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pdf_第1页
某公司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pdf_第2页
某公司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pdf_第3页
某公司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pdf_第4页
某公司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公司标志公司标志公司标志公司标志 预案编号: (简称)建发201213 号 发布日期: 2012 年 10 月 30 日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2 目目录录 1 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任务和目标1 1.1 编制依据1 1.2 编制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1 2 危害分析 1 3 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1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 4.1 项目组成应急救援小组3 4.2 施工现场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4 5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分工4 5.1 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4 5.2 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5 5.3 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能和职责5 5.4 现场医疗抢救小组的职能及职责5 5.5 抢险救灾小组职能和职责6 5.6 后勤保障组的职能及职责6 5.7 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6 5.8 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6 6 事故预防 7 6.1 事故预防7 6.2 信息报告制度8 7 应急响应及现场处置 8 7.1 现场指挥协调及处置措施8 7.2 现场临时治疗措施9 7.3 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9 7.4 心理引导10 8 善后处理.11 8.1 救治伤员、抚恤亲属11 8.2 查清原因、清除隐患11 8.3 教育员工、安定情绪11 8.4 清理现场、准备复工11 8.5 事故评估、结案报告11 9 应急保障 12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3 9.1 信息报告与处置12 9.2 应急队伍保障12 9.3 应急设施及物资13 9.4 应急物资的管理13 10 应急终止 13 11 培训与演练 13 11.1 培训的时机和频率14 11.2 应急演练14 12 附件.14 附录 1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信息.14 附录 2 施工现场施工总平面图.14 1 1 1 1 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任务和目标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任务和目标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任务和目标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任务和目标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2 本项目的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物体打击)现场处置预案 (以下简称现 场处置预案 )与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套使用。 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 ; (2)与应急预案的相关文件及资料。 1.21.2 编制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编制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及时开展自救、互救和救援,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对人 员的伤害及对相关方的负面影响,避免措施不当而引发次生事故,避免和减少二次伤 害,减少财产损失。 2 2 2 2 危害分析危害分析危害分析危害分析 从施工准备阶段到工程验收,施工全过程都可能发生物体打击类的生产安全事 故,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经常进行交叉作业,高 处物料、工具落下,造成物体打击,对员工的伤害较大,发生的频率较高。 物体打击危害因素见表 2.1 所示。 3 3 3 3 应急处理基本原则应急处理基本原则应急处理基本原则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抢救伤员为主,最大限度地挽救财产损失;部门自救与社 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表 2.1物体打击危害因素表 序 号 作业 活动 危险源导致原因可导致事故控制措施备注 1 一、 施工 无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触电等 按规定进行审 核把关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3 序 号 作业 活动 危险源导致原因可导致事故控制措施备注 作业 2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未经审批、审 核,就采用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触电等 按规定进行审 核把关 3未按要求做安全检查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触电等 按规定进行检 查把关 4 二、 脚手 架和 安全 网搭 拆作 业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不符 合规范要求 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范进行检 查把关 5 集料平台无限定荷载标牌,护拦 高度低于 1.5m,没用密目安全网 封严 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6不按规定拆除脚手架违章作业 物体打击/高处 坠落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7非架子工操作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8 三、 脚手 架安 装搭 拆作 业 脚手架物料堆放集中或不均匀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9 四、 高处 作业 未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标志缺陷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0吊运零散物散件未使用吊笼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范进行检 查把关 11外挑平台堆料超高、超重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2 五、 模板 安拆 与存 放 模板的支撑系统无设计计算或支 撑系统不符合设计要求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范进行检 查把关 13 大模板场地未平整夯实,未设 1.2m 高的围拦防护 防护缺陷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4 清扫模板和刷隔离剂时,未将模 板支撑牢固,两模板中间走道小 于 60cm。 