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基站无线设备排障手册.doc_第1页
MOTO基站无线设备排障手册.doc_第2页
MOTO基站无线设备排障手册.doc_第3页
MOTO基站无线设备排障手册.doc_第4页
MOTO基站无线设备排障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要求范围 1二、技术要求 1三、问题及处理方法 1A、关于Path balance值的问题 1B、关于SD掉话的问题 3C、关于TCH掉话的问题 4D、关于载频BER高的问题 5E、关于载频IOI高的问题 6F、关于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 7 G、关于基站时钟问题的问题 8H、关于坏载频的处理 10I、关于断站的处理 10J、关于小区OOS的处理 10K、关于各类告警的处理 10L、GSM网络外干扰 11四、设备更换 11五、网络优化简述 15六、其他PCMCIA Card使用简介21附录1、常用命令22附录2、故障处理流程图 23基站无线设备排障手册一、 要求范围A、重大障碍包括基站中断障碍;载频故障;小区退服,严重告警B、一般性障碍包括基站一般硬件告警C、基站性能统计所反映的障碍二、 技术要求A、具有24小时随时派人到维护现场的能力,原则上独立进行排障B、应避免障碍扩大;未经许可,不擅自对设备及其组件直接掉电、插拔。C、在移动公司要求时限内排除故障D、故障处理过程中,随时与OMC进行通报、配合。E、故障处理完毕后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在值班人员确认后方可离开,并做好故障处理记录F、及时返回故障工单,并填写相应维护记录三、故障及处理方法A、关于Path balance值的问题 P-b值是反映RTF性能的一个参数,它的计算公式为pathbalance=uplink path loss-downlink path loss+110,故它的最佳值应为110。P-b值不正常是在基站维护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会影响到拥塞、掉话等一些敏感的指标,也会造成通话质量的下降。第一部分:造成P-b值不正常的原因造成P-b值不正常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软件方面的,也有硬件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站数据定义错误2 话务量太低也会造成P-b值不正常3 相邻小区或本小区同频或邻频干扰也会造成P-b值不正常4 射频通路、接收通路硬件故障及连接错误5 载频本身故障6 带外干扰第二部分:解决P-b问题的步骤 我们知道了造成P-b值不正常的原因,因此先不要急于下站,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下前期的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尽快的解决问题。这个分析主要是根据OMC终端的统计来做的。一先看一下基站是否有告警。二是否由于话务量太低,载频无占用造成P-b值不正常(P-b值为0)。三检查相关数据是否有定义错误。这包括:1 接收天线的位置定义是否正确2 定义的合路器类型是否正确3 载频和RTF的相关定义是否正确4 基站内及相邻基站是否存在同频或邻频干扰四倒换RTF位置以便初步判断障碍点。 一般如果只有较少载频的P-b值不正常,则可以在下站前将其RTF的位置与同小区的其它载频倒换一下,观察其后一时段的P-b值变化情况,若改换载频后RTF的P-b值正常,而改换到原RTF所在位置载频的新RTF P-b值不正常,则可初步认定是硬件故障。一般如果P-b值不正常的RTF较多,甚至整个小区的RTF的P-b值都不正常,那么载频故障的机率就比较小,应侧重检查其数据或合路器、天馈线等设备。五基站设备检查: 1如果P-b值较低,可侧重检查射频通路;如果P-b值较高,可侧重检查接收通路。具体检测方法可按操作维护规程进行检查。2 检查基站连线、天馈线连线及方向是否正确。3 检查基站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基站天馈线序是否与标签一制。4 更换基站坏载频、器件性能不好的基站硬件。 5基站硬件检测未发现问题后,可对基站天馈部分进行检查。如:驻波比、天线方向等。六如问题仍无法解决,将路测文件及基站检查的详细记录移交技术组,并将工单返回OMC并做记录,由技术组跟踪问题并分析后提出相关解决建议,由班组联合技术组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直至问题解决。