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_第1页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_第2页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_第3页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_第4页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挥资源优势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 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 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有关人士 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 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 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 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 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 21 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 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 一部分,年增长率达 30%以上。在我市,随着蓬莱阁西苑、 田横山文化公园和兴瑞庄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 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蓬莱大旅游的队伍中。在对生 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 20 世纪 80 年 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 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 1965 年,自 20 世 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 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 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 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 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 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 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 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 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 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 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 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 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 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 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 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 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 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 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 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 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 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 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内容,如优美的自然景 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 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 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 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 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 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 科学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 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 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 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 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 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 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 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 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 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 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 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 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 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 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 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 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 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 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 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 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 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 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 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 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 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 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 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 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 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 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 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 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 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 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 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 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 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会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 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 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 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 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 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 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 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 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 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 (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 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 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 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 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 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 动物园)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 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 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态旅游及其产品”的提法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出现的。当时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先驱主要 有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 哥人塞勃罗斯等。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 的负面冲击,从环境保护思路出发,提出了“生态旅游” 概念。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 的活动和产品大规模推出的还是在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 生态旅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 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据世界野生动物基 金会统计,1998 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 550 亿美元,其中 生态旅游为 120 亿美元。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年产值为 XX 亿美元,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 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 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 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同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推行 生态旅游计划,如马来西亚提出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 游的大本营。 (二)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 展势头却非常迅猛。1995 年 1 月 8 日至 19 日,中国旅游协 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 术研讨会;96 年由武汉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了 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 年为生态环境年,全 国各省市已向国家申报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和景点, 如: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甘肃新丝绸之 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 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据不 完全统计,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由 80 年 代初期的 100 多万人次和 80 年代末期的 1000 多万人次, 上升到目前的 3000 多万人次。