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区汽车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某新区汽车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某新区汽车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某新区汽车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某新区汽车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全球汽车市场分析(一)全球汽车市销售市场分析1.2011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分析2011年在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推动下,全球轿车市场以7%的增幅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总数超过6600万辆,家用小汽车迅猛增长成为全球车市的主要推动剂。从对2009-2011年主要国家汽车销售增长率与未来预期统计中可以看出,2009年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多数出现负增长,而在新兴市场,除俄罗斯外均获得快速增长,中国和印度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0年,北美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有所改善,汽车行业逐渐恢复增长;欧洲国家市场表现依旧疲软,在欧洲汽车销量前五位的国家中,除英国、西班牙年度销量微幅增长外,其他国家均呈现负增长;而亚洲及新兴市场却一片繁荣,领跑全球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增速最快,中国、印度依旧保持飞速增长,俄罗斯开始恢复性增长,巴西增速稳定。 2011年,美国汽车市场销量为1278万辆,同比增长了不到10%。这个增幅相比于销量分别为1040万辆和1160万辆的2009年和2010年来说,已经充分证明了美国经济和汽车市场复苏。相比欧洲汽车市场的低迷,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增长也有所放缓。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预计,2012年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预计,2012年全球轿车销量将增加5左右。(1)亚洲其他国家汽车市场日本:2011日历年下降16.7%日本去年12月份轿车、卡车和大客车的新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3.5%,为连续第四个月增长,因汽车制造商提高了产连以完成去年3月11日地震导致生产中断后出现的大批积压订单。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1月5日称,日本去年12月份新车销量共计22.196万辆,而2010年同期的水平为17.9666万辆。去年12月份新车销量表现强劲的另一原因是2010年同期比较基数偏低。受日本政府于2010年9月取消节能汽车补贴影响,当年12月份市场购车需求低迷。在2011日历年,日本汽车销量共计269万辆,下降16.7%,主要受到去年3月日本东北部地震和海啸以及去年晚些时候泰国洪灾引发的零部件供应链瓶颈影响。韩国:2011年韩国五大汽车公司的销量增长13%韩国1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至694,155辆,归因于出口增长抵消了当地需求疲软,韩国12月出口年比增长15%至564,658辆。据道琼斯通讯社1月2日报道,韩国五大汽车公司2011年12月销量年比增长11个百分点,归因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hyundai motor)与起亚汽车(kia motors)的海外需求强劲,抵消了低迷的国内需求。现代汽车、起亚汽车、通用汽车韩国公司(gm korea co)、双龙汽车(ssangyong motor)以及雷诺三星汽车公司(renault samsung motors)为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这五家公司1月份售出的车辆从一年前同期的627,932辆升至694,155辆。12月出口年比增长15%至564,658辆,但国内汽车销量下降5.2%至129,497辆。分析师表示,当地汽车销量12月份出现下降,归因于消费者推迟购车,以便从2012年年初下调的消费税中受益。nh securities的分析师jeff lee表示,对于在韩国购买2.0升引擎以及2.0升以上引擎的汽车,所需缴纳的消费税将较当前的10%降至8%。对于2011年全年,韩国五大汽车公司的销量增长13个百分点至776万辆,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的销量占到85%或660万辆。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1月2日早些时候宣布,其2012年的联合销售目标为700万辆,即增幅达到6.1个百分点。这一目标低于其2011年15%的销售增速。印度:2011年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4.2%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印度1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8.5%,连续第二月上涨,2011年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4.2%。1月10日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10日公布数据显示,印度1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8.5%,连续第二月上涨,因该国汽车业持续自去年末的纪录销量低位反弹。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全球汽车需求增速第二快的国家,该国去年7月需求近三年来首次下滑。