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毕业设计.doc_第1页
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毕业设计.doc_第2页
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毕业设计.doc_第3页
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毕业设计.doc_第4页
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 目 录 第 1 章 设计任务书 1 1.1 任务 .1 1.2 要求 .1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 2 2.1 本设计总体方案 .2 2.2 正弦波信号生成方案 .2 2.2.1 振荡信号的生成方法 .3 2.2.2 rc 振荡原理与振荡条件 .3 2.2.3 振荡电路的稳幅方法 .5 2.3 频率步进方案 .6 第 3 章 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8 3.1 rc 振荡与稳幅电路设计 .8 3.1.1 电路参数计算 .8 3.1.2 电路仿真与分析 10 3.2 正弦波调幅电路设计 11 3.2.1 电路参数计算 11 3.2.2 电路仿真与分析 12 3.3 脉冲波生成电路设计 13 3.3.1 电路参数计算 13 3.3.2 电路仿真与分析 14 3.4 频率计的设计 18 第 4 章 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仿真电路图 .22 附录 10mhz 频率计23 1 第 1 章 设计任务书 1.1 任务 在给定15v 电源电压条件下,设计并制作一个正弦波和脉冲波信号源。 1.2 要求 1基本要求 (1)正弦波信号源 信号频率:20hz20khz 步进调整,步长为 5hz 频率稳定度:优于 10-4 非线性失真系数3% (2)脉冲波信号源 信号频率:20hz20khz 步进调整,步长为 5hz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1s 平顶斜降:5% 脉冲占空比:2%98%步进可调,步长为 2% (3)上述两个信号源公共要求 频率可预置。 在负载为 600 时,输出幅度为 3v。 完成 5 位频率的数字显示。 2发挥部分 (1)正弦波和脉冲波频率步长改为 1hz。 (2)正弦波和脉冲波幅度可步进调整,调整范围为 100mv3v,步长为 100mv。 (3)正弦波和脉冲波频率可自动步进,步长为 1hz。 (4)降低正弦波非线性失真系数。 2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本设计总体方案 由于对可编程器件等知识掌握有限,本设计采用采用分立元件实现 方案一:如图2.1所示。 频率产生单元三角波正弦波方波 图 2.1 信号输出方案一 方案二:如图2.2所示。 图 2.2 信号输出方案二 考虑电路结构和实现方便,拟采用方案二。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 2.3 所示。所设计的信号发生器由振荡电路、稳幅电路、 正弦波调幅电路、电压比较电路、脉冲波调幅电路组成。频率产生单元由振荡电 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构成,能够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的幅度调 整后经电压比较器和脉冲调幅电路输出要求的脉冲波。 图 2.3 系统总体框图 2.2 正弦波信号生成方案 信号发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频率稳定度、频率设置精度、相位噪声、信号 振荡电路稳幅电路正弦波调幅电路 电压比较电路脉冲调幅电路 正弦波 脉冲波 频率产生单元正弦波方波 3 频谱纯度是信号发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都与频率产生单元有关,在本设计中频 率产生单元首先生成正弦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大小直接影响后面脉冲波信 号的步进,因此正弦波信号的产生方法十分重要。 正弦波信号的生成包括振荡和稳幅两个过程。 2.2.1 振荡信号的生成方法 振荡信号可以由三种形式的振荡器产生。 1. lc 振荡器 这种振荡器,由于lc 体积大、频率变化范围小、品质因数q 值较小,故一 般不太适合用于低频信号振荡器,而在一般高频信号振荡器中使用较多。 2. 差频振荡器 由一稳定的基准频率振荡器与可调频率振荡器产生差频信号,此差频信号经 过低频滤波、放大后作为信号源输出信号。这种振荡器频率覆盖面宽,缺点是受 高频基准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很大,所以输出频率稳定性较差,在低频端尤 为显著,使用时需要经常校正。 3. rc振荡器 rc 振荡器用电阻代替了电感器,使结构简单、紧凑,不仅降低了成本,而 且还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调节使用较方便,因而在低频信号发生器中被广泛 地应用。典型的rc 振荡器叫做文氏电桥振荡器。 文氏电桥振荡器的优点是在同一频段内比lc 振荡器的频率范围宽,其频率 变化比值( 以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表示)可达101,而lc 振荡器只有 31左右。振荡波形是正弦波,失真小。频率稳定性高,在所有工作频率范围内, 振幅几乎等于常数。低频信号发生器中多采用这种电路。 因此设计中采用 rc 振荡器产生正弦振荡信号。 2.2.2 rc 振荡原理与振荡条件 正弦波产生电路一般应放大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几个基本 组成部分。判断一个电路是否为正弦波振荡器,就看其组成是否含有上述四个部 分。 1. rc 桥式振荡电路的构成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 2.4 所示。