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支护优化研究.pdf_第1页
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支护优化研究.pdf_第2页
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支护优化研究.pdf_第3页
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支护优化研究.pdf_第4页
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支护优化研究.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hi z h w a v st r a n s o o r t a t i o n i n i n n e r m o n g o h a 3 5 第 1 0 4期 文章编号 : 1 0 0 5 0 5 7 4一( 2 0 0 8 ) o 3 0 0 3 5 0 6 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 路隧道 施工支护优化研究 胡亮 ( 张承高速公路张家 口管理处 , 河北 张家口0 7 5 0 0 0 ) 摘 要:以河北省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为研究对象, 采用三维仿真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软弱破碎围岩段支护方案 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并采用现场监控量测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动态监测, 结果与数值模拟结论基本吻合, 可见采用数值 模拟方法在隧道工程分析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支护; 优化方案 ; 动态监测 ;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 u 4 5 9 2 文献标识码 : a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a c ase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e n s i l i n g t u n n e l i n z h a n g fi a k o u t o s h i a z h u a n g e x p r e s s w a y i n h e b e i p r o d n c e ,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u p p o r t i n g s y s t e m a t t h e s o f t p e ri me t e r r o c k was d o n e wi th t h r e ed i me n s i o n n u me r a l s i mu l a t i n g me t h o d t h e d y n a mi c mo n i t o ri n g f o r the o p t i mi z e d p l a n wa s c o n d u c t e d t h r o u g h i ns i t u me as u r e me n t th e me a s u r e d d a t a i s o n t h e wh o l e c o i n c i d e n t wi t h t h a t o f s i mula t e d r e s ult ,an d i t i s o b v i o u s t h a t t h e n u me ri c a l s i mula ti o n me t h od i s f e a s i b l e i n the a n aly s i s o n the t u n n e l p m j e e t ke y wo r d s :h i g h w a y t un n e l ;s u p p o a i n g ;o p t i mi z e d p l an ;d ynam i c mo n i t o ri n g;n u me ri c al s i mula ti o n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规模 的逐步 扩大 , 公路隧道修建的数量也 日益增多 , 其 中不乏有一 些长大隧道 。在河北省太行山区, 由于受地形条件 的 限制, 隧道成为该省高速公路 隧道的主体。目前在建 的张石高速公路 二期 ( 化稍营至蔚 县 ) 就有 隧道 1 6 座 , 其中最长的隧道为黑石岭隧道 , 是本段控制工期的 咽喉工程。隧道 分左 、 右线, 左线3 7 2 0 m, 右线3 8 7 0 m, 有燕赵第一隧道之称。 由于隧道所穿越的围岩类别多、 变化大, 而勘探工 作的密度有限, 使隧道所穿越的实际围岩类别与设计 所提供的围岩类别有出入。尤其是在 v级围岩中, 围 岩十分破碎, 其支护就显得尤 为重要。本文拟采用数 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黑石岭隧道左线 l k 7 3+3 6 8断 面 施工过程中 i v级围岩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 , 并采用 现场监控量测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 1 隧道工程概况 黑石岭隧道净宽 l 3 2 5 r fl , 净高7 8 0 m, 建筑限界 高度 5 0 0 r f l , 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和施工 , 设计采用 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 即以锚杆、 喷射混凝 土、 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采用添加抗裂防水 膨胀剂的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 并 在两次衬砌之 间敷设土工布及防水板。 