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_第1页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_第2页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_第3页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_第4页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及其处理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 概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类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认定的基本原则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及流程 常见疑似异常反应的处理原则及案例 内容 预防接种是全世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最经 济、最成功和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所针对传染病下降了99%。 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 伤风6种疾病发病人数3亿人次, 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 。 但无一种疫苗是绝对安全、绝对有效的。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 率明显下降,同时疫苗品种和接种人数的增多,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明显上升,随着发病率的下降,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1、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 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 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自年月日起施 行)第五章第四十条是这样定义的)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AEFI的概念 A Adverse dverse E Events vents F Following ollowing I Immunizationmmunization 指在预防接种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 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 (05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第五章第一节)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第五章第一节) 2、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 ) AEFI聚集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接种 同品种和/或同批号疫苗发生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反应 严重AEFI:接种后发生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反应或事件: 导致死亡;危及生命;导致永久或显著的伤残或器官功能 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群体性反应;对社会有 重大影响的事件。 二、二、AEFIAEFI按发生原因分类按发生原因分类 AEFIAEFI 一般反应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异常反应 疫苗质量事故疫苗质量事故 接种事故接种事故(实施(实施 差错事故)差错事故) 偶合症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心因性反应 不明原因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不良反应 1. 不良反应: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 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 ,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 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 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 AEFI经过调查诊断等分析后,按发生原 因分成以下六种类型: 发生率相对较高,病情轻微,多于数天内恢复,一般 不需要临床处置 局部反应 主要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等 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按纵横平均直径分为轻度( 15mm)、中度(1530mm)和重度(30mm)。 全身反应 主要有发热、头痛、倦怠、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 发热按腋窝温度分为轻度(37.137.5)、中度( 37.639.0)和重度(39.0) 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 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 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的 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 需要临床处置。 2. 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不合格, 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疫苗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 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 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 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3. 