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河35kV变电站~水峪贯隧道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doc_第1页
马家河35kV变电站~水峪贯隧道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doc_第2页
马家河35kV变电站~水峪贯隧道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doc_第3页
马家河35kV变电站~水峪贯隧道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doc_第4页
马家河35kV变电站~水峪贯隧道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p10097s-a0101-01ch-p10097s-a0101-01 忻保高速公路忻保高速公路 10kv 输电线路工程输电线路工程 马家河马家河 35kv 变电站变电站水峪贯隧道水峪贯隧道 10kv 配电线路工程配电线路工程 施工施工设计设计 说明书与材料表 山西晨晖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09 年 06 月 资格证号:043423-sb 号 单位全称:山西晨晖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批批 准:准: 王王 利利 兵兵 审审 核:核: 刘刘 建建 军军 校校 核:核: 杨杨 建建 勇勇 编编 制:制: 赵赵 日日 清清 目 录 1. 概述1 1.1 设计依据1 1.2 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1 1.3 设计范围1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2. 工程概况3 2.1 线路路径:3 2.2 机电部分4 2.3 沿线跨越情况4 2.5 平断面杆塔编号5 3. 设计气象条件5 4. 导线的防振6 5. 绝缘配合6 6.保护与接地6 7.10kv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6 8. 杆塔与基础7 8.1 杆塔7 8.2 基础10 9、 施工简要说明与注意事项10 1.1. 概述概述 1.1 设计依据 1.1.1 电能招标设计字(2009-0318)-外委-01 关于“忻保高速公路输变 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中标通知书” 。 1.1.2 忻保高速公路 10kv 配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1”与“初步设计 2” 。 1.1.3 忻保高速公路 10kv 配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1”与“初步设计 2” 的审查意见。 1.2 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 1.2.1 电力系统有关城网、农网改造的规定与导则。 1.2.2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1.2.3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it601-1996。 1.3 设计范围 1.3.1 由新建马家河 35kv 变电站到忻保高速公路水峪贯隧道 10kv 配电线 路工程的勘测设计。 (以下简称马水线) 1.3.2 编制本工程施工设计预算书。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1 额定电压/回路数:10kv/单回。 1.4.2 线路长度:全长 13.41km。 1.4.3 线路经过的地形:全线路为 90%为山地。 1.4.4 主要材料消耗 砼杆 s19-9-1416 6 段 砼杆 x31-6-1616 6 段 砼杆 s23-9-1416 3 段 砼杆 x35-6-1616 3 段 砼杆 s23-9-1616 5 段 砼杆 x35-9-1816 5 段 砼杆 19-10-1414 23 基 砼杆 19-12-1414 105 基 10kv 绝缘导线 jklgyj-10-240/30 5740 米 10kv 电力电缆 zr-yjv22-8.7/15-3240 100 米 钢芯铝绞线 lgj-120/20 32.85 吨 户内冷缩电缆头 lsn-10-3240 1 套 户外冷缩电缆头 lsw-10-3240 1 套 1.4.5 全线线路杆塔数量: 新建线路共计水泥杆 127 基,其中直线杆 89 基(直线单杆 81 基、直线 双杆 8 基) ;转角兼耐张杆 36 基(转角单杆 29 基、转角双杆 7 基) ,终端杆 2 基。 2.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1 线路路径: 由马家河 35kv 变电站 10kv 配电室采用电缆出线,沿站内电缆沟引至站外, 直埋敷设至站外新建马水线 1#终端杆,由 1#杆向西南架设至高速公路北约八十 米处,右转平行高速公路向西架设至水峪贯隧道,线路全长 13.41km,海拔高 约 10001240 米。详见路径平面图,图号 ch-p10097s-a0101-02。 2.2 机电部分 本工程导线按初设选择导线原则选取 出站段采用 zr-yjv22-8.7/15-3*240 型电力电缆,据规范要求出站段 架空部分 1.8 公里采用绝缘导线 jklgyj-10-240/30(即 g1#g21#) ,后段采 用 lgj-240/30 型钢芯铝绞线(即 g21#g127#)。 导线安全系数为 4。 2.3 沿线跨越情况 跨越通信线 20 次,10kv 线路 9 次,低压线路 2 次;需砍伐树木约 2 棵。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降基面及削峰 1000m3(石方) 。 2.4 沿线交通情况 该线路有约 8 公里为高山大岭,交通情况特别困难;其余均为丘陵地带, 交通运输较为困难。 2.5 平断面杆塔编号 平断面中杆塔编号为 g1、g2、g3 3.3. 设计气象条件设计气象条件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本设计回、回线全采用以下气象条件: 序号 名 称气温()风速(m/s)冰厚(mm) 1 最高气温 +4000 2 最低气温 -3000 3 年平均气温 +500 4 覆冰 -51010 5 最大风速 -5300 6 安装 -10100 7 冰的比重 0.9g/cm3 8 雷暴日40 天/年 4.4. 导线的防振导线的防振 导线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 17.96kn,为抗拉强度的 25%,按“设计规范” 的要求,需采取防振措施,安装防振捶,其型号为 fd-4 型。 防振锤安装距离如下表 线 型lgj-240/30备注 安装距离(m)1.41 安装多个防振锤,按等距离安装。 5.5. 绝缘配合绝缘配合 绝缘子型号及其技术参数: 10kv 针式绝缘子采用 p-20t,悬式绝缘子采用双片 xp-7。 6.6.