七如问题属于疑难问题,技术组仍无法解决。由技术组协调Motorola解决或开SR并作好相关记录。B、关于SD掉话的问题SDCCH是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的缩写,其意思是独立专用控制信道。其作用是A GSM control channel where the majority of call setup occurs .Used for MS to BTS communications before MS assigned to TCH。是指建立呼叫时主要使用的GSM控制信道。用于在MS分配给TCH之前MS与BTS的通信。第一部分:SD掉话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1、突发事件(突然增高的话务量、相临基站断站等)2、基站硬件问题可能会造成基站SD产生掉话。(载频、发射通路、合路器、时钟问题等)3、基站天馈性能不好可能会造成基站SD掉话。4、基站天馈接错可能会造成基站SD掉话。5、基站数据设置错误可能会造成基站掉话。(CCB类型、CCB cavity号定义错误等)6、频率问题可能会造成基站掉话。(同频、邻频干扰或基站上行干扰等)7、基站相邻小区定义错误可能造成基站掉话。(产生SD切换掉话)第二部分:掉话问题处理的流程:一 由班组查看统计,是否是突发事件。二由班组重点查看SD所在载频情况、载频PB值、载频IOI值、载频BER值等统计项,观察几天的变化规律。三由班组查看基站和周围小区数据定义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同频、邻频等频率问题。(数据及频率问题一般在割接、新站及频率变动工程后易出现)。四由班组路测基站及其周围情况。判断可能的硬件问题、天馈问题及时钟问题等。五在频率方面未发现问题后由班组对基站进行检查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如下:1 基站有无告警。2 检查基站时钟是否偏离过大。3基站发射功率是否平衡。4基站天馈(接收及发射)有无驻波比高的现象。5检查基站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基站天馈线序是否与标签一制。6更换基站高掉话载频、器件性能不好的基站硬件。六如问题仍无法解决,将路测文件及基站检查的详细记录移交技术组,并将工单返回OMC并做记录,由技术组跟踪问题并分析后提出相关解决建议,由班组联合技术组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直至问题解决。七如问题属于疑难问题,技术组仍无法解决。由技术组协调Motorola解决或开SR并作好相关记录。C、关于TCH掉话的问题 基站掉话问题是GSM网络运行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产生掉话问题的原因较多,因此很难对掉话问题按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个较为准确的分类。在现网的统计中,将掉话问题按其归属分成了四类:单载频掉话(Rf_losses_tch);BTS内小区间切换掉话(Intra_cell_ho_lost);BSC内小区间切换掉话(Out_intra_bss_ho_lost);BSC间小区间切换掉话(Out_inter_bss_ho_clear)。第一部分:掉话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 由于掉话问题较为复杂很难准确定位,因此此处我们仅列出在现网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引起掉话的原因:一 基站硬件问题可能会造成基站产生掉话。(载频、发射通路、接收通路、时钟问题等)二 基站天馈性能不好可能会造成基站掉话。三 基站天馈接错可能会造成基站掉话。四 基站数据数据设置错误可能会造成基站掉话。(CCB类型、CCB cavity号定义错误等)五 频率问题可能会造成基站掉话。(同频、邻频干扰或基站上行干扰等)六 基站相邻小区定义错误可能造成基站掉话。第二部分:掉话问题处理的流程在处理基站掉话问题的过程中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完成:一 由班组查看统计,将掉话类型分类,确定掉话区域。