之后销量连续三个月走低,因利率高企及成本持续攀升。siam数据显示,12月印度汽车制造商销售汽车159,325辆,整个日历年度汽车销售总量同比增4.2%,至195万辆。siam称,12月印度卡车和公共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5%,至72,192辆。卡车和公共汽车销量可视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一个关键指标。(2)欧洲汽车市场俄罗斯:2011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9%欧洲商业协会aeb(association of european business)统计的数据显示,俄罗斯2011年汽车销量(包括轿车以及轻型商用车)为265万辆,同比增长39%,并且高于之前预计的260万辆。2011年1月至11月,俄罗斯市场上轿车以及轻型商用车销量共计240万辆,12月的销量同比增长23%至251,400辆,2011年全年销量共计265万辆左右。2011年全年,俄罗斯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牌为伏尔加汽车公司的拉达,其次是通用雪佛兰和现代。本土汽车制造商伏尔加2011年在俄罗斯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1%至578,387辆。俄罗斯市场或将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aeb主席预测,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2012年俄罗斯的新车销量增幅或将放缓,达到280万辆。德国:2011年汽车销量317万辆同比增8.8%德国汽车产业机构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德国汽车总销量为317万辆,较2010年同比增长8.8%。根据德国机动车辆管理局kba(kraftfahrt-bundesamt)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日前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年德国新车注册量为2,916,260辆,2011年则达到3,173,634辆,同比增幅为8.8%。其中2011年12月新车注册量为244,501辆,较2010年同期同比增长6.1%。2011年德国市场所有的汽车品牌中,大众销量位列第一。12月销量同比增长13.4%至48,802辆,占据市场份额为20.0%;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1.9%至686,772辆,占据市场份额为21.6%。排名第二的品牌为宝马。12月销量同比增长16.0%至27,369辆,占据市场份额为11.2%;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1.5%至297,439辆,占据市场份额为9.4%。法国:2011年汽车销量220万辆同比下降2.1%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统计的数据,2011年12月份法国的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8%。12月份法国的新车销量为187,653辆,同比下降18%;11月份法国新车销量为179,160辆,同比下降7.6%。2011年全年,法国新车销量共计2,204,065辆,同比下降2.1%。2010年法国的新车销量为2,251,669辆。2011年全年,本土品牌雷诺在法国的新车销量为544,697辆,同比下降9.6%;标致雪铁龙在法国的新车销量共计692,789辆,同比下降4.9%。意大利:2011年汽车销量下滑10.8%根据意大利交通部数据显示,12月意大利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5.3%,2011年汽车销量下滑10.8%。综合媒体1月3日报道,根据意大利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意大利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15.3%。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意大利汽车经销商联盟federauto引用交通部数据称,12月意大利汽车销量为111,211辆,同比下滑15.3%,2011全年汽车销量下滑10.8%。federauto称,2011年意大利汽车销售总量为175万辆,较2007年巅峰水平缩水近30%。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意大利民众对政府财政紧缩方案及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12月份的意大利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了1996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根据数据显示,意大利经济很可能在2012年初继续衰退,消费者信心亦将随之低迷。分析人士称,在财政紧缩和经济衰退的阴云下,意大利汽车市场需求和可能继续疲软。西班牙:2011年全年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7.7%据西班牙汽车工业协会anfac统计的数据,2011年12月西班牙的新车销量同比下降3.6%至66,458辆。西班牙新车销量出现连续4个月下降的局面,今年11月份西班牙的新车销量为60,395辆,同比下降6.4%;10月份新车销量为57,278辆,同比下降6.7%;9月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3%至55,572辆。2011年全年西班牙的新车销量共计808,059辆,同比下降17.7%,2010年西班牙的新车销量为982,015辆。英国:借力奥运车市或有转机英国2011年汽车销量下降4.4%,从2010年的203万辆下跌到194万辆。ihs认为,虽然英国经济各项指标都不比其他欧洲国家好多少,同样债台高筑,同样银行贷款收紧、购买力下降,但由于英国经济基础稳固,市场仍旧对其保持一定的信心。另外,今年奥运会的举办也将给整个经济打上一剂强心针。