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81-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目 录3第一章 项目概述81.1 项目名称81.2 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81.3 编制单位81.4 编制依据91.5 项目概况101.5.1 项目建设目标101.5.2 项目建设内容10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11.7 项目建设的效益111.8 主要结论和建议11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3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132.1.1 简介132.1.2 组织机构及职能132.2 项目实施机构14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3.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153.2 政务目标分析163.3 业务分析163.3.1 业务范围分析163.3.2 系统用户分析183.3.3 通话能力分析203.4 功能和性能需求203.4.1 功能需求203.4.2 性能需求243.4.3 机房环境需求253.5 现状与差距263.6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27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294.1 建设原则和策略294.1.1 建设原则294.1.2 建设策略304.2 建设目标304.3 建设内容314.4 总体设计方案314.4.1 数字集群标准314.4.2 系统总体结构32第五章 建设方案365.1 设计规范365.2 系统功能设计365.2.1 网络管理功能365.2.2 数据传输功能385.2.3 调度呼叫功能385.2.4 系统呼叫功能405.2.5 系统调度控制功能405.2.6 系统联网功能415.2.7 终端支持系统功能415.3 系统主要指标分析415.4 交换控制中心设计425.5 基站建设方案445.5.1 基站分布设计455.5.2 基站载波规模设计455.5.3 主要技术参数495.6 传输链路设计495.7 终端配置方案505.8 安全设计525.9 可靠性保障措施525.10 系统运行管理535.11 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545.11.1 机房装修545.11.2 机房布线工程555.11.3 空调及新风系统565.11.4 电气工程575.11.5 防雷接地575.11.6 消防报警系统585.11.7 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595.11.8 环境监控系统615.11.9 机房综合管理系统625.12 主要软硬件配置清单645.12.1 交换控制中心设备配置645.12.2 基站设备配置655.12.3 终端设备配置65第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666.1 招标范围666.2 招标方式66第七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677.1 环境影响分析677.2 环保677.3 消防687.4 职业安全卫生68第八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698.1 领导和管理机构698.2 项目实施机构708.3 主要技术力量718.4 人员培训71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739.1 项目建设期739.2 实施进度计划73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7510.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7510.2 总投资估算7510.3 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76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77第十二章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7912.1 风险识别和分析7912.2 风险对策和管理80 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项目建设单位:xx公安局单位地址:xx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9号项目负责人:刘营 xx公安局信息通信处处长1.3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xx资质:工程咨询甲级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20222010011.4 编制依据主要编制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200755号)(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件)(5)xx市政务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xx市政府第67号令)(6)xx市委办公厅、xx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数字化管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通知(京办字200517号)(7)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01 1号)(8)xx市区域性公用信息平台网络建设规范(试行)(9)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ga/t444-2003)(10)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11)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验收技术规范(12)中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1(2)-1997(13)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14)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5 