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万吨苯酐、20万吨DOP联合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545.doc_第1页
年产8万吨苯酐、20万吨DOP联合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545.doc_第2页
年产8万吨苯酐、20万吨DOP联合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545.doc_第3页
年产8万吨苯酐、20万吨DOP联合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545.doc_第4页
年产8万吨苯酐、20万吨DOP联合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54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万吨年苯酐、 20 万吨 年 dop 联合装置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 程 号 :2 0 1 1 s d 0 0 3 xx 工程咨询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 一、概述一、概述1 二、编制原则二、编制原则2 三、项目的范围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情况三、项目的范围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情况2 四、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四、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3 第二章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市场分析和预测7 一、苯酐市场分析和预测一、苯酐市场分析和预测7 二、二、dopdop 市场分析和预测市场分析和预测14 三、产品价格分析三、产品价格分析21 第三章第三章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和总工艺流程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和总工艺流程22 一、生产规模一、生产规模22 二、产品方案二、产品方案22 第四章第四章 工艺装置工艺装置26 一、工艺技术方案一、工艺技术方案26 二、工艺流程二、工艺流程28 ii 三、主要设备选择三、主要设备选择36 四、自动控制四、自动控制42 五、消耗指标五、消耗指标50 六、总图布置六、总图布置51 七、土建七、土建53 第五章第五章 原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原料、辅助材料的供应55 一、原材料供应一、原材料供应55 二、辅助材料供应二、辅助材料供应56 第六章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59 一、厂址条件一、厂址条件59 二、厂址方案二、厂址方案61 第七章第七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62 一、公用工程一、公用工程62 二、辅助生产设施二、辅助生产设施63 第八章第八章 节能节能64 一、节能设计原则一、节能设计原则64 iii 二、能耗计算分析二、能耗计算分析64 三、节能措施综述三、节能措施综述65 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67 一、环保设计原则一、环保设计原则67 二、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二、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7 三、环保措施三、环保措施68 四、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四、环境影响评价分析69 第十章第十章 消防消防70 一、设计原则及范围一、设计原则及范围70 二、消防措施与设施二、消防措施与设施70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72 一、危害因素及其影响一、危害因素及其影响72 二、防护方案二、防护方案79 三、预期效果三、预期效果82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84 一、生产班制和定员一、生产班制和定员84 iv 二、人员的来源二、人员的来源8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85 一、建设周期规划一、建设周期规划85 二、项目实施规划进度二、项目实施规划进度85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6 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说明86 二、投资估算二、投资估算86 三、资金筹措三、资金筹措87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财务分析88 一、基本数据一、基本数据88 二、财务评价二、财务评价88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结论结论 92 一、综合评价一、综合评价92 二、结论二、结论93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一、概述一、概述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单位负责人: 项目性质: 1.2 企业基本情况 xx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 7 月,系新建企业,项目计划投资 3.8 亿元,形成 8 万吨/年苯酐、20 万吨/年 dop 生产规模,厂址位于利 津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东起利明路、西到辛戊二醇厂,南至利九路、 北到利十路) 。 