因此汽车销量在2012年不会出现持续大幅下滑的趋势,有可能保持在190万辆的水平。(3)美洲汽车市场美国:新兴市场外的一枝独秀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2011年美国汽车市场销量为1278万辆,同比增长了不到10%。这个增幅相比于销量分别为1040万辆和1160万辆的2009年和2010年来说,已经充分证明了美国经济和汽车市场复苏。近10年来,美国汽车企业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车企销量之间的“贫富悬殊”正在不断拉近。2001年,排名前7位的汽车厂商中,第一位与第七位之间市场份额的差距为24.8%,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1.4%。这主要是由于排名靠前的美、日系厂商在近十年间经历金融危机、日元汇率上涨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现代等厂商销量增幅明显,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排名始终居首的通用汽车市场份额从28.1%下降到19.6%,现代汽车则从3.3%增长到8.9%。从去年各个企业的销量所占市场份额来看,并不是遭遇了地震的日系车都失去了自己的客户,美国本土车企也不是都从别人的灾难中尝到好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的包括通用、克莱斯勒、现代和起亚,以及曾因地震一度减产的日产;除了丰田和本田之外,福特也丢失了一些市场份额。领衔美国车企增长势头的克莱斯勒,全年销量增幅达26%;大众品牌(除奥迪和宾利)全年增幅也达到了26%;现代起亚集团全年增幅为27%,其中起亚汽车增幅为36%。通用全年销量增长13%,而福特增幅还未达到两位数,仅为9%。如果不是3月份地震引起丰田与本田的严重生产问题,美国汽车市场销量应该会有更大的增长,丰田汽车在美国的全年销量同比下降7%,本田汽车在美销量也减少了7%。日产英菲尼迪虽然没有增长,但整体销量同2010年相比增长15%。在豪华车部分,所有德系豪华车都占了雷克萨斯遭受重创的便宜,宝马十一年来第一次荣登美国豪华车榜首,比第二名奔驰仅仅多卖出2000多辆汽车。宝马全年销量为24.7万辆,比2010年增长13%,奔驰销量为24.5万辆,增幅也为13%。据e网站透露,宝马为了得到这十年等一回的冠军头衔,在2011年12月份每辆车多降价200美元,以牺牲部分利润为代价终于超过奔驰。以前的常胜冠军雷克萨斯仅排第三名,销量为18.8万辆,同比减少13%。据路透社报道,丰田官方本月4日表示,2012年雷克萨斯在美销量目标将超过20%。通用在美国将别克定位为豪华车品牌,因此排名第四,销量17.7万辆,真正的豪华车凯迪拉克排名第五,增幅仅3%,销量15.2万辆。福特汽车官方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将在2%到3%之间,整个汽车市场销量大概在1350万1450万辆之间。美国老百姓正在开着的汽车平均寿命为11年,一些家庭也必须更换面包车或者跨界车。通用销售负责人don johnson表示,现在的经济环境让美国消费者比以往更加有信心,从而将促使经济基础进一步稳固。但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尽管就业率有所提高,所提供的岗位大多是提工资职位,因此汽车市场要恢复到2000年1700多万辆的销售数字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巴西:年销量创纪录增幅显著放缓据巴西汽车销售联盟统计,巴西2011年新车销量为363.3万辆,创巴西历年来汽车销售纪录。增幅方面,2011年销量同比增长3.4%,较2010年同比11.9%的增幅则有明显放缓。从2005年以来,巴西汽车销量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为防止国内经济过热,巴西央行于2010年末实施一系列融资限制措施,国内汽车销量增速也因此放缓。从厂家情况看,巴西市场上历来排在前列的欧美厂商表现均不理想,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三、第四的菲亚特、通用、福特销量均出现下滑。与此相对,来自中国、韩国的汽车厂商则表现突出,销量增幅明显。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发布研究报告预测,2012年,美国汽车市场预计增幅将达8%,销量达到137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作为新兴国家汽车市场主要代表,将实现8%的增幅,销量达到1310万辆;而日本市场在经历了2011年的困境之后,2012年也有望实现17%的增幅,销量达到410万辆。相比之下,受欧债危机冲击,2012年西欧汽车市场将陷入低迷状态,可能将出现5%的负增长。3.全球汽车市场销售模式分析国外汽车营销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1)美国制造厂直接将车发给经销店,每个地区设立地区机构负责产销关系,同时设有配件中心供应配件,汽车维修中心负责修理及培训。汽车经销店一般具有多种功能(旧车、配件、修理等)。经销店是独立的,资产与制造厂无关。(2)日本是以地区汽车经销店为代表的特色。总店一般负责一个县,汽车经销总店下设若干分店,遍布全县,由总店统一组织进货,总店应具有全套功能(旧车、维修、配件等),分店至少提供一些易损配件和具备简单的维修设备。(3)韩国是汽车厂家全资建立经销店,展示厅遍布各处,有些只是起展示汽车销售的功能,作为汽车制造厂的展示点,一定区域内设立汽车维修和配件供应中心。国际汽车销售体系的特点(1)以制造企业为中心,形成一种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产销衔接关系。整个汽车销售体系服从制造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2)分销路径简捷。除了个别品种调剂之外,一般汽车产品只经一次或二次倒手,由厂家直接给汽车分销商,再给汽车零销商,或者直接分配给汽车零售商。(3)统一汽车销售价格。汽车销售价格由厂家统一制定,全国一致,甚至有时运费也是统一标定包含在车价中。(4)汽车经销店功能多元化。国外经销店在有条件的地方,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如配件供应,汽车修理,加上新车销售。(5)经销商实力的不断强化。