1995 年实行双休日后,森林 公园的客流量比 1994 年猛增 30%,现在年接待游人达 5000 多万人次,XX 年,我国森林旅游者将近 1 亿人次。我国已 有各类森林公园 870 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 292 处,全国 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达 1000 多个。 (三)我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蓬莱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显著成果, 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综合 收入年均超过 10 亿元,占全市 GDP 的 10%以上,对地方财 税贡献率达到 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 的经济增长点。XX 年,蓬莱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特别是在经过连续七年的“黄金周”后,观光旅游已经达 到了成熟期。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虽 然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规划设 计起点不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规划建设和市场促 销等方面明显滞后于观光旅游。目前,仅有蓬莱阁西苑、 兴瑞庄园、田横山文化公园等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经过初 步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但 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规模上,还是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等方面,与生态旅游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相比 都有较大的差距。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例,据统计,XX 年 西苑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仅为 21000 人次,与蓬莱市全年接 待游客约 200 万人次极不相称。田横山文化公园作为我市 唯一的开发较为完善的旅游公园,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我市 当地居民的休闲、观光等方面的需要,尽管取得了较好的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经济效益方面与投入相比还有 较大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现有的重点生态旅游资源: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艾山位于蓬莱市境内南端,距蓬莱 市区公里,海拔 814 米,是蓬莱境内最高峰。山峰挺拔峻 峭,远望如笔架,山脉东西走向,山脊奇峰罗列,晴日登 顶远眺,可望蓬莱、龙口、栖霞三市概貌和渤黄二海风光。 山坡上林木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1949 年 4 月成 立艾山林场,面积 4591 亩,树种包括刺槐、赤松、黑松、 落叶松、板栗、苹果、核桃等,森林覆盖率。1991 年, 被列为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XX 年底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 公园。艾山北麓有尼姑庵和八路军兵器厂遗址,此外还有 扁担石、蜂窝石、靴子石、通天神水等景点。场内生态环 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空气清闲,花香 鸟语,气息宜人,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游览。该 区域具有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温泉,是开展登山观光、 攀岩探险、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活动的绝佳区域,具有 极大的开发价值。 2、兴瑞庄园: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位于蓬莱市经济开发 区,沿渤、黄海交汇处黄金海岸而建,东邻蓬莱新港,西 望蓬莱仙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绮丽。该产业园建 于 1998 年,是集农产品种植、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和生 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园,以高效、特色、高科技三大 特点著称,重点向游客推出山林野趣休闲游、水上游乐健 身游和农业观光游等项目。兴瑞庄园是蓬莱兴瑞高特高绿 色产业园下属的四个经营实体之一,占地面积 300 多亩, 庄园内主要景点有潘华楼、小天使、石铺路、鸳鸯浴池、 连心河、日式沙疗浴池、爱心桥、泉(钱)涌、八卦池、 海仙桥、垂钓水寨、怡情村等,与其它旅游景区相比独具 特色。 3、蓬莱阁西苑景区:位于蓬莱阁西 1 公里的龙首山区。龙 首山以山巅酷似龙首、山脊起伏盘蜒、形同巨龙腾动而得 名。龙首山海拔 115 米,山区北麓面积 360 亩,北依渤海、 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林木青葱、花草繁盛,海淮幽静, 空气清新,野生鸟群盘旋鸣唱,是一方理想的度假旅游之 地。1995 年以来,市政府加大投入,依山势先后建起了狩 猎谷、水帘洞、动物园、渔人村、动物表演场、鸟语林等 景点,初步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 4、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丹崖山西侧,距蓬莱城公里,因 其位处渤海海峡登州一侧,亦称“登州岬” ;又因其位于山 东半岛最北端,故又名老北山。山上建有灯塔,与旅顺老 铁山灯塔的连线即为黄、渤二海分界线,因此具有“一山 分二海”的独特地理地位。田横山海拔 72 米,东南与丹崖 山相联,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拔海千仞,形势险峻。 山阴因受浪涛冲刷,岩破石穿,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 态各异。田横山为秦末齐王田横屯兵处,因以名之。明、 清两代设有炮台,皆存有遗迹。1987 年,田横山辟为旅游 公园,陆续兴建海上观光客运索道、全周影院、田横山栈 道等景点。 5、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葡萄及葡萄酒业是蓬莱市四大主导 产业之一,同时蓬莱又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 蓬莱旅游度假的中外游客达 200 万人次左右。蓬莱市将旅 游业和葡萄酒业进行了巧妙结合,在烟蓬旅游观光大道两 侧规划了 18 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 3 万亩,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形成集葡萄庄园、葡 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长 廊。 6、温石汤温泉:温石汤温泉位于蓬莱市南 34 公里村里集 镇温石汤村,距艾崮山风景区 10 公里。温泉水温常年保持 在摄氏 5052 度,昼夜流量 1000 立方米。温泉水质晶莹 清澈,润滑光洁,泉水中含有丰富的氟、氯等多种对人体 有益的微量元素,冬浴暖,夏浴爽,去污解乏,疗伤止痒, 对关节炎、皮肤病有明显疗效,常浴温泉水对促进人体新 陈代谢、润肤、美容大有裨益。 7、生态谷:为实现蓬莱海滨度假旅游优势与艾山森林公园 度假旅游优势的有效连接,市政府斥资在二者之间的山谷 中规划打造了一条生态旅游专用通道,即“生态谷” ,实现 了南北两大度假旅游区域的直线贯通。生态谷长约 50 公里, 两侧进行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美化,并建有休憩宾舍小 品等,在绿化带外有许多可供游人亲自采摘的果品种植林, 别有一番风情。 8、蓬莱村:蓬莱村景区占地 230 亩,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 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景区“一池三山”汇 集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之雄、南方私家园林之秀为一体,表 现出道家的思想精华,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书 画艺术、诗词歌赋、古典建筑等文化系统工程,同时也俱 备餐饮、娱乐、休闲、会务、度假等功能。 (二)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 (点) 。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如艾山森林公园、温石汤温泉、海滨沙滩等,又有人文生 态旅游资源,如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蓬莱村、蓬莱阁西苑、 田横山文化公园、兴瑞庄园等。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 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 园和在建的蓬莱村外,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 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 景区(点)太少。 2、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 由于目前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较少,当地居民和外 地游客在蓬莱开展生态旅游大多数选择的是西苑景区和田 横山文化公园,而这两处景区都 是以休闲、观赏为主, 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 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 发展。 3、宣传促销力度不强,参与者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旅游热 点。 我市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了 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但拥有每年大约 200 万人次的 游客市场,以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 海口等新老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这与我们 近几年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旅 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国乃至全 世界的范围内都尚处于成长期,除了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 的开发力度外,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趣 向,宣传促销工作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对外的旅游宣传促 销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 界和八仙过海口等部分重点景区(点)上,而对于蓬莱阁 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等已初具规模的生态旅游景 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导致这些景点知名度不高,难 以形成旅游热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 到有机的统一。 4、交通不便,无旅游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 “瓶颈” 。 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分散,距离蓬莱市 城区普遍较远,最近的田横山文化公园和蓬莱阁西苑距离 市中心也有五公里左右,而最远的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 市区有 50 公里之遥。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 定、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作为蓬莱 境内的第一山,艾山之名、艾山之美,相信很多蓬莱人都 有所耳闻,但又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下艾山 的旖旎风光呢?有许多人想去,但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 乘公交车则耗时耗力,而目前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 是少数,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 ,本地居民参与人数较少, 无法形成人气。同艾山相比,距离城区较近的蓬莱阁西苑 和田横山公园则要好一些。随着摩托车在家庭中的普及, 城区居民驾摩托车到这两个景点休闲游览更经济实惠。可 见,交通问题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我市发展生态旅游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高点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 游精品景区。 