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pdf_第1页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pdf_第2页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pdf_第3页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pdf_第4页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大型实景演出大宋 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姓名:杨亚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邱雅洲 2011-04 v 摘 要 大宋东京梦华是开封市清明上河园精心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它以天 为幕布,以开封清明上河园皇家园林区的景龙湖为舞台,充分利用其亭台楼榭、水系桥 廊,构成一个完整的宋代古典剧场。超豪华的创作阵容、超现实的艺术想象、超庞大的 演员阵容和高科技的舞美将一幅北宋的历史画卷生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以独特的艺术 魅力征服了南来北往的游客,大大提升了开封城市旅游的品位和形象,并逐渐成为开封 的城市名片。 本文主要从音乐艺术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着手来探讨这一大型演出所具备的美学意 义和审美价值。其中对音乐艺术特色的探析主要是从宋词、音乐、演唱和舞蹈四个方面 入手,分别阐述了编剧在浩瀚的宋词“词海”中撷取这九朵“浪花”的缘由并进行简明 扼要的分析,挖掘北宋词文化是本文最独特的创意;从音乐的旋律和作曲技法入手分析 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之美乐情与诗意的完美结合、“中国风”性格以及音乐 审美内涵;研究演唱和舞蹈表演,可借鉴其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的“多元化”的特点, 使实景演出丰富多彩。当然,对音乐艺术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作品表层现象上,本文还试 图深度挖掘了以大宋东京梦华为代表的实景演出的特点、意义、现状及前景。研 究集中在“奢华的城市名片”上,“奢华”暗指实景演出这一耗资巨大的演出形式虽广 受赞誉但前景堪忧,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城市名片”阐明了实景演出对地方特色 文化的宣传功能,甚至起到了传承历史文化的重大作用。近年来,大型实景演出在我国 已呈迅猛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大宋东京梦华的解读和反思来分析国内整个实景 演出市场的现状, 实景演出只有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融合, 才会实现 “既叫好又叫座” 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音乐艺术特色、社会功能 vii abstract doasong. dojing dreaming about diversity,a large size out-door scene show on water, which is created carefully by the staff of the millennium city park in kaifeng city. the show uses sky as the screen, jinglong lake as the stage, and alsomakes the best use of pavilions, drainage and bridges, so as to create an entire classic theatre of song dynasty. the show has high-standard creators, surreal art imaginations, ultral many performers, and high technological dance design, all the above factors show people a vivid historical picture of song dynasty, conquers visitors with its special artistic charm, greatly improves kaifengs image and quality and becomes kaifengs city-card gradually. mainly,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aesthetics significance and values through music and social function. on one side, it discusses music feactures from four aspects: songci, music, singing and dance; and analyses the reason that directors select only nine words among billions. additionaly, exploring north songci culture is the most unique creation of this paper, and analyzing its beauty in music from musical melody and composing technique perfect combination between music and poem, chinese style and musical aesthetics. people can use its diversify to study singing and dance. so that out-door scene show will be more meaningful and colorful, studying music will remain works surface. however,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out-door scene shows characteristic, mean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such studying focus on sumptuous city-card, which suggests its popularity and disturbing future, and should be rethought profoundly.