汽车经销作为汽车生产过程的一个延伸,汽车经销商得到生产企业的巨大支持,每个制造商都有强大的技术服务中心,对经销店的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每个制造商又都具有巨大的配件仓库或配件配送中心,保证汽车经销商的配件供应;同时,他们的汽车销售不是卖车,维修也不是简单的修车,而是同时承担着挽回并保持用户信赖和收集市场技术信息的两大任务。这种产销之间的有机结合,使经销商实力和素质大大增强,而非厂方定点的经销单位基本上没有生存空间。(6)规范的产销行为。发达国家产销之间协议明确,包括职责分工和经营区域都有明确的划分,不存在制造厂同经销商争食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出经销商白相残杀的现象随着全球化和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2011年国际汽车市场营销开始呈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方向:(1)集中交易的趋势明显。目前,汽车集中交易的趋势明显,如:新型的汽车市场、新型的汽车园区,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多则上几千亩,少则几百亩。4s店也由单一方式向专卖店集群方式转变。例:美国、亚特兰大桃树工业大道,几十家汽车专卖店林立于大道两侧;法国、日本也有类似情况。(2)出现超大型汽车集中销售市场:集整车新车交易区、二手车交易区、汽配用品交易区、汽车维修区、仓储物流区、商务配套区、试驾体验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十大功能板块的集中销售市场出现。例:美国:卡麦克斯汽车市场:年交易40亿美元,韩国:首尔:15亿元(人民币)建成大型汽车及汽车文化社区(市场)。(3)专业化趋势:美国正在出现汽车销售、维修分离的趋势:低成本,高效率。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汽车营销及后服务市场必将出现营销专业化的趋势。(4)体验式销售越来越重要65%的汽车欲购者都要求试乘试驾。(5)价值链的重新分工,汽车后市场综合性发展汽车文化、汽车运动、汽车竞技、汽车休闲、汽车娱乐、汽车俱乐部、汽车展会,都会有快速的发展,形成新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二)全球汽车市场产量分析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2011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010万辆,比2010年增长3%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亚洲国家汽车产量居各大洲之首,中国则以1840万辆的产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oica统计显示,从区域分布看,全球汽车产量从2005年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亚洲、欧洲与北美洲为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分别占据39.6%、30.3%和24.2%的市场份额。经历五年的发展,全球汽车产量从“三足鼎立”转变为“一枝独秀”,伴随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汽车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11年亚洲市场份额上升至50.6%,欧洲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为26.3%,北美洲份额降至22.22%,全球汽车生产中心已从欧美转移到亚洲。2011年亚洲各国汽车产量合计达到4060万辆,排名全球各大洲之首,其次为欧洲(含俄罗斯),产量为2110万辆,美洲排名第三,产量为1780万辆。国家/地区乘用车(辆)商用车(辆)总和(辆)阿根廷577,233251,538828,771澳大利亚189,50334,690224,193奥地利130,34322,162152,505比利时562,3860562,386巴西2,534,534871,6163,406,150加拿大990,4831,144,4102,134,893中国14,485,3263,933,55018,418,876捷克1,191,9687,8661,199,834埃及53,07228,65981,731芬兰2,54002,540法国1,931,030363,8592,294,889德国5,871,918439,4006,311,318匈牙利200,0002,800202,800印度3,053,871882,5773,936,448印度尼西亚561,863276,085837,948伊朗1,413,276235,2291,648,505意大利485,606304,742790,348日本7,158,5251,240,1298,398,654马来西亚496,44043,610540,050墨西哥1,657,0801,022,9572,680,037荷兰40,77232,37973,151波兰740,00097,132837,132葡萄牙141,77950,463192,242罗马尼亚310,24324,989335,232俄罗斯1,738,163249,8731,988,036塞尔维亚15,05074015,790斯洛伐克639,7630639,763斯洛文尼亚168,9555,164174,119南非312,265220,280532,545韩国4,221,617435,4774,657,094西班牙1,819,453534,2292,353,682瑞典188,9690188,969台湾288,52354,773343,296泰国549,770928,6901,478,460土耳其639,734549,3971,189,131乌克兰97,5857,069104,654英国1,343,810120,1891,463,999美国2,966,1335,687,4278,653,560乌兹别克斯坦146,30033,260179,560其他368,615127,215495,830总和59,932,15520,132,01380,064,168数据来源: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三、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全球汽车行业未来十年的主要趋势是技术创新,产业向新兴国家转移,以及价值链整合。