接种事故: 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 接种对象或禁忌证错误 接种部位或途径错误 接种剂量过多或重复接种 使用过期疫苗或注射器 错误使用疫苗或稀释液 接种前疫苗未检查或摇匀 不安全注射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 接种后巧合发病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 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 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 4. 偶合症: 5. 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 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反应 心因性反应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 经过调查、分析,反应的发生原因仍不能明确。 6. 不明原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提出至少应遵循两条基 本原则: 一是必要的流行病学依据; 所谓的流行病学依据就是要有整体人群的 发病报道。这种报道可以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人群,也可以来自历史记录。但无论其来自 何处,都可作为提出认定的依据。只要有这样 的依据,就不能轻易否定其可能性。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认定的基本原则 一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和一种暴露(接种疫苗) 的评价需要回答3个问题:它是否能够产生?是否 由它产生?将来的情况? 通常依靠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来推断结论, 并须考虑以下6个问题:联系的强度;偏倚分析; 生物学剂量梯度和剂量-反应关系;有无显著的统 计学意义;不同和多次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生物学 的合理性与一致性。除上述6个问题外,还应考虑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时间性、普遍性、特异性和分布的 一致性等。 总之,对历史报道的记录和总结以及对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长期监测结果的积累是异常反应认定最有效、 最实际的方法之一。 二是基本的医学或临床证据,两者必具其一。 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提出应 有科学依据,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与疫苗成分( 包括疫苗的各种生物成分、相关的佐剂以及可能的残留 物等)的关系。 例如:所有的蛋白类疫苗接种后所出现的各 型过敏反应; 佐剂引起注射局部的硬结和脓肿, 由灭活疫苗引起的发热多发生于接种疫苗 的同一天内,而由减毒活疫苗所引起发热,由 病毒复制的原因则可能在接种1周后才发生。 在接种了流感疫苗后所引发的GBS,往往发 生于接种后6周,这是因为自动免疫所致的神经 脱髓鞘病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二是一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提出应有临床 根据。 一般来说,一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应该在 该疫苗的可预防传染病和其并发症的范围之内。 例如:接种OPV后出现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和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后出现的过敏性紫癜、关 节炎;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后出现的脑膜炎、神经炎 ,甚至于肾炎、心肌炎;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出现的 脑炎等。 这在医学机理上也是言之成理的。当然这些问题的 提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由接种疫苗所致。 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及流程 AEFI的监测 报告调查诊断 发现AEFI,应积极诊治(参见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 接种实施 疫苗质量 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 某病处于前驱期或潜伏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发生原因不能明确 正确 不正确 合格 不合格 接种事故 疫苗质量事故 心因性反应 偶合症 不明原因反应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疫苗本身因素引起 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鉴定、补偿 医学观察休息 解释、沟通 ? 发生群体性反应或者有死亡发生的 ,按照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我国我国AEFIAEFI监测历程监测历程 19801980年国家颁布年国家颁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 试行办法试行办法 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广东等省于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广东等省于19851985 20022002年先后建立了监测系统年先后建立了监测系统 20052005年年3 31212月采用了月采用了WHOWHO的的AEFIAEFI监测理念,在监测理念,在1010 个省开展个省开展AEFIAEFI监测试点,建立监测试点,建立AEFIAEFI监测信息客户监测信息客户 端报告管理系统端报告管理系统 20072007年建立年建立AEFIAEFI监测网络直报管理系统监测网络直报管理系统 (一)AEFI的监测 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和接种数量增加,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和接种数量增加,AEFIAEFI受受 到广泛关注到广泛关注 估算估算AEFIAEFI发生率,正确评价预防接种的风险和利益,为发生率,正确评价预防接种的风险和利益,为 