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1页
肥胖病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2页
肥胖病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3页
肥胖病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4页
肥胖病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谁都想成为 全美9大身材 减肥很困难 老鼠也难幸免 肥 胖 症 什么是肥胖? 肥胖的定义 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 ,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控制才能达到 减重并维持; 量:超过体重20%,并非指实际体重 肥胖是一种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 早在1948年肥胖就被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定义为一种疾病 尽管肥胖不断被定义为一种疾病,但人 类只是最近几年才逐步意识到它是一个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不容忽视的问题 西方国家肥胖的发病率 欧洲欧洲 * * 美国美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 * 肥胖 (%) 50 40 30 20 10 0 瑞典 爱尔兰 西德 比利时 西班牙 白色人种 白色人种 丹麦 英国 东德 法国 意大利 黑色人种 土著 女性 男性 *BMI 30 kg/m2; *BMI 27.3 kg/m2 (女性), 27.8 kg/m2 (男性) 中国城乡青壮年肥胖率发展趋势 10% 12% 15% ? 0% 5% 10% 15% 20% 25% 1982198919922002 BMI25 1992年中国营养调查 中国部分省市肥胖率 %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 中国学生肥胖率发展趋势 3.38 7.18 2.75 8.65 0 1 2 3 4 5 6 7 8 9 女生男生 1985 1995 1985和1995全国30万在校学生调查 肥胖的后果 心血管危险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糖尿病 中风 骨关节炎 癌肿 肥胖的后果 肥胖发生疾病的危险性(WHO,1998) 高度增加中度增加轻度增加 (RR*3)(RR 2-3)RR (1-2) 2型糖尿病冠心病 癌症(子宫内膜癌,大肠 癌,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 ) 胆囊疾病高血压 血脂异常骨关节炎 膝关节和髋关节 性激素分泌异常 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和痛 风 多发性卵巢囊肿综合征 呼吸困难不育 腰背痛 睡眠呼吸暂停增加麻醉危险性 母亲肥胖引起胎儿缺陷 美国女性中根据体重指数分类 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 相对危险 (经年龄校正) 100 60 80 40 20 0 =35.0 体重指数 (kg/m2) 竖线代表95可信区间 Data derived from Colditz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5; 122: 481? 美国女性根据腰围分类 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 相对危险 7175.9 24 20 16 12 8 4 0 =96.4 Adapted from Carey et al. Am J Epidemiol 1997; 145: 614?, with permission 腰围 (cm) 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Framingham研究 Hubert HB, et al. Circulation 1983; 67: 968?7 肥胖是预测到的下列疾病的长期危险因素: 预测值与年龄、血浆胆固醇水平、血压、吸烟与否、左心 室肥大或糖耐量改变无关 肥胖是一显著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肥胖是一显著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危险性上升 猝死 2.8 中风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 1.9 冠心病 1.5 美国女性按体重指数分类 