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警务”十种表现及成因_第1页
“防御性警务”十种表现及成因_第2页
“防御性警务”十种表现及成因_第3页
“防御性警务”十种表现及成因_第4页
“防御性警务”十种表现及成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御性警务防御性警务”十种表现及成因十种表现及成因 在西方国家的医学院校,每一届学生毕业之际, 都要面对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塑像庄严宣誓: “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怀,终生不渝”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体现了医疗文化所蕴含的仁爱性、道德性,这种千百年来 传颂不衰的医疗文化中浓郁的人道精神正日渐式微,各地 医疗纠纷诉讼索赔案例大幅攀升表明,医患之间的关系正 有转化为切切实实的利益与法律冲突之势。 无独有偶,随着目前公安工作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的社 会治安管理模式,过渡到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社会 治安管理,从而履行公安机关职责的转型时期,传统的警 民关系日益如同医患之间的关系。警务过程中的过失与错 误,亦难免被民众或部门诉讼、索赔、指责,同许多医生 由于恐惧与患者“对簿公堂” 、凡大病小疾均以“防御性医 疗”来减免“差错”的对峙心理类似,当前,警察亦常常 被警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所困惑,且这种“差错” , 无论是主观上的原因、还是客观上的因素所致,都难免遭 遇诉讼、索赔、指责。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警务中的“弄 刀者伤手,打跳者伤足” (诸葛亮语) , “惹祸上身” ,有的 公安民警常常是“兵马未动” , “防御”先行,概括起来, 有十种表现: 凡事以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多一事不 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所事事,故而,不求有功,但求 无错。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算一算”出现 “差错”的概率有几何?否则,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有“差错” ,难免“都是自己惹的祸” ,就“是祸躲不 过”了,只有自觉“防御”万无一失之后,才敢谨慎上前, 甚至“军令如山倒” ,还得“稳坐钓鱼船”:是“直挂云帆 济苍海” ,还是“沉舟侧畔”让“千帆”先过?毕竟,如今 凡事都可能“枪打出头鸟” ,惟有“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 是第一条。 警务中出了“差错” ,虽明知责任在于自己,也懂得 “好汉做事”应该“好汉当” ,但以为“惧怕”担当责任后, 非但“好汉”当不成,倒把自己逼入进退两难的境界。据 此,为求明“错”保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采取“补 救”措施“防御”之,以保证“好汉不吃眼前亏” 。有例为 证:某派出所错误地放走一犯罪嫌疑人,之后被受害者投 诉,事后,从所长到警员,竟个人凑资近万元给受害者作 为“补赏” ,以求其放弃投诉的权力,终究于事无补。如此 “补救”的结果,一旦“大难不死” ,则暗自庆幸“必有后 福” ,但当无济于事之时,则惟有怨天尤人:经验不够老道, 手脚不够利落,后台不够牢靠。到头来,不定还会“心有 不平一声吼”:谁说我这是“撞了南墙不回头” 、为何他人 不“撞”唯我独“撞”?这是第二条。 面对上门报警求助民众,虽不是从内心“冷、硬、横、 推” ,但也决非以诚相待,而是以“恐”相见,唯恐得罪了 所谓“刁民” , “一失足成千古恨” 。特别是“110”开通之 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来“念”给警察“听” ,起初, 警察们尚能有“经”必“ 听” ,天长日久,才发觉有的 “经” ,原本就不属警务范畴,自己根本“听”不懂,或 “听”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又不敢不“听” ,因为社会 各界似乎早就全方位地认定警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 会“念经”自然会“听经” ,会“听经”更应会“通经” , 总之,你得博古通“经”!假若你以为这是非警务活动冲 击了正常的警务工作,想要“遇到歪经绕道听 ” , 即难免被人“较真”为失职、指责有悖于“人民警察为人 民”的宗旨、是不称职的,到了这种地步,你就往往“百 口莫辩”了。于是乎,与其如此“说不清、道不明” ,以后 凡碰到诸如此类的难题尤其是非警务活动,为了不“失职” 而“称职” ,干脆“惹不起躲得起” ,来个“金蝉脱壳” 。无 怪乎有的人对此大惑不解:莫非如今真是“警察怕民众, 民众怕流氓,流氓怕警察”不成?这是第三条。 对于非警务活动,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下达的有 可能触及法律法规的众多非警务活动,不是据理陈述,晓 其利害,进而倡导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办事,而是瞻前顾后, 唯“令”是从,以为“端人家的碗” ,就该“属人家管” 。 