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4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doc_第1页
安徽省2014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doc_第2页
安徽省2014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doc_第3页
安徽省2014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doc_第4页
安徽省2014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dae_meng安徽省2014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2014年,安徽省各级文化部门认真贯彻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和安徽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全省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呈现出许多新亮点新成效,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文化机构12261个,从业人员为81906人。(详见表1)表1 2014年全省文化机构和人员情况机构类别机构数(个)从业人员(人)总计1226181906 艺术业103821974 艺术表演团体98820796 艺术表演场所481172 其它艺术业26 图书馆事业1131410 群众文化事业15575979 文化馆1201473 文化站14374506 艺术教育事业6494 文艺科研11141 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不含非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899644168 文物业2703312 文物机构104609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4472 文物科研机构142 其他文物机构995 博物馆1642657 文物商店246 其 他2704428一、文化发展取得新成就(一)文化投入稳定增长2014年,全省文化事业费为11.99亿元,比上年增加0.88亿元,增长8%;文化事业费占同年全省财政支出0. 26%,与上年持平;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19.72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长7%。 (二)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14年,我省总共实施文化文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项,总计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总投资6.4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0.53亿元。安徽省重点文化项目省美术馆桩基工程顺利完成,展览陈列设计方案完成招标,正紧锣密鼓推进。宿州市文化中心(含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完工并对外开放。列入2014年省民生工程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339个电子阅览室建设提前4个月完成并投入使用。至此,覆盖全省的1632个基层公共阅览室全部建成,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继续推进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其中获国家支持项目7个,省级重点支持项目9个。(三)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2014年,全省113个公共图书馆、120个文化馆、18个美术馆、149个博物馆、143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创新组建全省“三馆联盟”,组织全省107个图书馆、120个文化馆、67个公办博物馆和10个民办博物馆,分别组建了全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三大联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再上台阶。创新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抓好安庆市和宣城市、蚌埠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以及宁国市等12个县(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1.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2.46亿元,比上年增加0.26亿元,增长11.8%,其中图书购置专项经费3270万元,比上年增加159万元,增长5.1%;人均购书费0.63元,比上年增加0.06元,增长10.5%。全省11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753.8万册(件),比上年增长7.4%,其中:图书1397.7万册、增长5.9%;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0.29册,比上年增长7.4%;书架单层总长度230300米,比上年增长4.8%;共计发放有效借书证752542个,比上年增长15.7%。表2 图书馆基本情况 年份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藏量(万册)人均藏量(册)购买报刊种类(种)书架单层总长度(米)发放有效借书证(个)2011年24.512070.23220531687514404882012年28.214070.24270311901715293482013年35.3716870.28377102197006506982014年36.8517530.29344652303007525422014年,我省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积极开展读书讲座等各种惠民活动,各项业务指标稳步上升。全省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到1545.83万,比上年增长14.8%;书刊外借1394.1万册次,比上年增长10.8%。全年组织各类讲座1768次,比上年增长23.5%;举办展览584次,比上年增长8.6%;举办培训班797个,比上年增长11%。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建设,选择金寨、五河等6个县为试点,探索推进县乡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新路子。2. 文化馆(站)惠民服务丰富多彩2014年,全省群众文化服务机构1557个,实际使用建筑面积98.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3%;藏书568.9万册,比上年增长6%;组织各类文艺活动33318 次、公益性讲座701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1.5%、2.6 %;举办培训班17869班次、展览5116个,分别比上年增长17.8%和8.2%。文化馆(站)文化服务惠及15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表3 文化馆基本情况年份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文化服务惠及人次(万人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次)公益性讲座(次)举办培训班(米)藏书(万册)201182.41635.971775758712850394.87201290.651184.712019659113580511.03201392.211427.792742268315174536.87201498.051542.093331870117869568.89深化群众文化志愿辅导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全机制,加强考核,推动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常态化发展。下发关于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通知,部署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发展队伍至9300余人,超额完成年度队伍发展目标。部署开展全省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评优表彰,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化辅导员、优秀服务项目、优秀服务团队,加强典型引导。我厅承办的青海省藏北藏族自治州公共文化服务培训活动,入选“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示范项目,在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受到表彰。3. 博物馆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我省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参观人次等稳步上升,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和惠民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2014年,全省各类博物馆(包括民办博物馆)新增10家,达到164个,比去年增长9.2%,其中149个纳入免费开放,占总数90.8%。各类博物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63.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3%。全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等级品715617件,其中一级品2331件,二级品5162件,三级品47853件,等级品藏量比上年增长6.7%;全年接待观众2406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数749万人次,占比31.1%,与往年基本持平。 