1.3 投资的必要性及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公司拟建 8 万 吨/年苯酐,20 万吨/年 dop 联合装置,以利华益集团的辛醇为原料,生 产附加值高市场广大的 dop 产品。 本项目具有较大的自身优势,厂区与本地区最大的化工企业、全国 化工 100 强利华益集团辛醇厂相邻,上游原材料辛醇可以直接实现管道 输送进入厂区,可以极大地节省运输和包装成本,后期付款可以大大节 省资金占用成本。 邻二甲苯原材料市场较大,国内邻二甲苯产量集中在中石化集团和 中石油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内,主要为金陵、扬子、镇海、齐鲁、吉化、 2 辽宁、抚顺等。同时,周边国家的地区如韩国、台湾、日本等也有大量 邻二甲苯销往国内,到厂价格也与国内原料到厂价格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 dop 产品以较低的成本优势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经济效益明显。 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2005 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九条“化工”第七款 “新型生物化工产品、专用精细化工品和膜材料生产”项目。建成后, 有一定数量的直接或间接人员就业,还可带动周边同行业工艺技术水平 的提高,带动下游塑料制品、精细化工、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也有利 于改善国内苯酐和 dop 市场供求状况,减少相关产品进口,降低对外 依存度。 二、编制原则二、编制原则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来论证拟建设项目的竞争性、经 济性、可行性。 (2)努力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上现有的先进工艺技术中进 行对比选择,确立装置主要工艺技术方案,以确保装置技术上的先进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及操作上可靠性。 (3)积极采用国内自行开发的新技术和质量可靠的设备、材料, 尽可能节约外汇,必须引进的技术设备应先进可靠。 (4)充分依托现有利华益集团的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5)采用各种可能的措施,尽量减少装置污染物排放量,同时确 3 保排放物符合环保要求。 (6)严格遵循现行有关安全法规,采取各种切实可靠和行之有效 的事故防范及处理措施,以确保装置安全生产。 (7)平面布置合理,在满足安全、防火方面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 条件下,节省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厂区的预留地。 三、项目的范围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情况三、项目的范围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情况 本项目拟采用国际先进的“90100 克工艺”邻二甲苯氧化法苯酐、 非酸催化连续酯化法 dop 工艺技术,建设 8 万吨/年苯酐、20 万吨/年 dop 联合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苯酐工艺装置包括催化氧化、切换冷凝、粗酐精制、尾气洗涤、制 片包装等部分,dop 工艺装置包括酯化、脱醇、中和水洗、汽提、吸附 过滤等部分,均为新建工程。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原料罐区、中间罐区、产品罐区、成 品仓库等储运工程,以及供排水、变送电、循环水场等公用工程,部分 可依托利华益集团原有设施,部分设施自行新建。 四、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四、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 4.1 主要内容和结论 4.1.1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苯酐、dop,年产量分别为 8 万吨、20 万吨。苯 酐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 剂,以及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另有少量用于染料、农药、 医药等行业。dop 是性能优良的塑料增塑剂,且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 4 大的增塑剂品种,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另外,还可用于纤维 素树脂、醋酸乙烯树脂、abs 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的加工,也可用于油 漆、染料、分散剂等。本项目产品质量符合国标优等到品要求,能够替 代进口、节约外汇,其产品方案是合理的。 本项目新建苯酐及 dop 装置公称规模分别为 8 万吨/年、20 万吨/年, 设计年运行 7000 小时。