疫苗使用和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疫苗使用和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及时发现、处理实施差错事故,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处理实施差错事故,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澄清公众、媒体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误解和谣传,保证澄清公众、媒体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误解和谣传,保证 预防接种的正常实施预防接种的正常实施 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和补偿提供参考依据鉴定和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AEFIAEFI监测是监测是WHOWHO对疫苗国家监管职能对疫苗国家监管职能(NRA)(NRA)评估的重要内评估的重要内 容容 1 1、AEFIAEFI监测意义监测意义 含麻疹成分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 (数据来源:2007.12008.7监测系统数据) 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20002007年国内文献) 我国应报告与调查的疑似异常反应(全国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监测方案(试行),2007年): 2、AEFI的监测内容(注册上市后的监测) 接种后24h内发生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 荨麻疹、大疱型多形红斑)、晕厥、癔症、群 发性癔症。 接种后5d内发生 血管性水肿、无菌性脓肿、局 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 炎、蜂窝织炎)、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 败血症、脓毒血症)、局部红肿(直径2.5cm )、局部硬结、发热(腋温38 . 6)。 我国应报告与调查的疑似异常反应 接种后15天内发生 过敏性皮疹(麻疹、猩红 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局部过敏性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 、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 脑膜炎 。 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 臂丛神经炎、脊灰疫苗相 关病例。 卡介苗接种后1-12个月发生 淋巴结炎、骨髓 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无时间限制 任何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 、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反应、公 众高度关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接种后24h内需报告的不良反应 急性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 无法抚慰的持续尖叫(3h以上) 低张力低应答性反应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预防接种5d内需报告的不良反应 严重局部反应 脓毒病 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或无菌性) WHO需要报告的常见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后15d内需报告的不良反应 癫痫发作,包括热性癫痫发作(麻疹/MMR疫苗接 种后6 -12d;DTP接种后0- 2d) 预防接种后3个月内需报告的不良反应 急性弛缓性麻痹(OPV接种后4- 30d;接触后4- 75d) 臂神经炎(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接种后2-28d) 血小板减少(麻疹/MMR 疫苗接种后15- 35d) 卡介苗预防接种后1 -12个月内需报告的不良反应 淋巴结炎 播散性BCG感染 骨炎或骨髓炎 需及时报告的不良反应或死亡事故 凡医生或群众认为 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一切死亡、住院或其他严重的不良反 应。 (二)、AEFI报告 AEFIAEFI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姓名姓名 性别性别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 儿童监护人姓名儿童监护人姓名 现住址现住址 接种疫苗名称接种疫苗名称 剂次剂次 接种时间接种时间 发生反应日期发生反应日期 发生人数发生人数 主要临床经过主要临床经过 就诊单位就诊单位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报告单位报告单位 报告人报告人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AEFIAEFI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既往史既往史 可疑疫苗情况可疑疫苗情况 稀释液情况稀释液情况 注射器情况注射器情况 接种实施情况接种实施情况 临床情况临床情况 其它有关情况其它有关情况 诊断或鉴定结论诊断或鉴定结论 (三)、(三)、AEFIAEFI调查调查 接到报告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立即核实,组织调查。必要时,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 给予指导或者参与调查。 卫生部门调查组原则上由临床、流行病、免疫 规划、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 定组织调查。 调查的组织 AEFIAEFI调查流程调查流程 核实报告 现场调查和 资料收集 讨论分析 初步调查 结果和建议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专家组 标本采集和 实验室检查 撰写调查报告 死亡死亡 群体性反应群体性反应 公众高度关注事件公众高度关注事件 其它其它AEFIAEFI 立即调查立即调查 4848小时内调查小时内调查 死亡死亡 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 群体性反应群体性反应 公众高度关注事件公众高度关注事件 (四)、(四)、AEFIAEFI诊断诊断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调查诊断 专家组 AEFI 接种实施 疫苗质量 不合格 合格 正确 不正确 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 疫苗质量事故 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 实施差错事故 心因性反应 某病处于前驱期或潜伏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偶合症 发生原因不能明确 不明原因反应 疫苗本身因素引起 疫苗生产中造成的质量问题引起 实施差错引起 县级及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任何医疗机构或个人均不得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 属地负责(接种单位所在地)、逐级审核的原则 县级卫生行政、药监部门认为需要调查诊断的,交县 CDC组织专家调查诊断。 