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仁德龙中学2010中考仿真模拟语 文 试 卷(一)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说明:本卷120分,共四个大题,27个小题。完成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计6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 。(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 。(3)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任意写两句带有“春”字的句子。 2、“一双眼睛百种看法”说明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请你写出三个表示“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的双音节词语。(3分)(1) (2) (3) 3、仿照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使其句式一致,意思连贯。(2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 。4、读下面一段情景对话,按要求做题。(4分)甲:你这套衣服挺不错的,多少钱一套?乙:不语。面带神秘微笑,伸出手摇摇。甲:50元?乙:不语,不语中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a.算你有眼力。b.亏你说出口,再在右角上添一个2(即502)也不够。c.错了,猜猜看。d.再翻几个番吧!以上a、b、c、d四种回答中,最平实的是 ;肯定甲识货的是 ;回答诙谐,且说话人态度使听者尚好接受的是 ;有蔑视听者不懂市场行情的是 。(只填序号)二、阅读能力(45分)(一)课内文段(除已标分外,其余各2分,计15分) (甲)(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解释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1)齐师伐我( ) (2)肉食者鄙( )(3)神弗福也( ) (4)小大之狱( )6、用自己的话解释“忠之属也。”一句在文中的意思,应该是 。7、“可以一战”中“以”的后面省略的内容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8、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体现了曹刿什么样的战略思想?()a、声东击西b、知己知彼c、取信于民d、以逸待劳9、对文段主要内容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a、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并对鲁庄公提出了一系列的希望。b、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并对备战的条件进行了分析。c、曹刿分析战争的条件和鲁国的优势。d、曹刿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成败等因素。(乙)(5分) 。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10、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近义词)。(1分)(1)深黯()(2)欣幸()11、填入文段开头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b、海睡熟了c、没有风d、大海上一片静寂12、从修辞手法看,完全相同的两项是()和()a、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b、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c、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一颗红玉。d、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二)课外篇章(除已标分外,其余各2分,计30分)(丙)(16分)那一年,是动乱的第二年吧,我被划进了浩浩荡荡的黑帮队伍里。还算万幸,除夕这一天竟把我放回家了。“媳妇,快包饺子,过年!”母亲对妻子说。妻子痛快地答应,只是样子有点慌乱。于是,一家人忙起来,剁馅、和面,孩子们也像上足了发条的玩具车,开始跑动起来节日的味道总算出来一点了。一会儿,全家就围在一起开始包饺子。这时,母亲忽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拍一下大腿说:“哎呀,包个大钱饺子吧,谁吃了谁就有福!”大钱饺子,我小的时候包过,可我一次也没吃到。现在已经多年没有包了。为了使母亲高兴,我同意了,而且希望母亲能吃到这个大钱饺子。我要真诚地祝福她,愿她多活几年。为了我,母亲已经完全憔悴了。母亲从柜里拿出个蓝布包,从包里掏出一枚铜钱来,还是道光年间的古货。我看见她颤抖着把这枚古钱放在一个面皮上,上面又盖了点馅,包成一个饺子。这就是大钱饺子了。我看见,母亲包完这个饺子之后,用手在饺子边上偷偷捏出一个记号,然后,若无其事地把它和别的饺子放在一起。但我已经清楚地记住这个饺子的模样了。饺子是母亲亲自煮的。母亲煮饺子最会掌握火候。什么时候煮皮、什么时候煮馅,总是恰到好处。妻子这些年总也没把这项技巧掌握到手。现在饺子要熟了,像一群羊羔一样漂上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带记号的大钱饺子。母亲在盛饺子的时候,把那大钱饺子盛在一个碗里,又偷偷把它拨在紧上边,然后把这碗饺子推到我面前:“吃吧,多吃,趁热吃。”我觉得心里一阵热,鼻子也酸疼起来。我怎能忍心吃这个饺子呢?应该让母亲吃,让她高兴高兴。但我一时想不出办法,因为母亲认识这个饺子。我想那就给妻子吧,她跟我生活了20年,现在已经是快半百的人了。因为我挨斗,她整天整夜睡不着,心血都快要熬干了,头发也变白了。我趁妻子上厨房去拿辣椒油的工夫,偷偷把大钱饺子拨在她的碗里。等一会她吃到了,我就领着孩子们欢呼。谁知,妻子从厨房回来,她却抬起头,用一双深沉和感激的眼睛望着我,眼圈都红了。啊!她也认识这个大钱饺子。妻子没有做声,显得很平静。她吃了几个饺子,忽然说了声:“都快粘在一起了。”说着,把所有的饺子碗拿起来摇晃,晃来晃去,就把那碗有大钱饺子的放到了母亲跟前。母亲显然没有注意,她的双眼一直看着我,大约有些奇怪,儿子吃了那个饺子为什么不吱声呢。她边看我边吃饺子,突然“啊”的一声,大钱饺子硌了牙。“妈妈有福!