目前,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为补充的全省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蚌埠市、芜湖市、铜陵市、蒙城县、南陵县、来安县等博物馆新馆完成布展或对外开放。89个博物馆、纪念馆纳入省民生工程,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展陈内容、讲解水平、服务能力等有了新提升。首次开展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全省7个2级馆、22个3级馆全部通过国家文物局复核,其中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马鞍山市博物馆、寿县博物馆名列优秀行列。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获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巢湖市博物馆两件文物精品被遴选参加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4.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民心除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外,我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省组织开展 “送戏进万村”活动,探索服务基层的新路径。通过积极争取,提高补助标准,将每个行政村演出活动经费由2400元增加到4400元,全省增加3100多万送戏演出经费。送戏活动由县级文化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面向符合条件的国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集中统一采购,为全省15539个行政村每村送1场正规演出。演出剧(节)目结合农村实际、体现乡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农民喜闻乐见。全年共完成演出21722场,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场次,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5. 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建设扩面提速2014年,我省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创新开展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增加至100个,同时启动1296个美好乡村示范村文化活动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滁州、六安市等地开展市级试点112个,按照“分级推进”、“一村一特”、“一园一品”开展试点工作。(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出台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蚌埠市成功创建第五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总数达到10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进顺利。组织举办第三届安徽省动漫大赛。各市县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编制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用社会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全力推动产业项目进入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63个项目入选。建立省文化企业直接融资项目库,128个企业145个项目入库。截至2014年底,我省有各类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104个,从业人员76523人,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见图5)。(五)文艺创作展演展示繁荣活跃近些年,我省以创作文艺精品力作、丰富文化展演展示为抓手,全力推进全省艺术创作生产,成效明显。截至2014年底,我省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88个,从业人员20796人,演出近29万场次。黄梅戏徽州往事、惊天一兰成功在国家大剧院公演。黄梅戏小乔初嫁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优秀剧目展演。黄梅戏寂寞汉卿和花鼓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成功上演。原创精品儿童剧青蛙王子等4部作品进入保利院线全国巡演。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圆满收官,历时三年创作生产的53幅作品,集中在安徽博物院对外展出。“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 好戏大家看”系列活动精彩呈现,创新推出大戏小戏看过瘾、我们精彩我们展示、群星璀璨耀江淮、美术走进生活“四大板块”共58项、212场系列展演展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群众文艺创作演出势头良好。组织开展全省“群星奖”评选活动,成功组织开展全省小戏折子戏调演、全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和“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六)文化市场规范有序2014年,我省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9928个,从业人员61598人。其中:娱乐场所3600个、网吧5392个、非国有艺术表演团体936个,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比去年略有减少。为繁荣文化市场,我省坚持管建并重,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准入政策,促进公平竞争。取消上网服务场所问题和布局要求,降低准入门槛,实行先照后证管理,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推动文化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清理行政权力205项,精简137项,精简率67%。文化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加强网吧、娱乐、演出等市场监管,深入开展重点时段文化市场专项检查、2014净网行动、公共娱乐场所“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全面推广应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立演出市场黑名单制度。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强劲。实施民营艺术院团“四个十”工程,建立动态管理长效机制,3个民营院团被评为第二批“十大名团”,3个剧目被评为第二批“十大名剧”。召开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座谈会,开展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鼓励民营院团树立自信、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帮助民营院团提升水平、练就内功、打出品牌。(七)文物工作扎实有效2014年,全省文物机构共有270个,从业人员3312人。我省共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3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8个。文物工作开展扎实有效。一是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推进成效明显。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淮北、宿州3处大运河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历时八年的大运河申遗工作圆满成功。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古村落综合利用试点工程加快实施,作为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的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古建筑群和泾县黄田村古建筑群,以及同时列入全国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的呈坎村,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进度不断加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扎实推进,含山县凌家滩和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两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村民安置、保护展示等各项工程方案抓紧推进,凌家滩遗址完成2014年内环壕考古发掘和勘探工作,明中都遗址全面考古勘探基本完成。组织编制了凌家滩遗址东西居住址区域文物保护工程和内环壕保护展示工程立项方案,防洪一期工程启动;编制上报了明中都皇故城东华门及角楼修缮、护城河修缮等8个工程立项,正在实施明中都皇故城西城墙抢险加固工程。文物维修保护利用和考古发掘成效显著,推进国保、省保单位肥西刘铭传旧居、旌德江村古建筑群、黄山区程氏宗祠等20多处重点维修工程。泾县桃花潭镇、绩溪县龙川村等10个镇村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二是文物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社会文物管理规范有序,省文物鉴定站鉴定馆藏文物、涉案文物等8843件(套),为群众开展义务鉴定2800件(套)。