当上一级对下一级的调查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可以组织 本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重新诊断。 县CDC接到需调查诊断的AEFI报告后,48小时内 组织调查。 怀疑、发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 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立即组织调 查。 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直报。 诊断专家组在调查结束后30日内做出分类诊断 ,并出具调查诊断书。 CDC应在调查诊断专家组做出调查诊断后10日内 ,将调查诊断结论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 调查诊断的时限要求 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需省、市立即组织诊断的三种情况 省、市级专家组:调查结束后3日内撰写调查报告,在 调查结束后45日内做出诊断结论 省、市CDC要在调查诊断专家组做出诊断结论后10日内 ,将调查诊断结论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同时反馈给县级CDC。 预防接种相关记录:受种者健康状况、知情同意告知以 及医学建议等; 临床病历资料:与诊疗有关的(门诊、住院)病历,体 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 料、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 疫苗管理资料:疫苗接收、购进记录和储存温度记录等 ; 疫苗质量证明:相关疫苗该批次检验合格或者抽样检验 报告,进口疫苗应当由批发企业提供进口药品通关文件 ; 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证明; 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有关的其他材料。 异常反应诊断材料应包括的内容 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调查诊断结论有争 议时,在收到调查诊断结论之日起60日内向接种单位所 在地的市州级医学会申请鉴定,并提交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鉴定所需材料。 对市州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省医学会申请再鉴定 。 争议处置 国家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 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 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 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明确受种 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级别,损害级别分级标 准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执 行。 调查诊断专家组工作依据 2004年: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2005年: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生部) 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教育部) 主要的政策、法规、规章 2006年: 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卫生部、食药监局) 2007年: 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通知(五部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卫生部部长令) 2009年 湖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省政府) 湖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管理办法(试 行)(省卫生厅) 关于切实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的通知( 省卫生厅) 我省的具体政策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有关资料保存期限: 不得少于20 年 资料保存 (一)AEFI需要进行临床处置的,医疗机构应积极进行治疗 。 (二)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AEFI调查诊断 结果有争议时,地方医学会应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 定办法的规定开展鉴定工作。 (三)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 器官组织损伤的,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 处置原则 (四)发生群体性反应或者有死亡发生的,按照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五)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 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异常反应鉴定(五)、异常反应鉴定 鉴定专家库鉴定专家库 申请与受理申请与受理 鉴鉴 定定 鉴定程序鉴定程序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流程 鉴定流程 申请 受理 收取有关鉴定材料 受种方/医学会抽取鉴定专家 约请鉴定专家并寄送鉴定材料 专家审阅鉴定材料 安排鉴定会推选鉴定组组长 专家组分析讨论,合议形成鉴定结论 预签办制作,发送鉴定书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 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 