吃到大钱饺子了!”妻子像孩子般喊着。“我这是咋回事?”母亲疑惑着。这时,当啷一声,一个东西从她的嘴里掉在碟子里,正是那个大钱。于是,我领着老婆孩子一齐欢呼起来:“母亲有福!”“奶奶有福!”“奶奶有福!”“”母亲突然大笑起来,笑着笑着,流出了一脸泪。我和妻子也流了泪。13、简要写出这篇小小说的三要素。(每项20字以内,各1分,计3分)(1)人物: (2)情节: (3)社会环境: 14、小说是围绕什么事物来组织材料的?请你以此来为本文拟一个4字的标题。15、文中写母亲包饺子时“用手在饺子边上偷偷捏出一个记号”;盛饺子时,“把那大钱饺子盛在一个碗里,又偷偷把它拨在紧上边,然后把这碗饺子推到我面前”。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两个“偷偷”蕴含的思想感情。答: 16、简要回答以下各题(4分)(1)“我”希望母亲吃到大钱饺子,用意是 。(2)母亲把盛有大钱饺子的碗推给“我”,用意是 。(3)“我”想让妻子吃到大钱饺子,是因为。(4)妻子把那碗有大钱饺子的放到了母亲面前,反映了。17、本文哪些词语(或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举12例,并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3分)答:18、想想看,除了本文通过“让饺子”可以来表现家庭亲情外,还可以有哪些?请结合你的生活实例列举两种,并简要谈谈你自己的感受。答: (丁)(14分)蜜蜂的赞美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都歌颂过蜜蜂。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而且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它的酿造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必须在3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了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这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由衷的赞美呢!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讲了一个譬喻赞美过蜜蜂。他把盲目地堆集材料的求知方式称做蚂蚁的方式;把主观地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称做蜘蛛的方式;“而真正的哲学家,则是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朵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几百年的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了,培根许许多多的话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他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警语,和这个有趣的譬喻却一直在各地广泛流传。鲁迅先生在他的书简里面,也曾告诉青年人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郭沫若同志也曾经以蜜蜂采花作譬喻,来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词!它的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丰富了。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材料就比较上乘了。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和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虽然人们还能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枣子蜜或者苜蓿蜜,但是在蜜糖中已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枣子花或者苜蓿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多么令人称道的酿蜜方式,多么令人赞美的辛勤!我们阅读许许多多艺术家的传记,在某些地方发现他们是有共同之处的。他们都有较崇高的思想,在学习、工作上,他们都注意广泛求师,在博采众家之长之后,又别出心裁地发扬自己的独创性,并且锲而不舍地辛勤从事,在崇高思想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创造了成绩来。就因为这种方式使人想起蜜蜂,那金黄色的奇妙的小昆虫才获得人们那样多的赞美。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一条大河总得容纳无数小溪、小涧的流水,一座几千米高的高山总得以一个高原作为它的基座,小小的水源,最多只能形成一个湖沼;荡荡平川,也不会有什么戴着冰雪帽子的高峰。想着这些道理,蜜蜂的启示,不但对于前代的人们,不但对于学术工作,而且对于今后的人们,对于文艺工作和一切工作,恐怕也是永远有用的吧。因此,我们尽可把蜜蜂人格化,为它献上一项桂冠。19、本文标题是蜜蜂的赞美,你认为它合适吗?为什么?(如不适合,应改为什么标题?)答:20、本文从哪些方面赞美了蜜蜂的劳动?给人以什么启示?答:21、第段中的统计数据论证了这一观点。22、第段和第段所举的例子是为了印证文中“”这一句话。23、第段中写了艺术家们的共同之处,请结合本段的内容,对艺术家们的共同之处分别加以概括(共有4个方面,每一方面不超过8个字)。(4分) 答:(1) (2) (3) (4)24、请从文章语言的角度,自己提一个问题,自己作答。问题:回答:三、写作能力(60分)(一)文段修改(10分)25、下面是一篇题为美丽的刁汊湖的学生习作。阅读后,请按要求完成各题。(每小题2分,计10分)一阵微风送来一股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夏天的刁汊湖,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湖边垂柳梳着无数条绿色的辨子,轻轻地拂着湖面。湖中心的几个亭子更被她增添了几分古典的色彩。而那繁茂的荷叶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朵朵清秀的红莲,那些婀娜多资的荷花恰似一群害羞的少女,在阳光的亲吻下,脸上泛起了阵阵红晕。