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主墩基础沉井施工技术.pdf_第1页
斜拉桥主墩基础沉井施工技术.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概述 应 用技 术 斜拉桥主墩基础沉井施工技术 罗 建平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4 3 0 0 7 1 ) 摘要文章通过对施 州大桥主墩基础 沉井施工关键技术 问题 的描 述 ,探 讨 了沉井施 工的方法和步骤 提 出了施工中注意的 问题和解决方法 以及 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 词斜 拉桥主 墩沉 井施 工技 术 中图分类号u 4 4 5 文献标识码a 施州 大桥 2号主 墩基 础采 用 沉井 基 础 , 沉井 高度为 l 1 m( 包括顶 板 2 5 m厚 ) , 沉井截面形式 为 2 2 mx 1 4 m矩形 , 共分四个 井室 , 井壁厚 1 5 m, 隔墙厚 l m。 2 地质 状况及 施工 工艺 ( 1 ) 井位处地质状况。 表层土为杂填 土, 层厚约 2 m; 层土为粘土, 厚约 3 m; 层土 为漂石 土 , 层厚 约 2 m: 以下 为 中风化 红砂岩。 ( 2 ) 施工工艺 。 本次主要介绍沉井的施 工及相应措施。首先采 用机械放坡开挖至 中风化红砂岩 使刃脚踏 面直接置于 中风 化红砂岩上。 由于沉井 的高度较小 我们采 用分 段制作工艺 ( 共分 4 5 m、 4 m两 节 ) , 干 挖土排水下沉到位 ( 在沉井 中央辅 以松动 爆破助沉 ) 。沉井下沉到位后 采用干封底 和水下砼封底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 ( 在三个 井室进行干封底 在一个井室进行水下砼 封底 ) 。 排水下沉稳定系数计算如下 : 沉井 ( 第一节 4 5 m) 自重 : q= 5 3 6 x 2 4 = 1 2 8 6 4 kn 土对井 壁的摩阻力 : t = f h u = 2 0 x 4 5 x 7 2 = 6 4 8 0 kn 刃脚端承力 : r = 1 4 4 x 5 0 0 = 7 2 0 0 k n 下沉系数 : k 1 = q 厂 i = 1 9 9 1 稳定系数 : k 2 = q ( r + t ) = o 9 4 下 沉系 数 与稳定 系数 均 符合 相关 要 求 3 施 工工艺 流程 图( 见 图 1 ) 4 施 工 中易产 生的 问题 沉井制作 、下沉施工易产 生的问题 主 收稿 日期 : 2 0 0 7 0 2 2 4 l 平整场地 上 i 测 量放线 上 f 挖土 做出 刃脚图模 j r f 安 刃 脚 踏 面 i 井 孔 内 模 + 一 模 板 制 作 上 钢 筋 制 作h 钢 筋 安 装 i 井 孔 外 模、 支 撑 + _ - _1模 板 制 作 l j r 试 件 制 作h 胝 髓 土 i 砼 拌 和 、运 输l j r r 纠 i h 井 体 下 沉 h 布 设 降 水 井 、 抽 水 点 l圈 l 一 基 底 清 理 l 上 i 排 水 清 基 l j 封 底 i 上 l填 充 及 灌 注 顶 板 j 图 1施工 工 艺 流 程 图 要 有 : 沉井制作 过程 中发 生不均匀沉降 造 成井壁开裂 ; 沉井下沉过程 中易发生倾斜 、 水 平位移 、 突沉 、 不沉或超沉等 。 5 沉井制作 ( 1 ) 基坑开挖 。 施 工期 间考虑到地下水 位较低 , 采用机械放坡开挖至红砂岩层 , 沉 井周边 预留 5 0 c m工作 宽度( 尽量减少 开 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 ( 2 ) 利用土模制作 刃脚 。