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瓦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拉西瓦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拉西瓦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拉西瓦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拉西瓦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大中型水电站中紧接龙羊峡水电站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距上游龙羊峡32.8km(河道距离),距下游李家峡水电站73km,距青海省西宁市公路里程为134km,距下游贵德县城25km,对外交通便利。拉西瓦水电站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泄洪表孔、深孔坝后消力塘、右岸岸边进水口和地下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工程规模为一等大()型 工程,大坝、泄洪、引水发电建筑物和开关站为级建筑物,消力塘二道坝为级建筑物。拉西瓦水电站坝顶高程2460米,最大坝高250米,总库容10.7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5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2.23亿千瓦时。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电量最多、经济效益良好的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骨干电源,也是实现西北水火电打捆送往华北电网的战略性工程。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西北电网调峰和事故备用,在支撑即将实施的西北电网750kv网架、实现西北电网向华北电网输电中起着其他电站不可替代的作用。拉西瓦水电站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明挖578.36万立方米,石方洞挖227.3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373.4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11584吨。电站静态总造价121亿元,动态造价145亿元。电站施工期采用河床断流围堰、隧洞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2004年4月12日至15日,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了拉西瓦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确定拉西瓦水电站施工总工期9年,第一台机组低水位提前发电,发电工期为6.5年。2 水文气象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址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境内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距上游龙羊峡水电站坝址32.8km。拉西瓦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2160km2,面积占全流域的17.6%,水量占全流域的45%,水力开发条件优越。拉西瓦采用贵德水文站为设计代表站,其多年平均流量659m3/s,年径流量208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0.05kg/m3,为全流域含沙量较小的河段。拉西瓦水电站与上游已建成的龙羊峡水电站首尾相接,龙羊峡水库是一个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巨型水库,龙羊峡水电站投入运行以来,与下游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使龙羊峡下游的径流趋于均匀。采用龙、刘两库联合调洪,将使受龙羊峡水库调节后的拉西瓦水库设计洪水、施工洪水大幅度削减。拉西瓦坝址以上流域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候日温差大,无霜期短。贵德气象站是距拉西瓦坝址最近的一个国家气象站,也作为拉西瓦工程的设计代表站,建于1961年,已有40多年的观测资料。由贵德气象站19611990年实测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7.2,多年平均降雨量259mm,蒸发能力2004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2m/s。考虑到拉西瓦坝址地处峡谷,西勘院于1988年1月在坝址附近设立简易气象站观测气象要素,此气象站于1996年12月因故撤消;2000年8月恢复至今,现有1998年2月1996年12月、2000年9月2001年8月共10年不连续气象观测资料。地下厂房建筑物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4200m3/s和4250m3/s。施工导流标准初期为20年一遇,导流流量为2000m3/s;中后期导流标准为50100年一遇,导流流量为25004000m3/s。3 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厂房硐室群地处峡谷山高坡陡,地形较为简单。右岸岸坡由河床至正常蓄水位高程2452m几乎呈绝壁状态,坡度6570;其上24522500m坡度45;25002600m高程为青草沟地段,坡度3035;2600m高程以上至岸顶再次呈现基岩陡壁,坡度6065。