因冠心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 相对危险性 6.0 4.0 2.0 0.0 =32.0 体重指数 (kg/m2) Adapted from Manson et al. N Engl J Med 1995; 333: 677-85, with permission 中国14人群肥胖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 1995 14 人群流行病调查, 北京阜外医院 至少有一项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肥胖是中国人群糖尿病发展的 主要原因 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b2% - 3% 中国农村 b4% - 5% 北京 b6% - 7% 台湾 b10% - 12% 香港 b10% - 12% 澳州华人 b17% 毛里求斯华人 菲力普 詹姆斯教授,世界肥胖工作组主席,中国肥胖问题研讨会发言 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直接费用 Data from Wolf and Colditz. Am J Clin Nutr 1996; 63(Suppl): 466S?S 年花费 (10亿美元) 胆石症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 12 10 8 6 4 2 0 体重指数 (kg/m2) 2324.9 2528.9 =29 与肥胖有关的间接费用 Adapted from Narbro K, et al. Int J Obesity 1996; 20: 895?03 病休 (天数) 丧失劳动力者津贴 (%) 303940495059303940495059 年龄 (岁)年龄 (岁) 80 60 40 20 0 25 20 15 10 0 5 肥胖者 非肥胖者 肥胖的起因及治疗 体重增加的生理机制 能量摄取 能量消耗 控制和调节因素 遗传 饮食结构 体力活动 基础代谢 产热 肥胖的病因学 生活方式 心理学因素医学因素 遗传因素 肥胖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的影响来自多基因作用结果。 BMI、皮褶厚度、局部脂肪分布、 热量摄入代谢率、热量消耗、休息时代 谢率等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同卵孪生共患性研究支持上述结论。 主基因作用 与肥胖相关的基因研究: 瘦素(Leptin)基因 瘦素受体基因 神经肽Y基因 3肾上腺能受体基因 解偶联蛋白基因 发病途径 瘦素和瘦素受体途径 肥胖者瘦素水平升高中枢瘦素抵抗状态 受体水平?受体后水平? 食物摄取中枢途径 调节食欲的重要中枢神经肽神经肽Y,胆囊素 外周产热途径 通过3肾上腺能受体和解偶联蛋白作用 激素调节途径 皮质醇和胰岛素影响体重调节 瘦 素 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分子量为 16,000,由肥胖基因编码,主要有以下作用: 作为周围和中枢的传递信号,根据体脂的含量对摄 食和耗能做出适当的调节 作为饥饿信号,激发下丘脑垂体轴对营养 缺乏作 出反应 肥胖的病因学 生活方式 心理学因素医学因素 遗传 肥胖 环 境 因 素 吸烟: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或戒烟者的BMI低 饮酒 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 运动不足 饮食因素:高热、高脂、减少食用蔬菜 生活方式 激素合成异常 Egger和Swinburn近年提出超重和 肥胖的生态模型,将肥胖理解为 “病理环境中的正常生理过程, 指出肥胖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环境 高脂饮食促使体重增加的机制 脂肪性食物 : u口味好 u易咀嚼 u不易产生饱食感 脂肪蛋白质或 碳水化合物 能量 9 千卡/克 能量 4 千卡/克 是什么引起中国肥胖人口急剧增加? 由于动物性食品摄入和烹调油用量的增加,引起脂 肪摄入增加? 饮酒和高糖饮料? 交通工具由汽车或助动车代自行车或步行? 电梯代替楼梯? 家用电器的普及? 电视收看增加而休闲活动却不断减少? 不健康的食品 啤酒肚 压力之下 典型生活方式 肥胖症的诊断 体重(kg) 体重指数= 身高(m2) 分类 体重指数(kg/m2) 相关疾病危险度 正常范围18.5-23.9平均水平 超重 2427.9轻度增高 肥胖 28中度增高 中国肥胖防治指南诊断建议 诊断 女性女性 2尺4寸(80cm) = 危险度增加1 男性男性 2尺7寸(90cm) = 危险度增加1 cm 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2000 诊断腰围:腹腔内脂肪量的代表性指标 诊 断 标 准 欧 洲 分类BMI(体重/身高2)相关疾病的危险 性 体重过低18.5低(但其他疾病 危险性增加) 正常范围18.5 24.9平均水平 超重25 肥胖前期25 29.9增加 I度肥胖30 34.9中度增加 II度肥胖35 39.9严重增加 III度肥胖40极为严重增加 胖得满不在乎 肥 胖 的 预 防 普 遍 性 预 防 针对人口总体的措施,应以稳定肥胖水平并最终减 少肥胖发生率为目标。 