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1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2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3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4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l智能楼宇事业部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 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 信息高速公路”。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 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 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信局线路上的连 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 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 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如配线架、连 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 、电气保护设备等硬件。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应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通信设 备。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采用星型拓朴结构,该 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 。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 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并应能支持 当前普遍采用的各种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综 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灵活结构,它能连接语 音、数据、图像、楼宇控制和管理的低压设备 与装置。 即优越的实用性、灵活性、兼容性、可靠性、 前瞻性、经济性。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标准化严格按照eia/tia 568-a及iso/iec 11801标准设计系统,并连接众多满足国际网 络标准的网络设备。如 ieee802.3系列标准等 。 我国目前的设计依据主要是gb/t 503112000 及yd/t 9262001。 施工验收标准是:gb/t 50312200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共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商用建筑或建筑群布线技术; 另一类是住宅家居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1)工作区(不含) 2)配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 3)干线子系统 4)设备间 5)建筑群子系统 6)管理 工作区布线 光 缆 铜 缆 设备间 建筑群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楼层配线架 建筑物配线架 建筑群配线架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总体规划 要充分满足近期需求,适当考虑长远的需求, 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 国际上各综合布线产品都只提15年质量保证体 系,并不包括多少年的投资保证。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主干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井,更换和扩 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 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期投资的材料费高。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可 以根据环境和用户要求确定。其要点如下: 获取建筑物平面图,评估安装设施的实际建筑 物或建筑群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分析用户需求。 系统结构设计。以开放式为基准,尽量与大多 数厂家产品和设备兼容。 布线路由设计,选取传输介质。 系统初步设计,成本估算。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在收到用户意见并签定合同书后: 绘制布线施工图。 编制布线用料清单(订货信息) 完成详细的设计方案。它应包括: 电缆路由文档 光缆分配及管理 布线与联接细节 光纤链路损耗预算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综合管理 我们可以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资料采用数据库 技术管理起来,可以从一开始就应当全面利用 cad技术对建筑物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 、布线路由设计,以及线缆参数、位置编码等 一系列的数据登录入库,使配线管理成为建筑 集成化总管理数据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分三个设计等级 1、最低配置: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 合,用铜芯对绞电缆组网。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具体配置: 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双绞线引到楼层配 线架。 干线电缆配置: 数据: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或一个hub或一 个hub群配4对对绞线; 话音:每个信息插座配1对对绞线。