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viii city-card narrates that out-door scene show could broadcast special local culture, even could inherit historical culture. large size out-door show has got a rapid development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ses all the out-door shows current situation of through explanation and rethinking of doasong. dojing dreaming about diversityout-door scene show could get good effect only if it merges together with market-oriented economy efficiously. key words: large size out-door scene show on water, doasong. dojing dreaming about diversity , special misic feactures, social function iii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据我所知, 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 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1 年 5 月 11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 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 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 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 以采取影印、 缩印、 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1 年 5 月 11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1 年 5 月 11 日 引 言 1 引 言 大型实景演出指的是一种新兴的舞台演出形式,其演出载体依托的是自然山水、园 林风景等真实的景观,舞台大型化,演员众多。此外,它还借助于音乐、舞蹈、美术、 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紧密配合,使其成为音像与故事高度聚合的奇观,给观众以强烈的听 觉、视觉、和想象力的刺激。 中国首部皇家园林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 东京梦华是由清明上河园景区 斥资 1.35 亿元,由著名实景演出策划人梅帅元创意、知名实景演出导演张仁胜执导、中 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开封清明上河园出品。演出包括六幕四场,分别为:序 虞美人、 盛世风情 醉东风、盛世婉约 蝶恋花、盛世浮华 齐天乐 、 盛 世豪放 满江红和尾声 水调歌头。这是一部关于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印象画卷, 是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的历史再现。舞美、道具、灯光、音响、 特效等多个环节紧密相连, 将九阙经典宋词和一幅古画串联演出, 构成完美的艺术形态。 用短短的 70 分钟时间,极度渲染了北宋的奢华、皇家的大气和市井风情,勾画出一个 天空、水面、地面三维立体,宏大、古典,令人目不暇接的实景舞台,让广大游客体验 到了无可比拟的震撼和美妙的享受,把人们的记忆拉向一千年前那个辉煌的朝代,以唤 醒一个民族对兴衰的思考和渴望崛起的激情。尤其是其音乐设计,时而飘然、浪漫,时 而委婉、悲壮,使整场演出更有意境,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强烈,堪称经典有很 大的研究价值。 近几年来,大型实景演出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八十多个实景演出场所,并 且这种风潮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对以大宋 东京梦华为例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这 种有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纵观国内公开发表的以 大宋 东京梦华 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2、旅游者发表的观后感,以称赞者居多数;3、从文学、音 响、背景、文化传承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论述;4、从旅游学和文化产业角度出发,论 述大宋东京梦华给整个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或对其运作中出现 、张帆:演出的社会宣传功能解读,文化传媒2009 年第六期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2 的商业化倾向提出意见和建议;5、少数文章从观众审美的角度来探讨其所具有的现实 意义。