防护缺陷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5 模板拆除前无砼强度报告或强度 未达到规定提前拆模 管理缺陷物体打击 按规范进行检 查把关 16六、 物料 提升 装置 安拆 作业 楼层卸料平台两侧无防护栏杆或 防护不严密 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7平台脚手板搭设不严、不牢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8吊篮、平台无防护门或不起作用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19防护门未形成定型化和工具化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0 地面进料口无防护棚或不符合要 求 防护缺陷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1 卷扬机无操作棚或操作棚不符合 要求 管理缺陷/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2未按操作程序进行拆除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3 七、 外用 地面吊笼出入口无防护棚防护缺陷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4 现场副总指挥 (项目副总经理) 现场副总指挥 (现场负责人) 危险源评估小组 医疗救护小组 抢险救灾小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工作组 事故调查小组 现场总指挥 (项目经理) 序 号 作业 活动 危险源导致原因可导致事故控制措施备注 电梯 按拆 作业 24防护棚搭设不符合设计要求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5 每层卸料口无防护门或有防护门 不使用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6防护门未形成定型化和工具化防护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7未按操作程序进行拆除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28 八、 材料 堆码 放 楼层物料不按规定堆放违章作业物体打击 按规范进行检 查把关 29存放物料靠墙码放或堆放违章作业倒塌/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30物料堆放架搭设不符合要求防护缺陷倒塌/物体打击 按规定现场检 查把关 4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14.1 项目组成应急救援小组项目组成应急救援小组 设总指挥一名, 副总指挥二名, 五个救援小组, 组员若干。 应急组织机构见图 4.1 所示。 图 4.1现场应急组织机构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5 4.24.2 施工现场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施工现场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 图 4.2事故应急工作流程 5 5 5 5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分工 5.15.1 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 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3)与项目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9)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10)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事故目击人 第一时间报告离事故突发事故发生后 1 小时内完成 地最近的项目领导 同时拨打外部 报警电话 事故信息反馈 上报 事件处理决策 各级项目领导及现场所有管理人员迅速前往出事 地点开展施救工作,并电话直接联系项目经理, 并启动应急机制 急救中心:120 医院一: (工程最近医院) 医院二:恩施州中心医院 当 地 政 府 项目应急小组 现场副指挥长: 项目经理 现场负责人 组员:项目各级管理人员 公司高层、各相关部门总指挥: 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副指挥: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6 5.25.2 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替总指挥 行使职责; (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事故现场各救援小组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5)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6)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 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5.35.3 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能和职责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能和职责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能和职责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能和职责 (1)对施工现场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2)指导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 准确的依据; (4)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 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5)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 用; (6)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5.45.4 现场医疗抢救小组的职能及职责现场医疗抢救小组的职能及职责现场医疗抢救小组的职能及职责现场医疗抢救小组的职能及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将伤员送往医院; (3)了解伤员伤势和受伤部位,为医院急救提供依据。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7 5.55.5 抢险救灾小组职能和职责抢险救灾小组职能和职责抢险救灾小组职能和职责抢险救灾小组职能和职责 (1)组织人员抢救现场物资; (2)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3)控制事故发展,排除险情。 