拟定的生产规模是根据国内技术发展水平与现 有生产条件,并在广泛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的。由于工艺技术先进、成 熟、可靠,所需基础条件有保障,产品质量高、市场容量大,其生产规 模是合适的。 4.1.2 建设条件 本项目拟在利津县开发区(化工园区)内预留地建设,选址自然条 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及当地施工协作条件良好;所需原辅材料、公 用系统供应有保障。因此,各项条件对本项目的建设都是有利的。 4.1.3 环境评价 本项目加强三废治理,注重防火、防爆、防尘、防噪声等措施,不 会对厂区周围造成污染。 4.1.4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 3.8 亿元人民币,分二期投入。一期投资 1.8 亿元人民 币,建设 2 万吨/年苯酐和 20 万吨/年 dop 项目,二期投资 2 亿元人民 币,用于建设 6 万吨/年苯酐项目。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 276254.47 万元,年均 总成本 266486.47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7278.89 万元,年均税金 4308.83 5 万元,年均净利润 5459.17 万元。 4.1.5 综合评价 (1)产品方案合理,建设规模合适,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工艺技术先进、可靠,自控水平高。 (3)三废治理,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有效。 (4)项目建设条件好。 (5)企业将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生产规模 1.1设计规模 1.1.1苯酐t/a80000 1.1.2dopt/a200000 1.2生产能力 1.2.1苯酐t80000 其中 76200 吨用于 dop 生 产 1.2.2dopt200000 1.3副产品 1.3.1顺酸溶液(25%)t8411 2年操作小时h7000 3主要原材料消耗 3.1邻二甲苯t74800 3.2辛醇t134600 4辅助材料消耗 4.1氧化催化剂t38一次装填量/4 年 4.2导热油t83一次装填量/5 年 6 4.3熔盐t190一次装填量/5 年 4.4碳酸钠t762.4 4.5酯化催化剂t72 4.6氢氧化钠t240 4.7活性炭t90 5公用系统消耗 5.1新鲜水m3/h3.1 5.2循环水m3/h2593.5 5.3脱盐水m3/h35.2 5.4电kwh2350 5.54.0mpa 过热蒸汽t/h24.0苯酐开车时用 5.61.0mpa 饱和蒸汽t/h10.0苯酐开车时用 5.74.0mpa 过热蒸汽t/h-11.77装置副产 5.8氮气m3/h124 5.9仪表空气m3/h214 5.10压缩空气m3/h1416 6劳动定员人78 6.1生产人员人72 6.2管理人员人3 6.3技术人员人3 7总占地面积m212000 8三废排放 8.1废气kg/h160978 8.2废水t/h16.8/14.3最大连续 8.3废渣kg/h208.1 9项目总投资万元37920.73 9.1建设投资万元30614.91 9.2建设期利息万元867.09 9.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6438.73 10年销售收入万元276254.47年均 7 11年总成本万元266486.47年均 12年增值税万元2242.44年均 13年营业税及附加万元246.67年均 14年利润总额万元7278.89年均 15年税后利润万元5459.17年均 16财务评价指标 16.1静态指标 16.1.1投资利润率%13.75 16.1.2投资利税率%18.45 16.2动态指标 16.2.1财务内部收益率%21.37税后 16.2.2财务净现值万元20186.66税后 16.2.3投资回收期年5.75税后 17借款偿还期年5.98 综上所述,该方案在技术、经济、环保等各方面都是可行的。 8 第二章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市场分析和预测 一、苯酐市场分析和预测一、苯酐市场分析和预测 1.1 产品概述 苯酐为邻苯二甲酸酐的简称,英文名称为 phthalic anhydride(pa) , 分子量 148.12,分子式 c8h4o3,化学结构式: 苯酐常温下为白色鳞片状结晶性粉末或白色针状晶体,易燃,在沸 点以下易升华,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常温下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 于热水并水解为邻苯二甲酸,溶于乙醇、乙醚、苯和吡啶。密度 1.53g/cm3,熔点 131.2,沸点 295,闪点 152,自燃温度 570, 爆炸极限(空气中)1.7-10.5%(v/v) 。 苯酐属芳香族羧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 泛,主要用于制造 dop、dbp、dinp 和 didp 等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 以及醇酸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此外,还被大量应用于颜料、医药、 农药、糖精等工业中。 1.2 国际苯酐市场分析和预测 2009 年全球苯酐总产能 496.0 万吨/年,其中亚太地区 272.9 万吨/年、 北美 64.8 万吨/年、西欧 70.7 万吨/年、中南美 27.7 万吨/年、中东欧 45.0 万吨/年、中东 12.5 万吨/年、非洲 2.4 万吨/年。2009 年全球苯酐的 总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 386 万吨和 388 万吨。2010 年全球苯酐的总产量 9 和消费量分别为 425 万吨和 455 万吨。