于是,诸如农村为催收农业税而扛猪揭瓦、实行计划生育 而捆绑结扎、城市为市政规划而强制拆迁房屋等场合,便 出现了奉“令”是从的警察身影,而一些警察也以为,此 举虽于法不符,于理不通,于民情不融,但只要是与政府 与领导高度“保持一致” 、且在他们“防御”之后,再稍加 “防御”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太“过激”就行了,到时候,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是第四条。 当本地“南霸天” 、 “北霸地”式的地痞流氓横行城乡、 或是诸如黄、赌、毒之类的社会丑恶现象毒害一方之时, 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斩草除根,以确保一 方平安,而是心有“顾忌” ,以为这些人和事的背后,必有 某些“参天大树”级的政府官员或内部人员作保护伞,倘 擅自处置,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自己倘不知天高地厚地“蚍蜉撼树” ,弄不好“大树”岿然 不动,自个却莫名其妙地先行倒在大“树”下了。如此而 来,最好的“防御”措施就是:每当因此招致民怨载道之 时,就先行“隔靴搔痒”式的整治一番,对上对下暂且作 个交代,待更高一级的领导闻讯“拍案批示”或俟“严打” 展开,再“从重从快”乃至“不管涉及到谁,决不手软” 也不迟。这是第五条。 对一些信手拈来、举手之劳的群众报警求助之事,不 是速战速决, “马到成功” ,而是按部就班、繁文缛节, “一 个都不能少” 。就像有的医生对头痛患者必作 CT 检查、对 胃病患者必做胃镜检查、对腰痛患者必作摄片检查、对咳 嗽患者必拍胸片检查一样,惟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比如迁移户口,从提出申请到填表到审批盖章,从必须携 带身份证到携带户口本、户籍证明、准迁证、结婚证、出 生证等等,缺一不可,或即使手续齐全,只要是缺了某个 旁证或领导签字,就“今天的事明日办” 。如此“防御”的 指导思想是:哪怕是让人们多几重奔波之苦,多几道埋怨 咱办事效率低下的怨言,也要减免几分因自己在程序、材 料上的过错而遭受的“非难” 。至于对民众翅首以盼的大事、 急事,更是小心谨慎,沉着“防御” ,以免自己因好心“急 事急办” 、 “特事特办”而“乱了章法” ,种下“忽视群众利 益,草率从事”的祸根。这是第六条。 警务中受了委屈或是被个别民众告了“冤状” ,往往不 想替自己“讨个说法” ,而要“打掉牙往肚里吞” ,或即使 有了“秋菊打官司”的念头,也以为是“秀才遇着兵,有 理说不清” ,于事无补。这是由于 ,在众多世人的眼里, 千不该万不该,当警察的都不该“知法犯法” ,而在公安机 关内部,因为“从严治警”等缘故,也常常要求警察不论 有无主观过错,一律先行自查自纠,再组织查处!甚至在 给蒙受“冤假错案”之屈的警察“平反昭雪”之后,仍然 要求他们“汲取经验教训” ,做到“浪子回头金不换” ,以 时刻保证自已“洁白如玉” 。只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经历如此深刻的“教训” ,必然会使相当一部分人“吃一堑 长一智” ,反而更重视“防御”了,至于所谓的“回头浪子” ,在他们看来,原本就成不了“金不换”的!否则,人们 就不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说。到了这个时候,你再 要求他“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自然无从谈起。这是第七 条。 经费无保障,装备无着落,技术无更新,于是,诸如 赤手空拳斗持枪歹徒、破烂的吉普车追赶凶手的“宝马” 、 几只陈旧的照相机、镊子、钳子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勘查 箱”之类的“老牛拉破车” 、 “鸟枪当炮使”的现象屡见不 鲜,且“拉”得了一时是一时, “使”得了一日是一日。反 正, “要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 ,如今财政下拨的“皇 粮”不够吃,罚没的“杂粮”不敢吃,尚不知明天的日子 是否“涛声依旧”?何况许多人的衣袋里还都还搁了一叠 数月甚至数年无法报销的办案及差旅费发票呢。这就好比 一匹马,倘若天天连“吃”都“不够吃、不敢吃” ,自然也 成不了“千里马” ,因而,你也别指望他凡事都能“马到成 功” ,特别是在危、难、险、重之际,其没有“丢盔弃甲” 、 “抱头鼠窜”且能“防御”得“马在阵地在” ,早已是功德。 这是第八条。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本是公安机关的行政、 执法的原则要求,但如今许多法律上的瓶颈,在一定程度 上已束缚了警察的手脚,令他们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加 以“防御” 。比如说:面对大街上“站街女”搔头弄姿、 “三陪女”穿梭其间、贩卖色情光碟的人招摇过市等轻微 违法人员,你若想“赶尽杀绝” ,见一个抓一个,又苦于无 明确的法律法规上的惩处依据,反之,你若是视而不见, 社会各界则道你在“姑息养奸” ;再如,对盗窃的立案标准, 1992 年公安部确立的是“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 以 500 元为标准” ,然现实情况却是,这边公安机关立了刑 事案,那边到了检察院,却要 XX 元为起点(经济比较好的 地区的标准) ,弄得警察们无所适从,抓了又批捕不了,不 抓或即抓即放,老百姓又说你“纵容犯罪” 。诸如此类,有 的时候,当警察便只有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天由 命罢了。这是第九条。 