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设计方案.doc_第1页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doc_第2页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doc_第3页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doc_第4页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水泥泥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2 20 00 00 0t t/ /d d 水水泥泥窑窑余余热热发发电电工工程程(5 5m mw w) 项目技术方案项目技术方案 2 目目 录录 1 1 项目申报基本概况项目申报基本概况1 1.1 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地址 1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 1 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2 2 拟建项目情况拟建项目情况3 2.1 建设内容与范围 3 2.2 建设条件 3 2.3 装机方案 5 2.4 电站循环冷却水.11 2.5 化学水处理 12 2.6 电气及自动化 14 2.7 给水排水 16 2.8 通风与空调 16 2.9 建筑结构 16 2.10 项目实施进度设想 18 2.11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19 3 3 资源利用与节约能源资源利用与节约能源21 3.1 资源利用 21 3.2 节约能源 21 3 附: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 1 1 项目申报基本概况项目申报基本概况 1.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1.21.2 项目地址项目地址 ,与现有水泥生产线建在同一厂区内。 1.31.3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 根据 2000t/d 水泥窑的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建设规模拟定为: 在不影响水泥熟料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烧成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水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余热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 5mw 纯低温余热电 站。 产品为 10.5kv 电力。 1.41.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1装机容量 kw5000 2 计算发电功率 kw4600 3 平均发电功率 kw4520 保证指标值 4 年运转小时 h7200 窑年运转 7600h 5 年发电量 104kwh3254 按平均发电功率计 6 年供电量 104kwh3043 按平均发电功率计 7 年少购电量 104kwh3043 按平均发电功率计 8 电站自用电率 %6.5 9 吨熟料平均发电量 kwh/t41.1 熟料产量按 2500t/d 计 10 全站占地面积 m22410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2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11 全站建筑面积 m22100 12 电站年节约标准煤 t/a11137 按 0.366kg/kwh 计 13 日补充水量 t/d1105 包括生产与生活用水 全站劳动定员 人18 其中:生产工人 人1614 管理人员 人2 劳动生产率(实物) 全员 104kwh/人年181 按年发电功率计 15 生产工人 104kwh/人年203 按年发电功率计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3 2 2 拟建项目情况拟建项目情况 2.1 建设内容与范围 本项目根据 2000t/d 水泥生产线的实际运行情况、机构管理和辅助 设施,建设一座 5mw 纯低温余热电站。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与范围如下: 电站总平面布置; 窑头冷却机废气余热锅炉(aqc 炉) ; 窑尾预热器废气余热锅炉(sp 炉) ; 窑头冷却机废气余热过热器(简称 aqc-sh) ; 锅炉给水处理系统; 汽轮机及发电机系统; 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 站用电系统; 电站自动控制系统; 电站室外汽水系统; 电站室外给、排水管网及相关配套的土建、通讯、给排水、照明、 环保、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节能等辅助系统。 2.22.2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2.2.1 区域概况 2.2.2 余热条件 根据公司提供的水泥窑正常生产 15 天连续运行记录,废气余热条件 如下。 (1)窑头冷却机可利用的废气余热量为: 废气量(标况):140000nm3/h 废气温度: 310 含尘量: 20g/nm3 为了充分利用上述废气余热用于发电,通过调整废气取热方式,将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4 废气参数调整如下。 冷却机前部取风参数: 废气量(标况):30800nm3/h 废气温度: 450 含尘量: 20g/nm3 冷却机中部取风参数: 废气量(标况):71200nm3/h 废气温度: 306 含尘量: 20g/nm3 上述废气余热可全部用于发电。 冷却机通过调整上述取风方式,冷却机直接排掉的废气参数为: 废气量(标况):38000nm3/h 废气温度: 120 含尘量: 20g/nm3 (2)窑尾预热器可利用的废气余热量为: 废气量(标况):167000nm3/h 废气温度: 350 含尘浓度: 80g/nm3 上述窑尾废气经余热锅炉后,温度降至 170再用作原料粉磨烘干 热源。 2.2.3 水源条件 拟建电站生产用水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拟采用污水厂二次处理水 及地下水。本工程日总消耗水量为 1105t/d,其中生活及其他日耗水量 为 206t/d;循环冷却水消耗量为 899t/d。 2.32.3 装机方案装机方案 根据水泥生产线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结合以往余热电站的设计、调 试及运行经验;在充分利用余热资源的条件下,以“稳定可靠,技术先 进,降低能耗,节约投资”为原则,确定本方案。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5 2.3.1 装机方案选择 根据目前国内外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针对的废气余热资源, 可供选择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公 司开发的1.572.45mpa次中压参数的余热发电技术方案专利技术方 案(专利证号为zl2005201017839,以下简称“第二代” ) ;二是以日本 khi技术及装备为蓝本结合上海万安集团金山水泥厂1500t/d水泥窑余热 电站建设所推出的0.691.27mpa低压参数余热发电技术方案(以下简称 “第一代” ) 。 对于第二代与第一代的原则比较结论叙述如下。 根据我们总承包并已投产的昌乐、潍坊、创新、龙游、山水、兴宝 龙等水泥公司余热电站生产、运行、调试情况及所所取得的经验: (1)在各台余热锅炉进出口废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第二代纯余热 发电技术由于实现了废气余热按其温度梯级利用,其发电能力比第一代 提高14.5%31.25%; (2)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能在水泥窑临时事故状态下(比如因窑尾 系统结皮、积料、堵塞或窑内结蛋、结圈等原因引起的临时断料)不停 机; (3)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系统可采用滑参数运行,主蒸汽压力和温 度运行变化范围可以达到1.272.57mpa、310390,在提高余热发 电能力的同时,由于主蒸汽参数运行范围比较宽,发电系统的运转率、 可靠性、对水泥窑生产波动的适应性都大大优于第一代; (4)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系统可以方便地调整主蒸汽温度,可保证 汽机进汽参数能够长期处于汽机为保证寿命和效率所要求的进汽参数,从 而保证汽机寿命和效率; (5)由于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系统采用较高蒸汽参数,汽水管道规 格、配套辅机、阀门及水消耗量都小于第一代,即单位kw装机投资远小 于第一代;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6 (6)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采用常规热力除氧器,用130以下低温 废气余热除氧,与第一代技术的化学或真空除氧相比降低了药品或电站 自用电即降低了电站运行成本同时提高了除氧的可靠性; (7)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解决了sp、aqc两台锅炉给水串联从而互 相影响的问题。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确定采用第二代余热发电技术。 经热力计算,2000t/d 水泥窑在正常生产时所产生的废气余热设计 可发电 4600kw,设计平均发电功率为 4520kw。考虑到水泥生产线废气参 数的波动,发电装机容量按一台 5000kw 装机方案予以确定。 2.3.2 热力系统 根据上述方案比较,本项目装机容量为 5mw,系统主机包括二台余 热锅炉、一台余热过热器及一套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窑尾余热锅炉sp 余热锅炉 利用窑尾废气余热,在窑尾设置 sp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分为蒸汽 段、蒸汽段运行:蒸汽段生产 2.5mpa-222.87饱和蒸汽通入设在 窑头熟料冷却机旁的 aqc-sh 余热过热器过热,蒸汽段生产 0.3mpa- 160过热蒸汽一部分用于汽轮机补汽,另一部分可通入窑尾电收尘器入 口风管用于降低废气比电阻。