主副厂房埋深225447m,副厂房处端墙水平埋深距离岸坡150m,主安装间内端墙距离岸坡460m;主变室埋深282429m,外端墙水平埋深距离岸坡216m,主安装间内端墙距离岸坡440m;操作廊道埋深384459m。地下厂房硐群地段主要赋存岩体为花岗岩,该花岗岩体为中粗粒结构,呈灰灰白色,块状构造,矿物充分以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岩石强度高,岩体致密坚硬。地表覆盖层发育极少,仅在右岸缆机固定端与青草沟中见有第四系松散崩坡积体。地下厂房地段岸坡浅表岩体整体上风化程度相对较弱,两岸坡花岗岩水平风化深度30m左右,2400m高程以下1025m,24002500m高程间一般3040m左右,其中在24152430m高程局部地段弱下风化深度可达4060m。岩体卸荷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浅表部岩体中发育较多卸荷裂隙,以拉张破坏为主,形成一定深度卸荷带。水平卸荷深度2400m高程以下1020m,2400m高程以上2040m。地下厂房硐群地段位于微风化新鲜块状结构花岗岩体内。地下厂房地段花岗岩体中断裂构造总的发育方向及规模与坝区基本相同。据pd2、pd14探硐统计资料,岩体完整性好,断层分布较少。断层规模一般不大,陡缓断裂多属级结构面,部分陡倾断层为级,规模较大如hf8者并不多见,主副厂房及主变室部位发育的较大断层破碎带宽度一般0.050.20m,最大宽度0.3m0.8m(如hf8、f10(2)、f11(14)、f18(2)等);除hf8、f164、f166、f210、f73等断层在地面见有出露、延伸较长外,余均为平硐揭露,延伸长度在数十至200余米之间。断层按其陡缓可分为两组:陡倾与缓倾;按其走向可分为三组:nw向、nnw向及nne向,其中以陡倾为主,陡倾断裂在各硐室均有出露;缓倾断裂可细划分两组、一组倾岸内、一组倾岸外。缓倾断裂多发育于地下厂房及主变室部位,如通过厂房顶部的hf8及pd2平硐中所揭露可能切入外端墙部位的hl145(2)、hl168(2)、hf4(2)、hf7(2)、hf8(2)、hf9(2)等。厂房硐群段裂隙总体不甚发育,且因远离岸坡,受浅表部位风化卸荷影响小而以构造裂隙为主。地下厂房部位pd2(2246m)、pd14(2281m)平硐均发现有片状剥落,发育深度分别为130m、240m,距岸边水平距离分别为100m、110m。发育硐段主要为nesw向,次为近sn向,从特征上看,片状剥落呈千枚状薄片,剥落总深度35cm。厂房区应力实测结果表明: 二维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水平面内最大主压应力为20mpa左右,最小主压应力为13mpa左右,最大主压应力的优势作用方向近ns向。可见,地下厂房系统存在较高地应力场。 三维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厂房区最大主应力21mpa左右,作用方向近ns向,倾向河谷,倾角10左右;中间主应力15mpa左右,作用方向neesee,倾向山体,倾角20左右,最小主应力10mpa,近直立。 各测点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硐群系统部位岩石完整,应力分布均匀。(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较深,花岗岩体透水性总体以极微透水为主,局部微弱渗滴水地段,均与构造破碎带、裂隙性风化带相关;严重透水段(0.1l/minmm)所占比例很小。地下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氯化钾钠型水,呈弱碱性,对混凝土无任何侵蚀性。4 交通条件4.1 对外交通条件拉西瓦峡水电站对外交通运输采用公路与铁路联合运输方式。在湟源设物资转运站,从物资转运站至工地采用公路运输。对外公路线路为湟源莫多吉巴卡台电站厂房,全长约104.1km。其中湟源至巴卡台为龙羊峡对外二级公路,长63km,共余41.1km为新建公路。西宁至湟源的57km为一级公路。4.2场内施工道路发包人提供的道路包括:通往渣场、生产区、生活区道路,右低线、右低过坝洞,主副进厂交通洞、主厂房上支洞、主变开关室上支洞、尾水系统施工支洞及尾水洞;场内施工道路提供时间见表1-1。其中:主厂房上支洞、主副进厂交通洞、和主变开关室上支洞,由本标段承包商负责维修、养护、照明及交通管理。表1-1 场内施工道路提供时间表序号编号名 称通车条件1r1右岸低线交通洞路基通车2r2主厂房交通洞路基通车3r3副厂房交通洞路基通车4r4主厂房上层施工支洞路基通车5r5主变开关室上层施工支洞路基通车6r6下游围堰贝雷桥7r7黄河大桥已通车8r8尾水洞(尾水支洞)出渣通道9r9压力钢管下平段施工支洞10r10至碴场、生产区、生活区的公路已通车5工程条件(1)拉西瓦水电站坝体结构型式为双曲拱坝,坝体建基面高程为2210.0m,坝顶高程2460.0m,其坝顶宽10m,拱冠处最大底宽49.0m,是黄河上游大坝最高的水电站,是我国高寒地区最高的薄拱坝。坝体从右至左共设22个坝段,其中10#-13#坝段为泄洪坝段,设有3个表孔,两个深孔,两个底孔,在9#、14#分设两电梯塔。因此坝身结构相对比较简单。(2)混凝土拌和楼系统的运行和辐射式缆机的运行均含在本工程工作范围内,有利于大坝混凝土浇筑的组织管理。(3)拉西瓦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岸坡陡峭,临建设施布置较为困难。(4)拉西瓦水电站地处我国西北高寒地区,由于大坝为高寒地区修建的高薄拱坝,其坝体稳定温度要求达到7(仅为二滩、小湾、三峡的一半),而大坝不分纵缝,仓号最大边长4955m,加之坝址区岩石弹模很大、约束大,高薄拱坝混凝土标号高,单方水泥用量较高,这些均对大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控措施提出了严格要求。(5)、根据工期安排,大坝需要全年不间断施工,坝址区冬季较长,极端最低气温-23.8,一年中寒潮出现频繁,多年平均10多次,年冻融循环次数最大117次,温差大,这些都对大坝冬季施工及混凝土表面养护及保温提出高标准要求。