项目概况1.5.1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建设350兆数字集群系统,使其成为奥运安保无线通信指挥调度(尤其是奥运各竞赛场馆、敏感地区和重要安保部门)的重要备份系统,满足2008年奥运安保公安专用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需要,确保无线通信的畅通,提高xx公安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无线通信水平和在反恐防暴、勤务安保等实战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能力。同时,该网要实现军地网络互联互通,并考虑奥运会后xx公安局的警务应用,在系统覆盖、容量和功能上具有较强的扩展性,有利于科技强警和xx公安局无线通信的长远发展。1.5.2 项目建设内容(一)建设350兆数字集群系统交换控制中心,对位于治安管理总队(功德林14层)的原无线通信机房进行扩建。(二)建设18个基站,覆盖奥运安保重点地区及30个奥运竞赛场馆。(三)购置2000部350兆数字电台,主要用于刑侦、特警、治安等市局反恐防暴处突中坚力量以及仰山桥指挥部与各竞赛场馆分指挥部无线指挥调度的备份。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建设规模为人民币7990.46万元,全部资金拟申请xx市财政全额拨款。1.7 项目建设的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近期来说,可以满足2008年奥运安保公安专用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需要,提高公安机关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无线通信水平和在反恐防暴、勤务安保等实战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能力,确保奥运安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长期来看,该系统作为增强公安通信保障能力的重要工程,将在奥运会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科技强警和公安无线通信的长远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指挥部门的宏观决策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1.8 主要结论和建议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为奥运安保无线通信指挥调度(尤其是奥运各竞赛场馆、敏感地区和重要安保部门)提供重要备份,可以从手段上根本解决奥运安保关键岗位指挥调度遇突发事件调度不畅的问题。项目建设极大提高xx公安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无线通信水平和在反恐防暴、勤务安保等实战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能力,为2008奥运会的成功筹建和举办提供强大、到位的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立项,及早实施。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2.1.1 简介xx公安局是主管xx市公安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在xx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领导下工作。2.1.2 组织机构及职能xx公安局的主要职责包括: (1)执行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组织实施全市公安保卫工作;(2)掌握全市影响政策稳定、危害国内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情况,制定有关对策并负责组织实施;(3)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处置治安事故和骚乱,依法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特种行业和危险物品;(4)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5)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6)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外宾的安全警卫工作;(7)依法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本市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8)对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依法管理看守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等场所;(9)负责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10)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11)依法负责收容教养和劳动教养的有关工作;(12)实施公安科学技术工作,负责公安信息技术、刑事技术、行动技术建设;(13)负责市局直管部门的公安装备、被装和经费等警务保障工作,指导公安分县局的装备、财务等警务保障工作;(14)制定、实施全市公安队伍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对全局民警的教育、培训以及公安宣传,按权限管理干部和警衔,开展警务督察工作,查处本市公安队伍的违法违纪案件;(15)领导本市公安消防、警卫部队,对武警部队执行公安任务及相关业务建设实施领导和指挥;(16)承办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交办的其他事项。