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 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 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六)、异常反应的补偿(六)、异常反应的补偿 补偿范围补偿范围 异常反应引起的死亡、异常反应引起的死亡、 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 损伤损伤 补偿性质补偿性质 因果补偿因果补偿 无过错补偿无过错补偿 一次性补偿一次性补偿 非赔偿非赔偿 补偿经费补偿经费 第一类疫苗:省级财政第一类疫苗:省级财政 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 安排安排 第二类疫苗:相关疫苗第二类疫苗:相关疫苗 生产企业承担生产企业承担 补偿办法补偿办法 省级政府制定省级政府制定 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媒体沟通机 制,引导媒体对AEFI作出客观报道,澄清事实真相,消 除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担忧。 (一)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建立发言人制 度,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统一发布信息或接 受采访。 (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重大AEFI的 新闻信息统一管理,及时发布,也可授权省级卫生行政 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与媒体沟通,普及预防 接种知识。 (四)密切关注舆情信息,及时对不实报道和谣言予以 澄清,防止事态扩大。 (七)媒体沟通 在省级和国家层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中心、药品检验机构、医学会、疫苗生 产企业等应按月或季度以例会、座谈会等形式 ,针对AEFI监测情况、疫苗安全性相关问题等 内容进行信息交流。如发现重大不良事件或安 全性问题,应及时以例会、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多部门的信息交流。 (八)信息交流 1、参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附件三常见疑似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05年版); 2、WHO常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处理原则; 五、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 则及案例 一般反应一般反应全身反应全身反应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发热发热 头痛、头晕、乏力、全身头痛、头晕、乏力、全身 不适等不适等 恶心、呕吐、腹泻等恶心、呕吐、腹泻等 处置原则处置原则 发热发热 37.537.5 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加强观察,适当休息, 多饮水多饮水 伴其它全身症状、异常伴其它全身症状、异常 哭闹等,及时到医院诊哭闹等,及时到医院诊 治治 发热发热37.537.5 及时到医院诊治及时到医院诊治 一般反应一般反应局部反应局部反应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接种局部红肿,伴疼痛接种局部红肿,伴疼痛 接种接种BCGBCG:局部红肿:局部红肿化化 脓或溃疡脓或溃疡结痂结痂疤痕疤痕 接种吸附疫苗:硬结接种吸附疫苗:硬结 处置原则处置原则 直径直径15mm15mm 一般不需任何处理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直径直径151530mm30mm 用干净毛巾热敷用干净毛巾热敷 直径直径30mm30mm 及时到医院诊治及时到医院诊治 BCGBCG局部红肿局部红肿 不能热敷不能热敷 无菌性脓肿无菌性脓肿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注射局部红晕,形成硬结注射局部红晕,形成硬结 局部肿胀、疼痛局部肿胀、疼痛 轻者针眼处流脓轻者针眼处流脓 重者形成溃疡重者形成溃疡 未破溃前有波动感未破溃前有波动感 轻者自行吸收轻者自行吸收 重者破溃排脓,有时深部溃重者破溃排脓,有时深部溃 烂形成脓腔,长期不愈烂形成脓腔,长期不愈 处置原则处置原则 干热敷,促进脓肿吸收干热敷,促进脓肿吸收 脓肿未破溃:抽脓,不宜脓肿未破溃:抽脓,不宜 切开排脓切开排脓 脓肿破溃或空腔:切开排脓肿破溃或空腔:切开排 脓,扩创剔除坏死组织脓,扩创剔除坏死组织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冲洗伤口,引流通畅冲洗伤口,引流通畅 一刀切 癔症(心因性反应)癔症(心因性反应)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头痛、头:头痛、头 晕、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晕、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 出冷汗、肢冷、阵发性腹痛出冷汗、肢冷、阵发性腹痛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阵发性抽搐、下肢:阵发性抽搐、下肢 活动障碍,四肢强直活动障碍,四肢强直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肢麻、肢痛、喉头:肢麻、肢痛、喉头 异物感异物感 视觉障碍视觉障碍:视觉模糊、一过性:视觉模糊、一过性 复视或一过性失明复视或一过性失明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翻滚、嚎叫、哭闹:翻滚、嚎叫、哭闹 其它其它:阵发性嗜睡:阵发性嗜睡 处置原则处置原则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如丧失知觉,促其苏醒如丧失知觉,促其苏醒 苏醒后酌情给予镇静剂苏醒后酌情给予镇静剂 暗示治疗暗示治疗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 尽可能在门诊治疗尽可能在门诊治疗 发作频繁不合作者,请精神神发作频繁不合作者,请精神神 经科医生会诊处理经科医生会诊处理 群发性癔症群发性癔症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急性群体发病急性群体发病 暗示性强暗示性强 发作短暂发作短暂 反复发作反复发作 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符,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符, 无阳性体征无阳性体征 女性、年长儿童居多女性、年长儿童居多 同一区域,同一环境、同一同一区域,同一环境、同一 