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 本节课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古诗文中学些 什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古诗文的学习?如何应对 初三升高中考试?等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进行的系统性 的指导。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学习流程,力求使学生对古 诗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掌握,多角度的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 文的阅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鉴古知今和古为今用的能力。 同学们,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正是我们采摘丰硕 果实的时候!我们期待的中考就要来了,如何争取中考的 胜利?本节课将针对古诗文部分进行专题的学习,作文 50 分) 。 1、背诵、默写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词及古文中的重点 段和名言警句。 2、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和“之” “其” “于” “以” “而” 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借助注释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4、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并且能结合自 身体验和现代生活实际作出评价。 根据同学们课前的练习反馈,准确率达到八成,比去 年市的中考率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写漏字,错别字,书写不规范! 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默写错一个字要扣分,这还跟 卷面的得分有直接关系,如果不规矩写字,给人模棱两可 的印象,会造成考场双重失分。所以同学们要注意养成书 写的好习惯,合理分配时间,作好背诵计划。 1. 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选材于 课文下的注解,重点在实词。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的词, 一般就考 1 个。) 例如:XX 年中考题曹刿论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挑拨离间 B.遂逐齐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例如:XX 年中考题记承天寺夜游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选段内容的理解及主旨:主要考两种题型: 用原文回答 例如:XX 年中考题曹刿论战 5.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例如:XX 年中考题曹刿论战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 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 例如:XX 年中考题记承天寺夜游 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 4 个字概括为:。(3 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的语句。 例如:XX 年中考题曹刿论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义,关键字词一定要落 实到位。 ) 达无语病 雅有文采 文言文翻译主要方式、方法: 主要方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整体把握,根据语 境求译。 翻译时,首先应反复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在翻 译过程中,要学会以下几种方法:留 增 删 调 换。 留:即保留原样,不用翻译。留的内容包括:国号、 朝代名、年号、官名、人名、地名、器物名称。一般名词, 都不要译。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 增:文言文中多有省略句,翻泽时要把省略了的成分 增补出来。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删:就是删去原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文言中, 有的助词只帮助表达语气,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表示 停顿,也不要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 节,要删去;有的起某种连接作用,在翻译时也可不译。 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公将鼓之。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调: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用本字。文言 多用单音词,要相应地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如: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换: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致, 翻译时要作调整,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如介词结 构后置作补语,翻译时,要先把介词翻译出来作状语,用 在动词之前。 如: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其一犬坐于 前。 4.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 例如 XX 年附加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6 分)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 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 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 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 必多拯溺者矣。 (选自冯梦龙著智囊) 府:指国库。子贡:孔子的学生。赐:子贡的 名。子路:孔子的学生。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 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 分) 答: (2)文中第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 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 分)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 拯溺者矣。 的标志: 句首发语词:夫、盖、故、以、其、然、则、而、 虽 句尾语气词:也、乎、耶、哉、焉、罢了 固定结构句式:其邪,其何,安也, 者,也,此耳, “曰” “云”后面须断句。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