总的来看这些文章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具体问题的表层分析上,深入对其音乐特征 和社会性进行理论探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先从音乐视角来解读 大宋东京梦华,然后再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最后提出建议。目前国内 尚无从音乐角度研究大型实景演出的论著。 本文主要从音乐艺术和社会性两方面入手来探讨这一大型演出所具备的美学意义 和审美价值。其中对音乐艺术的探析主要从宋词、音乐、演唱和舞蹈四个方面入手,分 别阐述了编剧选取这九首经典宋词的缘由并对这几首词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 挖掘北 宋宋词文化是本文最独特的创意; 从音乐的旋律和作曲技法入手分析 大宋 东京梦华 的音乐之美乐情与诗意的完美结合、中国风性格以及音乐审美内涵;研究其演唱和 舞蹈表演,可借鉴其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的“多元化”的特点,使整场演出丰富多彩。 当然,对音乐艺术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作品表层现象上,因此本文在第三章分析了大 宋东京梦华的优、缺点,从而引申出以它为代表的国内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价值、 现状及前景,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大型实景演出在我国已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起来,本文试 图通过对大宋东京梦华的解读和反思来分析国内整个实景演出市场的现状,首先 实景演出要做到艺术精美才会让观众“叫好”;其次实景演出只有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 效融合,才会实现“叫座”的良好效果。 第一章 “繁华东京不是梦” 大宋东京梦华概观 3 第一章 “繁华东京不是梦”-大宋东京梦华概观 随着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公演,全国掀起了“实景演出”的热潮。 大型实景演出指的是一种新兴的舞台演出形式,其演出载体依托的是自然山水、园林风 景等真实的景观,舞台大型化,演员众多。此外,它还借助于音乐、舞蹈、美术、戏剧 等艺术门类的紧密配合,使其成为音像与故事高度聚合的奇观,给观众以强烈的听觉、 视觉、和想象力的刺激。 大宋东京梦华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天为幕布,以开封 清明上河园皇家园林区的景龙湖为舞台,充分利用其亭台楼榭、水系桥廊,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宋代古典剧场。它是我国首部皇家园林大型实景演出。超大的演出场面、超豪华 的创作阵容、超现实的艺术想象、超庞大的演员阵容等将一幅北宋的历史画卷生动的展 现在人们面前,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饕餮。自 2008 年 4 月 5 日公演至今已在国内外 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节 大宋东京梦华的创作团队 超豪华的创作阵容是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一大亮点。由开封 市委书记刘长春、市长周以忠担任总策划,梅帅元任总制作,张仁胜任总导演,张骁任 作曲,王宇钢担任灯光师。 总制作人梅帅元被誉为“户外山水实景演出第一人”。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创 作金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文化部“文华奖”、文华剧作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他制作了多项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代表实 景演出作品还有: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井冈山、中华 泰山封禅大典、天骄成吉思汗、新刘海砍樵、道解都江堰。 图 1-1 梅帅元实景演出作品 张帆:演出的社会宣传功能解读,文化传媒2009 年第六期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4 导演张仁胜是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个人曾获文化部“文华导演 奖”、中国文联“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奖。 其作品多次获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奖。导演作品涉猎甚广,有大型实景演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音乐剧哪嗬 咿嗬嗨 、 阳朔西街 、 桂花雨 ;歌剧壮锦等。电视剧编剧作品有最后的子弹 、 我们的父亲等。 张骁,青年作曲家,印象刘三姐作曲之一,井冈山、新刘海砍樵、 道解都江堰作曲。 王宇钢,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舞台美术家协 会会员。在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参加过多台戏剧和晚会的舞台设计、灯 光设计。曾获奖的舞台作品有:鼓王、黑大门里的女人、红岩魂、香岛 泪、 鹿回头、宝贝儿、凤凰岭、 放飞。还曾担任大型实景演出印 象刘三姐的灯光设计和南宁民歌节东南亚之夜晚会的灯光设计;以及中央台、北 京台的元旦晚会,内蒙古台、沈阳台的春节晚会等。 