 3.2.3 工艺流程的确定27 3.3 工艺流程计算.31 3.3.1 数质量流程计算31 3.3.2 水量流程计算32 3.3.3 选煤最终产品平衡表32 3.3.4 介质流程计算33 3.4 主要选煤工艺设备选型与计算.41 3.4.1 设备选型原则41 3.4.2 设备不均衡系数的确定41 3.4.3 选型计算42 3.5 工艺布置及工艺系统说明.49 3.5.1 工艺总平面布置49 3.5.2 原煤储存及准备49 3.5.3 主厂房布置及工艺说明50 3.5.4 浓缩车间53 3.5.5 储装设施53 3.6 选煤厂生产技术检查.54 3.6.1 技术检查工作的内容54 3.6.2 数量检查57 3.6.3 质量检查57 3.6.4 采样、制样、化验58 4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59 4.1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59 4.2 总平面设计的一般要求.59 4.3 平面布置.60 4.4 场内运输.61 4.5 场地绿化.62 4.6 防洪排涝.62 5 采暖、通风及供热采暖、通风及供热.63 5.1 概述.63 5.2 采暖.63 5.3 供热.64 5.4 通风除尘.64 6 给排水及消防给排水及消防.65 6.1 给水.65 6.1.1 给水水源65 6.1.2 水量和水压65 6.1.3 水质66 6.1.4 给水系统66 6.2 排水.67 6.2.1 生产废水系统67 6.2.2 生活污水系统67 6.2.3 管道铺设67 6.3 消防.67 7 电气电气.68 7.1 供配电.68 7.1.1 电源及供电方式68 7.1.2 供配电系统68 7.2 照明.68 7.3 防雷与接地.69 7.4 集中控制及自动化.69 7.4.1 集中控制系统69 7.4.2 自动化70 7.5 检测、计量、保护装置.70 7.6 生产管理系统.71 8 建构筑物建构筑物.72 8.1 材料及构配件.72 8.2 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设计.72 8.2.1 设计原则72 8.2.2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简述72 8.2.3 行政福利建筑73 8.2.4 建筑防火设计74 9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75 9.1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75 9.2 污染控制措施.75 9.3 厂区绿化.76 10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77 10.1 劳动安全.77 10.1.1 危害因素分析77 10.1.2 主要防范措施77 10.2 工业卫生.78 10.2.1 主要职业危害78 10.2.2 设计上采取的防护措施78 10.2.3 劳动保护78 11 技术经济技术经济.79 11.1 劳动定员的编制和劳动生产率.79 11.2 成本计算.80 11.3 收益分析.81 12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82 12.1 厂区各铁路专用线的技术条件.82 12.2 设计车组及铁轨长度的计算.82 致致 谢谢.83 附录附录.84 11 1 前言前言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 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虽然它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日渐枯竭,而煤炭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 速发展,煤炭气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将成为人类 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 格局在今后 50 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2004 年我国煤炭产量 已经达到 19.6 亿吨,2005 年达到了 21.1 吨。可以预计,到 2020 年,随 着我国经济总量翻两番,对煤炭这一基础能源的需求也将翻一番。 选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将优质煤和劣质煤进行分门别类的一 种工业工艺。选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分为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 精煤,经过选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它一般具有灰分低、硫分低、 发热值高的性质。