(6)、大坝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并处于拉西瓦水电站工程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上,为加快施工进度,实现早日发电,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6当地建筑材料61 天然骨料本区天然骨料丰富,距坝址14km范围内多达6处,分布在河床、漫滩及河流阶地。依据各料场产地储量、质量及开采条件,拟采用红柳滩料场为主体工程混凝土骨料场,山坪堂为备用料场。(1)红柳滩骨料场该料场位于坝址下游10km的黄河左岸。产地为黄河漫滩,地面高程2211.6m2216.5m,高出河水位1.5m2m(平水期)。滩地平面形状呈哑铃状,顺河向滩长2.97km,滩头最宽处约1000m,中间最窄160m,详查面积1.69km2。红柳滩骨料场为近代河流冲积相砂卵砾石,料层总厚度10m15m,下伏地层为n2粘土岩。滩地表层局部覆盖河流冲积砂壤土及粉细砂层,厚一般0.5m1m,局部最厚达2m。砂砾石层中有粉细砂呈透镜状夹层随机分布,但一般厚度小于0.5m。砾石粒径变化趋势是:自地表向下逐渐变粗;平面上向上游粗粒含量增高,向下游逐渐变细;横河方向随离岸边距离增大粒径变粗。据勘察成果,该料场无用层厚0.20m2.60m,平均1.5 m左右。包括上覆粘性土、砂土和沼泽、鱼池底部的淤泥及其侵染层,凡是林地范围考虑根系发育状况均按2.0m 厚度计。去除无用层后,水上有用层厚度仅0.2m0.7m, 部分区域为0。水下开采深度按5m计(均为有效层),则储量计算为:无用层体积236.43万m3;有用层体积886.62万m3,其中水上40.58万m3,水下846.04万m3。有用层综合砂砾比为:超径石含量占7.1 %、砾石(150mm5mm)含量占65.5%)、砂(5mm)含量占27.4%.。分级储量详见下表: 表6-1分区特征表 分区面积km2部位地貌特征区0.232上游滩地外侧以荒滩为主、林地和沼泽为次。区0.353上游滩地内侧以林地为主、次为沼泽。区0.422下游滩地内侧以鱼池、沼泽为主、林地为次。区0.683下游滩地外侧以耕地为主、林地为次。料场天然骨料总体质量优良。粗骨料砾石成份以变质砂岩及花岗岩为主,其次为流纹英安质凝灰岩、安山岩、流纹英安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硅质板岩、黑云母片麻岩、灰岩、片岩等。砾石坚硬、风化颗粒少,磨圆度以中等和次圆为主。天然级配较好,仅150mm80mm一级砾石含量偏少。粒度模数在6.587.94之间。超径砾石(150mm)含量028.8%,平均7.1%;针片状颗粒含量0.4%15.9%,均值4.1%;粘土团块含量为0.1%2.0%,均值0.4%,含泥量在02.0%之间,均值0.3%。上述指标从均值来看均符合技术规定,仅前述流纹英安质凝灰岩等5种火山岩类砾石可能为碱活性骨料,其含量较高。细骨料(砂)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岩屑、黑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类。天然级配较好,粒度模数在1.203.60之间,均值为2.72。干松容重1.44 g/cm31.69g/cm3之间,孔隙率一般36.9%46.0%之间,均值40.5%。略高于规范40%的规定。含泥量0.4%12.2%,均值3.8%,超过3%的技术要求。体积膨胀率在1.5%m23%之间,均值8.7%,不符合150mm蛮石含量(万m3)水上/水下净砾石储量(万m3) 水上/水下砼用粗骨料储量(万m3) 水上/水下5mm细骨料储量(万m3)水上/水下1508080404020205(mm)11.8716.292.4912.513.994.012.873.725.34116.3917.8189.3628.5328.6420.4626.5738.1242.4610.620.648.061.972.671.992.814.09176.9310.68134.4132.8744.4633.1846.8168.1759.0500000000210.8912.73160.2139.1852.9939.5455.7881.25123.0513.670.2710.231.853.392.703.726.41341.8368.71255.6746.2884.7467.5993.10160.47合236.43886.62113.33670.45154.67220.9168.33232.5363.85总体看,粗、细骨料储量丰富,当开采深度达到水下5m时,储量达到设计需要量的两倍。质量指标中除含泥量、体积膨胀率偏大需洗泥处理外,其余指标均能满足技术要求。开采条件方面受地下水影响大,需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地表林木茂盛,根系发育,沼泽、鱼池地带有淤泥分布,需严格剥离。(2)山坪堂料场山坪堂料场位于红柳滩对岸,上距坝址11km左右,料源沉积环境与红柳滩相同。分布高程2209m2212m,高出河水位1.5m2m。滩长1912m,最宽530m,勘察面积0.695km2。局部表层粉砂土层厚0.4m1.6m。中部地段颗粒粗大、砾石含量高,局部蛮石富集,滩尾颗粒变细。砂砾石层总厚度10m15m。山坪堂骨料质量基本与红柳滩相同,各项技术指标相近,仅山坪堂细骨料级配稍差,粒度模数偏小(平均2.43,略低于规范下限2.5)、孔隙率(37%41%,最小30%)、体积膨胀率(5.5%13%,最大17.5%,最小3.7%)稍优于红柳滩细骨料。因山坪堂与红柳滩仅一河之隔,骨料来源与沉积环境相同,预计山坪堂料场中活性骨料成份及含量与红柳滩相近。开采条件中除增加一个跨河运输问题外,其他基本相同。综上所述,红柳滩、山坪堂两料场距离坝址10km左右,储量丰富,质量满足要求(仅个别项目超标),活性骨料不具潜在有害反应。故推荐红柳滩为本工程主体建筑物混凝土骨料场,山坪堂为备用料场。6.2人工骨料根据拉西瓦工程区岩性的分布情况,仅有花岗岩和变质砂板岩比较坚硬,可以作为人工骨料的比选料源。但砂板岩隐裂隙非常发育,且其中夹有一定数量的泥质板岩难以剔除,作为人工骨料质量较差。花岗岩微裂隙较多、强度偏低,云母含量高。另外,地形狭窄,场内也无合适取料场地。因此,在工程区附近有丰富的天然骨料条件下,不宜采用人工骨料方案。 