各地一些含有文物经营的古玩市场、艺术品市场人气较旺,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文物科研及人才建设得到加强,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安徽工作站在安徽博物院成立。省考古所开展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现场“黄肠题凑”维护、宣城大夫第保护等5项现场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工作,实施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徽州牌坊的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展示研究”。文物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创新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启动仪式及“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安徽省文化遗产摄影展和“黟县百工”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与会议、民谣音乐会、含山凌家滩遗址公众考古开放日等丰富多彩活动,主题突出、影响广泛。(八)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我省以挖掘、整理、盘活各类文化资源为抓手,着力推进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一是非遗立法取得重大进展。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淮南市等地出台了非遗传习基地管理办法。二是非遗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全省4个新项目、8个扩展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7个非遗项目进入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开展第二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和第五批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审认定工作。三是非遗保护利用成效明显。全面建立非遗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非遗濒危项目抢救工程,完成15个省级非遗濒危项目的采录。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整体推进,与央视联合摄制的非遗系列专题片安徽文房四宝在央视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表4 2013年 - 2014年安徽省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情况 单位:个、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传习基地(传习所)2013年6075343409332014年727534357650(九)文化交流活动有声有色在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2014年全省完成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56批次,比上年增长33%,演出(参观)观众近27万人次,涵盖亚、欧、美、非26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了泰国“欢乐春节”和香港“元宵彩灯会”等演出活动,圆满完成部省对口合作项目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互访活动及纪念中蒙建交65周年演出活动。参与中俄“两江地区”交流活动,赴俄罗斯参加了第22届“俄罗斯之源”艺术节活动。圆满完成中韩省道文化交流活动。皖台交流成果丰硕,在我省成功举办了三项皖台文化交流活动,赴台湾开展了“亲情之旅、文化之旅”交流活动,彰显了两岸文化同心。经多方努力,唐代文物佛塔回乡、欧豪年美术馆开馆、孙多慈艺术展开幕仪式等三项皖台文化交流活动,在安徽博物院隆重举行,彰显两岸文化认同、文化连心。参加省文化经贸宝岛行活动,开展“亲情之旅、文化之旅”文化交流。先后组织参加了泰国“欢乐春节”、香港“元宵彩灯会”等演出活动。圆满完成部省对口合作项目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互访活动及纪念中蒙建交65周年演出活动。参与中俄“两江地区”交流活动,赴俄罗斯参加了第22届“俄罗斯之源”艺术节活动。成功承办了中国意大利博物馆联盟2014年年会。举办了“绿色六安山水江原”中韩文化交流活动,并首次将文化交流活动从城市走向农村,在六安市金寨县南溪村农民文化乐园等乡村先后演出四场,8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看到国外专业艺术表演,实现了文化交流与文化惠民的有效结合。二、存在问题2014年我省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化投入不足,人均水平落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服务能力仍需加强等。(一)文化投入仍然不足近些年我省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加大,但从总体情况看,投入仍然不足。2014年,安徽省文化事业费为11.97亿元,在全国居第24位。就人均文化事业费来说,我省为19.72元,居全国第2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2.93元。表5 2012年 - 2014年全国暨中部地区文化事业费情况表序号省份2012年2013年2014年总量(亿元)人均(元)总量(亿元)人均(元)总量(亿元)人均(元)全国480.135.46530.4938.99583.4442.651安徽9.0315.0811.1118.4311.9919.722山西13.1236.3414.1138.8614.0938.633江西7.9817.718.9719.8410.3722.834河南15.0415.9916.1417.1517.3918.435湖北13.872415.4126.5816.828.896湖南12.6919.1214.4721.6316.2624.14(二)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十二五以来,我省的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快速有效,大大改善了文化服务条件。但是,与不断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相比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截至2014年底,按市级文化馆三级馆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2500平方米为标准,安徽省共有合肥、蚌埠、淮南、铜陵、安庆、阜阳等6个市级文化馆实际使用面积未达等级馆标准,六安、亳州两市未建成文化馆。按县(区)级文化馆等级馆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为标准,我省还有46个县(区)文化馆实际使用面积未达标。按市级图书馆二级馆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6000平方米为标准,安徽省共有淮南、滁州、宣城、阜阳市图书馆等4个市级图书馆实际使用面积未达等级馆标准,六安未建成图书馆。按县级图书馆二级馆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为标准,25个县图书馆实际使用面积未达标。按市辖区区级图书馆二级馆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1200平方米为标准,9个区图书馆实际使用面积未达标,另外还有不少县(区)未建图书馆。(三)服务能力仍需提高由下表中可以看出,我省主要公共文化服务指标都居于全国相对落后位置。其中: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是60.57平方米,居全国第29位,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是0.29册,居全国第29位,人均购书费是0.63元,居全国第21位,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是161.18平方米,居全国第27位,人均文化活动业务活动专项经费1.64元,居全国第22位。我省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还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以合肥市为例,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城市常住人口达到500万,而市级公共图书馆面积仅有1.5万平方米,自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人次成倍增长,年读者接待量超过80万人次,已远超合肥市图书馆原设计要求。在全省不少地方都存在类似问题。表6 我省2013年 2014年部分公共文化指标与全国排名情况主要公共文化发展指标计量单位2013年2014年全国安徽排名全国安徽排名人均文化事业费元38.9918.432942.6519.7229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平方米85.1458.662890.0460.5729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册0.550.28290.580.2929人均购书费元1.220.57211.240.6321平均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249.09152.9027269.51161.1827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 专项经费元2.591.67192.691.6422文物藏品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