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2 3 1 4 0 e9 7 备案号:2 2 0 0 4 - - 2 0 0 7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 y t4 1 1 1 - - 2 0 0 7 天然气压缩机( 组) 安装工程 施工技术规范 t e c h n i c a l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n a t u r a lg a s c o m p r e s s o rs e ti n s t a l l a t i o n 2 0 0 7 1 0 0 8 发布2 0 0 8 一0 3 0 1 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安装前的准备 6 机组就位 7 机组调平 8 地脚螺栓安装和灌浆 9 联轴器对中 1 ( ) 机组拆检清洗 11 附属设备及管道安装 1 2 润滑油系统冲洗 1 3 试运转 1 4 交工技术文件-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目次 机组安装施工用表格 灌浆用混凝土有关资料 条文说明一 s y t4 1 1 1 2 0 0 7 1 ,1 2 2 4 5 5 6 7 8 8 9他扣 s y t4 1 1 1 2 0 0 7 刖茜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涛、严克勤、钟俊。 天然气压缩机( 组) 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 y t4 1 1 1 - 2 0 0 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常用天然气压缩机( 组) 的开箱验收,设备基础验收机器及其附 件安装、调试和试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地面建设工程中压缩介质为天然气的压缩机( 组) 的安装工程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款,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5 0 2 0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 b5 0 2 3 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 b5 0 2 3 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5 0 2 7 5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 y t0 4 5 0 天然气净化装置设备与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机组s e t 压缩介质为天然气的压缩机及其驱动系统、冷却系统、润滑油系统、电气仪表系统以及钢结构的 总称。 3 2 质量证明文件q u a l i t yc e r t i f i c a t e 根据确定的试验检验依据( 如材料化学成分、理化试验报告和合格证书等) 对产品性能及与相关 标准比较所作出的判断文件。 3 3 商检资料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o fc o m m o d i t yi n s p e c t i o n 由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对商品货物进行检验后出具的认定该商品货物合格的手续。 3 4 机械联系m e c h a n i c a lc o n n e c t i o n 机械设备之间不通过管道连接的刚性连接关系。 3 5 调平l e v e l i n g 使机组的特定平面保持水平的调整作业。 3 6 对中值a l i g n m e n tv a l u e 通过联轴器对中作业所取得的作为判断两台机器的轴与轴的对正程度的读数。 1 s y t4 1 1 1 2 0 0 7 3 7 二次灌浆b a c kg r o u t i n g 采用规定的材料对基础与机组底面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并使之凝结坚固的施工作业。 3 8 供方s u p p l i e r 机组的供货人,通常是机组的制造厂家或其代理人。 3 9 特殊要求s p e c i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设计单位、供方在施工图、机组的随机技术文件以及其他书面形式的技术文件中对机组安装施工 提出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4 总则 4 1 机组的主要材料和配件应符合设计文件及产品标准规定,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4 2 相关的土建、钢结构、工艺管道、电气仪表和辅助系统及机泵类设备安装均应按相应专业的现 行标准、规范执行。 4 3 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防火等现行有关规范规定。 4 4 对于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事项,应按相关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执行。 5 安装前的准备 5 1 技术准备 5 1 1 机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机组的出厂+ 质量证明文件; 机组所附管材、管件、高压紧固件的材料合格证明书; 机组供方提供的有关重要零部件的制造、装配图纸及有关试验报告、记录等资料; 机组的平、立面安装图、基础图及相关工艺设计图; 供方提供的安装手册、用户手册等指导性文件; 机组的装箱清单。 5 1 2 施工单位应编制“机组安装施工技术方案”报业主( 监理) 审批。 5 1 3 大型机组的卸车就位应由机组安装单位编制专门的吊装技术方案,提出对机组的装车要求, 并经过业主( 监理) 审批。 5 1 4 做好施工图会审、设计交底及施工技术交底。 5 1 5 国外进口的机组,应具有商检资料。 