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吨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1页
9万吨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2页
9万吨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3页
9万吨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4页
9万吨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 -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煤矿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煤矿 联合试运转报告联合试运转报告 (设计生产能力 9 万吨/年)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 -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矿矿井基本情况井基本情况.1 第一第一节节 地理概况地理概况1 第二第二节节 井田面井田面积积及煤及煤层赋层赋存情况存情况1 第三第三节节 矿矿井井设计设计能力、服能力、服务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2 第四第四节节 水、火、瓦斯、煤水、火、瓦斯、煤尘尘等自然灾害情况。等自然灾害情况。.3 第二章第二章 矿矿井生井生产产系系统统及及辅辅助系助系统统的建的建设设.4 第一第一节节 矿矿井开拓系井开拓系统统及建及建设设情况情况4 第二第二节节矿矿井采掘生井采掘生产产系系统统及建及建设设情况情况.4 第三第三节节矿矿井通井通风风系系统设计统设计与建与建设设情况情况.4 第四第四节节矿矿井提升、运井提升、运输输系系统设计统设计及建及建设设情况情况 5 第五第五节节矿矿井井给给、排水系、排水系统设计统设计与建与建设设情况情况 5 第六第六节节矿矿井防井防尘尘、防、防灭灭火系火系统设计统设计及建及建设设情况情况 6 第七第七节节矿矿井供井供电电系系统设计统设计及建及建设设情况情况.6 第八第八节节其它安全其它安全设设施施设计设计与建与建设设情况情况.6 第四章第四章 矿矿井生井生产产及及辅辅助生助生产产系系统统联联合合试试运运转转情况情况.8 第一第一节节 矿矿井主提升和运井主提升和运输输系系统统8 第二第二节节 矿矿井井“一通三防一通三防”运运转转情况情况9 第三第三节节 矿矿井防排水运行情况井防排水运行情况12 第四第四节节 采掘工作面运行情况采掘工作面运行情况13 第五第五节节 供供电电及通及通讯讯系系统统运运转转情况情况14 第五章第五章 煤煤矿试矿试生生产产期期间间的安全技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14 第一第一节节 成立成立联联合合试试运运转转工作工作领导领导小小组组15 第二第二节节 采掘安全技采掘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15 第三第三节节加加强强“一通三防一通三防”管理的安全技管理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31 第四第四节节矿矿井防治透水的安全技井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39 第五第五节节 加加强强机机电电管理的安全技管理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41 第六第六节节 防治防治顶顶板事故的安全技板事故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44 第七第七节节防治放炮事故的安全技防治放炮事故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47 第八第八节节加加强强提升、运提升、运输输管理、防止跑管理、防止跑车车事故的安全技事故的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48 第九第九节节 其它安全技其它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49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 -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矿井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第一节 地理概况 (1)矿井位置、范围与交通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位于盘县柏果镇业租村境内,隶属贵 州省盘县柏果镇管辖。地理坐标为:地理坐标为:东经 104 29511043016,北纬 260222260259。矿区地址: 盘 县柏果镇业租村。距红果火车站 48km,距盘县县城 42km,距盘 县电厂 5km,离小云尚火车站 1km,水(水城)柏(柏果)铁路从 矿山西部经过,盘水公路穿过矿区,交通极为方便。 第二节 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1)、矿界范围 鑫源煤矿为整合技改矿井,井田境界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划定,矿界形状成三角形,最大长度 1.185kw,最大宽度 0.485kw,面积 0.2777km2,拐点坐标(北京坐标系)如下: 拐点 x(m) y(m) 1 2881350 35450405 2 2882021 35449710 3 2882500 35450120 4 2882073 35450180 开采标高:+1800m+1400m。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4 - 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 1)煤层 矿区内煤系地层属龙潭组。含煤 29 层,区内含煤地层含煤 总厚 29.35m,含煤系数为 8.42%。可采煤层 10 层,全区可采煤 层有 1、3、5、6、9、10、12、15、16、18、20 煤层,可采煤层总厚 约 18.37 米。 