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陈纪英老师关于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 的讲座,尽管身上觉得疲累,但心理却觉得如沐春风一般, 在教学工作中所有过的困惑、郁闷都烟消云散,心里从内 向外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清新、敞亮的气息。陈老师以诙谐 幽默的语气解读了屡屡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百思不得 其解的事,为我们找到在根源所在。 陈老师在报告中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走近学生,学 生接受了你,你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 “走近” 、 “走进” , 看似只有微小的差别,或许在平时我们还会混用,但在与 学生的交往中却有大大的不同。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 个体,哪能容我们直通通的走进他们的内心,所以我们只 能先走近他们。怎样才能走近他们,是不是无微不至的关 心帮助就能走近他们,其实不尽然。如果我们一味的按照 自己的意愿想法,想当然的认为学生需要而为之,往往会 产生实得其反的效果。象陈老师说的一个小事例,在假期 回来的第一节课先给学生 35 钟的时间处理一下自己的事 情,无非是同学几天不见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想第一时 间内跟同学分享,几分钟就搞定了,既满足了学生交流的 欲望,又同时给学生提了个醒儿,假期结束了。这样该做 的事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认真上课了。回想我们多数情 况下所做的,往往是想当然的认为,学生的心跑野了,得 在第一时间内把这缰绳勒紧了,而事实上就不那么当然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 急,方能找到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陈老师还讲到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生命线。现在都说建 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都高举平等的口号,又是否 真正做到平等。陈老师在这也举了个小例子,也是几乎每 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学生没写作业, “为什么没写” , “我忘了” , “你都能记住什么” 。这样的对话似乎在每一个 老师身上都时有发生,接下来的谈话就陷入僵局,谈话这 演变成了老师自己一个人的说教,学生要么低头不语,要 么脖子一扭,脸一仰,不理你。这样沉默的反抗让老师觉 得自己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然后说教就变成了批评甚至 讽刺挖苦,将学生推的又离我们远一些。回头看看这其中的 对话过程,我们又何曾给了学生与我们平等对话的权利, 学生说什么我们堵什么,学生说什么错什么,反正你没做 作业就是错了,再狡辩更是错上加错。学生没有申诉的机 会,我们也就无从了解学生没做作业的真实原因。师生关 系的构建需要交流、需要沟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满足 学生心理上的安全需要,让我们蹲下身子,和学生站在平 等的位置上对话,师生关系会在这样的基础上走向和谐。 那么我们的教育也会成果累累,亲其师而信其教,亲其师 而信其道嘛。 在陈老师的讲座中我还有很感触,我会在以后的工作 中继续去领悟、去体验、去实践。 前不久,学校组织教师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对于我们教 师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课堂中,我们领略到了名师 的风采,感受了她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 感受到了她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她 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语文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让我 受益匪浅。 现在,我将学习的收获与体会跟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 流。 一、用好教学资源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 量的可学习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更高了。特别是名校 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 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 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思想。 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 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 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许会与唤起你的 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由于 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 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 无论名师大家,还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学友,观摹课堂 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教益。然而,你想克隆获得好评的课堂, 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 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难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学生没 有别的班级出色,而是自己没有对别人的经验总结消化。 一旦让别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营养了,那么你必然能 获得丰收的喜悦。 二、要体现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 1、要有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烈意识。自新课程改 革以来,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课堂教学也确实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新景象,可是,在日常 教学中,老师们也面临了很大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语文 课才是真正精彩的优秀语文课呢?感觉到讲得太多,会被 认为是牵引太多,限制了学生,由学生发挥,又会脚踩西 瓜皮,一堂课不知会滑向何处,而教材、教参也不像过去 那样有明确的要求,因此课堂上把握的度很难。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提出,让老师们重新反思我们的课堂该给孩子哪 些有价值的指引,该怎样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真的学习、 真的成长。 2、要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情况,设计合理恰当的 目标,并通过一堂课师生的共同努力,使目标最大限度地 达成。目前,我们在设计目标时比较薄弱的是对学生特点 的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 如设计提问、指导朗读、训练说话、阅读理解等方面,也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进行设计与引导,使学生在自己 的基础上有效地发展,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在教学 目标设计上低估、高估学生,设定过深、过浅的教学目标, 都会使学生的收获打上折扣。 3、要抓住要点,取舍得当。一堂语文课仅 45 分钟, 一篇课文中要圈要点的地方可能很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 的 45 分钟内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而是要想方设法找到 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点,这个要点或是一个核心 问题,或是一个重点段落,或是一个训练项目,总之,应 该是这节课中最有教学价值的内容,然后从不同层面和角 度去完成这个要点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因此,要懂 得课堂上的有舍有取,舍得才能取得。 4、要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 静心默读”的“读味” ,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我们在课堂上做到了 “几味”呢?在语文课中,古诗文的教学,更应体现浓浓 的语文味来。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都有自己的优点,但都 有浓浓的语文味。像如何让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如何 培养学生初步的诗词鉴赏能力,使他们热爱古诗词?教师 的教学语言如何更有诗意和文味?文言文的教学只是为了 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吗?学生要不要体会一下文言文的语 言魅力何在?诗词或文言文、现代文的朗读指导上该如何 体现某种语言的特点? 语文课是海,很认同这个比喻,因为相对其他学科而 言,语文课是最难把握的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 ,相信有不少语文老师体会过为上好一节课所经历 的磨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 ,更相信,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体会到语文课的“真 味” 。 三、要敬业、乐业 从李三改老师和严文山老师的教学经历中,我们不难 看到: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爱的教师,才会乐于献 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