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882-1986 苎麻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苎麻束纤维的断裂强度测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根据该标准,断裂强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截面积上的最大负荷值,以牛顿每平方毫米(N/mm²)表示。
标准中详细描述了进行试验所需的设备、材料以及具体的步骤。首先,对试样的准备有明确要求,包括选取适当长度和数量的苎麻束纤维作为测试样品,并确保其处于标准大气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接着,通过夹持装置将试样固定于拉伸机上,在一定的速度下施加拉力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此时的最大负荷值。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通常需要重复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
此外,《GB/T 5882-1986》还规定了计算公式及结果表达方式,指出应如何基于测得的数据来计算苎麻束纤维的断裂强度。同时,对于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也给予了提示,如环境温湿度条件、试样处理过程等都需严格控制以减少误差。
整个试验过程中,操作者需严格按照标准所规定的程序执行,确保每次测量都能获得可靠且可比的结果。这有助于纺织行业及相关领域更好地了解苎麻纤维材料性能,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of of 干麻及精梳后纤维)束纤维断裂强度的试验方法、凡生产、验收和交货中提请检验时均按照本标准试验。1取样按照881麻理化性能试验取样方法规定进行。验室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士3,相对湿度65士5%。验可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但试验条件必须稳定。记录及报表中需注明试验时的温湿度条件,数据应按标准条件修正。3试验周期可根据需要进行周期性试验。各产品品种每天试验不得少于一次。验收和交货时的试验周期由双方商定。 考型号Y 162型下夹持器下降动程:0一50 m m;下夹持器下降速度:4一25mm/s;上、下夹持器距离调节范围:。一20 锤重量:术参数载荷范围:。5 小分度值:0. 01 术参数切割长度:40 m m,一10针/考型号家标准局1986一01一21发布1986一隔距片:表:1 /10s;玻璃板:8 cm x 15子:不锈钢,绒板:15cm x 精干麻基、梢对折处剪断,再向基部剪取合均匀经梳理后,随机抽取其内的纤维,总重量约为2 8=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总量约29的纤维。低温干燥箱中,出放于标准大气条件下吸湿平衡24h,使纤维中的水分达到标准平衡状态。快速试验的结果应予修正。上下夹持器间的距离为控制下夹持器的空载下降速度为300mm/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握持纤维束,然后按纤维的长短次序一端平齐地逐步转移到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握持点上,如此左、右手反复转移整理两次,即可得到一端排列整齐的长纤维在下、短纤维在上、宽10一15梳理仔细地用镊子拣除麻束中的并丝、杂质,并用稀梳轻轻地梳理,除净麻束中的游离纤维。 将已梳理完毕的麻束按纤维长短在玻璃板上一层层地盛合在一起(6 而后顺纤维长度方向进行分束,共12一13束(其中试验仅用10束)。束应与切刀垂直。整齐的一端露出约麻束理平拉直,并进行切割。将已切好的麻束,依次放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并用另一玻璃板压住。其切刀两端剩余的纤维留做测回潮率试样用。 用镊子仔细地取出玻璃板上的麻束,依次在精密扭力天平上称重(每只麻束切割重量约1.5 并记录。 后将上夹持器挂在束纤维强力试验机的挂架上,麻束的另一端夹人下夹器中,夹持时应注意保持纤维伸直平行,夹持器开始下降,直至麻枣断裂,记录断裂强力值。下上夹持器,松开夹紧螺丝,清除其内的纤维束。开夹紧螺丝,取出下夹持器内的纤维束,可供测试纤维支数 882.用。该项试验共做十次。各次断裂强力值应在1700士500蛇间,超差者或每束中未拉断纤维数超过二根者均作废,应重做。)计算:c= (1)其中:式中:产9000 (2)束纤维断裂强度,g/ d,一一刊袜束的断裂强度,g/;一一日森束的切割重量,麻束的切割长度,)计算: U. ;纤维断裂强度标准差,g/d, o,一:按式(4)-。(3)式中:式中:1束计算:0月一1二pi (4)10次)。数字的修约束纤维平均断裂强度及其标准差系数均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的修约按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附录充件)进行。882考件)A ;度平均长度纤率(绒)%平均支数差支平均断裂强度g/差g/对湿度%试验室主管试验年月数试验记录竺麻纤维强度、支数试验记录取样日期试验室编号品种试样名称批号班别切割长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勺言少使共123456789T g,二麻束断裂强度Q,,g/二庶束中纤维根数m,,支束纤维平均断裂强度PC,g/%纤维平均支数支数标准差系数1,%纤维实际回潮率%公定回潮率支数N.,支计算公式,二.,Q,; 900。,。E P,10 = n N。二羊一、,T (x, ;C。一z -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药店安全活动月活动方案
- 河工团员考试题及答案
- 贵阳会考试题及答案
- 古镇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供应专员考试题及答案
- 飞行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反诈骗考试题及答案
- 健康监测报告统计表
- (正式版)DB15∕T 3390-2024 《设施番茄灰叶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电务联锁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安全知识试题
- 石墨材料生产工艺
- 成人雾化吸入护理团体标准
- 2025年彩焰蜡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医秋季养生宣讲
- 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复习讲义)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化粪池清底服务合同
-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