rc 串并联网络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 同相输入端构成了带有选频作用的正反馈网络,另外 rf、r1 接在运算放大器的 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与集成运放一起构成负反馈放大电路。由图 2.5 可见 ,正反馈电路与负反馈电路构成一文氏电桥电路,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分别跨接在电桥的对角线上,所以把这种振荡电路称为 rc 桥式振荡电路。 4 可见,当 =0=1/rc 时,达到最大值且等于 1/3, 而相移 =0,输出 fu ou 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所以 rc 串并联网络具有选频作用,此时输出电压频率为 (2-1) rc fo 2 1 图 2.4 rc 桥式振荡电路 2. 正弦振荡条件 判断正弦振荡的一般方法是: (1)是否满足相位条件,即电路是否为正反馈,只有满足相位条件才有可 能振荡; (2)放大电路的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放大能力,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 (3)分析是否满足幅度条件, 检验 ,若 ,则不可能振荡; ,能振荡,但输出波形明显失真; ,产生振荡。振荡稳定后 ,再加上稳幅措施,振荡稳 定,而且输出波形失真小。 对于图 2.5,输入信号由同相端输入(即振荡信号由此输入) ,根据虚短、虚 断可求得负反馈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 (2-2) 振幅条件: (2-3) 相位起振: (2-4) fa 1 fa 1 fa 1 fa 1 fa 5 2.2.3 振荡电路的稳幅方法 1)热敏电阻稳幅 rc 桥式振荡电路的稳幅作用是靠热敏电阻 rf 实现的。rf 是负温度系数热敏 电阻,当输出电压升高,rf 上所加的电压升高,即温度升高,rf 的阻值减小, 负反馈增强,输出幅度下降,反之输出幅度增加。若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应 放置在 r1 的位置。 若该电路 rf 为一固定电阻, 放大器 au 为常数。 起振时:则要求3a 振荡平衡:则要求,只有当运算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工作区才能使增益3a 下降达到平衡条件,从而产生严重失真现象。 若该电路 rf 为一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起振时:由于信号较弱,热敏电阻 rf 处于冷态,阻值比较大,放大器 au 值 较大满足,很快振荡建立。3a 振荡平衡:随信号增强,热敏电阻 rf 温度升高,阻值减小,放大器 au 值自动 下降,在运算放大器还末进入非线性工作区时,达到平衡条件。3a 2)二极管稳幅 图2.5 二极管稳幅电路及原理 图2.5(a) 中二极管vd1 和vd2 用以改善输出电压波形,稳定输出幅度。 起振时,由于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很低,vd1 和vd2 接近于开路,负反馈并联 电路的等效电阻近似等于rf, af 1,电路产生振荡随着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 增大,当rf上的分压超过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时,流过rf上的电流被分流,负 反馈支路的反馈系数增大,迫使af逐渐等于1,最终电路进入稳幅工作状态。 考虑到调试的方便,设计中采用二极管稳幅方法。 rf r c c r uo r1 vd1 vd2 (a) i u o a b d c (b) - 6 2.3 频率步进方案 若要实现输出的信号频率范围为 20hz20khz,频率步进为 5hz,可以使用 键盘或开关输入的方式,在这里为了调试方便,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并且实现频率 的细微调整,尤其是 10khz 以上频率的微调,将频率按照 10 倍频程分为 3 段: 20200200020khz,每个频段的 rc 振荡电容分别为 0.1f、0.01f、0.001f,由拨码开关 j1 实现电容的接入。 设 rc 振荡电路串、并支路的电阻分别为和,电容分别为和。若 1 r 2 r 1 c 2 c r1 =r2=r,c1=c2=c,则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3-1) rc f 2 1 0 设频率由步进到,步长为 5hz,则电阻 r 的变化量为 1 f 2 f (3-2)) 11 ( 2 1 21 ffc r 在不同频段(c 为不同值)时电阻 r 的取值和变化见表 2-1。 表 2-1 频率变化与电容、电阻的关系 频率范围频率 (hz) 电阻 r()频率增加 5hz 时电阻的变化() 2080k15.924k 5031.85k2.9k 10015.924k760 c=0.1f 频率:20200hz 2007.962k204 频率范围频率 (hz) 电阻 r()频率增加 5hz 时电阻的变化() 20080k1.942k 50031.85k315 1k15.924k80 c=0.01f 频率:2002khz 2k7.962k20 频率范围频率 (hz) 电阻 r()频率增加 5hz 时电阻的变化() 2k80k198 5k31.85k32 10k15.924k8 c=0.001f 频率:2k20khz 20k7.962k2 通过上面的分析计算知在不同的频段,当频率 5hz 步进时,电阻 r 的变化不 7 同,大到十几 k,小到几,由于精度所限,大多数双联电位器的精度为 5%, 因此为实现频率的微小步进,应将电阻分档,实现频率由粗调到微调的细化。调 频时,首先调节 100k的双联电位器,再逐级调节 10 k、1 k、100、20 的电位器,这样可实现频率 5hz 步进。 