通过选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我国煤炭资源种类齐全,但是其数量和分布极不均衡,褐煤和低变质 烟煤资源量占全国煤炭总量的 50%以上,动力燃料煤资源丰富,而中变质 煤,即传统意义上的“炼焦用煤”数量较少,特别是焦煤资源更显不足。 因此,煤炭高效加工洗选的地位十分重要,这对于矿物加工行业来说,工 艺流程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产品煤炭的数质量,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 要我们慎之又慎,权衡大局,制定出实地的最优工艺方案。 12 2 厂区概况 2.1 厂区位置 该厂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自营 铁路与国铁接轨,东接津沪线,西连京九线,濉阜铁路穿境而过,区内公 路交通发达,涡河经淮河入长江,具备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种运输条件。 2.2 厂区地理情况 2.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该厂区位于北纬 332至 3347,东经 11553至 11633之间。地处丘 陵山地,剥蚀构造地形,面积约 133 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其北 部为冲积而成的河间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倾,为剥蚀堆积地 形,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左右,地面高程从西北 25 米向东南递减至 17 米。 在第四纪以前该区域的古地形全为丘陵山地,其地势总的趋势是东南高西 北低。 2.2.2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将第四纪地层分为:中下更新统,顶板埋深由南向 北一般为 100 至 115 米,由东向西为 80 至 100 米。全层厚度南部 100 至 200 米,北部达 300 余米;上更新统,顶板埋深一般在 35 至 40 米,仅东 部为 25 米,全层厚度 60 米左右,局部不足 40 米;全新统,为第四纪最 新沉积,是黄河向南泛滥所为,全层厚度一般 35 至 40 米。地质结构复杂 13 多变,粘性土与砂土相间出现,具有明显的韵律特征。 2.2.3 气象资料气象资料 此处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 热量丰富,降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无霜期 218 天,年平均降水量 830mm。 年平均日照 2140 小时,年平均气温为 15.25。7 月份最热,多年平 均气温为 28.2,1 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 1.2。极端最高气温 41.4, 累计年平均最高温度为 3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22,累计年平均最 低气温为零下 11.6。累年平均无霜期为 219 天。 2.3 选煤厂厂址、类型及厂型 设计选煤厂与矿井在同一工业场地内。设计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 入选矿井生产的全部毛煤,也可适当入洗量外来原煤。选煤厂处理能力与 矿井规模相适应为 2.4mt/a。 2.4 工作制度 选煤厂实际生产时间每年 330 天,每天 16 小时,两班生产,一班检 修。 2.5 生产能力 选煤厂日生产能力:2400000/330=7272.73(t/d) 选煤厂小时生产能力:7272.73/16=454.55(t/h) 14 2.6 服务年限 设计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选煤厂设计服务年限与矿井设计服务年 限相同为 60 年。 3 选煤工艺 3.1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分析 3.1.1 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任务要求及煤质资料分析,入洗原煤煤种为焦煤,焦煤是中等及 低等挥发分的中等粘结及强粘结性的煤。挥发分 20.0%28.0%、粘结指数 5065 和挥发分 10.0%28.0%、粘结指数65、胶质层厚度25.0mm 的煤 都是焦煤。焦煤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炼出的焦炭结焦性 好,块度均匀,裂纹少,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都很高。但单独炼焦时,膨 胀压力大,推焦困难,一般作为配煤炼焦使用较好。 在炼焦生产中,为了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焦炭,必须控制影响焦炭性 能的各种因素如灰分、硫分、全水分、磷含量、结焦性和粘结性,以及挥 发分和粉碎细度等。 