5 2 开箱验收及保管 5 2 1 机组开箱验收应由业主( 监理) 组织供方、施工单位、进出口商检机构( 若有必要) 等单位 的相关人员按照图样及装箱清单进行核对、检查。其主要内容包括: 机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号、箱数和包装应与装箱单相符; 随机技术文件及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应齐全; 所有设备及零件的外观、规格及数量应与图纸相符; 一地脚螺栓孔的安装尺寸应与设计图纸相符。 5 2 2 检验中如发现缺陷,应由责任方负责处理。 5 2 3 开箱验收后,机组的零部件、备用件、专用工具、技术文件应妥善保管。由施工单位保管的 物品,工程交工验收时移交给业主。 5 2 4 精密零、部件应按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存放。 ,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5 2 5 随机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计量器具,应清点造册,妥善保管。 5 2 6 露天保管的大型设备,应采取防风、防雨、防晒等遮盖措施,设备出、人口应进行封堵。 5 2 7 验收后暂不安装的机器和零、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 2 8 开箱验收后应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格式参见表a1 ) ,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5 3 现场准备 机组安装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基础验收合格,具备安装条件; 一场地已平整,施工运输及消防道路畅通,场地硬化处理达到机组运输和吊装要求,并有足够 的施工作业空间; 施工用照明、水源、电源备齐; 用于机组就位的起重设备及工装准备就绪,起重设备的工作性能稳定,吊装用的索具应完好; 一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安全措施; 一机组安装施工机具及量具准备就绪,辅助用料准备齐全,计量器具应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一施工现场具备材料及零、部件的存放条件和必要的措施。 5 4 基础验收交接 5 4 1 应由业主( 监理) 组织土建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对基础的验收交接,验收合格 后,应填写“工序交接记录”( 格式参见表a2 ) ,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5 4 2 基础验收交接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 5 以上。 5 4 3 应按照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对基础的外形尺寸、平面位置进行复测检查。若无特殊要求时, 基础的位置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 规定。 表l机组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基础的平面位置( 纵横轴线)2 ( 】 o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2 0 3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 2 0 4 i 俞平面外形尺寸一2 0 5 凹穴尺寸+ 2 i 】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包括地坪上需要 每米5 6 安装设备的部分) 全长1 0 每米5 7 - 轻向偏差 全高1 ( 1 标高( 顶端) + 2 0 8 预埋地脚螺栓 ( ) 中心距( 在根部和顶都两处测量) 2 中心位置 1 0 + 2 【) 9 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 0 孔壁的铅垂度( 全深) 1 0 标高 + 2 0 10 预埋带锚的活动地脚螺栓 o 中心位置 5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5 4 4 基础表面不应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s 4 5 基础的中心线、标高、沉降观测点等标记应准确、齐全、清晰。 5 5 基础处理 5 5 1 基础与二次灌浆层接触的表面应凿成麻面,麻点深度不宜小于1 0 m m ,密度以3 点d m 2 5 点d m 2 为宜,表面不得有疏松层。 5 5 2 若须预埋平垫铁,可将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铲出凹坑,用高于基础标号的水泥砂浆埋设平 垫铁,平垫铁埋设后其上表面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 m m m ,其标高允许偏差为2 r a m ,埋设平垫 铁的砂浆层厚度不应小于4 0 r a m 。 5 5 3 基础预埋平垫铁应平整,无油污、毛刺,其厚度应满足供方技术文件要求,且不小于1 0 r a m 。 5 5 4 在基础表面七应找出其平面位置的实际纵、横中心线,并作出明显、清晰的标记。 5 5 5 吊装就位前应对基础表面的油污、灰尘、积土等杂物进行彻底清洁,地脚螺栓预留孔应清理 干净。 6 机组就位 6 1 整体到货的机组。 6 1 1 机组可采用吊车就位、滚杠千斤顶就位、门字架卸车就位等方法。机组在第一次起升前应进 行试吊。 6 1 2 起重所用钢丝绳应绑扎牢固可靠,不应与机组上的仪表、电缆、管道相接触 应制作吊装平衡梁。钢丝绳与机组本体接触时,应采用木板、胶皮等柔性材料垫好。 6 1 3 机组悬空后应对其底面进行清扫并及时穿入地脚螺栓( 有地脚螺栓预留孔时) 脚螺栓结构,机组在就位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护地脚螺栓。 若无法避免时 若采用预埋地 6 1 4 机组就位时宜先用临时垫铁等支承机组自重,然后旋出机组底部的调平螺栓逐渐替代临时 支承。 6 1 5 与各调平螺栓相对的基础表面位置上放好平垫铁;机组就位后底部调平螺栓宜顶在平垫铁中 部且均匀受力,见图1 。 