本矿范围内,根据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可采煤层共 6 层,自 上而下编号为 1、3、5、6、9、10 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 1 煤层:即煤系上部第一层煤,煤厚 1.282.92m,平均 1.90m,含 0.020.27m 泥岩夹矸 12 层,结构较简单,204 孔 夹矸 2 层(厚 0.25m、0.25m),上部煤分层小于夹矸厚度,底部 煤分层不可采,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 3 煤层:上距 1 煤层间距为 16m 左右,煤厚 0.881.89m, 平均 1.22m,一般不含夹矸,结构简单,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5 煤层:上距 3 煤层 42m 左右,煤厚 1.662.97m,一般厚 2.002.50m,平均 2.40m,一般含 0.030.09m 夹矸 1 层,结构 简单,煤层稳定,全区可采。 6 煤层:上距 5 煤层 10m 左右,煤厚 1.662.04m,一般厚 1.701.90m,平均 1.86m,部分含 0.040.08m 泥岩夹矸 12 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稳定,全区可采。 9 煤层:上距 6 煤层 24.5m 左右,煤厚 0.972.90m,平均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5 - 1.94m,偶含 0.06m 左右夹矸 1 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较稳定,全 区可采。 10 煤层:上距 9 煤层 8m 左右,煤厚 1.002.01m,平均 1.50m,一般不含夹矸,结构简单,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表 141 可采煤层特征表 顶底板岩性 煤 层 编 号 可采部分 厚度(m) 煤层间 距(m) 煤层倾 角() 煤层结构 煤 层 稳 定 性 顶板底板 1.28-2.92 1 1.90 0.03-0.27 夹矸 1-2 层 不 稳 定 粉砂质 泥岩 泥岩 0.88-1.89 16 3 1.22 无夹矸 较 稳 定 细砂岩泥岩 1.66-2.97 42 5 2.40 0.03-0.09 夹矸 1 层 稳 定 泥质粉 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1.66-2.04 10 6 1.8624.5 1437 0.04-0.08 夹矸 1-2 层 稳 定 粉砂岩泥质粉 砂岩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6 - 0.97-2.90 9 1.94 0.06 夹矸 1 层 较 稳 定 粉砂岩细砂岩 10 1.00-2.01 8 无夹矸 较 稳 定 粉砂岩粉砂岩 2) 围岩情况 1 煤层:直接顶板粉砂质泥岩,间接顶为灰绿色粉砂岩,层理 发育较为平整,裂隙不发育,平均厚 5m,老顶为灰色细砂岩,层 理发育、层面平整,裂隙不发育;伪底为泥岩,厚 0.020.1m 左 右,裂隙发育,层面较平整,直接底为灰色细砂岩,层理发育, 平整性脆,裂隙发育,平均厚 4.7m 左右。 3 煤层:顶板为灰色细砂岩,岩性坚硬,致密,层理发育,层 面十分平整,平均厚 7.51m;伪底为薄层泥岩,厚 0.03m 左右, 遇水膨胀,直接底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岩性有遇水变软的特征, 平均厚 10.5m。 5 煤层:直接顶为泥质粉砂岩,层面呈凸凹状态,厚 2.5m 左 右,老顶为灰色分砂岩,层理发育,裂隙也较发育,厚 3.5m 左右; 底板为粉砂岩及细砂岩互层,层理发育,裂隙也较发育,厚 6.0m 左右。 6 煤层:直接顶为灰色粉砂岩,厚 7.0m 左右,裂隙发育,层面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7 - 较平整,老顶为泥质粉砂岩,厚 1.5m 左右;直接底为灰色泥质 粉砂岩,层理发育,层面较平整。 9 煤层:直接顶为灰色粉砂岩,厚 9.0m 左右,裂隙发育,层面 较平整;伪底为泥岩,厚 0.5m 左右,直接底为灰色细砂岩,层理 发育,平整性脆,裂隙发育,平均厚 5m 左右。 10 煤层:直接顶为灰色粉砂岩,厚 2.0m 左右,裂隙发育,层 面较平整;伪底为泥岩,厚 0.3m 左右,直接底为灰色粉砂岩,层 理发育,平整性脆,裂隙发育,平均厚 2m 左右。 3)煤质 各可采煤层原煤水分(md)、灰分(d)、挥发分(vdaf)、硫分 (st,d)等见表 142。 142 矿区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表 煤 层 md(%)ad(%)vdaf(%)st,d(%) qgr,d (mj/kg) y(mm) 煤 类 1 1.22-1.73 1.51 20.96-28.92 23.91 33.39-39.55 36.47 1.10-1.25 1.18 26.98 18-27 23 f m 3 1.11-2.48 1.84 21.40-30.24 24.45 33.62-41.09 37.36 0.09-1.88 0.71 26.82 14-36 22 q m 5 1.39-2.57 2.05 13.76-35.25 22.73 33.50-34.69 34.10 0.39-0.58 0.49 26.02 14-22 17 q m 6 1.41-1.52 1.45 21.14-22.744 21.94 37.29-39.70 38.50 1.93-2.69 2.29 27.81 33-38 35 f m 9 1.12-1.56 1.28 18.20-29.07 24.25 36.48-36.70 36.59 0.16-2.81 1.64 26.44 23.5-40 29.75 f m 10 0.99-1.37 1.23 19.91-24.79 23.02 35.38-37.95 36.67 1.91-2.87 2.60 26.51 25.5-35.5 30.6 f m 灰分(d):矿区内煤层的灰分一般在 1630%之间,属中 灰煤。灰分的变化规律是:低灰煤大多集中于煤系中部的中煤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8 - 组,上煤组及下煤组煤层的灰分一般高于中煤组。灰成分以 sio2为主,一般含量大于 50%,其次为 al2o3和 fe2o3含量达 20%左右,cao、mgo 等含量一般均低于 10%。 挥发分(vdaf):原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在 32.4039.55%,平均 32.4138.50%,变化不明显。按煤的干燥 无灰基挥发分分级标准(gb/t 15224.194),本区煤层挥发分 产率属中高挥发分煤。 