3.1.2 d、g 两层原煤煤质资料两层原煤煤质资料 本设计所提供的煤质资料为矿井的生产大样,煤质资料具有足够的代 表性。资料为 d、g 两层原煤的筛分、浮沉资料: 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见表 3.1; 0.50 综合级筛分试验结果见表 3.2; 15 两层原煤 500.5 粒级浮沉试验结果见表 3.3。 表 3.1 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 d 层煤:k1=20%g 层煤:k2=80%混合原煤 级别 /mm 产品名 称 占本 层 /% 占原 煤 /% 灰分 /% 占本 层 /% 占原 煤 /% 灰分 /% 占原 煤 /% 灰分 /% 1 2 345678910 煤 4.53 0.91 21.26 13.48 10.78 8.39 11.69 9.39 夹矸煤 0.44 0.09 67.86 0.53 0.42 28.19 0.51 35.01 矸石 0.88 0.18 80.89 0.84 0.67 77.91 0.85 78.53 100 总计 5.85 1.17 33.71 14.85 11.88 13.02 13.05 14.88 煤 3.69 0.74 27.32 14.79 11.83 10.70 12.57 11.68 夹矸煤 0.40 0.08 71.58 0.42 0.33 31.45 0.41 39.16 矸石 0.67 0.13 79.38 1.80 1.44 77.79 1.57 77.92 10050 总计 4.75 0.95 38.30 17.00 13.60 18.30 14.55 19.60 5025 煤 7.22 1.44 40.56 12.71 10.17 21.06 11.61 23.49 2513 煤 6.45 1.29 42.36 18.32 14.66 19.40 15.95 21.26 136 煤 10.02 2.00 33.59 13.52 10.81 20.83 12.82 22.82 63 煤 16.13 3.23 28.73 12.36 9.89 16.49 13.11 19.50 30.5 煤 29.38 5.88 19.04 6.80 5.44 13.72 11.32 16.48 -0.5 煤 20.21 4.04 15.81 4.44 3.55 14.80 7.60 15.34 总计 100.00 20.00 23.64 100.00 80.00 17.72 100.00 18.90 16 表 3.2 0.50 综合级筛分试验结果 级 别d 层原煤g 层原煤混合原煤 (毫米)灰 分灰 分 占原煤 数量 (%) 灰 分(%) 占原煤 数量 (%) (%) 占原煤 数量 (%) (%) 校正前校正后 12345678 50252.31 41.92 14.92 19.40 17.23 22.42 21.89 25131.71 41.61 21.50 18.27 23.22 19.99 19.47 1362.23 33.90 15.86 19.24 18.09 21.05 20.52 633.44 28.69 14.51 16.28 17.95 18.66 18.13 30.56.13 19.06 7.98 14.39 14.11 16.42 15.89 -0.54.18 15.79 5.22 15.13 9.40 15.42 14.90 总 计20.00 26.26 80.00 17.72 100.00 19.43 18.90 表 3.3 两层煤 500.5mm 粒级浮沉试验结果 自 然 级破 碎 级混 合 煤 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 浮沉密 度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占本 级 占 混 合 煤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12345678910 -1.425.55 17.17 6.64 20.49 2.02 20.49 24.90 19.19 8.09 1.41.532.53 21.87 12.14 22.51 2.21 22.51 31.25 24.08 13.09 1.51.69.96 6.70 21.20 8.13 0.80 8.13 9.73 7.50 19.81 1.61.73.84 2.58 29.47 4.03 0.40 4.03 3.86 2.98 26.09 1.71.82.38 1.60 37.60 2.74 0.27 2.74 2.42 1.87 32.58 1.825.74 17.30 69.13 42.10 4.14 70.72 27.83 21.44 69.43 17 小 计100.00 67.22 27.58 100.00 9.84 38.18 100.00 77.05 28.93 小计占 总计 97.15 _99.36 _97.42 _ 浮沉煤 泥 2.85 1.98 33.47 0.64 0.06 26.48 2.58 2.04 33.25 总 计100.00 69.19 27.74 100.00 9.90 38.11 100.00 79.09 29.04 3.1.3 各层原煤的筛分试验结果分析各层原煤的筛分试验结果分析 1对 d 层煤筛分资料进行分析: (1)原煤灰分为 23.64%,属于中灰分煤。 (2)+50mm 粒级块煤总含量为10.60 %,灰分(ad%)为35.77%,可见 含矸量(占本层)为 9.43%,占+50mm 含量的 40.45%,灰分为 86.79%, 属于高含矸煤;煤含量为 13.88%,灰分为 11.04%,说明+50mm 粒级的块 煤不经过洗选不能满足精煤灰分 10.5111.00%的要求。 (3)各粒级含量分析:30.5mm 粒级原煤含量较多,为 29.38%,其次为 63mm 粒级,含量为 16.13 %, 0.5mm 以下煤泥含量为 20.21 %,说明 d 层煤的末煤含量较多,煤易碎程度较严重。 2对 g 层煤筛分资料进行分析: (1)原煤灰分为17.72 %,属于中灰分煤。 (2)+50mm 粒级块煤含量为 31.84%,灰分(ad%)为 37.36%,可见含 矸量(占本层)为 4.59%,占+50mm 粒级煤含量的 33.21%,灰分为 88.82%, 属于高含矸煤;煤含量为 9.23%,灰分为 11.79%,说明+50mm 粒级的块 煤不经过洗选不能满足精煤灰分 8.018.50%的要求。 (3)各粒级含量分析:2513mm 粒级原煤含量较多,为18.32 %,其次 为 136mm 粒级,含量为13.52 %,其他各粒级原煤含量在 9.0012.00% 18 以内,说明原煤粒度相对分布均匀;各个粒级灰分差别不显著,均无明显 的变化规律,说明煤质比较均匀。3mm 以下粉煤含量为 33.38%,0.5mm 以下煤泥含量为4.44 %,说明 c 层煤的末煤含量一般,煤易碎程度一般。 3.1.4 原煤的浮沉试验结果分析原煤的浮沉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 d、g 两层原煤浮沉资料,计算并绘制原煤可选性曲线: d、g 层煤 0.550mm 自然级、破碎级和混合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3.5; d g 层煤 0.550mm 入选级浮沉组成表 3.6; 表 3.5 d、g 层煤 0.550mm 自然级、破碎级和混合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d 层g 层混 合 煤 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 浮沉密 度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12345678910 1.424.90 3.84 8.09 71.86 53.15 10.70 63.77 56.98 10.52 1.41.531.25 4.82 13.09 14.82 10.96 21.34 17.65 15.77 18.82 1.51.69.73 1.50 19.81 2.34 1.73 28.66 3.62 3.23 24.56 1.61.86.29 0.97 28.59 0.84 0.62 35.01 1.78 1.59 31.10 1.827.83 4.29 69.43 10.12 7.48 74.61 13.17 11.77 72.73 小 计100.00 15.41 28.93 99.98 73.95 19.36 100.00 89.36 21.01 小计占 总计 97.42 _98.89 _98.64 浮沉煤 泥 2.58 0.41 33.25 1.11 0.83 24.25 1.36 1.24 27.22 总 计100.00 15.82 29.04 100.00 74.78 19.42 100.00 90.60 21.10 表 3.6 d g 层煤 0.550mm 入选级浮沉组成表 累计 密度级 g/cm3 产率 (%) 灰分 (%) 浮物沉物 分选密度0.1 19 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级产率 (%)(%)(%)(%)g/cm3(%) 123456789 -1.3017.75 4.26 17.75 4.26 100.00 24.31 1.30 66.90 1.301.4049.16 7.31 66.90 6.50 82.25 28.64 1.40 57.75 1.401.508.59 15.15 75.49 7.49 33.10 60.31 1.50 10.72 1.501.602.13 25.79 77.62 7.99 24.51 76.14 1.60 3.43 1.601.701.30 32.88 78.92 8.40 22.38 80.94 1.70 2.47 1.701.801.17 41.68 80.09 8.88 21.08 83.90 1.80 1.75 1.802.001.16 60.27 81.25 9.62 19.91 86.38 1.90 1.16 +2.0018.75 87.99 100.00 24.31 18.75 87.99 合计100.00 24.77 煤泥3.44 1.45 总计100.00 23.97 图 3.1 原煤煤 500.5mm 级可选性曲线 1混合原煤煤浮沉资料进行分析 (1)原煤灰分为 18.90%,属于中灰分煤。 20 (2)+50mm 粒级块煤含量为 27.60%,灰分(ad%)为 37.36%,可见 含矸量(占本层)为 4.59%,占+50mm 粒级煤含量的 33.21%,灰分为 88.82%,属于高含矸煤;煤含量为 9.23%,灰分为 11.79%。 (3)各粒级含量分析:30.5mm 粒级原煤含量较多,为 27.53%,其 次为 2513mm 粒级,含量为 19.03%,其他各粒级原煤含量在 9.0012.00%以 内,说明原煤粒度相对分布均匀;各个粒级灰分差别不显著,均无明显的 变化规律,说明煤质比较均匀。3mm 以下粉煤含量为 33.38%,0.5mm 以 下煤泥含量为 5.85%,说明原煤的末煤含量一般,煤易碎程度一般。 3.1.5 各层原煤煤质资料综合各层原煤煤质资料综合 为了掌握综合原煤的特性,绘制可选性曲线,进行工艺流程计算,需 将 d 层和 g 层的原煤筛分浮沉试验资料,按照比例、各自的粒度组成和 各粒级的浮沉组成,计算合并为综合原煤的筛分组成和浮沉组成资料。 1筛分资料综合 d、g 两层煤的入选比例为 20%和 80%,入料上限 50mm,+50mm 级 破碎后再入洗。经过计算得下表: 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见表 3.7; d 原煤+50mm 破碎级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见表 3.8; 两层原煤破碎级与自然级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见表 3.9。 2浮沉资料综合 浮沉试验资料综合的原则与方法和筛分资料相似,按等密度级综合的 原则进行,综合时注意了煤泥的含量。经计算得下表: 两层煤 500.5mm 级浮沉试验综合表见表 3.10; 混合原煤 500.5mm 级浮沉试验综合表见表 3.11; 21 表 3.7 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见表 d 层煤:k1=20%g 层煤:k2=80%混合原煤 级别 /mm 产品名 称 占本 层 /% 占原 煤 /% 灰分 /% 占本 层 /% 占原 煤 /% 灰分 /% 占原 煤 /% 灰分 /% 1 2 345678910 煤 4.53 0.91 21.26 13.48 10.78 8.39 11.69 9.39 夹矸煤 0.44 0.09 67.86 0.53 0.42 28.19 0.51 35.01 矸石 0.88 0.18 80.89 0.84 0.67 77.91 0.85 78.53 100 总计 5.85 1.17 33.71 14.85 11.88 13.02 13.05 14.88 煤 3.69 0.74 27.32 14.79 11.83 10.70 12.57 11.68 夹矸煤 0.40 0.08 71.58 0.42 0.33 31.45 0.41 39.16 矸石 0.67 0.13 79.38 1.80 1.44 77.79 1.57 77.92 10050 总计 4.75 0.95 38.30 17.00 13.60 18.30 14.55 19.60 5025 煤 7.22 1.44 40.56 12.71 10.17 21.06 11.61 23.49 2513 煤 6.45 1.29 42.36 18.32 14.66 19.40 15.95 21.26 136 煤 10.02 2.00 33.59 13.52 10.81 20.83 12.82 22.82 63 煤 16.13 3.23 28.73 12.36 9.89 16.49 13.11 19.50 30.5 煤 29.38 5.88 19.04 6.80 5.44 13.72 11.32 16.48 -0.5 煤 20.21 4.04 15.81 4.44 3.55 14.80 7.60 15.34 总计 100.00 20.00 23.64 100.00 80.00 17.72 100.00 18.90 22 表 3.8 d 层煤 0.550mm 自然级、破碎级 和混合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自 然 级破 碎 级混 合 煤 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 浮沉密 度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占本 级 占 混 合 煤 (%)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12345678910 -1.425.55 17.17 6.64 20.49 2.02 20.49 24.90 19.19 8.09 1.41.532.53 21.87 12.14 22.51 2.21 22.51 31.25 24.08 13.09 1.51.69.96 6.70 21.20 8.13 0.80 8.13 9.73 7.50 19.81 1.61.73.84 2.58 29.47 4.03 0.40 4.03 3.86 2.98 26.09 1.71.82.38 1.60 37.60 2.74 0.27 2.74 2.42 1.87 32.58 1.825.74 17.30 69.13 42.10 4.14 70.72 27.83 21.44 69.43 小 计100.00 67.22 27.58 100.00 9.84 38.18 100.00 77.05 