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系 2013年2月25日毕业设计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实践的总结,也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一个最后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与要求是:(一) 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二)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施工问题和能力;(三)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技能;(四) 训练学生善于使用参考书籍、文献、手册和规范,并能正确运用图表和文字设计意图;(五) 树立和加强学生和正确设计思想与政策观念。二、毕业设计的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应服从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教学要求的拉提下,可以考虑结合适当的生产任务进行;如无适当的生产任务,可以根据工程的原始资料和水工设计资料,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在难以获得合适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实际工程资料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补充,修改和简化,作为毕业设计题目。部分学生也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毕业论文代替毕业设计。结合生产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应慎重选题,充分准备、题目的规模、繁简程度、资料准备以及工作计划等,都应有利于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使之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切合学生的业务水平和教师的指导力量。三、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与设计成果在设计中应使学生全面掌握,重点深入。每个学生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所规定的设计内容,提出自己的设计成果。设计内容的组成部分如下:(一)施工导流、截流及基坑排水1施工导流导流设计条件分析;导流标准及导流方式;导流时段划分的比较与选择;可能的导流方式的方案比较;选定方案的各期导流建筑物控制高程及水力计算主要成果;选定方案的导流建筑物基本尺寸拟定;选定方案的各期导流工程布置;选定方案的工程控制性进度计划。2施工截流截流设计条件分析;截流时段与设计流量选定;截流体轴线选择;截流方式及方案比较;水力计算成果及抛投物料选定;选定方案的施工布置。3基坑排水基坑排水量估算;排水方式、布置及所需设备选择。(二)主体建筑施工这部分内容,分以混凝土坝为主体建筑物施工和以土石坝为主体建筑物施工两种类型。1以混凝土坝为主体建筑物施工(1)骨料开采、加工及储存骨料开采条件分析:开采料场规划;级配平衡与经济开采;分期开采强度选定;典型料场的开采方法及布置;开采的主要设备选择。骨料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及主要设备选择;骨料运输及储存;料堆的储存量确定;砂的细度模数及粗骨料超、逊径控制。(2)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浇筑混凝土拌和生产能力确定;拌和楼的型号及数量选择;拌和系统的位置选定及布置;制冷系统的位置选定及布置。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案比较;选定运输浇筑方案的主要设备确定;选定运输浇筑方案布置。(3)坝体施工的分缝分块及温度控制选定分缝分块型式及尺寸;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上升要求;确定接缝灌浆的分区。解算典型的稳定温度及确定分区的稳定温度;选定基础允许控制标准;解算选定的典型坝段的典型坝块的最高温升;选定温度控制措施。2以土石坝为主体建筑物施工(1)土石料开挖或开采料场规划;开挖或开采方式与方案选择;开挖或开采或强度与主要机械设备选定;料场的开挖与开采位置。(2)土石料运输运输方式与方案选择,运输机械设备选定,选定运输方案布置。(3)坝体填筑分层填筑程序;填筑流水作业组织;压实或其它增密方法与机械设备选定;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4)防渗结构与坝体接坡、接头部位施工地基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坝身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坝体接坡、接头部位处理与施工要求。(三)施工总组织1总进度计划坝体上升高程的控制要求;选定各单项工程的进度计划;计算和统计主要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的需要量;作出主体建筑物施工强度图。2总体布置自然条件、枢纽布置及内外交通条件待分析;内部交通运输路线布置;各辅助企业布置;风;水;电系统布置;行政、文化生活福利及临时房屋设施布置。上述各组成部分为毕业设计的一般要求。对于导流、截流及基坑排水部分,应以导流设计为重点,截流及基坑排水设计,只作一般规划性要求;如导流工程较简单,可适当增加截流设计深度。对于主体建筑物施工部分,如选题为混凝土坝的枢纽工程,则作为混凝土坝为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设计;如选题为土石坝的枢纽工程,则作以土石坝枢纽工程,其基本内容和要求相同。