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Ⅱ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改).doc_第1页
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Ⅱ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改).doc_第2页
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Ⅱ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改).doc_第3页
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Ⅱ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改).doc_第4页
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Ⅱ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标项目经理部2015年6月29日目录 1. 编制说明12. 编制依据23.工程概况33.1工程建设意义33.2工程规模、技术标准43.2.1工程规模43.2.2技术标准53.3工程主要数量53.3.1路基路面工程53.3.2桥梁工程63.4环境因素73.4.1工程地质条件73.4.2水文气象103.4.社会环境124. 施工管理总体部署- 14 -4.1原则及总体构思- 14 -4.1.1原则- 14 -4.1.2总体构思- 14 -4.2组织机构- 14 -4.2.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14 -4.2.2主要人员配置- 16 -4.3响应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要求- 17 -4.4工程管理重点- 17 -4.5关键施工技术- 17 -4.6施工场地总体布置- 18 -4.6.1项目经理部建设- 18 -4.6.2混凝土拌和站- 18 -4.6.3工地试验室- 18 -4.6.4钢筋加工场- 18 -4.6.5材料、危险品堆放区- 19 -4.6.6临时便道、便桥- 19 -4.6.7施工供水、供电- 19 -4.7其他- 19 -4.7.1通信、网络- 19 -4.7.2安全、消防设施- 20 -4.7.3文明施工、围挡- 20 -5. 施工进度计划- 21 -5.1编制原则和总体思路- 21 -5.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1 -5.2.1关键线路说明- 21 -5.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1 -5.3.1技术措施- 22 -5.3.2组织保证- 23 -5.3.3人员、设备、材料、资金保证措施- 24 -5.3.4进度目标动态管理- 25 -5.3.5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之间关系- 26 -6. 施工准备- 27 -6.1施工准备工作流程- 27 -6.2管理准备- 27 -6.3技术准备- 33 -6.4资源准备- 33 -6.4.1劳动组织准备- 33 -6.4.2物资准备- 34 -6.4.3资金准备- 35 -6.4.4机具设备- 35 -6.5现场准备- 35 -6.6测量和监控基础工作- 36 -6.6.1测量技术准备- 36 -6.6.2平面三角控制网及施工高程控制网- 36 -7.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37 -7.1一般混凝土- 37 -7.2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 37 -7.3混凝土拌制- 37 -7.4混凝土运输- 38 -7.5用泵混凝土- 38 -7.6混凝土的浇筑- 38 -7.7混凝土的养护- 39 -7.8大体积混凝土- 39 -8. 路基工程- 40 -8.1概述- 40 -8.2路基土石方开挖- 40 -8.2.1概述- 40 -8.2.2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40 -8.2.3质量措施- 41 -8.2.4安全技术措施- 41 -8.3路基填筑- 42 -8.3.1概述- 42 -8.3.2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42 -8.3.3质量措施- 47 -8.3.4安全技术措施- 49 -8.4防护工程- 49 -8.4.1概述- 49 -8.4.2防护形式设置原则- 49 -8.4.3支挡防护施工要点- 50 -8.4.4安全技术措施- 51 -8.5排水工程- 51 -8.5.1路基排水- 51 -8.5.2路面排水- 52 -8.8.3质量措施- 52 -9. 路面工程- 53 -9.2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54 -9.2.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54 -9.2.2沥青混凝土面层、下面层- 57 -9.2.3透层、封层、粘层- 60 -9.2.4质量标准- 62 -9.3质量措施- 66 -9.4安全技术措施- 67 -10. 桥梁工程- 68 -10.1概述- 68 -10.2钻孔灌注桩- 68 -10.2.1概述- 68 -10.2.2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69 -10.2.3质量措施- 77 -10.2.4安全技术措施- 78 -10.3承台基坑工程- 79 -10.3.1概述- 79 -10.3.2基坑开挖- 79 -10.3.4安全技术措施- 80 -10.4承台工程- 81 -10.4.1概述- 81 -10.4.2温度裂缝控制专项设计- 81 -10.4.3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81 -10.4.4质量标准- 83 -10.4.5质量措施及安全措施- 84 -10.5墩柱施工方案- 84 -10.5.1整体方案概述- 84 -10.5.2支架、模板设计- 85 -10.5.3钢筋安装及砼浇筑- 86 -10.5.4安全管理- 86 -10.5.5施工爬梯、高空安全围护方案- 86 -10.6现浇箱梁施工- 87 -10.6.1概述- 87 -10.6.2总体方案- 87 -10.6.3支架设计及预压- 87 -10.6.4支座安装- 90 -10.6.5模板设计- 91 -10.6.6现浇施工- 94 -10.6.7桥面平整度质量控制- 95 -10.6.8预应力施工- 95 -10.6.9脱模作业- 99 -10.6.10支架拆除- 99 -10.6.11安全管理- 99 -10.6.12施工爬梯、高空安全围护方案- 100 -10.6.13质量标准- 100 -10.7桥面系施工- 101 -10.7.1防撞护栏施工- 101 -10.8涵洞工程- 102 -10.8.1钢筋砼圆管涵施工- 103 -10.8.3钢筋砼盖板涵施工- 105 -11. 