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2、基本配置: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置标准的场 合。用铜芯电缆组网。 配 置: 每个工作区有2个或2个以上信息插座,通 常一个语音,一个数据。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均为一条独立的4对双 绞线,引至楼层配线架。 干线电缆配置: 数据: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或一个 hub或一个hub群配4对对绞线; 话音:每个信息插座配1对对绞线。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3、综合配置(综合型):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 合,用光缆和铜缆混合组网。 配置: 在以上两种配置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垂直干线的配置: 每48个信息插座宜配2芯光纤;话音或少 量数据信息插座按4:1配置主干,或按用户要 求配置,并留有备用量。 当有光纤到桌面的用户,其所用的光纤芯 数不计入主干光纤芯数内。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 支持所有的语音和数据的应用 应用于语音、语音/数据或高速数据。 便于技术人员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除具备基本型的特点外: 每个工作区有二个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 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可统一色标,按需要可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或建筑 群。 其余同基本型和增强型。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工作区布线设计 设计要求: 工作区布线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 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件和连接所 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 i/o)之间搭接,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 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接口。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设计 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话、微机和数据终端也可以 是控制仪器、仪表、传感器和探测器等。 工作区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微机isdn终 端、监视及控制等终端设备的设置和安装。 工作区布线设计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常划分为 一个工作区。一部电话机或一台计算机终端设 备的服务面积可按5-10平方米设置,也可按用 户要求设置。特定情况可以改变。 (s*0.6 0.75) 工作区布线设计 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 每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信息插座。 8针模块化信息输入/输出插座是为所有的综合 布线系统推荐的标准i/o插座。它的8针结构为 单一i/o配置提供了支持数据、语音、图像或 三者的组合所需的灵活性,标准i/o还可定义 为isdn接口。 工作区布线设计 凡未确定用户需要和尚未对具体系统作出承诺 时,建议在每个工作区安两个信息插座(两个 点)。 12345678 线对2 线对1 线对4 线对3 w-o o w-g bl w-bl g w-br br t568b线序 工作区布线设计 123456 7 8 线对3 线对1 线对4 线对2 w-g g w-o bl w-bl o w-br br t568a线序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设计 工作区布线设计 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 根据楼层平面图计算每层楼布线面积; 估算i/o插座数量,一般设计两种平面图供用 户选择。 最低配置 基本配置 综合配置 工作区布线设计 确定i/o插座的类型。 i/o插座分为嵌入式和表面安装式两种 通常新建筑物采用嵌入式i/o插座,已建成 的建筑物采用表面安装式的i/o插座。 面板有美式、英式二种。 我国常用86mm86mm。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水平子系统由每层配线间引至信息插座的配线 电缆和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等组成。 水平子系统应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根据用户工程需求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 要求(按发展的观点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 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 细情况; 一次性建设和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宜按下列标准选用: 单个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用于基本型低速 率系统。 单个超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用于基本型高 速率系统。 六类线连接的的8芯插座用于甚高速率系统 。 水平子系统设计 两个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用于增强型低速率 系统。 两个超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用于增强型高速 率系统。 设计中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如多媒体 信息插座。