硫分(st,d):煤中硫分含量主要以黄铁矿为主。按煤的干燥 基硫分分级标准(gb/t 15224.22004),3、5 煤层为低硫煤, 1 煤层为中硫煤,6、9、10 煤层为中高硫煤。本区低硫煤大多集 中于煤系中部。 胶质层厚度:y 值在 1735mm 间,一般为 23mm 左右,变 化无规律。 可采煤层的容重一般为 1.351.45t/m3。 发热量(q):矿区内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gr,d)为 26.0227.81mj/kg,煤层为高热值煤。 可选性: 本矿可采煤层 3 煤层为中等可选,1、5、6、9、10 煤层为低 等可选。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9 - 第三节 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 情况 矿井设计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 9 万吨/年。 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为 4 年。 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 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区内原小窑开采已有多年历史,在北部边界的煤系地层及 煤层露头带上浅部开采,开采量极小,很早前全部关闭;原破田 煤矿、打铁沟煤矿主要开采 5、6 煤层,生产能力 3 万吨/年,斜 井开拓方式,1400 水平以上资源基本开采结束。该矿煤层及其 顶板一般无涌水现象,老采空区有积水来自雨季从斜井口流入, 采用间隙性水泵抽水,未发生过突水、淹井事故。 第四节 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情况 矿井水灾害情况。 矿井水文地质结构简单,顶底板裂隙、断层、渗水量较少。 大气降水是矿区各岩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要预防小窑老 空,巷道积水,抓好防透水探放工作,设置防水线。 矿井火灾情况。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0 - 9、10 号煤层自燃倾向等级均为 2 类,属自燃煤层。 矿井瓦斯灾害情况。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52 号对六盘水市 煤矿 2009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鑫源煤矿绝对 瓦斯涌出量 1.2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10.47m3/t,矿井属高 瓦斯矿井。2010 年 12 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对 1400 水平以上 9#、10#煤层作了煤与瓦斯突 出危险性鉴定:9#煤层相对瓦斯压力为 0.42 mpa,小于 0.74mpa。煤样的坚固性系数为 0.431,小于 0.5;瓦斯放散初速度 为 15.1mmhg,大于 10mmhg。软分层煤样的瓦斯膨胀能为 43.88mj/g,大于 42.98mj/g,具有突出危险性。10#煤层相对瓦斯 压力为 0.8 mpa, 大于 0.74mpa。煤样的坚固性系数为 0.378,小 于 0.5;瓦斯放散初速度为 15.4mmhg,大于 10mmhg。软分层煤 样的瓦斯膨胀能为 71.88mj/g,大于 42.98mj/g,具有突出危险性。 矿井煤尘灾害情况: 本矿区煤尘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详见表 4。 矿井顶板灾害情况 表 4 煤尘爆炸性情况 工业分析爆炸性试验煤层 编号 madadvdaf焦渣特征 火焰长度 岩粉量 爆炸性 结论 9#0.8321.3940.56540080有 10#1.1910.2337.38640090有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1 - 井田内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影响开采的断层较多,煤层顶 底板条件较稳定。 9 煤层:直接顶为灰色粉砂岩,厚 9.0m 左右,裂隙发育,层面 较平整;伪底为泥岩,厚 0.5m 左右,直接底为灰色细砂岩,层理 发育,平整性脆,裂隙发育,平均厚 5m 左右。 10 煤层:直接顶为灰色粉砂岩,厚 2.0m 左右,裂隙发育,层 面较平整;伪底为泥岩,厚 0.3m 左右,直接底为灰色粉砂岩,层 理发育,平整性脆,裂隙发育,平均厚 2m 左右。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2 - 第二章第二章 矿井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建设矿井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建设 第一节 矿井开拓系统及建设情况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工业场地已建成,地面生产系统全部形 成。 目前矿井开拓系统已完成,主斜井 247.32m、副斜井 239.25m 及回风井 245.79m 三对井筒已按设计掘到 1400 水平,已布置到位, 在+1400m 水平已形成井底车场、水仓、机电硐室、消防材料库、避 难硐室等。 在 1414 标高布置 1902 运输巷专用回风绕道,在 1414 标高布 置 1902 回风巷专用回风绕道,实现 1902 回风巷和运输巷专用回 风。首采工作面(1901 工作面)布置在 9 号煤层北翼,在 1406m 标 高布置 1901 运输巷、1424m 标高布置 1901 回风巷,工作面走向 长 190m,斜长 55m。在 9 号煤层南翼布置准备工作面(1902 工作面) ,现布置 1902 运输巷和 1902 回风巷作为接替,形成完整的井下生 产系统。 第二节 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及建设情况 回采工作面 首采工作面布置在 9#煤层中,采煤工艺为炮采。煤电钻 (msz12 型)打眼,放炮落煤,人工攉煤,搪瓷溜槽运煤。煤层厚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3 - 1.8m,平均倾角 30。直接顶为灰色粉砂岩,厚 9.0m 左右,裂隙发育, 层面较平整;伪底为泥岩,厚 0.5m 左右,直接底为灰色细砂岩,层 理发育,平整性脆,裂隙发育,平均厚 5m 左右。