2.2 项目实施机构本项目由xx公安局信息通信处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安保工作既是历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根本保障,也是奥运会获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以通信系统为例,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举办期间出现了中央公园爆炸案,当天就导致了无线通信调度量猛增,在那一时段让奥运会的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xx公安局正在全面启动奥运安保建设项目,其中公安无线通信系统是奥运安保通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2008年奥运会指挥调度需要以及目前反恐防暴形势日益严峻,公安无线通信指挥调度要求二十四小时畅通,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尤为严格。为了降低风险,确保奥运安保指挥调度畅通,xx公安局必须拥有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以应付各种态势,进一步提高公安无线通信整体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奥运会安保通信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2007年8月,xx市信息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认为在xx市部分重点区域建设800兆无线政务网备份系统确有必要,并建议同意xx公安局利用350兆数字集群技术建设备份通信系统。2007年10月24日,xx市政府李伟副秘书长组织召开由xx市信息办、xx市发展改革委、xx市财政局、xx公安局等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了公安350兆数字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会议认为,建设公安350兆数字系统对确保奥运安保指挥调度以及赛后公安应急通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尽快启动项目建设,确保系统在奥运会前建成并试运行。奥运会以后,各比赛场馆仍将成为北京举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也极有可能以奥运新建地区为中心发展成为经济热点地区,治安复杂程度加大、突发事件也会大幅增加,因此,以上地区的通信保障能力尤为重要。3.2 政务目标分析通过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使其成为奥运安保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的重要备份系统,满足2008年奥运安保公安专用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需要,确保无线通信的畅通;同时满足科技强警和xx公安局无线通信的长远发展,以提高xx公安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无线通信水平和在反恐防暴、勤务安保等实战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能力。3.3 业务分析3.3.1 业务范围分析根据奥运会安保工作的要求,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必须实现对奥运周边地区的室外、室内的无线通信覆盖。被覆盖对象主要包括xx市内奥运竞赛场馆、安保指挥部以及敏感地区。xx市共有31个奥运竞赛场馆,其中朝阳区有14个场馆,海淀区有8个场馆,石景山有5个场馆,丰台、昌平、顺义各有1个场馆,此外城区公路自行车赛不需要固定的场馆。针对奥运竞赛场馆分布分散的情况,奥运安保部门成立了仰山桥安保指挥部、奥运中心区分指挥部和九个赛区分指挥部。一些重要的敏感地区包括奥运媒体村等。奥运竞赛场基本情况表序号竞赛场馆名称场馆类型座席数所在地覆盖要求1国家体育场 露天91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国家体育馆 室内19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3国家游泳中心室内17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4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室内6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5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露天5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6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露天20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7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露天16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8奥体中心体育场露天40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9奥体中心体育馆室内7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0英东游泳馆室内6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1北京大学体育馆室内8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室内6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3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室内10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