5.65.6 后勤保障组的职能及职责后勤保障组的职能及职责后勤保障组的职能及职责后勤保障组的职能及职责 (1)协助制订施工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 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 建立并归档; (2)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 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 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4)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 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5.75.7 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 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3)协助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4)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5.85.8 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1)保护事故现场; (2)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8 (4)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5)协助上级调查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 6 6 6 6 事故预防事故预防事故预防事故预防 6.16.1 事故预防事故预防事故预防事故预防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 在非规定的通道行走。 (2)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两外侧 0.8m;长度为:当建筑物、构筑物高度在 15 30m 时,搭设 4m;当建筑物、构筑物高度在 30m 以上时,搭设 5m,超高层建筑物, 搭设 6m。 (3)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的材料要坚固耐用,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超过 30m 以 上的建筑物、 构筑物使用的安全通道防护棚, 要搭设双层防护棚, 层间高度要大于 0.8m。 (4)垂直交叉施工作业中,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要平稳, 不准向下或向上抛掷物料或工具。每一作业层间的物料要按规定堆放,不得放在临边 及洞口附近,并且不得妨碍通行。 (5)边长或直径200mm 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脚 手架作业层、通道要设置踢脚板。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 (6)高处作业或安装、拆卸垂直运输机具,其垂直空间下方,要划出警戒区域, 围上警戒绳。 (7)吊装作业,吊臂旋转半径范围划出警戒区,严禁非作业人员活动;吊运一切 物料必须由持证的起重工操作。 (8)建筑物、构筑物二层以上层间建筑垃圾清理,不得向下抛掷,须用容器盛装, 人工抬下或吊车吊下。 (9)拆除作业,被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周围要划定警戒区域;拆除拆卸的 物件要用吊车稳妥地转移到空旷场地。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9 6.26.2 信息报告制度信息报告制度信息报告制度信息报告制度 事故信息按照应急预案顺序逐级报告,紧急情况可越级报告。 公司应急求援组依照公司应急预案执行,根据事故情况,请求社会救援。 7 7 7 7 应急响应及现场处置应急响应及现场处置应急响应及现场处置应急响应及现场处置 7.17.1 现场指挥协调及处置措施现场指挥协调及处置措施现场指挥协调及处置措施现场指挥协调及处置措施 (1)当施工现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拨打应急电话通知 现场应急办公室或应急负责人,同时也要通知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该管理人 员应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除临时承担指挥应急抢救工 作外,应再一次电话通知现场应急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应急指挥长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或紧急授权其他领导负责救援工作, 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疗救护组或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应急救援负责人应根据 物体打击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 1)如伤员大出血、昏迷、不能行动,情况严重时,应急负责人应责成医疗救护组 或现场医生在第一时间通知 120 请求救援,详细说明事故的地点、受伤人数、受伤的 严重程度和性质;并安排应急人员引导 120 救护车直接开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救治 时间。 2)如伤员受伤较轻,且伤者能自由行动时,医疗救护组应要求受伤者不要乱动, 在原地坐下由现场医生进行检查。如情况不严重,则由现场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观 察;如情况较重,有可能引起内伤的情况,应果断送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3)如受伤者倒在危险部位或掉到危险部位自己不能行动时,除了要通知 120 外, 应急抢险人员要先把受伤者转移到便于救治的地面、楼面或其他安全平台上。 (3)发生重伤或死亡的严重事故时,应急负责人应及时指派应急人员迅速对现场 进行。 警戒,并维持秩序。发生物体打击的区域要马上停止所有作业,并由相关的施工 员、班组长带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以班组为单位有序地从楼梯或脚手架的安全通道 上撤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10 离地面,直接由各自的项目队长带回生活区,不得在现场围观或逗留;并由应急 抢险人员对事故发生点进行看护。 应急抢险队应疏散现场闲杂人员,禁止围观,保护事故现场,避免人多拥挤,造 成高处坠落。 7.27.2 现场临时治疗措施现场临时治疗措施现场临时治疗措施现场临时治疗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在 120 赶到前,医疗救护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必 要的医疗处理。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能正常进行救治的地方,医疗救护组应马上投入 治疗;如果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无法进行急救的地方,应先指导施救人员按正确的方 法尽快把伤者转移到安全平台上进行急救。120 赶到后,现场救护组要密切配合 120 医 生进行。 急救,由医疗救护负责人把伤情、已经采取了的措施向医生做简短而明了的介绍, 以便 120 医生能尽快了解情况,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急救决策。 (2)现场紧急救治时,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以便采取对 应的救治方法。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采取胸外心脏复苏方法。