图1 调平螺栓示意图 6 2 分装到货的机组。 6 2 1 驱动机与压缩机分装到货的机组,有整体的底橇时,应先安装与橇体连接的机器,并检查各 后续安装的机器底部安装尺寸是否与橇体上的定位尺寸相符;后续机器就位前,拆下橇体上妨碍吊装 作业的管道、仪表、支架等,待机组装配后恢复。 6 2 2 后续就位的机器吊装时,每个方位都应有专人监控,吊装过程中移动应缓慢、平稳,用人工 扶持,防止碰撞。 6 2 3 驱动机和压缩机各自单独成橇在现场进行连接的机组,就位时一般按照先重后轻、先大后小 和先内后外的顺序。各机组调整完毕后,对称、均匀地拧紧橇块之间的连接螺栓。螺栓连接完毕后应 复查机组水平度和对中值。 4 s y t4 1 1 1 2 0 0 7 6 3 就位后,机组上作为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 合表2 规定。 表2 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项目 平面位置标高 与其他设备无机械联系时55 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时 2l 7 机组调平 7 1 机组调平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要求和设计文件规定。 7 2 有地脚螺栓预留孔的机组,在就位后应先进行初平,初平合格后,及时对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 灌浆处理。 7 3 机组调平使用的水平仪精度不应低于00 2 m m m 。 7 4 往复式压缩机组的调平测量基准点宜在压缩机曲轴箱两端的加工面或滑道上;离心式压缩机组 的调平测量基准点宜在压缩机的水平中分面上;垂直剖分式机组或供方不允许解体的机组,调平测量 基准点宜在压缩机的轴承中分面上或供方指定的位置。 7 5 调整机组水平度时应均匀地松紧机组底部的调平螺栓( 或垫铁组) ,不应使机组的重量过度地集 中在少数调平螺栓( 或垫铁组) 上。 7 6 当压缩机厂房尚未建成时,机组调平可采取以下措施: 调平作业宜在阴天、无风时进行或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 若天气晴朗,宜在中午进行调平,避免机组两端因温度不均导致读数不准; 风沙天气不应进行调平作业。 7 7 精调平应在地脚螺栓灌浆后、二次灌浆之前进行,精调平后机组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机组的水平度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压缩机类型部位 纵向横向 机身 00 5( ) ( ) 5 往复式 曲轴 01 离心式 00 5【】1 螺杆式 o2( ) 2 7 8 非基准设备的纵向找正以基准设备为准,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同基准设备。 7 9 机组精调平后应填写“机器安装记录”( 格式参见表a3 ) 和“设备安装精平记录”( 格式参见 表a4 ) ,并及时进行二次灌浆。 8 地脚螺栓安装和灌浆 8 1 地脚螺栓 8 1 1 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 5 s y t4 1 1 1 2 0 0 7 8 1 2 地脚螺栓的光杆部分应无油污或氧化皮。其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 干净;地脚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涂以润滑脂保护好。 8 1 3 地脚螺栓离预留孔底或任意孔壁的距离“均不应小于2 0 m m ,见图2 。 图2 地脚螺栓安装示意图( 无垫铁安装 8 1 4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应接触良好。 8 1 5 螺母拧紧后,螺栓应伸出螺母外2 个3 个螺距。 8 2 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 8 2 1 分体安装的机组,在地脚螺栓孔灌浆前应进行联轴器初对中检查。 8 2 2 地脚螺栓孔灌浆和二次灌浆作业,均应按g b5 ( 2 0 4 的规定执行。 8 2 3 预留孔灌浆之前,灌浆处应清洁湿润。灌浆采用细石混凝土时,其混凝土强度应比基础混凝 土强度高一级。 8 2 4 混凝土灌浆捣实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 8 3 二次灌浆 8 3 1 二次灌浆应在机组精调平结束后( 一般不超过2 4 h ) ,地脚螺栓孔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7 5 以上时进行。 8 3 2 灌浆层厚度以3 0 m m 7 0 m m 为宜,外模距机组底座外缘的距离6 ( 见图2 ) 不宜小于8 0 r a m 。 8 3 3 次灌浆前,机组底座调平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涂以润滑脂或二硫化钼粉调剂;与灌浆材料接 触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应湿润且无积水。 8 3 4 随机技术文件对灌浆材料无要求时,可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微膨胀水泥砂浆、环氧砂浆或 专用成品灌浆材料进行灌浆,灌浆用混凝土有关资料参见附录b 。 8 3 5 二次灌浆时应按规定制作同期试块,并通过机械性能试验以确保二次灌浆质量。 8 3 6 二次灌浆应不间断进行,直到全部灌满为止;浇灌时应不断捣实,使混凝十砂浆紧密充满机 组支承部位的空间,不留空洞。 8 3 7 灌浆后应及时养护,待灌浆层强度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的7 5 后,松开机组底座的调平螺栓 ( 或拆除临时垫铁) ,地脚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均匀拧紧。 8 3 8 灌浆时,当环境温度低于5 “ c ,应采取加热、防冻措施。 9 联轴器对中 9 1 机组联轴器对中,常以压缩机为基准设备,根据随机技术文件提供的机组对中冷态工作曲线进 6 s y t4 1 1 1 2 0 0 7 行对中。 9 2 若无特殊要求,联轴器对中可按g b5 0 2 3 1 和g b5 0 2 7 5 的规定执行。 