4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室内8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5五棵松篮球馆室内18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6五棵松棒球场露天15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7首都体育馆室内18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8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室内5000海淀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19北京射击场露天5000石景山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0北京射击馆室内9000石景山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1老山自行车馆室内6000石景山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2老山山地自行车场露天1000石景山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3小轮车赛场露天3000石景山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4城区公路自行车赛场露天300025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露天17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6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室内95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7工人体育场露天64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8工人体育馆室内13000朝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29丰台垒球场露天13500丰台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30十三陵水库露天10000昌平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31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露天14000顺义场馆及建筑物内外全区域覆盖3.3.2 系统用户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用户包括奥运竞赛场馆安保工作人员、安保指挥部工作人员、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刑侦总队、治安总队以及市局其他部门。()场馆安保工作人员依据奥运场馆运行及相关设施安全保卫指挥部制定的关于第29届奥运会竞赛场馆实行动态安保勤务模式工作的汇报材料,每个奥运竞赛场馆有20类安保岗位。为满足每个场馆主要管理人员和每类安保主要负责人员的无线通信要求,每个奥运竞赛场馆需要有2个固定台和25个移动台作为标准配置。另外,按照奥运竞赛场馆安保类别划分,每个场馆还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移动用户作为应急备用。类场馆需要个移动用户作为应急备用,类场馆需要个移动用户作为应急备用,类场馆需要个移动用户作为应急备用。其中类场馆中国家体育场由于特殊安保要求,按照类场馆对待,需要个移动用户作为应急备用;城区自行车赛场由于赛事特殊性,不适于建设专门的无线通信系统,因此在该赛事期间用常规通信手段来保证安保工作需要。()安保指挥部工作人员仰山桥安保指挥部需要10个固定用户和10个移动用户,奥运中心区分指挥部需要个固定用户和个移动用户,九个赛区分指挥部需要18个固定用户和45个移动用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需要30个固定用户和270个移动用户,刑侦总队需要10个固定用户和60个移动用户,治安总队需要10个固定用户和50个移动用户,市局其他部门共需要60个固定用户和100个移动用户。以上各单位共计有个固定用户和个移动用户。系统用户数量情况表序号系统用户单位安保类别固定用户数移动用户数标准配置应急备用1国家体育场 b 225302国家体育馆 b 225203国家游泳中心b 225204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c 225105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c 225106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c 225107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b 225208奥体中心体育场a 225309奥体中心体育馆c 2251010英东游泳馆c 2251011北京大学体育馆b 22520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b 2252013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b 2252014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b 2252015五棵松篮球馆a 2253016五棵松棒球场c 2251017首都体育馆b 2252018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b 2252019北京射击场c 2251020北京射击馆c 2251021老山自行车馆c 2251022老山山地自行车场c 2251023小轮车赛场c 2251024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b 2252025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b 2252026工人体育场a 2253027工人体育馆c 2251028丰台垒球场c 2251029十三陵水库c 2251030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c 2251031仰山桥安保指挥部101032九个赛区分指挥部184533奥运中心区分指挥部22534特警总队 3027035刑侦总队 106036治安总队 105037市局其他单位备用电台60100总计2008309703.3.3 通话能力分析为确保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畅通,安保指挥部和每个竞赛场馆必须有足够的通话能力。