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布线的拓朴结构 水平布线采用星型拓朴结构,水平布线是同 一类型电缆的不同形式的转接。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布线的距离 管理子系统最大的水平距离为90米,电缆长 度等于配线间或配线间内互连设备端口到工 作区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 跳接与有源设备的关系,超过90米应加入有 源设备。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线缆类型 100欧姆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 100欧姆屏蔽双绞线(stp)电缆。 62.5/125微米光纤。 w (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双绞线电缆和光缆)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路由选择: 新建筑物一般可采用三种类型: 直接埋管式(智能小区)。 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的方式(商 业大厦)。 地面线槽方式(大开间及后打隔断的建筑物,如: 大厅、写字楼的大办公室等)。 水平子系统设计 已建好的建筑物布线方法(旧楼改造) 护壁板电缆管道布线法:表面安装槽 地板上导管布线法。 模制电缆管道布线法。 (前提是尽量不破坏原有建筑物的结构,同时注 意保持原有建筑物的美观) 水平子系统设计 大开间的水平布线设计(补充) 对某些楼层房间面积较大,工作终端又较多, 而且房间布局经常变动,地面又不易安装信息 插座的,我们可以将多个信息插座组成在一起 ,安装在墙壁或墙柱上。 水平子系统设计 对于大厅的端点,可采用打地槽,铺设厚壁镀 锌或薄壁电线管的方法。将电缆线引到地面接 线盒。地面接线盒用铜面铝座制作,直径10cm -12cm,高5-8cm,可调节高度。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步骤: 确定路由 根据建筑物结构、用途确定水平子系统设计方 案 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 确定交接间的位置 水平子系统设计 根据楼层平面图计算可用的面积。 估算工作区和i/o插座的总数。 确定i/o类型。 在水平线子系统工作单上注明每个接线间所 服务的工作区数量和经过干线间服务的全部 工作区。 水平子系统设计 确定导线槽的类型与长度。 确定线缆类型 推荐的接线间与信息插座之间的水平布线优选 方案为4对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六类双绞 线)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长度计算: 确定布线方法和走向 确立每个干线配线间或交接间所要服务的区域 。 确认离配线间最远的i/o(l)。 确认离配线间最近的i/o(s)。 水平子系统设计 按照可能采用的电缆路由测量每个电缆走线距 离。 平均电缆长度=最远的(l)和最近的(s) 两条电缆路由的之和除以2。 总电缆长度=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 电缆长度的10%)+端接容差t米(4t10 ) 水平子系统设计 每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 =0.55(l+s)+ tn个 c: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l: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s: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距离。 n: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 水平子系统设计 例如: s=9m,140 i/o,l=22.5m(4.5+15+3) 平均总电缆长度=0.55(22.5+9)+6=23.325m 23.325*140=3265.5 3265.5 /305=10.7 共需线缆:11箱。 水平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布线 光 缆 铜 缆 设备间 建筑群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楼层配线架 建筑物配线架 建筑群配线架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设计 建筑物有两大类型的通道,封闭型和开放型。 封闭型通道是指一连串上下对齐的交接间, 每层楼都有一间。电缆坚井、电缆孔、管道 、托架等穿过这些房间的地板层。 干线子系统设计 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 要把语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数据电缆连至计算 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 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语音和数据的需要。 干线子系统设计 主干电缆敷设在弱电井内,移动、增加或改变 比较容易。可以分阶段随业务的增长安装主干 电缆。 主干电缆根据建筑物的信息流量和有源设备的 档次可选铜缆或光缆。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布线的拓朴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拓朴结构主要用星型结构。 星型拓朴结构的主要优点: 维护管理比较容易 重新配置灵活 故障隔离和检测容易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布线电缆线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楼层面积,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 物的用途,选择干线子系统布线电缆线的类型 100欧姆大对数非屏蔽主干电缆。(话音) 62.5/125微米光缆。(数据) 150欧姆stp电缆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设计步骤 确定干线子系统规模 确定干线通道和配线间的数目时,主要从所要服务 的可用楼层面积来考虑。如果在给定楼层所要服务 的所有i/o设备都在配线间的80米范围之内,则采 用单干线系统,凡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则要采用双通 道干线子系统,或者采用经分支电缆与设备间相连 接的二级交接间。 