市政管线- 108 -11.1概述- 108 -12. 绿化工程- 124 -12.1施工工艺- 124 -13. 资源计划及措施- 126 -13.1劳动力计划措施- 126 -13.2机械、检测设备- 127 -13.3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28 -13.4资金使用计划保证措施- 128 -14. 特殊季节施工管理- 130 -14.1雨季、汛期施工- 130 -14.2低温季节施工- 131 -14.3高温季节施工- 132 -14.4台风季节施工- 132 -14.5春节、农忙季节期间施工- 132 -15. 质量管理- 133 -15.1质量目标- 133 -15.2建立健全iso-9000质量体系- 133 -15.3质量管理方法13615.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3615.4.1组织保证13615.4.2制度保证13715.4.3工艺保证13815.5试验检测13815.5.1施工检测的管理系统13815.5.2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13815.5.3外委试验的管理13915.6试验检测项目、标准、抽样频率及取样方法13915.7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工程的一般规定14615.7.1钢筋加工安装一般规定14615.7.2混凝土工程一般规定14615.7.3预应力工程一般规定14615.8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4715.8.1路基不均匀沉降预防措施14715.8.2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预防措施14915.8.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5115.8.4桥头跳车预防措施15115.8.5沿海混凝土结构防腐措施15215.8.6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15315.8.7混凝土防裂缝措施15415.8.8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15415.8.9连续箱梁浇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415.8.10预应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515.9交工、竣工资料15515.10施工录像与施工照片管理15815.11缺陷责任期维修、维护15816. 安全施工与职业健康管理16016.1安全管理体系16016.2安全制度16116.3安全教育与培训16216.4安全教育与培训16316.4.1一般性安全教育内容16316.4.2经常性安全教育内容16316.4.3物资及设备16416.5安全专项方案管理16416.6高空作业16516.7起重安全16616.8用电安全16616.8.1专业人员用电管理16616.8.2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与防护要求16616.8.3埋地电缆要求16716.8.4配电箱、开关箱的选择16716.8.5施工现场临时照明的安装使用要求16716.9消防16816.10安全预案16816.10.1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及分析16816.10.2需急救援组织图及需急预案分类17116.10.3高处坠落需急预案17216.10.4“三防”需急预案17316.10.5触电需急预案17416.10.6支架坍塌需急预案17616.11培训与演练17716.12职业健康保证体系17716.13职业健康保证措施17717.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17817.1文明施工的措施17817.1.1组织管理措施17817.1.2现场管理措施17817.1.3标准化建设17917.1.4综合治理18017.2环境保护措施18017.2.1组织管理措施18017.2.2现场管理18117.3水土保持182后附: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般路基设计图、路面结构图、桥型结构布置图、市政管线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说明鉴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组织等活动的综合性纲领文件,我部对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视,主要技术负责人拟定了编制目录,成立编制小组,分工负责,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认真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编制工作。