2005 年2010 年,全球苯酐产能 年均增长 1.7%,消费年均增长 3.0%。需求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亚洲(不 包括日本) ,美洲及欧洲的需求平稳。 预计今后 5 年,全球苯酐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3.0%3.5%。 其中亚太地区将继续引领全球苯酐市场增长,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4.0%5.0%;美国市场的年均增速将仅为 1.3%1.5%。预计 2011 全球苯 酐的需求量约为 427.6 万吨,其中亚洲(除日本外)218 万吨、西欧 71 万吨、美洲 50 万吨、中东欧 28 万吨、中南美 23 万吨、非洲 5.3 万吨、 大洋洲 1.1 万吨。 苯酐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醇酸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酯(upr) 。 其中增塑剂和 upr 全球市场需求增速非常快,是拉动苯酐需求的主要 因素。醇酸树脂主要用作溶剂涂料的成膜材料,当前溶剂型涂料正逐渐 被水性涂料所取代,该领域对于苯酐的需求量正在下降。 表 2-1 2010 年、2011 年全球苯酐消费结构及预测 2010 年2011 年 消费领域 消费量/万吨所占比例/%消费量/万吨所占比例/% 年均增长率% 增塑剂221.1357.0244.7457.22.7 醇酸树脂70.8318.373.8617.31.1 upr59.7015.469.2016.24.0 其他36.109.339.809.32.6 总计388.00100427.601002.6 1.3 国内苯酐市场供需现状及分析 我国苯酐的生产始于 50 年代中期,当时产量很低。由于苯酐工业 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技术开发进度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 10 的需要,因此在二十世纪 8090 年代陆续引进了 1 套 2 万吨/年苯酐、5 套 4 万吨/年苯酐生产装置。同时,随着国内开发工作不断加快,1987 年开发出第一套 500 吨/年“60 克工艺”苯酐装置,随后又陆续开发出 1 万吨/年“70 克工艺” 、2 万吨/年“8090 克工艺” 、4 万吨/年“90100 克工艺”邻二甲苯氧化法苯酐生产技术。目前,采用国产化技术建成的 苯酐装置已达数十套,国内苯酐行业逐步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10 年,国内苯酐生产企业达到 40 余家,拥有生产装置 50 余套, 总产能超过 120 万吨,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 、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联成石 油化学公司(镇江/珠海/中山) 、宁波市镇海泰达化工有限公司、齐鲁增 塑剂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宁波镇海泰达化工有限公司 2006 年 5 月份投产的 6 万吨/年生产装置, 另有十余套装置产能达到 4 万吨/年;其余均为 2 万吨/年及以下规模装 置。表 2-2 国内主要苯酐生产企业及产能 11 1995 年国内苯酐产量为 17.76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30.15 万吨, 2000 年分别增长到 41.52 万吨、63.21 万吨, “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 为 18.51%、63.21%;2005 年继续提高到 88.80 万吨、105.78 万吨, “十 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 16.42%、10.85%。2007 年,苯酐产量和消费 12 量双双突破 100 万吨大关,分别达到 110.48 万吨、116.84 万吨。2010 年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 125.70 万吨。从历史数据来看,国内苯酐消费量 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除 2001 年、2004 年消费下降,2009 年基本持 平外,其他年份大多表现为二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苯酐产能不足,每年均需大量进口,主要进口 对象是韩国、中国台湾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03 年 8 月,国家有关 部门决定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印度的进口苯酐征收反倾销税,征税时 间自 2003 年 8 月 31 日起,期限为 5 年。目前,这一征税期限已到,有 关部门又作出延长决定,自 2008 年 8 月 31 日起,继续对其征收反倾销 税,这将有利于维护我国苯酐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表 2-3 近几年我国苯酐生产、进口及消费统计 产量进出口量表观消费量 年份 数量增长进口出口数量增长 1995 年17.7612.430.0430.15 2000 年41.5221.710.0263.21 2001 年44.005.97%16.210.0360.18-4.80% 2002 年53.6521.93%22.900.1076.4527.05% 2003 年59.8311.52%25.310.0885.0511.24% 2004 年50.83-15.04%19.670.2270.25-17.37% 2005 年88.8074.70%17.020.04105.7850.51% 2007 年100.8013.51%14.200.18114.868.56% 2009 年110.489.60%7.791.43116.841.75% 2010 年125.713.7%12.61.64128.49.8% 截至 2011 年 6 月份,苯酐产量已经突破 98 万吨。