28.93 小计占 总计 97.15 _ 99.36 _ 97.42 _ 浮沉煤 泥 2.85 1.98 33.47 0.64 0.06 26.48 2.58 2.04 33.25 总 计100.00 69.19 27.74 100.00 9.90 38.11 100.00 79.09 29.04 表 3.9 两层原煤破碎级与自然级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见 23 级 别d 层原煤g 层原煤混合原煤 (毫米)灰 分灰 分 占原煤 数量 (%) 灰 分(%) 占原煤 数量 (%) (%) 占原煤 数量 (%) (%) 校正前校正后 12345678 50252.31 41.92 14.92 19.40 17.23 22.42 21.89 25131.71 41.61 21.50 18.27 23.22 19.99 19.47 1362.23 33.90 15.86 19.24 18.09 21.05 20.52 633.44 28.69 14.51 16.28 17.95 18.66 18.13 30.56.13 19.06 7.98 14.39 14.11 16.42 15.89 -0.54.18 15.79 5.22 15.13 9.40 15.42 14.90 总 计20.00 26.26 80.00 17.72 100.00 19.43 18.90 表 3.10 两层煤 500.5mm 级浮沉试验综合表 d 层g 层混 合 煤 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数 量(%)灰 分 浮沉密 度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占本 级 占混 合煤 (%) 12345678910 1.424.90 3.84 8.09 71.86 53.15 10.70 63.77 56.98 10.52 1.41.531.25 4.82 13.09 14.82 10.96 21.34 17.65 15.77 18.82 1.51.69.73 1.50 19.81 2.34 1.73 28.66 3.62 3.23 24.56 1.61.86.29 0.97 28.59 0.84 0.62 35.01 1.78 1.59 31.10 1.827.83 4.29 69.43 10.12 7.48 74.61 13.17 11.77 72.73 小 计100.00 15.41 28.93 99.98 73.95 19.36 100.00 89.36 21.01 小计占 总计 97.42 _98.89 _98.64 浮沉煤 泥 2.58 0.41 33.25 1.11 0.83 24.25 1.36 1.24 27.22 总 计100.00 15.82 29.04 100.00 74.78 19.42 100.00 90.60 21.10 24 表 3.11 d g 层煤 0.550mm 入选级浮沉组成表 浮 沉 组 成浮物累计沉物累计 邻近密度物 含量 校 正 前校 正 后数量灰分数量灰分 分选 密度 数量 (%) 数量灰分数量灰分 ( %) ag ( %) ( %) ag ( %) (i ) (i 0. 1) 浮沉 密度 本 (%) ag(% ) 本 (%) ag(% ) 1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 0 11.0 0 -1.463.77 10.52 63.77 8.74 63.77 8.74 100.0 0 19.2 7 1.40 81.4 2 1.41. 5 17.65 18.82 17.65 17.04 81.42 10.5 4 36.22 37.8 2 1.50 21.2 7 1.51. 6 3.62 24.56 3.62 22.78 85.03 11.0 6 18.57 57.5 7 1.60 4.51 1.61. 8 1.78 31.10 1.78 29.32 86.82 11.4 4 14.95 65.9 9 1.70 1.78 1.813.17 72.73 13.17 70.95 100.0 0 19.2 7 13.17 70.9 5 小 计 100.0 0 21.01 100.0 0 19.23 小计 占总 计 98.64 98.64 浮沉 煤泥 1.36 27.22 1.36 25.44 合 计 100.0 0 21.10 100.0 0 19.32 25 3.1.6 混合原煤资料分析混合原煤资料分析 1混合原煤筛分资料分析 (1)原煤灰分为 18.90%,属于中等灰分煤; (2)+50mm 粒级块煤含量为 19.04%,灰分(ad%)为 40.28%,可 见含矸量(占全样)为 7.25%,占块煤量的 38.08%,灰分为 87.37%,为 纯矸,属于高含矸煤;煤含量为 11.79%,平均灰分为 11.30%,说明 +50mm 粒级的块煤不经过洗选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3)各粒级含量分析:混合原煤中,-50mm 中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 相近,30.5mm 粒级原煤含量较多,为 24.52%,其次为 2513mm 粒级, 含量为 18.30%,其余各粒级原煤含量在 5.9012.00%以内,说明原煤粒度 相对分布均匀;3mm 以下粒级的含量为 31.75%,粗煤泥含量较多。