8 第 3 章 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本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案为 rc 文氏桥振荡-稳幅振荡-正弦波调幅-电 压比较-脉冲波调幅-整形。 3.1 rc 振荡与稳幅电路设计 3.1.1 电路参数计算 图 3.1 为 rc 文氏桥振荡与稳幅电路。设计上采用了多级电阻和多级双联电 位器实现频率的分段和步进。 9 r11 5.1k? r101 100k? key=a 50% r102 10k? key=a 50% r103 1k? key=a 50% r104 100? key=a 50% r105 20? key=a 50% 1nf10nf100nf 2.7k? 9.1k? 1n41481n4148 vee -15v vcc 15v r21 5.1k? r201 100k? key=a 50% r202 10k? key=a 50% r203 1k? key=a 50% r204 100? key=a 50% r205 20? key=a 50% 1nf10nf100nf r2410k? key=a 50% r23 10k? r20 10k? vcc 15v vcc vee -15v vee u1a tl082cd vcc vee 10k? key=a 50% 图 3.1 rc 振荡电路 10 3.1.2 电路仿真与分析 下面以 multisim11.0 为工作平台,分析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首先创建实验电路。运行 multisim11.0 软件进入主窗口,将原理图中的所有元 件和仪器从元件库中调出并设置好参数,编辑电路如图 3.1,图中电路符号均采 用北美标准(ansi)。加上示波器和频率计,图 3.1 中 rc 文氏桥输出的电压接 在示波器的 channel a,稳幅电路的输出信号 vb 接在示波器的 channel b 和频率 计上。打开示波器面板,将 time base 设置为 200s/div,显示方式设置为 y/t,channel a 和 channel b 设置为 5 v/div。启动仿真开关后,若振荡没有建 立,逐级调节双联电位器,直到波形无明显失真并满足频率要求。图 3.2 c=0.01 f, r=55.56k时的正弦波稳幅输出图形和频率计的输出值,此时频率为 452hz,频率的稳定度很好。图 3.2 中振幅较大的是集成运放输出电压 vb 的波形, 振幅较小的是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电压 va 的波形。 图 3.2 c=0.01f 时 r=55.56k时的稳幅图形 11 图 3.3 c=0.01f 时 r=55.56k时的频率计的输出 调节 1k的电位器的值,可实现频率步进,如图 3.4 所示,可见可以实现 5hz 的步进。 图 3.4 c=0.01f 时 r= r=55.56k时的频率计的输出 3.2 正弦波调幅电路设计 3.2.1 电路参数计算 正弦波调幅电路如图 3.5 所示。 12 r7 5.1k r6 3k j3 key = a c8 100nf 0 r8 10k 25 r12 5.1k 0 r1410k key=a 50% r13 1k key=a 50% 27 c9 100nf r1 600 0 u1b tl082cd 5 6 4 8 7 24 26 vee -15v vee vcc 15v vcc 图 3.5 正弦波调幅电路 为实现 300mv3v 的输出要求,在稳幅电路后设计了分压电路,分压后的输 出电压 vc 为: (3-3)vbvb rr r vc 7 . 2 1 67 6 该分压电路由开关 j3 控制其接入电路,当稳幅电路输出的电压较大时,按下 开关 j3,接入分压电路,降低 vc 后,再由后面的调幅电路调整输出信号的幅度。 在运放 tl082 的负反馈支路中设置了幅度粗调电位器 r14 和细调电位器 r13,可 实现输出电压的精确调整。 3.2.2 电路仿真与分析 先调节幅度粗调电位器 r14,再调节细调电位器 r13 , 在 r 为 600 时,可精确实现输出幅度为 3v。图 3.6 所示为 r=600时经调幅 后的仿真图形 13 图 3.6 r=600时经调幅后的仿真图形 3.3 脉冲波生成电路设计 3.3.1 电路参数计算 脉冲波生成电路图如图 3.7 所示。其中第一个运放是电压比较器,其输出电 压为正弦波调幅电路的输出电压 vd 与 ve 比较的结果,当 vd 大于 ve 时,运放 输出满幅值+15v,当 vd 小于 ve 时,运放输出-15v。电位器 r24 用于调整比较 电压 ve 的大小,以便改变输出脉冲波的占空比。 (3-4)vv k rr ve5130 30 2024 第二个运放用来调节脉冲波的幅度,与正弦波幅度的调节方法相似。 14 图 3.7 脉冲波生成电路 3.3.2 电路仿真与分析 当 r24=5k时,占空比为 50%,仿真图形如图 3.8 所示,上升时间为 3.766 ,下降时间为 3.766,与实验要求的 1有差距,若在输出信号后加上触发sss 电路整形,则波形会更理想,由于时间问题,这里暂不做调整。 15 图 3.8 当 r24=5k时,占空比为 50%的仿真图形 改变 r24 的值,占空比发生变化,如图 3.9 所示。 16 图 3.9 改变占空比仿真图形 当 r=600时,经过调幅电路,通过调节 r19 和 r25,可基本实现输出幅度为 3v 的要求,如 图 3.10 所示 17 图 3.10 r=600时经调幅后的仿真图形 经比较两个频率计的读数,频率稳定度为 100%,如图 3.11 和 3.12 所示 18 图 3.11 正弦波信号输出频率 图 3.12 方波信号输出频率 3.4 频率计的设计 因为时间紧迫,对于频率的测量使用的是 multisim 本身带的频率计,如图 3.13 是我根据相关教程仿真的 10mhz 频率计,不只是软件自身的 bug 还是电路 本身的问题,对于频率的测量不能精确完成,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9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74ls374n 1d 3 2d 4 3d 7 4d 8 5d 13 6d 14 7d 17 8d 18 oc 1 clk 11 1q 2 2q 5 3q 6 4q 9 5q 12 6q 15 7q 16 8q 19 74ls374n 1d 3 2d 4 3d 7 4d 8 