预计 2011 年全 国苯酐总产量将达到 180 万吨以上,较 2010 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 13 长率预计在 20%以上。 1.4 国内苯酐消费需求现状及预测 我国苯酐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邻苯 二甲酸二辛酯(dop) 、二丁酯(dbp) 、二壬酯(dinp) 、二癸酯 (didp) 、丁苄酯、环己酯和混合酯等;其次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 酯,以及生产醇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涂料;苯酐还在染料工业中用以合成 蒽醌,在颜料生产中合成酞青兰 bs、酞菁蓝 bx、酞菁蓝 b 等颜料。目 前,国内苯酐消费结构为:增塑剂占 46.9%、不饱和聚酯占 23.0%、醇 酸树脂占 13.1%、其他占 17.0%。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广泛用作各种类型全成树脂和橡胶的增塑剂, 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的加工。近年来,我国 pvc 表观消费 量以年均 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 年达到 1026.8 万吨。国内 pvc 消 费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两个地区,其中山东、江苏及浙江的 pvc 加 工业发达,三省消费量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 34%。同时,近年来国内邻 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缺口巨大,2010 年国内 dop 进口量 30.52 万吨,dinp 和 didp 进口量 10.60 万吨。今后,随着国民 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强以及大规模基础 设施的兴建,国内 pvc 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多,从而带动苯酐行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市场呈逐年递增趋势,特别是在非增 强制品领域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必将有效推动苯酐需求的增长。自上世 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和消费量一直保持大幅 14 攀升的上升势头。2005 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消费量已居世界 首位,生产能力 200 万吨/年,产量逾 100 万吨/年;2010 年国内不饱和 聚酯树脂产量达到 135 万吨,预计 2011 年将超过 200 万吨。我国不饱 和聚酯 树脂在非增强制品领域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包括家具涂料、宝 丽板、纽扣、仿象牙和仿玉工艺品、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人造花岗 岩、原子灰等。近几年受建筑待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人造石用树脂增长 显著;此外,由于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原子灰的市场前景也十分 看好。 醇酸树脂由苯酐和多元醇及其他适宜的双甘醇经缩合反应制得,是 涂料专用的饱和聚酯树脂。2005 年我国涂料总产量达到 383 万吨,较 2004 年增长 28.3%;2006 年达到 597 万吨。其中,珠三角涂料总产量与 2006 年持平,增长比率很低,而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均保持了高增 长率,说明涂料市场正逐渐由珠三角向环渤海地区及长三角地区转移, 同时也显示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良好的工业涂料基础正逐渐发挥 各地优势,逐渐壮大,成为未来涂料工业发展重点区域,从而改变了中 国涂料行业的企业分布格局。18 大类涂料中,我国产量最大的品种是醇 酸树脂漆,约占 25%。随着国内涂料行业发展,近年来醇酸树脂漆、氨 基树脂漆等以醇酸树脂为原料的涂料产品增长较快,从而必然带动苯酐 市场需求的增长。 另外,由苯酐为原料制得的蒽醌类、酞菁类等染料品种,是制造还 原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重要原料。苯酐还被用于合成羧苯甲酰 磺胺噻唑、对氨基水杨酸、盐酸氯丙嗪、对氨甲基苯磺胺等多种医药产 15 品;以及用于制造除草剂抑草生、杀菌剂稻瘟酞和杀菌丹、杀虫剂吩噻 嗪、防霉剂邻苯二甲酰亚胺硫化磷酸酯等农药产品。 苯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2010 年我国苯 酐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 8.85%,预计到 2011 年,我国苯酐需求量将 达到 150 万吨/年,而产能仅 120130 万吨/年,且部分装置为 2 万吨/年 以下落后产能,市场仍有一定缺口。