成立由旅游、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资 源开发协调小组,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同时聘请 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 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 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政府 投入、经营权转让、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 开发建设资金,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解决开发建设资 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四大生 态旅游板块:东部以十八公里葡萄长廊为中心,结合卧虎 山森林公园组成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南部以艾山国家森 公园为中心,结合大刘家水库水上游乐、温石汤温泉康疗 组成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西部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中心, 结合田横山文化公园和主题乐园组成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 北部以蓬莱村为中心,结合兴瑞庄园、海上观光、海市蜃 楼组成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形成东西部以烟蓬观光大道 和海滨观光大道为连接、南北部以“生态谷”旅游专用通 道为连接的生态旅游总体格局。具体内容为: 1、东部: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 利用现有的烟蓬大道两侧的 18 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 公害葡萄种植基地,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规划建 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生态观光旅 游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带。将葡萄酒厂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 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观光者充分领略到优 美的田园风光,呼吸到田间自然清新的空气,另一方面可 以为旅游观光者现场讲解葡萄酒加工酿造工艺,宣传葡萄 酒丰厚的历史背景知识,同时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可以同 世界名酒相媲美的国产佳酿。既可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为 企业发展创造商机,逐步形成以“旅游观光,生态建设, 葡萄加工,娱乐饮食”于一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保护性开发建设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卧虎山森林公 园。公园建设遵循“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突出生 态功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 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多功能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山野情 趣,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旅游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 综合性近郊森林公园。在不破坏整体风格和生态环境的前 提下,公园可规划为森林游览区、游乐野营区、生活服务 区等功能分区,丰富和完善公园的生态旅游接待功能。 2、南部: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 艾山区域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刘家水库、温石汤温泉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 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规划为三大功能区: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开发、区内游览、区外居住”的原 则进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内进行整体规划,并按功能进 行分区。可分为登山游览区、体育运动区、科普教育区、 红色旅游区、野营体验区、休憩服务区等,时机成熟时进 行分片开发,形成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体育运动、 探险、休憩、摄影、作画、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公 园生态旅游区。 (2)温泉康疗区: 在温泉所在地温石汤村或其附近,规划建设一处休闲度假 村。其功能分区为: A、温泉疗养区:建设水疗楼一座,可开设多个浴种,如中 药浴、桑拿浴、冲浪浴等。在用温泉理疗的同时,还可与 光疗、磁疗、电疗及针灸、按摩等多种理疗方法配合,为 游客去疾消疲。 B、康乐度假区:建设温泉休闲别墅、温泉公寓酒店、全循 环天然温泉泳池。整修原有的荷塘池,并建设一些与环境 相协调的游憩建筑、平台和眺望建筑小品,使游客在享受 理疗减压的同时,又可休闲观光。 C、配套服务区:根据康乐度假的需要,建设保龄球馆、网 球场、商场购物、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 休闲娱乐的需要。 (3)水上运动区: 利用大刘家水库开发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进行垂钓、划船、 摩托艇、皮划艇、渔家乐等水上娱乐活动。同时,改善周 边的生态环境,进行高品位的绿化美化,打造一个青山绿 水的旅游胜地。 3:西部: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 该板块内的蓬莱阁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处于旅游度 假区内,距离城区较近,是本地居民闲暇时休闲观光的主 要选择景点,地理位置相对具有优势。经过多年的规划建 设,目前这两个景点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接待能力, 并各有特点。蓬莱阁西苑花草繁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另有一个小型动物园,深受青少年旅游者的喜爱。田横山 文化公园位于田横山上,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怪石 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南面 则绿树环抱,绿草茵茵,品位高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得到了完美结合,是中老年朋友休闲健身的首选。但这两 个景点共同的缺陷都是以休闲观光为主,功能比较相似, 如果没有适当的连结点,两者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关系。这 个连结点应该是功能与这两个景点功能不同,位置介于二 者之间而更靠近于蓬莱阁西苑。因此,在蓬莱阁西苑东部 建设一处以游客参与互动为题材的、以游乐项目为主的现 代游乐园是必要的,以增强该板块的动感,从而使该板块 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动静结合的主题乐园,游人尽可以根 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各个区域去游玩。 4、北部: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蓬莱村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 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填补了我市旅游业在这一方面的 空白。而兴瑞庄园景点经过数年的发展,虽具备了一定的 生态旅游接待能力,但在旅游经营方面差强人意。究其原 因,除了距离城区较远的因素之外,自身缺乏具有吸引力 的旅游热点项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蓬莱村项目的出现, 将有效地缩短兴瑞庄园与城区的距离。如果兴瑞庄园能进 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旅游功能,两个风格迥异的生态 旅游项目可以在该区域内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另外, 如果再结合该区域沿海海面的海上观光、近年来频繁出现 的“海市蜃楼”奇观,该板块必将成为我市生态旅游的热 点区域。 (二)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 动。以前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游览观光 方面,而对参与互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其实生态旅游更应 该体现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 如探险、休憩、摄影、作画、野炊、野营、体育等。根据 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一日游”或“二日游” , 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 热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在这个时代, 信息通过多种形态媒体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如果不 注意对自身的宣传,将会很快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 潮之中。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 内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得到了各地旅游部门的普遍重视,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我们应该 借助“人间仙境”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 同时结合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等著名景区 (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 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 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 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四)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 可与交通客运部门合作,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 末或节假日生态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时, 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得 来,出得去,游得开。 五、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 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 有严肃的科学性,不合理的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 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一时发展。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 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外生态旅游发 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 开发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永续利用原则 “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 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 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 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 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 要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 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 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 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 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 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 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 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 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 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 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 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 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实际上, 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时,其经济效 益肯定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不可否认,我市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也必 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