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首诗是李白在 天宝四年(745)写的 。天宝三年(744), 李白在饱受权贵的打 击和排斥后,被放出 京。于是他寄情于求 仙访道,然而政治上 遭受失败的怨愤始终 郁积于怀。这首诗就 是他的“发愤之作” 。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 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 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 高四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 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 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 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 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 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 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 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 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 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 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 不觉已经天黑了。 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 ,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 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 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 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 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 。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 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 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猛然间 (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 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 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 ,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 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 ,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 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 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 ,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 子! 这首诗固然有宣扬人生如梦,“古来 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意味,但它的基调却 是昂扬振奋的。他的徜徉山水,求仙访道 ,是想用远离现实的方式表示对权贵的抗 争,是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种体现。全诗有 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不给人 消沉的感觉。“不事权贵”是全诗的主旨 。 (1)李白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天姥山 的雄奇和高大的?第二段结尾又说“惟觉 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反映了李 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2)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 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 “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 说法的理解。 探讨研究: (1)李白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天姥山的雄奇和高 大的?第二段结尾又说“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 烟霞”,这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李白用夸张和幻想来写天姥山。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是说,无 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 切顿时破灭。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梦 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挂折的情况下, 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 白表达的是,梦破灭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 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 ,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2)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 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 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安颜”是千古名句。与陶渊明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被过去追求个性自 由、维护人格尊严的知识分子奉为座右铭。在 封建社会,封建等级制度迫使大多数人“摧眉 折腰事权贵”。李白却宣告与封建统治者决绝 ,蔑视权贵们,去追求“开心颜”,保持自己 的人格尊严。在封建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 说这两句诗是“诗眼”,因为它点 明了这首诗的主旨。这个主旨是统帅全 诗的。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写 幻想世界。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 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 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 壁。就是说,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 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三年所累积的怨 愤之气。 艺术特色: 1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 (1)有丰富的想像。 (2)用夸张的手法。 2语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 请将此诗与李贺的梦天进行比较 ,分析两诗在主题和意境上的差异。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私海水杯中泻。 比较阅读 从主题看,梦天中诗人求生的意志、 对天国的向往与人生的短促、现实的困厄构成 尖锐的矛盾,困扰诗人的心灵。这首诗是诗人 苦闷的象征。而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人生 如梦”的消极方面,更有蔑视权贵,追求个性 自由的积极方面。这首诗是诗人昂扬振奋、潇 洒出尘的气质的写照。 从意境看,李白的诗是明朗、坦率的,李 贺的诗则是幽深、神秘的;李白的诗是充分男 性化的,充满阳刚之气,李贺的诗则是充分女 性化的,显得阴柔、纤弱。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天姥m 剡溪yn 渌水l b.木屐j 訇然hn 殷岩泉yn c.石扉fi 鸾凤lun 嗟叹ji d.惊悸j 水澹澹dn 恍惚hun 【答案】剡shn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 b.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书信 c.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使战栗 d.失向来之烟霞 烟:云气 【答案】b/信:实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译文: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译文: 【答案】我想趁此梦中游访吴越,月光照 我连夜飞度镜湖。 山岩重叠山路曲折,难有定向,依倚着石 ,迷恋着花,不觉天色已天晚。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本诗写景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有 何好处? 诗人写景,采用反客为主之法,不说自己 登楼所见,而让楼、川、雁、山各各作主动地 呈现。在不知不觉中,万物好像被赋予了人的 生命,它们与诗人的感情体验相交融,从而使 画面显得生动鲜活,情趣盎然。 孟浩然(689740),唐 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 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 隐居鹿门山。孟浩然的一生经 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 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 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 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 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 称“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孟诗虽不 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也有独特造诣。 孟浩然和王维交谊甚笃。王维曾私邀其入内 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 ,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 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玄宗不悦,说:“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 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 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 成。后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 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 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 ,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夜归鹿门歌解题: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 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40岁以前,他 隐居于汉江西岸岘(xin)山南园的家中; 40岁到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 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又在汉江 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的鹿门山辟一住处, 有时也去住。这首诗就是写他“夜归鹿门” 的情景。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 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 情怀志趣。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 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 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 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 人怎样的一种心境?闻一多的孟浩然一 文,说“诗如其人”,谈谈你对“诗如其人 ”这一评价的理解。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 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 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 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 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 孤独寂寞。 第一个场景第二个场景 诗人从尘世生活归一人隐居 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 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 境是和谐统一的。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 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 明确: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 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 来去去。句中的“幽人”,既是指庞德公, 也是诗人自指。庞德公曾在这里隐居,诗人 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 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是多 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颔联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 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诗人面对浩淼的洞庭湖 抒发的是伤时忧世的感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基本写实,意 旨深厚,多变 化,沉郁顿挫 。 用衬托和夸张等手 法,想像奇特,笔 法洒脱,豪放飘逸 。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 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 。他的诗词都很有名,著有浣 花集。反映黄巢军攻入长安的 叙事长诗秦妇吟描写了战乱 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 盛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所作词语言 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 ,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 。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 “花间派”代表词人。 明确: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 南的人物更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之情。 诗中的江南是怎样的?蕴含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明确:一种理解是:游人没到老年就不要 离开江南回到故乡,否则一想起江南的美好景色 和人物,就会后悔不及。一种理解是:诗人生活 在唐朝末年,因藩镇割据,曾在江南避乱达十年 之久。此词就是避乱江南时所作。回到那弥漫着 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此诗表达 的正是诗人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 如何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这句诗? 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 首词中的游子,却是能回故乡,但由于故 乡战乱的原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 游子更为深广。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 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 家难归的痛苦感情。“还乡须断肠”这一 句正是突出了这个主旨。 小结: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的景色美、 生活美和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 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归的愁苦之 情。 菩 萨 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辽源市龙山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抚州市崇仁县三上数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三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黄冈市罗田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护理学的创新实践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资格考试难点突破试题及答案
- 医学与人际关系的试题及答案
- 对比分析卫生资格考试的变化试题及答案
- 系统化学习的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留置针的固定及维护课件
- 甘肃开放大学2024年《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形考作业1-4
-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 2025年国家电投所属国核铀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区间估计教学课件
- 五年级下册 教科版 科学 第三单元《让资源再生》课件
- 2024年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六七二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耳鼻喉技师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 废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培训资料
- 2024年河南省中职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析版)
- 水利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演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