仰山桥安保指挥部需要个通话组,作为1主1备;奥运中心区分指挥部和九个赛区分指挥部各需要个通话组,1个用于与仰山桥通话,1个用于与所属奥运竞赛场馆通话;30个竞赛场馆各需2个通话组。共计需要72个通话组。3.4 功能和性能需求3.4.1 功能需求一、系统业务功能需求1、组呼2、单呼3、紧急呼叫4、通播组呼叫5、短数据传输6、电话互联7、直通模式(dmo)8、迟后加入9、优先呼叫10、预占优先呼叫(包括强插、强拆)11、限时通话12、呼叫显示13、呼叫提示14、讲话方识别显示15、呼叫限制16、动态重组17、移动台遥毙/复活18、超出服务区指示19、虚拟专网(vpn)功能20、分组数传功能21、鉴权功能二、系统管理功能需求1、分级管理根据不同权限,能够对系统进行分级管理。2、系统参数实时修改可以实时修改系统参数,如:设置移动用户参数,设置跨基站通话组数据库,修改系统运行参数等等。可批量增、删、改用户。3、通话限时系统管理员可通过系统管理终端改变通话的限时参数。4、话务量统计、查询系统可按小时、天、星期、月对已建立的呼叫进行话务量统计。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的通话记录取出,并进行分类、计算和列表,必要时可选择单一用户、组用户、全部用户输出打印,以便系统地进行管理和查询。5、系统状态实时监视和管理通过网管终端,可以动态、直观地显示各基站工作状况和用户使用状态,包括信道使用情况、用户通话状态等进行实时监视;具备故障告警功能,并有存储纪录。所有信道的关闭和开放可由管理终端进行控制。6、数据库备份系统参数及用户参数可以导入和导出。三、终端业务功能需求1、基本呼叫功能:单呼、组呼;2、参与组、动态组组号可设置,至少8个可选;3、当前组的保持与切换;4、可支持双工单呼和有、无线互联;5、系统全呼;6、呼叫调度台;7、紧急呼叫;8、转移呼叫;9、无条件转移呼叫;10、遇忙转移呼叫;11、用户不及时转移呼叫;12、无应答转移呼叫;13、短数据呼叫;14、自动登记漫游入网;15、人工选择基站入网;16、集群/直通模式的人工或自动切换;17、自动重发;18、排队状态提示;19、告警;20、缩位拨号;21、超出服务区提示;22、呼叫显示主叫号/被叫号;23、呼叫提示;24、讲话方识别显示;25、组呼控制转移;26、能够提供中文操作和显示界面;27、使用旋钮选择通话组(不少于16个通话组);28、具有5级振铃音控制;29、手持台具有收信振动提示;30、手持台应有电池电量指示;31、手持台电池容量在1:1:8(发射/接收/售后)的工作状态下工作时间不小于8小时;32、支持gps定位功能。四、安全功能需求在系统中可对交换和管理基础设施和移动台进行鉴权。3.4.2 性能需求1、网络性能要求网络高速、稳定、安全,并具有可扩展能力。2、系统性能要求采用开放式、通用性好的系统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稳定性强。严防病毒,保证系统软件环境的完整、正确和可靠。系统软件备份,软件系统采用远程维护,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3、设备性能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和设备,尽可能提高系统配套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互连互通互操作的程度。关键设备、软件要考虑冗余,硬件冗余避免因硬件故障造成系统功能阻碍,软件冗余防止程序因考虑不周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设备的维护管理要方便。3.4.3 机房环境需求一、交换控制中心机房环境需求无线数字集群系统规模较大,设备需占用面积较多,机房要求满足空调及新风系统、供电及ups系统、防雷接地、消防报警、门禁系统、环境监控等条件。二、基站机房环境需求基站机房应具备天线架设、基站设备机柜架设、供电及ups、空调、防雷接地、易于传输链路连接等条件。3.5 现状与差距公安无线通信系统是奥运安保通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期间xx公安局奥运安保无线指挥调度的主网为xx市800兆数字集群无线政务网,公安350兆通信系统作为备用系统。安保工作既是历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根本保障,也是奥运会获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以往奥运通信保障工作经验和专家的建议,为确保奥运安保工作顺利完成,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尤为严格。奥运会期间市公安局奥运安保无线指挥调度的主网为800兆数字集群无线政务网,考虑到奥运期间的通信需求,结合历届奥运会的举办经验,同时配置多套通信系统,互为备份,充分保证奥运期间的通信畅通。在现有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市公安局必须拥有专用备份无线通信系统,以应付各种态势,进一步提高公安无线通信整体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奥运会安保通信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尽管现有公安350兆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城区以及远郊区县大部分地区的室外覆盖。考虑到奥运各竞赛场馆、敏感地区和重要安保部门等地区的重要性,尤其是奥运会期间将在这些地区建筑室内同时使用大量的电台,奥运各竞赛场馆以及奥运热点地区350兆模拟系统的通信容量、室内信号强度以及保密性等功能与实际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无法保障奥运期间重点地区公安无线通信指挥调度二十四小时畅通。