A Rf_losses_tch B Out_inter_bss_ho_clearC Out_intra_bss_ho_lostD Intra_cell_ho_lost二由班组重点查看载频掉话情况、载频PB值、载频IOI值、载频BER值等统计项,观察几天的变化规律。三由班组查看基站和周围小区数据定义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同频、邻频等频率问题。(数据及频率问题一般在割接、新站及频率变动工程后易出现)。四由班组路测基站及其周围情况。判断可能的硬件问题、天馈问题及时钟问题等。五在频率方面未发现问题后由班组对基站进行检查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如下:3 基站有无告警。4 检查基站时钟是否偏离过大。3基站发射功率是否平衡。4基站接收系统有无问题。5基站天馈(接收及发射)有无驻波比高的现象。6检查基站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基站天馈线序是否与标签一制。7更换基站高掉话载频、器件性能不好的基站硬件。六如问题仍无法解决,将路测文件及基站检查的详细记录移交技术组,并将工单返回OMC并做记录,由技术组跟踪问题并分析后提出相关解决建议,由班组联合技术组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直至问题解决。七 如问题属于疑难问题,技术组仍无法解决。由技术组协调Motorola解决或开SR并作好相关记录。D、关于载频BER高的问题 载频的BER(Bit Error Rate)含义是载频工作的时候在其上传输的数字信息比特的比特误码率。载频的BER和在该载频上通话时的通话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手机在通话时的话音质量有8个级别,即Quality=0,1,2,3,4,5,6,7 。0是最好,7为最差。而Quality的0到7是和BER分别对应的。对应关系如下:Rxquality BER 默认BER 0 12.8% 18.1%一般情况下认为Rxquality在不大于4的时的通话话音质量是可以接受的。但当Rxquality大于4时则会出现通话断续、杂音甚至掉话的现象。因此从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当载频的BER高于2.26%的时候,即说明该载频的通话质量有问题了,应该尽快进行处理。第一部分:BER高的原因造成载频BER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基站问题引起的BER高1、 信道盘的发射接收补偿参数不合格2、 信道盘内部硬件和架顶发射接收器件故障二 频率干扰引起的BER高1、 同邻频干扰造成2、 上行干扰第二部分:处理载频BER高的流程 处理载频BER高的障碍时,首先要判断是硬件故障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高BER。基本流程如下:一通过OMC统计找出BER高的RTF,并找出该RTF(例如 RTF 0 4)所占用的DRI (例如DRI 0 4)。把BER高的DRI 0 4上的RTF 0 4和本小区正常的一个RTF(例如 RTF 0 5,原来在DRI 0 5上)倒换。过一个小时后,再观察统计结果。 如果RTF 0 4的BER正常了,而RTF 0 5的BER高了起来,那么说明DRI 0 4这块信道盘有问题。如果RTF 0 4的BER仍然很高,而RTF 0 5的BER还是正常的。那么说明RTF 0 4可能受到了干扰,信道盘是没有问题的。二 对于信道盘引起的BER高:1、 信道盘的发射接收参数不合格会导致信道盘发射接收的自动增益和衰耗不能正确补偿,从而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这种情况只需下站重新校准收发参数即可解决。2、 若校准收发没有作用,则可能是信道盘故障和发射接收器件(如CCB ,CBF,IADU,DLNB等出现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换这些硬件来解决。三 对于频率干扰引起的BER高排除了硬件故障原因后,BER高可能是干扰引起的。1、 对于同邻频引起的BER高,通话质量差,可以通过路测来发现该载频周围是否存在同邻频。如果发现有则可以将测试数据移交技术组,由技术组协调网络优化部门更改频点来解决干扰。2、 上行干扰也会影响通话质量和BER。上行干扰可以通过OMC统计中IOI一项观察到上行干扰的影响程度。关于上行干扰问题的解决,可以参照”关于IOI值高的问题“一文中的解决方法。