她们有的含苞待放,好像一个个鲜红的大桃子;有的半开半放,好像神话传说中的宝莲灯;有的完全盛开,那红色真让人担心会滚下来。荷叶与荷花相映成趣,真所谓“”。(1)文中划横线处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第处的字和第处的 字,应分别改为和。(2)文中划横线处有多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找对2处并改正即可)第处病句应改为:第处病句应改为:(3)文中划横线处,完全没有毛病的是第和处。(4)为文中处引用古代诗词名句,使之与所描写景物一致。(5)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答:(二)写作(50分)24、科学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大力神,科学是铲除邪教的利剑,科学是富国强军的法宝。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你应该怎样对待科学?请以“我爱科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2007年中考语文最新模拟试卷 (二)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计6分)(1)人们常引用爱莲说中的名句“,”来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2)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有关苏轼作品中的连续的两句:“,。”(3)我国古今诗文中有许多关于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两句:;。2、写出与下面句子构成对偶的句子,内容要体现乡土特色。(4分)(1)白玉长堤路,。(2)镜湖水如月,。3、用简洁的语言表述h2o分子的构成(不超过25个字。2分)4、毕业典礼那天,你去向最关心你成长的一位老师道别,打算说几句话,请把所要说的话简要的写在下面。(不超过50字。3分)二、阅读能力(45分)(一)课内文段(除已标分外,其余各2分,计15分)(甲)(10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a,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b,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c,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a,汤熨之所及也;在b,针石之所及也;在c,火剂之所及也;在d,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d,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5、给文中a、b、c、d处选填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肌肤 腠理 肠胃 骨髓b、腠理 肌肤 肠胃 骨髓c、肌肤 肠胃 骨髓 腠理d、腠理 骨髓 肌肤 肠胃6、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扁鹊出,桓侯又不悦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c、汤熨之所及也d、火齐之所及也7、对文中四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不应该把治好别人的病看作自己的功劳。b、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那个部位是传说中掌握生死的神所管的,医生是没有办法的。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d、臣是以无请也。你们因此也不要再请我去了。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桓公的态度,运用了“不应”、“不悦”等动作描写。b、本文主要用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更替来记叙事件的发展。c、从蔡桓公角度来概括本文三个层次的大意应该是:(1)不听忠告;(2)不可救药;(3)不免一死。d、本文内容具有劝喻性,适合教育青少年,因此,可以当作童话来读。9、对本文说明的道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b、告诫人们:过分自信而不相信群众,是极其错误的。c、说明扁鹊医术高超,是我国古代神医。d、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乙)(5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10、从表达方式看,文段属于的表达方式;从结构看,文段属于式结构。11、句中加点词能与括号中的词互换的一项是()a、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清醒)过来b、各种花次第(依次)开放c、这是植物孕育(生育)果实的时期d、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印象)12、文段写景时是按顺序来写的。(1分)(二)课外篇章(除已标分外,其余每小题2分,计30分)(丙)(16分)礼物她不停地朝候机室门口张望。飞机还有半个小时就要起飞,她希望出现的人还没有出现。她望着机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脸上漾着幸福的红潮。她太幸运了,二十三岁,成了公费留学生。眼下正要去异国学习西方工业经济。啊,“天之骄子!”在我们这个不富的国家里,又有多少人能得到这种殊遇呢?她接到通知书那会儿,他正忙于一项设计,没时间和她多谈。这一别就是四年,临别前该有多少话要说呀,可他只说:“我送你一件礼物。”“也许,这会儿他正为我挑选礼物哩!他会买什么呢?一只小毛狗,他知道我是属狗的;一只金笔?不,他几乎每年送我一支;一条漂亮的裙子?没多大意思”她心神不定地瞎猜。他来了。离飞机起飞只有五分钟。“让我好等!我以为你不来了哩?”她有些委屈地涨红了脸。“我,在家里找一样东西。”“找什么?”“送给你的礼物。”说着,他递给她一封信。她接过信,要打开。“上飞机再看吧。或者,等飞离中国的时候。”他深情地看着她。飞机离开了地面,送行的人和他都变成了小点。