长久以来的宣传教育,常常格外强调公安机关预防犯 罪的职能,否认影响发案数量的相关因素繁多而复杂,否 认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不是控制发案数量的决定因素,否 认发案数量的多少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不像人们想像的那 样密切,进而否认预防犯罪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就 很容易使社会各界人士产生“犯罪预防是公安机关的事” 的错误认识,从而,既加重了警察的精神负担,认为自己 是“鞭长莫及” ,又不利于警察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预防 犯罪,造成公安机关“孤掌难鸣”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尽 管公安民警在日后打击预防犯罪过程中“出生入死” ,但违 法犯罪现象照旧是居高不下,民众对违法犯罪现象照旧是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乃至公安民警让他们为破案协助 提供点线索、或作个旁证都成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天长日久,一些警察也难免要以“防御”不出大的“娄子” 为己任。这是第十条。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防御性警务”不是公安民警的 积极行为,而是他们一种被动的响应。它以降低广大民众 对公安民警的信任、以损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 旨为代价,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固然,造成“防御性警 务”的成因有多样,但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久以来的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使得许多警察 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以保证警务中的公平、公正、 公开。在法律职业化几乎成为全球化趋势的今天,中国的 法律职业化建构尚是一个未曾真正启动的历史性大工程。 从我们对公安机关的传统定位来看,它是“无产阶级专政 的工具” ,自身并无独立价值,惟有为“中心工作”服务, 从土改、反右、大跃进、四清、到今天的以“改善投资环 境”为中心,直至具体到为“重点投资业主”提供重点保 护,都很难真正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髓。凡 此种种,今天有些警察,正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对林黛 玉所说:“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任凭我怎么不 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 , 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也 说过:“老爷说是通奸谋杀,自然是通奸谋杀的了” ,既然 “老爷”说的准“没错” ,咱当警察的尤其是普通警察就只 有像贾宝玉那样的恐惧“有错”了,至于如何避免“有错” , “防御性警务”倒不失为警务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至于因此有可能进一步萌发寄生意识、转化为精神无赖, 则另当别论。事实上,法律要公正,警务亦要权衡利弊, 从法律固有的公正以及警察的职业道德角度看,一次悲剧 事件的负罪感已足以惩罚警察终生。 二是,当旧有的法律法规在当前社会民主法制进程中, 有些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和修订。比如说, 国家取消了收容送 制度后,相关的配套措施却未能跟上去,以致警察在 从事警务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在城市街头无正当职业四处 流浪的人员、夜间无正当理由留宿街头的人员以及在公共 场所伺机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现有法律法规已不足于让 他们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你总不能时时处处强调 公安机关“摸着石头过河” ,因为“再好的水手,也有呛水 的时候” ,一旦“摸”着不慎 ,恐怕“石头”没“摸”着, 倒把自个给“摸”进了“漩涡” 。 三是,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警察的权益不够 明确,对警察强调过多的只是责任和义务,而对怎样保障 警察的权利、福利待遇乃至生命权力都很少涉及保障,即 是说,要求“从严治警”的多, “从优待警”的少。特别是 面临社会转型时期,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难顶用,出了 问题则一古脑全推在具体从事警务活动的警察身上, 韩非 子云:“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拿今天有的警察的话来 解释,就是如今有了好事轮不到警察,一有坏事就与警察 有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一旦确定有“过错”警察的 惩处,有关部门甚至完全不考虑惩处的“游戏规则” ,更多 的则是依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所谓“天理” 、 “民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