9 3 联轴器表面应无毛刺、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其径向和端面跳动偏差不应大于00 2 m m 。 9 4 联轴器对中可采用单表法( 见图3 ) 、双表法、三表法等。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地 选择对中工艺,表架应有足够的刚度,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检查,表架自身挠度不应大于 00 3 m m ,对中值应计入表架自身挠度的影响。 a ) 径向位移检查 b ) 轴向倾斜检查 图3 联轴器径向位移和轴向倾斜单表法对中方式 压缩机端 9 5 每测出一组对中数据后,应计算出调整值,对机组作相应的调整,直到符合对中曲线要求。 9 6 对中完毕后,应填写“联轴器对中记录”( 格式参见表a5 ) 。然后拆f 联轴器,待驱动机单机 试运转完毕后恢复。 1 0 机组拆检清洗 1 0 1 机组拆检清洗应在供方代表的指导下进行,对需要解体检查、清洗的部位,在拆卸前,应测量 拆卸件与有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或配合间隙,并做好标志和记录;对于不要求拆卸的部分,不应进行 拆检清洗。 1 0 2 当采用易燃清洗剂时,应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清洗用油应妥善保管,工作场地应防止产生 静电。 1 0 3 机组拆检清洗,宜先用布进行擦洗,再用面团清洁;所有拆卸件和在现场组装的零、部件应经 过清洗及检查合格后,再按机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组装。 1 0 4 机组上的密封螺纹连接件或在2 0 0 条件下工作的连接件及配合件等,在装配时宜在其配合表 面涂润滑脂或二硫化钼粉调剂或其他防咬合剂。 1 0 5 往复式压缩机组应测量导向键间隙、曲轴止推间隙、曲轴变形、十字头与滑道间隙、活塞杆跳 动、死点间隙等,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1 0 6 离心式压缩机组应测量支承滑销系统的定位间隙、导向键间隙、径向轴承与轴颈的接触情况和 顶间隙、侧间隙、轴承与轴承盖的过盈量、转子各部位的轴向和径向跳动、气封间隙等,并应符合设 备技术文件规定。 1 0 7 对测量值超出规定范围的项目,应由供方进行处理。 1 0 8 对带有水套的机组,应进行水套试漏:从高位水罐加水对机组的水冷却系统进行灌注,直到水 从各高点排空口溢出为止,2 h 以后检查,水套各部应无泄漏,试漏合格后排出水夹套中的水,用堵 头堵上排空口。 1 0 9 当环境温度低于5 时,水套试漏作业应采取防冻措施。 1 0 1 0 机组各部拆检清洗完毕后,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应有任何异物存在;在密封 面上涂上密封胶或装上密封垫片,对所有的螺栓进行紧固。 7 袜蓐 袜殍雷魁 歙藉 一劈酹鳖 s y t4 1 1 1 2 0 0 7 1 0 1 1 “o ”型密封圈和密封垫片不宜重复使用,组装前应涂以润滑脂或其他合适的材料。 1 0 1 2 机组拆检清洗时,应填写“机器拆检及组装间隙记录”( 格式参见表a6 ) 。 1 l 附属设备及管道安装 1 1 1 附属设备安装 1 1 1 1 附属设备安装应遵守随机技术文件及设计文件的规定。若无特殊要求时,应按s y t0 4 6 0 的规定进行安装及验收。 1 1 1 2 附属设备安装后,内部不应有铁锈、灰尘、脱落的漆皮、焊渣、飞边和铁屑等异物。 1 1 2 管道安装 1 1 2 1 油、水、气、汽等系统管道的安装及清理要求,应按g b5 0 2 3 5 的规定执行。 1 1 2 2 从机组上游过滤器或分离器到机组的天然气工艺管线、防喘振回路、干气密封管线以及润滑 油系统的管道安装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管道焊接应保证根部成形良好,焊后管道内应清洁无焊瘤、焊渣等; 水平位置的回油管道的坡度不应小于05 ,且低向油箱; 按供方技术文件要求对润滑油系统及干气密封系统等管道内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1 1 3 管道与机器的连接 1 1 3 1 与压缩机组相连的天然气管道,在连接前应按g b5 0 2 3 5 的规定进行吹扫试压,以水为介质 试压时,应及时采取扫水措施。 1 1 3 2 管道系统吹扫试压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压缩机组与管道系统隔开;管道清扫干净后,应 保持清洁,严防杂质进入。 1 1 3 3 与机组连接的管道,其最后连接的焊v i 宜远离机组,以免对机组造成焊接应力。 1 1 3 4 管道与机组连接后,不允许管道对机组附加外力。 儿3 5 管道法兰与机组进出口法兰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测量其径向偏移及开口间隙的误差。若无 特殊要求时,其径向偏移及开口间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管道与机组法兰间的径向偏移及开口间隙允许偏差 压缩机型径向偏移允许偏差开口间隙允许偏差 转速 6 0 0 0r r a i n 02 m m ( ) 15 m m m 往复式压缩机 全部螺栓能顺利穿入法兰直径1 ,1 0 0 0 螺杆式压缩机全部螺栓能顺利穿人( ) 5 m m m 1 1 3 6 配对法兰面在自由状态下的间距,以能顺利插入垫片的最小距离为宜。 i i 3 7 进出机组天然气管道与机组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器上用百分表监测压缩机径向位移。对于 离心式压缩机组,不应超过00 2 r a m ;对于往复式压缩机组,不应超过0 0 5 m m 。否则应对管道进行 重新调整。 1 2 润滑油系统冲洗 1 2 1 冲洗用的润滑油应与正式使用的润滑油相同并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型号、规格选用;润滑 油型号的改代应经过供方的书面认可。 1 2 2 润滑油系统冲洗前,应将润滑油系统中的设备、管道及阀门彻底检查并清理干净。 1 2 3 润滑油在注人油箱前应按要求过滤。 1 2 4 润滑油系统冲洗前,润滑油泵应经过试运转且转动方向应正确。 