随着我国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长 远来看,苯酐市场需求前景乐观。 二、二、dopdop 市场分析和预测市场分析和预测 2.1 产品概述 dop 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的简称, 英文名称为 dioctyl phthalate,分子量:390.62,分子式 c24h38o4,化学 结构式: dop 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熔点-40,沸点 340,相对密度 0.986,折射率 1.4852,闪点 218,着火点 241。 不溶于水,25时该品在水中溶解度97wt% 非芳烃+碳九芳烃 4 年 粗苯酐收率(保证值): 112%(以 100%邻二甲苯计) 导热油(切换冷凝器用)规格: 密度: 840870kg/m3 运动粘度: 814mm2/s(50) 比热: 1.88kj/kgk(50) 导热系数: 0.1196w/mk(50) 闪点(开口): 190 凝固点: -18 蒸汽压: -16.8kpag 使用温度: 280 导热油(热处理用)规格: 密度: 840880kg/m3 运动粘度: 814mm2/s(50) 62 比热: 1.76kj/kgk(50) 导热系数: 0.1204w/mk(50) 闪点(开口): 200 凝固点: -20 蒸汽压: 40.1kpag 使用温度: 320 酯化催化剂(钛酸四丁酯)规格: tio: 23.3%23.6% 铂钴色值: 10 沸点(24kpa): 185 密度(20): 1.000g/cm3 粘度(20): 90mpas 活性炭规格: 水含量: 8% 灰分含量: 9% fe 含量: 0.6% ph 值: 910 颗粒大小 100 5% 100180 20% 180280 70% 280 5% 表观: 黑色细粉 63 第六章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一、厂址条件一、厂址条件 1.1 地理位置 东营益美得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营市利津县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 地处利津县规划的工业区内(东起利明路、西到辛戊二醇厂,南至利九 路、北到利十路) 。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 1180711854、北纬 3722-3812之间,胜利油田腹地,北濒渤海,东与垦利,东南 与东营区、博兴县隔河相望,西南与滨州接壤,西北连接沾化县及河口 区,县境沿黄河呈带状,南北长 102.5km,东西宽 8.5-25km,总面积 1665.6 平方千米。 1.2 地形地貌 本地区地质构造属华北断坳济阳坳陷之东部,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济阳坳陷是在中生代地堑式断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中 生代以前与鲁西断隆区同为一体。自中生代以后,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 动后的影响下,发生强烈的块断运动。与鲁西断隆区分化、脱节,并形 成以坳为主,坳中有隆的坳陷区,接受了巨厚的中生代、新生代沉积。 全境地形为一狭长带状,沿黄河去海岸,呈西南东北走向,整 个地势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近黄河处高,远黄河处低。境地 虽系平原,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决口频繁,即受洪水反复冲切,又有淤积 套叠,故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微地貌大致可分为河滩高地、缓 岗、海滩地、浅平洼地、微倾平地等 5 种。 64 1.3 气象条件 利津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临渤海,但大陆性强,属暖温带半湿 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气 候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气温偏高;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冬季寒 冷干燥,雨雪稀少。全县气候突出特征是冬春干旱,夏季多雨,晚秋偏 旱。 1.4 交通运输 全县交通运输通车里程 1260 公里,公路密度 72 公里/百平方公里。 境内有利津黄河公路大桥、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及三座黄河浮桥和正在筹 建中的黄河铁路桥,五条干线公路四通八达。 连接河北、京津及胶东半岛的 205、220 国道分别经利津黄河公路 大桥向东延伸至东青高速、济青高速。威乌高速公路自东向西穿过利津 境内与津汕高速连接,成为连接我国北方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 及东北地区的陆上高速通道。 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家一级铁路黄东大铁路,作为国家“八 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沿海通道”的辅助通道之一,北起朔黄铁 路黄骅南站向南经利津于大莱龙、龙烟线、黄万线形成环渤海湾和山东 半岛的铁路通道,并与胶济线和联络线一并构成环渤海铁路的一部分。 东营港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湾沿岸,北距天津港 80 海里,东 距龙口港 72 海里,与大连隔海相望 112 海里,是经国家批准的一类开 放口岸,已建成一个 5000 吨级、5 个 3000 吨级和 2 个 30000 吨级的泊 位。 