设计采用全部垮落 法管理顶板。工作面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梁支架进行支 护。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 掘进工作面 按设计要求布置有二个掘进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分别布 置在 9#煤层南翼,其巷道用途为接替采面的运输及回风顺槽。掘 进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人工出矸(煤),工作面配备 gmz1.2 型 煤电钻打眼,并配备 zy-150d 型探水钻,采用 fbd5/112 型局 部通风机向掘进工作面供风。 第三节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通风方式与主要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 通风方法:抽出式 回采工作面采用 u 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 主要通风线路为: 1)1901 工作面:副斜井(主斜井)1400 水平联络巷1901 运 输顺槽1901 工作面1901 回风顺槽工作面回风联络斜巷回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4 - 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2)1902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副斜井(主斜井)1400 水平联络 巷1902 运输巷1902 掘进工作面专用回风绕道回风斜井引 风道地面。 3)1902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副斜井副斜井甩车场1902 回 风巷1902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专用回风绕道回风斜井引风道 地面。 矿井风量、风压等积孔计算及风量分配情况: 矿井风量分配见表 按用风地点风量分配表 用风地点 分配风量 (m3/s) 风速 (m/s) 适宜风速 (m/s) 允许风速 (m/s) 主斜井900 3.35 副斜井10133.67 总回风斜井20596.48 1901 采面6322.511.52.50.254 1902 运输巷 掘面 2520.870.254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5 - 1902 回风巷 掘面 3741.160.254 机电硐室2120.63 水仓2120.63 井底车场2900.81 矿井主要通风机选用 fbcdz-16 型矿用防爆轴流式通风 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技术参数: 功率均为 275kw。风量 范围:28.362.8m3/s,风压范围 7022650pa,转速 988r/min.。该 通风机可直接反转反风,并能在 10min 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第四节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提升:本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地面设置一套提升设备进 行单钩串车混合提升,完成煤炭、矸石、设备、材料的提升和下放 任务。 副井安设一台 jtp-1.6 单滚筒提升绞车运输,滚筒直径 1600mm;宽度 1500mm;钢丝绳直径 24.5mm;缠绳量 1130m(4 层); 绳速 2.5m/s;电机功率 110kw,提升煤、矸石、材料等。 2)运输系统:主斜井使用 dtl80/15/275s 型大倾角输送机运 输煤炭,皮带机参数:b=800mm q=120t/h,=25,l 水平 320m,v=2.5m/s,钢绳芯胶带(阻然型),n=150kw。1901 运输巷使 用 dtl65/20/30 型皮带输送机运输煤炭,皮带机参数: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6 - b=650mm,q=100t/h,=010,l160m,v=2.5m/s, ,n=30kw。 采煤面使用搪瓷溜槽自溜,顺槽使用 sgb-420/30 型刮板机运输煤 炭。 经联合试运转给排水系统能满足要求。 第五节 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矿井地面建有 200m3的消防防尘水池一个,井下各井筒、采 准巷道均装有消防防尘管道系统并配套有三通、防尘喷雾装置。 排水系统: 矿井排水系统于 2010 年 6 月形成,现排水系统选用 d85- 455 型水泵三台(正常涌水量时:一台泵工作,一台泵备用,一台 泵检修;最大涌水量时:二台泵工作,一台泵检修),水泵流量 85m3/h,扬程 225m,效率 0.7,电动机功率 90kw,电压 660v。 经联合试运转给排水系统能满足要求。 第六节 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防尘系统设计:要将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矿 井必须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并以风、水为主,包括通风防尘,湿式 作业,净化风流和个人防护,建设各工作地点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 采掘工作面及采面运输顺槽、运输石门、装载点、主要运输巷及总 回风均设置防尘喷雾。 防灭火系统设计:建立完善的防灭火系统,防灭火洒水系统齐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7 - 全,回采工作面及时封闭。 其建设:建立了防尘、消防供水专用的静压、蓄水池,其蓄水容 量为 200m3。各生产工作面设置了隔爆防灭火水槽。各工作面装载 点装设有洒水装置。地面及井下建有防灭火专用设施的供应点。 第七节 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鑫源煤矿两回路,一趟来自柏果变电站 10kv 电源,线路长为 4.5km;另一趟来自土城矿变电站 6kv 电源,回路长为 3km。并自 备一台 800kw 柴油发电机组。矿井供电条件稳定可靠。 