第一章 “繁华东京不是梦” 大宋东京梦华概观 5 第二节 大宋东京梦华的剧目设计 一、序虞美人 展现了一个旧王朝的衰落与宋王朝的兴起。 1、一个现代小男孩将一展灯放入水中推向远方,把人们带入一千年前的宋代 2、一声琵琶的拨弦划破夜色,湖中央亮起一朵晶莹剔透的菊花,彩色灯光从花瓣内 透出。 3、菊花开始朝观众方向移动,停泊在玻璃舞上台场门的斜角,菊花随着音乐缓缓绽 放,原来这朵晶莹的菊花竟是一个可以在湖面移动的舞台,十二位歌女身着宋服手执各 式乐器一边演奏、一边舞蹈。 歌曲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音乐突转,宣德殿、宣和殿发出耀眼的光芒,显出大气的金碧辉煌之境。一百 余名宋兵手摇宋旗从大殿楼上伸展而出,在强有力的呐喊节奏中齐整的舞动。 5、三十名着白盔甲的士兵在铭春坊前很有仪式感的将一面十余米的宋旗升起,预 示着南唐的灭亡和北宋的建立。 6、菊花台朝下场门方向移动,菊花的花瓣收拢 二、第一场醉东风 此场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开始,展开了汴河繁忙的漕运盛况及东京浓郁的民 俗风情。瓦肆勾栏,汴河之畔,夹杂着纤夫号子的繁华市井,成为中国历史记忆中永恒 的天堂印象。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册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册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6 第一场 a 段 1、古琴音乐起,湖中场景为清明上河图局部。 2、随着呐喊的劳动号子,一队纤夫沿玻璃舞台往下场门走去,观众席上场门方向 一队纤夫穿过观众席而去。 3、若干艘挂着红帆的漕运大船及各色船只驶过湖中。 4、北宋人物从两侧涌入观众席前 5、那一组飘荡在湖面上的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活了起来,出现了文人骚客与 歌女把酒寻欢,瓦肆勾栏,气势恢宏的开封盘鼓、河运、纤夫(劳动号子)、杂耍、马 大嘴吹糖人、卖花生糕和糖葫芦的商贩、迎亲的队伍、斗鸡、放风筝的孩童、骑驴的少 女、喷火表演、打陀螺的艺人、包公、踩高跷等。 音乐戛然而止时收光。 第一场 b 段 歌曲二: 青玉案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一辆流光溢彩的雕车由装饰性很强的“工艺马”沿着水中铺设的轨道驶出划过 湖面,在湖面正中与一条豪华大船擦肩而过。 2、一盏盏鱼龙灯及花灯、宫灯、菊花灯在暗夜里形成灯海,人们提着各式灯笼在 清图上变换着队形 3、踩高跷的人们带着面具提着花灯在热烈的舞蹈 4、十几颗装满 led 灯的柳树闪烁着 汴京的上元之夜开始了,所有人纵情狂欢: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书生与少女出现在灯海中,为后面情节埋下伏笔。 第一章 “繁华东京不是梦” 大宋东京梦华概观 7 三、第二场蝶恋花 苏轼的蝶恋花通过少女们在春天踏青和荡秋千的生动场面,散发出北宋王朝生 机勃发的气韵。王朝诗意的青春,在秋千上荡漾,大野芳菲,铺绿了天际 第二场 a 段 充满动感的音乐响起,演区骤然春光明媚。整个景龙湖沿岸瞬间被灯光染成透亮的 绿色。 1、踏春的绿衣少女踏歌而来,视线所及满目翠绿 2、数十架秋千同时荡起,每一架秋千上都有一个身着绿色罗裳的少女,罗带翩翩, 摇风曳柳,一派盎然春意。 歌曲三: 蝶恋花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 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观众席前的周边升起片片莲叶与朵朵莲花,一群绿衣少女跳起踏春之舞。 4、一队绿衣少女每人手执一把红纱伞从江面飘移过,所有踏春的少女在一个瞬间全 部举起橙红的伞,灯光顿时变为橙红,显出春色的灿烂 5、白衣少女隐约其中 第二场 b 段 随着光的暗去,满场的秋千渐渐消失了,水中映出一轮优美的月牙儿,渐渐地, 水面上出现了三十多条小船,每条小船都亮着一盏渔火,每条小船上都坐着一个绿衣少 女和一个桃红少年在痴情的对视着小船与白衣少女的船应形成一种有意味的调度 方式,在湖面流动。 雨霖铃雨霖铃 柳永 大宋东京梦华2008 年修改稿动作台本。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8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衣书生(扮演柳永)从远处疾跑至舞台中央,翩翩起舞,配以蓝色柔和的灯光、 飘渺的白雾、纯钢琴伴奏,宛如仙境。书生一边望着远处的水面,一边独自起舞,仿佛 在翘首企盼着一个美丽女子的到来。当歌词唱至“晓风残月”一句时,远处河面飘来一 叶扁舟将身着粉色纱衣的少女送上岸。两人如神仙眷侣般翩翩起舞,让人身临其境,体 味浓浓的爱意,感受无比的浪漫。一段双人舞过后,少年跳上小船,少女在岸上目送心 爱的人远去。 此时水下灯光打出一弯黄色的冷月, 预示着分离, 万种滋味不禁油然而生。 四、第三场齐天乐 展现了鼎盛时期北宋东京曾有过的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繁华帝呈现出君临天下的 大国风范。 第三场 a 段 音乐大作,宣德殿、宣和殿、拂云阁灿烂的灯光呈现出汴京之夜的辉煌 1、皇帝接见万国来朝的庞大仪仗场面,从宣和殿、宣德殿一层层地向下铺排,一直铺 排到水心榭 2、在异域的音乐中,一阵驼铃传来,远处的胡心中的移动平台形成的第五演区上走着 两名骑着骆驼的阿拉伯商人,几名阿拉伯男人扛着美丽的波斯少女当做贡品跟在后面, 数十名漂亮的阿拉伯少女肩扛着银壶跟在骆驼后面, 舞动着从水面朝宣和殿和宣德殿走 去 3、一群日本歌舞伎手执扇子朝着宣德殿和宣和殿方向跳着日本舞蹈 4、一对犹太商人手执羊角号朝着宣德殿和宣和殿方向吹奏 5、若干民族的人们身着异域服饰三三两两地乘船从九龙桥前的水面向大殿方向驶 去 6、大宋皇帝向万民挥手 7、百姓与来朝着面朝皇帝方向齐声朗诵: 浪淘沙 咏汴州 浪淘沙 咏汴州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册 第一章 “繁华东京不是梦” 大宋东京梦华概观 9 裴 湘 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 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千古含情。 