设计提供隧道 围岩级别主要为 i i i 、 i v、 v三级 , 其 中 i v级 围岩左线 2 1 5 m, 右线 2 2 0 r f l 。而在实际开挖 掘进施工中, 实际围岩类别与设计围岩类别有极大出 入 , i v级围岩长度增加 , 给施工带来 了难度 , 致使进度 延缓 , 工程投资加大。 左线 l k 7 3+ 3 6 8断面拱顶距地表约为 2 3 m, 所处 围岩为 级围岩 , 微 一 未风化 白云岩 , 粉晶结构 , 层状 构造, 岩体较破碎, 岩层产状: 1 4 7 。 1 4 。 , 小裂隙发育, 大多呈闭合状。发育有两组节理, 产状分别为 3 4 5 。 8 4 。 , 1 5条 m, 7 5 。8 8 。 , 3条 m, 抗压 强度 为 7 3 9 mp a , 内聚力为 6 51 0 3 mp a , 内摩擦 角在 3 3 5 。 3 7 2 。 之间 , 围岩稳定性较差 , 施工 时拱部无支护可产 生小坍塌, 但侧壁基本稳定, 洞内有滴水和渗流现象。 局部地段发育有溶蚀裂隙或小溶洞, 裂隙宽度一般为 0 2 0 5 rf l , 最大可达 1 rf l 左右。充填有亚粘土、 碎石 和块石等, 裂隙两壁岩石破碎, 易塌落。本文以此断面 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进行了支护优化 研究。 作者简介: 胡亮( 1 9 6 4 一 ) , 男, 本科, 北京交通大学公路工程与管理专业毕业, 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技术与管理工作。 维普资讯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hi g h w a y s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2 0 0 8年第 3期 2 隧道数值模拟建模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迅速发展,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方法已经广泛应用 于岩土及地下工程的研究和设计 中 川 。f l a c 。 。( t h r e ed i me n s i o n a l f a s t l a g r a n g i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n t i n u a ) 是一种显示有 限差分程 序 j 。 它是由美国 i t a s c a咨询公司开发的专门求解岩土力 学问题的大型软件 , 能够模拟计算三维岩土体及其他 介质中工程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 尤其适合于材料 的弹塑性力学行为、 大变形分析 、 流变预测和施工过程 的数值模拟, 因此在岩土工程得到广泛应用。 2 1 模拟范围 模型左右边界为从隧道拱脚处向外各取 3倍的隧 道宽度 , 下边界仰拱向下取 2 5倍洞跨 , 上边界取至地 表( 拱顶距地表约为 2 3 m) , 断面前后各取 2 0 m。建 立的模型如图 1 所示。 2 2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在计算模型 中, 围岩采用 了 f l a c 提供 的 m o h r c o u l o m b强度准则 , 开挖采用了 n u l l 模型 j 。复合 图 1 模拟模型 图 式支护中的初次支 护( 喷浆和锚 杆) 分别采用了结构 单元 中的 s h e l l 单元和 c a b l e 单元 , 而二次支护 ( 衬砌) 则是用网格单元来模拟, 本构模型为弹性。岩体的初 始地应力场考虑 了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 侧压系数取 为 0 3 3 。在模拟过程中, 岩体 、 锚杆、 混凝土材料和钢 拱架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别如表 1 4所示。 表 1 计算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表4 钢拱架计算参数 2 3 模拟方案 原设计二衬厚度 4 5 c m, 仰拱 5 0 c m, 采用 o间距 4 0 c m小导管超前支护, 初期支护为 i 1 8工字钢, 钢架间 距1 0 0 c m, 单层钢筋挂网, 中空锚杆纵横间距为 8 0 c m , 2 2 c m厚喷射砼 , 按先拱后墙法施工。作为支护优化方 案 , 将取消拱 间两侧锚杆 , 把锚杆纵横向间距设为 1 4 m。因此, 计算过程中将分为上述两个方案进行计算 , 隧道开挖模拟步骤按实际施工开挖顺序进行。 2 4 模拟计算结果图 图2 6为原支护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图。图7 1 1为优化支护方案及支护效果图。 2 5 计算结果分析 由图 26可知 , 施工过程模 拟后 , 隧道周边净空 收敛值较大, 拱顶最大沉降 1 1 m m; 仰拱隆起值最大, 达到 1 5 m m, 由于仰拱的曲率较小, 开挖后毛洞仰拱的 受力性能最为薄弱; 两边侧墙最大位移值 3 4 m m, 超 出了设计要求 , 必须采取支护措施 。按设计方案支后 , 维普资讯 总 第1 0 4 期 胡 亮: 基 值 型 查鉴型 坌堕瞳壅蕉 塞 盟窒 三 由图5可知, 锚杆设置过 密 , 且发挥的作用不大 , 锚杆 的最大轴力值仅为 4 k n, 而且拱肩及拱肩 以下甚至出 现锚杆受压的现象。锚杆的屈服强度值高达 1 9 0 k n, 在这些区域锚杆没有发挥作用, 应减少锚杆的数量 , 加 大锚杆的间距。