8 s y t4 1 1 1 2 0 0 7 1 2 5 润滑油系统首次冲洗时,应将各轴承、轴密封、调速器、滑道等润滑油出入口的润滑油管接头 拆开,用临时管路跨接;冲洗油不应进入机组润滑点内,并拆下滤油器的正式滤芯,在各润滑点、油 冷器、油箱等人口端装上2 0 0 目临时滤网,见图4 。 图4 润滑油系统冲洗示意图 1 2 6 润滑油系统冲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油温应控制在4 ( j 8 0 交替进行,根据流程启、闭各润滑点油管线上的阀门进行油冲洗 线路切换; 跑油过程中适当用木锤敲击管道,以便使油系统管道内壁上的杂物脱落。 1 2 7 应在各个临时滤网处检查油冲洗是否合格。2 0 0 目的临时滤网经4 h 通油后,每1 c m 2 上不应有 任何可见硬质颗粒,可见软质颗粒不应超过2 点,允许有少量纤维。 1 2 8 首次冲洗结束后,应将冲洗油排出并清洁油箱、过滤器,拆下临时设施,恢复正式润滑油系 统。再次冲洗油箱、过滤器、高位油箱、轴承、密封腔。 1 2 9 向油箱注入经过滤合格的工作油,在各入口处设置2 0 0 目的金属滤网,通油2 4 h ,油过滤器前 后的压差增值不应大于00 j s m p a 。 1 2 1 0 润滑油系统冲洗合格后,拆除临时滤网,填写“润滑油系统冲洗检查记录”( 格式参见表 a7 ) 。 1 3 试运转 1 3 1 试运转条件及准备工作 1 3 1 1 机组试运转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机组及附属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记录; 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已结束; 所有管道及电气仪表安装调试就绪水、电、气等公用工程具备使用条件,天然气管道吹扫 试压合格; 一润滑油系统及冷却水系统试运合格; 保温防腐工作基本结束。 1 3 1 2 试运转前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由业主( 监理) 组织,在相关人员参与下,审查机组的安装记录文件、试运转方案;全面检 9 s y t4 1 1 1 2 0 0 7 查试运转现场; 试运转现场应备有消防设施及防护用具,标识出安全警戒带,无关人员不应进入作业现场 机组上外露转动部分按要求装设安全罩; 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应符合规定; 所有参与试运转的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 1 3 1 3 准备工作全面检查完成后,应填写“机组试运前系统确认记录”( 格式参见表a 8 ) 。 1 3 2 无负荷试运转 1 3 2 1 驱动机单机试运转应按照有关技术文件规定进行。 1 3 2 2 若无特殊要求,驱动机单机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表5 规定。 表5 驱动机单机试运转时间 试运时阔 驱动机种类 h 电动机 4 天然气发动机8 燃气轮机8 汽轮机 8 1 3 2 3 驱动机单机试运转时其转动方向、轴承温度、油温、油压、燃料气压力、蒸汽压力、电流、 电压等应符合规定,否则应及时停机处理。 1 3 2 4 燃气驱动的机组,在未达到点火转速时,不应将燃料气投人机器。 1 3 2 5 驱动机单机试运转完毕后,复测机组对中值,恢复联轴器;若对中值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应 进行调整。 1 3 2 6 有增速机的机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增速机试运: 在驱动机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连上增速机并检查对中值; 手动盘车4 转5 转,应无障碍或异常声响r 启动润滑油泵,油压、油温、轴承齿轮等供油情况应正常i 若无特殊要求时,增速机试运应连续进行4 h ,试运中齿轮啮合应无冲击声以及异常振动等 现象,各润滑点排油温度应符合供方技术文件规定; 停车后应继续供油1 5 m i n 以上,直到轴承温度降到4 5 以下。 1 3 2 7 机组无负荷试运转前应达到以下条件: 机组的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连锁等设施校验完毕; 各辅助系统、安全装置按规定进行试验、检查并符合要求; 联轴器已恢复完毕,人工盘车应转动灵活,无异常现象 离心式压缩机组的上下游天然气管道的截断阀处于开启状态,防喘振回路保持畅通i 往复式压缩机组的活塞缸吸、排气阀阀片已拆下; 机组各部位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 1 3 2 8 机组无负荷试运转应在供方代表指导下按程序开车。 1 3 2 9 机组无负荷试运转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应无异常噪音; 各轴承温度应符合机组技术文件规定,一般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3 5 ,且最高温度不高 于7 0 ; 电气、仪表、自控保护装置运行良好;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一一燃料气、蒸汽、油系统、冷却水系统等各部位压力、温度及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应符合机 组技术文件规定; 各系统管道、设备应无跑、冒、滴、漏现象; 各附属设备运行正常,应无异常振动和泄漏等现象; 压缩机的转速、轴振动、轴位移应在规定范围内;若无特殊要求时,离心式压缩机的振动值 应符合表6 的规定; 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表6 离心式压缩机的振动值 转速轴承处的双向振幅不大于 r r a i n m m “ t o o ( ) - - 【5 0 ( 】o0 8 1 5 0 0 3 0 0 ( 0 0 6 二 3 0 0 0 6 0 0 1 )0 0 4 6 0 0 0 1 2 0 0 000 3 1 2 0 0 0 以上 0 ( ) 2 1 3 2 1 0 若无特殊要求,机组的无负荷连续试运转时问应符合表7 的规定。 