四通过以上几步原因的查找如问题仍无法解决,将路测文件及基站检查的详细记录移交技术组,并将工单返回OMC并做记录,由技术组跟踪问题并分析后提出相关解决建议,由班组联合技术组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直至问题解决。四 如问题属于疑难问题,技术组仍无法解决。由技术组协调Motorola解决或开SR并作好相关记录。E、关于载频IOI高的问题 IOI(Interference On Idle)值的含义是:载频时隙在空闲状态时收到的上行干扰信号的强度。理想情况下,载频时隙在空闲状态即没有占用的情况下收到的上行信号功率应该为0,一般情况下IOI值 1。只要IOI值 输入 disp_siteCurrent site number is MMI-RAM 1015输入 disp_act_alarm 查看基站的告警并观察TCU的状态,通过此过程我们可初步判定障碍点。2 通过进一步检测FOX及光纤以保证TCU以外的通信链路无问题。此过程可通过倒换TCU端或FOX端不同槽位DRI的光纤来判别;3 检查 RF cable及接收电缆的连线,重起TCU一遍(ins或reset_device);4 更换TCU的槽位并观察TCU的状态;5 检查TCU 的Boot Code,如损坏须重写Boot Code;(此重写过程用时较长,建议将TCU取回在实验站中完成);通过以上几步的处理判别,可确定是否是TCU的故障,如果确定是TCU的故障则更换TCU即可。更换时应先将TCU lock,然后断电将新TCU换上,更换TCU后需将接受发射重新校准(校准步骤见维护手册)。2R(S)CU:R(S)CU为TCU的早期产品,因此在检验和校测的过程中部分步骤与TCU相同。在更换R(S)CU之前,也应判断是否是R(S)CU损坏,其判断过程可通过以下几步:1 启动CINDY软件在COMMS窗口下回车MMI-RAM 1015输入 disp_siteCurrent site number is MMI-RAM 1015输入 disp_act_alarm 查看基站的告警并观察TCU的状态,通过此过程我们可初步判定障碍点。2 通过进一步检测DRIM,DRIX及光纤以保证R(S)CU以外的通信链路无问题。此过程可通过倒换R(S)CU 端或DRIX端不同槽位DRI的光纤来判别;3 在level 3下(改变level见上所述)MMI-RAM 1015输入 ins dri MMI-RAM 1015输入 reset_device dri 使R(S)CU重起一遍;4 更换R(S)CU的槽位 并观察R(S)CU的状态;经过以上各步后,R(S)CU仍为D-U状态,则须更换R(S)CU。更换是应注意在使用RCU与SCU时,DRIX的跳线位置不同;接受发射重新校准(校准步骤见维护手册)。3CTU:在更换CTU之前首先应确定是否是CTU本身的故障,判断CTU是否损坏可通过以下几步:1 动CINDY(BACK)软件在COMMS窗口下回车MMI-RAM 1015输入 disp_siteCurrent site number is MMI-RAM 1015输入 disp_act_alarm 查看基站的告警并观察CTU的状态,通过此过程我们可初步判定障碍点。2 检查 RF cable及接收电缆的连线,重起CTU一遍(ins或reset_device);3 更换CTU的槽位并观察TCU的状态;4 检查CTU 的Boot Code,如损坏须重写Boot Code;(此重写过程用时较长,建议将CTU取回在实验站中完成);通过以上几步的处理判别,可确定是否是CTU的故障,如果确定是CTU的故障则更换CTU即可。更换时应先将CTU lock,然后断电将新CTU换上,更换CTU后需将接受发射重新校准(校准步骤见维护手册)。B、 发射部件1CCB(RTC):更换CCB(RTC)之前也必须检验证实是CCB(RTC)的问题方能更换。检验CCB(RTC)的步骤基本一样:1 查看每天话务统计,观察高掉话小区掉话类型及掉话数是否集中于某一DRI;2 下站检查该小区信道盘发射功率是否过低,重新校对信道盘发射功率,但如其满功率发射功率值仍很低;3 更换其它信道盘校对发射功率但其结果同前一样其满功率发射功率值仍很低,则可确定此CCB(RTC)的该腔体已坏;4CCB(RTC)部分腔体损坏则必须更换整个CCB(RTC),更换时只须将固定部分的螺丝卸下换上新的CCB(RTC)即可,但应注意设置好CCB(RTC)中的地址码板(Cabinet 0 的地址为254,Cabinet 1的地址为253,Cabinet 2 的地址为252)。更换CCB(RTC)后需要对小区的信道盘进行重新校准,其步骤见维护守册。2CBF/3-CBF/DCF/DDF:更换之前也必须检验证实是CBF/3-CBF/DCF/DDF的问题方能更换。