声如山呼海啸 第三场 b 段 大胆描写了北宋皇帝宋徽宗和京城歌伎李师师缠绵悱恻的恋情。千古传奇,任 后人评说 少年游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场景: “并刀如水”歌声响起,一艘富丽堂皇的画舫船缓缓驶过湖面,李师师与宋 徽宗在画舫船上翩翩起舞,诉说着一个朝代的繁华。 恍若平地一声雷,豫剧女高音穿云裂帛般地刺破繁华的汴京: “ 醉里挑灯看剑-” 五、第四场满江红 满门忠烈,一世争战,巾帼不让须眉,破阵子抒发了杨门女将渴望与敌人血战 到底的壮志豪情 第四场 a 段 满门忠烈,一世争战,巾帼不让须眉,破阵子抒发了杨门女将渴望与敌人血战 到底的壮志豪情 1、一束追光中,一位身着戏曲长靠的女将舞剑演唱破阵子 2、穆桂英的女将们个个身骑白马盛装而出,一队威武的士兵迈着统一的步伐来到玻璃 舞台,排兵布阵。 破阵子 破阵子 辛弃疾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册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1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 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四场 b 段 第四场 b 段 金戈铁马,几多风雨,几多征尘。岳飞的满江红壮怀激烈,再现了宋朝军民为 收复大好河山而决战的壮烈场面。 1、栈桥的火焰翻卷,漫湖的烟雾被灯光打红 歌曲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三十匹战马驮着三十名手执二十米红旗的宋兵从栈桥上飞驰而过,骏马跃上铭春坊 经栈桥冲入大殿。 抬望眼,仰天长啸,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3、所有演员上场奔跑造成“乱”的感觉,模拟战火纷纷的场景。 4、斥资 200 多万打造的巨型火阵由北向南依次烧开,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水面 的炮声响起,震耳欲聋,形成听觉上的冲击。 5、水雾铺满湖面,北灯光染成满江红! 六、尾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一个提着灯笼的北宋小女孩上了一艘乌篷船,一名艄公将船划到玻璃舞台前,小女 孩上了玻璃舞台 2、一个现代的小男孩从观众席走上了玻璃舞台,北宋的小女孩将手中的灯笼递给现代 的小男孩,两人牵手走到玻璃舞台正中 3、一盏盏红灯笼在黑暗中亮起来,北宋的人们提着灯笼向玻璃舞台走来,以此将灯笼 一圈又一圈的放在北宋小女孩和现代的小男孩身边,预示着历史的传承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渐渐地,一个巨大的红月亮在玻璃舞台上形成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限,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章 “优雅中见通俗,恢弘中蕴细腻” 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文学艺术特色分析 11 第二章 “优雅中见通俗,恢弘中蕴细腻”大宋东京梦华 的音乐文学艺术特色分析 当时光倒退一千年的时候,无论从世界上哪一个角落将目光投向东方,开封便是 中国。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就是一千年前古城开封的历史再现,它用 九阙经典宋词将宋王朝按照兴起、发展、繁荣、衰败、灭亡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 朝代完整的历史脉络,借用艺术的手法将“兴亡”二字在短短的七十分钟之内演绎得淋 漓尽致。它的主题是:通过极度繁华与惨烈毁灭的艺术再现,唤起一个民族对兴衰的深 层思考与渴望再度崛起的浩荡激情惨烈毁灭带来的兴衰思考, 极度繁华赋予的崛起 激情。 “音乐文学”指的是 20 世纪初新兴的一门学科,研究中国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及配 和或依附音乐的诸多韵文。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上,词与乐的结合是最为密切而且最典型 的形态。 大宋东京梦华的创作者们大胆采用“词与景”、“声与情”、“景与 色”的对比创作手法,恰如其分的将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宋词,与现代音乐 创作技法联姻,配以旖旎瑰丽的舞蹈表演,真正回归我国音乐的最初表现形式,即“诗、 乐、舞三位一体”,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辉煌。 第一节 立在宋词上的大宋东京梦华 词,虽源于隋、成于唐,但后人却习惯将其以宋称之,说明到了宋代词的发展达 到了巅峰。宋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殿堂的一颗闪耀的明珠,是留给后人的无穷宝 藏。 宋词是两宋文学的辉煌代表, 被称为一代文学之最, 留于后世的传世佳作浩如烟海。 据全宋词、 全宋词补辑所录,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家,词章有两万四百多首。 前人有“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之说,因此它当之无愧的成为大宋王朝的 时代符号。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将宋词与汉赋、唐诗、元曲等并列,称之为一代文学: 东京梦华导演阐述 ,张仁胜 ,北京天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宋词的音乐文学性质,谢桃坊,东南大学学报,2003 年第 7 期 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 山东大学出版社 刘乃昌 著 2009 年四月第二版 第 4 页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12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考) 宋词有“合乐”的性质,最初的词是为了配合燕乐乐曲而创作的,尽管随着历史 的变迁以及作词技术的逐渐成熟,词逐渐脱离了音乐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但它 的创作体式多样丰富,声韵和谐优美,音节灵活多变,格律严密工整,仍能体现出音乐 之美。