第八节 其它安全设施设计与建设情况 矿井通讯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外部通讯 矿井对外通讯利用现有的通信线网及无线通讯方式,实现与 外部通讯畅通。 矿内通讯 1、生产调度、电力调度通信 使用 jc-130 型(32 门)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井下通过安全栅 成为本安型通信。地面的通风机房、抽放泵站、变电所各安装一台 电话机作为调度单机。 2、井下通信 由主斜井引两根 10 对电缆,保证井下主要电话用户的通信,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8 - 下井电话线采用 mhjyv120.28 型矿用阻燃通信电缆。 井下话机选用与 dcs-148 型调度总机相配套的 hak1 型本安 自动按键话机作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主要运输机的头尾、装载点、 运输巷、变电所安装固定通信。 其建设情况:本矿安装与外界相连接的专线电话,内部采用程 控电话,井上、下各工作地点及重要场所做到畅通无阻。主斜井与 地面绞车房采用组合式声、光电信号及电话通讯相结合。 监控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本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进行瓦斯监测监控,使用 kj65n 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分别对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 主要用电设备、通风设施等进行安全监测及断电保护,并对掘进工 作面实行风、电和瓦斯闭锁。 矿井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安装 kj65n 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对 矿井各处瓦斯、风速、负压、风门开关、断电等都要集中监测,建立 完善的系统。 其建设情况:在地面建设了矿井瓦斯监控中心站,在井下设置 监控分站,各工作面及主要回风巷都没有瓦斯传感器,装设了局扇 停开传感器,风速、风压、负压、等系统性的传感器设备。 瓦斯抽放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建立地面抽放站,选择水环式真空瓦斯抽放泵。安装了抽放管 路系统。 1、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放方法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19 - (1)采面顺层钻孔预抽 在 1901 工作面顺槽掘进及工作面准备期间,利用高负压瓦斯 抽放系统,对煤层打顺层钻孔预抽。 (2)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预抽 掘进工作面采用随巷道掘进在巷道两帮交错布置钻场,打超 前钻孔预抽掘进工作面前方煤体内的瓦斯。 (3)在 1901 工作面回风巷对采空区进行低负压埋管抽放。 2、抽放效果、抽放效果 工作面瓦斯抽出率及抽出量 (1)工作面瓦斯抽出抽出量 首采 9#号煤层,抽放瓦斯量 5.09m3/min。 掘进工作面采用先抽后掘,打超前钻孔预抽掘进工作面前方 煤体内的瓦斯,预抽量 0.71m3/min。 (2)工作面瓦斯抽出率 20%。 3、抽放、抽放设备设备 2bec-420 型(负压范围为 1655kpa),电机功 率:135kw,负责本煤层抽放工程钻孔瓦斯抽放,配套主管道直径 为 12 寸;低负压抽放泵型号为 2bec1-400 型(负压范围为 3.340kpa),电机功率:90kw,配套主管道为 12 寸,配套支管道 为 10 寸,专门负责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放。 高负压抽放系统:选用 2bec-420 型水环式真空泵 2 台(一台 工作、一台备用),负压范围为(1655kpa),电机功率:135kw,配 套主管道直径为 12 寸;支管道直径为 10 寸卷板钢管,负责本煤层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0 - 瓦斯抽放,配套主管道直径为 12 寸; 低负压抽放系统选用型号为 2bec1-400 型型水环式真空泵 2 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负压范围为 3.340kpa),电机功率: 90kw,配套主管道为 12 寸,配套支管道为 10 寸卷板钢管,专门负 责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放。 矿井压风系统设计与建设情况 压风系统现安装有 lgj-20/7g 型空压机,空压机排气量 20m3/min,排气压力 0.8mpa,配套电机功率 110kw;lg55-7.5 型固 定螺杆式空压机排气量 10.2m3/min,排气压力 0.8mpa。 井下并配套压风主管道一趟,各井筒及采准巷道均布置有压 风管道,井底车场、1901 运输巷、1902 运输巷、1902 回风巷共设置 有四个避灾硐室,各采掘工作面并按规定安装有压风自救装置。 主要压气管路直径 200mm,分支为 100mm,其输送各用气地 点的管线直径为 25mm。 井下各生产系统及主要巷道全部布置了压风管网系统。 第四章第四章 矿井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矿井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 联合试运转情况 第一节 矿井主提升和运输系统 一、概况一、概况 1、提升、提升设备设备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1 - 主斜井使用 dtl80/15/275s 型大倾角输送机运输煤炭,皮带 机参数:b=800mm q=120t/h,=25,l 水平320m,v=2.5m/s,钢 绳芯胶带(阻然型),n=150kw。 副斜井选用 jtp-1.6 型绞车型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电机功 率 110kw/380v。牵引力 62kn、滚筒直径 1.6m。 2、提升容器和装、提升容器和装载载容器容器 选用 mg1.1-6a 型矿车,载重量为 1.00 吨,一次串车提升煤量 为 3 车,一串车提升矸石量为 3 车。采掘工作面的煤采用搪瓷溜槽, 运输巷后段人力推车到刮板运输机,刮板运输机转到皮带进入煤 仓,由主斜井皮带运到地面储煤场,汽车外运各地;矸石推车至井 底车场,由副斜井提升、运输至矸石场,风化后,植树绿化。 