零配件制造向新兴国家转移,国际汽车制造商全球采购,引导了重点转移到中国、印度等更有潜力的国家。围绕汽车行业的核心价值链,存在着众多向相关价值链延伸的发展机会。新兴市场的兴起和降低成本需求,使得全球汽车制造研发和市场拓展向新兴国家转移。应对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汽车产品中体现的节能和环保技术创新成为主流。 1.技术创新:在不断上升的能源和环保压力面前,汽车行业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节能与环保成为重要任务。2.产业转移:汽车行业研发受到新兴国家研发需求增加和国际汽车行业转移的影响,其重心将向新兴国家转移。3.价值链重新分工:围绕汽车行业的核心价值链,存在着众多向相关价值链延伸的发展机会。在汽车行业价值链后市场的相关环节中,集销售交易、品牌展示、娱乐体验为主的品牌汽车文化主题公园将是汽车城的发展机会。4.成本降低:进行全球性的采购,尤其是向低成本国家转移越来越成为品牌商降低成本的选择。二、中国汽车市场分析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一)中国汽车生产市场分析1汽车生产增速明显放缓,但仍然居世界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11月、12月汽车产量连续负增长,增速分别为-3.41%、-9.26%。2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3. 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深入推进。截至2011年底,共有75家汽车生产企业的361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2011年,列入推荐目录的车型共生产12784辆,同比增长74.3%,其中商用车生产5722辆,乘用车生产7062辆。4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2011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8%。111月,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302.70亿元,同比增长6.8%;累计实现主营业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06.09亿元,同比增长11.3%。(二)中国汽车销售市场分析 1.中国汽车销售量分析汽车05-2011年表现对比分析单位万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1年1-12月汽车销量1851万台、增速2.5%,较1-11月累计增速2.6%下降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12月销量1%的低增长导致年度增速回落。08年以来汽车销量增速与乘用车增速并不一致,这与统计的轿车与汽车增速相近的特点反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微客属于乘用车,其09年增速达到80%,这样也就推动了乘用车的增速拉升,并打压了商用车的增速提升,形成09年乘用车增速偏高的特殊现象。10年的商用车增速回升,车市增长相对均衡。汽车11年开局增速偏低,这是由于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同步减速,其中微车的负增长影响很大。今年开局的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共同处于低点主要是政策和经济环境等的共同影响。而其中的微车由于占据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块市场,因此微客的下滑导致乘用车低增长。12月的乘用车增速受到微客拖累而大幅回落,商用车的下滑是极具反差的经济环境的写照。(1)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进入低谷图表 3乘用车05-2011年表现对比分析 单位 万台,%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2011年1-12月的中国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量增速为9%,处于近8年来的年度次低点,这主要是12月销量偏低和同期基数较大的结果。12月微车负增长影响较大。1-12月微客和微卡构成的微车市场销量增长为-13%。而12月的微车市场增速-15%,拉动微车市场的严峻下滑。12月狭义乘用车增速7%,而微车增速-11%,这也说明微车的增速压力大,而狭义乘用车主要是因去年的厂家销量基数偏低带来12月的增速稍好。微客与狭义乘用车增长差异大,因此我们尽量采用狭义乘用车、微车、卡车、客车等分类进行分析。(2)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走势狭义乘用车05-2011年表现对比分析 单位 万台,%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2011年1-12月的中国狭义乘用车综合零售销量1156万台,增速为6%,处于近8年来的年度最低点,这主要是12月零售负增长的结果。2011年1-12月的中国轿车国内综合零售销量956万台,增速为4%,处于近8年来的年度最低点。而12月增速偏低也是狭义乘用车市场同期过于火爆。狭义乘用车作为私车普及的主导力量,其增长的动力不断转换,近两年的轿车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落后于狭义乘用车,以mpv、suv为代表的新势力不断崛起,这个趋势在10年已经较突出,今年的低增速下,轿车增速仍远低于狭义乘用车,而1-12月的suv、mpv组合的国内零售增速达到18%。这也导致了厂家努力推进suv新品。12月的mpv、suv增速平稳也体现了新品拉动效果。(3)全年自主品牌的轿车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分别同比下降1.8和3.4个百分点。