张炎曾在词源一书中写道:“词以协音为先” 。清孔尚任也在蘅皋词序 中说道:“夫词,乃乐之文也。”因而,宋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最重要的特征是 它本身所具备的音乐性。宋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集众制之长,将诗与乐的结合达到了 巅峰。 笔者在采访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演艺部南方经理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宋东京梦 华一名源自于宋代孟元老所撰散文体笔记东京梦华录;编剧兼作曲张骁是一 位非常热爱宋代文化,尤其对宋词颇有研究,擅长作曲亦能舞蹈的青年才俊;将九阙经 典的宋词连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是大宋东京梦华的点睛之笔。张骁精心设计、 巧妙安排从数以万计的“词海”中撷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九阙经典,从细节出发,多角度 地表现了北宋时的东京。演出围绕宋词的意境渐次展开。它不是一部完整的故事,只是 借用宋词把具有宋文化代表性的人和事物串联起来, 这就让观众更真实的置身于汴京那 个曾经繁华的大都会。“一个真实的细节,远比一部恢弘的大著长卷更有价值” 这种“以点为线”的创作手法恰恰符合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美”的特征。所谓 “印象美学”,包含着三方面的意思。一是相对于连贯的、整体性的经验和情景而言, “印象”是拾取片段的、部分的情景与经验。二是相对于经过深思熟虑和历史积淀的事 件和情景而言,“印象”讲述的是瞬间的、感觉化的事件与情景。三是和绘画中的“印 象派”有关,它创造的是富有色彩感、视觉化、造型化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和 视觉记忆。大宋东京梦华就是是这种“印象”的美学实践代表。 梦幻感是这部 作品的整体风格。 九阙经典宋词与音响、 灯光等的完美配合使得整部作品既写实又写意, 给观众营造出一个有相当深度的意义空间,引人留恋深思,将实景演出从单纯的视觉与 听觉的艺术冲击提升到在艺术冲击前提下的、引起观众强烈心灵触动的更深层面中去。 转引自唐诗宋词专题,张明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一版 立在宋词上的东京梦华 大河网 2010 年 6 月 1 日 之赏 , 孙先科,华夏经纬网 2009-09-10 第二章 “优雅中见通俗,恢弘中蕴细腻” 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文学艺术特色分析 13 九阙宋词虽出自不同词人之手且互不相关,却被编剧张骁巧妙的以时间为线条串 联起来形成一部气势恢弘的史诗巨作,展现了中华民族 5000 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其 释义如下: 第一首: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 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全词以问起,以答结,通过白描的创作手法和酣畅的 行文将作者对故国的哀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字字血泪、 声声断肠。 作为整场演出的 序 , 虞美人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一,从历史的角度上讲,这首词在李煜由一代帝王沦 为宋朝阶下囚的政治背景下创作的,预示了南唐的灭亡和宋的建立;二、这首词文雅深 幽,将浓厚的忧患意识渗透其中,其主题体现在一个“愁”字上,北宋初期的晏殊、欧 阳修等词人沿其流而扬其波,因此可以说为宋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首: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武兼修,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的这首 青玉案元夕在他众多豪情词作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风情和高远的格调成为具 有“婉约”气质的传世佳作。 上片写景,描写了南宋都城杭州元宵佳节的场景,处处张灯结彩、举城若狂、繁华 极尽其致。下片作者笔下的“那人”实指自己,此时南宋已岌岌可危,众人却在享乐狂 欢,唯他独自一人发出苦闷、惆怅、孤寂的感慨。“蓦然回首”,象征着一个顿悟的人 生阶段。颇有一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 参考李煜虞美人的审美艺术特征王洪辉 长城2009 年 12 月 参照在喧闹中独处读辛弃疾有感, 于翠玲 ,文史知识,2006 年 4 月 灯火阑珊处,寂寞报国人-辛弃疾词旨探微,李延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第五期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14 张骁选用这首词作为第二幕醉东风的主题,旨在:通过“花千树”、“宝马香 车”、“星如雨”、“鱼龙舞”等实景描写说明当时社会的繁华,“东风夜放花千树盛 开”的是北宋灿烂的风情。 第三首: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上片描绘“燕子”、“青杏”、“绿水”之美景, 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道出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 博大的胸怀。