干线子系统设计 若配线间上下末对齐,可采用大小合适的电缆管道、 托架系统。 在配线间,要将电缆孔或电缆井设置在靠近支持电缆 的墙壁附近,但电缆孔或电缆井不应妨碍端接空间。 我们可将所有的电缆孔或电缆井从地板平面向上。 应采用延伸25mm,用防火材料密封所有的电缆孔或电 缆井,包括其中有电缆的电缆孔和电缆井。 干线子系统设计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 在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类型和数量时,应当根据水平配 线子系统所有的各个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插座需 求进行推算。 基本型可选定2对,增强型和综合型可选4对。如用途 不明,应当按4对线模块化分类来规划干线的规模。 若一根多线对电缆中所含的双绞线超过25对,就应当 按25对为一束来进行分组。 干线子系统设计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 整座楼的干线子系统的缆线数量,是根据每 层楼信息插座密度及其用途来确定的。 干线子系统设计 确定楼层配线间至设备间的垂直干线电缆路由 : 应选择干线段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 。 二种方法:电缆孔方法、电缆井方法 注意:横向走线需要寻找一条易于安装的方便 通路。 干线子系统设计 确定单层平面至设备间的水平主干线 电缆路由 在低矮而又宽阔的单层建筑物的水平主干线通 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管道方法 托架方法 干线子系统设计 确定接合方法: 在确定如何连接二级交接间和配线间时, 主要有两种接合方法可供选择。 点对点端接方法 分支接合方法 干线子系统设计 点对点端接方法 它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首先要选择 一根含有足够数量双绞线电缆或光纤,其容量 足以支持一个楼层的全部信息插座需要,而且 这个楼层只需设一个配线间,然后从设备间引 出这根电缆,经过干线通道,端接于该楼层的 一个指定配线间里的连接用硬件。 干线子系统设计 选用点到点端接方法,可能引起干线中的各根 电缆长度各不相同,粗细也可能不同。在设计 阶段,电缆的材料清单应反映出这一情况。此 外,还要在施工图纸上详细说明哪根电缆接到 哪一楼层和哪个配线间。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方安装进出线 设备和主配线架,并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 的场所。 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进出线设备的数量 、规模、最佳管理等进行综合考虑,择优选取 。 依据标准:gb 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设备间 设备间的位置 2、设备间的使用面积 计算机机房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 s=(5-7)sb sb:设备面积 s=ka a:设备参数 k:系数(4.5-5.5平方米/台) 设备间 设备间建筑结构 高应为:2.5-3.2m 门应为:2m0.9m 承重:a级500kg/m b级300kg/m 设备间的位置: 应尽量建在电力、水源充足、自然环境清洁、通讯 、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设备间 应尽量建在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 燃、易爆炸物的地方。 应尽量避免建在低洼、潮湿、落雷区和地震活 动频繁的地方。 应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 应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设备间 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 设备的下层。 上述各条如无法避免,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 设于第二、三层。 管理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 系统由配线间(包括中间交接间,二级交接间 )的配线硬件、输入/输出(i/o)设备等组成 。每个配线间及设备间都有管理子系统。 管理 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它子系统连接的手段, 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及其连接的设备、器件等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接,就可以管理整个用户 终端,实现综合布线系统的灵活性。 管理 管理部件 1、110系统 110交连硬件是为二级交接间、配线间和设备 间的连线端接而选定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配件 。一个完整的110交连系统包括110接线块和带 有标签的标签夹条。 管理 2、rj45快接式系统 rj45快接式系统是由rj45主件和端接硬件组成 。 3、光纤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是由光纤配线架主件和光纤耦合器 组成。 通常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以上三种配线架均要 用到。 sc型 st型 管理 在交叉连接设备中对交叉连接的跳线和接插线 还要作其它的长度限制。 (1)在主配线架中跳线和插接线的长度不应 超过20米,对于长度超过20米的应当从最大允 许的主干电缆长度中减去。 (2)在二级交接间配线架中,跳线和插接线 的长度不超过20米。 管理 (3)在主配线架中设备连线的长度不应超过 30米,对于长度超过30米的应当从最大允许的 主干电缆长度中减去。 (4)连接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的跳线和插接 线的长度不超过6米。在超过6米时应从最大允 许的水平电缆长度中减去。 建筑群布线设计 要考虑与建筑物主干布线配合 主要是采用多模光缆、单模光缆、大对数电缆 ,也可以采用超五类线、六类线。 关键取决于实际需要和布线距离。 可参考建筑物主干布线设计方法。 外线引入设计(an的接入) 要考虑与建筑物主干布线配合 电缆入口是提供建筑物与外界快速交流信息的 进出口,通常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地下室入口 2、埋入式入口 3、架空式入口 工作区要求 电信接线间要求 水平布线 干线布线 总结 工程设计案例 现有一栋办公大楼: 楼高十层,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每层126 个信息点,其中话音63个点,数据63个点;合 计话音630个点,数据630个点,共计1260个信 息点;最近点距离楼层配线间的距离为15米; 最远点为42米。 