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总体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执行时,对各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尚需遵照本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方案,编制更详细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用于具体指导工程的各项施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施工方案力求技术先进、工艺可靠,所使用的设备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施工组织设计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时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需计划。 2.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符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福建省相关规定、厦门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1)、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施工协议合同书2)、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及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施工投标书及其附录、附表4)、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2)、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h11-2004)1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cjj 99-2003)14)、砼结构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gb/t 14370-2007)16)、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04)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j46-2005)等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3.工程概况3.1工程建设意义海新路及灌新路是海沧区对外交通系统 “六横四纵”路网中的“四纵”之一,路线总体走向由南至北,南起海沧港区,北至灌口汽车工业城与国道324改线相交,它将国道324线、海翔大道、规划马銮湾大道、翁角路等连接起来,成为纵贯马銮湾片区、沟通集美区、海沧投资区和厦门本岛的一条快速通道;而翁角路是新阳工业区东西向连接海沧与漳州的城市主干道。现状海新路与翁角路呈t型平面交叉(无信号灯控制),临时的平面交叉方式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且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根据最新规划,海新路属于我市着力构建的“两环八射”快速路网中的外环快速路,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建“美丽厦门”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地理位置图3.2工程规模、技术标准3.2.1工程规模本项目位于海沧新阳工业区,采用海新路上跨翁角路分离立交方案,地面层与之平交并设置信号灯控制,远期海新路与翁角路交叉节点设置部分互通立交。本次海新路改造起点位于厦门卷烟厂附近,顺接灌新路(环湾大道-烟厂段)终点(k7+300=灌新路k7+273.549),向南设高架桥分别上跨后祥路、翁角路及阳光路,终点经疏港路互通顺接现状海新路(k9+960),改造长度2.66km。其中高架桥长2.033km,双向六车道,桥面宽25米。海新路主线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80km/h,路面结构为沥青砼路面,路基标准宽度60米(高架桥段48米)。本项目主要通过新建高架桥、拓宽地面层辅道、完善两侧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对现状海新路进行提升改造,实现海新路主线的快速通行。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市政管线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及绿化工程等。工程规模表 表1序 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路线长度公里1.522清表工程数量立方米32117.393土方数量填方立方米58850挖方立方米761554新旧路基衔接处理数量填方立方米23588挖方立方米235885路基处理工程数量改良立方米237906路基防护工程数量植草平方米19294.4椰纤维网平方米18089.3挡土墙米125.87路面工程数量沥青砼路面平方米392998砼数量混凝土立方米43755.99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量边沟、截水沟米1215 10桥涵高架桥米/座1254.2/1圆管涵米/座21.57/1盖板涵道2旧涵接长3.2.2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车速:高架桥80km/h,地面层60km/h,辅道40km/h3)、路基宽度:60m(路基段) /48m(高架桥段)4)、路面结构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5)、路面设计荷载:bzz-1006)、桥涵设计荷载:城a7)、设计洪水频率: 1/508)、暴雨重现期:p5年(立交区30年)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3.3工程主要数量3.3.1路基路面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k8+440k9+960段挖方、填方、路基处理、新旧路基衔接、路基防护以及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沥青面层和路基路面防排水。