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3._第1页
ppt课件-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3._第2页
ppt课件-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3._第3页
ppt课件-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3._第4页
ppt课件-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 年龄龄(岁岁 ) 常用指标标深入调查调查 指标标 0体重、身高背高(背卧位所测测“坐高”)、头围头围 、胸围围、骨盆径 、皮褶厚(肩胛下、三头头肌腹部) 1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三头头肌)、上臂围围 坐高(3岁岁以下为为背高)、头围头围 、胸围围、骨盆径、皮 褶厚(肩胛骨下、三头头肌腹部)、小腿围围、手腕X-线线 (前后方向) 520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三头头肌) 坐高、骨盆径、二肩峰距、皮褶厚、上臂围围、小腿 围围、手腕X-线线 20以上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三头头肌)、上臂围围、小腿 围围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 n1.体重和身高 是人体测量资料中最基础的数据, 在反映人体营养状况上比较确切。体重可以反映一 定时间内营养状况的变化;而身高可反映较长时期 的营养状况。 n(1)理想体重(ideal weight):或称标准体重,应 用于成年人,常用计算公式如下: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Broca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Broca改良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0.9(平田公式) n 实际体重在理想体重10%为正常 范围,10%20%为超重或瘦弱, 20%为肥胖或极瘦弱。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 (2)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BMI 正常值为18.524.99。BMI30为肥胖。 (3)身高别体重(weight for height):应用于儿童 。如果达不到相同身高儿童应有的标准,表示为 消瘦。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当前营养状况,对区别 急性营养不良和慢性营养不良有意义。 (4)年龄别身高(weight for age):应用于儿童。长 期慢性营养不良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表现 为身高较相同年龄儿童矮小,因此此指标可反映 较长期的营养状况。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 n2.上臂围与皮褶厚度 上臂围是一般量取左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 线中点的臂围长。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 13.5cm以上为营 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 以下为营养不良。 皮褶厚度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WHO推 荐选用肩胛下、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 瘦、中等和肥胖的界限,男性分别为10mm、10 40mm和40mm;女性分别为20mm、2050mm和 50mm。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 3.其他测量指标 深入调查时还可选用胸围、头 围、骨盆径、小腿围、背高、坐高、肩峰距和腕 骨X线等。均需选定标准值,作比较进行评价。 4.人体测量资料的各种评价指数 这类指数较多 ,都是利用体重、身高、胸围、坐高等基础数值 ,按一定公式计算的。 5人体脂肪含量测定 认为Brozek公式较好, F(%)=(4.570/D-4.142)100 F为人体脂肪含量%,D为人体密度 D=M/(Vt-RV) M为被测者体重,Vt为人体总容积, RV为肺残气容积。 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1.居民膳食营养摄取量,食物组成结构与来源,食 物资源生产加工,供应分配,就餐方式习惯;人 均动物性食品增长率或销售额可反映动物性蛋白 质增长速度;谷类食品能量与动物性食品能量与 膳食能量之比值(%),可反映居民膳食结构的变 化;居民蛋白质、能量的摄取状况,可以反映居 民膳食的质和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2.居民营养状况与发育状况,营养缺乏与营养过 剩的种类、发病率、原因和发展趋势,控制措施 等。 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n3.营养方面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动物性食 品过多所致的过营养、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 病,精米面引起的维生素B1不足,方便食品和 快餐食品及强化食品不当或其它不良食品的影 响等。 n4.第二代发育趋势及原因分析。 n5.各种人群中有倾向性的营养失调趋势。 n6.全国或地区特有的营养问题解决程度。 n2004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现状 n本次调查是2002年8-12月,由卫生部具体组 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 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 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 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 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调查方法 n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 全国各县/取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 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 n第一阶段利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6类地区中抽取132个调查 县/区。 n第二阶段在每个样本县/区中抽取3个乡镇/街道。 n第三阶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样本乡镇,街道中抽取2 个村/居委会。 n第四阶段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样本村/居委会中抽取90户的 调查家庭(其中膳食调查30户,非膳食调查60户)。 n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共抽 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 24,3479人( 城市6,8656人、农村17,4823人)。 n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 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 n膳食调查是在所有村民居民及四个城市调 查点(上海市黄浦区,福建省龙岩市,北 京海淀区,辽宁省丹东市),采用称重法 收集3天内住户详细的的食物及调味品的消 费数据,同时记录用餐人次数,获得平均 标准人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用24小时回 顾法对调查户2岁及以上家庭成员进行连续3 天个人食物摄入量调查,包括在外就餐, 获得个体每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 。 主要结果 n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 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 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 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 (g/d/人) 合计城市农村 1982 199220021982 1992 2002 1982 1992 2002 畜禽类34.258.979.562.0100.5104.422.537.669.9 奶类8.114.926.39.936.165.87.33.811.2 蛋类7.316.023.615.529.433.23.88.819.9 鱼虾类11.127.530.121.644.244.96.619.224.4 60.7117.3 159.5109.0210.2248.340.269.4125.4 谷类消费量 (g/d/人) 合计城市农村 1982 199220021982 1992 2002 1982 1992 2002 米类217.0226.7239.9217.0223.1217.8217.0255.8248.4 面类189.2178.7138.5218.0165.3132.0177.0189.1141.0 其他 谷类 103.534.523.324.017.016.3137.040.925.9 薯类179.986.649.566.046.031.9228.0108.056.2 689.6526.5451.2525.0451.4398.0759.0593.8471.5 油脂消费量 (g/d/人) 合计城市农村 1982 199220021982 1992 2002 1982 1992 2002 植物油12.922.432.721.232.240.29.317.129.9 动物油5.37.18.74.64.53.85.68.510.5 18.229.5 41.425.836.944.014.925.640.4 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 能量或营 养素 RNI 合计城市农村 1982 199220021982 1992 2002 1982 1992 2002 能量 (kcal) 2400249123282253245023952138250922942298 蛋白质 (g) 7566.766.866.166.875.169.166.664.364.9 脂肪(g) (总能 20 30%) 48.158.376.268.377.785.639.648.372.6 VA (g RE) 800120476479147606553108409450 2002年 脂肪供能比 城市35% 农村 28% 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 能量 或营 养素 RNI 合计城市农村 1982 199220021982 1992 2002 1982 1992 2002 VB11.42.51.21.02.11.11.02,61.21.0 VC10012910090109968313810392 VB21.40.90.80.80.80.90.90.90.70.7 钙 (mg) 800695391563563458439750378372 食物供能比(%) 城乡城市农村WHO /FAO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