另外也应对颅脑损伤、骨折和出血等情况进行处 理: 1)如受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平卧、少搬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左右, 要采取相应的办法让其苏醒;同时尽快配合 120 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如伤员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则必须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让昏迷者平卧, 面 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3) 如伤员骨折, 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配合 120 送医院治疗。 4)如伤员流血严重时,应想办法止血,避免流血过多引起生命危险。 7.37.3 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 (1)如果物体打击造成钢筋、钢管等插入身体内部,现场救护人员不得擅自将异 物拨掉,只能做清洗伤口或止血等简单处理,待 120 到来后,立即送医院救治,避免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11 现场处置时发生大出血。 (2)如伤员大量出血,现场救治时要尽量止血,防止出血过多导致伤情加重甚至 死亡。 (3)如果伤员在高处位置,救援人员首先要把伤者按正确的方法搬到安全的地方 再进行下一步救治,防止伤者或救援人员发生高处坠落或再次遭受物体打击。 (4)如果处在不宜施救的场所,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 应由身体强壮的救援人员搬运。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 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避免搬运不当引起伤者的二次伤害和救援者的伤害。 (5)事故现场要有专人维持秩序,特别是在高处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禁止施工 人员围观,防止人多杂乱,引起围观人员或救援人员高处坠落或再受到物体打击。 (6)事故发生后,要防止受伤者的亲属或朋友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对伤者进行搂 抱、翻转或晃动等动作,避免动作不当引起伤者骨折、窒息等二次伤害。 7.47.4 心理引导心理引导心理引导心理引导 (1)在救援过程中,要对伤者的朋友和亲属进行心理抚慰,把事故发生后采取的 救治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简单明了的交待,并征求其还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合理的意见给予采纳,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避免情绪激动影响救治人员的正常工作。 (2)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伤者的朋友或亲属的情绪变化,如果受伤严重,伤者的 朋友和亲属有可能对事故的肇事者产生怨恨心理,这时要有专人对这些人进行心理抚 慰,情绪不能过激,避免这些人员对肇事者进行围攻,而受到伤害。 (3)对伤者要进行心理安慰,特别是对可能受伤后致残的人员要重点关注,要对 其进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 (4)如果伤者住院,单位领导要派人经常探视,派伤者的亲友进行照顾;特别是 因伤致残的情况,更要对伤者和伤者的亲属进行安慰,要他们配合治疗,并做好善后 处理工作,便于伤者尽快恢复。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12 8 8 8 8 善后处理善后处理善后处理善后处理 8.18.1 救治伤员、抚恤亲属救治伤员、抚恤亲属救治伤员、抚恤亲属救治伤员、抚恤亲属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与医疗机构协作沟通, 妥善救治高处坠落事故中受伤 人员。如有人员死亡,按国家和有关规定,给予死亡人员亲属经济补偿和抚恤。 8.28.2 查清原因、清除隐患查清原因、清除隐患查清原因、清除隐患查清原因、清除隐患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本次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事故现场存在 的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清除。加强施工现场各处的防物体打击的措 施。追究事故的责任者和责任单位。 8.38.3 教育员工、安定情绪教育员工、安定情绪教育员工、安定情绪教育员工、安定情绪 以此案例教育广大员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学习高 处作业知识。教育员工,既要重视安全施工作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物体打击事 故,又要破除畏难情绪,预防设施到位是可以保证安全生产的。 8.48.4 清理现场、准备复工清理现场、准备复工清理现场、准备复工清理现场、准备复工 组织员工修复事故中受损害的施工机械,修复事故中受损害的水、电、气、路, 使之畅通。清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障碍物,为复工做好准备。 8.58.5 事故评估、结案报告事故评估、结案报告事故评估、结案报告事故评估、结案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起草事故的原因、评估、处理的报告,报送到上级应急管理办公 室。级相应级别的结案报告。由公司上报国家应急救援中心和国资委。级相应级 别的结案报告,企业向报送到事故发生地市一级安全监管机构。 公司名称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物体打击)预案 编制单位:公司名称 13 9 9 9 9 应急保障应急保障应急保障应急保障 9.19.1 信息报告与处置信息报告与处置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 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实施现场处置。如发生死亡、重伤或重大经济 损失事故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或事故责任单位应于接到事 故报告 1 小时内,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及工程详细名称;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2)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 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识、拍照、录像、详细记录 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封存内业资料,为事故调查提 供原始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 (3)当自有应急无法保证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寻求外部支援。 (4)为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应急小组须保持通讯通畅。保卫实行 24 小时值 班制度。 9.29.2 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指挥长组织公司所属九个组(包括专家组)的人力资源及 通信方式和分布信息,并做好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工作。项目部由现场副指挥组织项目 部所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