隧道周边 围岩屈服的塑性 区范 围较 大, 尤其是在拱顶处。 由图7 1 1 可知, 优化支护方案后, 拱顶最大沉降 图2隧道开挖后横断面地层竖向位移云图 图4隧道开挖后横断面位移 矢量图 图 6 隧道周边 围岩屈服的塑性区范围图 图 8 优化方案横断面地层水平方向位移云图 6 mm, 仰拱最大隆起值为 7 m m, 两边侧墙最大位移值 2 mm, 锚杆的最大轴力值达到 5 2 5 k n。通过采取优 化措施 , 隧道净空收敛值 减少 了 6 0 , 锚杆 的数量减 少且更加充分发挥锚杆 的作用 ; 围岩塑性区范围明显 减小 , 增强 了掌子面围岩的稳定性 , 减少了塌方落石的 可能。 3现场 监测 图3 隧道开挖后横断面地层水平位移云图 fi c , n , o0 ; 篇 篇 p x i i 、 、 、 i= 品 h _一 图 5 计算 断面上 的锚杆轴力值 图7 优化方案横断面地层竖 向位移云图 图 9 优化 方案横 断面的位移矢量 图 维普资讯 3 8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h i h w a y s&t r a n s o o r t a t i o n i n i n n e r m 2 0 0 8 年第 3期 图 1 o优化方粟计算断面上的锚杆轴力值 3 1 量测断面布设及量测 拱顶下沉测量是确认围岩 的稳定性、 判断支 护效果、 指导施工顺序、 预防拱顶崩塌、 保证施 工质量 和安全的最基本资料 ; 周边位移是 隧道围岩应力状态 变化最直观的反映。因此 , 对于隧道监控量测而言, 最 直接、 最具有代表性 的项 目为拱顶下沉与周边位移收 敛量测 j 。 隧道监测主要采用这两种方法 , 其中拱顶下沉量 测是在隧道开挖后的拱顶处 固定涂有十字交叉的反光 涂漆角铁作为测桩 ; 埋设 前先用小型钻机在待测部位 成孔 , 然后将膨胀螺钉拧紧角铁即可。对于稳定性较 差的围岩 , 测桩可在锚喷支护后布置。隧道围岩周边 位移量测测点的埋设方法 与拱顶下沉相同; 对于预设 点的断面, 在隧道开挖爆破之后 , 沿隧道周边在拱顶 、 拱腰、 中墙和边墙部位分别埋设测桩。 为消除人为因素对量测精度的影响, 拱顶下沉和周 边位移采用徕卡 t c r a 1 1 0 0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3 2 断面观测步骤及量测频率 3 2 1 断面布置形式 监测断面如图 l 2所示。周边位移收敛的观测 步 骤为: 用全站仪分别测出d 、 b 的三维坐标值; 磊 ,o e d e 圈 1 2 拱顶下沉和位移收敛 右 侧 图 1 1 优化方案计算 断面 的塑性 区 利用观测的坐标点分别求出a a b b d b 、 d a 、 d b d a 的距离 ; 将每天观测值得到的距离和测点埋设后的初 次观测值距离相减, 得到的数值即为收敛值。 将每天测得 d、 e点 的高程与埋设后初次测得 的 高程相 比较 , 得到拱顶下沉与仰拱隆起量。 3 2 2 量测频率 拱顶下沉、 仰拱隆起和周边位移 的量测频率如表 5所示 。 表 5 拱顶下沉与周 边位 移量测频率 注: b表不隧道 开挖宽度o 3 3 量测数据结果 通过对 l k 7 3+ 3 6 8断面进行 4 0 d的监控量测 , 得 到拱顶下沉、 仰拱隆起与周边位移收敛数据 , 各点位位 移变化曲线如图 l 3 2 o所示。 3 4 结果对 比分析 由图 l 32 o监测数据可以看 出 , 隧道开挖后 , 拱 顶最大沉降 5 r t l n l , 仰拱最大隆起值为 6 5 r n n l , 其他累 计收敛变化曲线在初期增长较快 , 然后渐趋平缓。 通过与优化方案模拟数据结果对比可知, 数据模 拟分析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4结论 隧道按原设计方案支护后, 围岩的变形及塑性 区范围虽然得到明显控制, 但锚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应减少锚杆的数量, 加大锚杆的间距。 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 拱顶沉降、 两边侧墙位 移、 仰拱隆起值得到有效控制, 隧道净空收敛值减少了 6 0 , 锚杆的数量减少且更加充分发挥锚杆的作用, 围 维普资讯 总第 1 0 4期 胡亮: 基于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支护优化研究 3 9 8 l 6 道 疆4 蠢2 0 ,二 : : = ! 。 6 - 22 7 2 7 6 j 5 粤 4 錾s 2 礞l o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1 3 累计收敛值变化曲线 , vt 、 p : 、 , 6 2 2 7 2 7 曩 0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1 5 d b 累计 收敛值变化曲线 ! ! : 二 一 , 一 6 2 2 7 - 2 6 g 5 点 4 至 z 礞l 0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1 7 d a累计收敛值变化 曲线 拱顶收敛 ! 土 一 一 、 6 2 2 7 2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1 9 拱顶沉降曲线 岩塑性区范围明显减小, 增强了长子面围岩的稳定性 , 减少了塌方落石的可能。 在工程中, 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与监控量测相结 合可以弥补单一的现场监测方法存在的预见性较弱的 缺陷。 