测量放样 : 根 据设计对沉井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定出 沉井 的轮廓线 : 挖 土模 : 按照 刃脚 的形状 和尺寸分层开挖并夯实 , 修 整 土模 表面 , 使之 与设 计尺寸相 符 ( 见 图 2 、 图 3 、 图 4 ) ; 砂浆 抹面 : 为 防水及保证 土模 表面平整 控制 轮 廓 尺寸 在表面抹一层 2 - 3 c m的水 泥 砂浆 面层 ; 铺设 隔离层 : 为使 沉 井砼不致与 土模 砂浆面层 粘连 在 砂 浆面层 上铺 一层 塑料 薄膜相 隔 离 。 6 主要技 术措 施 6 1 沉井出土装置 采用起重量为 2 t 的电动葫芦 在沉井顶上用型钢设置走行桁架 。 效果评估 : 立杆 ( p 1 0 0 m m 钢管 ) 承 载力满足要求 但桁 架整体稳定性 有 待加强 在结 构计算时忽略 了动 荷 载影响 采用钢管对桁架进行整 体加 固,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 6 2沉井挖土下沉 本工程沉井平 面尺寸较大 下 沉控制 十分 重要 一旦发 生倾 斜很 难 纠正。故 必须精心施工 均匀下 沉 。沉井下沉 由专人 指挥 初沉采 用人工挖土 装入 吊斗吊至地面 图 2 整平基坑准备作士模 初沉是沉井下沉 中最关键工序 此时井 四 壁无约束摩阻力 。全部重量靠沉 井砼垫层 承担 , 下沉 系数很 大 沉井重心又高 开挖 稍不均匀, 就可能倾 斜位移 。沉井入土后 , 挖土应 分层 均匀对称 的进行 ,分层厚以 3 0 c m左右一层 为宜 井内土层高差一般应 pi onee ri ng w i th sci ence t e chnok ogy mon thl y no 4 2 0 0 7 1 8 7 维普资讯 图 3 放样定位 一一_ r 1 图 4挖 土做 刃脚 土 横 控制在 0 5 m内 , 防止土突沉。靠近刃脚处 尽可能不掏土 ,发现沉井倾斜 。应及时纠 偏 , 如出现突沉 , 应分析原 因 , 及时采取 措 施 。 ( 1 ) 下沉注意事项。沉井下沉时, 井 内取土应先从 中间开始 均匀对称的逐步 向刃脚处分层取土 。 保证沉井均匀下沉 , 防 止偏斜 。特别是下沉初期 , 沉井人土较浅 , 沉井的平衡稳定性 差, 容易产生偏斜 。 尤应 注意。除了纠正沉井偏斜外 , 不应偏除土 , 避免沉井产生偏斜:为防止沉井下沉时 产生较大 的偏斜 。根据 土质情况及入土深 度等 ,控制井 内除土深度及 井 l 间土层高 差。应注意 : 近刃脚处 , 除土 泥面不得底于 刃 脚 :相 邻 井 l 问 泥 面 高 差 不 得 大 于 0 5 m: 隔梁底部先期不能支垫在土层上: 下沉 中随时掌握土层变化情况 。分析 和检 验土壤阻力 与沉井重量的关系 。控制其除 土部位及除土量, 使沉井平衡地下沉; 下 沉过程 中应经常做好泥面标高 、 下沉量 、 倾 斜和位移的测量工作。随时注意纠正沉井 的偏斜;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 2 m 时 , 控 制井 内除土量 , 注意调平沉井 , 防止 除土量过大及 除土不均 使沉井突然大量 下沉及产生较大 的偏斜 增加准确下沉至 设计标高的困难; 沉井下沉前, 在附近的 建筑物及地面设置一定数量 的沉降位移观 测点。随时观测沉井周 围地 面塌陷开裂和 建筑物沉降 。 位移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措施 , 确保沉井 附近设施 的安全 。 ( 2 ) 沉井下沉测量监测 措施。 在凿除砼 垫层前, 在井顶及井周围作好沉降观测 点; 在沉井四角 。 从刃脚踏面算起 , 画 出相 同的 标尺。 标尺用 于检测下沉量。 每次检测均需 测量: 凿除砼垫层要加强垂直度 、 下沉量测 量 , 发现倾 斜立 即纠 正 ; 沉井初沉 时 , 每班 至少做 2次全面测量, 每开挖一层土时 。 作 1次下沉 量 、 垂 直度 测量 ; 正 常下沉 时 , 视 下沉速度每工作班测 1 2次 :发现倾斜严 重 、 快速下沉等异常现象时 。 在纠偏过程中 1 8 8 科技创业月刊2 0 0 7年第 4期 要随时监测 ; 沉井沉至设计标 高后 , 封底 以 前 每 2 4小时监测 1次。 沉井下沉容许偏差见表 1 。 