3.6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是确保公安机关充分履行职能,最大限度服务奥运安全的迫切需要;掌握影响政策稳定、危害国内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情况,制定有关对策并负责组织实施,是公共安全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当前,北京正处于“新北京,新奥运”的发展阶段,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xx公安局全面启动奥运安保建设项目,一切工作都按照奥运安保标准进行准备和演练。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将其作为奥运安保无线通信指挥调度(尤其是奥运各竞赛场馆、敏感地区和重要安保部门)的备用手段,对确保奥运安保指挥调度的高效、安全、可靠、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是适应“事前准备”原则,最大限度服务奥运安全的迫切需要。2、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是提高对突发事件与重大案件的反应速度,实现“科技强警”的有效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公安机关,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首都的安全保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作为增强公安通信保障能力的重要工程,奥运会后在公安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科技强警和公安无线通信的长远发展;提高公安机关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违法犯罪活动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公安机关能够更安全、方便,更有效地打击犯罪,提升城市安全保障的综合能力。3、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是进一步提升指挥部门宏观决策能力,促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公安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能够有效地增强对xx市重点部位的控制能力,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和重大案件,提升xx市党委和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形成整体决策,整体管理的局面。从而对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北京城市整体应急响应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步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4.1 建设原则和策略4.1.1 建设原则(一)开放性、兼容性原则按标准化要求设计系统,统一规范并严格遵守设备互连接口和传输协议,具备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能够兼容不同厂商的终端。(二)安全性、可靠性原则1、关键部件冗余热备份。系统关键部件如系统交换控制单元、数据库、信令处理单元等采用热备份,主用单元发生故障时备用单元自动代替工作。2、故障弱化。系统控制中心或联网链路一旦出现故障,不会影响联网基站的工作,每个基站仍能处理本地业务;基站一旦丢失控制信道,自动由一个业务信道接替控制信道的工作,同时自动封闭此故障信道;任何一个业务信道故障,基站控制设备自动封闭此业务信道,以免用户误入影响通话。(三)先进性、扩展性原则选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最新设备,建立可扩展的系统架构,便于扩展联网基站的数量及每个无线基站的信道数量,提供丰富开放的用户开发接口,保证系统具有平滑升级能力,避免大规模的重复投资和建设。4.1.2 建设策略(一)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运用顶层设计方法,建立一个具有网络化应变能力的体系结构,体现出整体化和规范化的系统布局,以最佳实现方案、最新技术含量和最优性价比为目标进行系统设备配置。(二)覆盖全面,通信畅通系统稳定可靠,实现对各奥运竞赛场馆及敏感地区的无线通信覆盖,保障安保无线指挥调度的畅通。(三)功能完备,安全保密系统在具有丰富的服务功能、较高的频率利用率、高通信质量、灵活组网方式的同时还应具备很强的安全保密功能。(四)严格测试,保证质量从设备级测试到系统级测试,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严格测试,把牢质量关,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4.2 建设目标通过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使其成为奥运安保无线通信指挥调度(尤其是奥运各竞赛场馆、敏感地区和重要安保部门)的重要备份系统,满足2008年奥运安保公安专用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需要,确保无线通信的畅通;同时,该系统应考虑赛后xx公安局的业务应用,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有利于科技强警和xx公安局无线通信的长远发展,以提高xx公安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无线通信水平和在反恐防暴、勤务安保等实战工作中的指挥调度能力。4.3 建设内容一、无线通信系统建设1、建设350兆数字集群系统交换控制中心。2、建设18个基站,覆盖奥运安保重点地区及30个奥运竞赛场馆,并向社会面努力扩大覆盖范围。3、购置2000部350兆数字电台,主要用于刑侦、特警、治安等市局反恐防暴处突中坚力量以及仰山桥指挥部与各竞赛场馆分指挥部无线指挥调度的备份。二、配套工程建设1、对位于治安管理总队(功德林14层)的原无线通信机房进行扩建。2、对部分基站机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造建设。4.4 总体设计方案4.4.1 数字集群标准本项目采用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数字集群标准。