表7 机组的无负荷连续试运转时间 连续试运转时间 机器种类 大型( 轴功率1 0 0 0 k w 及以上) 8 往复式蚯缩机组 中小型 4 离心式压缩机组 8 螺杆式压缩机组 2 1 3 2 1 1 机组无负荷试运转完毕后,应填写“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格式参见表a9 表a1 1 ) 和 “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 格式参见表a1 2 ) 。 1 3 3 机组带负荷试运 1 3 3 1 机组带负荷试运应由业主( 监理) 组织,且供方代表在现场指导。 1 3 3 2 机组带负荷试运介质应为天然气,其进口的压力、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 3 ,3 3 机组带负荷试运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所有与机组相关的天然气管道氮气置换完毕; 往复式压缩机组的吸、排气阀片已恢复就位; 业主的操作运行人员已到位。 1 3 3 4 气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机组,在升速时应尽快通过轴系的各临界转速。 1 3 3 5 带负荷试运时,除应对1 329 中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外,还应检查下列项目: 一 各处密封情况应良好; 一轴孔、填料函、滑道的温升应符合要求; 一各级气缸进、出口的天然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应符合要求; 各级吸人及排气压力正常; 1 1 s y t4 1 1 1 2 0 0 7 各级缓冲器及油水分离器的排油、排水情况应良好; 机组的运行参数应达到设计要求; 机组的所有电气、仪表及联锁装置部分,应达到机组技术文件的要求。 1 3 3 6 机组带负荷试运完毕停车后,应继续供油1 5 m i n 以上,直到轴承温度降到4 5 。c 以下;往复 式压缩机组应从末级开始,依次缓慢开启卸载阀门,逐级降低各级的排气压力,完全泄压后方可关停 驱动机,不应带压停车。 1 3 3 7 机组带负荷试运完毕后,按机组技术文件规定检查轴承、轴瓦、连杆轴瓦、十字头滑道、填 料函等运动部位的磨合情况应正常。往复式压缩机通过各级吸、排气阀孔检查各级气缸镜面应无划痕 及损伤。 1 3 3 8 一般情况下,机组的带负荷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7 2 h 。 1 4 交工技术文件 1 4 1 机组在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方可办理工程验交手续。 1 4 2 机组所带的备用件、暂不安装件、专用工具、仪器仪表以及设备出厂的全部随机技术文件等由 施工单位向业主集中移交,应填写“机器、设备、仪表、工具交接记录”( 格式参见表a1 3 ) 。 1 4 3 工程验交时,至少应验证以下资料: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一工序交接记录; 设计变更的有关资料; 机器安装记录; 设备安装精调平记录; 联轴器对中记录; 机器拆检及组装间隙记录; 润滑油系统冲洗检查记录; 一 机组试运前系统确认记录; 一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 竣工图。 1 4 4 机组安装施工记录表格可参见附录a 。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机组安装施工用表格 a 1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格式见表a1 。 表a 1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s y t4 1 1 1 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设备名称装箱单号 型号规格出厂日期 制造厂家出厂编号 1 包装情况: 设 2 设备外观: 备 检 查 3 设备零部件: 情 况 4 其他: 1 装箱单份张 技 2 合格证份张 术 文 3 说明书份张 件 检 查 4 设备图份张 情 况 5 其他 存 在 问 题 的 处 理 意 见 设备移交单位经办人: 设备接收单位经办人:建设( 监理) 单位代表: 负责人: 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 日 s y t4 1 1 1 2 0 0 7 a 2 工序交接记录格式见表a2 。 表a 2 工序交接记录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交接内容: 交接意见: 交出单位代表: 接收单位代表:建设( 监理) 单位代表: 年月日 年月口年月日 说明:若工程的上、下t 序不为同一个施工合同的两个施工单位施工,在t t 序完工后,向下工序交接时,应填 写本记录并编入交上技术文件中;否则由施t 单位自行保存备盎。 a 3 机器安装记录格式见表a3 。 表a 3 机器安装记录 s y t4 1 1 1 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机器名称位号 规格型号 允许偏差实际偏差 项目备注 标高 纵向 中心线 横向 垂直度 纵向 水平度 横向 附简图: 班( 组) 长;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 年月 口 年月 日年月日 说明:对于大型机组应有附图,绘出机器水平测量位置,并对测点进行编号逐一记录。 s y t4 1 1 1 2 0 0 7 a 4 设备安装精调平记录格式见表a4 。 表a 4 设备安装精调平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情况 精调平示意图及说明: 施【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 建设( 监胖) 啦佗专业丁程师: 班( 组) 长: 记录员: 年月h年月r a 5 联轴器对中记录格式见表a5 。 表a 5 联轴器对中记录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设备名称设备位号 联轴器型式 。厂八。扎门、垒 罗 径向位移轴向位移端面间隙 联轴器 百分表 编号 实测值实测值固定位置 允许值 允许值允许值实测值 n 3b 1b 2如 n 结论: 施工班( 组) 长: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s y t4 1 1 1 2 0 0 7 a ,6 机器拆检及组装间隙记录格式见表a 6 。 