为了使学生在设计中做到全面掌握和重点深入,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定重点深入的问题,对以上要求作适当调整。1设计大图设计大图是毕业设计的主要成果,要求图面布局饱满,绘制清晰,能表达设计意图,比例应与描绘物繁简程度相适应,标题、注解、图例及尺寸不得遗漏。设计大图要求34张,即施工导流程序及布置1张,主体建筑物施工布置1张,总进度计划1张,总体布置1张。如总进度计划用方格纸绘制,可不作大图要求。2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也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成果,要求章节分明,精简扼要、文理通顺,字迹工整,标点符号正确。并能作到既有分析论证,又有计算数据。此外,还须恰当使用插图和附表。计算书应与说明书分开编写。计算书应整理清楚,作为说明书的附件,以便查阅。说明书和计算书,可以每阶段结合后,立即编写。说明书的份量,除插图外,以6080页左右为宜。四、毕业设计各阶段的时间分配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安排确定。 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系 2008年2月25日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大中型水电站中紧接龙羊峡水电站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距上游龙羊峡32.8km(河道距离),距下游李家峡水电站73km,距青海省西宁市公路里程为134km,距下游贵德县城25km,对外交通便利。拉西瓦水电站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泄洪表孔、深孔坝后消力塘、右岸岸边进水口和地下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工程规模为一等大()型 工程,大坝、泄洪、引水发电建筑物和开关站为级建筑物,消力塘二道坝为级建筑物。拉西瓦水电站坝顶高程2460米,最大坝高250米,总库容10.7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5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2.23亿千瓦时。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电量最多、经济效益良好的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骨干电源,也是实现西北水火电打捆送往华北电网的战略性工程。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西北电网调峰和事故备用,在支撑即将实施的西北电网750kv网架、实现西北电网向华北电网输电中起着其他电站不可替代的作用。拉西瓦水电站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明挖578.36万立方米,石方洞挖227.3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373.4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11584吨。电站静态总造价121亿元,动态造价145亿元。电站施工期采用河床断流围堰、隧洞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2004年4月12日至15日,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了拉西瓦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确定拉西瓦水电站施工总工期9年,第一台机组低水位提前发电,发电工期为6.5年。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研究施工条件、选择施工方案、对工程全过程实施组织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和招标投标文件的主要依据。不同环节所研究的施工组织问题,由于工作深度和资料条件的限制,其内容详略和侧重点虽不尽相同,但研究范围却大同小异。我们仅对初步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介绍。根据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初步设计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施工条件分析工程条件:工程所在地点,对外交通运输,枢纽建筑及其特征。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物资供应条件:主要建筑材料来源和供应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当地水源、电源情况,施工期间通航、过木、过鱼、供水、环保等要求。等等 二施工导流确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明确施工分期,选择导流方案、导流方式和导流建筑物,进行导流建筑的设计,提出导流建筑物的施工安排,拟定截流、渡汛、拦洪、蓄水等措施。三主体工程施工根据施工条件对主体工程,包括挡水、泄水、引水、发电、通航等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布置和主要施工机械等进行方案比较和选择。有必要阶对其中关键的技术问题,如特殊的基础处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土石坝合龙、光爆喷锚等,作出专门的设计。在主体工程中,若有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安装,如水轮发电机组、闭门、启闭设备等的加工、制作、与土建工程的程序等问既作出技术经济论证。