二、提升运行参数及运行二、提升运行参数及运行实测实测数据数据 主斜井运输能力: 1、实测每小时运输能力为 225 吨; 2、每小班运行时间:1 小时; 3、每天运输能力:675 吨; 4、年运输能力(按 300 天计算):20.25 万吨以上。 副斜井运输能力: 1、运输方式:串车提升运输; 2、平均提升速度:2.5m/s; 3、每次提升为 3 个矿车; 3、实测每小时运输能力为 9 个矿车。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2 - 三、每天提升三、每天提升产产量量计计算算 9 万吨300 天=300 吨 四、四、矿矿井井实际实际能达到的提升能力能达到的提升能力计计算算 每年按 300 天计算,即矿井提升能力 675 吨300 天=20.25 万 吨,能满足生产要求。 五、五、试试运运转转期期间间提升运提升运输输的故障因素分析的故障因素分析 我矿在试运转期间,严格按章作业,未出现过断绳跑车,松绳 过卷等安全问题。通过试运转、提升及运输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 地面车场距离较短,限制矿车三量,矿车连接链由五环链改为三环 链;二是要加强对绞车司机和推车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 六、提升运六、提升运输输系系统综统综合合说说明明 通过联合试运转,我矿的提升能力和运输能力均能达到或超 过 9 万吨/年的矿井生产水平。安全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提升 道一坡三挡运转正常,轨道运行平稳。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在试 运转期间必须认真落实解决,有利于今后的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 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和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操作人 员的责任心和操作技术,再是加强主运输皮带运输机和斜井轨道 的日常维护,做到经常检查,班班清理,防止掉道事故发生。再次 是要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提高我矿的装备水平。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3 - 第二节 矿井“一通三防”运转情况 一、概况一、概况 在试运转期间,我矿首采工作面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工作面 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为 0.1%左右,工作面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为 0.23%左 右,工作面上隅角通过低负压瓦斯抽放正常情况瓦斯浓度浓度也 不会超过 0.4%。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为 0.3%,矿井的 总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为 0.18%。 试运转期间,我矿为浅部开采,由于地表水的渗透,煤层湿润, 只要做到放炮时洒水装载,不致产生煤尘飞扬。 试运转的首采煤层属自燃煤层,加强火灾防范措施,杜绝矿井 火灾的发生。 二、通二、通风风系系统统的运行情况的运行情况 我矿通风系统简单、合理,通过通风设施的建立,确保矿井风 流稳定,不存在串联风、循环风、角联风及微风,对废弃巷道做到 及时密闭,矿井砌筑永久风门,调节风门、挡风墙等共计 12 组,防 爆门 2 组,密闭 9 道,其通风系统图风附图。 为做到及时掌握井下的风量变化,配备高、中、低速风表,按 照要求每旬测风一次,建立测风记录台帐,试运转期间井下各地点 的情况如下表: 鑫源煤鑫源煤矿矿矿矿井井风风量量测测定表定表 主扇型号主扇型号 dbkj5.6/211kw 型防爆对旋局部通风机供风,最 大额定风量为 360m3/min。功率功率275kw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4 - 2011 年年 6 月月 29 日日 风 量 m3/min 序 号 测 风 地 点 s 净断 面 m2 v 校风 速 m/s q 进q回 ch 4 % co2 % 备 注 1主斜井 2副井 3风井 41901 回 风巷 51901 运 输巷 6 1400 车 场 7井底水 仓 8机电硐 室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5 - 91902 回 风巷 101902 运 输巷 11 12 13 主 扇 参 数 电 压 660v 负压 mm等积孔巷道失 修率 巷道严重 失修率 电 流 25a 总风 阻 00 局 部 通 风 报 表 序 号 局扇安 装地点 局扇送 风地点 局扇功 率 kw 送风 距离 m 负压 供风 量 m3/mi n 吸入 风量 m3/mi n 出口 风量 m3/m in 11902 运 输巷 1902 运 输巷迎 头 211k w 150235142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6 - 21902 回 风巷 1902 回 风巷迎 头 211k w 60235142 通过测风对井下各用风点的实际风量及时进行调整,满足安全 生产的需要,同时尽量减少外部漏风和内部漏风,提高矿井的有效 风量,其矿井的外部漏风率已控制在 5%左右,达到了规程的有 关规定。 三、三、风风量的分配情况量的分配情况 1、1901 工作面的风量配备和瓦斯浓度情况 根据风量计算,工作面实际风量 m3/min,风速为 2.37 m/s,瓦斯 浓度一般在 0.15%0.45%之间。 2、1902 运输顺槽和 1902 回风顺槽的局扇为 211kw ,所吸入的 风量均为 235 m3/min,能够满足掘进工作面稀释瓦斯达到安全排 入,同时满足吹散炮烟,人均供风供氧的要求,掘进工作面和回风 瓦斯浓度一般为 0.2%0.3%之间。 3、矿井的总进风和总回风量 试运转期间,矿井的总进风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7 - 为 m3/min,总回风量为 m3/min,风井总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为%。 