表a 6 机器拆检及组装间隙记录 单位丁程名称:r :程编号 机器名称位号 规格型号 允许偏尊 拆检前实测值组装后实测值 序号拆检部位及内容清洗结果 封闭前检查情况; 附简图: 施工班( 组) k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_ 上程师: 质量枪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 日 年月日 1 8 a 7 润滑油系统冲洗检查记录格式见表a7 。 表a 7 润滑油系统冲洗检查记录 s y t4 1 1 1 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管道名称 管号 检查内容 结论 油泵驱动机负荷运行情况 润滑油系统 蓄压器、稳压器、油气分离器等设备封闭情况 冲洗前检查 油回路完成情况 油牌号 油压 临时过滤装置 m p a 安装位置过滤网规格 润滑油系统冲洗结果: 备注i 施工斑( 组) 长: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 日年月日 说明:该表适用于循环油润滑的机器 1 9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a 8 机组试运前系统确认记录格式见表a 8 。 表a 8 机组试运前系统确认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机器名称位号 系统确认内容结论 机组安装完整 润滑油系统安装 工艺设备专业 冷却及冷凝真空系统安装 控制保护系统 仪表回路测试 仪表专、吐 仪表冲洗管道 电机试验 电气专业控制保护系统模拟动作试验 其他专业 施工班( 组) 长: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日 说明:施工单位填写,可根据机器情况,增加必要的确认项目,填人空格内。 a 9 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通用类) 格式见表a 9 。 表a 9 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通用类)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设备名称 位号 规格 类型 能力转速 驱动机种类: 规格 型号功率,k w 转速,r m i n 电( 汽) 压,v额定电流,a 试运行前的检查 电动机( 气轮机) 拆洗空载试运行情况: 设备本体拆检情况: 冷却系统检查情况: 润滑油系统冲洗和压力试验情况: 仪表安装调试情况: 所注循环或润滑油情况: 部位油标号合格证号注油数量 日 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施_ _ 亡班( 组) 长: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日 2 1 s y t4 1 1 1 2 0 0 7 表a 9 ( 续) 单位 二程名称 t 程编号 试车类别空满试车日期年月日启动时刻时分 连续运转时间时分 环境温度, 试车介质 启动电流,at 作介质 运行记录时刻 进口 压力,m p a 出几 流量,1 3 “ 1 3 h 刖 轴承温度, 后 轴承 电机温度, 转子 电压,v 电流,a 压力,m p a 润滑油 温度, 压力,m p a 冷却水 温度, 密封泄漏量,m 3 轴向 双振幅振动值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保安联锁系统试验情况: 试车后榆查情况及试车结果: 施工班( 组) 长: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榆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1 3 年月 日 说明:在“试车后检查结果及试车结果”栏中填写机器满足设计及有j ) 技术文件要求的程度。 a 1 0 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汽轮机 燃气轮机) 格式见表a1 0 。 表a 1 0 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汽轮机( 燃气轮机) s y t4 1 1 1 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试车类别空满试车i :1 期年月日启动时刻时分 连续运转时问时分环境温度,试车介质 最低工作转速,r 一n 额定转速,r r a i n临界转速,r m i r 】| 超速脱扣整定值,r r n i n惰走时间,s 运行记录时刻 转速,r r a i n 压力,m p a 人口 温度, 压力m p a 出口 温度, 冷凝器真空度 前 轴承 后 温度 止推 双 振 幅 振 动 值 l m 轴位移值,t u r n 润 压力,m p a 滑 人口湿度, 油 出口温度, 冷 人r :l 压力,m p a 却 人口温度, 水 出口温度, 密封油压,m p a 施工班( 组) 长: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口 2 3 s y t4 1 1 1 2 0 0 7 表a 1 0 ( 续) 机体线膨胀 指示值,1 1 1 1 l a 超速脱扣试验实际情况: 第一次:f r a i n ;第二次:r r a i n ;第三次:r r a i n 保安联锁系统试验情况; 试车后检查情况: 结论: 施工班( 组) 长: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 日 说明:在“结论”栏中填写机器满足设计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的程度。 a 1 l 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离心式压缩机) 格式见表a 11 。 表九儿机器单机试车记录( 离心式压缩机)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试车类别空满试车日期年月日启动时刻时分 连续运转时间时分环境温度,。