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提倡体力活动以及减少吸烟和 饮酒等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及相关疾病 ,达到普遍性预防的目的 选 择 性 预 防 目的在于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以 便使他们能和危险因素作有力的斗争 可以在学校、校区中心以及一级预防场 所等易于接触高危人群的地方进行 针 对 性 预 防 主要是在已经超重或者具有肥胖生物学指标但 仍不属于肥胖的个体中进行,目的在于预防体 重的增加以及降低体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已经存在相关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 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应当成 为针对行预防的主要对象 治疗长期目标 项目治疗成功标准 减轻多余体重5-6kg或初试体重的10 维持BMI23 / 血压任何程度的下降 血糖任何程度的下降 血糖控制(HbA1c)任何程度的下降 其他危险因素任何程度的下降 治疗措施 改变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极低热能饮食 治疗选择( BMI 23-25kg/ ) 膳食活动药物极低热能膳 食 手术 无其他危险 因素 腰围增加 DM/CHD/HT/H L 治疗选择(BMI 25-30kg/) 膳食活动药物极低热能膳 食 手术 无其他危险 因素 腰围增加 DM/CHD/HT/H L 治疗选择(BMI 30kg/) 膳食活动药物极低热能膳 食 手术 无其他危险 因素 腰围增加 DM/CHD/HT/H L 生活方式的改变 控制体重的策略包括: 膳食 增加体力活动 改善生活习惯和观念 膳食治疗原则 平均分配膳食,不应漏餐 足够量的膳食,避免餐间加点心 热能分配:脂肪和油20-30%,蛋白质15%, 碳水化合物占55-65% 鼓励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糙粮 限制酒精摄入 饮食特点 碳水化合物:占40-50%,即100-137.5g/1000 Kcal,食物纤维不限制,每日不低于6g. 蛋白质:20-30%,即50-75/1000Kcal. 脂肪:25-30% 每周饮酒:白酒不超过40ml,黄酒不超过4两,啤 酒不超过2罐. 饮食计算 基础代谢率(BMR) WHO计算BMR的公式 女性18-30岁=0.0621实际体重2.0357 31-60岁=0.0342实际体重3.5377 60岁=0.0377实际体重2.7545 男性18-30岁=0.063实际体重2.8957 31-60岁=0.0484实际体重3.6534 60岁=0.0491实际体重2.4587 以上是Mjoule为单位,转换成Kcal/天则240 每天活动量 轻体力劳动:能量消耗每天 1.3BMR 重体力劳动:能量消耗每天 1.5BMR 每天所需热卡 每天消耗量(1.3BMR)减去 400Kcal 体力活动 依年龄和特定文化不同 强调增加习惯性的日常活动,如步行和爬 楼梯 不必进行高强度活动,轻到中度以足够 药物治疗 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药物治疗 饥饿感或明显的食欲亢进导致增重 存在相关的伴发疾病,包括IGT,HL,HT 存在其他有症状的并发症,如严重的骨关节炎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反流性食管炎 减肥药物的分类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通过5-羟色胺旁路:芬氟拉明、氟西汀 通过去甲肾上腺素旁路:麻黄素、芬特 明 通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旁路:西 布曲明 减肥药物的分类 作用于胃肠系统 二甲双胍 奥利司他 白色脂肪细胞 细胞中含有一个几乎与细胞等大的脂 滴,又称为单泡脂肪细胞。 血管神经不甚发达,体内绝大部分脂 肪属于次类。 棕色脂肪细胞 定义:细胞内含有许多分散小滴脂肪,又称 多泡脂肪细胞,血管神经较丰富,人体分布 较少。 特征:有大量的线粒体,血供丰富,主要功 能为产热 棕色脂肪组织在消瘦、正常及肥胖三者中呈 递减 减肥食品内含有违禁药物一览 宁红新效减肥茶重庆法制报 注销上海卫生局芬氟拉明常青春健美素减肥胶囊 再青春苗条素胶囊 98.4.20 上海青年报 梅山减肥茶 安非拉酮常青春健美素减肥胶囊 注销卫生部芬氟拉明再青春苗条素胶囊98.4.25 北京晚报 曾氏减肥饼 速尿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