出 sp 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 160200 后作原料磨烘干热源。 窑头余热锅炉aqc 余热锅炉 利用冷却机中部抽取的废气(中温端:306)与 aqc-sh 余热过 热器出口废气混合,在窑头设置 aqc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分为蒸汽段、 蒸汽段和热水段运行:蒸汽段生产 2.5mpa-222.87的饱和蒸汽通 入 aqc-sh 余热过热器过热;蒸汽段生产 0.3mpa-160的过热蒸汽, 一部分去除氧器用于热力除氧,另一部分用于汽轮机补汽;热水段生产 的 105热水通至除氧器除氧后,经锅炉给水泵作为 sp、aqc 余热锅炉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7 段的给水,出 aqc 锅炉废气温度降至 90100后再由原来的窑头收 尘系统排入大气。 窑头余热过热器aqc-sh 余热过热器 利用冷却机中部靠前位置抽取的废气(高温端:450),在窑头 设置 aqc-sh 余热过热器。余热过热器将来自本窑 sp 余热锅炉和 aqc 余 热锅炉 2.5mpa 饱和蒸汽过热到 380,出 aqc-sh 余热过热器的废气温 度降至 255258后,再与冷却机中部(中温端)抽取的废气混合后进 入 aqc 余热锅炉。 热力系统 汽轮机凝结水经凝结水泵送入疏水箱,经疏水泵为窑头 aqc 余热锅 炉热水段供水,aqc 余热锅炉热水段生产的 100105热水通至除氧器 被除氧后,经锅炉给水泵作为 aqc、sp 余热锅炉蒸汽段的给水;aqc、sp 余热锅炉蒸汽段生产的 2.5mpa-222.87的饱和蒸汽汇合后进入 aqc- sh 余热过热器过热到 380,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进入汽轮机的主进汽 口;aqc 余热锅炉蒸汽段生产的 0.3mpa-160低压过热蒸汽,一部分 通入汽机补汽口,另一部分去除氧器用于热力除氧;sp 余热锅炉蒸汽 段生产的 0.3mpa-160低压过热蒸汽,一部分用于汽轮机补汽,另一部 分可通入窑尾电收尘器入口风管用于降低废气比电阻。汽轮机做功后的 乏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凝结水,经凝结水泵送入疏水箱,从而形成完整 的热力循环系统。 2.3.3 主机设备 根据热力系统和国内外余热锅炉、汽轮机的生产及使用情况,确定 主、辅机设备如下: 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 1凝汽式汽轮机1型号: bn5-370/23/1.5 额定功率: 5mw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8 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 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进汽压力: 2.29mpa 额定进汽温度: 370 额定进汽量: 18.88t/h 额定补汽压力: 0.2mpa 额定补汽温度: 150 额定补汽量: 6.78t/h 额定排汽压力: 0.007mpa 2发电机1型号: qf-5-2 额定功率: 5mw 额定转速: 3000r/min 出线电压: 10.5kv 3sp 余热锅炉1入口废气量: 163600nm3/h(标况) 入口废气温度: 346 入口废气含尘浓度:80g/m3(标况) 出口废气温度: 160200 锅炉蒸汽段: i 段: 产汽量: 15.53t/h2.5mpa(饱和) 给水温度: 100 ii 段: 产汽量: 2.71t/h0.3mpa160 给水温度: 40 锅炉总漏风: 3% 布置方式: 露天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9 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 4aqc 余热锅炉1入口废气量: 105350nm3/h(标况) 入口废气温度: 285 入口废气含尘浓度:20g/m3(标况) 出口废气温度: 90100 锅炉蒸汽段: i 段: 产汽量: 3.35t/h2.5mpa(饱和) 给水温度: 100 ii 段: 产汽量: 4.5t/h0.3mpa160 给水温度: 40 锅炉热水段: 热水量: 19.05t/h 给水温度: 105 给水温度: 40 锅炉总漏风: 3% 布置方式: 露天 5aqc-sh 余热过热器1入口废气量: 31416nm3/h(标况) 入口废气温度: 440 入口废气含尘浓度:20g/m3(标况) 出口废气温度: 258 入口蒸汽: 18.88t/h2.45mpa(饱和) 出口蒸汽: 18.88t/h2.40mpa-380 布置方式: 露天 6除氧器1出力: 20t/h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0 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 工作压力: 0.02mpa 工作温度: 104 除氧水箱: 20m3 7锅炉给水泵2流量: 152528t/h 扬程: 360405420mh2o 8循环冷却水泵3流量: 9721260m3/h 扬程: 2016mh2o 9机械通风冷却塔3冷却水量: 600t/h 10 慢速双钩桥式起重机1型号: 16/3.2t 跨度: 2.3.4 车间布置 (1)主厂房 主厂房由汽轮发电机房、电站控制室、高低压配电室及化学水处理 组成,全部为单层布置,总占地面积为 3315m2,总建筑面积 822m2。 (2)sp 余热锅炉 窑尾 sp 余热锅炉布置在水泥生产线窑尾框架旁边,占地为 14.1810.32m2,采用露天布置,运行平面为 19.000m,平台上布置 sp 余热锅炉本体、值班室及汽水取样器等。 (3)aqc 余热锅炉、aqc-sh 余热过热器 窑头 aqc 余热锅炉、aqc-sh 余热过热器布置在水泥生产线窑头厂房 南侧,占地为 720.50m2,采用露天布置。aqc 余热锅炉、aqc-sh 余热 过热器运行平面同为 12.800m 平台,平台上布置 aqc 余热锅炉和 aqc-sh 余热过热器本体、汽水取样器等。 (4)循环冷却水塔及循环水泵站占地为 46.59m2。 2.3.5 电站采用的技术措施 (1) 熟料冷却机废气取热方式分为高温端(450)、中温端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1 (306)两个取热口,提高了余热品位,相应地提高了余热发电能力。 (2)窑头 aqc 余热锅炉采用两段受热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窑头熟 料冷却机废气余热。 aqc 余热锅炉蒸汽段生产的 0.3mpa-160过热蒸汽与 aqc 余热锅 炉热水段生产 105的热水直接入除氧器,在保证除氧效果的同时提高 了机组的发电能力。 (3)为了保证电站事故不影响水泥窑生产,各余热锅炉均设有旁通 废气管道,一旦余热锅炉或电站发生事故时,可以将余热锅炉从水泥生 产系统中解列,不影响水泥线的正常运行。 (4)窑头余热锅炉废气入口采用沉降室降尘处理,以减轻熟料颗粒 对锅炉的冲刷磨损,另外锅炉在设计时采用适当的受热面结构型式、合 适的废气流速及受热面管节距、防磨板片的材质及型式。 (5)对窑尾 sp 炉废气进口管道的阀门设置,做了特殊的设计和位 置安装,能够调节灵活,不积灰、不漏风。 2.42.4 电站循环冷却水电站循环冷却水 2.4.1 设计规范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4.2 设计范围 电站生产设备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中建、构筑物设施的设计。 2.4.3 设备冷却用水量 凝汽器冷却水量: 1320t/h 冷油器冷却水量: 60t/h 空冷器冷却水量: 120t/h 锅炉给水泵轴封冷却水量: 1t/h 本项目设备冷却水量为: 1501t/h 2.4.4 设备冷却水系统方案 本项目设备冷却用水采用循环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2 水泵、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池及循环水管网。该系统运行时,循环冷却 水泵自循环水池抽水送至各生产设备冷却用水,换热后的冷却水(循环 回水)用循环水泵的余压送至冷却构筑物,冷却后的水流至循环水池, 供循环水泵继续循环使用。为确保该系统良好、稳定的运行,系统中设 置了旁滤和加药装置。 本项目循环冷却水泵采用 3 台流量为 9721260m3/h、扬程为 2016m 的立式长轴水泵,正常工作实现二用一备。 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和冷却用水量,循环冷却塔采用 3 台 冷却能力为 600m3/h 的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 2.4.5 系统损失水量与补充水量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蒸发、风吹、飞溅损失水量为 38.5t/h, 系统排污、渗漏损失水量分别为 12t/h、3t/h,总损失水量为 53.5t/h。 电站各车间排放废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泵入循环水系统,可补充 损失水量 16.06t/h,另有 37.44t/h 损失水量由新鲜水补充。 全站冷却水回收利用 1463.56t/h,间接循环利用率为 97.5%。 2.52.5 化学水处理化学水处理 2.5.1 设计规范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 5068-1996 2.5.2 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根据公司提供的水质分析报告 ,为了满足电站的用水水质标准, 根据原水水质情况采用“组合式双柱锅炉软化水”系统。该系统具有经 济实用、常年运转费用低、操作简便、整体性强、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处理流程为:自清水池清水进入车间清水箱,再由清水泵将水送至组合 式双柱锅炉软化水装置,最后进入软化水箱,通过软化水泵送给汽轮发 电机房。处理后水质残留硬度可达到0.03mg-n/l 的标准。 2.5.3 水量的确定 电站正常运行时,系统水汽循环量为 26.26t/h,此时系统总补水量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3 为 0.9t/h。考虑系统运行中发生汽轮发电机或其它辅机突发故障而短时 停运,为不影响水泥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余热锅炉不解列而损失的蒸汽 量,再考虑正常运行时余热锅炉并汽或解列所损失的蒸汽量,因此设计 确定化学水处理系统生产能力为 1020t/h。 