2011年,由于汽车下乡、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征等刺激政策的退市,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6%,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2.2%,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4.64万辆,占轿车市场的29.1%,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较排名第二的日系车高出7.5个百分点。(4)汽车出口增速在50%以上,出口在产量中占比为4.24%。 2011年111月,汽车出口78.16万辆,同比增长53.03%。出口在产量中的占比为4.24%。2011年11月,汽车出口主要国家: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智利、俄罗斯联邦、伊朗、埃及、叙利亚、秘鲁、沙特阿拉伯、巴西等。(5)前11个月汽车进口超过90万辆。2011年111月,汽车产品累计进口93.22万辆,同比增长28.15%。11月,汽车进口10.93万辆,同比增长33.46%。2011年11月,汽车进口主要国家:德国、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6)08-2011年中美汽车走势对比图表中美汽车08-2011年走势对比金融危机后的中美汽车走势差异较大,中国逐步脱离与美国销量的纠缠,成为绝对的世界第一。12月中美汽车市场走势反差,中国车市零增长,美国正增长8%。今年的美国经济和车市走势还是相对较好的,尤其是好于欧洲。12月的中美车市反差较大。11年12月的中国国产车销量169万,而美国汽车销量在124万台的水平。中国的12月环比11月增长3万台,而美国是12月环比11月增长25万。美国的狭义乘用车与皮卡等走势较均衡。(7)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4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200万,其中上汽销量接近400万辆,达到396.60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分别达到305.86万辆、260.14万辆和200.85万辆。上述4家企业(集团)2011年共销售汽车1163.4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9%,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我国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1609.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0%,占有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8)自主品牌虽增长下滑,但是上升趋势明显自主品牌增长下滑,但是依旧保持上升趋势。德系份额增加明显;日系稍有下降,韩系则略有提升。从增长情况看,德系、美系、韩系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德系增长达2成,法系、日系乘用车回落至一位数;2.中国汽车市场销售模式分析我国汽车销售流通体系大体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以高度计划为主要特征的汽车产品分配流通阶段;1979年至1993年汽车厂家逐步建立自己的销售流通体系的阶段;1994年至今以汽车生产厂家自建销售流通体系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汽车专卖(特许经营或区域代理)店及特点这是目前我国最流行的汽车销售模式之一,在轿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几乎所有的轿车生产商都要求销售商建立合乎自己要求的3s、4s专卖店,卡车生产商的要求原来相对宽松一些,但近两年来也开始走上要求销售商全部3s、4s化的道路。特许经营是指厂家将全国市场划分为若干片区,选择经销商进行特许授权,并通过地区分公司进行管理,其特点是片区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特许经销商,经销商之间允许在同一区域内竞争但不允许进行跨片区销售,也不允许销售其他品牌的汽车。安徽江淮、神龙等公司的经销商就是特许经营。区域代理是指生产厂家在其划定的各区域内选择唯一的代理经销商进行买断经营,其特点是经销商在区域内是唯一的,且一般都是3s、4s性质,经销商不允许进行跨区域销售也不允许销售其他品牌。如一汽解放、广州本田、风神等公司实行的就是区域代理。汽车专卖店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其优点是品牌突出、专业性强、店面形象较好、购物环境好、售后服务有保障,缺点是单一品牌、没有比较、车型选择余地小。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说,投资专卖店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一是投资巨大、回收期长,二是品牌单一、经营回旋的余地很小。但是,一旦许多不同品牌的汽车专卖店集合在一起形成专卖店集群,那单个专卖店的缺点就将不复存在,集群专卖店的优势会非常强大。(2)汽车交易市场及特点汽车交易市场,即在一个大型的市场内众多汽车销售商把各种各样品牌的车型集中在一起卖,消费者来到这里,几乎可以见到市面上的所有车型。交易市场既是汽车的集市,也是汽车销售商的集合。当前,我国各地兴建大型汽车交易市场的热潮方兴未艾,仅以北京市为例,全市已建及正在筹备和建设中的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就超过10个,分布于北京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汽车交易市场的优势是:品牌多样、车型齐全、可以做到货比三家,随着现代化的汽车交易市场的建设,以及一站式的购车服务,加强了售中、售后服务,增强了汽车交易市场的竞争能力。当前,因为多数消费者都是买自己的第一辆车,对车不太了解,肯定会有货比三家的过程,就希望多看一些品牌和车型,另外我国汽车交易的手续特别多,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都烦办理各种手续,而大的汽车交易市场一般都有金融、税务、工商、保险、车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入驻现场服务,消费者买车很便利。