下片理趣横生、韵味隽厚, “多情却被无情恼”是下片的亮点,妙趣至理, 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效果和夸张的审美张力。 张骁巧借苏轼笔下的“春景”,营造出浓浓春意,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 北宋王朝。 第四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一书中写道:“凡有水井处,即能歌柳词。”此处的 “柳”指的就是柳永。柳永既善写词亦精通音律,他的词清新婉约、细腻独到、通俗 易懂,俗中透雅,是北宋前期最伟大的词人之一。 雨霖铃是表现离别之情的千古绝唱。词的上片写景,通过“寒蝉”、“长 亭”、“骤雨”等景色渲染了浓烈的离别气氛;下片写意,酣畅淋漓的抒发了恋人离 别难舍难分的情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是其流传千古的名句。 多情才子,妩媚少女,一曲小令,晓风残月,勾勒出一个艺术王朝的浪漫情怀。 参照悲喜交错景情真,理趣横生构思巧苏轼赏读辩误 付兴林,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0 年第 三期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册,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 “优雅中见通俗,恢弘中蕴细腻” 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文学艺术特色分析 15 第五首,裴湘 浪淘沙 咏汴州 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 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 这首词是 2009 年东京梦华改版之后增加的,通过描绘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万国 朝贺的空前盛况来表现繁华帝都君临天下的大国风范。这首词将全剧推向了高潮,所 有中国人观看后都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确,一千年前,当欧洲那些小城堡还 在中世纪的桎梏挣扎的时候,北宋的东京汴梁已经是百万人口的大都会了。 第六首,周邦彦 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彦的少年游在宋代诸多写恋情的词中,立意脱俗,不同凡响。这首词恢 弘中蕴细腻, 讲述了京城歌伎李师师如何煞费苦心地留下心爱郎君北宋皇帝宋徽宗的故 事,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张骁借周邦彦之手,侧面表现了宋徽宗追求奢侈生活,荒淫无度的昏庸作风,预 示了大宋即将毁于徽宗赵佶之手,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 第七首,辛弃疾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同为“主战派”的好友陈同甫作的,充满了爱国主义豪情和饱 满的斗争精神。前九句描写了滚滚沙场、万马奔腾、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战争场面, 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可怜白发生”使词人从精忠报国、功成名就的理想巅峰跌入谷 底,形成壮和悲、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照。 张骁意图通过这首词抒发杨门女将巾帼不让须眉,渴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志豪 情。 舞动开封之夜,杨东明,中国产经新闻报,2010 年 7 月 5 日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16 第八首,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词饱含爱国激情,是千古传颂的爱国名作,其作者是我国南宋著名抗金英雄 岳飞。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初年,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切齿之恨以及报仇雪耻、收复失 地的坚定意志。它传递给后人的是满怀豪情、壮志激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是一个名族、 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由于篇幅较长,张骁取其上阕,配以巨型火阵、热烈的灯光、轰鸣的炮声等科技 手段为观众再现了宋朝军队为收复大好河山而决战的壮烈场面,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 第九首,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以月为题、因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 通篇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坎坷不 幸与乐观洒脱的哲理高度。 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无 限热爱 。 作为整场演出的最后一曲,这首词承载了太多的责任与期望。自古以来,中国人 就把“圆月”当做团圆的象征,中秋佳节“圆月”高挂之时更是举家团圆的时候。张骁 把这首词作为整个历史脉络的收尾,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想通过这首以咏月而流传千 古的名作来展示今日开封对昔日帝都的传承, 同时也预示着开封的明天会更加辉煌。“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大宋东京梦华全体演职人员对所有观众诚挚的祝福。 