tetra基于数字时分多址(tdma)技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它是基于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专用移动通信无线电标准。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在同一技术平台上提供指挥调度、数据传输和电话服务,它不仅提供多群组的调度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短数据信息服务、分组数据服务以及数字化的全双工移动电话服务。tetra数字集群系统还支持功能强大的移动台脱网直通(dmo)方式,可实现鉴权、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tetra数字集群系统具有虚拟专网功能,可以使一个物理网络为互不相关的多个组织机构服务,并具有丰富的服务功能、更高的频率利用率、高通信质量、灵活的组网方式,许多新的应用(如车辆定位、图像传输、移动互联网、数据库查询等)都已在tetra中得到实现。4.4.2 系统总体结构本项目设计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由交换控制中心(含交换机、网络管理等内容)、基站、传输网络、用户终端设备组成,其结构框如下图所示:传输网络传输网络网络管理e1e1e1e1交换机基站基站鉴权服务器调度控制台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结构框图4.4.2.1 交换控制中心交换控制中心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交换机具有呼叫控制、信令交换、数据库处理、通信协议处理等功能,可用于连接基站、调度系统、局域网交换机、tetra互联服务器和外部网络。交换机建立在容错平台基础之上,具备故障自动检测及恢复功能,能够保证及时的故障监测和自动恢复,即在主用单元发生故障时备用单元自动代替工作,不会对通信造成影响。另外,交换机采用分布式的多处理器结构,具有处理大量呼叫的能力,保证在重负荷下仍能可靠快速建立呼叫。除了核心的通信交换功能,本项目在交换控制中心里面还配备了如下的管理系统:1、调度系统tetra系统中的调度系统支持全网络范围的调度。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对与无线网络有关的通信和管理任务进行操作。根据不同调度台规定的不同接入权限,调度员可以在网内进行通信,并管理组织、用户和通话组。可以将调度系统灵活地连接至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数字交换机,并定义调度系统为任何用户、通话组或组织服务。2、网管系统网管系统是tetra网络管理工具,为tetra网络提供网络管理功能。一般分为拓扑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告警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仿真终端模块等。拓扑管理模块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网络的拓扑图;配置管理模块准实时反映整个网络的配置情况,可以查看各设备的属性信息;告警管理模块快速、及时的收集网元产生的告警,呈现在用户界面;用户管理模块对网管系统的用户及权限进行管理;用户可通过仿真终端模块访问交换机,对基站参数进行设置。3、安全管理系统(鉴权)在tetra系统中均可对交换和管理基础设施(swmi)和移动台(ms)进行鉴权。对移动台进行鉴权的目的是为了识别由单个tetra用户身份识别码(itsi)标志的用户,从而防止非法移动台接入网络;对swmi进行鉴权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合法的swmi,从而防止移动台接入非法的tetra网络。根据tetra系统中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tetra网络对移动台、移动台对tetra网络的单向鉴权,还可以实现tetra网络和移动台之间的双向鉴权。4.4.2.2 基站基站由载波单元(收发信机)、电源、基站控制器、传输链路接口、接收多路耦合器、自动调谐合路器、机柜和电缆组成。tetra基站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使基站的动态接收灵敏度大大提高,每个载波单元多个接收机,采用先进的分集接收技术,大大提高上行链路的增益;基站完全无人值守,参数设置及监控管理可在交换中心远程进行,采用自动调谐合路器实现频率远程设置及修改。基站传输链路接口内置与2mbit/s传输系统连接的分叉复用模块,很方便配置成链状、环状、树状、星状网络结构。4.4.2.3 传输网络基站与交换控制中心之间采用光传输网络方式。基站输出x.21信号,经传输网络中的数据复用器转化成e1信号进行传输接入交换控制中心,光缆拟采用租用线路或敷设专用线路方式。经过测定,每个基站到交换中心需要2个e1链路。4.4.2.4 电台电台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业务,并集成移动电话技术和指挥调度功能,本项目中所采用的电台分为手台和固定台两种,根据需求分别进行配置。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设计规范本系统的设计符合以下规范:1、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ga/t444-2003)2、陆上集群无线电通信(tetra)系统标准5.2 系统功能设计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由交换控制中心设备、基站设备、传输网络设备、调度控制台系统、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主要实现以下系统功能:5.2.1 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终端采用pc计算机,提供图形用户界面。在网络管理终端上,操作员可以根据对系统访问的权限,进行数据访问与命令操作。另外,在网络管理终端上还可以显示整个系统的硬件配置情况。网络管理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统计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通过这些管理功能可以了解掌握整个通信网络的系统状态和故障状况、随时调整系统参数与用户参数的设置、帮助系统管理人员监视、控制并优化系统资源的使用、控制不同级别的操作员对系统管理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等等。