c试车介质 启动电流,a 工乍介质 停机惰走时间,s 匹仃记录时到 压力,m p a 人口 温度, 压力,m p a 出n 温度, 轴承温度 月u 后 双 振 幅 振 动 值 u m 轴位移值,r d a t l _ 1 润 压力,m p a 滑人口温度, 油 h 口温度, 密封油压,m p a 动力油压,m p a 气封压力,m p a 冷 入l i 压力,m p a 去玎 入口温度, 水 出u 温度, 施工班( 组) 长: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 日 2 5 s y t4 1 1 1 2 0 0 7 表a 1 1 ( 续) 电压,v 电流,a 轴承 电 温度, 定子 机 轴向 双振幅振动值,“m 水平 垂直 轴承温度, 变 速 机 轴向 双振幅振动值,“m水平 垂直 保安联锁系统试验情况: 试车后检查情况: 结论: 施工班 组) 长: 建设( 监理) 单位专业上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h年月日 说明:在“结论”栏中填写机器满足设计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的程度 a 1 2 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格式见表a1 2 。 表a 1 2 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仪表名称 位号 型号 测最范围 输出值 转换器输出,v 18 1 7 1 6 1 5 1 4 1 3 1 2 1 1 1 0 9 8 7 6 p 3 4 3 2 1 【j ( 】 ( 1 【k m ) 报警设定值:动作值:联锁设定值:动作值: 备注: 校验人:班( 组) 长: 施丁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年月日 说明:“备沣”栏要注明校验依据。 s y t4 1 1 l 一2 0 0 7 a 1 3 机器、设备、仪表、工具交接记录格式见表a1 3 。 表九1 3 机器、设备、仪表、工具交接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辅机 位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台数备注 名称台数 移交单位制表人:接收单位经办人; 经办人: ( 公章)( 公章) 年月日 年月日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灌浆用混凝土有关资料 b 1 无收缩水泥砂浆及微膨胀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见表b1 。 表b 1 无收缩水泥及微膨胀水泥参考配合比8 s y t4 1 1 1 2 0 0 7 配合比( 重量比) 试块性能 名称 抗压强度 水水泥砂子8碎石其他尺寸变化率 m p a 无收缩 07 1 0 0 0 0 ( ) 4 1 ( 4 2 5 号硅酸盐) 200 0 0 4 铝粉 约4 ( ) 水泥砂浆 收缩 微膨胀 00 2 石膏24 1 0 0 0 0 04 1 ( 4 0 0 号矾土) ( ) 7 12 ( 】3 约3 ( ) 混凝土 00 2 自矾 膨胀 注:表中水量是指砂子在干燥状态下的用量。 8 砂子粒度o4 m m 04 5 t r m l ,6 子粒度5 r a m 1 5 m m ;混凝土或砂浆搅拌好后的停放时间不应大于半小时。 b 2 环氧砂浆的材料和配合比见表b 2 。 表b 2 环氧砂浆的材料和配合比 材料名称规格用量( 重量比) 环氧树脂6 1 0 1 ( e 一4 4 ) 1 0 0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工业用 1 7 乙二胺8无水 含胺量9 8 以上) 8 粒径( 自然级配) 1 m m ; 砂子含水量o2 ; 2 5 0 含泥量2 8 若采用有水乙二胺代替无水乙二胺时,其用量按有水乙二胺含胺量进行换算。 b 3 r g 一2 微膨胀二次灌浆专用料主要技术数据见表b3 。 表b 3r g 一2 微膨胀二次灌浆专用料主要技术数据 结合形式 水泥结合 使用温度, 一4 0 4 0 0 需水量, 1 2 1 4 流动度,f i l m2 4 0 竖向膨胀率, o1 05 临界粒度,m m 3 5 1 d3 0 5 0 抗压强度( 不加防冻剂) ,m p a 3 d4 0 6 ( 】 2 8 d6 0 8 0 s y t4 1 1 1 - - 2 0 0 7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4 总则 4 1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施工单位应对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榆查,并妥善保管,最后 编人交工技术文件。 4 2 指本标准未作规定时,本条所述工作内容均应按相应专业的现行标准、规范执行。 4 3 本条强调h s e 的要求。 5 安装前的准备 5 1 1 准备工作作为质量保证的一个环节,业主( 监理) 和质量检验部门可根据本条进行检查,作 为工程开工的依据。 5 1 2 施工单位应向业主( 隘理) 说明其安装进度计划、人力机具资源、主要技术措施、质量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复耕补助合同范本
- 土地租赁合同续租协议
- 商铺鞋柜转让合同范本
- 国外建筑工地合同范本
- 地砖两家购买合同范本
- 土地置换楼房合同范本
- 喷真石漆安全全协议书
- 固体垃圾回收合同范本
- 土方施工劳务合同范本
- 商丘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一点点”奶茶营销策略研究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
- 空压机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家庭农场经验介绍
- 养殖肉羊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小儿腹膜透析指南解读
- 2025-2026学年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6届广东省江门一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赓续血脉-寻访革命遗址》第+1+课《寻根之旅》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食品安全双总监制度
- 物流公司与司机运输合作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