检验CBF/3-CBF/DCF/DDF的步骤基本一样:1 看每天话务统计,观察高掉话小区掉话类型及掉话数是否集中于某一载频;2 下站检查该小区信道盘发射功率是否过低,重新校对信道盘发射功率,但如其满功率发射功率值仍很低;3 更换其它信道盘校对发射功率但其结果同前一样其满功率发射功率值仍很低,则可确定此CBF/3-CBF/DCF/DDF的该腔体已坏;4 CBF/3-CBF/DCF/DDF部分腔体损坏则必须更换整个CBF/3-CBF/DCF/DDF,更换时只须将固定部分的螺丝卸下换上新的即可。更换CBF/3-CBF/DCF/DDF后需要对小区的信道盘进行重新校准,其步骤见维护守册。C、接收部件:1 在MCELL基站中接受部件主要包括DLNB、IADU、MPD/HPD三个部件,接收部件的问题一般要一起考虑:1 在更换接受部件前,要掌握P-B值与IOI值,如果这两项指标或其中一项有问题(整个小区),就可以认为是接受部件有问题。2 在基站中用信号源进行调测,如果每块载频都不能正常调测,就可以认为是接受 部件的问题3 更换DLNB、MPD/HPD时更换时只须将固定部分的螺丝卸下换上新的即可;IADU更换时,需佩带防静电带,注意新板在装之前把跳线调好,更换好后要对本小区接收重新校对,其步骤见调测手册。2在HORION基站中接收部件主要包括SURF,DDF/DCF部件,接收部件的问题一般要考虑:1 更换接受部件前,要掌握P-B值与IOI值,如果这两项指标或其中一项有问题(整个小区),就可以认为是接受部件有问题。2 在基站中用信号源进行调测,如果每块载频都不能正常调测,就可以认为是接受 部件的问题。3 更换SURF、DDF、DCF时更换时只须将固定部分的螺丝卸下换上新的即可,IADU更换时,需要把本机柜关电,佩带防静电带,注意新板在装之前把跳线调好,更换好后要对本小区接收重新校对,其步骤见调测手册。D、 各种控制电路板及电源模块1. 全尺寸板:对于全尺寸板,须佩带防静电带,先将电路板上的 开关置于Disable位置,然后换上新板,再将开关打到Reset位置,结束。2半尺寸板:对于全尺寸板,须佩带防静电带,正常更换部件。(注意LANX switch和DRIX跳线的设置)(1)MCU/MCUF/NIU/FMUX/T43:对于这些电路板都可以热插拔,可以不需断电。(2)IADU:IADU更换时,需要把本机柜关电,佩带防静电带,注意新板在装之前把跳线调好。(3)AB6告警板:更换AB6会使机柜断电,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天津地区AB6的跳线打到INDOOR位。注意事项切断机柜的所有供屯。如有可能,拆开机柜架顶的电源线。严禁将输入电源线互相缠绕有些电源线使用一样的接头,因此,恢复的时候可能接反。如需要,可以贴上标签,以防接错。拆卸,连接电源线接头的时候应小心一些接头做的脆弱,注意小心地拆卸,安装。拆卸告警板关掉机柜供电电源。拆卸掉告警板上的各种连接头。旋开板上的固定螺钉。DAB板由四个黑色菲利普沉头螺钉固定。轻轻地拆下告警板;告警板可能卡在机柜里,应确认所有螺钉己拆下,将拆下的告警板放置一旁新告警板的安装与拆下的告警板比较,重新设置新告警板上的DIP开关。将新告警板上的OV,十27V以及机柜的输入端口排列好,确保机柜到告警板的各种电缆线没有被告警板压在后面。将告警板放入机柜内,使OV和27V口牢固接触。旋紧螺钉固定。连接各种电缆线。给机柜加电。(4)电源模块对于电源模块只须正常更换即可,但应注意电源模块的类型。E、光纤、馈线的更换。1 光纤的更换分为载频光纤、FMUX光纤。MCELL载频光纤要用红光纤,连接时注意光纤的标示要与载频、FOX的口对应。FMUX光纤主要有两种,一种是C04用在一二小区,一种是C20用在一三小区,更换时型号必须用对。2 馈线的更换主要是架顶到避雷器这段,当用功率计测得反向功率算的驻波比大于1.4(1800M是1.5),或直接用天馈线测试仪测试时,排除避雷器上端障碍后,就可以更换馈线了,一般提供的馈线都有7/16头,只需做好N头就可以。五、设备更换从无线角度方面看,GSM网络性能分析主要分为无线接通率、话务掉话比、话音信道可用率、最坏小区等几个方面。 无线接通率是衡量用户接入网络的成功率,它的计算公式为:无线接通率=(1-TCH拥塞率)*(1-SD拥塞率)-(1)TCH话音信道、SD专用控制信道话务掉话比是话务量同掉话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话务掉话比=话务量*60/掉话数-(2)话音信道可用率是话音信道可用数与话音信道配置数之比,是衡量网络硬件完好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坏小区标准为,排除超闲小区外,掉话率或TCH拥塞率较高的小区,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在无线接通率和话务掉话比中。在此重点对无线接通率和话务掉话比两个指标的优化进行阐述(主要以MOTOROLA的基站设备为例)。 