表 1 沉井下沉容许偏差见下表 ( 4 ) 沉井突沉 的预防与处 理。 沉井应按 正常的速度下沉 , 若地层条件较差 , 地基承 载力低 ,土质较软 ,在下沉时要 掌握好速 项次 项 目名称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6 3沉井下沉 中几种问题的处理措施 ( 1 ) 倾斜处理 。沉井下沉完毕 , 要求倾 斜度在 1 5 0以内。为 了达到这一 目的 , 沉 井下沉过程 中要求控制在 1 5 0之间 , 超过 1 5 0就要纠偏。纠偏方法有: 偏挖 在刃 脚 高的一侧取土 ,低的一侧 留土堤或 回填 砂石, 迫使刃脚高的一侧多沉 ; 偏压 : 在 井顶高的一侧偏压载, 造成沉井偏重; 偏 挖f 压) 、 水 冲: 如果沉井 下沉较深时发生倾 斜 , 仅用 偏挖( 压1 还 难以扶正时 , 可在沉井 顶高的一侧 的壁外 , 插入高压水管 , 用高压 水 冲土 ,破 坏该侧 的土压力 ,并起润滑作 用; 土压差: 在井顶高的一侧的壁外挖土 减载 。 低 的一侧壁外夯 填土加载 。 造成土压 差 。 ( 2 ) 水平位移过大 的处理。 沉井下沉完 毕后 , 水平位移 l o o m m, 水平位移过大就 要纠偏。偏位有 两种情况 , 一种是纯偏位 , 另一种是即偏位又倾 斜。这 两种情况 以后 一 种情况居多。 不管是哪种情况 , 纠正的方 法是在左侧刃脚 处去土 ,促使井 向左侧倾 斜 直至沉井底面中心与设计 中心 位置相 合或接近时 , 在刃脚较低一侧加撑支垫 , 然 后在右侧刃脚处去土纠倾 斜。如果偏位较 大 , 应多次重复进行 , 直至偏位与倾斜消 除 或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为止 。 ( 3 ) 沉井位置扭转的纠正处 理。 沉井在 下沉过程 中, 出现扭转 的原 因, 迄今 尚无 准 确资料给予说 明。 可能是图 6 所 示的。 由于 对称并同时朝一个方向挖 土f 实箭 头方向) , 由于沉井 突然下沉或 由于井外壁土压力不 平衡等原因所致 。 纠偏方法: 按图 5 所示的虚线方向, 对称同时挖土; 在两对角偏除土, 在另两 对角偏填土 , 即在 a 、 c 处偏挖 , 在 b 、 d 处填土 。 造成土压差 。 借助于刃脚下不相等 的土压形成 的扭矩使沉井在下沉过程中逐 渐纠正其位置 ( 见 图 5 ) 。 特别说 明: 沉井的偏离正位 。 以上所采 取的纠偏方法 。均往往或大或小的使沉井 受力均匀变为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 因此 。 在 纠偏过程中应加强观察。 度 , 均匀下沉 。 要 防止 由于挖土 突然过快或地质 突变等使 下沉 失控 , 产生突沉。 预防措施:了解土层情 况, 做到心中有数; 上考虑设 下层纵横梁 隔墙 以增加 止沉 和防突沉的能力。 突沉处理措施 :井下沉 y 图 5方沉井扭转示意图 速度过快时 , 首先要放慢挖土速度 。 始终保 持刃脚 以上有较厚的土 使 井壁内侧亦承 受一定的摩 阻力 。刃脚下阻力和井壁内外 侧摩 阻力之 和 与沉井 自重 处极 限平 衡状 态 , 沉井徐徐“ 穿刺” 下沉 。 因软粘土有较大 的触变性 ,应分薄层挖 。当沉井下沉很慢 时, 应耐心等待 ; 井外壁回填, 以增强井 壁外摩擦阻力。 ( 5 ) 井下沉不顺 的处理措施。 井下沉不 顺 时, 及 时了解地质情况 , 如地质无异常情 况可采用的处理措施有 : 在沉井上压载 , 增 加 向下的力 : 沉井外用水冲刷 , 减少井壁摩 阻力 。 ( 6 ) 井超沉的预防措施 。 在软土地面下 沉沉井时 。 为 了便于采取止沉措施 , 应设置 底层纵 、 横梁 。 而梁的刚 度 、 强度须 能抵抗 土对梁的上托力 :设有 纵横 梁或 隔墙的沉 井 。 井内应多留土 。 利用加 大“ 边载” 提高刃 脚 下的土阻力 。然后从 中间格逐步对称向 边格 , 分层挖土; 脚下 、 纵横梁下垫块石 , 刃 脚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