大宋东京梦华的宣传册最后一页写道:“一湖烟云散去,一个辉煌的王朝从 历史深处走入一幅伟大的画卷之中,远处传来的浅吟低唱,给人以历史轮回的感叹。曾 经照亮过北宋的月亮又照亮了今日的开封, 温暖的歌声, 回忆着昨天, 祝福着明天” 情深意浓境界高远苏轼赏析,朱庆和,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 年 4 月刊 第二章 “优雅中见通俗,恢弘中蕴细腻” 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文学艺术特色分析 17 第二节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特点分析 在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演出中,音乐是贯穿始终的。 作为实景演 出中关键的一个环节,音乐在整部演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曲张骁巧思妙构,引 领观众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听觉冲击,感 受浓浓的春意、唯美的爱情、激烈的战场纯粹而有品位! 大宋 东京梦华的台本(编剧)和大宋 东京梦华的作曲是同一人(张骁), 因此这部作品的音乐性几乎就是天生的。张骁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并且担任过央视很 多精品栏目的音乐制作人, 十分注重创作与诗情的完美结合。 他根据开封当地民俗特色, 运用了现代与传统作曲手法相结合的作曲技法,共谱写了的 11 段音乐,共计 65 分钟, 加上谢幕时重复使用的青玉案一曲,一共是 70 分钟,也就是说音乐贯穿整场演出。 在这 11 段乐曲中有 8 首是为宋词填曲的,有唯美幽怨的虞美人、欢快热烈的蝶 恋花、青玉案;难舍难分的雨霖铃、少年游;慷慨激昂的破阵子、 满江红;意境深远的水调歌头。从专业角度上讲,这八首歌曲是以我国古典诗 词为基准而创作的,属于中国古典艺术歌曲范畴。其余三首是烘托气氛的纯音乐,分别 是:表现市井风情的乐曲、表现万国来朝盛大场景的乐曲和配合异域舞蹈的日本舞曲和 阿拉伯舞曲。这些音乐风格迥异、色彩明朗、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观众,使其成为众 多实景演出音乐创作的典范。本节,笔者将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对大宋东京梦华的 旋律特点进行探讨。 一、乐情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恰如其分地依词填曲是大宋东京梦华音乐的一大特色。作曲家“请”来了苏 轼、柳永等北宋最著名的词人,“借”用他们的佳作为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句式、 平仄、意境等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极具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这一“请”、一“借” 足以体现张骁的聪明才智。 众所周知,宋词与音乐是相生相伴,相辅相成的,乐是诗词的补充发展,好的音乐 可以帮助诗词表情达意。作曲家精心选取的这几首宋词均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妇孺 皆知的千古名作,因此这些词虽为大雅之作却可以让大多数观众知晓其含义,即雅中透 俗。但是观众中难免会有一部分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国外游客,这时音乐就可以发挥其重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前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艺术特色探析 18 要作用了。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曾多次说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我国古代 文艺评论家刘勰认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其意思可理解为音乐的任务是用音乐 的形式,将歌词的主题内容充分而深刻的表现出来。 相信他们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也 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音乐以及精湛的表演、 高科技的灯光舞美等感受到一千年前宋都开 封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开场首曲虞美人,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表现了国破山河在,一代 皇帝沦为阶下囚的万千“愁”绪。作曲家选用了 a 小调四四拍,通过小调擅长抒情的特 点,用吟颂式的音调很好的表现了浓浓的“愁”意,如泣如诉、寸断肝肠,准确无误的 表达了词人深刻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 谱例 2-1、虞美人 作曲家还采用对比的创作手法,造成情绪的转换和强烈对比,使得整首曲子的戏 剧性更加突出。 谱例 2-2、虞美人 1=c 4/4 艺术歌曲概论,王大燕著,余笃刚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年 2 月第一版 第二章 “优雅中见通俗,恢弘中蕴细腻” 大宋东京梦华的音乐文学艺术特色分析 19 又如:雨霖铃描写的是恋人依依惜别的缠绵悱恻之情。整首曲子采取了最适 合抒情的四四拍子慢板,节奏简单舒缓,虽不华丽,但很自然的将“多情自古伤离别” 的万种离愁流露无余 谱例 2-3、雨霖铃 再如:满江红展现的是北宋军队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壮志丹心,一阵战马的 嘶鸣声便将观众带入一千年前岳家军与敌军血战的沙场。作曲家采用四二拍子、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