路基路面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表2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1路基填方m3588507边沟、截水沟m12152路基挖方m3761558上面层sma-13m2392993路基处理m3237909中面层ac-16m2451994植草防护m219294.410下面层ac-25m2392995椰纤维网m218089.311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98%)m2503986挡土墙长度m125.812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97%)m2467383.3.2桥梁工程 主要施工内容为海新路高架桥桩基工程数量表表3序号桥梁名称桩基础工程量备注型号根数长度(m)1海新路高架桥2.0 m52266暂定21.8 m401524暂定31.2 m12312暂定承台数量表表4桥梁名称承台尺寸(m)单位数量备注海新路高架桥9.63.22个259.47.52.5个10103.22个125.75.72个1全桥承台c35海工混凝土方量为3837.2m3 实体墩数量表 表5墩身名称数量(座)砼方量(m3)备注现浇门式花瓶墩261559.7现浇门式花瓶交接墩9590.2不设系梁异形直墩125.6c40海工混凝土前墙、台身及侧墙数量表表6工程名称数量(座)砼方量(m3)备注海新路高架桥1182.9c35混凝土海新路高架桥连续箱梁数量表表7联号联形式联长(m)桥宽(m)结构梁高(m)备注形式7-83329625等截面2施工顺序:7联11联16联12联 7-8联砼数量:3702.4 m3c509-11联砼数量:7583.4 m3c50 12联砼数量:1983.9 m3c5013-16联砼数量:10641.8 m3c509-114331321231+38+3510413-164351403.4环境因素3.4.1工程地质条件3.4.1.1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拟建工程位于海沧区境内,场地原始地貌跨越残坡积台地及冲洪积阶地,工程地形总体较为平缓一般倾斜,大致均呈南部向北部方向缓倾斜的趋势。拟建工程场地周边地形地貌详述如下: 拟建场地除海新路起点k8+751终点(k9+359)段场地原始地貌属残积台地外,其余地段均位于冲洪积阶地。其中拟建工程除k8+440k8+551段、ak0+708ak0+755段、bk0+540bk0+618段跨越三角绿化带,ak0+325ak0+656段、bk0+095bk0+355段、ck0+316ck0+411段位于空地外,其余地段均位于或跨越现状海新路、翁角路主道、辅道或其绿化带之上,场地环境条件总体较差。此外,据现场踏勘与调查,本区域于现状海新路、翁角路及阳光路人行道与绿化带分布有通讯、电力、供水、中高压煤气管道等多种地上或地下管线。3.4.1.2岩土体特征根据现场踏勘及钻探揭露,拟建工程场区沿线路跨越多种地貌单元,岩土层构成复杂,现根据其分布及特征按埋藏顺序分述如下:1) 杂填土(qme):该层仅揭露于czk9孔段,揭露厚度为3.20m,呈褐灰色,成分主要由砖、碎石等回填而成,充填少量粘性土,含碎砖、碎石等硬杂质约3540%范围。该层回填时间5年,呈松散状,其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力学强度低。2) 素填土(qme ):该层主要揭露于既有道路地段,厚度变化较大约0.69.1m。整体呈灰红、褐黄色,成份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碎砖、碎石等硬杂质约1015%范围。该层回填时间整体较长一般约5年,呈松散稍密状为主,其密实度及均匀性总体较差,力学强度低。3) 粉质粘土(q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该层于冲洪积阶地路段大面积分布。其顶板埋深为0.612.3m,顶板标高为2.4417.25m,厚度为2.413.8m。呈灰黄、灰白色,可塑状,成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含砂量约1520%不等。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标贯实测击数为822击,平均12.4击,力学强度一般较高。4) 粗砂(q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该层于冲洪积阶地仅部分钻孔有揭露。其顶板埋深为9.2143.7m,顶板标高为0.048.15m,厚度为2.14.3m。呈灰黄、灰白色,中密状为主,成分主要由中、粗粒石英颗粒构成,泥质含量约1010%不等。该层标贯实测击数为1523击,平均为19.9击,力学强度较高。5) 粉质粘土(qdl):属第四系坡积层,残坡积台地地段仅局部钻孔有揭露。顶板埋深1.26.0m,顶板标高5.8923.42m,厚度约2.89.7m。呈褐红色,硬塑,主要成份由粘、粉粒及石英颗粒组成,见少量铁锰质结核物,石英颗粒含量约占2025%,原状芯样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标贯实测击数为10.025.0击,平均为15.1击,力学强度一般较高。6) 残积砂质粘性土(qel):拟建工程场区多有揭露。其顶板埋深3.715.2m,顶板标高-2.620.32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3.817.7m(部分未揭穿)。呈灰白、灰黄等花斑色,可塑状为主。成分主要由长石风化而成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及少量云母碎屑等组成,2mm的石英颗粒一般为7.014.6%(颗分结果)。原状芯样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系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该层实测标贯击数为1129击,平均为21.1击。天然状态下力学强度一般较高,但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7) 全风化岩(r53(1)b):该层沿线钻孔多有揭露,其顶板埋深为9.026.2m,顶板标高-16.3819.5m,呈灰白、灰黄等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长石大部分已高岭土化,为土状结构,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与上述残积土呈渐变关系,亦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性质。