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功能检查法ppt课件_第1页
耳功能检查法ppt课件_第2页
耳功能检查法ppt课件_第3页
耳功能检查法ppt课件_第4页
耳功能检查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NT 耳功能检查法 一、咽鼓管功能检查 目的:检查咽鼓管的功能状态 内容: 吞咽法 捏鼻鼓气法(Valsalva氏法) 波氏球法(Politerization氏法) 导管吹张法 鼓室滴药法 咽鼓管造影 (了解各法之优缺点及适应症,熟悉试验前注意 事项) 1.吞咽法 2.捏鼻鼓气法(Valsalva氏法) 3.波氏球法(Politerization氏法) 4. 导管吹张法 5.鼓室滴药法 6.咽鼓管造影 7.鼓室压力测定 8.咽鼓管声测法 咽鼓管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1急性鼻炎或急性鼻咽炎时禁吹张。 2鼻腔或鼻咽部有脓性分泌物时禁吹张。 3吹张时用力应徐缓,禁用暴力。 4导管吹张时,如患者诉颈部痛,应立即停 止,以免发生气肿或空气栓塞。 二、听功能 检查法 概念:1.气传导(AC)与骨传导(BC) 2.传导性聋与感音神经性聋 内容:包括主观测听内容:包括主观测听 与客观测听与客观测听 目的:检查听力障目的:检查听力障 碍的程度和性质碍的程度和性质 1音叉试验 (tuning fork test) 要求:掌握正确检查技术,能运用三种基 本音叉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作 出正确结论。 音叉的使用方法:持音叉之柄,敲叉臂的 前1/3部位使之振动。测气导时,把振动 的音叉放在距外耳道口约1厘米处,音叉 双臂平面与外耳道纵轴垂直,测骨导时 音叉柄紧贴在颅骨上。 作用:主要用于检查听觉障碍之性质 1)、骨气导对比试验 (林纳试验 Rinne test RT) 方法、结果与判断: ACBC(+)、AC=BC()、ACBC(+)弱阳性 骨导偏向试验(WT) 偏向患耳 偏向健耳 骨导对比试验(ST) 延长(+) 缩短(-) 音叉试验检查记录及结论音叉试验检查记录及结论 左右 RT-+ WT ST+ 结论左传音性耳聋 音叉试验检查记录及结论 左右 RT+弱+ WT ST - 结论右感音性耳聋 音叉试验检查记录及结论 左右 RT+- WT ST- 结论右混合性耳聋 音叉试验注意事项: (1)环境需安静; (2)注意选择音叉,以符合检查之目的; (3)敲音叉有一定方式,不可随处乱敲; (4)试验时应将音叉柄放在正确部位; (5)持音叉柄不可触及叉部; (6)叉部不可触及头发或其它处; (7)用作对照之耳必须正常; (8)对照者之年龄与被检查者基本相当; (9)防止听觉疲劳现象; (10)注意骨气导对比试验假阳性、弱阳性; (11)骨导偏向试验适用于一侧性耳聋,及两侧 同性质耳聋。 2耳语试验 1)耳语 2)检查法:受检者闭目,立于距检查者6米处,受检 耳对检查者,另一耳用食指或湿棉球堵塞。检查者发 出耳语,令受检者复诵,如不能听见,检者可逐渐走 近受检者直到听清为止。记录此距离。?/6 3)耳语试验方法的优点: 在六公尺之室内即可施行。 非检侧耳用湿水手指堵塞即可隔绝耳语声。 耳语强度差别较微弱。 3.表音试验 1)、检查方法:受检者闭目坐于静室内,用手指 堵塞非检查耳,检查者站在受检者背后,一手握秒 表于外耳道的延长线上1米处,并由远处逐渐移近 受检者的外耳道口。反复测定其刚能听见表音的距 离,取得平均值,作为该耳的听距。 2)、注意事项 表必须有一定的响度,正常听距不小于一公尺。 固定使用同一表,使测得的结果可以比较。 一般适用于大量人数的体格检查。 3)、记录法:受检耳听距/该表标准听距, 如该表的标准听距为1米,受检耳于距50 厘米米处才听见,记录为50/100厘米;如表触 及耳廓才听见,则记录为:接触/100厘米;如 贴耳闻,记录为:0/100厘米。应注意不要把记 录数字误解为听力损失的百分数。 