他拿出信,慢慢打开她有些发愣:信封里装的竟是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倏然间,她浑身涌起一股热流,不禁侧过身子,透过飞机的圆形舷窗,用刚才他看她的那种目光,望着即将离别的广袤的大地1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殊遇: (2)广袤:14、小说围绕“礼物”这条线索,具体写了“ 礼物”、“ 礼物”、“ 礼物”等内容,故事情节紧凑,层次条理清楚。(每空限填1个字的动词。3分)15、“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与小说开头形成照应作用的事物是()(多选题)a、还有半小时就要起飞的飞机b、机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c、我们这个不富的国家d、成了公费留学生的她16、文中划线句属于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3分)17、文中划线句“她有些发愣”的原因是。18、文中划线句“她浑身涌起一股热流”的原因是。19、小说结尾“透过飞机的圆形舷窗,用刚才他看她的那种目光”中的“那种目光”是指的目光,她用这种目光去“望着即将离别的广袤的大地”表达了她 的感情。(丁)(14分)蚂蚁的特异功能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若按体重的比例计算,蚂蚁胜过大象。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蚂蚁与大象按体重比例计算,其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在医学上,它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部落里,当地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后,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减少病人的痛苦。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研究和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茑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经过尝试,使病人的舌尖麻木二三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这种红蚁还会“配制”出各种“消炎剂”,所以,它们吃了腐败霉烂的食物也从不会中毒,从而保证了蚁群的健康生长。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堆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这种水经化验,发现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20、第1段中说“若按体重的比例计算力量,蚂蚁胜过大象。”这是为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答:因为。21、第2段中,加点的三个代词各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1)这:(2)它:(3)其:22、第2、3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举2例即可。4分)(1)第2段:、(2)第3段:、23、将最后一段划分为三层,用“”断开。24、下面对文中所说明的蚂蚁的特异功能归纳不完整,请你补助另外的3项。(3分)a、有惊人的大力气; b、;c、 d、。三、写作能力(60分)(一)文段修改(10分)25、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每小题2分,计10分)在生活的道路上,没有辛勤的刻苦的劳动,是不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的。常言道: “ ”。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之所以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书法飘若流云,舞若虬龙,是同他的勤学苦练分不开的。他曾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兰亭池的水都被染黑了,由此可见王羲之的勤奋精神。古人是这样,今人又何曾不是如此啊?某家出版社的一位编审不为安逸的生活所诱,不为平庸的趣味所染,时刻拉紧生命的绳索,多年来坚持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他掌握了英、法、日、俄等十几国文字,编辑了厚厚的大字典。他对别人说成功的“秘决”只有一个:勤奋,再勤奋!朋友,不要悲泣自己的才力不足,不要埋怨客观条件的种种不顺,快扬起勤奋的风帆吧!要相信你终会抵达成功的彼岸。(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划线的第处的字和第处的字,应分别改为和。(2)文中第处语序不当,应改为。(3)文中第处用词不当,应将改为。(4)请你为文中第1段“”处填写一句符合文段内容的名言。答:(5)文中还有什么其它毛病?请举例,并加以修改。答:(二)写作(50分)26、请以“机遇”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2007年中考语文最新模拟试卷(三)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计6分)(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2)春夜喜雨中作者从视觉角度描写雨中江村夜景的诗句是,。(3)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任意写出两句带有“山”字的句子:;。2、根据上句,写出相应的下句。(每句1分,计5分)(1)山高月小, 。(2)万事俱备,。(3)学而不厌, 。(4)不经一事,。(5)老骥伏枥,。3、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那时,你也许已经上了大学。假如你作为北京的青年志愿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你该怎样说?(要求简明、连贯、得体。4分)(1)接待中国运动员时,你说:。(2)接待外国观众时,你说:。