8)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r53(1)b):该层主要揭露于桥梁钻孔,其顶板埋深19.038.4m,顶板标高-25.113.72m,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为4.931.1m(局部未揭穿)。呈灰白、褐黄色,原岩矿物中长石少量风化变异,岩芯呈砂砾为主,泡水较易软化,为散体状结构。该层岩石质量指标属极差的,rqd指标为0,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属极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属v类。该层实测标贯击数50击,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但与上部全风化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的地质分界线,开挖暴露后如遭受长时间的泡水作用仍会较快软化,使其强度降低。9)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r53(1)b):该层主要揭露于桥梁钻孔,其顶板埋深39.457.0m,顶板标高-41.3823.13m,揭露厚度3.013.9m(部分未揭穿)。呈灰黄、浅灰等色,岩体结构破碎,为碎裂状结构,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岩石点荷载抗压强度r=8.212.5mpa,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但该层与砂状强风化岩仍呈渐变过渡关系,无明显界线。10) 中风化花岗岩(r53(1)b):该层主要揭露于桥梁钻孔,其顶板埋深13.942.2m,顶板标高-26.28-2.38m,揭露厚度5.58.3m(部分未揭穿)。呈灰黄、灰白色为主,岩体结构整体较破碎较完整,裂隙发育发育一般,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部分呈碎块状,多属裂隙块状结构,rqd多在5070%范围,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石饱和抗压强度 为41.749.5mpa,力学强度较,工程性能较好。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厚度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工程地质柱状图。其中风化带基岩在勘探过程中,均未发现有空洞、临空面、软弱夹层等,但部分地段中微风化岩岩面起伏变化较大,存在陡降面。3.4.2水文气象3.4.2.1地下水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拟建工程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填筑土粗砂残积土全风化岩砂砾状强风化岩孔隙、网状裂隙和下部内化基岩的裂隙中。地下水类型多为潜水,其中粗砂整体属承压水,风化基岩部分地段岩裂隙水由于受上覆弱透水层作用,具微承压性。拟建工程场区填筑土渗透性较好、但富水性较差;粗砂渗透性及富水性总体较好;其余各岩土层均属弱透水、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地下水量总体较贫乏。另外下部内化带基岩(碎块状及中微风化岩)受构造裂隙影响,不排除沿破碎带或裂隙带渗透性、富水性有较好的可能。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根据蓄水构造和不动力特征,地下水类型仍与地貌相一致,可划分为基岩裂隙水、风化残积孔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地下水,主要都直接或间接靠大气降水补给,但补给程度不同。场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上覆含水层地下水的下渗补给,一般具微承压性质;风化残积孔隙裂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可接受下部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托顶上渗补给;残积土以上松散岩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基岩裂隙水、风化残孔隙裂隙水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共同补给,部分地段尚可接受下表水体的下渗补给。场区地下水总体顺原地形倾向,即由南侧和北侧渗流汇聚后向周边溪流方向渗透排泄。3.4.2.2地表水、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根据沿线地质调查及现场踏勘,沿线分布的鱼塘为自然形成,部分为人工开挖形成,主要功能为养殖淡水鱼类,其形状大小、水深不一,勘察期间现状鱼塘大多荒废或处于半填埋状态。依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及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g13-84-2006)有关标准进行评价,场地环境类型属类,地表水类型属a类。场地内地表水对砼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拟建沿线冲洪积阶地地下水总体上水量不大。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次为相邻地层、基岩裂隙水和风化带孔隙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根据水质分析结果,依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2条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01)附录k有关标准进行评价:沿线场地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型均属类:其中冲洪积阶地路段地下水属ab型水;残坡积台地路段的地下水属b型水,场地内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带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3.4.2.3 气象1)气温全年最热7月份,月平均气温28.2。