年龄组、同一精神刺激、同年龄组、同一精神刺激、同 一时间发作一时间发作 预后良好预后良好 防治对策及措施防治对策及措施 宣传教育,预防为主宣传教育,预防为主 排除干扰,疏散病人排除干扰,疏散病人 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 疏导为主,暗示治疗疏导为主,暗示治疗 仔细观察,处理适度仔细观察,处理适度 偶合症偶合症 常见偶合症常见偶合症 急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 内科疾病内科疾病 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精神疾病 婴儿窒息或猝死婴儿窒息或猝死 鉴别与处置鉴别与处置 接种灭活疫苗,不可能引接种灭活疫苗,不可能引 起相应疾病起相应疾病 接种活疫苗,需结合临床接种活疫苗,需结合临床 资料、病原学及其它检查资料、病原学及其它检查 原因不明或多因素,由调原因不明或多因素,由调 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 明确偶合症诊断后,向受明确偶合症诊断后,向受 种者耐心解释种者耐心解释 婴儿猝死综合征(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SIDS) 病因病因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呼吸系统病变致使呼吸驱动力下降导呼吸系统病变致使呼吸驱动力下降导 致肺泡换气不足和缺氧致肺泡换气不足和缺氧 呼吸道阻塞,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增呼吸道阻塞,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增 加而致肺泡萎缩,通气换气障碍加而致肺泡萎缩,通气换气障碍 心血管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病变 胃食道返流胃食道返流 辅酶辅酶A A脱氧酶缺乏,脂肪代谢异常脱氧酶缺乏,脂肪代谢异常 家族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因素 免疫缺陷免疫缺陷 其它:如母服鸦片、吸烟、分娩时产其它:如母服鸦片、吸烟、分娩时产 程短、有窒息或羊水污染及宫内感染程短、有窒息或羊水污染及宫内感染 等等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多见于多见于1 1月龄至月龄至1 1岁的婴儿,尤以岁的婴儿,尤以2 2 4 4月龄常见,其中月龄常见,其中90%90%死于死于6 6月龄月龄 前,男性稍多前,男性稍多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春、 秋末和冬初秋末和冬初 人工喂养儿多于母乳喂养儿,早人工喂养儿多于母乳喂养儿,早 产儿多于足月产儿,尤其出生体产儿多于足月产儿,尤其出生体 重重1900g1900g者者 病前多有轻度上感,或轻度发育病前多有轻度上感,或轻度发育 异常异常 在睡眠中突然死亡,有的病例有在睡眠中突然死亡,有的病例有 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缺氧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缺氧等 维生素维生素K K缺乏缺乏 发病机理与临床特点 发病机理 VitK激活体内凝血因子 VitK缺乏:凝血障碍、人体出血,颅内 出血,死亡 体内凝血酶原降低30%时有出血倾向, 减少至20%自发性出血 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烦躁不安、异常吵闹,特殊 尖叫 多有嗜睡、昏迷、呕吐、全身抽搐 颅内出血、肌内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可伴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 肺出血 晚发性VitK缺乏 2周-3月龄,1月龄母乳喂养儿多 发病率410/万活产儿 农村多发,颅内出血最常见 预防措施 新生儿出生后lh开始,每次口 服VitK2mg,共10次,每次间 隔10d,或 给乳母每次口服10mgVitK,共 10次,每次间隔10d 孕妇多食用富含VitK的食物 必要时妊娠34周后口服VitK1 ,每日20mg,每天1次,至分 娩 乳母未使用VitK者,建议检测 有无VitK缺乏;如缺乏,及时 补充 危险! 农村地区 母乳喂养儿 第2剂HepB 预防接种突发死亡的处置预防接种突发死亡的处置 稳定家长情绪,缓解矛盾,稳定家长情绪,缓解矛盾, 避免形成对峙避免形成对峙 立即赴死者家中对家长表示立即赴死者家中对家长表示 关心和慰问,了解情况,尽关心和慰问,了解情况,尽 快调查处理快调查处理 召集当地行政领导召集当地行政领导( (乡、村乡、村 长等长等) )和死者家长所在单位和死者家长所在单位 领导,通报事情经过和处理领导,通报事情经过和处理 原则,协助做好死者家长工原则,协助做好死者家长工 作作 避免过激言行,尽量避免谈避免过激言行,尽量避免谈 论死亡与预防接种的敏感话论死亡与预防接种的敏感话 题题 对家长的过激言行保持克制对家长的过激言行保持克制 ,缓解矛盾,缓解矛盾 向家长解释,死因必须经过向家长解释,死因必须经过 调查了解后,由诊断专家组调查了解后,由诊断专家组 确认,任何个人和单位的诊确认,任何个人和单位的诊 断或表态都不能作为诊断依断或表态都不能作为诊断依 据据 对家长少承诺,少表态,减对家长少承诺,少表态,减 少后期处理中的麻烦少后期处理中的麻烦 尽量保护施种者,减轻基层尽量保护施种者,减轻基层 工作人员的压力工作人员的压力 妥善保存尸体,力争尸检妥善保存尸体,力争尸检 提高效率,切忌久拖不决提高效率,切忌久拖不决 稳稳忍忍准准快快 1、接种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 (1)保持局部清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治愈 (2)水泡或脓泡 小水泡:络合碘消毒 大水泡:注射器抽脓 必要时5%-10%异烟肼软膏、 利福平外敷 溃疡:局部消毒、 10%异烟肼软膏、 利福平用凡士林纱布外敷 BCG引起的异常反应的处理 深部脓疡:有波动时用消毒空针抽脓、 生理盐水冲洗 注入链霉素、 异烟肼溶液保留,每周一次 切开排脓 肉芽组织增生:用消毒剪剪平 局部瘢痕疙瘩 早期:热敷,3-4次/日,10-15分钟/次 脓疡:消毒注射器抽脓,2%异烟肼溶液保留 手术切开排脓 破溃:10%异烟肼软膏、利福平外敷 严重者口服异烟肼3-4个月 2、BCG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BCGBCG淋巴结炎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接种后接种后2-62-6个月个月 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 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1cm或发或发 生脓疡破溃生脓疡破溃 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抗酸杆菌阳性,抗酸杆菌阳性,BCGBCG株株 淋巴结组织检查呈结核病变淋巴结组织检查呈结核病变 治疗治疗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 