5d 13 6d 14 7d 17 8d 18 oc 1 clk 11 1q 2 2q 5 3q 6 4q 9 5q 12 6q 15 7q 16 8q 19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rpack 7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a b c d e f g ck 100 hz 5 v or2 5v 74ls74n 1d 2 1q 5 1q 6 1clr 1 1clk 3 1pr 4 or2 vi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74ls374n 1d 3 2d 4 3d 7 4d 8 5d 13 6d 14 7d 17 8d 18 oc 1 clk 11 1q 2 2q 5 3q 6 4q 9 5q 12 6q 15 7q 16 8q 19 74ls374n 1d 3 2d 4 3d 7 4d 8 5d 13 6d 14 7d 17 8d 18 oc 1 clk 11 1q 2 2q 5 3q 6 4q 9 5q 12 6q 15 7q 16 8q 19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da 7db 7dc 7dd el bi lt 6da 6db 6dc 6dd el bi lt 5da 5db 5dc 5dd 4da 4db 4dc 4dd 3da 3db 3dc 3dd 2da 2db 2dc 2dd 1da 1db 1dc 1dd el bi lt el bi lt el bi lt el bi lt el bi lt clk clk clk clk 1dd 1dc 1db 1da 2dd 2dc 2db 2da 3dd 3dc 3db 3da 4dd 4dc 4db 4da 5dd 5dc 5db 5da 6dd 6dc 6db 6da 7dd 7dc 7db 7da 7qa 7qb 7qc 7qd 6qa 6qb 6qc 6qd 5qa 5qb 5qc 5qd 4qa 4qb 4qc 4qd 3qa 3qb 3qc 3qd 2qa 2qb 2qc 2qd 1qa 1qb 1qc 1qd 7qd 7qb 6qb 6qd 5qb 5qd 4qb 4qd 3qb 3qd 2qb 2qd 1qb 1qd oc oc oc oc oc 7qa 7qb 7qc 7qd 6qa 6qb 6qc 6qd 5qa 5qb 5qc 5qd 4qa 4qb 4qc 4qd 3qa 3qb 3qc 3qd 2qa 2qb 2qc 2qd 1qa 1qb 1qc 1qd 10v 5k key = a lm311h b/stbvs+ gnd bal vs- 2 3 4 8 7 1 56 5k 5k -10v 0.2 vrms 10khz 0 bi lt el clk 20 第 4 章 设计总结 本次设计从电路原理图设计、参数计算再到仿真,虽然没有经过实际电路的 操作,但我从中受益匪浅,通过这个过程使我对学过的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并且更加熟练地掌握了multisim的用法,扩展了我的知识面, 在这里,我要感 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尽管不知结果如何,但这其中的过程已经让我很知足。 21 参考文献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54466 2 蒋卓勤,邓玉元multisim 2001 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m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42144 3 田逸一种利用eda 技术快速理解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教学方法 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2):6465 4 朱兆优,林刚勇,马善农,等. 电子电路设计技术m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5 杨建军. dds + pll 组合系统及实例j . 电讯技术,2009,41 (1) :72274. 6 杨名利, 谢玮, 徐继文 . 简易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j. 机床与液压. 1995,11(6):17-28.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是我个人在指导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 22 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 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 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 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2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24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 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 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 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 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 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 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 