全年最冷2月份,月平均气温12.5。历年最高气温38.5(1979年8月15日),最低气温2(1957年2月12日)。年平均降雨量1188.4mm,蒸发量1850.7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份。2)降雨厦门地区主要降水季节为49月,集中了全年76%的降雨。全年降雨日数为122.7天,年平均降雨量1143.5mm,年最多降雨量1771.8mm(1973年)。年降雨量从沿海及岛内的1100mm,向西北册地增至1600mm。3)风况厦门位于逼热带季风区,风向、风速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13月份多东北偏东风和东南风;46月份多东南风,79月份多东风和东北风;1012月份多东北风。全年盛行风向偏东风,年平均风速3.4m/s。冬半年盛行北东-东北东风,风速较大;夏半年以南东风为主,风速一般较小。多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0.2天,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22.4天。最多大风日数为53天。历年极大风速为60.0m/s(1959年8月23日,为东南东风)。历年最大风速为42.3m/s(1973年10月10日,为北风)。3.4.社会环境3.4.3.1外部环境沿线地主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本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很高,热切盼望项目早日实施,方便周边区域出行。3.4.3.2地地征用本项目海新路(灌新路)及翁角路用地已办理了有关土地征用手续,建设用地费已支付。项目超出现状道路用地范围的部分需补充征地,办理拆迁、安置补偿手续。3.4.3.3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道路建设的关系本项目属于平原微丘区,筑路材料土方主要来源于附近区域或丘陵坡积土。项目所在区域运输条件十分便利(紧邻324国道、翁角路、孚莲路等),海砂及石料可采用购买形式;路面及结构物用砂可从项目附近砂厂购买,成分以石英质中、粗砂为主,并不是较丰富,开采不受时间影响。工程用水主要采用自来水。1)钢材、木材、水泥、汽油、柴油等外购材料均由市场供应采购。2)砂、石材料:拟建工程场区附近有数个砂料堆场,运距在1020公里范围内,可直接就近采购。但应注意的是,据观察部分砂场砂料泥质含量较大,采购前应先对其进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石矿点则较大,主要分布于拟建工程以北低山丘陵地段,多为花网岩石矿,产品质地优良,均可直接用于工程,且运距多在20公里以内。3)拟建各分项工程多为填方段,局部为挖方段,挖方区域部分土体可作为路基填料使用;借方则可利用附近区域内丘陵坡积土,运距多在10公里以内。4)水源:拟建工程沿线地表水系不发育,外接自来水供应施工。应注意的是,建筑材料的使用特别是填方土料、石材等建筑材料的取用,应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4.3.4与周围环境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1)本工程路基边坡能绿化的种草绿化以美化环境。市政段排水系统均采用管道排水,这样能做到集中排放,以减少对地方排灌系统的干扰,避免路面排放的污水直接进入农田造成二次污染。公路段路基两侧设置必要的浆砌片石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将迳流汇入桥涵或天然沟河。2)桥孔布设以不压缩河床断面为原则,以避免洪水期桥前壅水对桥位上游土地和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使桥梁构造物与原有的自然景观较好地相结合,减少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在人口稠密和农田区合理设置各类构造物,以减少或避免因公路修建形成屏障,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不便, 尽可能降低公路修建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4)取土时,结合当地的国地资源综合开发规划选择贫瘠地段集中取土,注意保护地表的植被和水资源,将取土坑与地方农田排泄等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创造条件进行复耕。其中挖方处理移挖作填,以减少废方占地,挖余废方集中堆放,弃土场选择在植被稀少的荒沟内,弃土完成后平整场地,植被绿化。5)为了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和沥青熔化及拌和时的烟雾对村镇等环境敏感区的大气环境污染,施工期间所有工程预制场、拌和场都设置在远离人口聚居区的地方。6)在路基施工中,对清除的表土应采取保护措施。种植土作为土壤资源,要用于土地的复耕及绿化栽植用土,根据清表土量,设置临时弃土场予以堆置。因施工期较长,可对堆置的种植土采用编织物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应及时标记、进行场地记录,以方便再次使用。7)在绿化施工时,对占地界线或是设计界限内,自然生长良好的植被应该予以保留,对占地界以外的植被要严格进行保护,把“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严格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末。4. 施工管理总体部署4.1原则及总体构思4.1.1原则以标准化为指导,抓关键节点工程,保道路安全畅通,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文明施工等规划目标为原则。