从多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来分析,各种车都有的大型交易市场这样的销售模式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型汽车交易市场目前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国比较著名的汽车交易市场有:北京亚运村、北方、北京中联、成都西部车城、广州广物汽贸、武汉竹叶山、重庆南坪等。(3)汽车超市及特点汽车超市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销售模式,和交易市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场地很大,都是多品牌经营、车型多而齐全,不同的是,汽车超市的环境、服务等软硬件要大大好于传统的交易市场,地理位置一般坐落于较繁华地段,交通也很方便。有了上述优势,汽车超市近几年便发展很快、有红火之势。如北京王府井名车港、成都莱克汽车广场等发展势头都很好,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的各种汽车超市也都在相继筹备或建设中。汽车超市是一种对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双方都极具吸引力的销售方式,有人称其为“永不落幕的汽车展”是有几分道理的。汽车超市的缺点是场地租金较高,比交易市场要贵很多,市场面积较小、车型较少,另外受条件限制,多偏重于销售中、高档轿车。(4)汽车园区及特点汽车园区是汽车交易市场规模和功能上的升级版。除了规模上的扩张,汽车园区最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全面性,在汽车销售、汽车维修、配件销售等方面,汽车园区更多的是加入了汽车文化、汽车科技交流、汽车科普教育、汽车展示、汽车旅游和娱乐等众多的功能。例如开业的北京东方基业汽车城,不仅提供汽车交易,以及工商、税务、车检、交通、银行、保险等职能部门服务,而且提供汽车咨询、车迷论坛、汽车俱乐部、汽车博物馆等服务。未来甚至会包括购物中心的设施也会建在汽车园区内或紧邻,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寓购于乐的消费需求。汽车园区的优势在于功能齐全,对客户购车来说非常方便,同时汽车园区自身具有更强的吸引消费人气的能力。(5) 其它非主流模式:模式一:厂家直销这种形式比较简单,就是汽车生产厂家或其销售部门直接设立销售点销售自家生产的汽车,一般在厂家所在地设立的是直销点,在其国内主要销售区域设立销售分公司或办事处。所谓自产自销,比较好理解。这种销售方式一般是大中型企业在自己总部所在地采用,另外很多客车企业也采用这种销售模式。厂家直销的优点是品牌优势、信誉好、货源有保证、售后服务有保障,缺点是影响范围有限、品牌单一、场地实物较少等。模式二:多品牌经营公司(往往开有连锁店)一般是规模较大的股份公司性质的企业,经营多个汽车品牌,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而且往往在当地或附近地区有多家连锁店。如上海永达汽车有限公司、上海东昌汽车管理有限公司就属于此类型的公司。东昌公司旗下就有二十多家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和连锁店,经营的汽车品牌有几十个,几乎囊括国内外所有著名品牌。模式三:网络销售这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销售方式,在我国正在慢慢兴起。但由于国内汽车市场仍很不成熟,互联网也还在普及之中,网络销售在我国现阶段只能是一种销售的补充手段,还不是作为直接、完整的销售方式而存在。网络更多的是被当做汽车生产、销售企业的资料发布场所和电子货币支付的方式,真正足不出户的全部网上交易(实现在家门口接车)是极少的,人们还是愿意亲自实地考察车辆的外观及内饰、亲身体验其性能和品质我国汽车销售模式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汽车市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比照汽车发达国家,我们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或称为市场快速发展阶段,如果用时间来衡量的话,这一发展阶段要持续2030年时间,然后才会进入市场趋于成熟阶段,之所以叫“趋于成熟”,是因为我们这样的国家要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又需要另一个更长期的过程。在当前市场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的特点是:a、大型汽车交易市场仍为主要销售方式。b、特许经销店和专卖店快速发展壮大,并不断形成集群优势。c、软硬件都不错的汽车超市、汽车广场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一定规模。经过2030年时间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进入趋于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汽车销售的特点预计表现为:a、专卖店及其集群模式成为汽车销售的主要渠道,超过60的汽车是从这一模式下卖出的。b、位于大中城市较繁华地段的汽车超市成为一种重要的销售模式,销售数量仅次于专卖店。c、条件稍差的大型交易市场在城市逐渐萎缩、衰落,但在向广大农村市场转移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新生。由于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文化有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率越来越高,汽车不仅正在改变社会,也正在改变着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因汽车而发生改变,汽车成为自由的象征,人们买汽车是为了换一种生活,人们享受了现代的汽车生活,由于汽车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路网,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开拓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产生了一系列新生事物,创造了汽车艺术、汽车广告、汽车模特、汽车展会、汽车体育、汽车俱乐部、汽车旅游、汽车旅馆、汽车沙龙、汽车社区、汽车银行等。