(如能用英语准确表达另加2分)二、阅读能力(45分)(一)课内文段(除已标分外,其余各2分,计15分)(甲)(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4、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金溪()环谒()b、邑()称()前时之闻c、日扳()仲永泯()然d、世隶()耕丐()之5、对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世隶(奴隶)耕自为其名(题上)b、未尝(不曾)识书具指物作诗立就(立刻完成)c、伤(哀伤)仲永邑人(同县的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索取)之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7、下列写作手法中本文没有使用的一项是()a、叙议结合b、寓理于事c、先扬后抑d、对比反衬8、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主要写了两点内容,一是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二是写其父贪小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b、“不使学”,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的结局。c、第二段写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与仲永幼少时天资过人形成鲜明对比。d、最后一句“泯然众人矣”,谴责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思。(乙)(5分)昆虫对花的颜色也是有选择的。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更有趣的是有些花还“选择”昆虫呢。例如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扣门”,它理也不理。还有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这时候,有一种白天躲在阴暗地方的小蛾,就飞来帮它传送花粉。夜间开的花,大多数是白色或黄色的,否则在黑暗中就不容易被昆虫发现。9、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句。(只写序号。1分)10、文段举待宵花的例子,意在说明()a、昆虫对花的颜色是有“选择”的b、花对“昆虫”也是有选择c、有的花在夜间才开放d、夜间开的花是白色的或黄色的11、对文段中加点的两个“选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前者说明了昆虫选择花,后者说明了花选择昆虫b、前者说明了花对昆虫的选择,后者说明了昆虫对花的选择c、两者都说明了昆虫和花互相选择,但重点放在花对昆虫的选择d、两者都说明了昆虫和花相互选择,但重点放在昆虫对花的选择(二)课外篇章(除已标分外,其余每小题2分,计30分)(丙)(16分)渡工与老师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a,b,c,可您还是那样,一渡来一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啊,透过您那最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那地方还没有通电。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体交叉桥。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12、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渡工、老师和一位学生。在渡工和老师的关系上,这位同学认为,而渡工认为,老师则认为。(3分)13、文中展示的渡工与老师相似的精神品质是什么?(根据原文内容,概括作答。3分)答:他们都有的精神品质。14、老师两次批阅学生作文,第一次“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其原因是,第二次“连阅字也没签”,其原因是;老师“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其用意是。(3分)15、文中第九段中“两位白发老人”,其中“一位”是指,“还有一位”是指。16、文章结尾处写工程师不用耀眼的灯光,却点燃蜡烛,说要举行“烛光晚会”,他这样做的用意是。17、请依据第二段中“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一句,在a、b、c三个方框处仿写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3分)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a、,b、,c、。(丁)(14分)横向思维与心理枷锁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拿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点一个黑点,拿给人们看。接受这个试验的所有成年人,都毫无例外地回答:“一个黑点。”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个小草帽!”一个孩子说。“不,这是面包片!”另一个声音喊道。“不对,这是一个小臭虫!”第三个孩子回答。为什么孩子看到的和成年人看到的不一样呢?。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深化,人们变得必须遵循各种各样陈规去思考和行动。这样,思维就受到种种牵制和羁绊,思路变得狭窄起来。思路狭窄了,创造力必然受到影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和发现存在于在看到人人都看到的东西的同时,想到从没有人想到过的东西之中。”怎样才能想到没有人想到过的东西呢?这需要使大脑受到某种“震动”,就好像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想到万有引力一样。面对这种“震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萌发创造思维的。只有凿开锁闭我们心灵的“心理枷锁”,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的反应,提出崭新的观点和主意。什么是限制人们产生创造性的反应,提出崭新的观点和主意。什么是限制人们创造思维的心理枷锁呢?其一,什么事都要找出正确答案。几乎是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对应的正确答案,这话自然有一定道理。