矿井在正常的通风情况下,未出现因风量不足或分配不合理而 使之瓦斯超限,就目前试运转期间,通风能力较为充足,我矿的通 风能力完全能满足今后的安全生产要求, 三、通三、通风设备风设备的配的配备备 矿井配备了两台 275kw 的轴流式主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 台备用,严格按照每月倒接主要通风一次。并对备用主扇进行一次 检查和保养维护,确保备用主扇能真正达到备用的作用,通过倒换 使用,两台主扇性能完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矿井反风利用主扇反转,井下控制风门都为正反两组,只要将 反向风门及防爆门关好,风流就能按要求反向。 我矿进行了反风演习,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各项参数达到 了设计要求和规程规,并提交了反风演习报告,为我矿的抗灾 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粉四、粉尘尘防治情况防治情况 经鉴定:我矿所开采的 9#、10#煤层的煤尘均有爆炸性,试运转 期间,全面启动防尘系统,即通风防尘、湿式作业、净化水幕、喷雾 洒水、洒水防尘、冲洗棚邦等综合防尘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 效果较好,有效抑制了尘源的产生,降低了粉尘的飞扬,净化了通 风,改善了工作环境,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煤尘爆炸发生。 (一) 我矿的防尘水取自井下水,通过污水处理系统,补给地面 静压水池,由水池供水防尘,其防尘设施均按照安全专篇设计要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8 - 求进行施工,安装在如下地点: 1、净化水幕装置:主斜井、回风斜井、1901 运输顺槽、1901 回 风顺槽、 2、喷雾洒水:煤仓和所有转载点; 3、冲刷棚邦装置: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总回风每隔 50m 安装三通一个,掘进巷道和进风巷每隔 50m 安装三通一个。 4、在井下容易产生粉尘的巷道安装了自动防尘洒水系统。 (二)切实做好防尘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矿井矿尘堆积产生 1、配备专人负责定期冲洗棚邦每周一次; 2、采掘工作面做到放炮后洒水装车,喷雾洒水,水幕除尘净化 风流; 3、合理控制风量、抑制煤尘飞扬,做到通风防尘; 4、坚持使用好水炮泥,湿式凿岩。 (三)认真做好隔爆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工作,纳入每天生产管理 之中,由冲洗棚邦的人员定期给隔爆水袋补给水量,检查水袋的完 好情况,确保防爆设施在防止局部事故扩大,使灾害事故损失减至 最小。 (四)矿井瓦斯的防治情况 我矿尚属浅部开采,瓦斯涌出量不大,根据 2009 年鉴定为高 瓦斯矿井,2010 年 12 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对 1400 水平以上 9#、10#煤层作了煤与瓦斯突出危 险性鉴定,鉴定结果为突出煤层。在瓦斯防治管理做了如下工作: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29 - 1、实行 24 小时监控监测,掌握瓦斯的变化; 2、合理通风,消灭串联风、循环风、角联风及微风作业; 3、配足配齐专职的瓦检员,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排除瓦斯隐患, 制止瓦斯超限作业; 4、工作面采后及时密闭; 5、严格按照瓦斯排放制度进行瓦斯排放防止瓦斯积聚; 6、巷道贯通严格按贯通措施进行; 7、严格执行停风、送风制度,实行“三专两闭锁”。 通过在管理上下功夫,有可靠的设施设备,确保了严禁瓦斯超 限作业,消除了瓦斯积聚。在瓦斯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我矿已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实现了高负压和低负 压抽放,安装后并进行了试运转,抽放系统运行可靠。在试运转期 间,采掘工作面的预抽和采空区的抽放,效果十分明显。 五、五、矿矿井防井防灭灭火情况火情况 我矿首采煤层为 9#煤层,为自燃煤层,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手段 为 (一)内因火灾 1、在采煤面上出口外 15 米处安设 co 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 温度传感器观测; 2、在采煤面设观测点,使用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生产的 jsg-8 型井下束管火灾监测系统实现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分析; 3、采用阻化气雾防灭火工艺系统作为主要的防灭火方法(制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0 - 氮机为 wg-food-3/5 型)。 (二)外因火灾 机电硐室设防火栅栏两用门,各硐室配备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电气设备保护齐全,井下设主接地系统和辅助接地系统; 皮带机配备连续监测保护系统; 井下所有井巷按规定配备消火栓; 井下井底车场设井下消防器材库;地面井口附近设消防器材库 并有轨道直达井口。 在试运转期间,按照各项防火制度,严格执行,以杜绝火源着手。 以预防为主,达到防火目的。 1、严格电气设备及电缆管理,对入井设备必须进行防爆检查, 电缆必须用矿用阻燃材料,设备运行防止高温过热。 2、严格检身,杜绝烟火和点火工具入井; 3、消防管路及消防设备设施完善,运行可靠; 4、严格火工品管理,使用合格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坚持使 用好水炮泥; 5、制定了矿井火灾防治的专项措施,并严格落实执行。 第三节 矿井防排水运行情况 一、矿井防治水情况 我矿在建设过程中,对矿井可能发生水灾的可疑地段进行了针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1 - 对性探水,真正做到了“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抽后掘,先治后采”, 同时按照要求留设了风氧化带煤柱、矿界煤柱、老窑防水煤柱、拖 长江隔水煤柱等,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试运转过程中,1901 首采工作面开采前采取了探放水措施, 工作面开采范围无水害威胁;1902 运输顺槽、1902 回风顺槽在施 工过程中均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工作,确保矿井安全。 