保护与接地保护与接地 从水泥杆电缆引下,电缆头加装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大于 10,接地见接 地图。 7.10kv7.10kv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10kv 导线在各种情况下的对地最小距离及被 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如下: 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线路经过地区最小垂直距离(m)说 明 人口密集区6.5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下 非居民区5.5 不通航河(至冬季水面)5.0 不通航河(至 50a 一遇洪水位)3.0 边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3-10kv 线路最小垂直距离(m)说 明 距 离1.5导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 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 m 最大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最大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 3-10kv 线路0.83-10kv 线路1.0 0.4kv 线路0.20.4kv 线路0.5 导线与各种被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 被交叉跨越物名称最小垂直距离(m)说 明 公路7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下 电力线(35110kv)3 电力线(610kv)2 电力线(1kv 以下)2 弱电线路2 通信线2 8.8. 杆塔与基础杆塔与基础 8.1 杆塔 8.1.1 根据本工程路径实际情况及当地气象条件,线路选用以下 21 种杆 型,分述如下: 单回直线单杆 4 种: z-7.3(15 基), z-8.3 (6 基), z-9 (45 基),z-14(2 基) 单回直线双杆 3 种:zm-8.3(2 基) , zm-10 (4 基), zm -12.5 (2 基) 单回直线转角单杆 3 种:zj-8.3 (3 基) , zj-9(22 基) , zj-11.5(2 基) 单回转角单杆 7 种: j1-8.3(2 基), ji-9(2 基),j2-8.3(2 基), j2-9(18 基), j3-8.3(1 基), j3-9(3 基),j2-14(1 基) 单回转角双杆 4 种: jm1-8.3(2 基)6,jm1-10(3 基),jm-12.5(1 基), jm-15(1 基) 单回终端杆 1 种:d-11.5(1 基) 单回终端电缆引上杆 1 种:dt-9(1 基) 详见杆型一缆图,图号 ch-p10097s-a0101-03 8.1.2 杆塔设计的主要原则: a、本工程杆塔施工图设计均遵照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进行。 b、本工程杆塔选用材料,所有砼杆均选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拨稍杆 190 与 230 离心浇制,混凝土标号 c30。基础三盘为钢筋混凝土予制构件,混凝土 标号 c20。铁部件均采用 i 级钢的 a3 制作,且热镀锌防锈。拉线采用 gb1200-88 标准的镀锌钢绞线,其公称抗拉强度为 1270n/mm2。 8.2 基础 本工程砼杆基础采用予制的三盘,即底盘、拉线盘及卡盘。 9 9、 施工简要说明与注意事项施工简要说明与注意事项 9.1、施工及验收标准: 本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除按本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的要求外,还应遵守 国家标准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 9.2、施工单位接桩后,开坑前必须先进行复桩,若复测结果与图纸不符时,应 及时与设计代表取得联系,在取得设计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 9.3、施工紧线时,必须按照导线安装 k 值应力表进行紧线,并悬挂弧度板观 测导线的弧度,紧线弧度正负误差不得超过 50mm。 9.4、本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当需要变更时,经设计 单位同意后方可改变。 9.5、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材料及器材,必须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及质量检 验资料。 9.6、线路转角施工时,杆体应向外角予偏杆的 5基础予偏,挂线之后杆体 不得向内角方向偏斜。 9.7、开挖基础回填时,每填 300mm 夯实一次,回填土中不得掺杂冻土块、树 枝及杂草等物。 9.8、现浇的砼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立杆,100%方可紧线。 9.9、本工程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铁配件加工,不得用不符合设计规格的其 它铁配件代用。要求按设计杆型图纸尺寸组装,铁件安装距离严格按图纸所 标尺寸进行。 9.10、架线中要注意导线对地及树木的安全距离,对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要平 整土地及砍伐树木。 9.11、耐张转角杆横担在紧线时横担头必须打临时拉线,以防横担变形。临 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 45,紧线牵引绳对地夹角小于 20。 9.12、有关线路的杆号、警告牌等规格、尺寸的确定与设置,工程全部竣工 后由运行单位自行确定,本设计不予出图。 9.13、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部分线路所经地形地质条件比校恶劣(其中 g16#杆g39#杆在水泥杆安装时,需加重力式混凝土基础处理,或者采用碎 石混凝土在水泥杆周围地表面上 1 米内加固(加固半径为 1 米) (在比较平趟 的地方加固半米) ,防止雨水对杆段周边土质的流失,在特别恶劣的地方还需 作防护坝,并且作好排水渠道。其所用材料已作统计。望注意。 9.14、施工注意:档距大于 120 米全部安装防振锤。安装距离见说明内容。 9.15、本两个工程断面图中,杆型 z-7.3 同 z-8.3 是一种杆型,其所用材料 相同,区别只是导线横担对地距离不同(z-7.3 导线横担对杆顶距离为 1 米) 。 本设计施工图杆型组装图中只出 z-8.3,z-7.3 杆型不再另行出图。 9.16、9.16、g1#杆安装隔离开关 1 组、验电接地环 1 组、避雷器 1 组、短路 故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