则应对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运输、预拼装、吊装以及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程序等问题作出技术经济论证。四施工交通运输根据场内外交通运输条件,选定场内外交通运输方案。对选定方案的线路标准、场内外交通衔接(车站、码头、仓库等)、运输量、运输强度、运输方式。重大部件运输以及沿线运输设施等问题进行论证。施工期间,若有船、木过坝问既则应作出专门的分析和论证,提出解决方案。五施工工厂设施和大型临建工程混凝土骨料开采加工系统、土石料场和土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和制冷系统、机械修配系统、汽车修配厂、钢筋加工厂、预制构件厂、风、水、电、通讯、照明系统等,均应根据施工的任务和要求,分别确定各自的位置、规模、设备容量、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占地面积等。六施工总布置根据施工场区的地形地貌、枢纽布置和各项临时设施布置的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分期分区规划,确定分期分区布置方案对土石方的开挖、堆弃和填筑进行综合平衡,明确堆放地点。七施工总进度根据工程规模、导流程序、国家对工程投入运行的期限和要求,定整个工程,包括施工准备工程、主体工程和结束工程等的施工进度。对截流、拦洪、蓄水、供水、通航、发电等控制环节的工程形象进度,进行专门的论证。八主要技术供应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八个部分内容,虽然各有侧重,自成体系,但密切关联,相辅相成。施工条件分析是其他各部分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切实掌握施工条件,才能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导流解决全过程的水流控制;主体工程施工方案从技术组织措施上保证主要建筑物的修建;施工总进度对整个施工过程作出时间安排;施工总布置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空间规划;施工交通运输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动脉;施工工厂设施和技术供应是施工前方的后勤保证,关系到外来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关系到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实施和施工布置的合理性。由此可见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部分必须全面考虑,互相协调。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工程建设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手段。施工进度计划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时间规划,规定了工程施工的起迄时间、施工顺序和施工速度,是控制工期的有效工具。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特点 安排施工进度,应以规定的竣工投产要求为目标,分清主次,统筹兼顾,按造合理的顺序进行项目排队,按均衡连续有节奏的方式,组织工程施工,从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等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1 掌握施工中控制性环节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受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河道水流控制的约束。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控制性环节的项目,如:导流、截流、拦洪、渡汛、下闸、蓄水、供水、发电等。2掌握控制性环节施工的条件,对施工进度轮廓可以清晰地勾勒出来如:截流开始前,导流建筑物必须完工并具备过水条件;拦洪渡汛时,要求泄水建筑物能过水,挡水建筑物(围堰或坝体)的挡水前沿高程应超过行洪水位,上游库区在行洪水位下,必须清理撤退;下闸封堵,意味着水库开始蓄水,常要求溢洪、泄洪建筑物完建,闸门启闭设备已能启用,下游不能中断的供水系统能投入运行; 第一台机组发电是工程投产的重要标志,发电前必须完成库区清理、水库蓄水、发电引水系统、机组安装和输变电系统的土建工程。3掌握进度计划和组织设计的其他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互相制约如进度计划中拟定的施工强度,应有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所提供的生产能力来保证;进度的安排要与分期施工的场地布置相协调;进度的实现要与交通运输、技术供应和施工工厂的支持。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1 进度计划的分类 总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措施计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主要研究前两种进度计划。在施工阶段更侧重施工措施计划。总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的对象是整个枢纽工程,它将整个工程分成单项工程乃至分部分项工程等项目,定出每项的施工顺序和起止日期,以及施工准备和结尾工作项目的施工期限。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