第一部分、无线接通率从公式(1)可看出,影响指标的分别是话音信道和信令信道的拥塞率,因此,对这两项拥塞的有效控制是提升指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以下对拥塞小区情况的分析都是在排除断站影响的范围内所讨论的。SD拥塞方面:SD信道的试呼种类包括呼叫重建、紧急呼叫、位置更新、主叫和寻呼响应。其中,大部分冗余、无效的试呼是由大量位置更新所引起,特别是处于LAC区交界处的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占SD试呼总次数的90%以上。总结包括受位置更新影响的拥塞小区在内,对信令信道拥塞影响比较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 LAC分区边界小区由于处于话务较高的地区,同时又处于两个或三个LAC区的交界,在用户进行移动时,即使未通话,也要通过占用SD信道进行小区重选,造成较多SD信道占用次数,从而增加拥塞。特别是如果正好覆盖干线公路或铁路沿线时,可能出现突发的极高的SD话务,所以这些小区忙时的SD试呼次数经常达到数千次或更多,即使信令信道的配置数已经较高,也会引起相当高的拥塞次数,对全网的无线接通率造成很大的影响。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1) 调整参数方面,一般可以通过调整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 Offset)等参数。小区重选就是提高或降低用户选择本小区进行通话的概率,通过调整该参数可在不影响通话质量和主要话务的前提下,限制处于小区边界的用户选择本小区,而驻留在其它小区,减少位置更新,从而减少SD话务量。如X小区,通过反复调测该参数(需同时考虑到用户使用情况)后,SD信道溢出情况明显好转:所属BSC小区号站名调整前SD拥塞数调整后SD拥塞数X100次左右10次内(2)天线高度方面:如Y小区,覆盖火车站,忙时经常出现话务的突增,且由于处于LAC区的边界,拥塞高。经过实地测试采集数据,对其研究后发现,该小区附近P站的天线偏高,使得这两个小区间的用户频繁进行大量的位置更新,造成拥塞。因此,将P站的天线降低仰角后,位置更新次数大大降低,SD拥塞现象已基本消失。调整前后的指标对比情况如下:所属BSC小区号站名调整前SD拥塞数调整后SD拥塞数Y150次左右10次内(3) 对该拥塞小区周围的LAC区进行重新划分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将该拥塞小区的LAC区归属重新割接,划分到LAC区内部。至少将交通高峰地点避开,使公路或铁路沿线的小区处于LAC区内部,将小区重选次数降低,这样对拥塞情况会有较大的改善。Z基站的第1、2小区覆盖干线公路和铁路,位置更新次数较多,经LAC区重新划分后,减缓拥塞的效果显著。所属BSC小区号站名调整前SD拥塞数调整后SD拥塞数XXX(调整前) YYY(调整后)Z1、Z2100次左右,突发达1000次以上10次内2、 省市边界地区小区在SD拥塞较高的小区中,有几个小区经常不定期地出现相当高的SD话务量,试呼次数达到10000次以上甚至2、3万次,造成数千次的拥塞,对指标的 影响极大。这几个小区就是处于J市与H省的边界地区。由于这种小区面向外省,外省出现断站或其它突发情况将无法及时得知并准确进行相应分析。在调整时,对该小区的覆盖范围的控制就要十分谨慎。如果覆盖过大,容易引起H省的用户切换到J市的基站,造成在本省内却要加收漫游费;如覆盖过小,情况正好相反,J市的用户就会被加收漫游费,两者之间的均衡需要进行多次的参数调整、反复实地测试才能将两方面的用户都达到满意。省际的小区之间的功率调整不恰当的话,造成的位置更新次数要比单纯的LAC交界点多得多,并引起用户投诉增加。因此不但要将本市的基站调整好,同时还要与相邻的外省市的移动部门保持联系,以便进行调整。如某站的第2小区,该小区正对H省C市,经常出现突发的10000次以上的信道试呼,引起大量拥塞,拥塞数曾高达3000次左右,对指标造成很大的影响。经测试发现该地区的用户量主要集中在2小区方向,该小区由于覆盖不足造成LAC区边界过小,且用户申告信号不好也主要出现在这个方向,于是首先进行了天线角度的改变,将天线角度由0度、120度、240度调整为30度、135度、260度,增加了2小区的覆盖同时也更正了该小区的边界,并通过进一步调整cell_reselect_offset(小区重选)到7,使得处于小区边界的用户可以正确的进行位置更新,调整后,该地区的SD话务量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