可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种习惯,思考的目标是为了得到一个潜在的正确答案,而这个答案往往是书本上的、现成的、前人的经验总结。思维的结果,还是别人的东西。事实上,许多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正像法国哲学家爱密勒查蒂埃所说的:“世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只有一个主意了。”其二,“要合规矩”。有些人想问题,总是不敢超越陈规旧习半步,还有些人遇事总是告诫自己:要实际些,别异想天开。正是这种来自心底的声音,扑灭了许多创造理想之光。其三,怕被别人把自己当作傻瓜,怕出错误,像这样强烈的自尊心,往往也会成为束缚创造性的阻力。其四,“那不是我的专业,我没有创造的天赋”,这种想法同样是心理枷锁。许多人由于不是自己的专业,停止了自己创造性的步伐。许多人怀疑自己的天赋,不敢有创造的设想。我们处在改革的时代,改革的大潮正冲击着这些窒息思维的心理枷锁。只有打碎这些禁锢心灵的枷锁,才能、,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18、根据上下文和全文内容,为文中第二段处补写一句话。19、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文中引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奇的话,阐明了这一道理。(3分)20、用文中的话解释“创造性”的含义:。21、从文中找出“束缚”一词的同义词。(不少于2个)22、文章结尾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择,只填序号)。a.进取b.创造c.开拓23、如果你看见了白纸中画一个黑色圆圈,那么你认为它是什么?(列举不少于3种。3分);三、写作能力(60分)(一)文段修改(10分)24、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每小题2分,计10分)除夕夜,我们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中,吃着香喷喷的绞子,爸爸含着笑问我:“,过新年了,你已经长成了大姑娘,还要不要压岁钱?”“当然要,还要的多哩!”我故意撒骄。“啊,为啥呀?”爸爸我一口气数落开了:“压岁钱嘛,是爸爸妈妈的一片爱心,我咋能不接受?我又长了一岁,自然得增加啦!况且,改革开放,形势大好,咱家今年收入多,爸爸跑运输赚了大钱,咱盖起了新楼,还添齐了各种家用电器”“好啦!俺这闺女真是罗嗦,多给你就是了。”妈妈笑着用筷子挟起一块鸡肉放在我的碗里。“那就给你50元吧!可一定不许乱花。”爸爸从衣袋里给了我一张崭新的“三人头”票。我随手接过来,笑着说:“谢谢啦!我的好爸爸,好妈妈。”吃罢年夜饭,我们都陶醉在电视里。(1)第段各有一个别字,分别是“”和“”,应分别改为和。(2)请为第段横线处补写“爸爸”的动作、神态。(3)第段“妈妈”的话中有一个词语不符合语境,它是“”,应改为。(4)第段有1处存在歧义,应将“”改为“”。(5)任选一个方面,简评本文。答:(二)作文(50分)25、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从古到今,它与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请以“谣言”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2007年中考语文最新模拟试卷 (四)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计5分)(1)岳阳楼记中“进亦忧,退亦忧”一句的“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3)古诗词中有很多抒与离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课内、课外均可)2、根据课文原文填写词语。(每个限填1字,每词0.5分,计6分)(1)小草地从土里出来,的,的。(春)(2)骤雨一样,是的鼓点;旋风一样,是的流苏;乱蛙一样,是的脚步;火花一样,是的瞳仁;斗虎一样,是的风姿。(安塞腰鼓)(3)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所的人类和远方的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黎明的通知)3、根据你对“求知”的感悟,按所提供句子的观点,分别填写一个比喻。(每句2分,计4分)求知能弥补精神上的缺陷,正如;求知又能塑造人格上的高尚,正如。二、阅读能力(45分)(一)课内文段(除已标分外,其余各2分,计15分)(甲)(10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2)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5、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机构租赁合同
-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
- 影视拍摄场景记录与剧作编写人员聘用合同
- 食品加工企业专用配料采购合同
- 2025年综合类-兽医考试-兽医防治员(初级)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尿液化学检查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各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级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家长教育教学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单元精气学说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光伏电站培训
- 2025年天水市麦积区事业单位遴选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胸外科一病一品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讲义
- 肌力分级护理课件
- 古田会议课件教学课件
- 管道承诺质量保证书范本
-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及答案
- 2024年医院信息保密制度范本(三篇)
- 第22章 相似形 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