工程设计案例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用途: 支持内部网络,大楼内网络类型为100 base-t 高速ethernet网络;支持大楼话音类应用;要 求话音点和数据点可相互转换。总体布线工程 要求一次到位。 要求完成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 施工与测试。 工程设计案例 要求: 技术先进,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的网络要求。 可靠性高,保证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可靠传输。 扩展性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量需求。 标准与开放,便于与现有网络系统的平滑连接 和能与不同子系统网络的兼容。 工程设计案例 设计步骤: 1、用户需求调研: 确定具体布线类型; 确定数据、话音等信息点的具体点数; 2、画出布线系统平面图: 工程设计案例 确定主体方案: 工作区 水平布线 干线布线 交接间 建筑群 工程设计案例 (1)工作区: 根据用户需求及将来发展的需要,通信引出端 选用tcl超5类打线模块;面板选用8686(mm )双孔面板;并且,在工作区里,话音点也按 照数据点设计。 经计算,共需双口面板630个;超5类插座1260 个。 工程设计案例 (2)水平布线: 根据用户需求及将来发展的需要,水平布线决 定全部采用超5类线缆支持,具体配置为每个 插座一根。 计算:0.55(15+42)+8=39.35米 39.35*1260=49581, 49581/305=162.56箱 (15+42)/2=28.5*1.2=34.2,142箱 工程设计案例 (3)干线布线: 根据用户需求及将来发展的需要,干线布线决 定数据干线采用六芯多模光缆;话音干线采用 5类大对数电缆。 计算:0.55(8+24)+12=29.6米(光缆余长留的多) 29.6米*4=118.4米 120米。 工程设计案例 (4)交接间: 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将来发展的需要,干线话音 配线架选用5类100对110配线架; 数据、话音水平线缆配线架选用24端口超五类 rj45快接式配线架; 数据干线光缆配线架选用12口st光纤配线架。 工程设计案例 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将来发展的需要,决定选用全 rj45系列配置。 计算:每层126个信息点,话音、数据各63个,由 于采用了楼层配线架合并的设计,所以一个楼层 配线架要支持两个楼层的信息点。即252个信息点 。 252/24=10.5,11个24口超五类配线架 rj45模块1260个 工程设计案例 话音干线的计算: 由于252个信息点里有126个话音点,所以至少要有126 对线来支持,根据电信惯例,话音要留15%的余量,所 以实际需要的对数为126*1.15=144.9对,即为:145对 。 145/25=5.8 即需要6根25对五类线缆/fd。 25*6=150,150/100=1.5,需要2个100对的110配线架 /fd;5对连线块40个。 工程设计案例 光纤配线架的数量计算 1个12口st光纤配线架;st耦合器6个;st尾纤 6条;光纤跳线的数量为2根st-sc型双芯光跳 线,一备一用; 超五类rj45-rj45跳线的数量为126根,外加13 根备用,合计139根; 工程设计案例 五类rj45-110型跳线的数量为126根,外加13 根备用,合计139根。 理线器7u,6u黑色,1u白色; 19英寸标准机柜一个(0.6*0.6*1.6m,32u) ; 卡刀一把。 对于建筑物配线架,由于要进行干线端接,所 以其材料清单为: 12口光纤配线架2个;st耦合器24个;st尾纤 24条; 100对110配线架6个(6*25*4=600对)5对连线 块120个; 252/24=10.5,11个24口超五类配线架; 工程设计案例 st-sc型双芯光跳线4根,外加2根备用,共6根 ; 2米42u机柜一个。 超五类rj45-rj45跳线的数量为126根,外加13 根备用,合计139根; 五类rj45-110型跳线的数量为126根,外加13 根备用,合计139根。 工程设计案例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智能小区与商业大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其 布线的总体技术要求和商业大厦基本一致。 智能小区和商业大厦的本质区别在于:在我国 ,智能小区的信息流量远小于商业大厦!所以 相对比于商业大厦来讲,智能小区的布线相对 进行了简化。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但是,由于智能小区的建筑风格种类繁多、各 具特色,所以布线的设计方案往往不一而同, 不能简单照搬商业大厦的布线设计方法。 一般来讲,智能小区的建筑类型有以下几种: 塔楼、板楼、多层、别墅等。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根据tia/eia 570-a的规定,对于小区的布线 ,要求必须在每户家里放置“家庭布线箱(架 )dd(distribuor device)”。 配线箱主要是为住户提供灵活性、可管理性, 以及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提供接口。 应 用 等级一 等级二 话 音 支 持 支 持 电 视 支 持 支 持 数 据 支 持 支 持 多媒体 不支持 支 持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家居布线的等级: 线 缆 等级一 等级二 4对utp 3类,建议用cat 5 cat 5 75欧姆同轴 使 用 使 用 光 缆 不使用 可选择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家居布线的等级: 家庭内布线 光 缆 铜 缆 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多媒体布线箱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具体配置为: 单元配线间至每户的多媒体布线箱为1或2根超 5类线(推荐2根);条件允许时可采用4芯或6 芯光缆。 每户的多媒体布线箱至用户桌面为: 1、主卧2个点(1话音,1数据),客厅2个点 (1话音,1数据);线缆全部布放到位。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 2、主卧2个点(1话音,1数据),客厅2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