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如何解决刑事诉讼争议问题? 第一节 概述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 于刑事诉讼的全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专门机 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 准则。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特点: (1)承载原理、反映规律 (2)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共同原则与独有原则 (3)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者主要阶段有指导意义 (4)具有法律约束力 3、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 3.1国家追诉原则 3.1.1所谓国家追诉原则,就是由检察官代表国家控诉犯罪,要求追究 刑事责任,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 3.1.2惩治犯罪方面的意义:追诉无被害人的犯罪;具有强大的证据搜 集、指控犯罪能力; 3.1.3局限及其补救:追诉权在国家可能导致被害人利益的损害 自诉、强制起诉制度 3.2控审分离原则 3.2.1控审分离的概念 3.2.2主要内容: A刑事追诉权与裁判权分别由警察、检察机关和法院各自 独立行使 B无控诉无审判:不告不理 C法院审理、裁判与控诉在对象和范围上保持一致 3.2.3意义: A平衡与公正 B辩护:辩护空间与辩护范围 3.3无罪推定原则 3.3.1概念:任何人未被依法确定为有罪以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无 罪 3.3.2理解:推定而非事实;推定可以被推翻 3.3.3无罪推定对审判的要求: A不得强迫自证己罪 B检察官负有证明有罪的责任 C疑罪从无 3.3.4对侦查起诉的要求: 除非有证据证明有犯罪行为,不得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须经司法 审查和授权 3.3.5意义 无罪推定与审判中立 无罪推定与人权保障 无罪推定与控辩平等 3.4公正审判原则 3.4.1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3.4.2公正审判的最低标准 1、参与原则 2、中立原则 3、对等原则 4、理性原则:公正而理性的裁判者;全面而审慎的裁判过程;坚实的 证据基础;明确而有力的裁判理由 5、及时原则 6、终结原则:裁判生效,诉讼终结 3.5禁止强迫自证有罪原则 3.5.1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家公约第 14条 3.5.2内涵: A适用于任何提供言词证据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 、被告 人、证人 B核心要求是非强制性:自保天性 C需要一系列的程序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律师帮助 权、沉默权、权利告知义务 3.6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3.6.1含义: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受到两次以上的刑事起 诉、审判和科刑 3.6.2意义:防止国家滥用追诉权,保障安全 英美国家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事不 再理”之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1.1刑事诉讼法第3条 1.2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1)排除非法定机关、团体、个人的介入 (2)职权行使须遵循法定制度与程序 (3)三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1.3职权分离:现代刑事诉讼法的标志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1刑事诉讼法第5条:审判独立与检察独立 2.2审判独立的核心 2.3审判独立的意义 (1)正确界定司法与立法、行政机关的关系 (2)排除外界干预,保证不偏不倚 (3)保证控辩平等 2.4审判独立的制度保障机制 (1)外部独立 (2)内部独立 (3)法官的身份独立:任期和任职条件 (4)法官的职业特权 (5)法官的职业伦理准则 2.5我国审判独立原则与国外审判独立原则的区别 (1)外部的相对独立:不独立于党和权力机关 (2)内部的相对独立:审判委员会以及上下级的 请示汇报制度 (3)官厅独立和官员独立 2.6思考:我国审判独立的完善 3、依靠群众原则 3.1刑诉法第6条 3.2该原则的体现:抓捕现行犯(63条)、旁听法 庭、监督监外执行、管制刑执行等 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1刑事诉讼法第6条 4.2原则要求: (1)重证据、重调查取证 (2)法律是定罪的唯一依据,排除非理性因素 5、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5.1刑诉法第6条 5.2基本含义:同等适用,反对特权和歧视 6、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 6.1刑诉法第7条 6.2分工负责:职权分离 6.3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一致 6.4相互制约:防止权力滥用:抗诉、检察权与改变指控 罪名 7、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监督 7.1刑事诉讼法第8条 7.2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的监督(第87条) 7.3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审查批捕、监督 逮捕执行、审查起诉 7.4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实体监督和程序 监督; 生效前的监督和生效后的监督:注意二审 抗诉(185)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区别(205) 7.5对执行活动的监督(224):监督刑罚实施、监 督刑罚改变 8、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 则(第9条):体现平等、保证有效行使权利、体现公开 、保证诉讼效率、增强法律宣传效果 9、审判公开原则(第11条) 9.1审判公开的定义 9.2审判公开的例外(第152条) :涉及国家秘密;涉及 个人隐私;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案件 9.3审判公开的程序保障: (1)开庭前三日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的时间和 地点;(2)定期宣判的先期公告;(3)依法不公开审判 的开庭前说明理由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第11条 ) 问题澄清:犯罪嫌疑人有辩护权,只是不能委托行使 1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第 12条) 11.1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11.2思考:该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缺陷与完善 1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第14条) 基本含义:不可剥夺;有效救济;特殊保护 13、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第15条) 13.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六种情况 13.2上述六种情况的不同处理结果 14、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16条) 第六章 管 辖 如何确定不同国家专门机关的职权范围? 第一节 概 述 1、管辖的概念: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在受理刑事案件 方面的职权范围上的分工,包括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 公安司法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叫做管辖范围 公安司法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叫做管辖权。 