各个 粒级灰分差别不显著,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说明煤质比较均匀。 (4)矸石泥化程度的确定: 按 gb/t19833 测定 w500和 b(泥化比) ,取小数点后一位,计算公式 如下: %100 500 10 w w b 其中 w10 试样中细泥(粒级小于 0.01mm)的质量分数,%; w5000.5mm 试验筛筛下物质量分数,%。 根据原煤筛分资料,w10含量为 0.08%,w500含量为 6.26%,计算得 到 b 为 1.28%,说明矸石泥化程度属于中等泥化程度。因此认为没有必要 设置机械选矸设备。 (5)煤泥主要集中在 0.125mm 以上,其含量(占全样)为 4.68%, 26 占煤泥含量的 74.76%,说明煤不易泥化,有利于煤泥水处理、煤泥的回收。 2混合原煤浮沉资料分析 (1)原煤具有低密度物(-1.50g/cm3密度级)产率高而灰分低;中间 密度物(1.51g/cm31.80g/cm3密度级)产率不高;高密度物(+1.80g/cm3 密度级)产率较高灰分较高的特点。低密度物产率 70.61%、灰分 7.96%, 中间密度物产率 6.60%,高密度物产率 22.79%,灰分 84.86%。这样的密 度分布对分选是有利的。 (2)主导密度为 1.301.40 密度级,产率 41.47%,灰分 7.58%。 (3)-1.3g/cm3密度级和 1.3-1.4g/cm3密度级的产率较高为 59.87%, 灰分较低 6.70%35%。离心机选型是根据单台处理能力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3-9) e q kq n 式中:n所需的台数; q入料量,t/h; k不均衡系数; qe单台设备处理量,t/(h台)。 (2)快开隔膜压滤机选型。压滤机的选型计算时根据单位面积处理 能力进行计算。处理浮选尾煤时,要求入料浓度 350500g/l,处理能力 取 0.05t/(m2h)。计算公式如下: (3-10) q kq f 式中:f所需过滤面积,m2; q干煤泥量,t/h; k不均衡系数; q单位面积处理量 ,t/(m2h)。 5浓缩机 浓缩机的选型计算是根据单位面积处理能力进行计算,所需沉淀面积 可由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单位面积负荷定额计算法,第二种是按分级粒 56 度计算。本次设计采用第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3-11) q krrq f 21 式中:f所需沉淀面积,m2; q进入设备的干煤泥量,t/h; r1给料煤泥水液固比; r2浓缩产品煤泥的液固比; k煤泥水系统的不均衡系数; 沉淀面积利用系数(取 0.9); q单位面积处理能力,m3/(m2h)。 57 58 表 3.23 设备选型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 入料量 (t/h 或 m3/h) 单台处理量 (t/(h台)或 m3/(h台) ) 计算台数实际台数备注 150mm 分级筛yk1236 圆振动筛454.553001.972=50mm 2破碎机2plf708086.531001.122出料粒度 50mm 31mm 脱泥筛sxj4261-00454.55281.61.862=1mm 4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3nwx(a)1200/850406.502801.672 5精煤弧形筛fh302060 可翻转弧形筛1294.007501.982=0.75mm 6中煤弧形筛fh302060 可翻转弧形筛407.377500.621=0.75mm 7矸石弧形筛fh302060 可翻转弧形筛187.177500.371=0.75mm 8精煤直线振动脱介筛申克 slg3661 直线振动筛293.152231.512=1mm 9中煤直线振动脱介筛申克 slg3661 直线振动筛33.062230.171=1mm 10矸石直线振动脱介筛申克 slg3661 直线振动筛80.292230.411=1mm 11精煤离心机wl1400 卧式振动离心机268.852201.412筛缝 0.50mm 12中煤离心机wl1200 卧式振动离心机30.201700.201筛缝 0.50mm 13精煤磁选机艺利 12192972rh 磁选机449.983901.442效率 =99.80% 14中矸磁选机艺利 12192972rh 磁选机147.393900.471效率 =99.80% 15水力分级旋流器nnx500x6 浓缩旋流器组934.106001.9520.25mm 分级 16tbs 干扰床分选机tbs-2436.17600.751 续表 3.23 59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 入料量 (t/h 或 m3/h) 单台处理量 (t/(h台)或 m3/(h台) ) 计算台数实际台数备注 17tbs 精矿弧形筛 shf3420振动弧形筛 49.67501.242=0.25mm 18tbs 尾矿弧形筛 shf3420振动弧形筛 33.59500.841=0.25mm 