4.1.2总体构思突出现浇箱梁、土石方开挖、沥青路面重点,分段施工有序可控;统筹安排网络管理,阶段目标限期完成;严把工艺材料质量,精工细作确保创优;交通组织确保畅通,各方协作按期交工。4.2组织机构4.2.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根据业主和招标文件对本项目的施工要求及结合本合同段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为保证按期、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成立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合同,组织实施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项目部下设六部,由工程管理部、财务合约部、质量管理部、安全保障部、物资设备部、综合部等六个部门组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下设四个专业施工队,由道路工程施工队、交通工程施工队、桥涵工程施工队、管网工程施工队及绿化工程施工队组成。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队 4.2.2主要人员配置项目部投入本合同主要管理人员汇总表表8序号姓名岗 位备 注1张元光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实施工作2卢宗义项目总工负责本项目的技术、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工作3董彭峰生产副经理负责工程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质量保证措施工作4陈兴艾道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按规范要求负责本专业工程工作,制定施工过程中的计划。5徐度栋桥梁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按规范要求负责本专业工程工作,制定施工过程中的计划6缪燕绿化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按规范要求负责本专业工程工作,制定施工过程中的计划7姚建泽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8施龙华测量负责人负责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并编制复测成果报告;负责编制控制测量方案,实施控制网的外业观察及平差计算9林雷洪试验室主任编制项目试验工作计划,及试验检测项目。10单翀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期间的施工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11申李玮合同负责人负责制定合同工作计划、工程变更的编制和审报工作12谢月妃财务负责人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日常账目往来台帐13谢允翀档案负责人负责收集全部档案,对其整理、保护、鉴定统计,确保档案的机密、安全4.3响应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我部将严格履行合同,认真执行业主、监理、设计指导和指令,做到标准化施工。对其提出的现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认真响应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指示和要求。4.4工程管理重点1、加强海新高架桥(k8+440k9+694.2)的组织施工,确定合理、经济的处理方式,为基础及下部结构和现浇箱梁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2、本工程路基填筑,主要是对“海新路”进行拓宽、改建,施工期间必须确保海新路的交通安全,尤其是在每天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安全。因此边施工边通车专项施工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合理优化设计单位出台的交通组织方案,确保交通组织的安全、畅通,并报交警部门审批通过后实施。)。3、认真落实施工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公司指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要求。建立以公司为指导,各项目负其责,协同推进项目标准管理工作的推进。形成项目各分项工作闭环管理、有序可控。确保做到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符合实际要求。4.5关键施工技术钻孔桩:我标段海新高架桥总计52根2.0m桩、40根1.8m桩及12根1.2m桩,桩身长由4259m(摩擦桩),2646m(端承桩)。桩基从上到下先后穿越含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粗砂、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岩、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等地层,施工时需确保入岩深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大体积承台施工:海新路高架桥承台基坑开挖深度均超过3m,需加强对基坑的围护。单个承台砼浇筑量为61.4291.84立方米,施工时需加强承台混凝土裂缝控制。花瓶型实体墩:海新路高架桥花瓶型实体墩高度5.8710.51m,施工过程中需控制好混凝土裂缝及外观质量。等截面现浇连续箱梁:海新路高架桥孔数布跨为435m、332m、433m及31+38+35m,墩高超过7m联采用贝雷钢管支架整体式浇筑;平均墩高低于7m联采用满堂支架整体式浇筑。浇筑顺序为先底板至下倒角以上约20cm腹板至过中线约20cm位置剩余腹板及上倒角顶板及翼缘板部位。支架搭设、箱梁浇筑的分层厚度及循环时间把握以及预应力张拉是现浇连续箱梁的重点。