2、确定管辖的原则 (1)依法管辖:避免任意 (2)准确及时:提高效率 (3)便利诉讼:便于办案 (4)维护合法权益:公诉转自诉 (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3条变通管辖;26条指定管辖 3、管辖的意义 (1)明确职权、避免争执和推诿 (2)便于相关公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行 使自己的权利 (3)保证案件处理的及时正确 4、管辖的分类 第二节 立案管辖 1、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范围上的权限划分。 具体任务: (1)哪些刑事案件不需要经过侦查而由人民法院直接受 理审判 (2)哪些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立案侦查 (3)哪些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2.1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立案1款 2.2法律的除外规定何所指 (1)刑诉法第4条:国家安全机关之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2)刑诉法第225条:军队保卫部门之于军队内部刑事案件 (3)刑诉法第18条第2款:人民检察院的自侦案件 (4)刑诉法第18条第3款: 人民法院之于自诉案件 3、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1)贪污贿赂犯罪:刑法第八章 (2)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刑法第九章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民主 权利犯罪 (4)刑诉法第18条第2款的弹性规定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最高法院解释第1条)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同上) (3)公诉转自诉案件(条件) 5、关于执行立案管辖的几个问题 5.1刚性法律规定,灵活的受理方式 刑诉法第84条第3款、第4款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条第2款第9项 5.2侦查过程中发现自诉案件,分别情况处理 (1)如果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告知自诉 (2)如果属于其他类型的自诉案件,可以立案侦查,然 后随同公诉案件移送法院 (3)如果侦查终结不提起公诉,则直接移送法院处理 5.3人民法院自诉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应由人民 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则应当按照管辖权规定 将案件移送公安或者检察院处理。 5.4公安、检察机关侦查过程中的管辖协调:六部 委规定“管辖”部分第6条 5.5伪证罪、据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 侦查 第三节 审判管辖 1、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 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法院之 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 权限划分。 2、立案管辖与审判管辖的关系 第一,在自诉案件的情况下,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重合, 均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的落实。 第二,对公诉案件,两者的关系则是侦查权、起诉权和审 判权相互关系的直接反应。具体表现为: (1)发生在不同的诉讼阶段: 立案管辖:审前第一次分工 审判管辖:审判阶段第二次分工 (2)立案管辖不必然导致审判管辖 (3)审判管辖确定的原则标准同样适用于公、检机关内部的立案权 限划分 3、级别管辖 3.1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 围划分。 3.2我国刑诉法关于级别管辖的确定依据 案件性质 罪行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 案件涉及面和社会影响大小 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体系重的地位、职责和条件 3.3法律对级别管辖 规定 基层:刑事诉讼法第19条 中级:20条 高级人民法院:21条 最高人民法院:22条 3.4变通性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23条 变通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上级审理下级第一审案件:上级依职权决定;且需 满足必要性的要求 (2)第一情况的程序要求:需下达改变管辖决定说,且 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3)不需要改变管辖的情况 (4)下级请求移送的条件和程序 (5)并案审理时的管辖问题 4、地区管辖 4.1地区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 件上的权限划分。 4.2确定地区管辖之原则: 4.2.1犯罪地管辖:基本原则(第24条) 犯罪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2条,指的是 犯罪发生地。 犯罪地管辖的意义: (1)有利于案情的查明 (2)有利于诉讼参与人就近参加诉讼 (3)有利于法制教育和监督 (4)有利于研究案件规律,及时预防 4.2.2被告人居住地管辖(第24条) 如何理解“更为适宜” 被告人居住地: 单位:单位所在地或者注册地 自然人:户籍所在地、居所地 4.2.3优先管辖和移送管辖 补充前述原则 优先管辖:第25条 移送管辖:第25条 如何理解移送管辖时的“必要的时候” 4.3特殊情况下的地区管辖确定 (1)漏罪新罪的管辖 (2)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罪行的管辖 (3)涉及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的自诉案件的管辖 (4)中国公民境外犯罪管辖 (5)外国人在境外对我国或者我国公民犯罪的管辖 5、指定管辖(第26条) 5.1指定管辖适用的两类案件 (1)地区管辖不明 (2)有管辖权的法院不适宜或者不能审判的刑事 案件 5.2指定管辖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9条 6、专门管辖 6.1专门管辖指的是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专门人民法院与 普通人民法院之间对于第一审刑事案件受理范围的分工。 即进一步明确各专门人民法院设立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长春市第151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重庆市潼南区花岩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5年城市老旧街区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与社区动员研究报告
- 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2025年师资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 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办法
- 2025年官方兽医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电大行本行政领导学作业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 肩关节运动康复新策略-洞察及研究
- 神奇的艾草教学课件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环保废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语地理试卷(含答案)
- 网络安全测验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密封圈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幼儿园指南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医美行业监管趋势下2025年美容整形手术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2025年中煤财务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西医结合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