2.5.4 水处理设备选型 zgr-v 型组合式软化水装置 2 台 工作压力: 0.2mpa 进水浊度: 2 度 交换流速: 1520m/h 出水残留硬度: 0.3mg-n/l 产水量: 1020t/h 软化水泵 2 台 流量: 1520m3/h 扬程: 5346mh2o 清水泵: 2 台 流量: 1520m3/h 扬程: 3018mh2o 软化水箱: 30m3 清水箱: 30m3 2.5.5 技术指标 根据公司提供水源情况和锅炉给水水质要求,化学水处理系统主要 技术指标如下: 年消耗原水量: 15360t 年产软化水量: 7680t 年消耗 nacl: 64t 年消耗氨水: 8t 循环水用药: 5t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4 年消耗 98%na3po412h2o: 16t 2.62.6 电气及自动化电气及自动化 2.6.1 编制范围 本项目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电站的电气主接线,电站接入系统; 站用电配电,站用辅机控制; 热工自动化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电站室外动力及照明配电线路; 车间照明、防雷及接地设计。 2.6.2 编制依据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 2.6.3 电气技术方案 (1)电气主接线 为保证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电站的主接线采用单母线不 分段的接线方式,由发电机出口开关、电站与总降 10.5kvi 段母线相联 的联络开关及电站内部的母联开关组成发电机母线段。该种接线方式可 保证电站与系统联络灵活,同时亦可保证站用电的安全和可靠。 (2)厂用电系统及直流系统 电站站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为 450kw,计算负荷为 300kw。 根据直流系统的负荷(包括正常工作负荷和事故负荷)容量,为了安 全可靠,设计各选用一套 180ah 铅酸免维护直流蓄电池成套装置。 站用电接线应安全可靠、保证重要负荷供电连续性,同时应在站用 电主接线简单、灵活的原则下,兼顾电站热力系统的配置。站用电接线 方式将采用单母线不分段运行,站用变压器选用两台 s9400/10、 10.5kv/0.4kv 400kva 变压器。 (3)主要设备选型 10.5kv 高压配电设备选用金属铠装全封闭中置移开式高压开关柜;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5 400站用低压配电设备选用抽屉式低压配电屏; 继电保护屏选用 pk10 标准屏; 控制屏选用 kg 系列仪表控制屏,控制台为由 dcs 系统配套的电脑 工作台; plc 可控硅励磁装置随发电机配套。 (4)配电线路 电站 10.5kv 高压电缆全部采用交联聚氯乙烯电缆,380v 配电线路 及控制电缆采用全塑电缆。 电站的敷线以桥架为主,电缆沟及穿管直埋为辅。 (5)照明 主厂房的照明电源,采用白炽灯与高压水银灯混合配光。控制室、 值班室、配电室等的照明电源均为荧光灯。同时在控制室、汽轮机房等 重要场所均设有直流事故照明灯。 (6)防雷及接地 高于 15 米的主厂房均设有防雷设施;低压站用电系统采用接零方式。 (7)通讯 根据余热电站生产的需要,电站各个车间之间均应设有调度通讯系 统,主要生产车间还设有直通电话。考虑到电站与地区电力系统的生产 调度,电站还应设有与地区电力系统的通讯联络设施。 2.6.4 自动化技术方案 (1)设计原则和控制方式 本项目的控制仪表及设备,由数字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和由 crt 监 视装置为主构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组成。设备运行时的控制、监视及保 护、调节均由设在汽轮发电机房的主控室集中监控。 (2)控制功能 a、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可进行按车间、按块、按流程的马达及阀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6 门的顺序起动和停止,同时实现自动顺序联锁、保护。 b、对于热工参数及信号,具有数据记录功能,图形表示功能和操作 功能。 c、对于汽包水位、凝汽器水位、锅炉主蒸汽温度、发电负荷、闪蒸 器水位、凝汽器压力、主蒸汽压力等由 dcs 系统实现自动调节。 d、利用 dcs 系统同时实现生产报表、操作运行记录、事故发生及处 理记录、参数运行曲线打印等管理控制功能。 2.72.7 给水排水给水排水 2.82.8 通风与空调通风与空调 2.92.9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 2.9.1 建筑 (1)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将严格遵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尽量采用新 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可靠的建筑构造。在建筑形象上充分考虑建筑的总 体性和地方性,力求布局合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与工厂现有建筑 物合理统一,努力创造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群的新形象。 (2)总体构思 根据本项目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等特点,设计将充分利用建设 场地的自然地貌和气候特征,巧妙地运用建筑设计手法,使每个建筑物 都具有良好的朝向及采光。同时充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空地,加强绿化 措施,种植长青植物,形成立体的绿色屏障,为职工工作营造一个优美 的室外环境。 (3)环境设计 考虑到当地气温及气候特点,在建筑色彩方面采用浅淡色调,局部利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7 用明快的暖色加以点缀。结合总图布置,在电站主厂房、化学水处理、 循环冷却水塔及泵站周围及道路两旁,设置花池,花台及绿化带,形成 电站优美的环境。 (4)建筑构造及做法 (a)屋面 生产车间屋面排水均为无组织排水,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坡度为 3%,压型钢板屋面坡度为 10%。屋面防水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粉 20 厚 1:2 防水砂浆。辅助建筑屋面为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其屋面保 温采用 150 厚防水珍珠岩或聚苯乙烯板。 (b)楼地面 一般生产车间为 c20 混凝土地面,楼面为钢筋混凝土随捣随光。办 公、值班室楼地面采用地砖或其它材料。主厂房室内外高差为 150mm, 辅助车间室内外高差为 300mm。对于汽轮发电机房运行层地面采用水磨 石地面或地砖地面。 (c)墙体及粉刷 生产车间内外墙均采和 370 厚粘土多孔砖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用非承重粘土多孔砖墙,其余采用承重的粘土多孔砖墙。辅助建筑外 墙均采用 370 厚粘土多孔砖墙,内墙采用 240 厚粘土多孔砖墙。 车间及辅助建筑外墙均刷外墙涂料,内墙面喷(刷)石灰浆或乳胶 漆,化验室、值班室、配电室、控制室等内墙做水泥砂浆及涂料粉刷, 有特殊要求或标准较高的建筑可采用面砖等材料。 一般车间顶棚为喷白,辅助建筑顶棚为轻钢龙骨防火纸面石膏板。 (d)门窗 除主厂房内的高低压电气室外,一般车间外门窗采用钢门窗,辅助 建筑外门窗采用塑钢窗。 一般内门窗采用木门窗。 (e)楼梯、栏杆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8 除电气室为钢筋混凝土楼梯外,一般生产车间均采用钢梯。平台栏 杆一般采用钢栏杆。 (f)地沟,地坑 一般采用 c20 级配密实性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 s8,接缝处 采用单层固定式钢板止水带。当深度大于 800mm 或有特殊防水要求时, 选用钢筋混凝土地沟。 2.9.2 结构设计 (1)自然条件 (2)场地工程地质 (3)基础选型 (4)结构造型 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确定下列结构选型: 主厂房:采用钢筋砼结构。 各余热锅炉基础:采用钢筋砼结构 化学水处理:采用砖混结构 循环水冷却塔及水泵房: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 2.102.10 项目实施进度设想项目实施进度设想 根据同类型项目的建设经验和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建设进度 安排如下: 项目申请报告经主管部门核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2 个月后开始土 建施工,土建施工 2 个月后安装与土建施工交叉进行,自第 8 个月起转 入联合试运转,从土建施工起至投入生产运行总计安排 8 个月。具体进 度安排见下表: 月 份123456789101112 1.项目申请报告编审 2.初步、施工图设计 3.设备采购 水泥有限公司 2000t/d 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mw) 方案 19 4.土建施工 5.设备安装 6.调试 7.试生产 2.112.11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2.11.1 组织机构 余热电站建成后,在日常生产上作为公司下属的一个机构纳入公司 的统一管理。电站根据需要设站长(兼热工工程师)、电气仪表工程师各 一名。 2.11.2 劳动定员 电站生产岗位按工艺要求设置,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工作制度 为每人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 电站定员 18 人,其中管理人员 2 人,生产工人 16 人。 详见定员明细表。 2.11.3 劳动生产率 按电站年发电量 3254104kwh 计算,实物劳动生产率如下: 全员 181104 kwh/人a 生产工人 203104 kwh/人a 2.11.4 职工培训 本电站的生产工人可在国内同类型厂或小型火电厂进行培训,以便 保证正常生产。培训时间建议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