矿井的排水设备设施运行可靠,满足要求。全矿井形成排水网 络水沟畅通,斜井为机械排水,经日常排水和观测,矿井的涌水量 不大,每小时不足 40m3,矿井的水仓容量和水泵排水能力经试运 行后,富余量较大,随着今后生产强度的增加,均能满足要求。 二、矿井的排水系统试运转情况 现排水系统有选用 d85-455 型水泵三台(正常涌水量时:一 台泵工作,一台泵备用,一台泵检修;最大涌水量时:二台泵工作, 一台泵检修),水泵流量 85m3/h,扬程 225m,效率 0.7,电动机功 率 90kw,电压 660v。安装有 150 管径排水管路两趟均可相互备 用。 1、水泵排水能力:170m3/h。 2、矿井涌水量和水泵运行情况 我矿的井下水主要来自裂隙水,通过开泵排水时间和实际观 测,正常涌水量为 20m3/h,在雨季期间为 50 m3/h 左右。试运转期 间,水泵运行情况:工作泵每天运行 4 小时左右,就可以保证抽空 24 小时的涌水量 480 m3,雨季时每天运行 6 小时,可以保证抽空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2 - 一天的涌水量 1200m3;全矿 24 小时的正常涌水量为 480 m3,我矿 20 小时排水能力为 3400 m3,完全能满足排水要求。随着开采范围 的增大,涌水量的增多,无论产正常涌水量期间,还是最大涌水期 间,我矿的排水能力完全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第四节 采掘工作面运行情况 一、采煤工作面运行情况 根据开采方案设计:首采工作面布置在 9#煤层中,1901 工作面 为首采工作面。1901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 190 米,倾斜长 55 米,煤 厚 1.8 米,煤层倾角 32,可采储量为 1.76 万吨。采用走向长壁后 退式采煤方法采煤法。经过试运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回采工效 6.1t/工 月进度 60m 可采储量 54000t 日产量 274t 月产量 8200t 回采率 95% 二、掘进工作面运行情况 根据开采方案设计,我矿布置两个掘进工作面即:1902 运输顺 槽掘进工作面和 1902 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试运转期间,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不大,一般在 0.25%左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3 - 右,1902 运输顺槽掘进和 1902 回风顺槽掘进遇到一断层,现两巷 在断层带中。掘工作面月进尺为 120m,掘进出煤量 60t。 通过试运转,我矿已形成一采两掘的生产格局,确保正常的生 产接替,矿井的生产能力逐步提升,能满足 9 万吨的要求。 第五节 供电及通讯系统运转情况 一、一、电电气气设备设备运运转转情况情况 1、供电运行情况:矿井电源一回路(10kv)引自柏果变电站,另 一回路(6kv)来自土城矿变电站,形成双回路供电,并自备一台 800kw 柴油发电机组。矿井供电条件稳定可靠。 若遇计划停电或故障突发性停电,在 8 分钟内可启动柴油 发电机,倒闸送电启动主要通风机需 2 分钟,即在 10 分钟内,矿井 可恢复通风,在通风正常后,依次开启局扇供风和井下排水。 2、井下供电采用 kbz-400 馈电开关,有漏电、过流、接地、断 相、欠压保护,动作灵敏可靠,运行稳定。 3、每天进行一次检漏跳闸试验,运行可靠。 4、井下形成了接地网,主接地埋入水仓,运行可靠。 5、地面避雷设施齐全,炸药库、风机房、抽放泵房都有避雷装 置,防止雷电导入井下的绝缘装置,运行可靠。 6、井下设备防爆性能可靠。 二、二、矿矿井通井通讯讯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4 - 1、外部通讯 矿井对外通讯利用现有的通信线网及无线通讯方式,实现与外 部通讯畅通。 2、矿内通讯 1、行政办公使用的电话就近接入通信网交接箱。 2、生产调度、电力调度通信 使用 jc-130 型(32 门)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井下通过安全栅 成为本安型通信。地面的通风机房、抽放泵站、变电所各安装一台 电话机作为调度单机。 3、井下通信 由主斜井引两根 10 对电缆,保证井下主要电话用户的通信, 下井电话线采用 mhjyv120.28 型矿用阻燃通信电缆。 井下话机选用与 dcs-148 型调度总机相配套的 hak1 型本安 自动按键话机作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主要运输机的头尾、装载点、 运输巷、变电所安装固定通信。 其建设情况:本矿安装与外界相连接的专线电话,内部采用程 控电话,井上、下各工作地点及重要场所做到畅通无阻。副斜井与 地面绞车房采用组合式声、光电信号及电话通讯相结合。 盘县柏果镇鑫源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 35 - 第五章第五章 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1、成立进行联合试运转工作的领导小组 组 长:王忠宇 副组长:赵贤军、缪合义、周华 成 员:黄德荣、黄照邮、耿文江、安绍能、李先江、杨乾才、陈 彬、陈兴平、侯光选。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在试生产期间要有组织有程序的开展工 作,要在主要矿领导及组长的指导下进行。各工作面生产要严格按 有关作业规程施工措施进行,领导小组要认真监督执行,每月在进 行二次试运转期间的安全、工程质量大检查,集中汇报,召开专题 会议,切实保证联合试运转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节 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a:采煤安全措施 一般一般规规定定 一、施工前的规定 施工前,必须由技术人员组织贯彻学习釆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并 执行学习后的签字手续。 二、装面措施 盘县柏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