分级管理:根据不同权限,能够对系统进行分级管理。系统参数实时修改:可以实时修改系统参数,如:设置移动用户参数,设置跨基站通话组数据库,修改系统运行参数等等。可批量增、删、改用户。话务量统计、查询:系统可按小时、天、星期、月对已建立的呼叫进行话务量统计。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的通话记录取出,并进行分类、计算和列表,必要时可选择单一用户、组用户、全部用户输出打印,以便系统地进行管理和查询。系统状态实时监视和管理:通过网管终端,可以动态、直观地显示各基站工作状况和用户使用状态,包括信道使用情况、用户通话状态等进行实时监视;具备故障告警功能,并有存储纪录。所有信道的关闭和开放可由管理终端进行控制。虚拟专网(vpn)功能:多个用户单位可以共享一个tetra系统网络,网络中所有的服务和功能都可以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个用户组织,以满足每个组织的需求。而网络中所有的单位和组织在各自的虚拟网内进行通信和工作调度时,就如同使用自己建的网络一样,对自己的用户具有高度的控制权限,通信具有高度的保密性,而且不同组织单位间通信不会产生干扰和失密。数据库备份:系统参数及用户参数可以导入和导出。5.2.2 数据传输功能系统提供状态信息、短数据、分组数传等数据传输功能。状态信息业务使移动台可以通过无线接口利用tetra短数据服务,将预编码的状态信息发送给调度台系统,在调度台上显示出来。状态信息通常在主控制信道上发送。支持短数据传输业务,支持通过无线方式进行的点对点的tetra短数据业务传输应用,信息长度最多可为140字符,在主控制信道上发送,支持话音、数据并发操作。当用户进行话音通信时,可借助协同控制信道进行短数据接收。支持字符文字文本业务,使用短数据传输业务作为承载业务,允许输入多达140字符的自由文本,并将它们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移动台,成功接收时产生一个确认。支持分组数据业务,使用静态ip地址,在空中利用tetra sndcp协议通过分组数据信道进行传送,在外部主机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使用tcp/ip协议。 系统支持话音优先功能,即当用户需要进行话音通信时,则可以通过参数设置选择话音优先而临时中断分组数据业务,话音结束后继续进行分组数传。5.2.3 调度呼叫功能包括通播组呼叫、强拆优先呼叫、强插优先呼叫、优先监听组、通话录音等调度功能。通播组呼叫:通播组呼叫是一种单向调度呼叫功能,可以同时向多个通话组发出呼叫,进行信息广播。一个用户可以隶属于多个通播组,但一个通话组只能隶属于一个通播组。通播组除可以发出信息广播外,还可以扫描监听隶属于该通播组的各通话组通话。强拆优先呼叫:通常的强拆优先呼叫只有紧急呼叫才能做到,在系统中,要求其余高优先级呼叫在基站信道繁忙时也能进行,这样可以保证重要场合下重要用户的通信畅通。且该参数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进行调整。强插优先呼叫:通话组的呼叫建立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禁发式,另一种为话音中断式即话音强插方式。通常的强插优先呼叫只有调度控制台才能进行,系统中,授权用户能打断优先级别低的用户正在进行的通话,保证重要用户进行的指令发布。通话呼叫建立方式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进行调整。优先监听组功能:优先监听组功能是指优先级别高的通话组可以中断优先级别低的通话组而被优先扫描监听。用户可以通过电台上的菜单操作自行设置,因此,在启动扫描时,可以尽可能保证随时收听到重要通话组的通信。通话录音:系统应有录音接口,可供用户进行录音。录音对象为各通话组,操作员可以随时选择需要录音的通话组,并随时启动录音,可以同时对15个通话组进行录音。5.2.4 系统呼叫功能呼叫功能包括单呼、组呼、全呼、广播呼叫、紧急呼叫和优先呼叫。单呼:对单个用户的呼叫;组呼:对一组(群)用户的呼叫;全呼:对系统内所有用户的呼叫;广播呼叫:对系统内所有用户的单向呼叫; 紧急呼叫:等同于预占优先,即在紧急情况下遇系统繁忙时,具有预占优先权的用户可使优先级最低的用户通信断开,继续其接续过程,从而实现呼叫;优先呼叫:系统赋予用户台优先级别,优先级至少应包含8个等级。5.2.5 系统调度控制功能区域选择:可以选择调度的工作区域;通话限时功能:可以限制移动台通话时间;动态重组:允许调度台利用无线方式对用户重新编组;迟后进入:在组呼过程中,迟来的成员可以加入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组呼;遥毙/复活:系统利用无线方式使某移动台用户功能失效/重新有效;直通dmo模式操作:在系统发生猝发事件导致网络不可用时,两个或多个移动台之间可不经过上层网络转发地进行直接通信;呼叫能力限制:按用户设定的清单限制呼入/呼出能力。5.2.6 系统联网功能能够实现与军队、武警无线通信系统、350兆模拟系统、800兆数字系统的互联互通。5.2.7 终端支持系统功能支持系统为电台终端提供的各种功能,手台内置gps定位模块。5.3 系统主要指标分析tetra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内容:信道间隔 25khz调制方式 /4dqpsk调制信道比特率 36kbs语音编码速率 4.8kb/s(acelp)接入方式 tdma(4个时隙)用户数据速率 7.2kbs(每时隙)数据速率可变范围2.4kbs-28.8kb/s接入协议时隙aloha信道划分:采用频率和时间分割的方法划分信道。频率分割是在给定的350兆hz频段内按25khz信道间隔和10mhz双频间隔划分载波信道。时间分割是采用时分复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划分时隙信道。规定每载波时隙数为4个,即物理信道为4个,再根据需要设置业务和控制逻辑信道。话音编码技术话音编码采用代数码本激励的线性预测编码(acelp)技术。采用30ms话音帧,每帧比特率为4,567bit/s。射频调制方式:射频调制方法采用相移/4的差分四相相移键控(/4dqpsk)。 载波调制速率:载波调制速率为36kbit/s。呼叫建立时间:在同一交换局内,组呼建立时间应不大于300ms。工作频段:双频:351.025/361.025mhz-356.000/366.000mhz单频:358.025mhz361.000mhz频率配置:双频间隔:10mhz 基地台:发高收低移动台:发低收高最小信道间隔:25khz 5.4 交换控制中心设计建设交换控制中心,对所有基站进行交换控制,对所有系统数据、用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