3.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分析虽然2011年汽车市场表现低迷,但我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在去年(2011年)突破一亿辆,以及 lmc汽车市场咨询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占到全球市场24%的份额,预计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占全球增量的40%。lmc还预计,在2011年-2016年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几乎会占到整个亚洲增量的70%。我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对汽车厂商来说蕴含着诸多机会。lmc判断,中国的乘用车销量会从2010年的1200万辆增长到2015年的2100万辆。其主要理由是:政府仍然希望保持经济软着陆,重心更多地偏向保增长;利率有望下调,信贷紧缩放缓;汽车销量增长2011年大幅下滑,但未来几年还将持续温和增长;二三线城市汽车普及率迅速提升。就汽车价格而言,竞争的加剧将导致车价进一步下降。lmc数据显示,2000年-2011年,中国汽车价格下降了50%左右:微型车下降了44%,小型车下降了51%,紧凑型车下降了47%,中级车下降了53%。我国汽车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首次购车众多。数据显示,我国首次购车比例高达81%,而德国为12%,美国为10%,日本为5%。如何抓住首次购车者的消费偏好是汽车厂商的竞争重点。据调查,我国汽车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我国仅关注一个品牌的购车者为33%,美国则为57%,我国关注超过5个品牌的购车者达到10%,而美国仅为5%。分区域看,我国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第二辆车,lmc认为,这些人会考虑更加豪华和更具生活品味的车,如suv和跑车。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巨大交通需求也将有力地拉动汽车消费的增长。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为36.2%,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9.7%,预计到2020年将为60%。有专家认为,总体上城市人口平均出行次数是农村人口的8倍,城市化的背后是汽车的社会化,不过对于超大型城市来说,高昂的用车成本、环境问题以及交通设施阻碍了汽车消费的发展,我国汽车消费的需求正向着二三四线城市推进。三、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汽车行业也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国内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同时汽车行业国际化趋势明显。三、镇江汽车市场分析(一)镇江汽车生产市场分析全市现有汽车工业企业1100家,其中列入国家整车“目录”生产汽车、改装车、农用车、摩托车等整车资质企业10家。去年全市汽车工业销售近6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约50亿元,生产各种车辆15000辆,销售收入近10亿元。全市目前拥有50家外商独资、合资汽车企业,分别来自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镇江拥有一批汽车行业的优势产品,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产品为主体,汽车整车及专用车(改装车)为两翼的产业特色。主要为一汽、二汽、上汽、南汽等国内汽车大企业等主机产品相配套。镇江拥有全国知名的汽车配件专业市场中国汽配城,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灯具生产销售基地华东灯具城,年销售总额达30亿元。汽车整车主要包括:底盘及轻型车、冷藏与保温车、通讯车、养路车、农用车和摩托车等。镇江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不快,产业总量小,缺少龙头企业;产品的关联度低,缺乏整体优势;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品牌支撑;较多零部件生产企业小富即安,缺乏发展战略。(二)镇江市汽车销售市场分析截止2012年,镇江市汽车保有量为24.26万辆,新增汽车4.87万辆。从2009年开始,我市汽车销售连续3年实现快速增长,分别新增汽车3.02万辆、4.6万辆和4.87万辆。三年新增汽车近12.5万辆众所周知,2009年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采用优惠政策,购置税按5%的税率征收,比原来减少一半。车辆购置税的优惠,对小排量车型的销量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008年,我市新增汽车1.72万辆,2009年我市新增汽车就达到3.02万辆,而2005年时,这个数字仅为1138辆。2010年度,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当年新增汽车4.6万辆,比上一年增加近1.6万辆。去年,镇江取消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优惠政策,很多人都认为去年的汽车销售会出现负增长。然而,全年新增汽车4.87万辆。收入增长带动汽车消费汽车消费市场的火爆,主要是百姓收入的增加。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28742元,比上年增收3786元,增长15.2;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37元,增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