4.6施工场地总体布置场地建设严格按厦门市国土资源、城市管理及市、区及街道等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驻地标准化建设,做到集中管理。推行水稳混合料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及沥青砼采用商品化集中供应的“三集中”制度。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图4.6.1项目经理部建设本工程项目经理部驻地,拟设在k9+560k9+620线路左侧30米处。该处交通便利,生活用电、用水、通信方便,该项目经理部地址紧靠施工主线,功能区分合理,面积满足要求,符合项目部建设条件。设固定出入口,安排专职保卫人员管理。驻地场区内排水设施完善,做适当绿化,生活、生产污水和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6.2混凝土拌和站 本工程项目砼用量非常大,综合考虑到工程质量、工期及成本,我部初步决定采用位于线路k10+180处的海投建材商品砼集中供应。4.6.3工地试验室我部决定将本工程实验内容外委于资质符合要求的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工地仅设置标准养护室。4.6.4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厂拟建在线路k8+400k8+460段,位于翁角路与海新路交叉处。海新路高架桥右侧,以堆放原材、加工桩基钢筋笼主筋及主筋圈、下部构造钢筋和上部箱梁钢筋;通过运输车将相应半成品运至相应墩跨之间的二次加工点进行拼接加固。采用封闭式管理,场地内按照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堆放区、成品待检区、合格成品区、废料处理区科学合理设置,功能明确,标识清晰。加工厂采用钢结构搭设,顶部采用拱形固定式防雨棚,高度保证操作空间不小于5m,设置避雷及防风措施,厂内路进行混凝土硬化,四周设排水边沟。厂区设置设备标识牌和安全操作安全规程。厂内电路暗埋布设,预留配电箱安装端口设立警示标志。钢筋厂内吊移采用龙门吊,工地运输使用适当改装的平板运输车。4.6.5材料、危险品堆放区在钢筋加工区内设置材料堆放场,设置各类材料的放置区域,并在放置区域内划分出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现场的氧气、乙炔、柴油罐等建立单独的库房与生活区、生产区隔离。4.6.6临时便道、便桥根据对现场地形及施工条件调查,本项目需设置两侧临时通过道路让社会车辆通行。目前海新路按交通组织方案全封闭围挡,并用于施工通行。、社会车辆通行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m每100m范围内设置一个长度不小于20m、路面宽度不小于5.5m的错车道。、临时通行车道在急弯、陡坡处视地形情况适当加宽,并进行硬化处理。施工期间负责社会车辆通行道路的日常检查和养护,及时修复路面坑槽保障便道畅通。道路路口设置指路、限速、限宽、限高标志,与建筑物转角、视线不良地段设置明示标志,道路危险段设置防护及警告标牌。4.6.7施工供水、供电根据施工需要设计水、电供需管线图,并按图将水、电引致需用的位置,保证施工作业面、钢模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的用水、用电要求。1、施工供水生活用水:就近接当地自来水厂供水口。生产用水:就近利用施工场地附近空地打深井满足生产用水。2、临时供电电力设施布置: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总功率,初步拟定设2台变压器,分别设在k8+960、k9+460、yk12+600处,变压器容量每台暂按400kva设置。同时并配 150kva以上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停电时需急施工用电需要。4.7其他4.7.1通信、网络生活区及办公区安装通信网络、固定、移动电话,满足日常办公、生活需求。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以保证与业主、监理及其它工程所需的联络;现场指挥人员、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满足施工需要。4.7.2安全、消防设施办公、生活区及拌和站、钢筋加工厂等地针对不同性质的消防隐患,配备不同种类的消防器材。进场前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体安全三级教育。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工作。4.7.3文明施工、围挡4.7.3.1文明施工1、施工现场人员着装统一,所有参建人员均需佩戴上岗证,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求戴安全帽,管理人员、一般工人、特种工需戴不同颜色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施工人员赤膊、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按技术规范、安全生产要求施工,坚决杜绝违章施工、野蛮施工的事故发生。2、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严禁打架、斗殴、赌博、偷窃等不文明现象出现。3、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设置“工程施工告示牌”,其他主要施工点、道路交叉口,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指路牌、限速牌等标志牌。4、施工废料倒在指定地点,严禁乱倒,并采取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5、保持道路通畅,避免占道、阻车等现象发生。6、施工材料运输车辆需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防止材料沿途泄漏,造成对环境的污染。4.7.3.2围挡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及交通组织情况在桥梁、路基、路面现场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