用异烟肼粉末或加利福平涂敷用异烟肼粉末或加利福平涂敷 大龄儿童可链霉素局部封闭大龄儿童可链霉素局部封闭 脓疡破溃趋势脓疡破溃趋势 及早切开,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及早切开,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 或利福平纱条引流或利福平纱条引流 脓疡自发破溃,用对氨基水杨酸软脓疡自发破溃,用对氨基水杨酸软 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 卡介苗接种所致的淋巴结反应,不能诊断为结核病 ,因为卡介苗接种与结核杆菌引起的病例改变有着本质 的区别,前者引起的病理改变是良性的,退行性的,可 自然消散不留痕迹 卡介苗接种全身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引起卡介苗接种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存在免疫缺陷所 致,例如先天性胸腺缺损或发育不全的病人易发生卡介苗接种全 身性感染。 主要表现为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类似血行播散性结核样改变。 X线检查无胸腺影或比正常胸腺影小,T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下, 病变部位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理想,多 数因卡介苗播散或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而死亡。 3、全身性卡介苗感染 及时上报 72小时内,封闭治疗:普鲁卡因2-4ml、异烟肼 50mg 扇形封闭,每日一次 抗痨治疗:每公斤体重10mg/日 3-6个月 局部溃疡、脓肿、淋巴结肿大,按强反应处理 4、BCG超量(深部)接种的处理 局麻后,纵行切开皮肤及肉芽肿壁,用乳突 刮匙轻轻地刮尽皮下及基底部的肉芽组织和坏 死组织,尽量保持未变色的皮肤,如皮肤已发 紫坏死,则剪掉修齐。并用金属探针探察,如 有深部瘘道同样地把肉芽组织刮掉;用5异烟 肼冲洗。 超量(深部)接种的手术治疗 上海市崇明县结核病防治所张志昂等报道(中国 防痨通讯,1982,1:35)1980年3月将96例皮 内卡作皮下接种,43例局部出现冷脓疡,36例 进行了外科清除治疗。 治疗效果:经外科清除后很快愈合: 最早为5天, 最迟为18天, 平均10.6天。 BCG超量接种的预后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临床类型临床类型 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疹 荨麻疹荨麻疹 大疱型多形红斑大疱型多形红斑 麻疹麻疹/ /猩红热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阿瑟氏反应阿瑟氏反应 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 处置原则处置原则 停用可疑、相似疫苗停用可疑、相似疫苗 多喝水或输液,促进致敏多喝水或输液,促进致敏 物质排出物质排出 抗过敏药或解毒药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支持疗法支持疗法 过敏性皮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疹荨麻疹 接种后数接种后数h h数数d d发生发生 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水肿性红斑、水肿性红斑、 风疹团风疹团 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 深红,周围苍白色,压之深红,周围苍白色,压之 褪色,边缘不整褪色,边缘不整 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 伏,速起速退,不留痕迹伏,速起速退,不留痕迹 重者融合成片,奇痒重者融合成片,奇痒 过敏性皮疹麻疹过敏性皮疹麻疹/ /猩红热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 接种后接种后3 37d7d 斑丘疹,隆起皮肤表面,斑丘疹,隆起皮肤表面, 色鲜红或暗红色鲜红或暗红 耳后、面部、四肢或躯干耳后、面部、四肢或躯干 多少不均,散在或融合成多少不均,散在或融合成 片片 过敏性皮疹大疱型多形红斑过敏性皮疹大疱型多形红斑 接种后接种后6 68h8h或或24h24h内内 注射局部及附近皮肤注射局部及附近皮肤1 1 数个丘疹数个丘疹 伴发热伴发热 3 35d5d后疹处出现水疱后疹处出现水疱 疱液淡黄、清晰疱液淡黄、清晰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 过敏体质儿童过敏体质儿童 含有微量鸡胚细胞、小牛含有微量鸡胚细胞、小牛 血清等致敏原的疫苗血清等致敏原的疫苗 周围循环衰竭症侯群周围循环衰竭症侯群 临床经过临床经过 接种后数接种后数minmin30min (30min (个个 别别1 12h)2h) 全身发痒、局部或全身皮全身发痒、局部或全身皮 肤红疹或荨麻疹、水肿肤红疹或荨麻疹、水肿 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 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 痉挛痉挛 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血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血 压下降、昏迷压下降、昏迷 救治不当,可致死亡救治不当,可致死亡 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 接种不久或最迟接种不久或最迟1-21-2天内天内 急性局限性水肿急性局限性水肿 无痛性肿胀无痛性肿胀 皮肤紧张发亮、瘙痒、灼热皮肤紧张发亮、瘙痒、灼热 境界不明显,淡红色或较苍白境界不明显,淡红色或较苍白 ,质地软,质地软 不可凹陷性水肿不可凹陷性水肿 逐渐扩大,可至整个上肢逐渐扩大,可至整个上肢 眼睑、口唇、包皮、肢端等部眼睑、口唇、包皮、肢端等部 位也常发生位也常发生 常伴荨麻疹常伴荨麻疹 出现急、消退快出现急、消退快 不留永久损害,不留痕迹不留永久损害,不留痕迹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1 17d7d 起病急,接种部位紫癜病理改变起病急,接种部位紫癜病理改变 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炎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炎 及肾脏损害及肾脏损害 皮肤紫癜皮肤紫癜 下肢、臀部多见下肢、臀部多见 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 初为红色斑疹或荨麻疹样丘疹初为红色斑疹或荨麻疹样丘疹 ,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大小不等,压之褪色 数数h h为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