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 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 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 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 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 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 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 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 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 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 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 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 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 25 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望蜀老师、和研究生助教吴子仪老师。是他 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 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 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 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 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26 附录 仿真电路图 2 2 1 2 3 1 o o u u r11 5.1k r101 100k key=a 0% r102 10k key=a 0% r103 1k key=a 60% r104 100 key=a 0% r105 20 key=a 0% 1 2 3 4 5 j1 6 c1 1nf c2 10nf c3 100nf 7 8 9 r3 2.7k r4 9.1k d1 1n4148 d2 1n4148 10 vee -15v vcc 15v r21 5.1k r201 100k key=a 0% r202 10k key=a 0% r203 1k key=a 60% r204 100 key=a 0% r205 20 key=a 0% 17 16 15 14 13 c4 1nf c5 10nf c6 100nf j2 2019 22 xsc1 a b ext trig + + _ _ + _ 18 r7 5.1k r6 3k j3 key = a c8 100nf 0 r8 10k 25 r12 5.1k 0 r14 10k key=a 30% r13 1k key=a20% 27 xfc1 123 r16 10k r2410k key=a0% r23 10k 30 r20 10k vcc 15v vcc r9 10k r25 10k key=a 50% r19 1k key=a50% 32 r17 600 0 r18 5.1k 0 xsc2 a b ext trig + + _ _ + _ xsc3 a b ext trig + + _ _ + _ xfc2 123 xsc4 a b ext trig + + _ _ + _ 37 c9 100nf r1 600 0 vee -15v vee u1a tl082cd 3 2 4 8 1 23 vcc vee 21 u1b tl082cd 5 6 4 8 7 24 26 u3a tl082cd 3 2 4 8 1 33 36 vcc 15v vcc 41 28 vee -15v vee u2a tl082cd 3 2 4 8 1 35 11 vcc 15v vee -15v vcc vee vee -15v vee vcc 15v vcc r2 10k key=a 45% 12 0 29 0 31 0 27 附录 10mhz 频率计 2 2 1 2 3 1 o o u u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74ls374n 1d 3 2d 4 3d 7 4d 8 5d 13 6d 14 7d 17 8d 18 oc 1 clk 11 1q 2 2q 5 3q 6 4q 9 5q 12 6q 15 7q 16 8q 19 74ls374n 1d 3 2d 4 3d 7 4d 8 5d 13 6d 14 7d 17 8d 18 oc 1 clk 11 1q 2 2q 5 3q 6 4q 9 5q 12 6q 15 7q 16 8q 19 da 7 db 1 dc 2 dd 6 oa 13 od 10 oe 9 of 15 oc 11 ob 12 og 14 el 5 bi 4 lt 3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rpack 7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rpack 7 a b c d e f g ck a b c d e f g ck 100 hz 5 v or2 5v 74ls74n 1d 2 1q 5 1q 6 1clr 1 1clk 3 1pr 4 or2 vi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5 d 6 enp 7 ent 10 load 9 clr 1 clk 2 74ls161n qa 14 qb 13 qc 12 qd 11 rco 15 a 3 b 4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