19tbs 精煤离心机lll1200 立式离心脱水机20.12400.631筛缝 0.25mm 20矿浆预处理器xy-3 矿浆预处理器930.6410001.162 21浮选机xjm-sk20-4 浮选机848.176501.632 单槽容积 v=20m3 22浮选精煤压滤机kzg400/2000-u 景津25.18241.312f=400m2 23尾煤浓缩机gzn-30dt 高效浓缩机1052.5914000.941备用一台 24尾煤压滤机kzg400/2000-u 景津11.00200.691f=400m2 60 3.5 工艺布置及工艺系统说明 车间及设备的工艺布置是选煤厂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 工艺厂房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选型资料以及生产经营管理要 求等,将厂房和设备综合合理的在平面及立面进行布置。工艺布置做到生 产流程通畅,设备布置紧凑并便于安装操作、检修。 3.5.1 工艺总平面布置工艺总平面布置 1地面工艺布置叙述如下: 主井提升的毛煤经带式输送机运至原煤仓,原煤仓的煤经仓下带式输 送机运进原煤准备车间,经筛分破碎后经带式输送机,运至主厂房洗选, 洗选后的精煤、中煤、矸石分别经带式输送机去相应产品仓储存,煤泥经 转载去煤泥晾干场。选煤厂实现矿井来煤全部入选。 2工艺总平面布置特点: (1)整个系统布置顺畅,浮选、压滤车间与主厂房合建,占地面积 小; (2)原煤仓布置在井口来煤进入准备车间之前,储缓合一,位置合 理,避免了将原煤仓布置在准备车间与主厂房之间而存在的逆煤流连锁事 故停车的隐患。 (3)精煤和中煤产品仓分别设置装车系统,产品装车互不混淆。 3.5.2 原煤储存及准备原煤储存及准备 该厂为矿井型选煤厂,原煤来自本矿矿井。本矿井原煤由主井提升至 带式输送机,经带式输送机运至原煤仓顶,由刮板配煤到两个原煤仓中。 61 原煤仓为两个容量为 8000t 的圆筒仓,直径为 18m,装料方式为四点 装料,可储存 2 天的原煤量。原煤出仓后经除铁器除铁后运至原煤准备车 间,分级破碎后经过带式输送机运至主厂房。 3.5.3 主厂房布置及工艺说明主厂房布置及工艺说明 1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长 56m(8 跨) ,宽 28m(4 跨) ,每跨均为 7m,高 32.5m。厂 房总体呈阶梯状结构,长度方向的第 1、2、3 跨较高,共有 7 层,主要布 置重选系统设备,第 4 至第 8 跨共 4 层,主要布置浮选系统设备,最高层 在 13.0m 层面。 原煤经主厂房 28.50m 层面的 301 入洗皮带进入主厂房,通过分配刮 板 302 分配到 28.50m 层面的 303、304 脱泥筛进行 1mm 的脱泥。脱泥筛 筛上物经缓冲漏斗进入 19.00m 层面的 305、306 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质旋 流器,分选出的精煤、中煤、矸石分别经同层的各自集料箱,进入 13.00m 层面的精煤、中煤、矸石弧形筛和振动筛脱介。其中精煤弧形筛筛下合格 介质进行分流。精煤和中煤分别进入 8.50m 层面的 315、316 精煤离心机 和 317 中煤离心机离心脱水,脱水后的精煤溜入 4.00m 层面的 801 总精煤 皮带上精煤仓,中煤溜入 4.00m 层面的 803 总中煤皮带上中煤仓。矸石经 振动筛脱介脱水后直接溜入 8.50m 层面的 901 总矸石皮带上矸石仓。精煤 离心机和中煤离心机的离心液分别进入 0.00m 层面的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声乐表演中听觉审美的重要性研究-以钢琴演奏听觉为例》3200字(论文)】
- 2026届北京市房山区九级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风电一期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IT运维自动化方案
- 2025年技术创新:数字医疗影像三维重建在影像科管理中的应用
- 单位住房借款合同
- 2025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 铝电解工(铝电解操作工)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2024微信小程序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新闻采编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
- 常用公司员工请假条模板
- 河北美术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高中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案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共55张课件】
- 双碱法脱硫操作专项规程
-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