将现场实际监测结果与优化方案数据模拟分 8 6 j 型 羹 蠢z 0 7 4 蠢 0 7 3 蠢 o t : 丫 6 2 2 7 2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1 4 b b 累计收敛值变化 曲线 db 生 t 6 2 2 7 2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1 6 d b累计收敛值变化 曲线 , _ _ 、 h 、 - t , , , 6- 2 2 7 - 2 7 1 2 7 22 8 1 日期 图 1 8 d a 累计收敛值变化曲线 仰拱隆起 rr 1 r 6 2 2 7 2 7 1 2 7 2 2 8 1 日期 图 2 o 仰拱隆起曲线 析结果对比分析可知, 两者基本吻合, 从而验证了数值 模拟作为隧道工程施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陈帅宇, 周维垣, 杨 强, 等 三维快速拉格朗 日法进行水布垭地下 厂房的稳定性分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 0 0 3 , 2 2 ( 7 ) : 1 0 4 7 一 】 q 5 3 5 2 5 l 5 o 5 l 5 2 。 o g 趔疆 礞 维普资讯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i n n e r mo n o l i a 2 0 0 8年第 3期 文章编号: 1 0 0 5 0 5 7 4一( 2 0 0 8 ) 0 3 0 0 4 0 0 3 山区高速公路的病害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贺玉辉 ( 河北石青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5 1 ) 摘要:以石太高速公路的大修工程为依托, 分析山区高速公路所表现的主要病害形式、 病害原因和采取的应对措 施。并根据大修工程的实例来剖析病害的产生机理 , 比较各种处理方案的实际效果, 提出根治病害的措施和在以后建设 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病害原因; 治理措施 中图分 类号:u 4 1 6 3 6 6 文献标 识码 :a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h e a v y m a i n t e n a n c e p r o j e c t 。 i e 。 s h ij i a z h u a n g t o t a i y u a n e x p r e s s w a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ana - l y z e s t h e ma i n f o r ms 。c a u s e s 。and me a s u r e s f o r d e aii n g w i t h d i s t r e s s e s o f e x p r e s s wa y i n t h e mo u n t ain o u s a r e a a l s o。i t ana l y z e s t h e m e c h a n i s m o f c a u s i n g d i s t r e s s f r o m t h e h e a v y mm n t e n ane e p r o j e c t a n d c o m p a r e d t o t h e e f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r e s e n t s t h e me a s u l 8 f o r c o n t r o l an d p rev e n t i o n。wi t h p res e n t a t i o n o f s o me p o i n t s f o r a t t e n t i o n ke y wo r d s :e x p res s w a y i n mo un t mn o u s a _r e a ;d i s t res s c a u s e s ;me g s u i s f o r c o n t r o l an d p r e v e n t i o n 石太高速公路( 河北段 ) 通车于 1 9 9 5年 l o月, 作 为连接山西省和河北省的主干道及晋煤外运的主要通 道 , 车流量和单车载货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重载车的破坏作用及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 加 , 道路的一些病害 日渐暴露出来。 1 石太高速公路山区段病害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石太高速公路( 河北段) 东起石家庄市 , 西至晋冀 省界, 全长 6 8 k m, 其中靠近山西的4 6 k m为山岭重丘 区, 山区道路 的原有结构为土石混填路基 、 两层 1 5 c m 石灰土底基层 、 两层 1 2 c m二灰碎石基层和 5 c m+7 c m两层沥青混凝土面层。 因为山区道路地形复杂 , 早期施 工各路段 的施 工 质量也不尽相同, 重载交通破坏性大 , 各种原因综合 , 造成各种形式的路面病害在路面的使用过程 中都有表 现, 现就各种不 同的病害分别介绍并进行机理分析。 1 1 路面病害 车辙: 受重载车影响 , 上下行 两幅车道车辙严 重 , 尤其行车道 , 多数路段车辙严 重 , 深度往往超过 l o c m, 严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 每年都需要进行 中修挖 补。 网裂、 松散 、 坑槽 : 由于雨水 和融雪剂的侵蚀 、 沥青 的自然老化以及基层发生松散 等原 因, 造成沥青 混凝土所含 的沥青质有效成分降低、 弹性下降、 路面层 强度被破坏, 致使很多路段大面积网裂, 进而导致松 散, 极易在雨水作用下产生坑槽。 唧浆: 由于面层、 基层脱离, 基层上的浮浆在外 2 邬爱清, 徐乎, 徐春敏, 等 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1 , 2 0 ( 5 ) : 6 9 0 6 9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