4听力计检查 听力计能发出不同频率和声强的纯 音,可以较精确地了解耳聋的性质和程度 。用听力计作听力检查,亦称电测听法。 常用的有纯音测听法、语言测听法、阻抗 测听法等。 纯音测听法: (1)测试方法:包括气导及骨导测 听,一般测试500,1000、2000、4000Hz 四个频率。在人的语言范围的主要频率, 分别测出其气导及骨导听阈。 (2)听力图分析:从上检查测听到 各频率气导、骨导听阈,分别连成曲线, 即为纯音听力图。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 及小儿听力检查 13个月,借用对声音的各种反射动作进行检查 ,如眨眼、瞳孔扩大、头部及身体颤动等。 36个月能向声音来源转过头来。 1岁及1岁以上的小儿对声音无反应者,就表示他 有严重听力障碍或发育不好。两岁小儿对他的母亲呼 唤无反应者表示重度听力障碍或全聋。学龄儿童,有 下述情况者,不介意母亲的吩咐,发音不准、和他谈 话常无反应等。应考虑到可能患有重听。 三、 前庭功能检查 目的:了解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前庭系统与小脑、脊髓、眼、神经等 有广泛的联系 前庭功能检查法是通过前庭病变所引发的 自发体征,或通过某些生理性或非生理 性刺激诱发前庭反应进行观察,以推断 前庭系病变的程度及部位。 1自发性眼球震颤试验 正常的迷路,两侧张力相等,设一患 者由于病变而减退或消失,则两侧即失去 平衡,随之发生一系列症状,晕眩、恶心 、呕吐、眼球震颤及平衡障碍,称“自发 性前庭症状”。 自发性前庭症状剧烈与否,视前庭机能 发生障碍迅速与否而定,机能障碍发生迅 速者,自发性症状剧烈,在进行缓慢的迷 路病变,这些症状常潜伏着不表现出来。 设两侧前庭功能突然丧失,则自发性 症状轻微(身体摇摆不定,步履不稳定), 且消失迅速,在黑暗中或作昂白氏 (Rombergs)试验,此等轻微症状即表现出 来。 自发性症状在临床诊断上,用作客观 依据,只有眼球震颤及平衡障碍,因为眩 晕是患者的主观感觉,难以作为客观依据 。至于恶心、呕吐是前庭神经核兴奋波及 迷走神经所致,也可出现于脑病 。 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不随意节 律性运动。 由方向相反的快速(快相)和慢速(慢 相)所组成,因为快相显著而便于观察, 故以快相的方向作为眼球震颤之方向, 事实上,慢相是前庭相(经前庭动眼 径),一般认为快相系发自大脑,目的在 纠正眼球的错误运动。 自发性眼球震颤试验 先令患者眼球注视距离一公尺远的检 查者手指,然后移动手指牵引患者视线向 左、右、上、下,手指每移至终点,须在 该处停留数秒钟,以观察眼球震颤之情况 ,依眼球震颤之强弱分为三度: (1)患者瞬间向快相的方向始发眼震 者,为一度眼震。 (2)正视正前方时出现眼震,为第二 度。 (3)瞬向慢相方向出现眼震者为第三 度。 自发性眼震试验应注意事项 (1)在正常情况下,瞬向两侧时,间 或可以出现眼震,但迅速消失(生理现象) 。 (2)不要令患者侧视过久,否则可发 生疲劳性眼震。 (3)牵引患者两侧视之角度(注意之方 向与中线所成的角度)应不超过4550, 过度侧视,在健康者,亦可发生细小眼震 。 2诱发性眼球震颤试验 温度试验:利用高于或低于体温的水或空 气注入外耳道,以刺激半规管诱发前庭症 状,从而评估半规管功能的方法 冷水试验的原理: “冷或热”影响半规 管内淋巴的密度。冷液下沉,热液上升。 形成流动,刺激壶腹嵴而产生前庭症状 Ballenger法:正座、头后仰60度、 15C水50ml 结果:出现时间2030秒、持续时间、 方向。 冷热试验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须检查鼓膜,穿孔者禁做 无自发性眼震存在, 外耳道耵聍应予清除 尽可能空腹 3平衡功能试验 Romberg氏试验等,方法见教材。 4眼震电图(ENG) 眼球有角膜一视网膜电位,象一个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