65 1.5 当地施工协作条件 利津县各种基建材料供应充足,当地建筑公司和安装公司有能力施 工本项目建筑物,满足项目建设和施工质量需求,另外也可以借助周围 省市的施工力量,施工协作条件较好。 二、厂址方案二、厂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符合土地利用 规划要求,不占用耕地,也不带来拆迁和移民问题。同时工程设计中充 分体现了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符合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要 求,土地利用方案合理、可行。 66 第七章第七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一、公用工程一、公用工程 1.1 给水 本项目生产用新鲜水通过现有给水管网送至界区,管材采用镀锌钢 管表面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加强级防腐,给水压力大于 0.4mpa。现有水 源距厂 3 公里 2500*10000m3前刘水库,现有设施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 需求。 1.2 排水 本项目排水采用分流制,生产污水、雨水和生产净下水分别排入两 个排水系统。生产污水排入生产污水排水管道系统,一并进入厂区内污 水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界区雨水和生产净下水排入设在装置区 周围的明沟排水系统,界区内道路上的雨水经雨水收集也接入排水明沟, 排水明沟汇集后进入厂区排水系统。 1.3 供电 苯酐、dop 联合装置主要用电设备属于连续性运行负荷,自动化水 平高、生产规模大,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电源突然 中断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设备损坏成品报废、产量减少等,故对供电 可靠性要求较高,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其 绝大部分符合等级确定为二级负荷,生产装置中部分负荷为一级负荷 (应急负荷) ,装置供配电系统的电源必须有双电源供电。 1.4 电信 本项目电信网络包括电话网及火灾报警网两部分两者可同路敷设。 67 1.5 供热、供气 本项目供热由利华益集团热电装置和本装置提供。 供气新装压缩空气系统。 二、辅助生产设施二、辅助生产设施 本项目区设化验车间,负责全厂的分析项目。本装置的备品备件及 催化剂和化学药剂可在新建仓库中存放。另,新建职工宿舍,职工食堂, 职工活动中心等生活福利设施。 68 第八章第八章 节能节能 一、节能设计原则一、节能设计原则 1.1 概述 本项目主要内容为新建 8 万吨/年苯酐、20 万吨/年 dop 联合装置, 设计中对能源的使用予以高度重视,本着贯彻实施节约和合理使用能源 的原则,对各个系统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追求保证在项目建成投产 后的最大经济效益。 1.2 节能基本原则 (1)优化工艺流程,采用节能新技术。 (2)充分利用副产蒸汽和低温位能量回收,做到能量综合利用。 (3)选用节能新设备。换热过程采用高效换热设备;采用效率高、 能力合适的传动设备等。 (4)合理设置计量仪表,真实反映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5)选用优质的绝缘材料,降低热、冷量损失。 (6)液体苯酐直接用于 dop 生产,养活苯酐熔融能耗。 二、能耗计算分析二、能耗计算分析 2.1 计算依据 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 (gb/t 50441-2007) 石油化工设计能量消耗计算方法 (sh/t 3110-200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2589-90) 2.2 能耗计算 本项目年能源消耗包括:新鲜水 2.2 万吨,循环水 2593.5 吨,脱盐 69 水 24.6 万吨均由公司自给;年耗电 2065 万千瓦时,由利津县供电公司 供应;同时外送 4.0mpa 过热蒸汽 82390 吨。 经计算,本项目年综合能耗为-1192.57 吨标准煤。 三、节能措施综述三、节能措施综述 3.1 装置用能特点及节能原则 装置中所采用的原料和公用工程均由界外引入,能耗主要表现在工 艺过程中水、电、汽等公用工程消耗方面,因此节能的主要原则从以下 几方面考虑: (1)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装置的公用工程消耗; (2)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降低热损耗; (3)做好蒸汽的分级使用,使高位热能得到充分利用; (4)有效利用反应的生成热; (5)采用高效、低能耗的机电设备。 3.2 工艺装置节能措施 本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流程,原料和水、电、汽的消耗 较低,能耗亦较低。在工艺设计上流程更加简练、设备选型合理、布置 紧凑、能量利用更趋合理。主要节能措施如下: (1)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流程,降低原料及动力消耗水平。 采用 dcs 系统控制操作,优化调节生产参数,达到节省原料及动力的 目的。 (2)苯酐工艺装置采用 90100 克工艺催化剂,与国内 60 克、70 克、80 克工艺相比所需空气量减少,降低了空气鼓风机负荷,降低了苯 70 酐生产的耗能大户空气鼓风机的能耗。 (3)利用苯酐氧化反应热副产高压蒸汽,作苯酐精馏系统预处理 和再沸器热源,剩余蒸汽减压用于联合装置内不同等级用户,有效地利 用了生产过程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